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育儿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夏季暑期来临,为了使孩子能健康,愉快地度过夏季,希望大家能掌握一些夏季育儿知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班夏季育儿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小班夏季育儿知识一
漫漫炎夏,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做为家长和老师要为孩子考虑周到:
一、勿过多食用冷饮:
冷饮是小儿喜欢的食品,一定要摄进量。过多摄进冷饮会惹起小儿胃肠道疾病,也可损伤牙齿。冷饮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二、三十度。胃黏膜遭到过冷刺激后,黏膜血管剧烈收缩,胃内排泄混乱。胃酸、胃酶排泄锐减,使胃的消化、杀菌、免疫能力大幅度降落。儿童胃黏膜非常娇嫩,很易形成“冷食胃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若冷饮分歧格,还可形成细菌胃肠疾病。过多食冷食还可影响小儿牙齿发育,特别是换牙期。
二、小心食用熟食:
夏季蚊蝇较多,细菌超卓繁殖。食用熟食一定要倍加小心,尽量不食用熟食,熟食要经过高温后再给孩子吃。
三、不要食用剩饭:
即使是放正在冰箱中,也要加热后再吃。冰箱不是消毒箱,冷躲室中的细菌异常可净化食品。
四、制止肠道传染病: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如细菌痢疾、大肠杆菌肠炎等,注重饮食卫生,是阻断肠道疾病的有效要领。
五、制止蚊虫叮咬:
小儿被咬后由于毒素作用,局部会出现严重的红肿。以致发热。另外,蚊虫也是传染病的散播媒介,没有接种过乙脑疫苗的小儿,更易被散播上,即使是接种了乙脑疫苗也有被传染的可能。
六、防御日光皮炎:
夏季日光中紫外线指数大,应注重避光。特别是对小儿眼睛的掩护。配戴太阳镜一定要注重太阳镜的质量,劣质的太阳镜不但不克有效的防御紫外线的辐射,反而会损伤眼睛。涂抹防晒霜时也要注重质量和防晒系数。
七、防御哮喘:
夏季花粉、粉尘、驱蚊药等等,都可成为过敏原,引发小儿哮喘。
八、慎用驱蚊药:
以防夏季哮喘,或中毒反响。
九、防御“红眼病”:
不要混用毛巾,到游泳馆游泳时要注重馆内卫生。走年夏季,秦皇岛市中小学生有将近八成患“红眼病”,持续高热,恶心呕吐,病程达半月以致更长,主要是游泳孩子密度大,游泳池中水的消毒不敷时。要通例使用滴眼液。注重断尽。
十、夏季穿得少,要注重小儿摔伤:
特别是膝关节是最易受伤的部位,并且不易康双,要注重掩护。
十一、科学使用空调、电电扇:
不要把室内温度调得太低,一般情况下,室内与室外温度之差不超出7摄氏度。
十二、注重小儿皮肤护理:
特别是到野外玩耍时,野外蚊虫有毒,
十三、生瓜果,生菜中可能附有虫卵:
吃进后可正在人体中生长、繁殖,到秋季时,虫卵酿成成虫,是小儿罹患肠虫症、胆道蛔虫症等的主要缘由。
小儿不宜食半生食品,如涮海鲜产品、肉等,吃半生的淡水海螺、螃蟹等可传染上肺吸虫病。小儿手上和指甲缝中可存正在蛲虫卵,经过口腔进进肠道使小儿患肠蛲虫症。
十四、夏季透风:开窗睡觉时注重不要有对流风,空调的冷风口和电扇不要直接对着小儿吹,特别正在小儿出汗时更应远离风口。
十五、多饮用白开水:
任何饮料都不克代替白开水。
十六、补盐:
小儿夏季出汗多,适卖添加盐的摄进。
十七、昼寝:
夏季日照光 长,晚间睡眠光 尽对少,要让小儿昼寝。
十八、苦夏:
因夏季炎热,小儿食欲差,但耗费不少,要摄进富含卵白质的食品,以包管小儿生长需求。
十九、进商场、游乐场、冷饮厅、麦卖劳等场所:
室外是烈日炎炎,进进带有空调的场所时,小儿汗毛孔忽然封闭,会发生外感风冷,很易患伤风。一定要注重小儿出汗时不要马上进进带有冷气的房间,要擦干身上的汗水,穿上长裤长袖衬衫;到室外后再换上短衣。这样固然费事,却能制止小儿患病。
夏季暑期来临,为了使孩子能健康,愉快地度过夏季,希望大家能掌握一些幼儿夏季的保健知识,以确保我们的孩子愉快的度过炎热的夏季。一、慎用蚊香
夏天蚊蝇多,家长为保护孩子往往点上一盘蚊香。但要注意,蚊香特别是劣质蚊香中掺有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燃烧时农药散布在烟雾中,被幼儿吸入易致中毒。孩子年龄小,身体器官功能较差,对有机磷特别敏感,故不宜应用。
一、夏季食物注意事项
孩子在夏季晒太阳时间过长,日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儿童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促使骨骼加速钙化,但血钙大量沉淀于骨骼,会使经肠道吸收的钙质量相对不足,造成血钙下降,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此时如果儿童从食物中摄入的钙质不足,或不能及时补充钙质,极易导致低钙性惊厥症、出现双眼上翻、面肌颤动、肢体抽搐,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因此,夏季要及时给儿童多吃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米皮、海带、鱼、骨头汤等。另外,蛋白质可促进钙的吸收,如豆制品、鸡蛋等;炎热的夏季里西瓜是孩子常用的消暑佳品,但是现在吃西瓜也要当心惹“祸”来了.据介绍,一般带有激素和农药的西瓜,从外表看西瓜皮上的条纹黄绿不均匀,从里面来看瓜瓤比较红,瓜子却是白色的,而且吃起来没有甜味;冷饮吃得过多,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并刺激肠道,使蠕动亢进,缩短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影响孩子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
二、喝水并非越多越好
人离不开水,但过量饮水却会中毒。大家知道,水约占体重的65%至70%,且在体内相对稳定。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孩子喝水时最好放点盐或饮用含盐汽水。若不习惯于喝含盐饮料,则应将菜炒咸一点食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水中毒。
三、夏天不宜给孩子剃光头
不少的家长认为孩子夏天剃光头凉快,殊不知此法不利头部保健。夏天阳光强,孩子光头失去了头发遮阳屏障。孩子皮肤防御功能不够完善,剃光头增加各种外伤碰伤头皮,从而增加各种细菌在头皮上的感染机会。如果细菌侵入孩子头发根部,破坏了毛囊,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因此,孩子夏天不宜剃光头。
四、饮食不宜过于清淡
夏日炎炎,家长怕孩子上火,往往只给孩子吃些清淡饮食,实际上这样做并不好,因为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对营养的需求量较大,过于清淡的饮食,会导致孩子出现营养障碍。夏季宝宝的饮食,仍应多样化,新鲜的鱼、肉、鸡蛋、猪肝等,都是应该吃的,可做成粥,这样既便于宝宝消化,又有营养。
五、饮料不宜多喝
各种饮料,如汽水、果汁、可乐等,由于含有较多的糖分及电解质,宝宝过多摄入,会影响其食欲和消化功能,而且过多糖分也会使宝宝发胖,因此夏季儿童出汗较多时,最好多喝白开水,给其补充水分。
小班夏季育儿知识:夏季育儿小知识
贯庄幼儿园老师提醒家长,关注幼儿的夏季健康,让孩子健健康康过夏天。
一、夏季注意补充汤水。夏天水分流失比较快,随着汗水会有钠、钾以及其它一些矿物质排出,所以夏季幼儿应该多补充汤水,在补充水的时候,建议让幼儿多吃些水果,或者是以汤类来补充,并且最好少量多餐。要注意补充水时,白开水也不能喝多了,过量的水有可能会引起水中毒。
二、夏季幼儿需要补充蛋白质。幼儿身体发育快,蛋白质又是必不可少的,在高温环境中蛋白质的损失变大,分解变快,所以夏天容易出现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情况。应该注意补充蛋白质最好用牛奶、鸡蛋、豆制品、肉类。
三、多吃水果杂粮以补充维生素。粗粮、杂粮中维生素含量比较多,汗液中损失较多的是维生素C和B1、B2,多食水果针对性补充维生素C,粗粮中的维生素B1比较多,牛奶以及绿叶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幼儿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要不断学习新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当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做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知道生活常规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规教育既是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必修课,也是教师做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功,教育心理学指出:人的发展有两个重要的领域:一是情感领域;二是认知领域。我在管理中尽量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充分全面的教育,尤其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领域,关心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个孩子的主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如何帮幼 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我觉得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于幼儿教育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与管理的前提。做他们喜欢的游戏和想做的事情,通过与他们的交谈和眼神交流来了解他们,发现他们成长的需要。只有真正的融入他们的氛围,幼儿教育才能成功。
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初涉社会,很多家庭的成分在身上,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难以适应自理的日子,到了幼儿园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首要的,有良好习惯的班级是多么的优秀与便于管理,良好的秩序不仅能保证课程教育的顺利实施更能大大的降低常见事故的发生,孩子们不争不抢,不打不闹,不抓不咬,老师还有什么可累的,当然这是个不小的工程,需要老师的耐心教导和日复一日的训练养成。还有很多如良好的用餐习惯、良好的喝水习惯、良 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的语言习惯等这都要靠老师平时的仔细观察与发现总结,减少教师的过多指挥和干预,引导幼儿明白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使各项活动互不干扰、有序地进行。
三、培养幼儿的班集体意识
多让幼儿参与班级的创设与管理,让他亲身体会到形成一个班级的不容易:打扫卫生,装饰教室,管理小朋友,适时体会一下老师的辛苦,使他能更珍惜劳动成果和体谅老师。
四、培养孩子的个性化教育
幼儿虽小,但都是有思想、有个性的孩子,而且他们每个人的个性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孩子的个性差异,针对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来开展教育工作。注重幼儿的个性化教育。
曾有人说过:“人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一个安乐窝。”还记得我刚来幼儿园任教时,心想:这下安乐窝”总算定了。可时隔不久,我就发现这个“安乐窝”并不安乐。首先从思想上的负担,已经一个接一个的冲我而来,因为我只是一名代课教师,所以有的幼儿家长对我不信任,眼光中不时露出失望的神情;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在工资待遇上也差距很大,仅仅是别人的几分之一。这不能不使我感到低人一等,我感到生活得很累,很难,很压抑。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深深感到:要想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就必须用自己的实际工作来向证明。同时更懂得:什么是“安乐窝”,带好小朋友就是我最好的“安乐窝”。我决心将压力变成动力,动力变成活力,奋发向上,在幼教事业上干出一番成绩来,在教育教学中创出一条路子来。我一边工作一边自学大专。给孩子“一杯水”,我必须具备“一桶水”。白天,我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听他们的课;晚上,人们饭后闲聊时,我则坐在桌前学习业务知识;每逢假期遇到亲朋好友,只要是同行,我就大胆地向他们请教。就这样,我不失一切机会学习,取经,钻研,努力把幼儿的一日活动搞好,使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力求最佳效果。艰辛的工作磨练塌实的意志,我时刻不停地在孩子的心灵中撒播知识的种子,在孩子平凡的生活里融入快乐和歌声,不为自己是代课教师而泄气,更不为薄弱的经济待遇而计较。这样让园长放心,家长称心,孩子开心。而我对搞好幼教工作也更加有了信心。
十年来,我担任过班主任,教研组组长,年级组长。曾连续三年被评为园内“优秀教师”,所带的教研组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研组,并多次在市里举行的各项比赛中获奖:九八年被评为“市优秀教师”,辅导幼儿参加幼儿唱歌比赛获一等奖,自己获优秀辅导奖,同年自己参加市名歌大赛获二等奖,二000年在市幼儿教师优课汇课中获一等奖,二001年在市青年教师唱歌比赛中获一等奖,20xx年设计的教学活动《找空气》获江苏省优秀教学
活动设计二等奖......
[关键词]科学教育;学前教育;种植课程;特色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园的种植课程即利用种植资源对幼儿进行课程教育的活动。通过对农作物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能引导观察各种蔬菜或作物的生长,亲身体验种植的快乐,尝试栽种的方法,既丰富了幼儿的童年,留下难忘的记忆,又丰富了园本课程,使幼儿教育沿着科学的方向发展。
一、幼儿园设置农作物种植课程的目的
对于幼儿园来说,其最终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儿童,开启儿童的学习之路,因此,种植活动在进入幼儿园以后,其最主要的作用便是承载着教育价值。在幼儿园种植课程中,为了保证农作物的存活、生长和成熟,教师对幼儿提出严格、具体的种植要求,并要求儿童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种植,使幼儿经历农作物生长和种植的规律,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心。因此,幼儿园的农作物种植课程,不同于农业院校的种植专业,其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植物这种媒介,使幼儿能够快乐、迅速地融入到自然的课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幼儿园的种植课程重在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其中。但是,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完善,且具有不一致性,因此在种植课程的教学中,对于不同的年龄段的幼儿,要依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课程实施方法, 提高他们对农作物的认知程度和接受速度。
二、幼儿园种植课程的功能
1.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幼儿园,种植园地里种植着蔬菜、瓜果及粮食作物。种植课程的普及与实践,让幼儿园的每一个花坛、每一个角落都被标上了种植园地的范围属性,幼儿成为种植、管理和欣赏农作物的小主人。幼儿踏进植物区域,会被生机盎然的绿色吸引,他们会和嫩嫩的小白菜打招呼,会睁大眼睛观察盛开的茄子花,会摸一摸刚结出来的带刺的小黄瓜……绿色装扮下的种植园内,让幼儿园的环境真正活起来,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与农作物和谐成长的乐园,让幼儿获得更多观察、发现和管理的机会,由此培养了他们爱观察、爱发现的热情,也培养了他们热爱生命的眼光,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种埴课程和种植园地的设置,不仅仅在于绿色、优美、充满生机的环境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还在于幼儿参与种植的过程,既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又获得了种植方面的常识以及农作物生长方面的知识,丰富了观察能力。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幼儿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也有所发展。因此,幼儿园农作物种植课程的开设,既是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幼儿多种能力的一种途径。
3.提升家园共育的力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下的幼儿教育理念,倡导让幼儿在充满生机的环境 中通过全身心的参与,身体、心理、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农作物种植课程既是一T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性会延伸到家庭,如幼儿在家长的指导下观察种子的生长,幼儿在教师及家长的共同督促下,关注农作物的生长,关注生命,关注小区中植物的生长,为幼儿创造了家园一致的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家园共育,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幼儿园种植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幼儿园是对3-6岁儿童进行专门教育的机构。这一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得快,需求也是多方面的。他们需要知识,也需要游戏,更需要环境的耳濡目染作用。因此,在幼儿园设立种植课程,也是幼儿园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幼儿园要规划好农作物种植课程,使其发挥应有的育人功能。
1.结合栽种,开发种植课程
种植课程要体现实践的特点。教师可在园内设置“快乐农家”区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参与种植活动,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地观察农作物,发现农作物的生长特征和规律,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兴趣以及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求知欲望。“快乐农家”的活动内容是供幼儿观察和劳动,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活动的内容,一是观察农作物种子的标本,让幼儿认识常见的农作物种子的名称和植株特点。种子可摆放在透明的玻璃小瓶里,贴上标签注明名称。二是种植的内容。将一些农作物的种子,如辣椒、向日葵、菠菜、玉米的种子埋在土里,或者种在废旧的饮料瓶、水杯、小碗或其它塑料容器内。教师每天提醒鼓励幼儿观察它们发芽生长的过程及变化。这种方法最好用在冬春两季 ,以美化室内环境,调节一个因季节而造成的单调色彩。摆放位置最好放在阳光能照射到的及便于幼儿观察的地方。 观察哪种作物的种子先发芽,长出了哪些植物,它们的芽有什么不同,哪种植物长得快等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观察对象。然后,分配给每组幼儿不同的劳动工具,让他们帮助农作物浇水、施肥、除草,既培养幼儿乐于劳动的品质,又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三是用农作物的种子贴画。如用黄瓜籽粘贴出一颗树叶,用红小豆粘贴成一颗爱心,幼儿既认识了植物种子,又认识了图形,还认识了颜色,让孩子们在欣 赏画面的同时,自然地掌握一些植物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快乐农家”时,一要注意种植农作物的季节性,如春季、秋季栽种的蔬菜和庄稼要不同,二要注意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种植对象。如小班幼儿春季宜种植低矮的蔬菜:葱、蒜、菠菜等;中班种植稍难一点的需搭架的蔬菜,如黄瓜、豌豆、西红柿等;大班种植瓜类蔬菜,如冬瓜、西瓜、香瓜等。秋季,快乐农家里种植油菜、麦苗等。“快乐农家”活动角的开辟,为种植特色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结合主题,打造本土种植课程
逊克县位于黑龙江省北部边疆,小兴安岭中段北麓。大豆是逊克县农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此外、还有玉米、金南瓜等种植项目。为了打造特色种植园本课程,我们将“快乐农家”种植活动与大豆、玉米、金南瓜种植紧密联系,生成种植课程。例如,组织幼儿观察农作物的种子,生成了“奇妙的种子”种植课程,教师组织幼儿认识大豆和其他各种各样作物的种子,利用种子学习图形,进行种子贴画、种子发芽试验等活动。这些种植课程生成,来自幼儿的生活,来自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观察“快乐农家”中的金南瓜,对“南瓜”开展探究活动,由此,生成了南瓜鼓、南瓜灯、南瓜桶等有关南瓜制作的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结合游戏,延伸种植课程
热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通过游戏活动的开展,能有效完善种植课程,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可结合幼儿园的种植资源,开展多种有关种植的游戏。例如,将南瓜瓤挖掉,制成南瓜盆来装水,端起来行走比比谁走得快,既锻炼了幼儿的体能,又愉悦了身心。再如,秋季组织大班幼儿开展采柑桔、采茶叶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肌肉组织,协调幼儿的动作,既加深幼儿对农作物的认识,体验了劳动的艰辛,又树立了劳动最光荣的思想。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环境即课程。在幼儿园内设立“快乐农家”种植角,开发利用农作物课程资源,既能让幼儿获得简单的种植知识和技能,体验种植研究的过程和喜悦,同时也能激发幼儿探究、创新的兴趣。幼儿园的种植课程资源,因此而富有特色,充满快乐,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程静.幼儿园种植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辽宁教育,2014,(10).
关键词:幼儿园 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及家庭中的一种最常见的自发性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纲要》充分肯定了游戏的教育价值,并确定了游戏作为幼儿园基本教学活动的地位。如何让幼儿在轻松的游戏环境中建构知识,发展技能,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指出,幼儿教师应“提供符合幼儿兴趣需要、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的游戏条件”,“充分利用与合理设计游戏活动空间,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游戏”,“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材料,支持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满足”,“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身体、认知、语言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价值体现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经验,建构知识,学会与人交往。正如福禄倍尔所说,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内容,他认为,游戏是人在这一阶段最纯洁的精神生活,[1]正是在游戏中,儿童最能表现出创造性和自主性。
(一)游戏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福禄倍尔认为,学龄前儿童的各种游戏是整个未来生活的胚芽,因为整个人的最纯洁的素质和最内在的思想就是在游戏中得到发展。[2]游戏活动是幼儿生活的扩充与延续,他们可以通过游戏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与问题,也能在游戏中学会与同伴的沟通和相处。游戏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丰富和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也可以通过与游戏材料的互动建构知识,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因此,幼儿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游戏活动,将教育内容与游戏内容充分的融合,使儿童在游戏的环境和状态下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游戏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
杜威认为,游戏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3]游戏是幼儿与同伴互动的主要形式,它占据着幼儿生活的主要地位。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分享、谦让等良好道德品质;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观察自己,感受自己,衡量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幼儿的游戏直接与生活发生作用,在游戏中还可以培养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和热情。维果茨基认为,游戏可以创造最近发展区。儿童通过游戏与同伴之间的互动获得交往经验,达到高于以前的交往水平,获得“最近发展区”。再在这一新的发展水平上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从而不断获得交往经验,促进他们的交往水平。如在角色游戏中,儿童把平时所积累的社会生活经验,或者把自己亲眼所见的社会场景,在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中再现出来。这些经验的获得可以直接运用到现实的社会往中,从而很好地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现状
纵观幼儿园现有游戏活动, 一方面是教师对幼儿自发游戏的放任自流, 另一方面是教师设计的游戏只考虑教学的需要而不考虑幼儿游戏的需要, 过分强调其学习功能。[4]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不乏有“重教学,轻游戏”的现象,教师仍然把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集体教学活动作为幼儿学习的唯一途径,因此,在很多幼儿园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幼儿的游戏时间被严重剥夺,他们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的只是“小学化”的课堂。
从组织形式看,目前幼儿园的游戏组织类型单一,主要可以分为由教师预设和组织的集体游戏以及玩大型玩具两种。在集体游戏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选定的游戏内容并不能激起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参与度不高,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玩大型玩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幼儿的游戏心理,但是相对而言缺乏教育意义。因此,目前幼儿园占主导地位的两种游戏组织形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他们没有真正给儿童提供自主选择以及自我探索的机会,忽视了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兴趣。
从教师指导的方面来看,首先,教师并未深刻理解到在儿童的游戏活动中该扮演哪种角色,他们很少有目的有意识的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给他们提供支持与帮助,引导他们的发展,而是一味地干预幼儿的行为,期望通过这种干预行为能让幼儿朝自己预设的教育目标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扮演一种管理者和控制着的角色,而不是支持者与合作者。这样的指导方式限制了幼儿的自主发展和探索,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其次,教师给幼儿提供的游戏材料不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它本身的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儿童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教师在制作游戏材料时,应考虑到材料的多功能性,不必限定材料的使用方式,可以给幼儿充分的探索空间,让他们自己通过操作材料来发现它的使用方式和功能,甚至创作出自己想要的游戏材料。
三、幼儿教师如何支持并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
(一)确定教育目标,创设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游戏环境
幼儿园的游戏是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因此应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本质上游戏的主体性与教育的计划性并无矛盾。游戏的计划是指教师根据对每个幼儿达到目标的了解、对幼儿发展需要的掌握而提出帮助幼儿实现游戏愿望的顺序和方法,从而保证游戏自主地开展。这种计划并不是现场执行的计划,而是置于头脑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指导的参考计划。而计划来源于观察,来源于分析和对孩子的研究。在计划别要关注和尊重个别差异,努力使每个幼儿都得到满足。
首先,游戏与游戏教学是区别的两个概念,游戏教学更加强调教师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幼儿课程改革使“教学”二字在许多场合已经消失, 教学似乎退出了幼儿园的教育范畴。[5]游戏和教学好像常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如何整合好游戏与教学的关系对不少幼儿园教师来说还是个难题。游戏教学要使儿童在游戏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本领,在自主的探索中能够完成教师的预设目标,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清晰地把握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内容,从而形成“预设课程”[6],即游戏功能与价值得以实现的依据。
其次,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始时间有不同,也表现在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发展的差异性表现在个体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有千差万别。因此,游戏的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教师可以在游戏材料的投放过程中,层层递进,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从而满足个体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不同进度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不断调整游戏目标。
再次,确定教育目标进行游戏活动指导,并不是要求教师以游戏的目标达成情况来衡量游戏的最终结果,游戏的过程更具价值。只有成功摆脱了目标达成这一包袱,才能使儿童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体,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获得发展。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应该更加注重儿童的游戏过程,并采用巧妙的方式提高游戏活动的综合性,注重儿童的全面多元的发展。
(二)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良好情感
教师要明确地认识到,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场所,幼儿在实践中可充分与物体相互作用,为幼儿主动学习打开了宽广之路,它利于幼儿内部潜能与个性本能得到充分的开展与发展,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巨大的自我发展的潜力,在游戏中教师要让幼儿最大限度发挥自己主观能动作用,主动学习,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可能让幼儿运用感官,与物体相互作用,培养幼儿自主能力,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发挥是主导作用,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活动的主人,从而掌握良好学习方法。
教师要有将幼儿的需求、教育的要求体现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之中的能力。玩具和材料对孩子来说是玩伴,是凸现游戏的目标的重要工具。但对教育者来说它是教科书、是教具。游戏的内容选择、玩具材料要尽可能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并是他们感兴趣的和有趣的。这些材料的内容、操作方式既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游戏材料要能引发幼儿游戏的动机和兴趣,引起他们动脑动手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对玩具材料本身的研究仍是我们贯彻新大纲的重要课题。
幼儿年龄特点决定幼儿需要游戏。幼儿好模仿,只有在游戏中,才能真正做到自由地所言所行和所感,表现自己的个性,良好情感才能得到真正地发展。如当幼儿认识、了解、喜欢“医生”角色时,教师不教,他也会自己表现与创造,完全沉浸在表现与创造的意境中。为此,教师要以游戏作为基本手段,激发幼儿的良好情感,为幼儿创设能体验快乐、满足和成功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产生愉快满足和成功。游戏活动后鼓励幼儿自由自在地大胆讲述游戏中的感受,促进良好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三)用理解与快乐承载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首先,幼儿园教师应使自己成为成功的游戏者。教师在与游戏着的孩子接触的时候,要过滤地位和年龄的差异,站在与孩子相同的水平和高度,这是孩子能够把老师接纳为一个游戏同伴的首要前提。同时,教师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游, 把握好介入孩子游戏的时机、方式、方法,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要引导人际交往与游戏情节向前发展。
其次,丰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游戏性体验。幼儿园教育应是体现快乐和主动的教育,幼儿园中嬉戏打闹的游戏场面,给这个教育场所带来了无限灵动的色彩。在教学活动之中,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那种师生之间的快乐和诙谐幽默的游戏性体验,也是孩子在园生活的重要体验。
再次,理解、尊重学龄前儿童这个特殊群体。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有这样一条: 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他说:“活教育不是消极的, 是积极的。你不要禁止孩子不做这样, 不做那样, 你要教小孩子做这样, 做那样。你不要禁止乱抛纸屑, 你要鼓励小孩子把地上的纸屑拾起来, 丢在字纸篓里。你不要禁止小孩子在墙上乱涂, 你要鼓励小孩子把肮脏的墙壁怎样刷白。你不要禁止小孩子高声说话, 你要鼓励小孩子在公共场所怎样轻轻的讲话。”这种积极的鼓励, 不仅仅是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理解, 更是在理解基础上的一种支持和正面的教育引导。如果能以陈先生的这种活教育的观念和原则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那么将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四)对游戏做出评价
这种评价不是指游戏结束时的讲评,而是指对幼儿游戏行为表现作分析、研究,以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状况;对幼儿游戏做出评价,以便于对游戏指导作出计划,进一步促进游戏的发展,促进孩子的发展;对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指导工作作出自我评价,以便改善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游戏指导的工作,进一步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总之,在游戏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利于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与发展,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能拥有一个宽松成长的环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能在心理和情感方面减少外来权威的管束和压制。游戏对幼儿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要让游戏从时间和空间上得以保证,从方法和手段方面得以落实,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来实施。教师将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落实到游戏实践活动中,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而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是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所在,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幼儿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格品质,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参考文献:
[1][2] 转引自教育名著评价[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2:205
[3] 转引自朱邓丽娟等.幼儿游戏(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111
[4] 周穗萍, 刘韵等.设计和组织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游戏.学前教育研究, 200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