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针灸理疗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急诊医疗;护理;风险管理;纠纷;投诉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104-02
医院是一个独立存在于社会并具有特殊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的机构,它具有一般社会组织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如火灾、失窃、欠帐、倒闭、被等风险,还具有其独有因医疗行为和医疗对象而存在的风险,如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医疗侵权等。然而,由于目前我国法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医疗机构只能独立面对这些风险,甚至必须承受一些本来不属于自己承担的风险。风险管理(RM)指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发觉、评价,并寻找其对策的管理科学,降低经济损失的风险和法律诉讼[1]。而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医院人员、治疗和护理技术、药物、医院环境、医疗设备、医疗护理制度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2]。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就医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因此研究分析风险管理在防范急诊医疗纠纷和投诉中的作用,就显得极为有益,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11年1月――2012年3月来我院急诊或住院治疗的患者。在制定相关准则后,严密观察和统计这一年多纠纷和投诉时间的发生。
1.2 方法
1.2.1 提高自身素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技术和质量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在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方面,首先重视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培训);其次是抓好医疗质量管理,完善各种医疗管理制度。制定适宜的工作标准和制度,并且保证将这些制度落实到实处。其宗旨是全面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素质,建立起良好的心里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慎独精神,过硬的业务素质,最终树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1.2.2 履行告知义务的重要性 医疗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在法律上医护人员无法承担这种高风险的责任,应加强早告知服务,让患者明白既然要接受医疗服务,就要接受可能受到损害的风险。患者同意是医疗工作侵权行为的必要免责条件,是医疗工作行为合法性的前提。医护人员应将每项操作的目的、风险因素告知患者和家属,特殊治疗、护理、检查应征得患者的同意,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这既是尊重患者的权利也是医疗人员自我保护的需要。
1.2.3 加强医患沟通,强化医德医风教育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倡爱岗敬业精神,必须强化新医学模式的推行和人文精神的树立,要对医务人员进行坚持不懈的医德医风教育,教育他们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患者至上”的思想,尊重患者权利的观念,切实改善服务,主动与患者建立平等关系。加强医患沟通,是减少医疗纠纷,缓解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
1.2.4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强化法制观念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容易发生护理纠纷的问题和隐患,从法律的角度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加强对《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的学习,使医护人员能够认识到新形势下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同时要懂得如何避免发生失职行为。
1.2.5 接待得当,妥善处理医患纠纷 在纠纷处理过程中,患者处于整个事件的中心,患者对投诉事件的处理要求,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受医院态度的影响。所以不管投诉的真正原因如何,作为医务人员,必须注意接待方式,站在患者的一方理解他们。如在纠纷的早期就以高压态度对待,往往会激化矛盾,迫使患者提讼。所以应多考虑如何去缓解、疏导投诉者的过激情绪,要善于协调和稳定,多倾听而不急于为自己辩解。因为客观上患方处于信息弱势地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所以,医务人员应与患者建立沟通渠道,以尊重、理解、同情的心态与投诉者对话,细细解释,以促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控制事件的扩大,化干戈为玉帛。医患纠纷作为医患之间的一种矛盾,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因此,医务人员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防范医患纠纷,运用法律武器处理医患纠纷,通过抓医疗质量,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医德医风教育,规范各项操作规程等措施,严格杜绝各环节医疗缺陷发生,使医患纠纷得到有效控制,进而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统一,最终形成融洽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
2 结 果
通过一年多管理风险准则的实施,我院的主治医师和护士人员风险意识均得到提高,医生的手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护士的专业意识也加强了,整个医院的管理工作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医患关系得到大幅度改善,纠纷和投诉率大大降低。
3 讨 论
目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全国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其家属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59.63%的医院发生过因病人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纠集多人在医院内围攻、威胁院长人身安全;35.56%的医院发生过因病人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纠集多人到医务人员或院长家中威胁医务人员或院长人身安全。发生上述事件的主要原因是:①医疗服务过程中有技术、服务态度、医疗收费、管理缺位等缺陷所致;②医生缺乏和病人充分沟通和履行告知义务,致患者对疾病的发展和病情变化,诊疗措施缺乏理解所致;③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所致,如对合并症发生,治疗后果等④全民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加;⑤有关医疗卫生方面的法律尚在逐渐完善过程中;⑥极个别患者借纠纷达到恶意目的,如不交费、索取高额赔偿等;⑦某些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⑧患方缺乏基本的医疗知识,不配合救治。随着纠纷和投诉事件的发生,医生与医院受到极大损害,具体表现为:①开了以“恶”解决医疗纠纷的先例;②助长了不良势力的滋长;③恶化了医患关系,同时医院及医生的信誉降低。但患者的投诉和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也能够阻止患者流失,减少负面影响,提供免费的市场信息和预警危机。
处理投诉的基本方法包括表示道歉,仔细询问,记录问题,解决问题,用心聆听(聆听是一门艺术,从中你可以发现患者的真正需求,从而获得处理投诉的重要信息)。我国的医疗纠纷具有呈上升态势,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关注度高,社会影响面极大,医患关系紧张,患方法律意识强,医方相对薄弱等特点。作为医生或医院领导应该了解纠纷事件特点并且具体想办法解决纠纷,让医院及医院工作者免受损失。
参考文献
关键词:针灸推拿 物理疗法 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057-01
经过数千年的经验积累与理论提升,中国传统医学中积累了大量如针灸推拿等具有实用价值的功能康复与临床治疗技术,它们在临床功能康复、痛证治疗和预防健身及内、外、妇、儿等各科多种病症的治疗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也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与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祖国医学也历来都是在汲取先进的理论与技术中不断发展。作为通过刺激体表特定部位以达到治疗效果的针灸推拿技术与现代物理疗法有着许多相似与可借鉴之处,相信通过将二者有机结合定会取得许多医学领域的进步。
1 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的主要特点与临床疾病诊治范围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外治法中应用最广、疗效最确切的医疗技术,一直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充当着主要的角色。针灸运用其简、便、验、廉的治疗优势和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治疗作用,对人体外表皮肤特别是腧穴系统的刺激以激发人体正气、提高人体免疫力,通过增强人体自身抵御外邪的能力以达到控制病势、恢复健康的目的。尤其是对一些具有双向良性调节功能的穴位刺激以后,不仅治愈了疾病,也调整了身体的阴阳平衡,大大加强了针灸治疗疾病的范围,尤其在保健康复方面显示出了中医的绝对优势。
推拿按摩疗法是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28种手法刺激病患特定的腧穴以治疗受伤、疼痛、不适性疾病。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理论,针对不同的病情,运用不同的手法调和阴阳、推行气血、疏通经络、活利关节,起到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等作用。
物理治疗,简称理疗,是通过使用力、电、光、声、磁、冷、热、水等物理因子以治疗疾病、恢复与重建机体功能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与药物代谢相比,具有收效快、无痛苦、副作用小、疗效持久的特点。近年来在医院与社会上的使用愈来愈多并逐渐被广大医患及家属所认同,被大量应用在疾病后期的功能康复与年老体弱人群的保健。
2 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的异同点
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的不同之处在于二者在对临床疾病的诊治中所依据的医学理论不同,且因为使用治疗工具的不同而在临床上存在着不同的治疗手法和注意事项。针灸推拿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体系中具有自己特色的理疗技术,治疗手法和设施分为针灸(即毫针,在此基础近年代出现了许多新针疗法,如小针刀、平衡针法、雷火灸等)、推拿、按摩、拔罐、刮痧、刺络放血、熏蒸、穴位注射等。物理疗法以现代医学中的生理、病理、生化等知识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因素和运动因素作用于人体以调节人体虚弱与疾病状态下的局部或全身状况,达到转化病理生理,消除病因及促进机体康复的目的。作为紧密结合现代医学的一项诊疗技术,理疗也在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手段的更新而不断发展,伴随出现了一大批新型医疗设备与治疗方法,如康复机器人、射频、臭氧仪器等。
3 实例80例面瘫患者,疗效显著
3.1 诊断标准。
需符合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表现为突然起病,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驰,不能作蹙额、皱眉、示齿、鼓腮等动作。口角歪斜,患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部分病人初起时,多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
3.2 临床资料。共80例,男37例,女43例;右侧38例,左侧4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8岁,平均47岁;发病时间最短1天,最长5年,除1例5年外,其余平均6天;治疗时间最短15天,最长90天,平均42天。
3.3 治疗方法。
3.3.1 推拿。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患侧面部朝上,用一指禅法推揉从患侧承浆穴开始,向上沿地仓、人中、迎香、颧、四白至承泣穴,从承浆穴开始沿大迎、夹车、牵正、下关至太阳穴,沿从下推揉至上的方向4~ 5遍,再从印堂开始,沿攒竹、丝竹空至太阳穴,推揉4~ 5遍,用抹法,用大拇指从内向外抹上下眼睑1~ 2min。每天1次,15次1疗程,中间休息2天,再继续下1疗程。
3.3.2 针灸理疗。
取穴:主穴:承浆、地仓、夹车、四白、阳白;配穴:人中、迎香、颧、太阳、印堂、攒竹、丝竹空。
操作:每次取主穴2~ 3穴,配穴2~ 3穴,斜刺进针,针尖朝向患侧,行针有酸胀麻感后,接电针刺激仪,然后神灯照射30min。每天1次,15次1疗程,中间休息2天,再继续下1疗程。
4 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面肌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面肌功能大部分恢复正常;好转:症状部分消失,面肌功能部分恢复;无效:治疗后症状和面肌功能无变化。
4.2 结果。2疗程治愈25例,3疗程治愈38例,4疗程后明显好转9 例,4疗程后有好转7例,除1例无效外,其余79例治疗均有效。
5 体会
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贝尔氏麻痹,属于中医学“口僻”范畴。多因卫阳不固,络脉空虚,邪气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至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现代医学多认为茎乳突孔内病毒感染,引起组织水肿或骨膜炎以压迫面神经,或因局部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麻痹。推拿针刺可使脏腑与经络之间,经络之间,腧穴之间的经气得以沟通交融,推动经气运行,营卫气血得以流通。电针刺激、TDP神灯照射治疗本病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局部水肿炎症的消退,进而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结合患者年龄、基础病的多少、就诊早晚,可判定患者康复需用的时间。年龄越小、基础病越少、就诊越早恢复越易。故中医针灸推拿结合康复理疗治疗诸多功能性疾患效果确切、疗程短、费用低。
参考文献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吉兰泰医院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750333
【摘 要】目的:探讨分步针药理疗并用对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111 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理疗组和联合治疗组,通过采取不同的诊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和理疗组,并且联合治疗组中有效人数最多。结论:分步针灸疗法同理疗相结合,配合药物治疗,相比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和单纯的理疗疗效更好,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理疗;血塞通;乙酰谷酰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由于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受压所致的颈椎病类型,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运动、感觉和反射障碍,本病比较多见,所以相关的治疗手段也较多[1]。手术疗法和神经阻断疗法风险较高,患者难以接受,同时对于医生来说技术要求也较高,所以手术疗法在推广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为了增强理疗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本院打算加入分步针灸和药物疗法,联合治疗患者,并对疗效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原则
本次调查以国家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在1993 年制定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为主[2]。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不予以纳入:
(1)颈椎病类型属于非神经根型患者。
(2)由于颈部外伤史导致颈椎错位人群。
(3)颈椎其他疾病如颈椎肿瘤、颈椎骨质疏松患者等。
(4)具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类疾病等患者。
(5)对于本次调查中所用药物等出现过敏症状的患者。
1.2 一般资料
以我院为调查点,依照以上诊断原则和知情同意原则,在2011 年5 月至2014年12 月期间,选取了111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在保证组间差异均衡的前提下,将111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治疗组、理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7 例患者。药物治疗组中男性患者16 例,女性患者21 例;年龄范围在32~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38±12.33)岁;病程3~13 年,平均病程为(5.38±3.23)年。理疗组中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19 例;年龄范围在35~67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48.04±14.52)岁;病程2~14 年,平均病程为(5.83±4.21)年。联合治疗组中男性患者15 例,女性患者22 例;年龄范围在31~64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1±10.78)岁;病程4~17 年,平均病程为(6.43±2.59)年。通过统计分析,三组的男女比例、年龄、病程和病情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三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3 诊疗方案
对于联合治疗组,采用分步针灸、理疗及药物疗法联合治疗患者。分步针灸方案:以大椎穴、颈夹脊穴、颈阿是穴、风池穴和颈百劳穴为主穴,依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增加相应的配穴进行治疗,如明显颈肩疼痛患者,用天宗穴和肩髃穴作为配穴等。所有穴位针刺平补平泻,30 min 留针,针从穴位取出之后,艾灸10 min。理疗方案:采用头颈牵引和中频电疗法。牵引时间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15~20 min之间,中频电疗仪器为郑州康隆KD-1 治疗仪,电疗时间为20 min。药物治疗方案:血塞通注射粉400 mg,乙酰谷酰胺注射液0.6 g,20% 甘露醇注射液125 ml,均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用药。针灸和理疗10 天为一个疗程,每天1 次,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药物治疗为5 天一个疗程,每天注射1 次,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 疗效标准
依据患者恢复的情况分为有效、好转、无效三个程度,有效是指疼痛症状明显减轻,颈部活动灵活,体征正常;好转是指疼痛程度减轻,颈部和其他部位体征出现好转;无效是指症状和体征都没有变化。计算各组的总有效率,具体公式为总有效率(%)=(有效人数+ 好转人数)÷ 各组总人数×100。
1.5 统计分析
采用软件spss19.0 进行统计分析,如果P<0.05,则可以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本次调查显示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2.16%,理疗组总有效率为67.57%,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9%,通过卡方检验可知,三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7.674,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卡方检验可知,药物治疗组与理疗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X2=7.341,P<0.05)和理疗组(X2=5.103,P<0.05),而且联合治疗组的有效人数也是最多的,由此可以看出分步针药理疗并用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疗效显著强于单纯药物治疗和单纯理疗。
3 讨论
颈椎病是生活中的常见疾病之一,尤其对于经常伏案工作的人群,在五种颈椎病类型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类型,如果不能采取措施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人群健康和生活。相对于高风险的手术治疗来说,理疗治疗颈椎病更容易让患者接受。牵引疗法可以帮助肌肉解除痉挛,纠正关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颈椎的压力;中频电疗法可以利用不同程度的刺激波形达到镇痛的作用,减轻牵引造成的刺激。颈椎病同时也是中医的常见疾病,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认为属于“痹症”,所以作为中医传统治疗方式之一的针灸疗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3]。
参考文献
[1] 刘世超. 理疗配合分步针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5(05):92-93.
关键词:带状疱疹;针灸理疗;穴位注射;临床效果
带状疱疹一般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会导致局部病灶有成群的水疱,同时伴随着神经带状分布,带来身体不同程度的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感。部分患者会有复发可能,同时会有后遗症的存在。特别是中老年群体为高发群体,春秋换季的时间为高发时段[1-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来自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的40例带状疱疹患者,其中男性为21例,女性为19例;年龄为23~83岁,平均年龄为(54.2±12.4)岁;其中病程时长范围为2d~4年;发病部位中头颈为5例,四肢为3例,胸背为3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情况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灸理疗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穴位注射疗法。针灸理疗采用脉冲性电针(患部取穴、围针刺法),调节为中度刺激标准,在患处进行局部的抗病毒的药物涂抹,同时进行30min的神灯照射。进行1次/d电针治疗,而神灯照射进行2次/d。穴位注射采用夹脊穴,选2穴/次,运用甲钴胺500ug穴位注射治疗,1次/d,或者间隔1d注射1次。
1.3评估观察 疗效通过综合评估进行,治愈标准为疱疹消除,疼痛消失,临床相关体征和检查表明恢复正常;有效标准为临床症状和检查指标有所缓释;无效标准为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没有改善,甚至恶化。有效率为治愈和有效的总和。对于疼痛情况评估,分为0~3分四个评分标准,分别对痒、痛、烧灼的感受进行评估,分别对治疗前后情况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到的数据经由SPSS 17.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做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做检验,同时以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65%;在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情况上,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2。
3 讨论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带状疱疹是由于患者湿热内积、肝火郁结,同时在劳累之后外邪入侵所致。而在西医理论中认为带状疱疹主要是病毒感染所致,表现为顺沿神经组织分布的疱疹,会伴有严重的神经痛,属于神经组织受损的一种表现。
临床中运用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已经证明其可以达到及早的减少疼痛时间和疼痛程度,同时让疱疹能更快的结痂脱落,有较好的镇痛与治疗疱疹的效果。一般作为神经病变疾病,要给予神经组织一定营养,可以通过口服用药,也可以采用肌注方式。其中甲钴胺属于维生素B12类的药物,可以有效的促进髓鞘的生成来修复受损神经组织。在面瘫、糖尿病性的神经病变都有一定效果,而在带状疱疹的治疗上,在国内外也有较多的成功临床依据。但是该药物采用静脉滴注或者肌注方式的给药无法保证病灶区域局部的药物浓度,同时需要联合口服药物来辅助镇痛治疗。而穴位注射可以兼具穴位针刺和药物使用的双合一效果,有效的让经络得到刺激,让穴位疗法与药物作用同时发挥,从而有效得到改善机体病理状况,进而得到治疗的效果[3-4]。
通过夹脊穴治疗,其分布着脊神经、交感神经的干与椎旁节,以及相关交通分支,可以有效的治疗神经节区域的疾病。穴位注射可以达到快速提升局部药物浓度,从而镇痛效果明显,可以减少药物大量使用的副作用。
本研究中,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65%;在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情况上,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可以发现穴位注射联合针灸理疗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达到快速减少疼痛和缩短疼痛时间的作用。但是在操作上可能对于患者来说较为复杂,部分患者可能更愿意采用口服用药方式,从而减少穴位注射的疼痛感。但是相对于静脉滴注方式,该方式又显得有时间上的优越性,可以大大减少患者治疗时间,同时局部用药药效快速,减少患者不适感速度快,治疗的时间也相对较少,总体情况上,患者会更容易接受,加之医生凭借自身医生的身份权威性,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解说,患者会比较有信任感和信心。
参考文献:
[1]卢静,樊锦青,张朝晖.电针结合穴位注射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4(19):143-144.
[2]蔡正良,李亚琴,潘桂花,等.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中IL-6与IL-10水平的影响[J].甘肃医药,2014(3):213-214.
[摘要] 目的 整理该院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针灸理疗资料,探讨针灸理疗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优势。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52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6例患者,对两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并对中医组加用针灸理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中医组治疗有效率96.15%,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76.92%,中医组治疗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2.31±2.48)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5.78±2.85)m/s,常规组治疗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2.35±2.46)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5.47±2.56)m/s,治疗后中医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8.68±4.54)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6.72±4.53)m/s,治疗后常规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6.62±3.47)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3.75±4.5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疗法;针灸理疗;常规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9(b)-0116-02
糖尿病在我国属于高发疾病,患者经常在中老年阶段发病,造成患者生活、工作巨大的变化,许多患者在治疗期间并未做到有效控制血糖,出现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1]。糖尿病并发症中,以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较为普遍,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大,许多患者在发病后出现四肢损伤,严重时需要截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下肢发病率更高,病情发展程度也更加严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家庭经济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压力[2]。临床上主要以药物治疗方法进行疾病的控制,但对于患者肢体的影响无法有效改善,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中医学理论将针灸治疗方法应用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3]。现对所52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6年3月所收治的52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6例患者。中医组男13例,女13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3.25±8.46)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5.37±2.56)年。常规组男12例,女14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3.28±8.45)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5.39±2.57)年。患者在该院均通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4]指导下确诊,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麻木、针刺感,严重者出现踩棉花、肢体感觉障碍等症状,上肢则出现手套或外套样变化,通过肌电图检查显示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传导功能出现异常,患者排除具有其他器官重症或神经系统疾病,并排除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西药治疗,患者首先进行血糖控制、饮食控制等,并对患者进行甲钴胺片的用药,药物选择卫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药品的弥可保药物,对患者进行口服治疗,剂量为0.5 mg/次。中医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理疗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取穴,取穴主要分为上肢穴位与下肢穴位,上肢穴位包括合谷穴、阳池穴、曲池穴、内关穴,下肢穴位主要包括足三里穴、阳陵泉穴、太冲穴等。其次对针灸针具进行消毒,保证治疗无菌化操作,针具选择为毫针,并按照针灸规范进行由低到高的方法加大刺激力度,主要采用捻转、提插等手法进行针灸治疗,对上述穴位进行针刺治疗,针刺时间为20~30 min/次,2次/d,针刺治疗以10 d为1个周期,周期间需休息2 d,待针刺治疗完成后采用理疗方法进行治疗,理疗主要采用中频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20 min/次。两组患者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
1.3 疗效判定
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针刺、疼痛症状消失,且肌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有明显改善且肌电图结果好转幅度>5m/s;无效:患者症状未见减轻,或肌电图显示疾病出现发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进行记录和对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中医组治疗有效率96.15%,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76.92%,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中医组治疗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2.31±2.48)m/s,常规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2.35±2.46)m/s,治疗后中医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8.68±4.54)m/s,治疗后常规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6.62±3.47)m/s,两组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是目前危害我国人民生活与健康的主要全身性疾病之一,患者经常出现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以及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尤其以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对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威胁最大,发病率较高[5]。通过临床研究证实,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发病机制,与患者患糖尿病后果糖堆积无法消化,肌醇消耗过量,脂肪酸代谢异常等有关,上述现象都会直接造成患者神经出现非醇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增加,并对患者的神经系统产生损伤,造成患者的四肢出现麻木、疼痛、针刺、脚下踩不实等临床症状,严重时导致患者肢体末梢坏死,需要通过截肢挽救生命[6]。由于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发病原因是血糖过高,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微循环进行治疗。以此降低患者出现末梢神经坏死的几率,延缓病情的发展。
中医将糖尿病视为“消渴”症状,患者出现多饮多食但迅速消瘦,中医理论认为是患者体内五脏的平衡被打破,使患者出现“痹症”,“痹症”的主要发病原因,与患者长期处于“消渴”状态,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受到影响造成阻塞导致的[7-8]。需要通过通畅经络治疗患者的疾病,针灸作为我国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方式,具有非常成熟的临床经验。临床研究证实,通过针灸治疗与理疗的联合应用,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也得到明显变化。该次实验中,中医组治疗有效率96.15%,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76.92%,治疗后中医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8.68±4.54)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6.72±4.53)m/s,常规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6.62±3.47)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3.75±4.52)m/s,可见患者通过针灸理疗进行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更高,对患者神经传导功能改善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神经功能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莉. 针灸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15,27(6):84-85.
[2] 闫爱国. 针灸理疗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67例[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165-166.
[3] 潘文涛. 针灸联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14,2(2):190+192.
[4] 范华英,陈姣,杨明晓,等.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16(5):197-200.
[5] 张雪英,胡军朝.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11):1022-1023.
[6] 荆丽艳. 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6(10):9-11.
[7] 张春霞,李杰辉,黄许森,等.湿润烧伤膏换药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5(12):1712-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