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物医学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安培力方向
任务驱动法教学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所要学习的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任务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紧紧围绕着学习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对任务进行分析和讨论,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相结合,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充分理解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的基础上,我尝试着在讲授“安培力方向”一节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的探究模式进行教学。下面我将教学中的具体操作的方法和点滴体会说明如下: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三章第4节的内容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因为安培在研究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纪念他,人们把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称安培力。本节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通过实验,认识安培力,会判定安培力方向”。可见,寻求“安培力的方向”判定的简洁方法是本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弄清安培力、电流及磁场三者方向的空间关系是本节的难点内容。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教材中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尽量将课堂和思维还给学生,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以寻求“安培力方向”的简单判定方法为中心目标,以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为主线,设置三项任务,展开教学,让学生由浅入深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倡导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积极解决面临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
学生猜想是否正确,需要用实验来探究验证。教师指明:
任务一.探究安培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索,分享实验成果”的探究方法,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讨论,验证猜想,发现问题,小组总结完成任务一的感悟。
任务二:探究安培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的空间关系
根据三个物理量方向要求学生画出正面示意图,让学生弄清安培力,电流,磁感应强度三者方向的空间关系,通过观察得出:安培力的方向即与磁场方向垂直,又与电流方向垂直。在教师展示自制教具时,学生补充总结即安培力的方向垂直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所在的平面。还有人总结出“两两垂直”,这种说法是对还是错,让学生讨论。在分析讨论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师起着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成功分解难点。
任务三:探究安培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间遵循的规律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构建三个物理量的立体模型并用橡皮泥固定。通过展示探究成果,发现四种模型通过变化满足同一个规律定则。引导学生用简洁的方法表示这个规律,水到渠成引出左手定则。从而成功完成任务三的探究任务。此环节教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本节课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三项任务,“驱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达成学习目标,能更好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由浅入深依次完成这些任务,同时每一个小任务完成后要求学生作相应的小结,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就基本上弄清安培力,电流,磁感应强度三者方向的空间关系,寻找了判断安培力方向的简洁方法。最后一个任务是学生自我评价,小结任务完成后的感悟,这比传统的课堂小结更有针对性、更加真实、更具实效性,再辅以教师从学习内容、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的提升.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习潜能,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全面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将以前由教师讲解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在教师诱导下的探究成果,落实了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合作性,让学生通过探究自主发现了安培力,明确了安培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掌握了安培力方向的判断,初步认识了科学探究的意义,体会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并且学会用课本中的知识去发现生活中的实例。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我认为本节课设计比较好的是:
新课的导入。利用演示“旋转的水”实验,创造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激起好奇心。提出安培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让学生经历猜想的过程。为任务一的引出做好铺垫。
教具直观,组装模型便于操作,学生乐于接受,能感受到探究的成功地喜悦心情。
本节的亮点是在任务三中探求“安培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间遵循的规律”时,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构建表格中三个物理量的立体模型并用橡皮泥固定。通过展示探究成果,发现四种模型通过变化满足同一个规律定则---左手定则。这种做法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思维发现,又让学生自主寻找到问题的根源,达到了新课改的要求。
不足之处:
探究实验中,动手实验时间有些短,教师还不敢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究。
每个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先让小组先汇报成果再给予点评,而不是直接点评。
2、宠物医院实习:报上志愿不一定意味着你就可以做宠物医生了,动物医学专业要学的知识非常多,具体还要分为三个大的方向。如果你立志要做宠物,那就主攻临床兽医学的课程就可以了。学校一般都有动物医院,记得利用空余时间和老师们多学习,争取毕业就到宠物医院工作。
3、考研选对方向: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都知道,本科学习是不分具体方向的,但是研究生就不同了。研究生阶段要分预防兽医、基础兽医和临床兽医。如果你本科的时候没有把握住机会,不妨考研试试,能不能如愿要看自己的努力了。
4、辅修专业:如果你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但是学的并不是动物医学专业,你也可以申请辅修专业,到时候参加相应的考试,既能学到技术又能拿到毕业证哦!但是,动物医学专业学习的内容非常多,意志不坚强的亲勿尝试哦!
5、宠物医院学徒”:有很多宠物医生都不是动物医学专业科班出身,但是照样能做得很好,他们多数是从学徒”做起,一步步积累经验,不断学习,最终融会贯通掌握了这门学问。但是,做学徒有弊端,不如大学系统学习课程基础扎实。
“证”是机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反应状态。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已被视为实现中医药规范化,客观化乃至科学化的重要环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刘建勋研究员首先提出了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拟临床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其研究团队以冠心病作为切入点,采用多因素、多靶点的方法干预模型动物的生理过程,建立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利用模型动物的特点和优势,深入分析疾病证候的现代机制和生物学特征,进行治疗相关病证中药新药的研究与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在本刊连续5期相继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得到了广泛的反响。以下是中医药学不同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分别表述个人观点:
王庆国(教育部“证候与方剂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证候与方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医疾病病机演化规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它随着外界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传统中医病机的认识逐渐向微观化方向发展;同时对病机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在微观上、深层次上认识机体生物活动特点,更加准确的揭示病机演化的本质,促进达到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统一。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3期发表的“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痰、毒、瘀”病机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作者首先采用模拟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将高脂饮食与冠状动脉血管内皮损伤二者有机的结合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并进行病机规律的分析以指导临床诊疗。通过对血脂代谢、炎症反应、血液功能动态变化的分析提示,单纯的痰证、瘀证或毒证都不足概括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机的发展规律。可以认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病机发展规律在于“由痰致毒、致瘀,痰毒瘀三者互结,损伤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发为心痛”。扩展了中医胸痹的病机认识。此研究采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冠心病病理机制,并结合对中医传统致病因素的认识,提出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痰-毒-瘀”的病机演变规律,其思路和方法都值得借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所研究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病理生理及客观检查指标的变化应与临床相关病证密切相关,否则对病机的微观分析将毫无意义和价值。
史大卓(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转化或转换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学科,即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tobedside),再从病床到实验室(bedsidetobench),实现“基础-临床”循环往复的研究模式,简称为“B-to-B”。B-to-B模式不仅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机制研究中,同样也运用于新药研发过程。在转化医学过程中要求基础实验动物模型是有多个方面与临床相关疾病相似的病理改变,相似度越高则由实验室转化临床的效率就越高。因此,对实验动物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第3,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2篇论文,实验不仅采用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作为致病因素,并且在模型评价过程中以临床冠心病诊断的方法为中心,通过心肌酶谱、心脏超声、无创血流动力学分析观察实验动物冠心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不仅为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载体,同时也使中药新药临床前评价的数据和结论更有临床参考价值,缩小实验研究向临床转化的距离。因此模拟临床的动物实验研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在中医药领域。此研究所建立的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也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
吕爱平(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讲座教授):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医学对疾病诊断和处理的特点。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中医临床实践的深入,如何将疾病证候的变化特征以更客观的现代医学实验室指标来阐述,还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但是在基础实验研究中,通过建立与临床相关疾病证候相似的动物模型,并以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证候发展过程中客观实验室指标的改变将有助于证候本质的认识,辨证与辨病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基于证候分类的疾病治疗疗效。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一文中,实验的设计和思路比较新颖、独特,实验采用模型临床四诊辨证的方法并结合现代医学对中医致病因素的认识,从体重指数、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和心电图改变等对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进行证候评价,并建立证候诊断标准,基本符合中医痰瘀互结证的特点。因此以临床病证特点为参照,根据实验动物病理、生理情况,将临床病证的表现通过适当的转变以应用于动物模型中进行评价,将有助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发展。因此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的建立促进此方面的研究,而该模型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也进一步促进疾病过程中证候变化本质的研究。
孙晓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将来的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而病证结合进行中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的方式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接纳。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要求具备现代医学病理学模型和中医证侯学模型两方面的特点。但是由于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目前存在的诸多不足导致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多采用西医疾病,或者单纯中医证侯的模式进行。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2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的改善作用”和“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影响”2篇论著中,则克服了以上中医模型不足和缺陷,值得推荐。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和冠状动脉血管内壁球囊损伤双因素的刺激方法,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用于中药新药的临床前评价。在评价方法中,一方面围绕与中医证候相关的因素如血脂代谢的异常、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以冠心病病理过程为中心,评价中药复方干预对心肌缺血过程的影响。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密切结合,可以全面的分析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同时也与当前中医临床辨证与辨病结合的发展一致,更加密切联系临床。不失为一项高起点、高标准的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研究工作。本文来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生物医学;动物模型
1实验动物学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由于生物动物学得天独厚的优势,很多多家都早早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分别在47、50、53、56年成立生物学研究方向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生物科学协会以及医疗科学国际组织联合在1956年成立了国际实验动物委员会,现今已经有45个国家参与。在这些国家努力下,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十分迅速,甚至早早就设立了独立的科学研究部门。研究实验动物学的部门也越发建立起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教育、管理、科研。这样的有组织的发展,促进了有关生物学的各方面发展。美、日等国家更是专门设立了大规模独立的研究,用于发展生物实验。时间来到近些年,很多国家为了加强实验动物学的发展,都设立的专门的大学来培养人才。医学院、兽医院和很多综合性的大学也孕育而生,为了培养专业的人才,学校都设有高水平、大规模、先进性的设备确保实验中心的研究工作。动物保护协会在动物实验中也提出:Replacement(替代)、Reduc-tion(减少)、Refinement(优化)这三个宗旨。提出实验中尽可能少地使用动物,如果能另寻它法最好。善待动,物对实验动物饲养和管理尽量以最佳条件,使动物实验的设计、操作达到最佳的方案。我国实验动物学的发展近况:我国实验动物研究学起步较晚,1918年元北平中央防疫处刚开始用小白鼠进行防疫试验。20世纪30年代,几个大城市少数的科研单位开始进行小规模的实验饲养。在解放后实验动物工作才算正式发展起来,20世纪50年代为预防各大传染病我国在各地建立起研究单位,并开始大规模的饲养繁殖。1982年我国科委主持召开全国首次实验动物科技的会议,正式将实验动物科技加入规划,先后建立起4个国家级实验动物中心。1987年成立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1988国家科委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1994年国家技术监督局了实验动物的国家标准,从此我国的生物实验动物开始走上了科学、标准的轨道。目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实验动物学方面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当然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实验动物的管理条例也愈发成熟,各级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实验动物管理机构。并各大医学院校设立了实验动物学课程,一些院校还设立了实验动物专业,并且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中国政府和日本合作开设中国实验动物培训中心,培训出了大批良好的人才。我国培训这些人才,都为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1995年不完全统计,全国生产大鼠、小鼠、豚鼠、兔、犬、猴、地鼠、猪、SPF鸡等实验动物约900万只。在数量上大部分地区基本可以满足科技工作的需要,实验动物的生产已开始向企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2动物模型的优越性
2.1避免在人身上进行实验带来的风险
临床试验是最有效果知道试验结果的医学方式,但是临床上外伤、中毒等试验研究是十分有难度的。还有急性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不可能在人身上反复试验的。因此动物可以作为人类的试验者,在工作人员反复研究下可以反复观察试验体的情况进行研究。克服人类在研究中遇到的伦理和社会限制问题,试验中可能为了试验需要损伤动物器官或处死动物。
2.2可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临床上很多疾病是复杂的,就来一个换有肾脏疾病的病人来说,他也同时患有心脏病或肺脏疾病。即使患有同样疾病的两个人也会因自身的特点年龄、性别、体重、健康状态等等原因疾病的发展而产生千差地别的影响。而动物就能克制这些因素的发生,各方面的因素甚至湿度、温度、私聊方面都能严格控制。无论是在营养学、卫生学、肿瘤学、环境等方面,同一时期内很难在人身上取得一定数量的定性疾病材料。动物模型不仅仅在数量上可以得到满足,而且还可以通过投服一定剂量的药物或移植。
2.3有利于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
临床研究多会有局限性,病原体的感染会应为动物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人畜感染患病比较研究,可以研究出同一病原体对不同机体带来各种损害、不良反应。从中工作人员能发现某种疾病的本质,有利于解释在人体上的病历变化。动物疾病模型的另一个成效的用途:能仔细观察环境或遗传因素对疾病发生后的发展情况,对于全面地认识疾病本质有重要意义。
3结论
【关键词】 半边旗;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
【摘要】目的:观察半边旗5F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21d时瘢痕局部注射不同浓度(20,40,80 mg/L)的半边旗5F或生理盐水,28d时观察药物对瘢痕增生指数(HI)的影响及光镜下瘢痕变化情况。结果:各浓度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以及各浓度组之间HI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关键词】半边旗;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Pteris Semipinnata 5F on the hypertrophic scar on rabbit ears. Methods: Hypertrophic scars made on rabbit ears were injected with Pteris Semipinnata 5F at concentrations (20, 40, 80mg/L) or saline as control at day 21 started from the scars were made. At day 28 the rabbits were killed to observe hypertrophic index (HI)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 of scar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teris Semipinnata 5F significantly reduced HI in a dosage dependent manner (P
【Key words】 Pteris Semipinnata 5F;hypertrophic scar; rabbit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现代医学的难题之一,研究上一直没有找到一种令人满意的动物模型。兔耳腹面皮肤全层缺损后产生瘢痕组织类似人皮肤增生性瘢痕[1], 这为瘢痕研究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实验工具。本研究旨在探讨兔耳模型的建立及其半边旗对兔耳瘢痕组织的影响,为瘢痕防治提供实验工具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半边旗5F,由广东医学院天然药物研究中心提供。
1.2 动物
新西兰大白兔24只,体重2.3~2.8 kg, 雌雄兼用,购自广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1.3 实验方法
兔适应性喂养24 h,用氯胺酮肌注麻醉,用量为1 mg/kg。在兔双侧腹侧分别做2个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切口,完整切除全层皮肤,直至软骨膜表面。用灼热铁丝烧灼创缘四周皮肤,创面贴敷创可贴。观察瘢痕形成情况,21d时将兔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6只,分别于兔耳瘢痕内基底部及瘢痕灶内注射不同浓度的药物或生理盐水,注射用量为40μL。A组:注射生理盐水;B、C、D组分别注射浓度为20,40,80mg/L的半边旗5F。继续喂养,28 d时,同样在麻醉条件下切取瘢痕组织标本于4%福尔马林固定,测定瘢痕增生,然后石腊包埋,作苏木素-伊(HE)染色,光镜下检查。
1.4 统计学处理
对计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和q检验。
2 结果
2.1 瘢痕形成情况
在兔耳腹侧形成创面后,伤口约13~15 d后愈合,愈合过程中上皮化时即能触到硬块,此硬块不断高于皮面,淡红色,增生范围不超过原创沿,20~22 d增生到最高峰,厚度约为兔耳腹面皮肤厚度的3倍。
2.2 瘢痕增生指数(HI)对比情况
设定瘢痕的高度(scar height)为SH,正常的皮肤高度(dermis height)为DH,则HI=SH/DH。4组的HI分别为A组(99.6±0.7),B组(80.8±0.3),C组(63.2±0.5),D组(50.0±0.2),各剂量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以及各剂量组之间HI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2.3 组织切片观察
2.3.1 对照组 镜下显示瘢痕组织真皮层明显增厚,为周边正常真皮层厚度的3~4倍,主要是大量成行纤维细胞增殖,胶原纤维多而致密排列混乱,其间有少量炎性细胞,结构近似人的增生性瘢痕组织。
2.3.2 用药组 B组:真皮层厚度约为正常真皮层厚度的2.5~3.0倍,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少,胶原纤维致密下降,表层排列规则,呈水平向,内层排列方向似漩涡状。C组:真皮层厚度约为正常真皮层厚度的2.5倍,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核较小,胶原纤维致密下降明显,多层水平向排列。D组:真皮层厚度约为正常真皮层厚度的2.0倍,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核较小,胶原纤维束间有较大的空隙,排列比较规则,呈水平方向。
3 讨论
严重创伤、烧伤及外科手术后常常遗留增生性瘢痕,影响外观和功能。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也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如手术切除、类固醇激素、抗代谢药、免疫抑制剂和放射疗法等,均因术后易复发或严重的全身性副作用而限制了临床应用[2],因此从祖国中医中药中筛选出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抗瘢痕纤维化的有效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有关药物防治瘢痕增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无动物本身产生的瘢痕模型,这已经成为更深入地研究瘢痕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重大缺憾。本实验成功地建立兔耳瘢痕动物模型,使药物对于瘢痕防治的研究手段有了新的方法。半边旗5F对生长增殖的细胞有抑制作用,具有高效低毒的多种体内外抗肿瘤活性[3],有研究发现半边旗提取物5F能明显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45]。本实验通过半边旗5F对兔耳瘢痕动物模型的防治研究,发现半边旗5F治疗组真皮层厚度,成纤维细胞数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少;胶原纤维致密下降,排列较规则;且治疗组瘢痕增生指数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参考文献
[1] MORRIS D E, WU L, ZHAO L L, et al. Acute and chronic animal models for excessive dermal scaring:quantitative studies[J]. Plastic Reconstr Surg, 1997, 100(3):674681.
[2] 商庆新,张涤生,关文祥, 等. 丹参和川芎嗪对成纤维细胞生长的体外抑制实验[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1998,12(6):321323.
[3] 张晓,李金华,何承伟,等.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的植化及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8):51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