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概念

高等教育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教育概念

高等教育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质量保证;机制

[作者简介]孙金玉,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93

[中图分类号]C.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1-0206-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如何继续保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协调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质量保证机制,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

一、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概念

(一)质量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质量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我国国家标准GB/T6583中,将“质量”界定为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总和[1]。这与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定义基本一致。

而不同IS08402质量术语标准把“质量”定义为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之总和[2]。该定义中的“实体”指“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可以是活动、过程、产品或组织、体系、人,也可以是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从以上对“质量”的考察和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今对“质量”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共识:(1)质量作为实体的内在规定性,具体表现为实体的一组特性,是实体的客观属性,是价值中立的,人们可以用客观的方法来了解和认识它;(2)实体的这组特性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在与主体的需要相结合后形成的,即实体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特性。价值主体的不同必然导致需要的不同,而同一主体在不同的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条件下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同一实体不同的质量特性。

(二)教育质量及高等教育质量

根据《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世界高等教育宣言》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与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设施、设备、共同体服务和学术环境等。”[5]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念、研究方法的不同,几乎每个机构甚至个人都有各自对教育质量的界定。在教育实践中,教育政策制定者和教育理论工作者对教育质量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看法。

1.内适性质量

所谓内适性质量,即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学生进行一个阶段学习知识准备的充分程度和为以后阶段的学习提供准备的充分程度,表现为知识的学术价值。教师和教师团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这种质量观,长期以来固化成为了教育机构的学术标准。这是一种在素质教育时代受到质疑和批判但却仍然广泛存在的质量观。

2.外适性质量

所谓外适性质量,源自于工商业界,强调教育必须适应并满足国家、社会以及用人单位的需要。其特点是注重外部需要,并以外部满足的程度作为评价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它以外部需求界定质量,并据此规划教育系统和教育活动,评价教育质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质量观往往导致人们只考虑教育的短期效应,因而,它与教育的迟效性、长效性的特点是相违背的[4](P216-224)。

3.个适性质量

所谓个适性质量,即是指教育满足学生个体的认知、情感、兴趣、特长、意志、品质等个性方面的发展程度。这种质量观强调学生作为人的自主与独立性、完整性、自我指导性,强调学生个体自由发展与理智的训练、心智的发展和完善,学生作为自主的人在教育的培养下,完成一定阶段的自我实现。

(三)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不仅包括质量评估,还包括其他所有用来改善提高教育质量的活动。英国国家学位委员会认为“质量保证”指成功地实施一整套多种多样的程序来帮助确定一门课程的标准是否达到或已经超过了国家所要求的最低水平。它表明为全体在校生保持和提高学术标准以及培育合适的学术环境确立必要的质量保证机制的重要性。

二、加强质量保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一)对高等教育质量保证问题关注的原因

1.经济成本

经济成本即要求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相比基础教育和初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成本最为昂贵,其生均成本一般为初等教育的5~40倍。因此,政府和纳税人(包括雇主)投资于高等教育,其密切关注高等教育中日益增加的成本,期待看到这种预期的投资会带来可观的“受益”。这也是一种公众质量责任的需要。

2.效能(effectiveness)

对效能问题,为什么雇主们常抱怨毕业生“眼高手低”、学非所用、能力较差,原因乃是就业者的实际资质低于职位任职资质的要求,这反映了教育不足或资质不足的问题。为什么在一些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反而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失业、待业问题?这反映了高等教育过度或资质过度引起的教育回报率的降低、资质利用不足或就业不足的负面效应;还有一些硕士生做本科生的工作,本科生做高中生的工作,反映了教育过度引起的挤占低技术工作岗位、知识浪费的负面效应。上述种种教育无效或低效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对质量保证的强烈关注。

3.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

要真正有效地开展国家之间人员与项目的合作与交流,相互间必须以一定的质量为先决条件,“必须确定国际公认的可资比较的质量标准”[5]。人员流动的前提是相互间以质量为前提条件的学历与资格的判定与确认。此外,在国际化的教育“市场”背景下存在着国家对教育资源和学生生源的激烈竞争,而质量是胜出的根本保证。

(二)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高等教育保证体系

1.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

自中世纪以来,就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一种是法国模式――代表了国家严格控制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法国巴黎的大主教代表了国家的权威,他凌驾于大学之上并控制了大学的自治权。政府控制着学校的财政预算以及教师的任命、薪酬,通过入学考试控制学生的输入,以及决定课程内容等等。另一种是英国模式――代表了完全独立于外部权限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这种自我控制的英国模式起源于中世纪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高校可以自主地聘请符合标准的教师和辞退不合格的教师,选择自己的学生、课程,以及授予学位。高校通过同行评议进行质量评估,保证高等教育质量。

此外,还有人提出了一种美国模式:这是一种

对公立高校实行相当严格的预算控制和对私立高校实行政府监督的模式,允许高校在课程、考试、学生人学和教职工任命方面实行高度的自治。外部的质量控制主要通过高校和项目(专业)的质量鉴定来实现。质量鉴定由地区的质量鉴定机构、特殊职业的资格鉴定机构和全国性的政府机构负责[6]。

2.几种质量保证机制

(1)“英联邦标准”(BS 5750):它是英国标准局为检验、控制工业产品质量而定的,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被一些学者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虽然工商业界与高等教育界的背景大相径庭,然而,其基本原理是完全适用于教育界的。这一质量保证机制的基本宗旨是“满足用户需要”、“用户利益至上”,它之所以被引入了高等教育领域,显然是基于我们上文的“外适性质量观”。一些大学里与工商业界有密切联系的课程质量评估采用了BS5750机制。

(2)“全面质量管理”(TQM):其主要做法是以质量为中心,以组织成员的全面参与为基础。TQM主要运用于企业,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IS09000族国际标准的贯彻和实施。TQM的成功是高层管理者的责任,教育领导者必须致力于一致的、可见的、持续的努力使得TQM的原理和实践成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教育领导者必须集中于创造一个通过师生共同的持续的改进能够最充分地发掘他们潜力的环境[7]。

(3)同行评议:同行评议的专家来源于政策分析人员、学院、大学、专家以及工商业界,对高等教育评估标准进行判断并对标准的监督、保持、提高的过程进行评估。同时,他们与同事分享经验和好的教育实践。评估专家所作出的判断建立在这样一些例证上:师生的辩论、描述性的文件、对课程或要评估对象的关键的评论、外部的研究报告以及对工作、资源和设备的核查等[8]。

(4)教育审查:这是一种系统外部的专家对教育体系运作及产出的各个方面的核查。专家的判断建立在对教学、学术环境的书面的或可观察的测量以及对成果的各种各样的测量之上。目前在英国,教育审查是协助政府实施质量监督的女王巡视团(Her Majesty Inspectorate HMI)的作用。

(5)鉴定:高等教育领域“鉴定”这一术语来源于美国,大约一个世纪以来,鉴定与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过程联系在一起。这些评估主要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专业鉴定组织和地方鉴定联合会进行的自我评估。尽管各个鉴定组织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但通常的鉴定规则主要有四个方面:组织的和经营管理的事务;组织目前可以得到的物质资源(包括财政资源、人力资源、场地以及设备);课程;表明毕业生绩效的统计资料或其他产出。亚洲的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以及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的鉴定机制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3.有关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在质量保证目的上,应关注实质性目的还是工具性目的,或者是二者的结合?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具有诸如保持与改进高等教育质量、满足外界问责的需要、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质量信息和决策资讯等多种目的和功能,但其最为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质量的保持与改进,其他的目的都是外在的、工具性的。美国教育评估专家克龙巴赫在《通过评价改进教程》中指出:“如果评价只是把认可的印章盖在某些教程上,同时把另一些教程投入到不合格的一类,那么它也不会有什么贡献。”“评价能完成的最大贡献是确定教程需要改进的方向。”[6](P164)教育质量保证,作为“现代教育评价的深化、结构化与体系化”[4](P16-224),其实质性目的在于对完美的教育质量的不断追求。

(2)在质量保证内容上,重输入、输出,还是实现输入、过程和输出的多个环节并重?国外有学者认为质量保证不仅仅局限于输出的控制,过程和输入因素也应该被包括在内。输入因素通常指教育机构实现其基本职能所必需的资源。过程因素显示了教育机构达到目标的方式。一些国家的政府对物质资源和教育质量二者是否存在联系提出疑问。它们认为质量不仅仅只是资源的问题而是如何利用资源的问题,表明了过程因素有很大的影响。事实上,只强调输入指标而不重视过程指标,就难以有效地监督和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形成过程,就难以发现教育活动中的不足和问题,从而不能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而对输出质量的忽略,又会导致院校只重视投入而不重视产出,难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高等教育中的质量控制与工商业界的质量控制是相同的,都包括对输入因素的详细规格说明、过程的监督以及输出的审查等三个环节。因此,一个全面而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应该是涵盖输入、过程和输出各个质量环节,才能达到质量保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慧罗.质量管理学[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

[2]龚益鸣.质量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2000.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纪宣言[J].教育参考资料,1999,(3).

[4]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社,1999.

[5]黄建如,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一历史与概念的考察[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0,(2).

[6]蒋立文,经贵宝.高等教育的质量和质量保证[J].江苏高教,2006,(5).

[7]John J.Bonstingl,The Quality Revolution in Education[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2,(50).

高等教育概念范文第2篇

一、高等教育再改革势在必行

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改革成为许多国家经常面对的主题。20世纪末,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适应经济、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许多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比如美国,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研究与培养体系,而且还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在各国网罗优秀人才,尤其注重争夺拔尖创新人才。欧洲各国、日本、印度等也纷纷出台各种措施。总之,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谁拥有更多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谁就将在21世纪雄踞世界科技与经济的制高点,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

从国内看,高等教育改革必须适应时展的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飞速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育方式愈加显得僵化、薄弱。那种以“教师、教材、讲授”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片面注重书本知识的系统性传授,用考试来衡量教与学质量的传统教育模式,忽视了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今日的大学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有力后备军,是振兴中华的主要力量。科教兴国,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靠人才大力发展生产力,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大学生将是社会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因此,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第―线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变人口资源为人才资源,解决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与低素质之间的矛盾,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紧迫任务,也是对新世纪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党的十六大号召下,为适应新的形势,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高等院校,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努力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高等教育改革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1.树立现代的德育观念

德育的核心是思想道德建设,现代的德育观强调的是理想与信念教育。同志指出:“必须认识到,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思想道德建设是把握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也是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基石。现代德育观的出发点不是束缚人、禁锢人,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现代德育是不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主体性的德育,它不仅要解决学生品格的认知问题,而且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不仅是―种社会需求,还应当成为学生自身生存的需要。因此,现代德育的原则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每一个学生,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为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提供适宜的土壤,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2.树立现代的人才观念

人才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兴衰成败的关键。树立科学人才观,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为人才和以人为本的观念。由于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摇篮,所以,高等教育改革树立现代的人才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的人才观强调优秀人才必须德才兼备。有德无才是庸才,无德无才是蠢才,无德有才是坏才,德才兼备才是成才立业的前提。由此,现代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一方面是传授自然科学技术,培养科学精神,发展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提高改造世界的能力为目的的科学教育;一方面是传授社会科学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发展对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并影响大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人文教育。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就是要求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要求大学生除了具备专业技能之外,还必须拥有美好的心灵、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质、创新的精神及创造的能力。

3.树立现代的教育价值观念

面向新世纪的教育价值观念需要重新认识和选择。传统教育价值观定位在教育的具体目的、专业知识技能上;现代的教育价值观科学定位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上。现代的教育价值观念不仅要求大学生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大学生陶冶高尚情操,铸造健康人格,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是―个获取各种科学知识的过程。在现代社会,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掌握科学知识很多的人,可能性格很脆弱、依赖性很强,也可能固执、偏激、抑郁等。但一个创造能力很强的人,一个能真正称得上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意志坚强,百折不挠。因此,高等教育必须致力于发现和开掘大学生身上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培养大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协作的作风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当前,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各高校都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生源质量滑坡问题,不少大学生在科学精神、创新观念、人文素养等方面有所欠缺。因此,高校更应该在注重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注重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改造,增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人格个性、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三、高等教育改革

必须强化现代服务观念

强化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又是高校的服务对象。在高校,他们拥有接受教育、获得优质服务的权利。所以,高等院校应该在各个方面处处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才能够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

1.树立现代的科学管理观念

高校的管理事关高校发展,更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尽管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但通常情况下,大学生处在服从、被动遵守的位置,参与学校决策管理只是流于形式。例如,高校在学校发展状况评估、课堂教学质量测评、管理与服务水平检查等诸多管理工作上,大学生能够公正、公平、客观地就一些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却往往得不到重视和落实,起到的作用还十分有限。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更能体现高校决策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前瞻性,从而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

2.树立现代的环境育人理念

校园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和人才成长的基地,环境具有育人功能。因此,建设一个具有文化品位、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景观良好、学习生活舒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风貌的新型校园是十分重要的。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使校园突出教育功能,使校园每一个区域都具有教育功能,每一项设施都渗透教育因素。

校园环境有不可忽视的精神作用。建设好的、美丽的校园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各种物质形态的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和合理配置,涉及到社会学、美学、心理学、建筑学、教育学等各学科,形成各种美的实体与蕴涵其中的神韵,对置身其中的大学生是一种无形的熏陶。大学生对优美校园的爱可以引申到爱学校、爱集体、爱国家,形成良好的凝聚力,激发他们奋发进取、努力成才的学习热情。健康和谐的校园,能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雅的校园能陶冶情操,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能够按美的规律来美化自身和探索、改造客观世界。

高等教育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5

一、以创新发展激发高等教育活力

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发展动力的途径。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争创世界“双一流”的基本保证。首先,创新高等教育理念。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除了科学地发展高等教育,还要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发展,高等教育的接受者不再是单一的学生群体,还包括各岗位在职员工及其他劳动者。在多样性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全面个性化发展,扩展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学习需求,实施素质教育。其次,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根据各高校所在区域发展水平,明确高校办学定位;通过社会需求导向合理调整优化设置高校专业结构,健全相应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树立科研与教学并重的理念,从而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再次,创新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使高等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化的时代,通过新技术改变学校教育和学习方式也是高等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MOOCs(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和小班教学。高等教育可以与“互联 网+”深度融合, 实行“互联网+教育”扩宽高等教育市场,打破高等教育地域局限。最后,落实高校简政放权,扩大高校办学自,建立健全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治理体系,规范高校管理模式,提高社会参与高校管理的有效性,使高校管理体系更加专业化和合理化。

二、以协调发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坚持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就是实现高等教育辩证发展、系统发展、整体发展,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首先,高校应通过高校自身的内涵建设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高校应明确办学理念及办学方针,倡导科学办学理念和创新办学理念;进行专业设置改革,设置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引领社会发展的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教学与科研并重,不能因为科研而影响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进行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结构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高等院校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使得大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高等教育日趋国际化,留学低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因此,高等教育不仅要注重培养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建设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办具有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的优质高等教育。第三,对于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应积极构建吸引人才的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与地方政府积极合作,减少人才向东部地区流失。最后,改革和健全高校财政拨款制度,鼓励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并根据各地高校的不同发展水平,制定各地方高校的生均拨款份额标准,以确保不同高校合理发展,公平发展。

三、以绿色发展引领高等教育风尚

坚持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可持续问题。落实推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与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息息相关。第一,坚持教育以人为本。高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深入研究、切实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及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规律教学,按规律育人。第二,扩展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加速推动高等学校转型,促进高校培养面向地方和社会不同行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提升高等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三,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大力支持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缩小不同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跨地区跨行业共享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第四,优化高等教育生态环境。培养师生绿色行为观念,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建设绿色文明校园,营造浓厚人文环境,积淀深厚文化底蕴,提升高校办学品质,促进高校与社会共同进步,和谐可持续发展。

四、以开放发展拓展高等教育资源

坚持开放发展,深度融入世界高等教育,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合作,注重的是解决高等教育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第一,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开放式在线高等教育体系,主动将高等教育资源对社会进行开放,深化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第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逐渐向国际教育市场开放。通过学习借鉴国际先进高校的教学理念和办学体制,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第三,加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继续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提升合作办学质量。第四,优化高等教育服务,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和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大我国文化输出,促进国际合作,人文交流,扩大汉语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第五,加强高校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开放共享,促进校校协作、科教结合。

要坚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以我为主、兼容并蓄,双向交流、合作共赢,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

五、以共享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公平

第一,坚持共享发展,促进社会共同进步,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前提和核心。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使得东部地区高等教育无论是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远远高于西部地区。因此,在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上,要加大对中西部教育的支持力度,使这些地区教育资源薄弱的中小学校学生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平等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缩小东西部地区差异,从而增加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第二,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地区定向招生规模,提高农村学生比例,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孩子。加强政府及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实施“高等学校精准扶贫”,使高校贫困生助学金精准到位,同时高校也可与企业、社会联系,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的机会。第三,国家在保证重点高校发展的同时应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第四,在普及职业教育问题上,要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五,发展继续教育,为农民工、现代职业农民、产业工人和退役军人及其他劳动者提供便捷、有效、个性化的继续教育培训服务。

参考文献:

[1]朱兴国.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视野下的创新教育[J].教育探索,2015(11).

高等教育概念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质量概念人手,进一步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社会以及学生三者间的关系,探讨了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

一、对质量概念的辨析

“质量”一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人们从不同角度赋予了它们不同的内涵。结合高等教育实际,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质量内涵进行辨析。

(一)质量产生与比较

质量总是与比较相关的,没有比较就难以评定质量。比较主要侧重两个方面:

一是纵向的比较,即与自身发展比较,质量围绕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是否“发展”的问题。

二是横向的比较,即与同类相比,这种比较解决“最优”的问题。

(二)质量的评判标准在于是否满足需求

哲学中讲的质量是满足某种质的规定性,即符合规格。另一种描述是:质量是“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两种解释的不同在于前者强调了自身的特征,后者强调了客观评判的标准。但二者统一于符合质的规定陛的基础上满足客观需求。

(三)质量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

质量不是—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它随着时间、地点、使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

二、对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辨析

《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影响它的因素主要是:教育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过程等的合理程度;教师的素养,学生的基础以及师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

由于质量可以表述为实体固有特性满足相关方要求的程度,这一基本内涵对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同样适用,因此,高等教育质量可以表述为高校毕业生通过高等教育过程,成为合格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后,成为合格人才,按我国《高等教育法》的概念,就是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从教育本身的功能来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质量概念还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强调评判主体的不同。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应从受教育者自身、社会需求以及教育者等方面评判,即大学生对高等教育满意、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满意、高校教师对学生满意。

二是强调评判标准的不同。高等学校不仅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人才,还要直接面向社会,传播先进文明,弘扬科学精神,推进社会进步等。评判标准应体现“成人”和“成才”教育并重。成才教育体现功利性,成人教育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具体来说,功利性指高等教育在满足社会市场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效益、效应、效率、功能。成人教育指高等教育应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思想品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自身和谐。

三、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探析

(

一)高等教育质量观首先体现在履行高等教育职能上

高等教育的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因此,高等教育质量也必须体现在这三个领域。高等教育至今已具有公认的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因此高等教育质量的外延也应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其中,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科研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往往决定了社会服务的质量,因为高等教育通常是通过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来为社会服务的。

(二)高等教育质量现的核心体现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使受教育者学会“人之为人”和促成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这就是说,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种种潜质、潜力、潜能的发现、发展和发挥本身就是实质性目的。至于这种发现、发展、发挥的最终结果和效用,应主要体现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上,或者说追求个人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统一。高等教育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必须倾向于人的全面发展。

(三)高等教育质量观必须体现在内部的和谐有序上

从内在教育活动来看,高等教育质量可分为教学质量、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等。不少人把教学质量等同于教育质量,以教学质量替代教育质量,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教学只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一个方面或一种途径,教学质量也只是教育质量的一个方面,它主要反映了微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质量和学生学的质量。实际上,学校教育中的许多活动都具有教育意义,教学与管理、服务以及学校的软硬件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等一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和基本内容,共同实现着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体现了教育的质量。从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一人才的培养来看,它更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教书育人等共同活动的结果,它们的质量如何,直接反映和影响到教育水平的高低和工作成效的好坏。

(四)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必须体现在满足社会需求上

1.培养合格劳动力。从社会需求角度,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生产社会变革和发展所急需的、劳动力市场紧缺的人才产品。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是以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表现来衡量的,通常可通过毕业生就业率、特别是其职业收入状况等指标来考察。

2.开展学术研究、培育后继人员。高等教育的质量更多的是由师资的科研水平而非学生的成绩所决定的。科学院院士数、学位授予点数、研究经费数量及研究成果的多少等成为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学生身处高质量的学术环境中,必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得到熏陶和培养,成长为学术后继人。因此,导师制、低师生比也成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另一重要指标。

高等教育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73-01

根据《教育大辞典》的释文: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按照这一解释,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另一个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对高等教育来说,前者所指的是一切高等教育,都要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一般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入才;后者所指的是依据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是衡量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化浪潮的兴起,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认可制度遭遇到了市场逻辑的严峻挑战,传统的符合国家法定标准的质量观遭遇到了满足顾客需要和符合市场适用性的冲击,高等教育面临着质量的危机。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上升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各国政府不得不从政治的高度来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质量。

在胡弼成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中,作者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成活动,生产着特殊的教育产品。教育质量就是这种特殊产品――主体性教育的质量。教育质量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两个转变”,即在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转变;在时间维度,从为“已知的社会”培养人才到为“未知的社会”培养人才的转变。以个转变为标志,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合规定性质量观阶段、合需要性质量观阶段和合发展性质量观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取决于社会时代背景、高等教育质量和质量评价主体三大因素,此处着重从质量评价主体的角度分析其演进的原因。包括质量评价的主体因素以主体需要为取向,主体因素的评价标准趋向于主体要求。教育问题不仅指人的发展的客观事实,更主要的是指主体依据一定的价值而作出的不同选择的有目的的行为,包括思想取向,兴趣取向,个性取向,发展取向,公平取向。

在王建华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管理的视角》中,作者认为,质量评估与评价基本上为高等教育领域所独有, 企业质量话语中不太常用,其他的一些概念, 诸如质量保证、质量保障、质量控制、质量检查、质量审核、质量监控等则是企业质量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在企业质量管理中原本分工明确、概念清晰的话语之所以到了高等教育领域就变得混乱不堪,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研究中,更上位的概念没有引入,下位概念由于抽象程度的不够,加之缺乏上位概念的有效统领,故而混乱。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开始从全面质量管理切入,引入企业质量管理理论与文化。从传统的质量评估到质量管理的转变已是大势所趋,只有在广义的质量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高等教育质量才有可能实现持续的改进。如果没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组织与质量文化的配合, 单纯的评估只能是死路一条。评估既无法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也无法改善高等教育的成本与绩效。由于高等教育质量本身的高度复杂性,想要客观定义高等教育质量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任务。高等教育质量定义的含混与模糊,给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失败,既说明了高等教育质量的独特性,也反映了构建独特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的迫切性。

在董泽芳、陈文娇的《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中,作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性主要反映在三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质量标准的多样性,二是专业层面质量标准的多样性,三是个体层面质量标准的多样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确定多样性的质量标准,首先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学科分化相适应,其次有助于促进高校各安其位和办出特色,其三有助于满足不断增长的国民高等教育需求。我国现阶段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这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是对符合时代要求的各种能力的要求,总体讲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讲则是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三是对人才层次的要求,即“高级专门人才”。概括而言,我国现阶段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也是当前国家对大学生的共性质量要求。构建多样性与统一性和谐统一的质量标准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唯一途径。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点:没有多样性的质量标准,用传统的单一的精英教育标准来衡量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教育质量,显然是不科学的; 没有统一性的质量标准,片面强调多样性质量就等于放弃质量要求,同样是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误导。

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寻求突破,不断进步是提高其水平的必由之路,如何制订一个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去保障实行,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更深入的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98页.

[2] 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J].教育研究.2007.27(11):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