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55-02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已给我国的下一代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尤其这一段时间,我国各大中小医院所接诊的因呼吸内科感染的患儿在急速上升,一方面是小儿的身体素质不好的原因,更大的一方面是家长没有较好地看护孩子,造成孩子因着凉而生病。本文将对这些因素做一个整体的分析,并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给出一个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来我院诊断的80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这80名患者中有62名是男童,有18名是女童,男女比例是3:2;年龄集中于2-8岁,平均年龄为4.6岁。在这80例患儿中的临床表现为,有48例是支气管肺炎,有26例是毛细支气管炎,有5例大叶肺炎,有1例支原体肺炎.病期大致在一个月内。同时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A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B组),每组各位40人。A组采取各项预防措施,特殊照管;B组采取常规护理。
1.2 诊断依据 在这4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主要有细菌、病毒引起的,诊断的依据为:急性的发病,有可低可高的发热,咳嗽,伴随呼吸困难以及在听诊患儿肺部时有一些中细的湿罗音。26例是毛细支气管炎,它的诊断依据是:患儿为2岁以内,尤其是在出生6个月以后的,发病表现为急性,并且伴随有感冒,呼吸紧促,两肺在听诊时有比较比较多的哮鸣音。3例大叶肺炎一般是由肺炎球引起的,诊断的依据为急性的发病,有咳嗽、胸闷,并且肺部会有叩诊浊音。1例支原体肺炎一般由肺炎支原体所引起,它的诊断依据与大叶肺炎很相似。
1.3 统计学方法 笔者在文章中所使用的数据,均采用SPSS11.0的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上的处理与分析,并对这些数据采取平均值,这两组数据的资料在比较中都是运用了χ2检验,P
2 结 果
在以上的试验中,实验组经过各种护理措施后,患儿得到比较好的恢复,并受到患者家长的肯定。而对照组由于采取常规护理,使得些小儿患者经常因为一些保暖措施没做到位,因着凉造成抵抗力低下,恢复比较慢,打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3 讨 论
探讨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希望通过此研究大家可以更加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以及护理的必要性。从以上的诊断中,可知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又许多种,也有较多的非典型的病例,容易造成误诊、漏诊的情形,应当提高医护人员对这种病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争取将健康还给儿童。笔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如下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合理喂养。小儿出生后,增强体质最重要的一环是要合理喂养,这就需要家长在医生的指导下,运用最合理的膳食来保证小儿可以得到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要素以及所要求的热量程度,所以从合理喂养做起,可以达到减少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形,进而提高小儿的身体健康。
增强小儿的体质。生命贵在运动,应当依据小儿的身体状况进行体格上的锻炼,避免在室内活动,如果天气比较好,就要求小儿在户外活动,这样可以充分地保证小儿接触阳光和呼吸新鲜的空气,但一定要注意适度,这样就可以增强小儿的体质以及其机体对外界气温变化上的适应能力,进而提高小儿对相关呼吸道疾病上的抵抗能力。
加强护理。患有呼吸内科疾病的小儿,一般会受到惊吓,这会给医院的实际工作,带来了一些的挑战,要是我们采取的是比较一般的措施,就会来带一些负面影响,这会给家长、患儿带来一些麻烦。所以医院应当对患儿采取一些必要的护理措施,如在气候变化的时候,一方面要给患儿增减衣服,同时还要在饮食上尽量保证患者的营养需要。对于那些体质比较弱的患儿的护理,同时出汗多的应当及时为患儿擦拭,并及时更换内衣,注意保暖。小儿睡眠时,不要吹对流风,避免小儿着凉。
预防疾病。呼吸道疾病许多是应为细菌引起的,这就需要小儿避免接触细菌,一方面要避免小儿接触细菌,这就要注意小儿的身体干净,勤洗手。还要注意小儿住房内的通风,特别是在冬季,室内要定时定量的开窗,以此净化空气。呼吸道疾病是季节性的,这就需要医院做好宣传方面的工作,这段时间内尽量避免带小儿到一些拥挤的公共场所或是到病人家中去,同时幼儿园中,一定要做好一些消毒性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闫雪波.典型案例分析与讨论在临床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必要性与体会[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1):128-129.
[2] 刘晓燕,于洁,苏庸春,吴道奇,洪思琦.儿科临床理论课与见习一体化教学改革中教学质量的控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02):28-29.
[3] 张伟英,王万娟,陆冬妍,苏传芹,沈美芳.重症监护病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杂志,2012(21):38-39.
联想扬天M4600V采用Intel Prentium Dual E2160处理器,能够提供800MHz的前端总线和1MB的二级缓存,主频达到1.80GHz。作为奔腾系列处理器的最新成员,双核处理器不仅提供了对多任务处理的支持,还降低了处理器功耗。M4600V主板采用Intel i945GZ芯片组,内置了集成的显示芯片,能够为商用PC提供基本的图形处理能力。主板还提供了一个PCI-E和两个PCI插槽,能够满足未来的显卡和其他设备的升级。
在易用性方面,联想扬天M4600V不仅提供了置顶的提手设计和前置的USB接口和音频接口设计,还提供了防水键盘和USB鼠标等人性化设计,使用简单方便。主机箱还提供了免工具的拆装设计,用户能够进行简单的维护和升级。内部模块采用了易插拔和硬盘减震设计,为用户的数据安全提供了逐层的保护。
联想扬天M4600V在软件方面也为企业用户提供较好的服务支持。四大软件系统分别为:安全密钥、一键杀毒、闪电恢复和文件管理,针对用户的常见问题提供了安全登录、病毒、备份等方面的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了全面的服务体系。
基于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我们对联想扬天M4600V电脑进行了测试,测试主要分为整机的系统效能测试和考察系统3D以及图形处理性能的3DMark测试。另外,我们对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附带的各部分组件进行了基本分数评估。
整机以及各组件的综合性能测试方面,我们采用PCMark05对联想扬天M4600V进行了多次测试。联想扬天M4600V的综合性能表现较好,综合成绩达到3177分,其中处理器、内存、硬盘方面测试成绩较高,分别达到4483分、3617分、5303分,而在图形处理方面测试成绩偏弱,只得到896分。
在3D和图形处理性能的测试中,我们选用3DMark05、3DMark06软件来测试联想扬天M4600V电脑。通过测试,联想扬天M4600V的3DMark05、3DMark06综合测试成绩分别达到334和107。
在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的基础分测试中,联想扬天M4600V电脑在处理器、内存、主硬盘各项目的测试中发挥出色,其2分基本分数的测试成绩由最低子分数决定,图形-Windows Aero的桌面性能测试仅得到2分,成为系统得分的瓶颈。
关键词:脑梗;CABG;神经系统并发症;护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心外科治疗冠心病的核心技术和手段,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适宜人群也在逐渐扩展,其中高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比例在逐年增高,有研究显示,接受心脏搭桥术的患者中,高龄组(75岁)有26.6%的患者术前合并脑梗死,非高龄患者组则为11.8%[1]。而这些患者都是心脏搭桥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因次,识别术前危险因素,规避术中风险,预防术后并发症,成为医护人员的高度关注的热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4年冠脉患者60例,术前经CT诊断均有脑梗死病史,其中年龄>70岁患者12例,合并糖尿病22例,合并高血压54例,合并肾功能不全2例。
1.2方法 麻醉全部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手术方式全部患者均采用正中切口进胸,同时分组取乳内动脉、大隐静脉或桡动脉。在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CPB)结束时力争调整好血流动力学参数和麻醉深度;术后严密监测,常规辅助循环支持。
2 结果
术后随访58例患者手术成功,完全康复出院。1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放弃治疗。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或谵妄患者12例,术后肢体肌力下降或麻木患者2例。
3 讨论
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护理管理:
3.1低温可以降低脑代谢,体温每下降1℃,基础代谢率约降低7%,从而减少了耗氧量[2];低温时脑容积缩小,颅内压降低,有利于改善脑水肿,还可减少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抑制神经递质释放;低温可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减少组织的血流灌注。低温以34℃~35℃(中心温度)为宜,时间在3d以上,可使用降温毯降温,应以降至患者只需要最小剂量的镇静药即足以保持肌肉松弛,呼吸与血压平稳的温度即可。降温的同时应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冻伤。降温以后应待患者神志恢复、病情稳定、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出现听觉反应方能逐渐使体温回升,每24h上升1℃~2℃为宜。当体温恢复正常后方可停用镇静药。
3.2脱水治疗脱水是治疗脑水肿的重要措施,但过度脱水会造成组织代谢障碍及肾功能损害,使循环难以维持,所以,临床上估计脱水程度甚为重要,脱水治疗的第一个24h,入量比尿量负1000~1500ml,同时应注意参考血压,CVP,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等变化。治疗脑水肿主要用渗透性利尿药,目前常用甘露醇、甘油果糖。
3.3皮质类固醇的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通透性和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减轻或防止毛细血管内液体外渗,以及钠钙和钾离子的转移,从而可减轻脑水肿的进程,促进乳酸转化为葡萄糖,减轻脑内酸中毒。常用的要如地塞米松,甲强龙等。注意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应激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3.4高压氧治疗在条件和病情许可时,高压氧舱治疗宜及早进行,即使在现场未能及时。正确地复苏而长时间昏迷者,应用长疗程高压氧舱治疗往往能得到较好的疗效。充分镇静可抑制脑代谢,对缺氧后的脑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常用药物有丙泊酚,咪唑安定等。呼吸的控制为预防主动过度换气引起颅内压升高,对神志不清的患者应使用呼吸机控制呼吸,并同时使用肌松剂以控制剧烈抽搐。循环的维持应用血管活性药维护循环功能,保证充足的脑血流量,防止突然发生高血压或低血压。营养的支持患者每天静脉高营养和鼻饲的热量应充分保证机体的需要。改善脑细胞营养代谢,应用脑细胞及神经营养药。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预防合并感染,还要注意胶体渗透压及水、电解质的平衡等。
4 结论
引起脑部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低温体外循环或深低温停循环,术中脑组织灌注不足,缺氧。重症酸中毒,低血糖,低钙。低镁,脑气栓。脑血栓,脑出血,硬膜外血肿等。脑血流量主要是由脑的有效灌注压和脑血管阻力所决定,由二氧化碳张力和脑血管压力来调节,脑细胞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体外循环中灌注压过低或脑动脉狭窄,以及术中或术后辅助呼吸时过度换气,使二氧化碳张力下降,也可影响脑血流量。另外,术中血氧合不良,术后肺部并发症或气体交换不足等,均可使大脑缺氧,引起脑水肿。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70岁)[3],既往卒中事件,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以及颈动脉狭窄等。
患者回ICU后一般处于麻醉未清醒状态这时应区分是麻醉未清醒还是昏迷,应严密观察患者意识、表情、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肢体活动情况,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谵妄、嗜睡、昏迷及呼唤患者姓名有无反应、视物是否清楚,以了解大脑皮质的功能状态,判断有无脑缺血、缺氧、脑栓塞及脑水肿等。通过严密的监测与观察及护士的精心护理,患者能得到及时、系统、有效的处理,从而顺利地渡过危险期。
参考文献:
[1]吴明营.心脏外科监护手册[M]//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28.
【关键词】住院病人;疾病构成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77-02
住院病人疾病分类是反映某地区一定时期内疾病构成及其他变化的重要依据。为了解我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有效地预防或控制疾病,提高人民健康,促进医院发展,对我院2006――2010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本院病案统计室住院病人疾病分类报表,疾病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资料真实可靠。
2 结果与分析
本院2006――2010年住院病人主要疾病构成及顺位情况见表1。
2.1 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前10位构成
2006――2010年共收治病人54177人次,前10位疾病病人为48578人次,占收治病人总数89.67%。其中,妊娠分娩和产褥疾病11909例,损伤和中毒10469例,呼吸系统疾病6138例,循环系统疾病5819例,消化系统疾病5808例,分别占出院病人数的21.98%、19.31%、11.33%、10.74%、10.72%。
2.2 住院病人疾病谱情况
由表1可见,2006――2010年,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是本院住院病人疾病之首,其构成比在21%左右波动。损伤和中毒疾病也一直占居第2的位置。消化系统疾病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第3位,下降到2010年第5位。呼吸系统疾病呈上升趋势,而循环系统疾病则略微下降。生殖系统疾病没变化处于第6位。起源于围生期的疾病和肿瘤变化不大。眼和附器疾病和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疾病有上升趋势。
3 讨论与建议
3.1 我院住院患者构成居于前5位依次是:妊娠分娩和产褥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因此对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应成为我院医疗及预防工作的重点。
3.2 从我院5年来住院病人顺位可以看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一直位居疾病首位,这与我院是本市南部地区医疗、急救、保健中心,是产科县(市)级技术单位有关。我院所在地区总人口40多万,育龄妇女较多,为了给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及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我院引进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住院医师及齐全的先进设备,增设高级病房,从软件、硬件上增加对妇产科的投入。
3.3 损伤和中毒一直位于第2位,这类病人中骨折、颅内损伤和体外创伤占多数。从外部原因分析,交通事故、意外跌伤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这与当前机动车辆日益增多、驾驶员的素质、行人的安全意识等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交通法规教育、提高市民安全意识很有必要。
3.4 呼吸系统疾病由2006年的第4位提升到2010年的第3位,这与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环境污染没得重视和改善有一定关系,另外,有大量的吸烟人群以及汽车数量的猛增,也是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因素。为此,加强环境的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是促进本地区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举措。其次,在我院住院的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所占的比例较大,应注意保证科室的医疗技术力量及各层次医务人员的合理配置,在医疗技术、服务项目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合呼吸系统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黄志娟.2000―2004年某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统计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6,13(1):88.
[2] 徐晓丽.我院10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顺位变化〔J〕.中国医院统计,2006,13(2):188-189.
[3] 梁小维,李国佩,游泳.1995―2004年某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5,12(2):187-188.
【关键词】 小儿;呼吸内科疾病;预防
1 前 言
小儿在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究其原因,除却小儿机体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之外,家长对于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重视程度不够,预防工作不到位亦是导致其发病的重要原因。笔者就此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分析,归纳了几点关于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2 小儿呼吸内科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作为人体重要的脏器功能系统,呼吸系统同时也是最容易收到外部因素侵袭的部位,当其功能异常时常常引起其他系统的功能紊乱,最终导致全身系统的异常反应。由于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以及机体的代偿能力较差,当其呼吸系统受到侵袭时,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病情。当小儿出现呼吸系统疾病时,家长及时带其到医院就诊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能在平时就采取有效地措施对呼吸内科疾病进行预防,这样既可以避免小儿患病的可能性,减少因小儿患病带来的麻烦,又可促进小儿的健康成长。3 小儿呼吸内科疾病预防的措施
许多家长都明白母乳喂养的好处,但是能坚持到一岁的家长并不多,一部分家长是由于工作忙,一些是因为偏信奶粉广告而过早的停止母乳喂养。其实相对于配方奶粉等食物,母乳内含有新生儿及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是此时期小儿最理想、最天然的食物,并且母乳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含量较少,有利于小儿消化。母乳中含有多种抗体,尤其是sIgA以及IgG等小儿最为缺乏的抗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小儿的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防御疾病的能力;母乳还具有干净卫生、温度适宜、食用方便等优点。
小儿安静的生活环境。保证小儿生活环境的安静、舒适,可有利于小儿增加睡眠时间及提高睡眠质量,众所周知,充足的睡眠可保证小儿的正常发育及免疫力的提高,但是由于家长对于孩子的喜爱,以及生活中正常的人际交往,过多的长辈探访反而会对小儿的正常休息造成影响,导致睡眠质量的下降,影响小儿的正常发育及免疫力的提高;另外与成人的过多接触可增加小儿感染细菌的几率,较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随着小儿机体的不断发育,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已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小儿生长需求,因此,应及时并且合理地对小儿给予优质蛋白类物质的补充,如牛奶、豆浆、果汁以及蛋类等,为小儿免疫系统合成抗体提供必需的原料,以便于小儿免疫力的提高;另外应对小儿补充适量的水分,如糖盐水等,可避免小儿因脱水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在日常的饮食中应避免小儿挑食、偏食垃圾食品等不良习惯,保持小儿营养的均衡性。
多进行日光浴及锻炼。阳光中的紫外线可起到杀菌的效果,经常让小儿进行日光浴,可部分杀灭小儿身体表面的细菌,并且可以促进小儿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进而保证小儿骨骼的正常发育。小儿生性活泼好动,对于平时的蹦蹦跳跳,家长不应过多的干预,小儿在身体活动的同时,可刺激体内骨骼肌肉的发育塑性,保证机体的健康发育;需要注意的是,当儿童活动出汗较多时,家长应注意其衣物的更换及保暖,防止因潮湿的衣物导致小儿着凉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保持小儿呼吸道的卫生。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往往与双球菌、链球菌等细菌在呼吸道的大量繁殖有密切关系,如果小儿的呼吸道如气管、支气管等存在痰液等异物时,小儿的肺部通气就会受到影响,导致上述呼吸道细菌的大量繁殖,引发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应经常对小儿口腔及咽部进行护理,保持其清洁、通畅,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如经常喂少量温开水以清洁口腔;改掉某些小儿抱着奶瓶入睡的习惯,或者在喝完奶后进行漱口;帮助小儿树立经常洗手的意识,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给小儿更换内衣内裤、床单被褥尿布等。
避免去密集的公共场所。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由于人员混杂,常存在多种呼吸系统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很容易通过空气、飞沫或者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小儿自身的免疫系统本来就较弱,一旦暴露在上述场所中,很容易被感染导致呼吸道疾病。另外,若室内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下降,亦会导致小儿身体抵抗力下降而容易发病,因此在家中也应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少开空调,禁止吸烟等,以保持室内空气的通畅、温度和湿度的适宜,避免过热过干,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于维持小儿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具有重要的作用。
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按时对小儿进行规定疫苗的接种,如白喉、百日咳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小儿被动地增强呼吸系统的免疫力,从而提高对特定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抗病能力。4 小 结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呼吸内科疾病,应注重平时的预防,通过上述预防措施的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发病率,不仅可以为小儿提供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保证其健康成长,还可以避免因小儿患病给家长带来的麻烦。
参考文献
[1] 刘亚香,崔国粹.探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J].中国保健营养,2010,7(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