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的公益活动

企业的公益活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的公益活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的公益活动

企业的公益活动范文第1篇

专利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为准确反映我国企业运用专利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情况,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及有效专利的行政记录和国家统计局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统计年度数据,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组织课题组对我国工业企业的专利活动与经济效益状况开展了专项研究。该研究课题从2008年开始进行,延续至今,每年研究角度有所调整。

大中型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1.总体情况

据初步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45536家。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29949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191家,外商投资企业8395家,内资企业中属国有企业的有3131家。分地区看,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企业数列前四位。

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R&D(研究与开发)活动的12889家,占28.3%。,共有R&D人员175.9万人,R&D经费支出4015.4亿元,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93%,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4420.7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72863.9亿元。

2.有专利活动企业基本情况

(1)有22.5%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申请专利

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当年申请了专利的企业有10228家,比上年增加1971家;有专利申请企业所占比重为22.5%,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5个行业共有5326家,占有专利申请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52.1%,而5行业本身企业数只占大中型工业企业的32.2%。有专利申请的企业所占比重超过40%的有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

分地区看,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5省市有专利申请的企业数最多,共有6049家,占有专利申请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总数的59.1%。有专利申请的企业所占比重最高的地区是北京、上海、浙江和安徽,分别为404%、35.9%、31.1%和31.1%;比重最低的地区是0%、青海59%、内蒙古7.3%和山西8%。

(2)有21.9%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获得专利授权

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当年获得了专利授权的有9967家,比上年增加3125家;有专利授权企业所占比重为21.9%,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5个行业共有5407家,占有专利授权大中型工业企业的54.2%,集中度比有专利申请企业还略高。有专利授权的企业所占比重高于40%的有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分地区看,有专利授权企业最多的仍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5省市,共有6035家,占全国比重达60.5%。有专利授权企业所占比重最高的是北京、上海和浙江,分别为38.3%、354%和31.5%;比重最低的是青海4.9%、内蒙古62%、7.1%和山西9.2%。

(3)有29.3%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有效专利

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拥有有效专利的有13353家,比上年增加3447家;拥有有效专利企业所占比重为29.3%,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个行业共有5752家,占拥有有效专利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43.1%。拥有有效专利企业所占比重超过50%的行业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

分地区看,拥有有效专利企业数最多的地区仍然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上海,5省市共计7957家,占全国的59.6%。拥有有效专利企业所占比重最高的是北京、上海、浙江,分别为50.1%、46.8%和40.2%;比重最低的是内蒙10.6%、青海11.8%和山西13.1%。

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和有效专利情况

1.专利申请情况

2010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共申请专利16121l件,比上年增长31.6%,占当年国内专利申请总量的14.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发明专利50918件,占31.6%,比上年降低2.6个百分点,比当年国内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所占比重高5.2个百分点。按单个企业计算,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专利申请量为3.54件,平均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12件,分别比上年增加0.54件和OD9件;在有专利申请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平均专利申请量15.76件,平均发明专利申请量4.98件,分别比上年增加0.92件和减少0.1件。

分行业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中高技术行业的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申请数均名列前茅。在专利数较多的行业中,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较高的行业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分地区看,当年专利申请最多的依次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发明专利申请最多的依次为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其合计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3.1%和684%。从发明专利申请占全部专利申请的比重来看,广东、海南、北京、内蒙和甘肃分列前五位,青海、浙江和湖南则名列最后。在几个专利大省中,与前两年情况类似,广东和北京专利申请的质量较高,而江苏、山东和浙江的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均不及全国平均水平。

2.专利授权情况

2010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共获得专利授权121973件,比上年增长54.1%,占当年国内专利授权总量的16.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发明专利17955件,占14.7%,比上年降低3.3个百分点,比当年国内专利授权中发明专利所占比重高3.9个百分点。按单个企业计算,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

专利授权量为2.68件,平均发明专利授权量为0.39件,分别比上年增加0.74件和0.04件;在获得专利权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平均专利授权量12.24件,平均发明专利授权量1.80件,分别比上年增加0.67件和减少0.29件。分行业和分地区的情况与专利申请情况类似。

3.有效专利情况

2010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共拥有有效专利330238件,比上年增长53.5%,占当年国内有效专利总量的18.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发明专利54425件,占16.5%,比上年降低1.2个百分点,比当年国内有效专利中发明专利所占比重高2.4个百分点。按单个企业计算,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有效专利数为7.25件,平均有效发明专利数为1.20件,分别比上年增加1.97件和0.26件;在拥有有效专利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平均拥有有效专利24.73件,有效发明专利4.08件,分别比上年增加3.01件和0.23件。

分行业看,与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情况相似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仍是拥有有效专利最多的3个行业;有所不同的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发明专利所占比重最高,超过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分地区看,发明专利所占比重最高的依次是、广东、甘肃、天津和北京,最低的则依次为重庆、福建、安徽、新疆和吉林。

就专利数而言,总体来说,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和有效专利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专利授权和有效专利数增幅都超过50%,这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业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也与专利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密切相关。同时,发明专利所占的比重却有所下降,在申请、授权、有效专利上都有体现,可能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现象。分行业和分地区看,情况大体与往年相似,中高技术行业依然优势明显,广东的专利强省地位仍难以撼动,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继续扮演专利大省角色,北京、甘肃、天津、内蒙各有亮点,而上年较有特色的湖南、贵州当年表现则较为平淡。

有专利申请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

1.概况

2010年,全国有专利申请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8638.9亿元,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38.9%,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48406.2亿元,占66.4%,提高2.2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出口额10387.8亿元,占70.3%,提高达10.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3901.9亿元,占40.7%,提高3.4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158363.7亿元,占38%,提高2.3个百分点。可见,有专利申请的企业以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不到1/4的单位数和不到2/5的产值,贡献了2/3左右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和超过7成的新产品出口额。

按单个企业计算,平均每个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4879.7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47327.2万元、新产品出口额10156.2万元、利润总额13592万元、工业总产值154833.5万元,分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值的1.7倍、3倍、3.1倍、1.8倍和1.7倍,5个指标的绝对量分别比上年增加11.2%、4.9%、32%、36.4%和7.5%。可见,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逐渐消退后,有专利申请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特别是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的新产品出口指标和代表实际利益追求的利润指标回升反弹趋势明显。

2.有专利申请和无专利申请企业经济效益情况比较

2010年35308家无专利申请的企业,其单位数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77.5%,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4552.1亿元,占61.1%;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24457.7亿元,占33.6%;新产品出口额4385.8亿元,占29.7%;利润总额20280.3亿元,占59.3%;工业总产值258059.3亿元,占62%。

按单个企业计算,平均每个无专利申请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927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6927万元、新产品出口额1242万元、利润总额5744万元、工业总产值73088万元。与有专利申请企业比,平均每个有专利申请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出口额、利润总额和工业总产值分别是无专利申请企业的2.2倍、6.8倍、8.2倍、2.4倍和2.1倍。可见,进行了专利申请的企业在经济效益主要指标的比较上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在新产品指标上优势十分明显。

产值利润率是指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表明的是单位产值获得的利润,反映产值与利润的关系,是反映企业是否增产增收的主要指标。2010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专利申请企业平均产值利润率为8.8%,无专利申请企业平均产值利润率为7.9%,也表明开展专利申请对企业增产增收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3.不同控股类型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

2010年,从国有、集体、私人、港澳台商、外商、其他6类控股类型的有专利申请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来看,仍是国有控股企业效益最高,平均每个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工业总产值分别为421575.5万元、109997.2万元、32724万元和375749.9万元,都在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综合分析另几种控股类型企业,集体控股、其他控股和外商控股企业上述4指标也超过或接均水平,新产品出口额更是都远高出平均水平,而港澳台商控股和私人控股企业则效益较低,特别是私人控股企业效益仅为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从产值利润率进一步分析,集体控股企业产值利润率达11.6%,港澳台商控股企业9_3%,私人控股企业8.9%,国有控股企业8.7%,其他控股企业8.3%,外商控股企业最低,为7.9%。与上年相比,除其他控股企业降低0.5个百分点外,国有、集体、私人、港澳台商、外商控股企业分别提高了2.4、1.4、1.7、1.8和1.7个百分点,可见整体增收效果有明显好转。从排名上看,集体控股企业最高不变,国有控股企业排位上升,其他控股企业排位下降。

4.部分行业申请专利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

我们还是观察从工业行业中选取的10个重点行业大类。这10个行业的企业数之和占到全部有专利申请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66.8%,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出口额、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合计分别占64.3%、84.8%、89.9%、57.3%和65.4%。

按单个企业平均计算,情况和往年相比无甚变化: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工业总产值均是一枝独秀,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也较为突出,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

新产品出口额排在第一。

5.各地区有专利申请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

对于2010年有专利申请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三位的地区排序是:广东、山东、江苏;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排序是:广东、上海、山东;新产品出口额的排序是:广东、江苏、浙江;利润总额的排序是:广东、江苏、山东;工业总产值的排序是:广东、江苏、山东。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主要经济大省仍优势明显。

从平均每个企业来看,主营业务收入前三位的地区排序是:黑龙江、吉林、山西;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排序是:吉林、天津、上海;新产品出口额的排序是:广东、天津、上海;利润总额的排序是:黑龙江、新疆、天津;工业总产值的排序是:吉林、黑龙江、山西。与前两年相比,由于小型企业较多拉下平均水平导致东部地区排名不佳的状况依然;略有不同的是,除黑龙江、吉林、山西等中部地区和天津、上海等直辖市继续排名前列外,甘肃、青海、内蒙古等西部地区省份表现不如往年抢眼,而广东不仅在总量上5个指标均列首位,平均水平上新产品出口额也排到第一。

有专利授权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

1.概况

2010年,全国有专利授权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890.9亿元,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37.8%;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46591.4亿元,占63.9%;实现新产品出口额8606.9亿元,占58.3%;实现利润总额13193.3亿元,占38.6%;实现工业总产值154825.1亿元,占37.2%。按单个企业计算,平均每个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4433.5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46745.6万元、新产品出口额8635.4万元、利润总额1 3236.9万元、工业总产值155337.7万元。与有专利申请企业相比,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工业总产值均较为相近,新产品出口额则要少一些。这表明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影响的主要是争取获得专利的行为,至于最终能否实际获得专利,并没有额外的更突出的作用,尤其对于新产品出口而言,单纯的获得专利权反而不如进行专利申请得到的收入多。

2.有专利授权和无专利授权企业经济效益情况比较

2010年35569家无专利授权的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9300.1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26272.5亿元、新产品出口额6166.8亿元、利润总额20989亿元、工业总产值261597.9亿元。按单个企业计算,平均每个无专利授权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712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7386万元、新产品出口额1734万元、利润总额5901万元、工业总产值73547万元。两相比较,平均每个有专利授权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出口额、利润总额和工业总产值分别是无专利授权企业的2.2倍、6.3倍、5倍、2.2倍和2.1倍。从产值利润率看,有专利授权企业为8.5%,也高于无专利授权企业的8%。

可见,从专利授权看,获得了专利权的企业同样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从程度上看,有专利授权企业的优势不如有专利申请企业的大,特别是代表市场创新的新产品指标、代表效益追求的利润指标和代表增产增收的产值利润率,有、无专利授权企业的差距均不如有、无专利申请企业的差距大,这也许进一步印证了更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是创造专利的过程而不是收获专利的结果。

3.各地区有专利授权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

对于2010年有专利授权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三位的地区排序是:广东、江苏、山东;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排序是:广东、江苏、山东;新产品出口额的排序是:广东、江苏、上海;利润总额的排序是:江苏、广东、山东;工业总产值的排序是:广东、江苏、山东。主要经济大省仍优势明显。

从平均每个企业来看,主营业务收入前三位的地区排序是:吉林、甘肃、黑龙江;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排序是:吉林、广西、上海;新产品出口额的排序是:天津、广东、上海;利润总额的排序是:黑龙江、吉林、新疆;工业总产值的排序是:吉林、黑龙江、甘肃。同样,中西部地区排名靠前,东部地区排名不佳。与专利申请情况略有不同,甘肃、广西的名次更靠前一些,山西、天津则相对靠后,不过天津的新产品出口额排在了第一。

几点结论

1.专利行为对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明显

由上文可见,有专利申请或授权企业的平均经济效益明显好于企业平均水平,更好于没有专利活动的企业,充分表明专利对于企业效益提升的积极影响。不论是对前两年分析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还是2010年范围较小、作用更突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这一基本结论都没有发生变化。这表明作为创新行为的重要体现方式和研发活动的主要成果之一,专利不仅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具有战略上的长远意义,也对当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2.企业专利意识提升明显

近年来,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逐渐深入,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重视运用专利制度来保护自身利益,这从不断攀升的专利数目即可见一斑。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企业代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不但有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和有效专利的企业数目大幅增加,在所有企业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和有效专利的数量也大幅提高,且增速高于全国专利增长的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看,代表了较高层次水平的发明专利相对而言略显不足。对于大中型工业企业,无论专利申请、专利授权还是有效专利,2010年发明专利所占比重都比上年降低了,而且发明专利的增长幅度比上年有所回落。如果说发明专利授权25.8%的增幅低于上年53.5%的大幅增长存在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因素外,发明专利申请21.4%的增幅也比上年的22.3%略有减少,在专利数量普遍有30%以上增幅的大背景下就有其他原因了,也许是企业对于较高层次的研发行为重视不足,这可能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不过从横向来看,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发明专利所占比重还是比全国专利平均水平要高,申请、授权和有效专利均如此,这也表明发明专利的比重问题是一个普遍现象。

3.有专利申请企业经济效益回升向好趋势明显

在上年的分析中我们曾提到,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新产品出口指标明显下滑,另外单个企业的平均经济效益状况也比前年有所下降。在今年的数据中我们可喜地看到,在有专利申请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5个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无论是总量、按单个企业的平均量还是产值利润率都比上年显著提高,特别是新产品指标增长尤为明显。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轮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效益和专利产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正逐渐消退,企业发展形势回升向好并将逐步走上正轨。

4.专利的行业和地区分布特点基本维持原有格局

原有格局即:在行业分布上向中高技术行业集中度高,尤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为代表;在地区分布上以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为代表的沿海发达地区省份专利大省地位稳固,但除广东既大且强外,其他几地在质量上均有不足,北京、甘肃、天津、内蒙则在专利水平上较为突出。略有不同的是,上年较有特色的湖南、贵州当年表现较为平淡。

对于有专利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言,地区分布中的原有状况即从平均水平看东部发达地区排名不佳的状况依然,略有不同的是,一些西部地区省份排名不如往年,而广东在新产品出口额平均量上有突破。

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专利事业快速发展,工业企业专利活动达到了一定规模,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积极动力,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专利活动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我们仍然缺少核心技术与叫得响的国际知名品牌,缺乏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中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加工装配工厂角色仍没有本质改变。在运用专利制度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我们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一是强化面向专利成果的政策导向,引导企业以发明专利为创新目标。第一,完善监测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在财政支持、融资手段、人才引进、税收政策等方面鼓励企业开展发明专利创新活动;第二,对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建立全程跟踪服务机制,坚持以专利成果的获取和保护为重点,促进专利质量提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是大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企业,发挥重点领域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更多企业发展壮大,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特点实现协调均衡发展。

企业的公益活动范文第2篇

一、关于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

(一)凡已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期在三年以上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都要推行“两包一挂”,即包上缴利润、包技术改造任务(或固定资产增值),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承包期在三年以下或尚未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要为推行“两包一挂”创造条件。

(二)与企业工资总额挂钩的经济效益指标,必须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要求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来确定。具体形式允许多种多样。已确定上交利润基数或上交递增比例和实现利税承包目标的企业,可与实现利税挂钩;上缴利税能够基本稳定增长的企业,可与上缴利税挂钩;对生产市场紧缺产品或产品能够大量出口,以及品种单一(或可按标准产品折算产量),并有严格、系统的质量检验和消耗定额管理制度的企业,可与实物量挂钩;对社会经济效益主要反映在工作量指标上的企业,可与实际工作量挂钩;以出口创汇为主的企业,可与创汇额和利税指标双挂钩;建筑企业可继续推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商业服务业可与销售额(或营业额)和利税指标双挂钩。其他挂钩形式,各地可继续在少数企业进行试点,摸索经验。但不论采用什么形式,都要确保承包基数和技术改造任务的完成。同时,还要对企业实行复合指标考核,如在质量、消耗、安全、劳动生产率、换汇成本等方面,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不同的考核要求,其中的质量指标具有否决权,凡质量达不到要求的,不能提取工资增长基金;质量下降的,必须按比例扣减工资增长基金。对商业企业和物资企业,还要考核服务质量和价格政策的执行情况,不准以任何方式侵害消费者的利益。

(三)挂钩的工资总额基数,原则上以企业上年劳动工资统计年报数为基础,减去不合理的因素,加上合理增资因素进行核定。在国家未作新的规定前,核人工资总额基数的奖励基金和新增效益工资进入成本,企业留利部分,不再提取奖励基金。

企业工资总额核定后,除新建扩建项目和国家政策规定必须安排的复员退伍军人、转业干部所需增加的工资外,实行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定员以内减人不减或少减工资总额的办法。

(四)核定挂钩企业工资浮动比例,要以人均利税、工资利税率、资金利税率和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考察,使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一般来说,企业的经济效益每增长百分之一时,其工资总额增长的浮动比例,应核定在百分之零点三至百分之零点七之间;对被批准授予“省先进企业”称号的企业,其浮动比例可适当升高,但不得突破百分之一。

企业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总额也要相应下浮。为了保证职工的基本生活,下浮的幅度,不能超过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

(五)经济效益增长幅度和新增工资,可按环比计算,也可按定比计算。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纵向、横向比较后确定。

(六)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以后,企业对新增工资的使用要统筹安排,并注意留有余地,以丰补欠。年度结余部分可结转到下年使用。

(七)国家对企业的工资实行分级管理以后,各地挂钩企业的工资总额基数和新增工资,不得突破省下达的指标。

企业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具体实施方案,按照工资分级管理的办法,报同级劳动部门会同财政、经委等有关部门审批。省直属企业由省劳动局会同省财政厅、省经委审批,实行行业总挂以后由省主管部门自行审批。

二、关于经营者收入

(八)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对企业全面负责,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经营者的收入应高于生产者的收入,并与其任期目标责任制相结合。企业经营者凡完成或超额完成承包任务(含固定资产增值任务,下同),在职工工资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其收入可以逐年达到相当于全厂职工平均标准工资和奖金的二至四倍。完不成承包任务时,应扣减经营者的收入,直至保留基本工资的一半。对严重失职,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应由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处罚。

(九)为了确保经营者收入的资金来源,可以建立经营者收入分配基金。实行“两包一挂”的企业,在核定企业工资总额挂钩基数时,可将经营者年工资收入从工资总额基数中划出单列,作为基数,然后随承包合同的完成情况和职工工资总额的增长情况,按一定的比例上下浮动。在核发经营者收入时,要扣留一定比例作为风险基金,专户存储,由银行计息。

(十)企业经营者如选择合作者共同负责经营,对合作者也应有奖有罚。在核定经营者收入分配基金时,可将合作者的原工资收入从工资总额基数中划出,并入经营者收入分配基金。合作者收入的分配,由经营者根据其合作情况和贡献大小,在不超过经营者所增加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以内安排确定。兑现时,应扣除已经发给合作者的全年收入;完不成承包任务时,合作者也应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

三、关于企业内部工资分配

(十一)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以后,允许企业在核定的工资总额和新增工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生产特点,选用合适的工资分配形式。可以在层层落实承包指标时,采用同车间、部门职工工资总额挂钩的办法;有条件的企业、岗位或工种都可以实行计件工资制;不适于实行计件的,可以实行定额工资制。

实行计件工资制或定额工资制之后,职工个人的劳动报酬要拉开差距,真正实行多劳多得,其超额工资可以在新增工资中列支。

(十二)仍在实行等级工资制和统一的工资标准的企业,在保证工资总额中活的部分占一定比重的情况下,有权采取以下几种办法:

1、实行工资标准浮动。凡经济效益较好而原工资标准又确实偏低的,可以上浮,经济效益不好的可以下浮。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自建工资制度,将原有的等级工资作为档案工资。

2、安排职工工资升级或浮动升级,升级面的大小可自行决定。已经实行浮动升级的原挂钩试点企业,对浮动升级时间达两年以上的职工,经考核合格,可以批准转为固定工资级别。

企业的公益活动范文第3篇

这一天,黄德荫的心情很好。“在阳光洒满的地方最适合谈公益了。”一位陪同采访的安利高管说了这么一句话,这句话准确地传达了此刻黄德荫的心境。经过了乌云密布,现在的安利(中国)已是云开雾散,许多人认为这应该归功于安利(中国)持续不断的公益活动。虽然黄德荫没有明言,但不管怎样,公益活动的确给安利带来了想象不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对于公益活动,不少批评者认为这是企业的做秀之举,但不可否认,它确实是企业获得公众认同的一条有效管道。该不该做公益已不是讨论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将公益活动与企业经营完美地契合起来。黄德荫的阐述也许能给出一个很好的答案。

“如果要做一个好的企业公民,公益项目要单一”

《新营销》:国内很少有企业能把公益提升到战略层面,而且做得如此细致、出色。安利是如何做到的?

黄德荫:安利的慈善理念源于这两个创办人家族的传统:作为家庭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承担家庭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企业也都应该回馈社会。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为它所服务的社区解决问题,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它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文化和理念,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要素之一。安利积极参加公益事业,是出于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当然从投资的角度看,它能提升企业的美誉度,提升企业的被接受程度。当人们更加接受并认同企业,自然就会相信企业的产品,这对经营也是有好处的。公益是一个双赢的做法,大部分跨国企业做公益活动的出发点都是如此。

《新营销》:安利现在确定的公益营销的主题是儿童、环保和健康,为何集中在这三个领域?

黄德荫:其实,可选择的公益项目非常多,但如果要做一个好的企业公民,选择的项目单一一点会更好,所以我们只选了三个主题:“关爱儿童”“致力环保”和“倡导健康”。

首先是关爱儿童,我们认为儿童代表未来,有无限潜力,对他们的点滴帮助,都可能改变其人生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将全球的主题确定为“爱心手牵手”;保护环境则是由于环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对环保的关注和重视不仅体现在产品和生产环节上,还体现在爱护环境、倡导环保的公益行动中;至于健康,这和安利企业本身的产品有关,也和国家倡导的全民健身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有健康才有将来”的理念下,安利进入中国11年来,一直扮演着全民健康和运动的积极推动者。

“安利已经把慈善变成一种习惯和实际行动。”

《新营销》:有人认为,公益活动是安利的一项投资行为。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黄德荫: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希望不断地产生效益,但如果单纯地将公益活动看成是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投资的话,那是非常片面的。

从个人角度来说,那些有爱心、经常参与公益活动的人,往往更善于与人相处和沟通,更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所以在销售上也容易出成绩;从公司角度来说,如果公司的业务发展得好,就可以有更多的能力做公益事业。安利已经把慈善变成一种习惯和实际行动。做社会公益事业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如果心态不正,把企业的商业利益放在首位,那么从一开始这条路就走歪了。

《新营销》:虽然很多跨国公司也在做公益活动,但相对而言,安利的力度似乎更大,这是为什么?

黄德荫:其实有很多跨国公司都在积极地推动公益活动,只是公众很少看到,例如可口可乐。安利的公益活动看起来好像遍地开花,是因为安利在全国有很多分公司,每一个分公司都有自己的预算。另外,安利在中国有庞大的营销团队,公司可以调动员工一起投入到公益活动中,所以我们的活动一般都做得比较有声有色,但总的投入比例跟许多跨国企业比起来,差不了太多。

“我们很重要的一个方向是倡导志愿者文化”

《新营销》:公益已成为安利的一项传统和理念,如何让一般的员工认同这种理念并积极执行?

黄德荫:其实每个人都是愿意帮助别人的,关键是有没有能力而已。安利的公益活动是没有报酬的,也没有其他激励,之所以每次公益活动都有很多人参与,是因为他们完全发自内心地想去帮助人。另外,慈善是安利的一个重要理念,它一直是两个创办人多年来的心愿,几十年来,它从一个传统已经变成了公司的文化。在耳濡目染下,我们的员工和营销人员自然会接受并认同这个理念。在我们组织的大多数公益活动中,实际参加的人数比我们预计的还要多。

《新营销》:在未来几年,你对公益活动的期望是什么?

黄德荫:我们很重要的一个方向是倡导志愿者文化,现在我们安利的志愿者已超过1.8万人,在各地都成立了志愿者协会。我们希望安利的每一位营销人员、每一个员工,都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安利(中国)的公益理念根植于心;也希望通过公益活动,提升每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最终开创出全新的人生和社区形象。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志愿者活动这个平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与社区的融合度,提升企业的美誉度。

“客观上,公益活动与美誉度与知名度的提升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新营销》:在直销企业中,安利的经营是比较低调的,但在公益活动中却是较高调的,这是为什么?

黄德荫:在中国,我觉得经营的时候低调一点是比较合适的,公益活动看起来高调那是因为我们的创意是很多媒体所乐意报道的。我们并不否认一些公益活动会成为一个新闻点被报道出来,能造成一些正面的舆论。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希望尽量选一些在创意上更有新闻价值的公益活动。

《新营销》:公益项目大多和公司业务没有直接关系,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你如何看待公益活动的这种非盈利特性?

黄德荫:一家成功的企业首先要能够在诚信经营中取得成功,它在持续投资、创造就业、促进财富增值、投身公益事业、回馈社会等方面做出的成绩是综合评价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指标。因此,企业作为企业公民,所需要获得的就不仅仅是经济资产,美誉和社会责任等无形资产也应该是它们努力争取获得的重要部分。

《新营销》:安利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都超过了90%,公益活动与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有何因果关系?

黄德荫:一个企业赢得美誉度的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这是不是一家有诚信的公司;二是产品质量是否足够好;三是企业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四是企业的经营方式是否为公众所欢迎。从客观上说,公益活动与美誉度、知名度的提升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企业的公益活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播 公益活动 品牌形象

作为广播媒体,要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增加广播的亲和力、建立一个健康有影响力的媒体品牌,让受众形成对该媒体持久关注,除了策划好百姓关注的报道、做好听众喜爱的节目外,适当组织些社会公益活动十分必要。笔者作为长期从事广播媒体管理和策划人员,就广播媒体如何通过开展公益活动提升品牌形象作点浅显的思考。

一、广播媒体开展公益活动要紧跟时代脉搏,唱响时代主旋律

由媒体发起的大型公益活动,必然代表了它向受众传播的价值观,那么,正确与否的舆论导向,是否始终围绕着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贴近群众的生活脉搏,就成为决定这项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2008年11月,由六安市民生办、市政府纠风办、市人民广播电合举办的“关注民生工程,构建和谐六安”,《政风行风热线》大型户外广播直播特别节目在皋城广场举行,16家民生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来到现场,接受市民和听众的咨询与投诉,短短2个小时的活动,就收到咨询投诉200多例,现场解答30多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正确的把握了这次公益活动主题与媒体主要受众群需求的结合点,有效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并进一步引发其积极参与的热情。

二、广播媒体开展公益活动要持之以恒

媒体要让举办的社会公益活动产生持久的影响力,活动本身必须具备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六安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频率自2002年开办以来,每年都会开展以“爱心送考”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其目的在于以媒体自身的影响力,号召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尽己所能地帮助一些家庭贫困或家住山区的高考考生安全、快捷、准时抵达考场,从最初的出租车送考,到后来的企业用车、甚至是私家车送考、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几年来成功接送近5000名高考考生往返考场,为帮助考生以良好的心态应对考试提供了有力服务,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目前,“爱心送考”公益活动已成功开办8年,而且一般都在高考前夕拉开活动帷幕,因此每年在同样的时期都能唤起公众对于这项慈善活动的关注,而这种由媒体培养起来的、持久而稳固的受众关注,正是牢固建立品牌影响力的关键性因素。

三、广播媒体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要不断推陈出新

社会公益活动要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六安人民广播电台在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时,对于选择的项目加以创新,避免低水平的重复,让内容更加翔实。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我省劳动模范评选表彰之际,六安市都会开展一些评选劳模、宣传劳模等系列活动,掀起“劳模光荣、劳模伟大”的学习热潮,激励广大职工立足岗位,争当先进,为这个市的发展多做贡献。六安人民广播电台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其中组织劳模自驾游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活动的参与者不仅仅局限于劳模,还有向劳模学习的普通群众,这样既可以强化名人效应,增强活动的号召力,又可以让普通老百姓都能参与到其中,贴近群众,增强活动的广泛性,让广大干群在游山玩水中受到教育。

四、广播媒体开展公益活动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竞争中抢占先机

在新闻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广播以其传播速度迅速而独占一方优势。这突出表现在广播新闻传播上,与报纸、电视相比,广播更具有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的“即时性”,即采编播同步,是典型的现在进行时。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或对重大活动进行现场直播时,现场记者或主持人只需一部手机或话筒就可同步将信息及时传播出去。2008年5月12号,汶川地震发生后,六安人民广播电台充分发挥广播自身优势,采取现场直播的方式举办了一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爱在天地间”广播电视大型赈灾活动,副市长亲自出席活动并带头向灾区捐款,短短4个小时的现场直播,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共鸣,他们纷纷到广电中心捐款、献血,其中来自梅山的残疾小伙子步行几十公里,赶到现场,将仅有的500元捐助灾区,全国先进工作者周世友带头捐款8000元,并怀抱捐款箱街头募捐,六安一监狱10名服刑人员在听到广播后自发献血等等事迹,在现场掀起了阵阵,谱写了一曲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新篇章。同时,在节目中,我台记者还通过手机将抗震救灾第一线最新的灾情、民情及政府的各项抗震措施和安排以最快的速度发回,让群众通过收音机就了解了现场灾情及相关情况,发挥了广播的巨大作用。据统计,仅当天上午献血的市民就多达300多人,募集单位和个人捐款30多万元。六安人民广播电台充分发挥广播“即时性”的优势,在“快”字上做文章,始终坚持向听众提供最新资讯,满足了听众求新求快的心理需求,在竞争中抢占了先机,在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五、广播媒体开展杜会公益活动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联合其他部门进行全方位立体宣传

一方面,广播媒体可以与相应的社会行政部门携手合作,开展各种公关宣传,既尽了社会责任又融恰了与合作单位的关系,提高了媒体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例如六安人民广播电台每年举办的服务“三农”大型公益活动,主办者有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农机局等上十个党政主要部门,涉及农业、林业、畜牧、水产、公安、司法、文化、卫生等十多个部门和单位,这些部门的参与不仅能提高活动的档次,更能真正为农民办实事,提高了公益活动的实效。

另一方面,广播媒体可以和电视、网络或是报社联合起来举办公益活动,加强沟通,相互学习各自的经验,利用其他媒体的优势,全方位地对这项活动进行立体的宣传。仅以2009年10月18日,“知民情、解民忧、促和谐”――《政风行风热线》大型户外直播走进霍邱活动与新闻网合作为例,利用互联网,让所有关注民生工程的热心的网友可以快速、直接的参与到活动中,只需在网上提交自己需要咨询的问题,即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关部门的答复。在90分钟的直播活动中,共接到热线电话和网民提问120个,场内、网上参与市民达近万人。广泛宣传了实施民生工程的目的、意义和内容,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广播媒体在这一实例中充分体现出,借力其他媒体共同宣传,可以使媒体举办的公益活动吸引更为广泛的关注,形成更加强势的宣传效果,并且使活动的参与方式更为多样。

六、广播媒体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要走市场操作之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公益事业,从企业参与公益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来看,它与媒体举办公益活动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因此,由媒体发起并提供活动的宣传平台,由企业以赞助等方式参与,有利于共同将公益活动的影响力扩大。

由六安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劳模自驾游”大型公益活动在每一年都积极尝试与著名企业联手,共同开展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企业通过这种方式与他们的消费者拉近了距离,与传统的广告相比,这种合作方式更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对企业品牌的认同感,而六安人民广播电台将企业提供的各种方式的赞助,用于加大力度推广该项公益活动,将爱心开展得更为有声有色。■

企业的公益活动范文第5篇

如何去定义王雨诗的身份?这个问题让我冥思苦想仍难有结果,制片人、主持人、老板、公益人,如此众多的身份交织在王雨诗的身上,却又各有闪光,这对一个如此年轻的女性似乎过于耀眼了。

与同龄的女孩一样,她会注意自己的妆容,会因为别人说她的短发造型没有长发妩媚而显露出颇为懊悔的表情,并用与身份不相符的调皮语气说出:“是啊,剪了头发才后悔了。”在她身上,你仍然能看到那个从沈阳音乐学院的大学女生,褪去表面上的典雅端庄,私底下仍保留着一份纯真。

也许正是这份对于纯真的“偏执”让她走上了公益的道路。早年间,当她还是电视台主持人时便与别人相异,与大家对于出镜的热衷不同,王雨诗更偏爱幕后的工作,在她看来,主持人是吃青春饭,一个女人要想成就自己就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于是,国大华闻诞生了,这个国内屈指可数的从事公益品牌推广服务的传媒机构,完成了她从主持人到企业老板的转变,也承载了她对于公益的更多梦想。

立体的公益

回归到公司,王雨诗将她的爱推己及人,融入到自己的事业之中,从公益节目《公益的力量》到少儿节目及后续的活动,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她对社会的爱。她也表示,公益的积极向善会带给她更加阳光的工作态度,也会为她提供坚持的力量。

在她的认知里,公益比惯常的认知更为立体,除了带给弱势群体更多帮助,在企业本身,也为员工提供了更好的生活质量及自我实现的空间。在这个基础上,也为企业提供一个为社会提供回馈的渠道。在她的规划里,未来不仅在节目制作上加大公益宣传的力度,也将要整合自身资源,在更有深度的层面将公益做得更加立体,比如儿童节目,不仅要在屏幕上为孩子们提供更多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节目,也要在生活中,为亲子之间、为孩子的成长举办更多可以现实参与的活动,不仅实现了家长与孩子更多的交流,也将社会公益的意识深植于孩子们的心里。在说到这个思路时,王雨诗满眼都是幸福的光彩。

性感的公益

对于公益营销,王雨诗有着自己的思考。在她看来,如今提到公益营销都很避讳赢利的话题,似乎在公益活动中涉及到商业利益便是对公益最大的亵渎。但事实上,无论是否涉及赢利,甚至作秀,如果能在做公益活动的同时,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宣传效果,这样双赢的局面,不仅在事实上帮助企业实现了对社会的回馈,也使企业获得了利益,更加促进了企业进行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的确,公益也需要可持续发展,公益不只有裸捐一种模式,企业本身是一个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并不是企业做大了就亏欠社会,企业做公益,是对社会的一种回馈,而不是补偿,之前也听说过很多企业因为被公益“绑架”,甚至对公益活动避如洪水猛兽,如何能够实现公益与企业逐利性的统一,才是实现公益营销最终的价值体现,在这个层面来讲,公益一定要赢利,只有赢利才有更大的持续性,当然这个赢利不能单纯地以货币模式来定义。

在王雨诗的下一步计划里,将会为现阶段的公益营销升级,实现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从而吸引更多企业加入的模式,在这个模式里,公益会成为企业获得更大认知度和美誉度的一条捷径,进而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对话王雨诗】

《新领军》:为什么选择制作公益节目?

王雨诗:首先是个人爱好,我希望从事这种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的事业,这更加让我感受到其中的积极向上,我也愿意将这种事情作为我一生的追求。

而选择做公益节目,首先跟我之前的从业经历也有关系,我更熟悉电视媒体,另外,我们现在看到光线传媒在娱乐节目制作上已经是事实的老大,李静大姐在时尚类节目也是做得很到位,我们想要快速建立我们自身的影响力,就必须选择一个更为差异化的定位,也就是因此,我们选择了公益类节目。不仅可以帮助别人,也可以为明星和企业寻找一个展示自己、回馈社会的通路。

《新领军》:对于公益营销这种方式,你怎么看待?

王雨诗:很多时候我们听到外界的声音,说公益就应该是无条件奉献的,是不求回报的,事实上,这太过理想化了。对于企业来说,一味的要求他们奉献,不求回报,一味的对他们进行索取,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公益模式。我们讲可持续发展,希望在企业进行公益活动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相对的收益,不一定是钱,也可能是社会影响、大众美誉等等,这样会让企业感受到公益为他们带来的好处,也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要要求一个企业过多地承担社会公益的责任,其实,一个企业做得好,本身就是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从他们的员工和相关产业上下游,都是带来了实际帮助的,这已经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