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范文第1篇

 

引言

 

教育部于2001年8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各高等学校各专业纷纷开设了双语课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与发展,我国高校双语课的开课数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虽然各个高校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受到教师、教材及学生英语水平等众多因素的限制,我国高校双语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仍然存在有待提高的空间。为了切实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以中文理念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从英文思维角度掌握同样的专业知识,有必要从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模式等方面全方位开展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双语教学改革研究,从质和量的角度全面提高课程的双语教学水平。鉴于此,我们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试点改革,将ICBE教学模式应用到《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该模式如何应用到双语教学中,构建最优的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使用英文理解及表达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应用能力。

 

1.ICBE教学新模式

 

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即能力本位教育,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做中学“,并通过学生在相关技能或活动上的表现来评价教学和学习效果。依据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的特点,以及当下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将能力本位教育(CBE)和创新相融合,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新模式ICBE(Innovation and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将ICBE教学模式贯穿教学整个环节,从而探索出一套适合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的教学体系。

 

2.厘清“环境科学导论”教学改革目标

 

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入门学科,“环境科学导论”是引导学生接触和认识本专业的指明灯,为学生的后期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风能(兼顾海洋能)开发技术,以及在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管理、保护与监测修复方面的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生态修复、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运用地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物理海洋学、工程学、数学及环境学、地球物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环境科学导论”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因此教学改革需要结合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厘清“环境科学导论”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要明确双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两种语言角度掌握专业学科知识;达到增加学生专业词汇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双重目的。

 

3.基于ICBE教学模式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实践

 

3.1“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材改革

 

对现有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在校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广泛调查,结果表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第一志愿考进淮海工学院,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是他们的第一志愿专业。因此,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好,在第二学年四级通过率平均达到90%。而“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安排在第四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完全能胜任该课程的双语教学。经过两年中文教材授课发现,第二语言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度不够,学生在了解当前国际前沿知识、提高专业词汇量和英语口语水平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因此,2014年授课时,选用全英文教材“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该教材是国际上比较经典的环境科学导论英文书籍,书中各个章节语法较为简单,容易理解;每章最后面还有小结,容易掌握每章重点。

 

3.2“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内容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主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学时所限(32学时),不可能讲授所有相关知识,因此就因材施教。根据海洋资源环境开发技术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和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略选择,尽量做重要教学知识点的专题讲授,突出海洋环境科学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表1列出了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大纲中的讲授内容。这些内容在讲解过程中主要侧重海洋方面,尤其海洋在能量流和物质流中的重要作用,海洋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变化、海岸带人口的变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海洋在水循环中的重要角色、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废物倾倒、濒临物种、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以及如何保持海洋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当然,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与快速发展,原有教学内容章节中列举的案例已无法匹配当前的环境科学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中,案例及最新发展趋势均需要通过互联网、期刊、书籍、微信等方式,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案例、新的应对海洋环境问题的理论和技术搬到课堂,从而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认识度,增强专业学习与研究的信心。

 

表1 “环境科学导论”所授内容一览表

 

3.3“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跟踪检测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自开课以来,课程考核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平时成绩,占总评的30%,二是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的70%。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堂考勤和平时作业来评定,且平时作业一般都来自于教材,并无任何难度。因此,这样的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仅仅强调了学生的学习结果。针对教学考核问题,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为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采用阶段性测验的手段跟踪检测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对已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一学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在思想上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养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更好地掌握了环境科学领域的常用专业词汇和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3.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方法改革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能否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对课程教学的成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之外,还需要让学生侧重了解海洋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增强学生对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蓝色海洋”环境保护的参与和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的重要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让同学们意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其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动力,培养出全面、创新、有责任感的新型海洋环保人才。

 

3.4.1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比例

 

当前,高等学校的课堂已经进入多媒体教学时代。很多老师已经彻底遗忘传统的“板书”教学,而有些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板书”练习,黑板字不堪入眼。绝对的多媒体和绝对的“板书”教学都让学生生厌,如何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之间的比例,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环境科学导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介绍一些通过数学模型和图形来表述的理论知识,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用声音和动态的图像演示理论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形象又直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专业环境科学词汇选择“板书”形式使学生加深对这些词汇的认识和拼写。

 

3.4.2互动式教学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组织、最新研究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制作PPT,并在讨论课上由每个小组讲解,营造一种师生平等交流、无缝沟通的学习氛围。讨论课上,每个小组上台双语演讲,其他同学双语提问,教师适当点评,为学生提供创新型的学习空间和环境。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点赞,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制作PPT的水平,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

 

3.4.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对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课堂教学外,该课程教学还引入一些野外参与和环境行动、环境竞赛参与等方式,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展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在授课期间,我带学生参观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和资源环境保护处,了解这两单位在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环境监测方面的在研项目和日常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信心。课堂之外,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海洋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海资121学生组织的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蓝色海洋,保护环境”活动被评为省级优秀实践活动。海资131学生积极参加江苏省环境保护大赛,也取得了较好的名次。一些学生在参与这些与海洋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环境问题的存在性、实际解决途径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性,深刻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有效结合,为今后学习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技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受课题经费的限制,课题组成员主要利用QQ群构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在该群的共享文件中,主要包含“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基本材料如教学大纲,课程进程表及考核说明等;“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授课材料如教学PPT(以PDF格式上传)、全英文教材的扫描电子版、课外阅读材料等;“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互动教学材料如分组情况、专题研究报告或国内外网站、制作PPT技巧、国内外环境科学导论相关开放或精品课程视频等材料。学生可随时下载群共享中的文件资料;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随时与我沟通、交流,开展网络互动教学。基于QQ群构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为师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零距离互动学习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交流平台。在这种网络平台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方便,加快了学生学习速度,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效果评估

 

以上提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方案自2014年教学大纲开始修订之日起实施,将全英文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修订的教学大纲中完全体现;此外,考核方式还体现了教学过程检测的重要性。在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对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2013级学生开设“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在有限的课时中,通过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互动式教学、阶段性测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观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和竞赛等活动)的教学改革实施,效果显著,成绩斐然。期末总评统计结果表明:本班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的比例占到了82.15%。此外,针对“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我做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让每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班级有71.4%的学生已过英语四级,35.7%的学生已过英语六级,89.3%的学生都认为“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有必要开设双语课;82.14%的学生认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选用的教材合适,71.43%的学生同意“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设置阶段性测验,71.4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例;64.3%的学生喜欢教师设计的学生分组、查阅文献、PPT制作、双语演讲等教学改革环节;100%的学生都喜欢教师为这门课设置的参观实习;82.14%的学生很满意教师对该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的考核方式改革;17.86%的学生参加过环境类的社会实践或竞赛。以上数据表明:这些教学改革措施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合分析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的建议,结果显示:教学改革建议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师资英语水平能力有待提高;第二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课时增加问题;第三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全英文教材中的专业词汇问题。双语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用外语流利讲解双语课程,还需掌握环境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担任“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专业课教师往往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待加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课时为32,一般8周就结课;学生在短短8周时间里需要掌握课内的理论知识和教材中的环境专业词汇量,课后完成的工作量非常大,占用学生太多课余时间。

 

结语

 

“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在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是唯一的一门双语教学课程,一切都在不断的探索和摸索中,还有待更多的教育者进行实践和探讨。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淮海工学院这样一个普通高校实施《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需通过更多教育者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以期建立一套规范的双语教学模式,从教学大纲的编写、原版教材的引进、双语教师的培养,到教学方法的更新完善、考核方式的认定。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海洋资源; 海洋环境; 可持续发展

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陆地资源过度开采日益枯竭,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迫切需要寻找新资源。《

2. 2.6 与海洋精细渔业

海洋精细渔业指将3s、计算机、通讯、网络及自动化技术等高科技与地理学、渔业、生态学、沉积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对鱼群、水质、底质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鱼苗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灾害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和动态分析。通过诊断和决策制定计划,并在gps 和gis 集成系统支持下发展信息化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精细渔业具有新型现代渔业生产模式,综合应用了3s 等空间信息技术,将促进人类合理利用渔业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海洋精细渔业是未来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数字海洋”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  海洋资源、环境领域中亟待应用3s 技术的重大课题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提出“数字地球”战略,我国的《21 世纪议程》和“数字城市”工程均包括3s 方面的内容[19220 ] 。作为“数字地球”的一部分,“数字海洋”、“数字港湾”等名称已被相应地提出,建立了一些行业性、地区性地理信息系统(如渔业gis、黄河口gis) 。我国各有关部门对海洋资源与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全国沿海66 个海洋站、200 多个验潮站和3 个海洋资料浮标网的长期观测[21 ] ,加之陆地/ 气象/ 国土卫星资料及航片资料,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所以运用gis 技术建立海洋立体监测管理系统在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海洋综合管理系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但总体上讲,3s 应用范围窄程度低,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22 ] 。在海洋领域利用gis ,首先要建立开放式的、具有先进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平台;然后利用优良的gis 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构成一个集成化的环境,以满足海洋立体监测管理系统功能的需要;再利用海洋综合管理分析与决策子系统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模拟,为海洋资源开发、环境和气候监测、防灾减灾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服务。根据我国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现状,结合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当前,应尽快发挥3s 的优势,深入研究以下领域。

3. 1 数字海底系统

海底地形信息对于海岸带的演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gps 技术与海底测深技术相结合,提高了水下地形测量精度,但费用高且无法经常测量,对大面积水域也难以得到连续的全景水深信息。gis 与rs图像处理系统结合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rs 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信息源,且大多数gis 已拥有独立模块进行图像处理。以gis 为平台, 利用各种海底探测技术所取得的资料,建立数字海底数据库,应用自动成图技术,集成由海底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相关参数组成的数字海底系统。数字海底系统是多学科海底数据和海洋地质模型支撑的信息化海底系统。其关键技术包括海底地学专业模型技术、地学数据技术、与数字地球间的集成技术;其主要目标是使海底领域与数字地球接轨,促进海底资源的开发和海洋环境的治理。

与3s 具有紧密联系的海洋环境下矿产资源的原位实时探测技术、海底电视观测系统及水下可视化定点采样技术、先进的海底矿产资源现场测试技术是国外正在发展的高新海洋资源探查技术,在大洋矿产资源探查与评价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目前对上述技术的掌握程度很低,这无疑严重阻碍了我国对大洋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开发潜力和开采方法的正确判断。尽快开发大洋矿产资源探查技术显得异常必要和迫切。

3. 2 海岸带系统

海岸带是地球四大圈层交汇的地带,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及地质过程交织耦合,陆海相互作用强烈。全世界河流入海悬浮物质、生源要素及污染物的75 %~90 %归宿于海岸带,全世界60 %的人口和2/ 3的大中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海岸带环境演化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空间、生存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 研究成为国际地圈- 生物圈计划( igbp) 的核心计划之一,旨在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海平面变化及人类活动等对全球海岸带生态系统功能和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提高对于未来变化的认识和预测能力。河口- 近海系统位处沿海经济带,是陆海相互作用最为活跃的地带。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占我国陆域国土13 %的沿海经济带承载着全国42 %的人口,创造着全国60 %以上的国民经济产值。我国沿海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对海岸带资源与环境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同时也赋予海岸带沉重的环境压力。

海岸带系统是海岸带综合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尤其在海岸带功能区划、海域划界、海域资源有偿使用管理等信息管理中,是目前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23 ] 。通过rs 与gis 技术集成方法,结合海岸带综合管理所需的元数据(metadata) 技术和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充分利用多源卫星资料和已有的实地调查资料,构建海岸带信息系统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同时又具有巨大管理效益的研究项目。它将帮助研究者从海岸带环境场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探索的角度来进行海岸带动态变化研究,进而开展陆海相互作用的研究。

3. 3 海洋灾害监测与预报

3. 3. 1 海水入浸实时监测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涨,且海水入侵面积仍有扩大的趋势。我国海岸线长,沿海地区面积大、海拔低,海平面单位高度的上涨会对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危害。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开展比较晚,应运用3s 动态、实时监测海水入浸,分析、预报灾情,提供有效的措施及建议。

3. 3. 2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报

东部沿海地区为海洋灾害多发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台风、海流、风暴潮、海浪、赤潮等灾害[24 ] 。因此,如何准确预报重大灾害,提高区域综合减灾能力,已构成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采用以飞机和卫星平台相结合的遥感成像技术实时地获取灾害蔓延范围信息,用gps测定灾区的准确地理位置,结合gis 中已存储的灾区地形、交通等信息,即可对灾害进行评估、预测,并能对不同决策方案的效果进行模拟、对比,向各级决策部门提供救灾、减灾的辅助决策方案。

3. 3. 3 海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海上溢油事故频繁发生、沿海工业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多、海水养殖业趋向于高密度大面积的产业化、工厂化养殖,造成环境质量下降、近海营养盐过剩,赤潮频发,严重危害着海洋生态平衡。因此,运用3s 建立海洋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及海洋生态变化监测系统,对合理管理海域、分析环境变化和预测海洋生态状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 3. 4 海洋工程安全立体监测与预报

近海资源与环境的开发依赖于海洋工程构筑物,工程安全状况直接影响开发工作的经济、环境效益,甚至决定开发工作的成败。海洋工程安全性既取决于工程结构本身状况,也取决于周围的环境荷载,如风、浪、冰、地震荷载等。建立对海洋工程构筑物状况及其环境影响的监测体系意义重大。

4  结语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范文第3篇

会议听取了大连海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曲云芝、执行董事杨文辉、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亮民、瓦房店市市长赵阳等作的项目介绍发言。国务院参事、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徐锭明发表了“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发言。

与会专家和领导讨论认为:

一、我国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区域资源市场优势,用低品位资源替代高品位资源,有序地推动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清洁、高效、生态、持续发展,前景广阔。

二、大连海业集团公司利用核电、海水淡化等产业排放的温浓海水生产溴素、氢溴酸及溴系列产品,发展钾肥及工厂化制盐产业,建立上下游产业链,减少温浓海水对海洋造成环境生态影响,节省晒盐用地,完全符合“建设海洋强国,开发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的国家产业政策和海洋发展战略,利国利民,国家和社会应予高度关注和支持。

三、大连海业集团公司是一家有社会责任的民营股份企业,坚持科学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兼顾和多赢,积极探索发展海洋化工的新途径,与相关研究院校单位合作,初步形成了产学研体系。采用先进的成熟技术对传统盐化工、海水化工进行嫁接改造,前期投资完成了工业化利用研究,掌握了工业化分离技术、综合利用成套设备及工艺软件包,具备了规模化开发利用示范条件。

鉴于松木岛—海业溴化工有限公司、西中岛—海业石化有限公司项目已启动,高新园区—海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红沿河—海鼎化工有限公司产业园拟与红沿河核电循环经济区统一规划、同步奠基的实际情况,与会专家领导建议:

首先,加快松木岛化工园区1万吨/年提溴装置和西中岛石化园区1万吨/年硝酸钾项目建设,为企业规模化生产培育储备人才。要集中人、财、物力,重点抓好一期工程建设与投产,同步有序地推动二、三期工程规划设计与建设,为申报省市及国家产业化示范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

其次,遵循“核电—海水淡化—溴化工—钾肥工业—盐化工”联合循环利用方案,认真抓好红沿河核电循环经济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与实施方案的编审工作。设立化工产业园,开发溴系列、钾肥化工系列、盐化工系列、精细化工系列循环经济产业链。可研、环评、安评、能效评估要体现实际和科学性,基础工作要先行。大力推动风光发电及热电联供、清洁能源直供和智能电网项目试验、示范及产业化工程项目的国家立项,为实施引进技术的本土化、成套制造、模式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实践经验。力争成为全国首家核电循环经济样板示范区。

第三,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是项任重道远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社会经济模式的变革、巨额投资、国家安全、资源战略、技术标准、合理利用、生态建设、 能源的利益分配、价格政策、投资监管和多行业协同等诸多问题。项目示范与产业发展初期,离不开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扶持与监管。因此,要积极稳妥寻求战略伙伴,用好国内外各种资金,对接国家政策,借社会之力,建立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资金支撑平台。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范文第4篇

沿海地区发展海洋经济的动力

海洋经济开发是区域经济中新的增长点,其发展与壮大将直接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发展海洋经济是顺应世界海洋开发利用趋势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国际社会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控制海洋空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沿海国家加大了海洋开发力度,努力挖掘海洋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加快推动海洋产业发展。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海洋经济成为了沿海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在支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缓解建设用地紧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4557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其中,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6442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1%;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3721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1%;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9807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5%。海洋经济的飞速发展已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

从区域空间、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来看,发展海洋经济是各省市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着力点。海洋产业是现代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科技发展和海洋开发驱动下及伴随着对外开放能力与程度的提高,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沿海地区结构创新的重要动力。当前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而发展海洋事业,是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强大支撑。

从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海洋开发将有效缓解沿海地区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压力。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益重要,培育以海洋新兴战略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和生态环保产业有利于推动低碳技术和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

发展海洋产业的困境

在海洋经济的激烈竞争下,我国海洋经济的粗放式增长特征突出,暴露出了海洋产业同构、布局趋同和低质化等问题。

同质产业竞争的压力大。由于区内各地海洋产业布局以及山东、浙江、广东、海南等区域的海洋资源相似,存在典型的同质性无序竞争,造成产业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和发挥聚集效应。沿海地区的海洋开发质量和水平还不高,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较低,海洋产业仍处在传统、粗放型海洋开发为主的初级阶段,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缺乏海洋产业的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

海洋产业结构档次不高,海洋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不协调,科技进步贡献率低。目前,海洋产业主要为资源依赖型产业,且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在海洋产业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而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源开发等新兴海洋产业比重较低,尚未形成规模优势。海洋科技进步与海洋产业发展不协调,科技进步贡献率低。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少,在海洋精密仪器仍然依赖进口,深海资源勘探和环境观测方面,技术装备仍然比较落后,科技投入相对不足。

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快速消耗,我国所辖海域尤其是重要河口、海湾区,由于毗邻陆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陆源污染物大量排放,致使海域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资源日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海域功能明显下降,资源再生和可持续发展利用能力不断减退。另外,风暴潮、咸潮、赤潮、溢油等灾害、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产业发展的社会支撑体系有待完善。海洋综合管理能力与海洋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仍处于滞后状态,尚缺乏细致的海洋开发总体战略规划,海洋产业发展的融资机制、政策法规体系相对单一落后,推动海洋产业发展的海洋科技创新体制尚未形成。海上的监测、监视、预报、警报和应急、救助等保障体系尚不健全,防灾、减灾能力较低。

加快中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既包括海洋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又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化,即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此外,考虑不同海域的生态资源环境状况,合理优化布局海洋产业,实现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发挥海洋经济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为此,加快中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海洋经济发展,以“集约布局、协调发展、海陆联动、生态优先”为基本思路,以发展高新海洋科技为突破口,定位于高附加值的海洋产业,不断提高海洋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首先要完善海洋产业政策和制度系统,引导产业的延伸发展。政府要为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政策资源,不断优化产业发展规划、资金投入、扶持机制等政策体制,构建产业转型的组织载体,完善产权制度及交易平台。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提高产业的效益上着手,引导海洋产业配套发展上下游工程,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寻求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突破来推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必然要求海洋产业科技投入体制、产业投融资体系、财税体制以及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等系统的更深刻、更广泛的变革,建立监管立体化、执法规范化、管理信息化、反应快速化的海洋产业综合管理体系。

要激活海洋产业科技研发系统,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海洋科技是海洋产业转型的根本动力。科技能力决定了我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水平。同时,海洋产业转型也为科技发展提高了更高的技术基础和条件,进而推进产业结构的高效化。要求建立一个长效的技术和人力资本储备激励机制,整合资源进行产、学、研的联合,建立一批海洋产业国家研发中心、重点国家实验室、新兴海洋产业技术检测和评估平台,从政府、企

业、社会三个层面来激发新兴海洋产业科技研发系统的活力,实行高新技术先导和重点突破战略。根据海洋产业发展的重点及综合开发区建设规划,制定海洋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专业对口培训计划。同时,制定各项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吸引国内外海洋新兴产业的人才,逐步建立起一支“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海洋人才队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借鉴国际上先进国家海洋技术的研究模式和经验,大力培育引进海洋科技领军人才和海洋技术应用型人才,增强海洋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

要创新海洋产业金融支持系统,加快海洋产业聚集。海洋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政府为海洋产业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财政引导和支持风险高、外部性强、创新周期长的创新活动。建立有效的海洋产业金融支持评估体系和预警系统,形成技术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耦合系统。政府要建立新的风险分担与化解机制,加强对关键性、集成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同时还要注重产业链整体技术突破和联动发展,加强技术与市场应用的互动性来提升科技成果的转换率,把握新时期技术经济新范式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发挥金融杠杆的作用,实现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级化、社会化。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蓝色经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非均衡发展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加强海洋资源利用与开发,大力发展蓝色经济,是当前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体现了山东省发展理念的转变。本文论述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定位、建设优势、劣势及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整体水平,使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取得预期的经济社会效果。

一、区域定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共包含东营、滨州、潍坊、烟台、威海、日照、青岛7个地级市。半岛蓝色经济区要成为以蓝色经济为标志,以海洋科技教育人才为支撑,以新兴海洋产业为特点,北连京津冀,南结长三角,形成海洋资源互补、产业互动的独具特色的蓝色经济区[1]。

二、发展优势

1、资源基础。山东半岛拥有丰富的滩涂、浅海、港址、盐田、旅游和砂矿等海洋资源。依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发展建立相关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使其他部门发展;山东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海洋科研人员,将近一半以上的海洋科技人员汇集山东,国家级别的海洋科研机构15个,海洋科研领域院士16人。对比陆地资源开发,海洋资源开发具有难度大、技术含量高、资金需求大的特点,因此海洋人才等社会资源的聚集度成为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2、产业基础。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化工业、海上交通运输业是山东省传统优势海洋产业,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奠定产业基础。随着现代海洋技术的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能源等许多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逐步涌现,并取得良好发展,辐射拉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使得海洋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合理,为蓝色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生态基础。健康的海洋生态环境能够提高海洋产业的经济效益,带动海洋经济持续发展。半岛海洋生态环境总体良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近年得到有效控制,清洁和较清洁海域构成山东省近岸海域主体,海洋生态环境发展趋势良好。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证了实现海洋产业的优化调整,实现了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生态基础[2]。

三、发展劣势

不可否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领着不少问题,首先,半岛蓝色经济区地处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之间,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地位面临严峻挑战,国务院亦批准福建、江苏、辽宁等地沿海地区的发展规划,如何定位,如何显现出自己的特点,使半岛经济区脱颖而出,成为半岛经济区发展的一大难点;其次,我国海洋经济起步相对较晚,对比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低级,产业联动性较差,难以成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引擎;最后,各地市各自为政,“诸侯经济”现象明显,地区之间缺乏合作意识,彼此掣肘,难以发挥出“1+1>2”的系统效应

四、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几点意见

1、要加快临海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培育海洋新兴战略产业。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人力资源较为匮乏,因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要始终围绕促进海洋经济水平,提高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发展蓝色经济的经验,优先选择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产业带动强、具有长期发展潜力发展空间的产业作为骨干产业和龙头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加强不同产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联动作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建立高技术的产业集群,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

2、大力培育海洋科研型人才。尽管山东省目前拥有众多的海洋科技人才,但目前的从事海水监测等基础性研究和海洋生物研究的人员过多,而真正从事海洋工程研究、海洋经济宏观研究的人才过少,科研人才比重严重失调。在以后的发展建设中,应大力培育专业性海洋经济人才,壮大科研队伍,提高科研水平,为蓝色经济区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3、建立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半岛经济区发展状况,引导经济区的健康发展。我们要建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客观上就要求各地市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打破行政壁垒,破除单打单干强调地方利益的传统思想,发挥市场机制的力量,引导各沿海城市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形成区域共荣思想,避免低水平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情况,打破人才流动,跨区域投资的行政障碍,引导各地区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建立管理、人才、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郑贵斌.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水平三个重要问题[J]理论学刊 2010-1

[2]姜秉国、韩立民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