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临床护理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护理诊断与美国护理实务分类系统
目前美国护士学会(ANA)已经认可的护理实务分类系统如下:
1.1NANDA护理诊断分类系统。
1.2lowa 的护理措施分类和护理结果分类系统。
1.3Saba(Georgetown) 的居家健康护理分类系统。
1.4Omaha 的社区护理分类系统。
1.5Ozbolt's的病人护理资料分类系统。
1.6手术室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护理结果分类系统。
其中,社区护理分类系统和居家健康照顾分类系统,应用于社区和居家护理的护理实务领域。NANDA 的护理诊断和Iowa的 护理措施分类(NIC)和护理结果分类(NOC)则较多地在医院护理中应用。上述1.3、1.4、1.5、1.6的每一个护理实务分类系统,都包括了护理诊断分类、护理措施分类和护理结果分类。
Iowa的护理措施分类(NIC)有基本生理、复杂生理、行为、安全、家庭和健康服务系 统这6个范畴,下属27个类别,共计433项护理措施。Iowa的护理结果分类(NOC)已经建立 了190个评价项目,是一个对在护理作用下的病人结果的综合分类系统,每一个结果都描述 为一个可以测量的动态概念,包括定义、测量表和参照基准。NIC和NOC都是已经相对应地和NANDA护理诊断进行联系的,使这3个分类系统可以相互接连,成为统一的护理实务分类系统。由于不同护理实务领域中的服务对象不同,所出现的与健康有关的问题也就不同,因此 ,护理诊断也就出现了不同的“群集”现象。也就是说,不同的护理实务分类系统包含了不同的护理诊断及其分类。例如,在美国的社区护理机构常应用的Omaha分类系统分为4个范畴 ( domains ),下属44个病人健康问题;居家护理机构常使用的分类系统HHCC分为20类,下属147个护理诊断。
2.国际护理实务分类系统(ICNP)
国际护士会(ICN)认为护理专业需要一种国际共通的语言,以求统一;1989年开始组织“国际护理实务分类系统(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Nursing Practice ICN P ) ”的研究和发展。ICNP是包括护理现象分类( Nursing Phenomena Classific ation ) 、护理行动分类( Nursing Actions Classification )和护理结果分类( Nursing Outcomes Classification )的统合的护理实务分类系统,目的是用护理的专业语言叙述和记录临床护理实务,为临床护理决策提供一个科学的基础,同时它本身作为一套护理专业语言和分类系统,也便于将护理资料纳入当今健康服务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
护理现象分类目前主要是指护理诊断分类。护理现象是一个外延比护理诊断更大的概念。人类之所有与健康有关的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广阔的现实领域。疾病诊断和护理诊断这两个分类系统,分别描述了该领域中不同的健康问题,而且都处在发展的进程中。ICN认为,现有疾病谱尚未涉及的健康问题,都有可能属于护理现象,正等待着世界各国临床护士和护理科学家继续探索性和开拓性的科学认识。
1996年的ICNP第一版本( Alpha version )发表后,在美、欧、亚共有19个国家给予了 回馈和参与。目前,欧洲的许多国家正在加紧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护理结果的分类研究。他们依据ICNP开发临床护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以使欧洲各国的基本护理资料具有可 比性。1999年新近出版了ICNP第二版本( Beta version ),ICN希望有更多的国家进行研究。
摘 要:目的 分析产妇无痛分娩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措施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接收产妇1 0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研究需求,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产妇500例,采用常规无痛分娩措施;观察组产妇500例,采用整体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总产程时间、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 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在总产程时间、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 <0.05;同时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各项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 临床针对无痛分娩产妇采用整体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产妇分娩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总产程时间,并相应的有效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对于提高产妇分娩质量,做好产妇产后预后工作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无痛分娩 整体护理措施 常规护理措施 护理满意度 产后并发症在当前医院临床产妇分娩过程中,由于剖宫产等分娩方式,加重了产妇产后不良症状发生概率,对于产妇产后恢复造成了较大影响[1-2]。在这一情况下,采用无痛分娩方式,可有效降低产妇分娩疼痛感,最大程度上避免产妇接受剖宫产,对于确保产妇新生儿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3-4]。而在产妇接受无痛分娩过程中,相应的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最大程度上改善产妇存在不良情绪变化,对于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深入分析了产妇采用无痛分娩的同时,接受整体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收产妇10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产妇年龄27~36岁,平均年龄(32.31±4.21)岁,平均产程(37.36±1.24)周。排除其他因素对于产妇护理效果的影响,依据产妇入院先后顺序,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产妇500例,平均年龄(31.41±4.53)岁,平均产程(37.03±1.42)周;观察组产妇500例,平均年龄(30.44±5.01)岁,平均产程(38.21±0.49)周。两组产妇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含义(P>0.05),具有较高可比性。同时所有产妇及产妇家属均对该研究知情,并自愿加入本研究中。1.2 方法两组产妇均在接受无痛分娩前,接受常规产前检查,主要包括血液系统检查等。在这一基础上,依据产妇分组不同,相应的给予两组产妇不同护理措施,报道如下。1.2.1 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产妇入院当日,引导产妇了解熟悉医院环境,降低其由于陌生环境出现紧张等情绪。在这一基础上,护理人员在产妇无痛分娩全程,给予其相应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指导产妇学习使用拉玛泽镇痛呼吸法,并在产中密切观察产妇各项生命指征,以避免其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产后遵循医嘱给予产妇相应的用药、饮食护理,依据产妇产后并发症采取相应措施。1.2.2 整体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以及并发症护理,具体如下。1.2.2.1心理护理产妇选择接受无痛分娩方式后,通常会由于缺乏相应医学知识,造成出现程度不一不良心理情绪波动,甚至会对产妇生理造成一定影响。在这一情况下,护理人员在产妇产前相应的开展心理评估,准确掌握产妇心理情绪变化,并相应的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工作。当产妇出现程度不一焦虑、紧张情绪时,护理人员需要告知产妇无痛分娩方式具体流程以及优势,以本院成功无痛分娩产妇为例开展心理疏导,提升产妇分娩信心。护理人员同时需要以耐心、细致、积极的态度,回答产妇存在疑问,降低产妇不良情绪的出现与发展。护理人员同时需要与产妇家属开展沟通交流。1.2.2. 2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对无痛分娩产妇具有重要意义,是满足产妇对无痛分娩相关知识了解,提高产妇分娩信心的关键。护理人员开展无痛分娩产妇健康教育主要在于开展拉玛泽呼吸法指导、产前体操练习以及产中指导产妇正确腹压。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在产妇产前开展相应的无痛分娩健康教育,告知其采用无痛分娩注意事项以及产后常见并发症。1.2.2. 3 饮食指导无痛分娩产妇在实际分娩中需要耗费大量体力,而在产后需要相应提高日常饮食关注程度,以促进产妇产后恢复。1.2.2. 4 并发症护理措施产妇接受无痛分娩后,通常有一定概率出现各类并发症,其中以产后出血、尿潴留等症状较为常见。1.3 观察指标收集记录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第三产程时间,对比两组产妇采用不同护理措施下产程时间变化。同时分析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产后出血以及尿潴留症状。最后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其内容主要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方式等,总分值100分,分数越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其中80~100分为良好,60~79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差。患者护理满意度=(良好+一般)/病例数×100%。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使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χ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对比分析两组产妇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观察组产妇产程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产程时间变化对比(min,±s)2.2 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产妇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均有一定并发症发生。其中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56例,产后尿潴留6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40%;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16例,产后尿潴留10例,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20%。两组产妇并发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χ2=13.5144,P=0.001),且两组产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照组产妇良好163例,一般233例,差104例,护理满意度为79.2%;观察组产妇良好359例,一般127例,差14,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7.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存在较大差异(χ2=15.5655,P=0.001),同时,两组产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在当前医院妇产科产妇分娩方式选择上,无痛分娩方式逐渐成除剖宫产为新的分娩选择[5-6]。该类分娩方式最大程度上降低了产妇受分娩影响出现剧烈疼痛的同时,降低了产妇选择剖宫产引起各类并发症的概率。而在实际无痛分娩过程中,需要相应选择正确科学的护理方式,最大程度上确保产妇分娩全过程安全,对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促进产妇恢复具有显著效果[7-8]。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是指产妇在无痛分娩全过程,依据产妇实际身体情况以及胎儿检查情况,相应的调整产妇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基础性健康教育、用药指导以及产后饮食以及基础护理指导,对于确保产妇无痛分娩安全,提高产妇产后恢复效果明显[9-10]。但是该类护理措施效果有限,其对产妇心理情绪变化以及相应健康教育不到位,易造成产妇出现程度不一的心理波动,影响产妇无痛分娩结局[11-12]。整体护理措施主要是指在产妇分娩全过程中,依据产妇护理需求以及无痛分娩相应措施,针对性开展高效率、高质量优质护理,对提升产妇分娩安全性具有良好效果[13-14]。在产妇实际无痛分娩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措施避免了产妇出现严重产后并发症的概率,降低产后出血以及尿潴留发生的可能,确保产妇心理情绪稳定,有效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同时在实际开展无痛分娩过程中,产妇接受整体护理措施,在能够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提高产妇分娩质量的基础上,可在分娩过程中,由专业护理人员指导产妇接受相关非药物无痛分娩方法,降低产妇痛感。在这一基础上,护理人员全程陪护产妇,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妇分娩过程中分娩信心。同时与产妇家属沟通交流,充分避免了产妇产后因多家庭因素造成产妇产后抑郁症等不良症状的发生,确保产妇恢复状况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有力保障。并在通过采用整体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缩短产妇各个产程时间,降低由于产程过长造成产妇出现体力不支,宫缩无力等情况,造成难产、出血量大等情况,对于确保产妇胎儿生命安全,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效果显著。在本研究中,临床采用整体护理措施的观察组产妇,在产妇护理满意度,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各产程时间变化上,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综上所述,临床针对无痛分娩产妇采用整体护理措施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改善产妇心理情绪,缩短产程时间,在这一基础上,可有效提高产妇无痛分娩后预后效果,最大程度上提升无痛分娩效果,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李慧.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模式在无痛分娩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7):2494-2496.[2]李倩,张永洁.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模式在无痛分娩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7):163-164.[3]王美红.无痛分娩护理中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97.[4]赵素红.无痛分娩整体护理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23(4):191-192.[5]李晔.无痛分娩护理中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7):174-175.[6]许静芳.无痛分娩护理中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6):67-68.[7]刘蓉晖.无痛分娩护理中责任护士与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9,9(8):195-197.[8]蔡丽金.整体护理对无痛分娩初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情绪、睡眠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8):916-918.[9]李艳娥.临床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影响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7(a01):224-224.[10]马雪玲,崔娜.无痛分娩及其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29):249-249.[11]黄巧如.心理护理在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4):112-114.[12]刘焕年,雷瑞兰,韩玲,等.综合护理干预在无痛分娩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J].青海医药杂志,2017(1):34-35.[13]李宏岚.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于无痛分娩中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9):245-246.[14]周燕英.加强护理在无痛分娩产妇产程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3):146-147.
[关键词]沟通 交流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8-0196-02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和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来完成的[1]。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是人际间一切行为的前提,对于护士来说,护患沟通是护士实践的重要内容,有着特殊的工作含义。护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护理工作比较繁琐,病人从入院、住院治疗到出院,整个过程中接触护理人员最多,有些病人由于反复住院,经济负担重,心里郁闷易激惹;有些病人和家属可能在其他地方受了委屈,心情不好,但是护士在第一线工作,患者遇到任何问题首先找护士,常常将内心的不满和怨气迁怒于护士,成为引发纠纷的导火索,如果沟通不好,极易引发护患纠纷。护患关系的和谐、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临床护理工作,也直接影响医院护理秩序和质量,所以护患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庭、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是处理护患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于1998年修订的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中,将沟通能力定义为护理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之一。国内有调查资料表明,99. 45%的患者希望护理人员与其进行交流沟通,然而88.30%的临床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对沟通的目的、内容、方法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认知缺乏。从这两组数据中不难看出,目前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要求还远远不相适应,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沟通的理念、知识和技巧,因此导致了临床上80. 00%的护患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
2护患沟通的基本技巧及应用
沟通技巧在护理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在对病人的评估、咨询、健康教育、护理实施、护理评价等护理环节中都需要护士应用沟通技巧。
2.1 语言交往语言交往是指人们运用语言功能而进行信息传递相互影响的过程。有效沟通主要是建立在护士对病人真诚相助的态度和彼此能懂的言语上,这非常重要。因此,护理人员在与病人谈话时应注意技巧。如语言的艺术性,护理是一门最精细的艺术,护士进入工作环境,就进入角色。护士与病人交谈时,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疾病、心理承受能力等,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语气、内容。谈话前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病人愿意听什么,不愿意听什么,以便达到预期效果。说话要幽默易懂,以便气氛活跃。说话时注意语气要温和、亲柔、富有同情感;语言的情感性,语言是沟通护患之间感情的“桥梁”,护士应满腔热诚地面对病人,将对病人的爱心、同情心和真诚相助情感融化在言语中。对待孩子应和蔼可亲,对待异性应庄重大方,对待老人应礼貌谦虚。如晨间护理时,护士带着微笑进病房,向病人说声“早上好”、“今天天气真不错”;护士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谈及不同的情况,如“晚上睡得好吗?”、“伤口疼吗?”等,这些都不是简单的寒暄,这是护患之间一种情感的交流。
2.2 非语言交往非语言交往手段主要是指借助于人的各种身体动作来传递有关信息,又称之为“身体语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约有65 %是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如面部表情、倾听、皮肤接触、沉默等。
2.2.1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反应极为灵敏,能迅速而真实地反映各种复杂的内心活动。“喜怒形于色”就是这个道理。护士要善于从病人的面部表情上捕捉信息,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同时护士也应有意识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把庄重、平稳、关切、信心等信息传递给病人,以利于稳定病人的情绪,促进病人的康复。
2.2.2 倾听 要善于听病人讲话,注意说话者的声音、声调、流畅程度及所用的词句,注意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及动作,尽量理解内在含义。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全神贯注、集中精力,保持眼神的接触,使用能表达信息的举动,如点头、微笑等。用心倾听,不仅表达了对病人的关心,还表达了对话题的兴趣,以鼓励病人继续说下去。
2.2.3 皮肤接触 皮肤接触可以传递感情,恰当的皮肤接触能促进交流,满足心理需要,如握手、拥抱表示热情、依恋等,抚摸传达同情、支持、安慰等。同时皮肤接触可作用于精神、神经系统,如经常为卧床病人按摩、翻身、擦身等,不仅可使病人感到舒适、放松,还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等。
2.2.4沉默 通中利用语言技巧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可以帮助病人的方法。当病人受到情绪打击或哭泣时,护士可和病人说“如果不想说话,您可以不说,我在这陪着你”。护士以沉默的态度表示关心,会很有用,可以表达护士对病人的同情和支持,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片刻的沉默还可以给护患双方思考和调试的机会。
3体会
护士的核心价值是在护理服务中得以体现的,在临床护理中做好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促进患者的康复,从而护理的专业价值得到良好的体现。护理上沟通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其沟通方式有语言沟通、肢体语言沟通和书面沟通等,沟通的技巧更是灵活多样。具体操作时,应根据沟通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3]。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际关系领域的沟通艺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护士应当努力探索护患沟通的技巧,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以表现出护士良好的修养,并体现出护理工作的艺术性。在护患沟通交流时,要多为患者着想,采取各种形式与方法,消除患者的顾虑,降低护患之间交流障碍的发生,增进彼此间的信任与理解,从而促进护患间的心理沟通,最终达到增进患者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郭燕红.护理工作应当突出以人为本[J].护理管理杂志,2004,4(5):1.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妇科;实施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的康复与资源浪费的减少具有重要影响。临床护理路径在应用的过程中,患者能够对护理方案充分掌握,积极参与护理方案中,促使其积极参与结合积极护理的一种护理模式产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2]。本研究探究了妇科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的80例妇科住院手术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中,年龄30~49岁,平均年龄(43.40±14.07)岁;子宫肌瘤25例,卵巢囊肿15例。观察组40例患者中,年龄31~51岁,平均年龄(44.56±15.23)岁;子宫肌瘤27例,卵巢囊肿13例。两组患者疾病种类等基本资料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加用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操作如下:
1.2.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 选择本科室工作超过5年且具备丰富临床与护理经验的主管护师、护师成立临床护理路径研究小组,对护理人员定期开展疾病有关知识培训,对临床护理路径有关知识、实时要点等进行学习。
1.2.2临床护理路径工作表的制订 利用护理程序对收集到的资料有效评估与分析,同时,制定出符合妇科特点的临床护理路径,根据有医疗护理标准与常规,对资料进行查阅,总结与归纳护理实践经验,制定出极具标准化的护理流程,设计出临床护理路径表。如,临床护理路径告知书,其属于患者与家属说明书,对每天的治疗与护理内容等详细制订,确保患者的充分了解与积极参与;护理人员用临床护理路径表,包含监测、检查以及手术治疗等内容。
1.2.3实施与评价 患者入院后,由医护一同商量后根据流程进入临床护理路径,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计划与实施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护士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时,全面评估与评价表中内容,在路径表上将已经实施的内容签名,没有实施的项目写明原因,同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解决。
1.2.4对有关事宜协调处理 研究小组成员应该对变异原因深入分析,对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有效测评,有助于优化与完善临床护理路径,同时,及时和医师以及其他部门协调,确保临床护理路径的顺利实施。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利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选择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疾病有关知识掌握率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疾病有关知识知晓率100.00%;对照组患者疾病有关知识知晓率85.00%,对照组患者疾病有关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
2.3两组患者满意度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0.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将成效管理的含义融入其中,并把及早康复与降低医疗费用等内容纳入临床护理路径中。借助多种学科人员的一同努力,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有效干预与严格监控,使不必要的检查与不合理用药有效减少,使无效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进而实现缩短住院时间与降低医疗费用的目标[3]。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明显少于常规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积极、主动和患者交流,对患者的需求与健康问题及时了解,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按照路径日程表安排,护理人员分阶段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对不同时段的检查、治疗等时间、项目充分了解,发放有关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处方,促使患者对健康知识充分掌握,使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4]。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患者疾病有关知识知晓率1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85%。
临床护理路径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核心的服务理念,除了使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更加规范以外,还制定了较为严格的护理程序与时间要求,提出预期护理目标,使患医护人员可以有效配合,互相支持,为达到共同目标一同努力。经过患者与家属参与临床护理路径,使其可以对医护的流程与时间安排充分了解,获得其积极配合,改善护患关系,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高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5-6]。本研究表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患者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80%。
由此可见,妇科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的知晓率,对护理满意度的提高也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柏雪,朱慧琼.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5):115.
[2]王惠玲,陈箴.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探究[J].吉林医学,2014,35(10):2241-2242.
[3]王司娥,徐姗.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215-216.
[4]曹秀芳.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应用及评价[J].大家健康旬刊,2014,8(4):206.
关键词:护患;沟通;护理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沟通,即人与人之间交流意见、观点、情况或感情的过程。护患之间的沟通是护理实践中重要内容,有着特殊的临床含义。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常常需要应用恰当的沟通技巧去收集患者的病理、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健康资料,以创建护理计划并同时建立和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所以护士必须充分认识护患之间的语言沟通不但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耐心解释,而且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才能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
一、增强服务意识,充分认识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是护士情感、智力、素质的反应,即个人具有对自己情绪的识别和控制,并能利用新的信息来指导其思维和行动的一种社会智慧。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的焦点集中在优质服务上。护士的素质、职业道德、情感、工作作风等,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质量,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改善环境、仪器设备去实现,但是建立情感上的转变,要真正地关心患者尊重患者理解患者,主动热情地为患者服务,尽自己得所能为患者排忧解难,这些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够实现。
二、准确使用语言,加强护患沟通
在护理服务中,语言是护患双方交流的载体,是护理服务最直接的工具和手段,语言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进行护患沟通时使用通俗、清晰、准确符合个性话的语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向患者说明诊断、检查、手术需要等情况及可能发生并发症和意外,并认真倾听患者的意见,准确回答问题,通过准确清晰的语言交流,给患者以更多的关爱,取得患者的信任,了解其心理活动,以便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使患者心情舒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三、注重语言修养准确掌握沟通技巧
护患交往必然涉及到与患者的沟通,有效的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条件。首先,护士要注重语言修养;其次,护士在与患者交往中还必须擅长运用非语言技巧,因为非语言沟通有时传递着比语言更为准确更为重要的信息,特别是情感方面表达沟通时,表情要亲切自然,处处体现对患者的真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以此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融洽双方关系。完成护患沟通,不但能取得双方的紧密配合与合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而且能增进护患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避免纠纷的发生和矛盾激化,从而使护患关系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完成现代规范。
四、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沟通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