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意识形态的思想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大学生 意识形态辨别力 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很多地方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少数大学生价值准则呈现多样化趋势,对党的信仰有弱化趋势、对党的情感有淡化倾向、对党的形象维护意识有较弱迹象。本文我们尝试着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 意识形态的基本含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结构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个层次。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个方面。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即是意识形态,它耸立于政治上层建筑之上,包括人们在社会一切价值生活领域中的立场、观点、主张等精神生活倾向。其本质是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即由人们的社会地位、主要是经济地位及利益所决定的反映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和历史选择特征的思想体系。
所谓意识形态辨别力,就是指社会成员对历史发展潮流的先进性和落后性、对反映利益博弈的各种思潮的正确性与错误性、各种主张的可行性与不可行性、各种社会发展道路的正邪性质进行判断并回应的能力。
意识形态辨别力是由价值准则和思维能力两个要素构成,其中价值准则是意识形态辨别力的基础和“方向盘”,思维能力是意识形态辨别力的关键因素。意识形态辨别力是一种重要的、特殊的辨别力。具备较强的意识形态辨别力,就懂得哪一种生产方式、社会形态是代表时代进步潮流的,哪一种理论学说、价值体系是代表人民、符合真理的,哪一条政治路线、发展道路是引领民族繁荣昌盛的,哪一种制度选择、政策设计是统筹兼顾多数与少数、效率与公平、发展与代价的。具备较强的意识形态辨别力,就方向清、目标明、意志坚,就能传播正确理念、启迪他人智慧、引导社会成员明辨是非,就能有力助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浪潮。否则,意识形态辨别力较弱,在社会发展的重要关头,就容易摇摆不定、误入歧途,在不知不觉中沦为敌对势力的帮凶,并误导他人走上邪路。
2 大学生意识形态辨别力外在影响因素分析
(1)社会矛盾凸显期的各种问题,易动摇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经济改革中,资源配置方式和劳动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导致社会转型期中利益格局发生较大变化,使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样化。近几年,我国进入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期,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倾向有加大趋势,使多年倡导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更大挑战。贫富分化、看病难、教育资源不公、食品安全事故、道德滑坡、野蛮拆迁、房价上涨过快等现象影响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评价。部分大学生对矛盾凸显期的各种困难、失误和问题不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感到困惑和迷茫,导致动摇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
(2)信息化背景下各种思潮鱼龙混杂,易迷惑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随着网络、智能手机等各种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各种思潮甚嚣尘上。据我们分析,除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外,当前错误的思潮主要包括三种,即西方自由主义、当代新儒学以及利己主义。由于自身生活环境相对单一、知识面狭窄,对社会生活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思想因而比较单纯且容易走极端。部分大学生面对着鱼龙混杂的各种错误思潮非常茫然,很多时候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直把杭州作汴州”;还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习惯思维的影响,由于对某种事物有了第一次直观的印象后,无论对错,在以后就很难再改正过来,有先入为主的思想意识作怪,这些都很容易迷惑部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3)西方意识形态的柔性渗透,易腐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西方意识形态通过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着较大影响。大众文化的主要功用是娱乐,无论持何种价值理念、何种政治立场,在大众文化中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一方面部分大众文化善恶界限模糊、道德底线淡薄,容易使一些大学生扭曲价值观念,降低精神境界;许多大众文化作品,以华丽的外表消解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以经验的直接性代替价值的超越性,以瞬间的感觉取代长远的回味和思考,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信念和理性思维逐渐消解。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主要依靠文化消费者的“感官”进行传播,容易导致部分大学生被那些形象性的、浅层次的事物所吸引,而对那些更有价值的深邃思想兴趣减弱。
3 大学生意识形态辨别力内在影响因素分析
如果说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问题的产生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柔性渗透是外因,那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易降低教育效果则是内因。
(1)理念不够先进。一是注重规范教育,轻视学生个性。思想教育理当强调整体、强调服从,但在新世纪新阶段,也应适当兼顾学生个体和个性,在强调整体和服从的前提下,应鼓励学生个性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应当尽量避免简单说教、硬性注入的现象,要通过规范统一又不失灵活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既思想统一又富有个性和创造力的新型学生。二是注重“授人以鱼”,轻视“授人以渔”。注重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结论,轻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少教员“方法”意识不强,仅仅满足于向学生阐述一个个具体的结论,但对于结论背后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却强调不多,未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向对这些分析方法的掌握上。
(2)内容不够新颖。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思想政治教育应及时更新教育内容,突出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难点等新观念新问题,使教育紧扣社会实践。虽然目前部分教员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和不懈努力,但在内容的匹配性和教育效果上还有待进一步增强。虽然出版了一些实时性很强的读物,但仍游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未进入主课堂,仅仅作为辅读物,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3)方法不够灵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方式方法得当,才会产生事半功倍的实效。传统的思想教育通常以单一的“显性教育”为主,教员经常采用“我说你听”的单向输出的方法,在台上“自言自语”,不太注重台下学生的感受,企图用自己高高在上的权威强行将内容灌输到学生脑中,这种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统统一刀切的老办法经常会让思想活跃的新时代大学生“充耳不闻”或“似听非听”。因此,教育内容也不可能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张骥,方晓强.论网络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J].求实,2009.
[2] 陈利权.从意识形态内涵看中国意识形态建设[J].浙江学刊,2010.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除了在教育环境和教育者载体的不同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这样几个显著特点:(1)地位更加重要、意义更加重大。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和早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社会主义高校的必然要求。2)难度更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大学生,一方面文化水平较高,思想活跃有自己的主见,要使其真正接受某种思想,与中小学生和其他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相比,难度更大;另一方面,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挑战,大大加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度。(3)内容更丰富、任务更艰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教育内容涉及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可谓内容多,任务重。(4)教育途径更多,应从多方面入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全方面的,包括全部课程的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这些途径虽然有主有次,但必须多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各种途径的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实效。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审视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作为当代大学生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新媒体的发展使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群体的传播置身于一种与传统媒体时代所不同的环境中,给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带来正面效应。新传媒快速、高效、海量、跨越时空的信息传播是大学生了解世情和国情的纽带,使青年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成为可能。新媒体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与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拓展了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大学生现代科技理念的树立,改变了当代大学生感知、认知世界的方式。
(二)新媒体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当前,我国大众传媒发展的过程中,有少部分快速发展的新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背离了传媒价值观,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传播内容不乏虚假的、愚昧的、污秽的、落后的信息,这些不良信息,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大学生的感官,造成思想意识混乱,更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价值取向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因为其渊博的知识而受到学生的尊重,学生尊敬教师,也就自然会信其道。但网络的发展,学生可以轻易地从互联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教师如果不注重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就会跟不上学生需求的变化。
三、新媒体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既然新媒体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那么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高校就应该主动占领新媒体这块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充分利用新媒体,使其成为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以主题宣传网站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
当前,主流意识形态主题宣传网站建设逐步发展、日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者应探讨主流意识形态与网络传播两方面的规律,从内容上进行完善,力争建设集思想性、时效性、归属感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网站真正成为广泛吸引大学、受大学生关注的重要媒体,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从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二)以丰富的教育载体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内化认同
内化是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内化是指教育者引导被教育者把社会的价值要求转化为自身内部需要的动力,从而使自己主动地、自觉地追求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要求。①而内化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才得以实现。新媒体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应用方式的多样化赋予了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内化认同的形式多样的建构载体。
(三)以同步的动态监测防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
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即时交互性和开放共享性的特点,带来
了信息获取过程的结构变换,以至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传递方面权威保障的失落。大学已不是象牙塔,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也与整个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准确把握,才能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中提前防范,主动出击。
(四)以完善的话语机制增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性认同
网络话语差异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时常出现话语冲突的尴尬,这就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为消除网络话语差异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思想政治必需要直面网络话语差异的现实,寻求可能的突破方向。新媒体背景下,完善话语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网络话语差异的应然面向。
参考文献
[1]聂立清:我国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调查,河南社会科学,2009,2.
[2]谢忠保.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0(9).
[3]何伟.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网络;安全教育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一个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息息相关的特殊场域。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3月,中国网民数量约为9.04亿,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64.5%。庞大在中国的网民群体中,大学生已经成为主力军,成为网络空间环境中的最主要群体。数据显示,在9亿多网民中,按照年龄结构来看,20-29岁的人群占了21.5%;按职业结构来看,学生群体所占比例达到了26.9%。上述数据突显以下两个重要问题:一是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二是大学生作为网络空间中的主体,一方面其价值观念的形成深受网络空间信息、观念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言行举止,又对网络空间环境进行着重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一方面是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必然举措,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塑造一个有利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网络空间环境。本文在分析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
清晰的概念界定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要厘清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首先必须理解和把握“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安全”的本质。意识形态,从其本质来看,可以概括为是一种观念的集合。每一个社会群体由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特征以及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会形成一套完整的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群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种种认识观念和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就可以看作是这种观念的集合。在政治领域和社会文化领域,意识形态有其特定的功能。具体而言,意识形态主要为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秩序提供思想观念层面的合法性阐释和支持。正是意识形态所具有的这一重要作用和功能,使其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禀赋、制度体系以及文化观念,是构成现代民族国家的三要素。文化观念从国家构成的角度来看,就是指意识形态。自然禀赋是国家的物质基础,制度体系为国家的正常运转提供了规则和秩序,而意识形态则是将一个国家不同群体粘合起来,形成关于统一国家认同的“黏合剂”。因此,意识形态安全,从宏观上来讲就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群体对于国家、民族能够形成稳定的文化价值认同;从中观角度来讲就是对政党制度、发展道路等等制度、文化、法律等等具体观念、制度能够形成相对统一的认同;从微观角度来看,就是在面对具体境遇和观念冲击时,有相对稳定的立场和清醒的判断。意识形态因其往往涉及思想观念、价值的特性,其安全往往有着自身的脆弱性,极易受到外界舆论场域、观念和具体事件的冲击和威胁。随着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延伸,人们客观上已经进入了一个虚拟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空间叠加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现实社会中的事件、观点和价值观念往往能够借助网络空间迅速传播、发酵,从而在网络空间形成一定的舆论场;同样的,网络空间当中形成的舆论场,因其所引起的巨大传播效应,又反过来对现实社会形成客观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如上所述,特定价值观念通过网络,对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这就揭示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即网络空间价值观念等构成的网络空间环境,不会对网络空间中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主体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构成威胁;反之,则可以说网络意识形态处于不安全状态。
二、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进入大学阶段学习的大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和知识层次特点,在摆脱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导向下的填鸭式知识学习阶段后,进入到了一个知识的自由探索阶段。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体验,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网络世界的遨游,在此过程中,思想教育是否发挥了实效,个体自身科学理性思维是否形成等因素,决定了大学生认知自己、他人、社会以及国家的认知结构和特点,也决定了大学生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去认知发生在自己身边和所处社会空间中的事情。另一方面,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在整个社会结构当中,属于拥有高级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来看,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骨干力量之一;从社会进步角度来看,拥有相对较高素质的大学生群体,其所展现出的价值观、理想信念等,在推动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进步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从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发展来看,大学生群体所形成的意识形态结构特点,则关系着我们事业的成败。正是基于上述两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课通过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力图强化学生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认同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学生成为网络空间主体这一客观事实,大学生已不再是过去被关在象牙塔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群体,而是与校园围墙之外的社会时刻发生联系,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甚至是治理的年轻群体。与已经发生巨大现实变化相比,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已经出现诸多局限性,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忽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当前高校对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仍然主要通过思政课程来完成,即主要通过课堂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来培养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形成。然而,课堂教育有其难以逾越的局限性,如课堂教学时间总是有限的,即使一趟课达到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在离开课堂后,学生更多是被网络空间中的世界所包围。极有可能发生的是,刚刚在课堂上初步构建起的主流意识形态,转眼就会被网络空间中的热点事件以及围绕这一事件所形成的舆论场结构。从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模式来看,只有极少数注意到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缺乏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措施、手段。随着网络空间对大学生群体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对大学生的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才能在网络空间达到相对良好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效果,绝大多数的高校并没有清晰的认知。第三,对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相对滞后。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网络空间的各个角落,成为网络空间环境的一部分。在这其中,不乏大量的谣言、抱有特定目的的价值观宣传以及网络营销宣传等,涉世不深的人生阶段特征以及信息的不对称,使身处网络包围中的大学生难以辨别信息真假,很容易受到错误的引导。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但在实践当中,受限于诸多主观、客观因素,高校此方面工作的开展和实效都难以尽如人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当代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崭新领域。安徽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组织部分专家学者所著的《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黄传新、吴兆雪等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版)的问世,填补了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一读。
研究视角的转换,往往直接制约着研究内容的价值和研究方法的更新。本书把意识形态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加以专题研究,是个新视角。全书以不断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为主线,把意识形态建设置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着重探讨了和谐社会视域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和创新路径,体现出作者驾驭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的能力。同时,该书在研究方法上也颇具新意,采用了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将历史与逻辑、理论综合与实证分析、纵向与横向研究等方法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既运用理论阐释的显性论述,又运用一定的比较分析、实证研究与个案分析。通过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全书呈现出继承传统与注重创新相衔接、专题分析与整体建构相协调、理论阐释与实践运用相一致的鲜明特色。
研究意识形态问题,关涉甚广,难度较大。但该书的作者能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追踪学术界的前沿发展,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研究框架和逻辑体系。全书以意识形态理论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对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理论渊源、现实依据、国际比较、目标任务、主要原则、具体路径等进行全面论证,归纳了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揭示了意识形态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关联,探讨了适应和谐社会构建要求的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行了一定的比较分析与客观反思。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是一个政治性、战略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题。难能可贵的是,该书作者政治立场坚定,立论严谨稳妥,直面问题,说理透彻。他们强调要充分认识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指针;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加强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不断推进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力保证。他们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意识形态建设路径的多层面创新主要包括:理论建设层面上意识形态学理权威的积极建构;思想教育层面上意识形态渗透功能的有效发挥;文化建设层面上意识形态引领功能的不断完善;舆论宣传层面上意识形态导向功能的不断加强;社会心理层面上意识形态调控功能的切实更新;制度创新层面上意识形态先导作用的充分凸显。作者的上述观点贴近实际,针对性强,对于当前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一书通过对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这一课题的研究,其理论价值在于从学理上探本溯源,廓清歧见,进一步明确了研究这一重要课题的思想准则;实践价值在于探求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要求的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定位、方式方法及创新路径,从而提升和增强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力和凝聚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当然,该书在体系的完善、知识的梳理、概念的界定、理论的把握等方面也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例如对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建设新经验的总结方面,在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国际比较方面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特别是,关于“斗争型”意识形态与“和谐型”意识形态的区分及其转型的论述,虽然颇有创新,但还值得深入研究、仔细斟酌。但就整体而言,我以为作者的研究成果是富有建设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必将有助于深化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对于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关键词:微博;高校思想政治;价值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093—02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互联网在我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中国国家统计局2月22日数据称,2011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2725万户,年末达到98625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12842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5.1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升级的网络技术与增长的网民数量,使得现代传媒手段依托互联网技术,成为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的强大力量。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新浪微薄注册用户数已超过2亿,网名数量持续攀升,截至目前,新浪微博用户平均每天的微博内容达7500万条。而高校的计算机普及率更是高达90%,因此,加强网络信息管理与促进网络环境的良性互动,时代性已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之一,因此如何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新时期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已发展并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严重挑战着传统媒体的发展。目前,新的发展趋势在互联网发展中日益凸显:一是由固定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联合发展,二是第二代互联网互动性强,同时第三代互联网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互为推动。换而言之,新媒体如微博、即时通讯、飞信、博客、社会关系网站、维客、手机报、手机网站等出现并加速融合,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网络已经成为最为活跃、最值得关注的范畴之一。意识形态工作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形成了高度便捷性、交互性、开放性、广泛性和隐匿性等特性和优势中,找寻到新的手段平台。与此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工具手段与平台,互联网的价值性是中立的。服务与使用于不同的价值主体,其功能性不同,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微博作为最新的媒体在中国落地生根后,中国的新浪、搜狐等商业网站的微型博客引发了中国的信息传播变革,媒体内容、形式、传受机制、管理机制在深刻变革中。同时,微博上的热点话题往往与公共事务密切相关。高校作为一个聚集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乐于接受新事物,喜欢追求潮流事物的特殊环境。高水平技术的微薄如果缺乏正确思想的引导,易出现网络引导与管理的真空,大学阶段是人格发展自我意识分化和矛盾逐渐走向统一、身心急剧发展时期,还未成熟的思想政治意识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受各种思潮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上各种信息,如果缺乏理性的选择,易导致大学生思想的异化。另外,大学生对敏感事件关注度较高,要求公平的意愿高,情绪容易激动,心理不够成熟,容易做出过激行为。
二、微博在传播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优势
(一)微博的网络本体优势
1、灵活随意性的互动方式。有别于物理空间,网络空间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社会中信息传递和交流模式实现胃虚拟与真实在交叠、地区与全球的交叠、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交叠。
微博依托互动交互平台,以各种形式广泛分布在移动终端、浏览器中,它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实现了通过手机等多种途径消息的便捷优势。
2、便捷即时性信息传播的。在2G向3G过渡中,手机上网在3G通信网络技术支撑下,资费逐渐降低,上网也方便快捷,微博信息传播突破传统博客等依赖电脑单一载体的局限,信息能够通过手机即时更新、即时、即时传播,实现了手机客户端的同步更新。
3、信息内容的原创独特性。微博的原创性与独创性表现在其内容及表达形式上,者只需将自身的观点、情绪在有限140字以内简单直接的表达即可,不必考虑内容或行文规则的表达技巧,因此,一般不存在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情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微博的功能探析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具有舆论导向、宣传教育、民意反映以及文化服务等四项主要功能。微博作为一项新兴的、灵活的、便捷的的网络方式,也具备了网络媒介的优势,深受高校的青年学生的青睐。
1、微博功能之宣传教育。微博能够通过多种交互平台,运用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传播形式,高效快速地将信息传递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从思想意识、行为实践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微博功能之舆论导向。微博圈群化的具有信息更新快、传递速度快等特点,使网络舆论能更加便于了解,大学生是微博使用的一大主题,微博具有舆论导向倾向。
3、微博功能之文化服务。微博平台的多样性、互动交流的随意性满足了广大学生多样化、广泛化精神文化的需求,充实丰富了课余时光。通过微博可随时了解新鲜、及时、有用的资讯,关注最时尚流行的视听节目等能够缓解大学生精神压力,增强网络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4、微博功能之反映民意。微博从产生初期就依托就是“草根”路线,能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由地传递信息、发表言论、释放情绪,充分体现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巨大作用。
三、有效运用微博,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感召力
面对新时期的3G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在准确把预测趋势、把握规律以及科学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特别是微博等新兴传播方式不断涌现的网络中,把握微博特质,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感召力。
(一)把握微博的宣传教育功能。要善于运用大学生在微博使用中常用的符号形象等表达手段,以期实现潜移默化的功能。在微博宣传教育中要善于使用具体、生动、真实的符号形象;在微博的信息、传播中要善于运用青年大学生熟悉的语言说话;在信息的宣传中要善于利用鲜活多样的表现手段,做好宣传教育。
(二)运用微博的舆论导向功能。善于设置“焦点、热点话题”,有效引导青年学子兴趣与关注。有效的设置“焦点、热点话题”,提升青年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传播效果。引导者要研究具体受众青年学生的特点和接受习惯,有针对性地设置信息传播的议题和方式,设置焦点话题在微博上主动出击,进行推广宣传、加工,以加大传播力度,最终形成焦点关注,赢得更多的发言权,争取更多的思想阵地。
(三)强化微博的文化服务功能,提高学生媒介素养。运用微博文化服务功能加强对学生进行媒介教育,提高青年学生分析、获取、评价和传播媒体的能力。借鉴国外高校先行的实践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帮助青年学生认识到微博等网络媒介是民众喉舌、社会公器,在推进舆论监督、通达社情民意、弘扬社会正气的进程忠作用重大;其次,引导青年大学生学会有效利用微博等接收、传播信息,鼓励其创作传播正面的社会信息,发表真知灼见;再次,通过骨干培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途径,帮助学生不要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同时,探索、挖掘高校青年学生媒介的教育的新途径,进一步健全教育体系,运用微博互动性强,便捷快速等优势传递正能量。
(四)建立高素质的校园微博管理员队伍,促进微博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规范化。校园微博管理员作为校园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者,工作对象是一群思维活跃、想法丰富的青年大学生,因此作为管理者本身需具备较全面的互联网方面的技能、敏锐的现代信息意识与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素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园微博管理员队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第一,建设一支校园微博学生骨干班子。组织选拔思想政治坚定、熟悉校园微博发展方向、组织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干部,建立一支校园微博学生骨干管理班子,确保校园微博舆论方向正面、积极。第二,加强对校园微博管理队伍的培养,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的舆论引导和网络管理专队。第三,以“培训、学习”提高校园微博网络从业人员的服务力和管理力。在不断的再学习中,增强其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提高微博网络从业人员的敏感度、判断力和分析力,增强其信息把关能力。
总体上讲新时期明确定位校园网络功能,才能切实有效的运用微博功能。借助制度安排和非制度安排的持续互动,实现虚实网络世界的沟通和协调,使之成为网络组织力量的源泉,带来组织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引发认同感增进大学生履行制度及其规范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形成和谐伦理关系和持久在凝聚力,才能在3G时代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新阵地。
参考文献:
[1]张世欣.思想教育规律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76.
[2]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2.
[3]唐荣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功能探析[J].新世纪论丛,2006,(2).
[4]刘忠厚.信息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探[J].理论学刊,2009.
[5]余源培.意识形态在网络时代[J].贵州社会科学,2007,(12).
[6]严耕,陆俊.关注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功能[J].前线,2008,(10):14—16.
[7]袁其波.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社会科学论坛,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