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乡村旅游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自然条件优越
梅花村区域位于福建永定县,常年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地貌复杂,包含中山、低山丘陵以及山间、丘间、盆谷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地多、平地少,土壤适合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栽培。
2.区位和市场优势突出
梅花村靠近自然文化遗产景区、初溪土楼群、高北土楼群等多个旅游业较发达景区,处于旅游业发达的永定土楼旅游规划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发展空间,可发展第三产业与相应的产品。
二、梅花村精品村生态旅游规划
1.梅花村果园项目规划
(1)基本概况
该区域位于规划区的大部分地区,包括水果采摘园、森林氧吧、浪漫樱花林、疏林草坪等,目前整个村庄资源保护良好。
(2)规划思路
以经济果树种植、农林业多向发展为主体,在村里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水果品种和观赏、休闲景观。
(3)项目建设
①水果采摘园
a.柿园:柿子树高大挺拔,叶大阴浓,夏日一片欲滴浓绿,光洁翠绿;秋天叶红似霞,果实满树,碧叶丹果鲜艳悦目,是园林结合生产的优良树种。该园主要采用斤柿、十月红品种。
b.杨梅园:杨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果实成熟时丹实点点,烂漫可爱,是优良的观果树种。适宜丛植或列植于路边,或作分隔空间使用。该园主要采用东魁杨梅、荸荠种杨梅、水晶杨梅3个品种。
c.李子园:李树早春开花,红果美丽夺目,为各地园林绿化优良的观花、观果树种。该园内主要采用早美丽李、大石早生2个品种。
d.柑橘园:柑橘树形整齐,四季常青,枝叶茂密,花开满树,秋果累累,颜色鲜艳,适于庭园、绿地、风景区栽植观赏和观光果园开发应用。该园主要采用春见、天草、红肉脐橙4个品种。
e.枇杷园 枇杷树形整齐美观,枝叶繁茂终年常青,其冬日白花盛开,香浓蜜多,是优良的蜜源植物,同时树姿优美,四季常青,特别适用于绿化和观光果业。该园主要采用大五星枇杷、解放钟、大钟3个品种。
②森林氧吧
森林氧吧以森林、清泉、山石、溪涧、瀑布为基点,以高含量的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的森林空气负氧离子和植物精气等生态因子为特色,辅以各类简约、朴素且与环境格调相一致的游憩设施,将运动健身、休闲旅游与自然山水巧妙融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对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保护。森林氧吧,实质上是一处融自然生态与保健养生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游憩方式。
③浪漫樱花林
以树林、果园、花木、草坪为主的公园,园中种植有多种樱花品种。在樱花盛开的季节为游客提供一处观景地点,在没有樱花的时候为游客提供一处游玩时的休憩地点。
④疏林草坪
疏林草坪是群众性集体活动的场所,在功能上要求空旷,便于集散,在植物配置上力求简洁。大草坪开敞,满足游人活动和眺望,故以乔木分隔空间时要注意开朗的要求,在大草坪内可配植孤立树、树丛、甚至高低错落、季相丰富的树群,也可配置大片宿根、球根花卉,组成缀花草地。
⑤养生会所
梅花村常年温和湿润的气候使客家养生馆成为避暑度假的好去处。养生会所外观材质以木为主,设置两层。第一层设置接待台、茶疗馆和中医经络养生馆;第二层提供大中小包厢,各包厢的装修融入民俗,进行SPA,为游客提供一个宁静、优雅又古香古色的疗养环境。
2.梅花村农业观光项目规划
(1)基本概况
该区域包含葡萄采摘长廊、梯田景观、玫瑰茄种植园等。
(2)规划思路
为充分体现农村旅游的特色,在规划中增加农业观光项目让旅客体验农村活动与景观。
(3)项目建设
①葡萄采摘长廊
该园主要采用克伦生、红宝石无核、汤姆逊无核、美国黑提、黄金指、美人指等9个品种。在游客综合接待中心左边建有一条葡萄长廊,供游人遮阴和采摘。
②玫瑰茄种植园
玫瑰茄是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或多年生灌木,原产非洲,是热带和亚热带干旱地区的锦葵科植物。植株高达1米余,主干多分枝,花在夏秋间开放,花期长,花冠黄色,萼片和副萼玫瑰红色,茎、叶柄也常为淡玫瑰色,每当开花季节,红、绿、黄相间,绚丽多彩。
③梯田景观
在游客综合接待中心左侧山上保留村中原有的梯田,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使其更具观赏性,营造出一幅四季的意境:春天水暖融融,青翠点染;夏天,禾苗封行,黛绿浓抹;秋天,金黄芬芳,丰收喜人;冬天,万物沉睡,寂静圣地。
一、巩固创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
做好生态乡创建工作是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竞争能力的有效方式,我乡充分认识开展好生态乡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将创建工作作为全乡中心工作任务之一抓实抓好。针对生态乡乡创建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的实际,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认组长,常务副乡长任副组长的生态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认真干的方式,将工作任务和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建立起职责分明、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为生态乡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制定规划,狠抓落实
为确保各项指标符合生态示范乡建设要求,自创建生态乡以来,我乡结合上级要求和山区实际,委托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系,在分析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县溪港乡生态建设规划(2006-2020》,明确职责建设任务,进一步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引导全民参与生态乡建设
在创建生态乡活动中,我们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开展生态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他们从被动的“要我做”到“我要做”,把乡党委政府的意图转化成自觉的行动,在全社会营造“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氛围。首先是会议发动。2008年创建了省级生态乡镇后,在2009年4月,我乡下发了《溪港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实施方案》,并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国家级生态乡建设。同时,调动各方力量,保障生态乡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其次是舆论引导。通过出动宣传车,印发《致全乡人民的公开信》,在永溪、岭脚、麻车坑和仁庄等村的主道路悬挂横幅、标语,形成人人关心、全民参与的良好创建氛围。
(四)立足实际,深掘资源,做强特色产业。
利用溪港山地资源,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打响品牌战略。做大茶叶和蕃薯两个基地。结合我乡实际,在发展原有茶叶的基础上,与**茶叶有限实业公司对接,形成“农户——基地——公司”的发展模式,发挥栗树、百花和曹山等村的示范和辐射效应,建设万亩茶园基地。在岭脚、百花等村形成蕃薯示范基地,并逐步向全乡拓展,成为全乡主导产品。做精山羊、黑木耳、高山蔬菜三大特产。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全乡农户发展养羊业,对规模养羊户将给予资金补助。强化技术配套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乡技术推广队伍体系,开展下村专业服务,及时解决农户在饲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难题。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建立现代服务网络体系,技术讲座、宣传、培训、示范多管齐下,为各养殖户提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以曹山黑木耳基地为基础,在全乡推广黑木耳种植,在产供销上提供服务,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主动引导农户种植高山蔬菜,积极鼓励条件成熟的社员创建农民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提升产品层次,创建品牌,提供销服务,为乡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而促使百姓致富。促进旅游业发展。重点抓天顶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推进“农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建设。
二、各项考核指标现状
我乡自开展国家级“生态乡乡”创建工作来,始终严格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业务部门的要求,结合全乡实际, 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和建设规划,以生态建设规划为统领,精心组织和部署,紧紧围绕生态目标任务,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生态乡乡”建设呈现出强势推进、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2年经国家级专家评审,并被命名为“生态乡乡”。至2013年7月31日,我乡国家级“生态乡”创建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1、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我乡地处**溪源头,经县环保局监测站对我乡的饮用水源进行取样监测,经检查水源地水质达标。我乡属山区,水资源丰富,水质清冽,全乡共有17个行政村,2539户,8365人,近年来,我乡持续深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农村饮用水源和供水工程建设,改造提升现有供水工程,强化饮用水源和供水工程监督管理。保证全乡所有村民都喝上了干净卫生的饮用水,经检测,合格率为100%。
2、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
溪港乡水资源比较丰富,辖区内主要河流为**溪干流,流入下岸水库。我乡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强化对流域内的卫生管理,向全乡人民发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溪的倡议,确定了水资源保护区,与各行政村签订了责任状,落实专人负责,确保水源不受污染,经县环保局监测站监测,目前地表水环境质量为二类水质。
**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对我乡的大气质量进行监测,从监测结果来看,我乡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
溪港乡自然环境幽静,境内工业基本没有,工业噪声少。经县环境保护监测站的监测,我乡区域内的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
3、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
我乡建成区内人口580人,按70升/人日的污水产生系数,则生活污水量为1.482万吨/年。我乡投入资金30万元,对乡政府所在地麻车坑村采用地埋式生活污水净化池配合建造生态公厕,同时合理规划铺设污水管网,并建成大型污水处理系统人工湿地一处,采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建成区内无工业、企业等产业,从而处理水量主要为建成区生活污水,则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
我乡17个行政村中其中10个村已通过了市级生态村建设考核,在生态村建设过程中已进行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公厕建造及建成污水处理系统。另有大园、安山等村已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我乡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共有12个村,所占比例为70.6%。
4、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
积极响应市、县“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近年来,我乡建立了全乡垃圾处理系统,在17个行政村中每个行政村设立垃圾收集点,每村建立农村垃圾收集制度、卫生保洁制度和保洁员奖惩考核制度,各村均确定1-2名保洁员,配备垃圾清扫器具和垃圾运装车,每天对村庄进行日常保洁,清理垃圾。其中建成区即乡政府所在村麻车坑村配备2名保洁员每天进行卫生清扫,将垃圾及时运转至乡垃圾中转站后转运至县填埋场处理,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其他行政村均建有垃圾处理设施,对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不能利用的垃圾定期运乡垃圾中转站,转运到县垃圾填埋场。全乡所有行政村都开展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达100%。各行政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65%。
5、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
目前我乡党委政府坚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地域内暂无工业企业,故无工业污染源排放之说。
6、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
该考核指标仅考核街道,我乡属山区乡镇,不做考核。
7、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我乡目前尚还没有规模达常年存栏量为500头以上的猪、3万羽以上的鸡和100头以上的牛的畜禽养殖场。
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我乡加强秸秆禁烧工作的管理,加强教育引导,无农作物秸秆焚烧现象。乡辖区内的农作物秸秆一般采取过腹还田,如秸秆经饲喂牛、猪后变为粪肥还田;垫圈作肥还田,如猪圈、牛圈垫圈化肥后还田做肥料;及部分粉碎还田。2012年农作物种植面积2971亩,产生秸秆总量1433吨,秸秆综合利用量1363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
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新建的房屋内均设有自己的化粪池,有属于自己的卫生厕所。随着我乡改厕工作的不断推进,各村村民都相继自觉地清理露天粪坑,改建卫生厕所。目前,我乡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约为95.03%。
10、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农药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
2012年,我乡粮食种植面积为198公顷,当年使用化肥总量约48吨,即化肥施用强度约243公斤/公顷。
2012年,我乡粮食种植面积为198公顷,当年使用农药总量约541公斤,即农药施用强度约2.73公斤/公顷。
11、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
近年来,随着农村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乡范围内使用电能为主要的清洁能源,同时使用沼气、太阳能、液化气,我乡2539户居民中,共有1483户使用沼气、太阳能和液化气,清洁能源普及率已达58%。
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建成区常住人口580人,主要公共绿地为7865平方米,人均13.56平方米。
13、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
我乡的主要道路有麻车坑桥头至丁埠头长约2000米,其中1850米两边种有石榴、桂花;乡政府至医院长约200米,两边种有桂花;大会堂至丁埠头长约1000米,两边种有桂花、柏。绿化普及率达95.31%。
14、森林覆盖率(根据我乡属性为山区)
我乡土地总面积为101277亩,森林覆盖率为89.5%,植被类型较多且垂直分布有明显的层次性。主要树种有松、杉、柏、柳、刺楸、石栎、木荷、香樟等等。
15、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
近年来,溪港乡党委政府坚持实施“生态立乡、项目扶乡、品牌促乡、素质强乡”四大战略,围绕生态农业谋发展,创建和谐溪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加强基地建设,扶持专业合作社,培训现代农民,推广定单农业,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我乡主要农产品种类有茶叶、紫薯、杭白菊、杨梅等,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有机肥,共种植23000亩,其中高山蔬菜3000亩、紫薯100亩、杭白菊180亩、板栗5000亩、杨梅2100亩、茶叶4000亩,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比重为62.52%,。
三、环境整治以及乡镇管理状况
(一)环境治理状况
1.大气环境污染控制
保持现有大气环境质量,严格控制新大气污染源的产生,溪港乡属于偏远山区,无任何大型工业企业,自创建生态乡以来,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禁止有污染企业及加工点进入溪港。另外,寻找发展契机,加快乡村公路硬化建设,提高乡村公路的硬化率,减少扬尘污染。
2、水体污染控制
溪港乡原先无工业企业,自创建生态乡以来更加严格按照环保准入制度禁止有污染企业及加工点进入,故溪港乡水体不存在工业污染。生活污水方面,近两年来,我乡修建了塘弄村氧化塘,仁庄村、麻车坑村人工生态湿地,永溪村、岭脚村、金竹叶村、车辽村、上**村、牛湖坑村、栗树村、大园村的沼气工程,加上其他村原有的污水处理设施,使全乡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70.6%,有效控制了生活污水的污染。
3.环境噪声控制
溪港乡属边远山区乡,交通噪声源仅有两条公路,交通噪音污染较小。社会生活噪音,由于溪港乡无较大的娱乐场所,因此无社会噪音源。工业噪声,溪港乡基本无工业企业,无工业噪声源。根据溪港乡实际,凡进入溪港的噪声源,一律按照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管理,从源头控制噪声的产生。
4.固体废弃物处理
我投入42万元,开展“清洁优美家园、文明和谐溪港”活动,积极推进环卫一体化建设,建成乡垃圾中转站,配备垃圾车20辆,配置垃圾桶400只,建成村垃圾处理设施17个,对于各村的垃圾采取生态垃圾房加速分解、堆肥、积肥等手段综合利用。针对垃圾中有“可再生利用资源”,在垃圾装运过程中,对垃圾采取分类处理,对“可再生利用资源”回收处理并加以利用。全乡各村配备保洁员,乡里按大村6000元/年,中村5000元/年,小村3000元/年的配备标准对各村的保洁员年报酬予以补助。
(二)存在的问题困难
1.投资主体单一,投入机制不灵活,资金投入增长缓慢。在村庄公共设施和管理服务等方面主要靠政府承担。且投入资金数额巨大、无经济收益,各村的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管理资金等仍靠政府投入。乡党委、政府虽然对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乡”的创建巩固工作。但由于财力有限,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投入环保项目建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建巩固工作。
2、生态产业发展不快。我乡虽然制定了长远的生态产业发展规划,但是由于山区乡镇条件所限,生态农业等产业发展速度还不够快,没有做到真正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生态旅游业更是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没有形成规模,乡党委政府正在积极谋划,打算借抽水蓄能电站旅游项目东风,加速溪港乡生态旅游业发展。
3.农村环保设施建设缓慢。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处理等设施都是政府投资,由于资金问题,设施建设增长缓慢。
4.重建轻管,管理滞后。目前,村庄环境和环保设施管理多数是由村委会干部代管,管理处于无管固定理人员、无有效管理制度、无管充足管理经费的状态,环保设施运行得不到有效保障。
4. 农民整体素质还普遍偏低,公共环境意识淡薄,有待提高。由于农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不少生活习惯或陋习,一时难以改变。虽然广泛开展了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和宣传。但由于农民整体素质还普遍偏低。环保意识还不是很强,致使环境污染现象还时有存在,治理工作难度大。而农民是环境整治和管理的主体,引导农民克服陋习,增强公共环境意识仍是长期的任务和难点。
四、下阶段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切实做好“生态乡”的创建巩固工作。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组织领导。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创建活动的有关要求,抓好创建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
二是整合资金抓投入。多渠道整合资金,拉动部门、群众和社会的投入,加大力度,切实做好创建巩固的保障工作;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03602
1 引言
少数民族村寨风貌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浓缩了少数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1]。但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少数民族和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遗产开始渐渐消失,因此,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颁布后,各地开始开展少数民族村寨的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项目[2]。如今,对于减少少数民族村寨的过度开发,在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的发展,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还原一个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景观体系已刻不容缓。以广西融安县沙子乡樟家屯“梦里水乡”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分析了壮族村寨景观规划项目开发及文化融合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3]。
2 “梦里水乡”项目概况
2.1 项目区域概况
融安县位于广西北部,地处北纬24°46′~25°34′,东经109°13′~109°47′,面?e2905 km2,东面与临桂等县接壤,南面与柳城、鹿寨等县毗邻,西面与融安县相邻,北面与三江、龙胜县交界。融安县地势北高南低,东面为石灰山地,喀斯特地貌发达,西面为丘陵,中部较为平坦。
沙子乡全乡土地面积142 km2,耕地面积21337亩,其中水田14630亩,旱地6707亩,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8 ℃,年均降水量1536 mm。当地居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全乡总人口13290人,其中农业人口12800人。辖区内居住着汉、壮等民族,其中壮族占全乡人口的68%。全乡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库容为354 m3的社宜水库,环境清静,风景优美。
2.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樟家屯民族村寨位于沙子乡南部,沙子河河畔,全屯有60多户,240多人,管辖面积3836.36亩。樟家屯用地范围有山有水,西北面是青松苍翠的后龙山及竹石奇径,河对岸是前山和茶园,南面临一湖碧水,江面宽阔,江岸自然曲折婉转,天鹅岭、白山、独山千峰竞翠,风景优美,视野开阔,山上巨石盘踞,悬壁峭??,宛如护首。沙子河S形坝蓄水分段,上游有沿河码头、水际游步、古树抚江、游场水草;下游则跌水喷涌、河滩沙地、湖水平幽、田园独处。白山岭上巨石耸立,猴脸面江;天鹅山横伸江尾,似天鹅拂水;独山孤居一方,与白山峡水成谷,形成“天户开、地户闭”的自然风水格局,景观条件非常优越。
3 项目景观规划设计布局
3.1 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3.1.1 突出“水乡文化”的自然山水组合原则
彰显樟家屯水之韵,突出水资源、水文化的挖掘和展示,设计尽量严格保留原有的自然水景生态资源,保留沿江沿湖的自然岸线、林木、竹林及场地上原有的果树植被,对原有河道适当整合充分利用,在下游建设蓄水堤坝以提高水位,扩大湖面。依托沙子河两岸山峦地形、居寨田园、奇石林翠及前景之天鹅湖,共同营造独特的山水空间。在大水面上既保留原有S堤坝、沙滩、码头等,又根据水流现状恢复古水车(水轮水车和脚踏水车),设计了人工自拉式渡船,开发水上游船、划船、竹排、游泳、垂钓、水上步行器、水上牌乐等对自然生态水体无污染无破坏的娱乐活动。
3.1.2 突出“田园文化”的壮族乡村风貌原则
樟家屯属于喀斯特地貌,山峦地形空间独具特色,风水形态颇佳。前山、茶山、独峰、白山、天鹅岭、后龙山将樟家围合在沙子河一侧,沙子河两岸地势平坦,是河谷坦地,形成田园风景。这种有山、有水、有田、有寨、有树的乡村景观宛自天成。自然之内涵,田园之爽朗,文化之灵动,以沙子河水线为设计主轴,展示两岸田园图案,纳入樟家炊烟,营造“一方乡愁”之灵气。
3.1.3 突出“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参与体验原则
分析现代人们对乡村生态休闲生活的需求,结合樟家屯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特色及地形地貌特点,以水上娱乐、乡村体验、文化体察为主要功能,满足人们体育休闲、农业体验、山水养生、景观游览等需求。
3.2 生态旅游规划景观布局
3.2.1 景观框架
根据樟家屯自然资源与景观现状、特点,结合自身山水空间特性,在规划设计上突出其优美的自然山水景观资源,展示樟家屯的自然生态居所,体现“梦里水乡”的地域风景及文化底蕴。紧紧围绕“水乡”的内涵,融合民族乡村田园特色,满足现代人对运动休闲、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的需要,为人们提供高品质有特色的生态型乡村休闲游憩空间。在具体构思上,以“五缘”之处理手法将景物序列及景物空间有机搭接与优化,成为樟家屯“梦里水乡”的设计理念与景观主题。
“五缘”,即“水之缘”:充分利用沙子河(天鹅湖)创设亲近水、体验水、娱乐水的景致;“田之缘”:彰显樟家沿湖田园自然风貌营造多彩生态田园,徜徉于花海中;“绿之缘”:感受樟家山之绿、地之绿、茶之绿,看花山茶山,观生态果品; “石之缘”:平远观奇峰崖壁,深近察竹林石径,一花一世界,一石一心得;“文之缘”:体察壮族民居建筑,悟道樟家村寨文化,文情涌思,上善若水。
以自然山水生态景致为基调,密切田园与水际环境空间,提升樟家屯人居生态环境,营造“水乡”文化情怀,依托沙子河环抱之水及两岸风光,将樟家屯民族村寨打造成具有运动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功能的乡村型自然生态游憩景区。因此,在规划设计框架上提出“一核一环一线二轴”的空间布局。
其中“一核”指樟家壮族民居文化景观展示核。该核突出樟家建筑文化及民族风情文化的综合展示,景物成点、片式分布,主要有樟家民居建筑、民族文化园、民族文化馆、古码头、S堤坝、民族餐馆等景观,是樟家民族村寨核心文化区。“一环”为乡村生态廊道景观环。该景观环以自然生态蓝本为基调,山、水、道、果、林相互烘托,层层打造,景景有致。能观古樟、能采摘果品,能看白山风光,能游茶山、品尝野花,能戏水游泳、能进农家客栈。“一线”即天鹅湖田园序列景观线。重点景物有天然游泳场、S堤坝、浪漫沙滩、天鹅湖田园风光、时花园、特色瓜果园、烧烤场、滚水坝等。“二轴”以东西向特色景观序列轴和南北向景物递进序列轴构成。前者轴线布局地形起伏、山水互动、奇石丛竹、民居错落,可平远、深远观景;南北向景物递进序列轴则突出南北轴向景物空间序列控制,展示樟家民族村寨风貌、喀斯特石山峰峦地貌及地形谷地,彰显美丽生态乡村的景观绿化。
3.2.2 景观功能布局
樟家屯“梦里水乡”项目按功能进行区划,功能区划确定后再布置景物景点。根据项目综合功能需要,划分为四大功能区:村寨文化集聚区、田园水景休闲区、生态茶园体验区、石山生态康复保护区。
(1)村寨文化集聚区。体现“文之缘”、“石之缘”。以展示樟家民族村寨壮族民居风貌、壮族文化及天然生态山石游道为主要功能,融入民寨作坊、民族表演、打造自由活动、壮族文化展示、生态停车、游客服务等乡村文化旅游地。保留现有壮族民居空间,通过民居保护与特色改造,形成文化展示空间。利用后龙山奇石径及登山游道形成片状游览地。登山(后龙山)远观天鹅湖水悠悠、茶山朦胧,近看民族村寨炊烟缕缕、湖光水影,悟大地之壮怀,乐山水之情韵。
(2)田园水景休闲区。由水道为线,两岸峰峦为竖界,田园为景面,形成丰富的立面景观。功能布局:河道风光、天然游泳、生态游船、戏水游乐、田园体验、垂钓休闲等功能,主题以“天鹅湖”水龙文化为切入点,创设水景文化,布局民族养生餐馆、水上活动场、浪漫沙滩、田园花海及轻松垂钓等。
(3)生态茶园体验区。本功能区通过适当用地分隔建成茶园,实现片状生态茶园视面,通过规划建设龙盘茶香主题建筑及布局蕴茗亭、游山步道等将茶园空间打造成既可制茶、品茶,又能进行茶文化培训、茶文化展示的活动场地。茶文化体验(提供采摘茶叶、制作茶品、品尝茶香、游玩茶园等)成为樟家屯水乡文化之特色。
(4)石山生态康复保护区。以保护喀斯特山地生态原生条件为核心功能,保护好樟家现有果树种植地、竹林地及风景林地。石山峰峦严禁采伐天然林木,全部封山育林,保证自然生态康复。
4 项目生态文化融入途径分析
4.1 打造“水乡文化”产品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各地正在迅猛发展,谁的资源开发得好,产品有特色,在市场中占有地位,谁的效益就高。樟家屯以水乡为主题,突出水乡生态元素,这是依托自身资源确立的指导思想,在沙子乡沿线生态资源中独具匠心,区域内具有资源唯一性。因此,水乡建设必须融入传统水乡元素与现代水景要素,通过优化组合形成核心产品。
4.2 彰显“乡情文化”品牌
一方土养一方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的重任之一,也是今天建设生态乡村及综合示范村屯需要。在这方面,必须关注民族村寨对生活水平与生活品质的渴望。而最能体现乡情文化的就是“营造对家乡眷恋”之“乡愁”。通过建设樟家文化馆、樟家古寨、农家书屋、民族舞台、樟家屯文化园、古水车、古泉、石凉轩等,展示对家乡的眷恋。
4.3 突出“生态情感”回归
生态旅游之本是生态文化的体验,是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感悟。乡村生态情感就是对自身优美生态环境及生态居所的期望,在此基础上涌动对环境及资源的保护,如保护好乡间田园、生态果园等。因此,在规划中务必按照生态学原理、人居环境理论,融合建筑学、美学、人文学及环境科学,进一步构建完善水乡的旅游环境。生态旅游过程是一种学习教育、娱乐休闲、修身养性、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感悟自然,体会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过程。因此,无论是水寨旅游产品策划、旅游服务,都应让生态环境理念渗透其中,使游客在自然生态景域游玩中提升素养,学会尊重自然、尊重生态、尊重环境,反过来更加爱护这方水土。
4.4 展示“民族文化”风情
当今旅游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从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到文化体验旅游中来。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生态和自身人居环境,由此很多人都乐意到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和文化风情浓郁的地方旅游体验,开展各种各类活动,从城市压抑中解放出来。樟家民族水寨建设正是展示民族旅游文化的好平台。这此要素如乡村的民居建筑、民风民俗、民间活动、民间宗教等。今后在水乡管理、产品创新、资源完善等方面都要从文化资源入手,通过适当媒介、方法表现出来,水乡的人文产品会更丰富,文化底蕴更丰厚。
它是一个了不起的村庄,是引领中国农村的先锋。别出匠心的村庄规划和园林营造,自然与人类的巧妙结合,演绎成现代都市的一首田园牧歌。它让居住其中的人尽享生活之美,生态之美。
滕头绿树成荫 渠水绕村
绿树成荫,碧水环绕,花果相间,百鸟和鸣。这是一个江南水乡常见的小乡村,这是一个闻名遐迩的“生态”村。滕头村这几年几乎成了游客游览浙东乡村看民俗风情的热选景点。
慕名前往,进村子后没走多少路,一排排洋溢着时代气息,折射出农家新生活的别墅群便映入眼帘。别墅区里花木掩映,小鸟嬉闹,绿水环绕,路路干净畅通,这样的居住环境,让人羡慕不已。
欢欢乐乐农家园
生态旅游景区的入门处是一座犹如廊桥式的风水桥,典雅古朴,创意十足,它是广西侗族的建筑代表,集亭、台、楼、阁于一身,造型优美。两旁设有茶座,供游客休息,观看野鸭竟飞表演。此刻,风吹着河水,十余米宽的河面波光粼粼,水波荡漾,一群野鸭在河面上或戏水、或飞跃,煞是可爱。
沿着河朝着风情游玩区走去,跨过十二生肖桥,穿过“将军林”,便是农家乐园的娱乐区,这里似乎最好玩,因而游人也特多。
白鸽迎宾是滕头景区的拿手好戏之一。白鸽是一种充满灵性的鸟类,村里人对它友好,游客们对它友善,所以它现在一点也不怕人,只要你拿着一把玉米粒在手心,一群鸽子就会闻香而来,停留在你的手心里啄食。白鸽的饲养员吕文广是本地老农民,原先自己养过鸭子,到了滕头后养起了鸽子、松鼠、野鸭,这些小动物很听他的话,村里人送他一个绰号“三军司令”。这个三军司令有个绝活:散布在景区周围的鸽子们只要听到他的号令“来吧”,就从四面八方飞到他身边,白鸽竞飞的景象蔚为壮观。“小猪赛跑”是滕头景区的常规节目。五、六只训练有素的小猪在饲养员的号令下,钻过山洞,越过火圈,跨过障碍,几分钟时间就完成了一场障碍跑比赛,这项活动一直以来得到小朋友们的钟爱。另外一些小动物也不闲着,鳄鱼、松鼠、孔雀等也一一出来溜溜,和游客们见面。
手足舞蹈风情园
这边游人看孔雀开屏,逗鸽子飞翔,观松鼠戏耍,而另一边是引人注目的江南风情园。在一间茅草屋内,陈列着经历岁月打磨的各种耕作农具。游客们正围着一泓潭水,即兴玩着脚踏水车、手摇水车,尽情感受着老一辈农民劳动作业的艰辛与乐趣。致富不忘本,村容村貌变样了,但“农味”依旧,这正体现了滕头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本色。
对小朋友来说,吸引力最大的还是一些参与性活动。自己动手做海宝年糕,然后比比谁做得像;在管理员的指导下学做滕头村的傅氏姜糖,然后以很低的价格买回去;还有踩高跷、推独轮车、滚铁圈等也很有趣。在婚育新风园里,一对对新人披红绸、坐花轿,生动地阐释了宁波十里红妆的特色婚俗。在百年老屋里,打年糕、拉姜糖、民间杂耍让游客了解了民间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景区还推出一些新的节目,变脸、水晶球、倒吹笙、小沈阳模仿秀、吉他奶爸、反串、空竹、花式自行车、萨克斯、小提琴、孔雀舞等等。同时,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也一展才华:花式篮球、肚皮舞、爵士舞、魔术、搞怪小丑、女子水鼓、古筝等节目轮番登场,让人连连称赞。
绿色环保生态游
一直来,滕头村抱定“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宗旨。生态旅游是滕头低碳生态乡村系统的亮点所在。
在滕头村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园里,滕头人把高雅的园林艺术与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有机的融为一体。将军林、柑橘观赏林、婚育新风园、绿色长廊、乡村文化广场、盆景园等30多处景观,使诸多宾客在观赏中领略到江南风韵的田园乐趣,感受到反朴归真、崇尚自然的生态特色。
低碳生态乡村系统的另一个亮点是滕头生态楼。作为世博会滕头案例馆配套工程,滕头“生态屋”在2010年5月1日起向全球游客开放。“生态屋”建筑面积3880平方米,为四层砖混结构。屋内的供电、供热、绿化、照明、灌溉、净水等都采用世界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其中世界一流节能环保技术就有16项。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参观后表示,这是目前国内生态环保和低碳元素运用最集中的建筑。
在滕头一条飘着花香的村道上,有一排带着“博士帽”的漂亮路灯,名叫“风光能”环保灯。“风光能”环保灯就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来发电发光的节能环保型路灯。整排路灯地底下没有铺设电线的,均靠风力发电和太阳能蓄电池来提供能源。无论晴天阴天、还是台风灾害天气,一年四季,都能保证路灯供电。“风光能”环保灯是滕头低碳生态乡村系统的一个小小部件。
“田成方,楼成行,绿树成荫花果香,清清渠水绕村庄。”滕头,正以新的姿态,向人们展示“处处生态、家家富裕、人人文明”和美家园的崭新画卷。
Information 旅游指南
Traffic line | 交通路线
公交:宁波汽车南站坐中巴走“宁波到奉化”线,行至三横转乘“奉化—溪口”或“奉化—棠云”中巴,中途在滕头村下车即到。合计车费9.5元。或奉化市运站上车坐“奉化—溪口”或“奉化—棠云”中巴,在滕头村下车即到。车费3元。
自驾:宁波市区或杭甬高速宁波出口处往奉化方向(沿鄞奉路)至三横,看到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右拐1公里即到滕头,约半小时车程。若从温州、台州方向过来,在台温高速奉化出口处沿指路牌,看到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左拐约1公里即到滕头,约10分钟车程。若是从金华、义乌方向来,在甬金高速奉化出口处沿指路牌往萧王庙街道,沿河而行即到滕头村,约15分钟车程。
关键词:原生态;度假村;SWOT分析;三道岭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257-02
一、区域概况
阜平县地处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北纬38°9′~39°7′,东经113°45′~114°31′。东与曲阳、唐县交界,东北与涞源为邻,西与山西省五台县相接,西北与山西省繁峙县接壤,南与行唐县、灵寿县毗连,北与山西省灵邱县交接;东北距保定140公里,距北京275公里,东距天津市295公里,东南距省会石家庄110公里,西距五台山78公里。三道岭原生态度假村(以下简称三道岭景区)地处阜平县城西北20公里的天桥镇(原东下关乡)不老树村境内,距正在建设中的保阜高速公路塔沟出口四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北流河南北贯穿景区,形成河谷浅滩与奇石飞鸟交织、山环水绕的原生态旷景。核心景区位于不老树村三道岭自然村。
三道岭景区位于阜平县天桥镇不老树村,景区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资源类型丰富,有湖、河、山、石等自然旅游资源,同时资源保护完好,可开展养殖、垂钓、水上娱乐、采摘、登山等旅游活动,同时当地民风纯朴,适合开发原生态乡村旅游度假项目。其中月亮湖又名环岛平湖,由于山脉如龙头而得名。大沙河支流北流河流到此处,被龙脖阻挡而向北流去,绕过龙头后又向东流去,在这里形成一个巨大的“U”字湾。湖面面积约27万平方米,湖内有一座五十米高的孤岛,岛上草木茂盛。在这里既可以登孤岛环顾高山峻岭,又可泛舟平湖,领略水光鱼情。
三道岭景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12.6℃,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26℃,6―8月平均温度比保定、石家庄、北京、天津等市平均低约4℃,相对湿度也比竞争性产品海滨要低得多,舒适度指数高,是京津冀都市圈内游客避暑度假旅游的又一去处。年均降水量为550~790毫米,无霜期140~190天,地方小气候特征明显。
二、三道岭景区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ths)
1.旅游资源优势。三道岭景区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资源类型丰富,有湖、河、山、石等自然旅游资源,同时资源保护完好,可开展养殖、垂钓、水上娱乐、采摘、登山等旅游活动,同时当地民风纯朴,适合开发原生态乡村旅游度假项目。
2.区位交通优势。景区处于阜平县天桥镇不老树村境内,距正在建设中的保阜高速公路塔沟出口四公里,立足京津冀,面向临近省份,具有开拓区域性旅游市场的良好区位与交通条件。
3.良好的开发环境。近年来,河北省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阜平将旅游业作为21世纪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县委、县政府为本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为各个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支持。
本旅游区内的群众对走发展旅游而实现脱贫致富的道路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4.借势发展的优势。景区所在的阜平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拥有优美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意义深远的红色旅游资源、适宜疗养度假的温泉旅游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久负盛名的特色物产。其中华北地区属于独一无二的、绝无仅有的天生桥瀑群,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具有垄断优势和以城南庄旧址为核心的红色旅游资源,景区发展良好,客源市场成熟,且与本景区开发主题和方向不同,所以三道岭景区可与其配合,实现各方面的优势互补,提高区域个体和区域整体的综合竞争力,形成资源共享、客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局面。
(二)劣势(Weaknesses)
1.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数量少。三道岭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基本上一片空白,目前除了一条简易的通往景区的道路外,在三道岭村民居住区有个人投资建设的两层楼度假建筑和鱼塘辅助设施。由于阜平县旅游资源沿山谷分布,分布范围又广,遍及各个乡镇,道路、供电、给排水、电信、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落后,配套难度大。阜平道路建设、水电工程建设以及电信、酒店、商贸等旅游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条件也相对落后。落后的经济基础等系列因素导致阜平旅游道路等级低,路况差,流通不畅等问题比较普遍;复杂的山区地形条件、发散旅游资源分布使道路网络化程度低,无法形成环线,不利于旅游线路的组织。同时景区景点与干线道路以及景区内部的道路建设大部分没有起步,难以形成便捷的旅游交通服务网络。通达性差成为景区旅游快速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2.旅游开发资金不足。本景区还没有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难度大,开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景区的开发商为个体开发商,资金投入缺口大。
3.开发宣传难度大。景区在没有进行规划和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情况下只有少量自助游旅游者到景区旅游,由于景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给旅游者旅游活动造成非常大的不便,对景区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今后的旅游宣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4.水资源利用难度较大。景区内的水资源也是比较丰富的,但是由于河道没有很好的改造,且没有较好的蓄水设施,大量水资源白白流走,致使景区内的水资源不足。如不对河道进行改造,将给景区的开发带来较大的困难。
5.旅游管理人才匮乏,缺乏专业管理。景区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各类旅游专业人员奇缺,尤其是缺乏专业化的旅游管理、策划、技术服务人员。
(三)机遇(Oppotunities)
1.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成为时尚选择。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单纯以游览观光为主的传统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集观光、娱乐、休闲、度假、商务、竞技为一体的内容丰富多彩、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应运而生,受到旅游者的广泛喜爱。其中,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中的亮点,也是旅游向深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三道岭景区从其资源禀赋来看,自然资源丰富,并且景区民风纯朴,非常适合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山地度假旅游。由于本区的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发展的大趋势相吻合,所以旅游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2.各级政府对发展旅游产业的高度重视。2009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阜平县也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做强旅游产业,全方位提升“太行深处香格里拉”的独特魅力。三道岭景区开发原生态旅游度假产品,是阜平旅游产品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了旅游产品的结构。因此三道岭景区的开发将丰富阜平县旅游区的景观特色,开辟阜平原生态旅游的新局面,是适应回归自然旅游的必然要求。
3.“5+2”生活方式带来的发展机遇。大都市圈包括的主要城市有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目前拥有的私家车数量超过400万辆,而且还在快速发展,预计单北京到2020年私家车数量将突破500万辆。私家车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居民“5+2”生活方式(5天在城里上班,两天在郊区休闲放松)的发展。保阜忻高速公路通车后,从北京、天津自驾车到阜平的出行时间会缩短到两个多小时,使阜平县真正成为京津都市的后花园。
4.道路设施和旅游网络日趋完善。随着保阜忻高速公路建成和通车,将会使阜平县由交通闭塞一跃而成交通便捷之地。保阜忻高速公路通车,会改变目前京津游客到五台山出行方式,多数游客由过去乘坐火车绕道山西而改成乘坐长途汽车或自驾车经过阜平县。通达性的改善提高会促进阜平旅游大发展,全面改变阜平旅游现状。
(四)威胁(Threats)
三道岭景区面临的威胁来自于内外两方面,外部主要是竞争,内部主要是开发过程中对资源环境的破坏。
1.市场竞争和同类产品的竞争。旅游业的大发展带来的既有机遇,更有挑战。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或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这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表明各地区之间的旅游市场竞争必将日趋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景区作为一个后开发地区,将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市场竞争态势。阜平主要资源板块依托于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以及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两处大型温泉。结合阜平客源市场分布以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状况,不难发现,阜平面临着严峻的同构资源竞争威胁,如果没有高水平策划和规划,盲目追随模仿开发,有可能淡化阜平旅游资源优势,严重影响市场份额,甚至导致投资开发失败。
2.旅游需求日益差异化。经历了一波又一波旅游热潮的中国旅游者,在经过了大众旅游后,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日益多元化,表现了旅游需求“日益差异化”,这要求提供的旅游产品必须多样化,才能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这就给景区在旅游产品多样化开发上带来一定的挑战。
3.旅游开发中的环境威胁。三道岭景区拥有保存较好的原始生态环境。这些自然生态环境是景区的背景色和支持系统,起着衬托和渲染的重要作用,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是人类活动介入自然生态环境,容易造成旅游区原有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扰动和破坏。因此,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推进旅游开发;如何通过旅游开发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我们开发旅游业所要面对的重要威胁和挑战。
三、初步结论
“原生态”成为地球的世外桃源,成为人们梦境里的“香格里拉”,成为天然美、原始美、自然美的代名词,原生态象征着生物与物种多样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