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小学生

小学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阶段,是学习认知的重要时期。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注重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然而小学生因为学习接受能力要比中学生弱很多,灌输性教学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收到较好的效果。即使是有些教师为小学生制定出适合其接受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学步骤错乱,也导致无法取得满意度教学成果。笔者就如何制定适合小学生接受的、能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现给出自己的一点心得。

一、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1.1培养口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

如果把小学生的大脑比作汽车,那么口算能力就是这台汽车的油。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助于加快小学生的思维运转,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要分三步走。首先是为其进行基础计算训练,这是为后期进行口算练习奠定前提基础。笔算熟练之后就对小学生进行初期简单算式的口算练习,从简单的个位数之间的运算逐步增加难度,直至可以熟练进行多位数之间的运算。要向小学生讲解运算的技巧与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满十进一,在口算时要清楚是否有进一的情况,要注意在前一位数加上一。最后是针对小学生口算速度的练习。通过多次练习让学生总结出规律,在很短时间内迅速说出答案。思维的快速运转将提高小学生思维的灵活度,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1.2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

小学生的认知首先是从形象认知开始。形象思维能力是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在数学教学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在黑板上写出或者画出相应的算式与图形,让学生根据图形进行回答。比如在进行规则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时,先举出计算普通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当学生掌握以后再让学生发挥其联想能力,此时可在黑板上画出普通规则四边形,让学生尝试进行面积计算。然后可以再画出其他一些教学例子,让学生尝试进行计算。在进行思维能力培养时教授学生养成多方向联想学习的习惯,这也有利于扩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然后进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对象主要是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来说要高一些,可以进行简单的空间想象。

在初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画出一个简单的规则图形,让学生先进行形象观察。然后提出引申问题,引导学生发挥其空间想象能力,逐渐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在进行平面九方格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画出一个简单的四方格,让学生观察单位方格的数量,然后以此四方格为单位平面画出立方体,让学生结合图形观察,想象出单位方格的数量。当学生掌握其中的道理和技巧之后,教师可以画出九方格,采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大脑中数出空间九方格的单位方格数量。如此一来,在不断的思考与想象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就随之增强。

再如,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完全可以不进行图片演示,可直接进行提问,让学生发挥抽象思维能力来进行解答。如在进行约数教学时,因为相对其他知识点而言,约数比较抽象,一般学生不易明白。教师此时可随机说出一个较大的数字,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依次说出这个数字的约数有哪些。还可以由某个学生说出一个数,让其他学生判断是否是前一个数字的约数。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之中,摆脱了纸笔的帮助,在积极与轻松的环境中让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 最后进行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逆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自主学习效率也高,小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受到自身思维能力的直接影响。让学生做到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学会采取不同的方法解答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在进行常规讲解教学之后,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逆向思考的习惯。

如在进行不规则平面的面积计算时,在给出一般解答方法之后,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考,找出更简单快捷的解题思路。例如,一块50m50m的农田中间被两条小路成十字形分成四块,小路宽各1米,试求所有农田剩余面积。最基本的解题方法就是把四个农田的长和宽分别拿出,分别引用公式求得各个农田面积,最后进行相加得到农田总面积。此时教师可以以发问的形式向学生提出“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法来解答?”,然后以提问的方式问出“是否可以用农田的总面积减去小路的面积得到农田剩余面积?”,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计算,在计算结果和之前普通计算一致时,让学生在惊奇中发现逆向思考的优点与魅力,让学生爱上逆向思考,充分提高其逆向思维能力。

再如在进行等腰梯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时,学生在不知道等腰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将梯形分解成多个已知的规则图形。先对各个规则图形进行单独计算,最后得出的面积总和即为所求。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是否有其他方法计算出梯形面积。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自己找出“可以将梯形填补成一个规则的四边形,用已学过的四边形面积求解方法求出此四边形面积,然后再减去补充的图形(规则图形)面积求得答案”的方法,得出答案。

教师在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时要充当一个摆渡者而非灌输者的身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独立去完成解答。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学生在不断的自我总结中得到适合自己的逆向思考方式,提高自己的逆向思维能力。

四、 结束语

数学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高低,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数学教师们要在这方面多下精力。这也是小学生将来学习成长的需求。小学教师一定要根据小学生实际情况,有步骤的进行教学培养,在我国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实践已取得不少进步,但仍然需要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们多做研究。

参考文献:

[1]魏忠海.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学研究,2013(04).

[2]刘艳明.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09).

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第2篇

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对相关教学任务和教学模式的了解不够全面,同时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抽象、表面阶段,因此小学教学工作人员应根据小学生天生好奇和爱学习的特点,加以利用,结合生活情境教学模式,以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对生活实际的联想,推动小学数学教学任务的开展,确保教学质量。

一、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相关生活情境的运用,有利于将教学任务和生活情境结合,进而实现教学内容由抽象向具体的转化,从而更有利于小学生接受和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根据相关教学任务,应加强对生活情境教学法的了解,从而实现对相关生活情境的合理运用,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应加强对教学任务的分析,合理布置互动教学,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运用生活情境,有利于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和创新,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小学生思维的束缚,通过生活情境的运用,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有利于避免小学数学课堂中“跑神”等现象,是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

(二)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通过对小学教学任务的分析,将生活实际和小学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小学生在解答小学数学教学任务的过程,同时也是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分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有利于增添小学数学的感染力

生活情境在小W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实现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丰富讲解,进而增添小学数学的感染力。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源于生活同时服务于生活,小学生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提高对数学和生活联系的认识,进而增加学习小学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例如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根据教学任务,合理布置教学内容,对日常生活中购买生活用品进行具体分析,其中小明妈妈去菜市场前,带了100元钱,购买西红柿两斤,每斤价格3元,购买鸡蛋三斤,鸡蛋每斤4元,通过这种计算方式:100-2×3-3×4=82(元),通过这种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更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需要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因此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有利于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二、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以生活为切入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生活为切入点,通过生活和小学数学的紧密联系,进而通过小学生对相关数学难题的解决,提高小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乐趣和热情,确保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应从生活角度分析小学数学,从小学数学解决生活问题,进而将相关生活情境合理布置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通过这种逐步学习,提高小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相关数学公式的运用,以实现自主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进而认识到学习小学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以生活情境为启发点,扩散小学生数学学习思维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优势,在于以生活情境为出发点,扩散小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有利于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应根据教学任务,结合对相关生活情境的认识和分析,合理运用生活情境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补充,进一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针对“29+49”的计算,小学教学工作者直接进行加法计算,小学生的思维可能跟不上,运用加减结合的方式,例如“30+49-1”的方式,有利于小学生快速解答,通过这种方式的布局,结合小学生购买东西的生活情境,提高小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优势,通过对生活情境和小学数学教学的联系,将小学数学转化为解决生活问题的必要措施,以提高小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是进行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三、结语

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解题能力

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首先需要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会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精力来思考解决的方法。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思维习惯,真正掌握解题技巧,学会举一反三。最后,要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只有在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一、转变教学观念,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因为在传统观念的指导下,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对于数学题目的解答只是一味地等待老师的讲解,所以,要改变老师灌输式的讲授,学生被动的听的现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解答数学问题,老师应给予适时的指导。其次,要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耐心和信心,不断肯定和鼓励学生,这样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的心理负担减小,不再畏惧老师的批评,才能为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主要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既可以是悬念性问题情境,也可以是生活性问题情境,还可以是开放性问题情境,通过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地思考,不断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进而逐渐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例如,在学习“圆”的数学知识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实物的形状是圆形的,为什么车轮是圆的而不是方的?这样,学生会更加直观形象的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积极思考,并学以致用。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加强合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需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基础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思考,通过分析问题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对称、平移和旋转》时,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图形不同的变换规律,然后和同学相互讨论,通过直观的图形来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进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正确对待解题中的错误资源,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小学生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解题错误,无论是解题的步骤错误还是解题的结果错误,都应该正确对待并加以利用,这样能够更好地找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由于马虎或者思路错误会出现不同的错误,这时老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纠正,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同时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反思学习,总结出F错误的原因,不断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时,由于学生容易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混淆而导致解题结果出现错误,所以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纠正,通过课桌等实物来举例说明周长和面积计算的不同点,这样会促使学生自觉纠正错误,并会加深印象,从而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五、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总结,培养多向探索的灵活性

小学生的年龄段较低,对于数学知识更多的是用具体思维来进行思考,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思维较强的学科,所以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要积极进行总结,对于同一道数学题会出现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各种形式,所以学生要掌握举一反三的解题方法,培养多向探索的灵活性。

六、加强数学系统练习,提高数学解题的准确率

加强数学系统练习是提高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保证,对于数学练习题要归纳分类为计算题、应用题等,让学生进行反复系统的练习,提高数学解题的准确率。例如,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老师要通过扩题、缩题、拆题、编题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敏性,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率,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开始,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散思维,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培养科学素养 兴趣质疑 探究创新

在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是新时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科学课和校外科技小组是小学生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主阵地,是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对于小学生学习科学基础知识,提高小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源泉。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讲:“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要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满足小学生与生俱来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兴趣将成为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主动力,同时也是学习科学知识的良师益友。

二、提倡学生大胆质疑,营造积极学习课堂氛围

我们教师要积极创设师生平等、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还要去理解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尊重学生对知识不同的理解和想法,形成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消除学生不必要的紧张心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不断发现问题,深入思考问题,大胆提出心中的疑问,不仅要质疑自己所认识的知识,还要敢于质问学习伙伴和教师,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艺术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课前准备好教具和教学实验仪器,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境,营造愉快、和谐、幽默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进入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三、开展丰富的科技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最终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开展不同层次的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最有效途径。我们还要注重课下培养小学生的科技实践小知识,要教育他们多观察、多思考,多问家长、教师、同学;告诉小学生知识是日积月累的,就像高楼大厦一样先把基础打好,才可以建设我们见到的高楼大厦。

四、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是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新课标提出: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利益一切有利机会,为学生构建一个参与学习的平台,力求把每一节课都变成学生探索知识、培养创新意识的舞台。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使他们从小就养成善于想象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以表象为基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的表象,通过表象展开丰富、合理、深刻的想象;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展开合理的想象。学生的想象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进行。为此,教师要在传授有关自然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

其次,创新思维的灵魂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主要是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从多角度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训练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教学过程中学生若能提出标新立异的见解,这是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的表现,是创新思维的萌芽,教师应及时给予于表扬,鼓励他们独具匠心地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尽管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处于较低的层次,但它却蕴育着未来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创造,教师不失时机的激励,能使学生思维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还能树立学生坚持自己观点的信心,培养敢于向权威质疑的精神。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和校外科技小组活动中,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途径和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并非一蹴而就的,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持之以恒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以他们的自身知识和经验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培养他们去学科学、用科学,那么就一定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孙涛.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0(11): 34.

[2] 李顶凯.关于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认识[J].考试周刊,2012(2) : 14-15.

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第5篇

一、增强课堂提问,提高课堂师生互动

增强课堂提问、提高课堂师生互动是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话语沟通的基本方法。课堂提问不仅能够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还能够促进不愿意交流的学生与老师达到有效沟通,充分发挥师生互动中的对话交流、思维碰撞和学习新知的作用,让学生能够通过师生互动的话语沟通不断发散思维和活跃思维,推动学生有效性思考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时,在课堂初始引入教学内容时可以采用记忆性提问方法,如“同学们都知道我们自己的妈妈是谁,那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在课中也可以采用迁移性提问方法,如“你们知道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吗?那么蝴蝶、海螺等小动物的妈妈又是谁呢?”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二、实现课堂讨论,促进课堂师生互动

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话语沟通的方法还有实现课堂讨论、促进课堂师生互动。通过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就课堂教学中的某一问题达到有效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方法即为课堂讨论法。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老师要针对课堂内容、学习个性设计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的话语沟通。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节课时,文中乌鸦经过多种方法的尝试,最终通过将石子扔到水中提高水位的方法喝到了水,但这在现代科技环境下是否是最有效的喝水方法还值得讨论,老师可以就“21世纪乌鸦喝水的最有效办法”为主题来组织课堂讨论,通过学生之间不断的思维碰撞和话语沟通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三、创设有效情境,实现情境有效互动

创设有效情境、实现情境有效互动也是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话语沟通的重要方法。小学生思维能力有限,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也不足,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图画、音乐、影片、实物等工具创设有效情境,增加学生对文章的体会,进而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教学沟通,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盲人摸象》这节课时,没有见过大象和摸过大象的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盲人在摸象过程中产生的想象,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全面展示大象的形体,并通过实体部位与想象物体的对比图来增加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师生互动。

四、多做实践教学,增加理论实践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