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财务防控风险

企业财务防控风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财务防控风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财务防控风险

企业财务防控风险范文第1篇

摘要: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相关概念以及成因;其次探讨了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如何加强财务风险防控管理以及可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管理;风险防控;财务风险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充分表明,在新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将会减少对企业发展的干预,将经济职能更多转向为企业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尊重市场自身发展规律,让企业公平、公正的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然面临更多的风险,这就使得企业必将对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一、企业财务风险造成的后果

1.导致财务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财务风险的集中表现,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2.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较差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内部财务关系不顺

企业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相关概念及成因

1.财务风险的概念

(1)财务风险和风险防控的概念及内涵。广义的财务风险通常是指包括公司财务管理活动本身各方面所具有的风险。将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分为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对财务风险的定义限定为由于使用负债筹资而带来的风险,而对于经营风险,则定义为由于使用经营杠杆而导致的公司息税前收益的变动而产生的风险。结合以上理论,将本文中谈及的财务风险定义为由于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公司在融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财务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发生背离,产生损失的可能性。由此可见,财务风险实际上应包括融资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和其他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其特征主要体现为具有客观存在性与不确定性。

(2)财务风险防控的概念及内涵。财务风险防控管理过程应包括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以及对财务风险的评估。从防控管理内容上讲,则应包括单位预算风险防控管理、财务收支风险防控管理、资产运营风险防控管理、采购风险防控管理、发展风险防控管理和操作风险防控管理这六大类别的风险防控管理。只有对这些环节的风险从严强化管理,坚持制度创新,才能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力争为建设世界一流财务工作新局面做出贡献。

2.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财务预算风险。一是预算编制不科学带来的风险。通常体现对单位相关部门上报的项目预算经费没有进行深入审核,预算编制不够细致、严密。二是对预算资金管理不规范引发的风险。预算资金管理不规范,则主要是指在预算资金的分配与管理上,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标准,造成预算资金分配不均衡、被挪作它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在预算资金支出环节,因财务人员对具体项目的不了解,信息交流的不畅,容易造成资金拨付不及时,影响项目进度的顺利进展。

(2)财务收支风险点。一是收入不按照合同约定,不入账、少入账。如没有定期核对往来账目,欠款长期不能回收,也不做帐务处理;又如当期的生产成本、费用跨期入账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在收入确认原则方面,有的单位财务甚至通过变更销售收入确认方式,来改变企业财务报表上营业收入的数据。此外,有些企业还存在虚构收入的现象,如通过对开发票,确认收入等。这些做法非常容易导致债权债务统计不实,而财务统计的不真实又为企业在运营中作出的决策埋下了风险隐患。

(3)财务管理制度的不严格,企业管理不善,账实不符。如有的单位不顾生产实际用量而大批采购、重复采购的现象依旧存在,物资过分积压浪费,不仅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且对企业的资金成本,也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占用。此外,对材料出入库管理不够严格,材料入库、出库手续不全,材料管理部门长期不与财务部门对账的现象也颇为多见。

(4)成本费用管理不严,对成本乱挤乱摊的现象比较严重。一是资本性支出挤占收益性支出。如将应列入资本性支出的固定资产列入当期生产成本等;二是收益性支出挤占资本性支出。如将机器维修等费用列入资本性支出。这种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乱摊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主体财务状况以及财务成果的真实、可靠。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的对策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制度创新

首先应加强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企业制度创新,以法律法规、企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为准绳,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往来账项管理、资金管理与成本管理。如在预算管理方面,企业可以从完善预算组织程序着手,建立预算评审项目库,坚持按程序办事。此外,企业亦应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决算制度,使之能够为预算的执行提供真实、可靠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建立集预算、核算、决策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从而减低企业财务预算方面的风险。

2.落实管理责任,强化财务核算监督

落实管理责任,就是要责任到人,以资金管理业务为例,其存在着资金控制人员违反规定支付资金的风险,那么资金控制人员就是这个风险点的第一责任人。此外,在强化财务核算监督方面,对所有的会计事项都要实行由经办、审核、部门负责人、稽核四人负责的业务流转程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对财务流程的重重把控,才能做好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工作。

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财务风险指数的高低,因此,有必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和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树立财务人员的责任感、忠诚度,使财务人员清楚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工作的每个环节当中,财务工作无小事,任何麻痹大意的行为都可能给单位带来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制度建设,落实管理责任,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及风险防范意识,对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唯如此,才可将企业的运营风险减到最低,为财务工作理顺管理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胜,傅太平.论企业的全面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4(06):86.

企业财务防控风险范文第2篇

一、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新定义

企业财务风险指企业财务活动中各类不稳定因素所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往往导致了预期收益与实际情况的脱节,造成企业蒙受损失。企业的组织、生产等每一个环节或方面都有可能成为问题潜在的诱发区域。当风险一步步转变为损失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水平将大受影响。众所周知,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四个方面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需要企业面对的往往是不同环节都有可能产生的风险,当这些风险渗透进了企业资金管理后往往导致新的经管问题,会对正常的回收资金和收益分配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但与此同时,一个正常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面临各类财务风险又是在所难免。财务风险在资本流通中可谓不可避免。从资本运作角度理解资本流通是资本进行运作时流通初始的本金垫支,以价值衡量作为目标以增加货币本金的回收,在此之中财务就成了重新获取货币垫支所进行的运动。由此可见财务风险的源头实际上生于本金垫支,当相关的筹集活动一货币为资本使用时,无法跟随价值升值成为了资本所携带的风险。资本流通的过程成为了财务风险移动与积累的过程,资本风险会根据之前的资本形态进行接纳,这一过程中又会不断吸纳新的风险,最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会在企业的资金状况和财务成果中得到具体反映。由此可见财务风险将造成企业面临利润不稳定、偿债能力下降等问题。在财务结构中无论作为起到还是终点,都可是为财务的一大静态表现,对运动过程进行表现。上述定义从总体上阐述了财务风险,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将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企业财务风险影晌因素与风险控制原则

在认识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定义的基础上对方向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把握,必须清楚地看到这些成因,才能在实践工作中做出有效的防范和规避,进而将风险损失降低。本文将就此在下文中列举财务风险的几大产生原因。

1.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

企业的资产结构中的债务比例不宜过高,过高的债务比例会导致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等问题,进而将企业拖入严重的财务困境。过高的负债比率将使企业负担起利息且到期需要偿还高额债务本金,在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时此类问题甚至可能直接造成企业资不抵债,破产清算。

2.企业的资产流动状况差

如何保持良好的资金状况以偿还到期债务和利息是企业在完成融资后所亟需面对的课题。这时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较弱、变现能力不强将无法保证有足够的现金,这些都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由潜在发展为现实,轻则产生财务危机,重则造成经营失败。

3.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

当企业的财务决策不合理时,缺乏科学性的决策会造成实际效益与筹资成本的失衡。经营管理不善导致财务状况恶化,严重威胁企业到期财务水平增加静态风险蔓延的破坏性。这些都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可见决策失误所带来的重要影响。

4.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导致不同的财务风险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相关法规制度等环境外部因素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避免的。这些因素独立于企业之外不受企业控制,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剧烈影响。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增大了企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综上,上文列举的前两点因素是财务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而后两者则是直接导致风险发生的间接原因。类似情况一旦发生,会对企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企业需要制定如下风险控制的原则。

(1)收益、风险均衡原则。企业的经营者在经营中不能只注重企业的收益,要对可能到来的风险与可能造成的损失做好提前的预判。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者将收益与风险同等对待,寻找其中所存在的联系以达到均衡各方的目的。趋利避害的基础上为企业争得更多利益。

(2)风险适度、限度承担的原则。财务风险的存在是不以公司经营者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有关人员必须正视。在认识风险的基础上明确它可能造成破坏的最大程度。

(3)提前预警,有效规避的原则。任何财务风险都不是凭空生产,其产生之前必有先兆,即所谓的预示性。及时建立有关的预警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4)分权分级管理的原则。在财务风险来临是,企业需要上下一心共同面对,管理上需要分权分级明确相关责任。

三、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1.合理规划资本结构,保障融资环境

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规划中的重要课题,而合理的负债比例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对于企业的经营者来说,必须在保持适当的负债同时控制资金成本,否则就可能造成无力还债甚至资不抵债。只有规划合理的资本结构,控制好负债比例,才能让企业的融资环境大大改善,吸引各方投资。

2.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险

当企业风险不可避免时,分散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企业的经营者可将筹集的资金进行分散投放,让不同盈利和亏损程度的项目共同分担风险。这种分散应对的方法可以实现盈亏互补、削弱风险带来的破坏。不过此种方法尚需企业领导者谨慎选择。

3.合理制定风险应对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

在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中,经营成果良好,资金却紧张的状况时有发生。比如投资长周期项目、投资高成本项目等,它们都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此类情况一旦出现就意味着潜在的财务危机已经生成。因此,企业的经验管理者需要及时制定风险应对的相关政策,对于各收回款项进行及时处理,安排合理的资金运营计划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

4.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搭建风险防范的实现屏障

企业财务防控风险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策略

引言

经济全球化已经处于成熟阶段,而我国经济高度的开放使得中小民营企业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其既是中小民营企业的机遇同时其也将会面临更大的风险。中小民营企业在日常运营环节中进行的各项业务操作都会对财务风险直接或者间接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要想确保其能够稳健的发展就必须要对财务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此外,我国对于财务风险防范的情况是大型企业十分重视财务风险,而中小民营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通常会对财务风险防范缺乏投入,所以,在中小民营企业的日常运营过程中通常会由于财务风险而陷入财务困难,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加强对财务风险防控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财务风险主要就是由于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受到外部后者是内部的因素影响,从而给企业财务带来负面影响,致使企业形成一定损失的情况。而中小民营企业则是由于其规模较小,现金流量并不像大企业那样充足,可能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没有能力对之前的融资或者债务等进行偿还,就会致使中小民营企业资不抵债的情况产生,从而给中小民营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防控原则

(一)局部风险和整体风险防控机制相结合

通常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通过层次可以划分为局部风险与整体风险,而该原则就是中小民营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防控机制时应该加强部门间的协同作用,将部门所面临的局部风险与整个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整体风险相互结合。通过该原则构建的财务风险防控机制能够从企业整体财务风险出发进行考虑,而且在落实后能够优先降低企业整体的财务风险,从而带动分散财务局部风险。

(二)风险防控与风险处置相结合

当前阶段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就是将风险防控与风险处置相互结合,具体就是指企业在对财务风险具备足够的认识上制定出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率的一系列措施。正是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的外部环境较为复杂多变,而且企业自身内部控制缺乏漏洞,就需要通过风险防控与风险处置相结合使得风险发生给企业带来最小的损失。

(三)动态适应性原则

我国市场企业中,中小民营企业占据较大的部分,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效益,同样需要面对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且由于缺乏财务风险防控的经验,其可能在构建财务风险防控机制上并不是十分完善,因此在制定时就要遵循动态性适应原则,要让整个财务风险防控机制灵活化,能够在中小民营企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实时的优化。

三、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1.政治环境因素的影响: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基于政治环境基础之上的,政治环境涵盖了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法律法规对企业财务所造成的影响。而且政治环境因素当中对中小民营企业影响最深的就是行业标准、行业政策等的制定。同时利息以及汇率也有着极大的影响。例如我国对银行中的贷款利率进行提升,企业的财务、经济负担都会增加,同时也降低了企业资金的流动性。2.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经济的发展是周期性的,不管企业是何种类型的企业其必定都会受到经济大势的影响。而且中小民营企业面对经济大势,其形势将会更加严重,其财务运营必定面临更大的风险。而且当前阶段,通货膨胀的情况时有发生,必定会增加中小民营企业的生产成本,其在融资过程中也会增加相应的风险。3.自然以及行业环境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就是企业完全无法应对的,诸如地震、火灾等等,为企业带来不可抗风险,企业财务自然会受到影响。而行业环境的影响,就是同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产能是否过剩等等都是能够影响中小民营企业的因素。但是该因素给财务带来的风险通常是较小的,通常在企业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二)内部原因

1.融资策略的失误:倘若中小民营企业的投资规模资金大于融资规模,那么企业就会面临不小的财务风险,或者是其融资规模过大,造成资金闲置的状况,最终造成企业的资金运营成本,为企业财务带来不小的风险。而且由于现在融资模式多元化,诸如股票、债券、债转股、融资租赁等等方式,融资渠道多元化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且在融资策略上由于制定失误可能直接对企业财务造成影响。而且融资期限也是融资极为关键的内容,其同样也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2.投资决策失误:首先就是对于投资方的信息缺乏了解,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诸如其运营管理不善、重大事件信息没有披露等等,都有可能为中小民营企业投资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且随着投资模式的多元化,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也会使得企业面临不同的财务风险。而且中小民营企业可能存在盲目投资的情况,总觉得投资越多越好。3.资产流动性不强:资产流动性主要指的就是中小民营企业将现有的资产转化为现金的能力。倘若企业的资金缺乏流动性,其在突况发生时不能够通过变现降低风险。而且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的流动资金链本来就是十分脆弱的,一旦缺乏资产流动性的支撑,财务管理面临的风险将会增大。

四、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策略研究

(一)健全财务制度以及风险防控机制

健全财务制度就是通过账目计算,对其构建统一的计算标准,同时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化对各类账目进行定期审查;此外加强职工进行针对性的账目处理培训,从而提升他们的工作准确性。其次是财务审查,中小民营企业应安排企业的财务部负责人定期对财务进行审查,一旦发生漏洞应该对其进行调整。最后就是要加强对于银行账户的管理,要切实的跟踪与管理好各个银行账户的资金情况,对于银行账户资金应该做到定期审查,确保与账面一致。而风险防控机制就需要风险事前防范以及事后控制两个方向进行,在风险发生前要对其极力防控,在风险发生后要积极处置,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二)强化企业融资活动的监控

首先需要优化资本结构,针对中小民营企业来说,要想实现最大的资本收益率就必须要充分的利用财务杠杆,也就是通过债务与股本才能够为企业降低总资本的实际使用成本。但是必须要严格控制资产负债率,还要对资本结构不断地进行优化;其次改善股东权益融资活动,通过构建合理的红利政策,来提升企业的股东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信任程度,必须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科学的制定红利分配方式。最后就是增强企业现金流量,中小民营企业最大的财务风险就是现金流的不足所带来的,现金流关系到企业的偿债能力。

(三)强化企业的投资管理

首先中小民营企业要对投资决策机制进行完善,针对技术投资要对技术研发的可操行性进行科学的评估,同时做好相应的财务风险防控措施。对其研究方向、市场前景、产品测试等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一旦对其财务风险评估确认过高后应该对其进行放弃,而不是一昧的进行资金投入,只有及时地止损才能够减低企业的损失。而且通过科学论证投资的可操行性也是避免企业资金有去无回,降低财务风险。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民营企业主要的财务风险就是各财务指标以及财务内控机制所带来的风险,在构建财务风险防控机制时领导者必须要重视相关问题,必须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同时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防控机制不断的进行优化才能够促进中小民营企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婉桐,王海东.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其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6,(09):160-161.

企业财务防控风险范文第4篇

关键词:铁路企业;财务风险;风险防控

铁路企业最突出的风险是财务风险,在资本结构方面,属于高度杠杆性,负债对权益比率为54%,经营现金流对负债比率为6%,两者在过去三年都遭到削弱。铁道部此前通过较高水平的发债对资本项目提供资金,这表明杠杆性出现实质性改善的可能性较低。

新时期国家改制,政企分开,由于铁路多种经营导致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力量簿弱,内部财务会计管理机制欠缺,外部又监督不力,致使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违法违规现象严重。

一、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类型

1.因资产不实引发资产盈利能力下降风险

因国内现行铁路企业尚未形成健全的体制、模式,以至于铁路企业存货可利用率和变现率不高。同时,铁路企业重复投资和形象工程投资不仅难以发挥资金的使用价值,而且还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失、浪费,使得铁路企业资产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同时,笔者就“加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调研过程中发现,铁路部分企业存在资金闲置现象,而铁路有的企业因资金紧缺导致多项经营业务无法顺利开展,这种资金配置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加剧了铁路企业财务经营风险,严重制约了铁路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因盲目投资多种经营项目和第三产业引发财务风险

铁路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开始涉足多种经营项目和第三产业。由于铁路企业在对多种经营项目和第三产业投资前未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再加上缺乏健全的监督控制机制,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投资目标,而且还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失、亏损,从而给予铁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3.因对外投资证券引发财务风险

与其他企业相比,铁路企业遍布地区较广,涉及资产大,在其经营过程中势必存在一些闲散资金。对于这部分资金,企业领导者并未按照相关规定将其投入铁路主营业务中,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将其投入股市,因证券市场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若铁路企业领导者所购买的股票市值大幅度缩水,将导致铁路企业资金流失,给予铁路企业造成一定的财务风险。

二、造成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

1.缺乏完善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管理机制。新时期铁路企业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科学决策制度及监察制度不完善且未能够落实到位。同时,新时期铁路企业未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违纪行为处置力度不足,使其呈现恶性循环局面,从而给予财务风险形成埋下祸根。

2.财务风险意识不足。新时期铁路企业一味重视财务活动是否得以正常有序开展,忽视了隐藏在财务活动中各种财务风险的危害性。同时,现行铁路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员工风险意识薄弱,未能准确认识到财务风险在铁路企业中所起的负面影响。

3.铁路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不清。财务关系混乱不清是新时期铁路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岗位之间及各员工之间职责权限不明确、管理混乱,以至于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其完整性、安全性大大降低。

三、新时期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策略

1.增强铁路企业财务风险意识

企业任何一个项目都会存在风险,但企业获取利益的多少并非衡量企业强弱的唯一标准。任何一个组织只有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发展,而风险正是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这就需要铁路企业不断增强自身财务风险意识,时刻做好抵御财务风险的准备,当财务风险出现时,铁路企业应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

2.构建健全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构建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实现对铁路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跟踪监督控制,及时发现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最后,构建和执行责任追究机制。铁路企业以“谁审批、谁负责”原则为指导,明确各级员工的责任和义务,一经发现问题需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后果,以此既能够降低铁路企业风险损失,又能够增强铁路企业各级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和危机感。

3.加大财务风险控制力度

铁路企业应着眼于财务目标的确定、财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价、财务方案的审核与实施等环节控制财务风险。同时,在执行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时应坚持下述四大原则:一是应结合铁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设置财务目标,切勿财务目标脱离铁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而独立存在;二是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识别和评价财务风险,在整个过程中尤为注意资金收付风险防范问题,始终以提高资金利用率为基本目标;三是审核和实施财务方案,财务方案的审核和实施直接关系到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因此需要铁路企业以科学合理性原则为指导,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和需求,认真详细审核财务方案,待确保财务方案高效无误后,需严格按照其予以实施,进而从根本上遏制财务风险的发生。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还应包括重视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加强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预算管理、坚持积极稳健的财务会计政策,从而有效地化解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经营的良性化运作,提高其抗御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4.加强对企业领导者及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

防范和控制铁路企业的财务风险,领导及财务管理人员是关键。为此,铁路企业应该十分注重学习和培训工作。企业要通过各种形式组织企业领导者和财务管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财务会计管理知识等。企业领导者及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法律、道德、业务及财务管理素质提高了,也就为防范与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5.在运行机制上规避风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防范各种风险产生的制度保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同时还要有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现代企业制度既有良好的产权关系,又具有完善的运作机制,规范了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的职责和行为,对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企业各种风险的发生有明显的作用。

6.在管理上约束风险产生

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内部不可控因素条件下,应当尽可能预先察觉经营中的危机,并及时采取应变措施,化解风险、消除危机。企业风险控制系统一般包括3部分内容:一是企业风险分析系统;二是企业风险处理机制;三是企业风险责任机制。各部分内容围绕“风险”进行监控,从而使企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四、结论

我国铁路企业发展至今,已经达到经济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复杂化的阶段,同时,财务风险有扩大化趋势。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我国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可谓机遇与挑战同在。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轨道,构建有利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系统,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艳丹:当前铁路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时代金融.2012(36).

[2]龚海英:试论如何在铁路工程施工企业实行财务标准化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 2010(23).

[3]刘 强:浅析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J].价值工程. 2010(30).

[4]陈金延:铁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10).

[5]周 瑞:浅析铁路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 2009(01).

[6]陈金延:铁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10).

[7]吴立香:铁路基建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企业.2009(11).

企业财务防控风险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控

一、企业财务管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关管控工作者的专业思想高度不够

对于目前新准则的条件下,建筑工程施工部门对于企业的财务管控来说,很多的管控工作效率相对不够。究其原因,就是大部分的财务管控工作者自身的思想觉悟不够高,而且自身对于很多专业领域的知识不够丰富,导致很多工作无法有效的落实,延缓了企业中财务管控工作的落实。第一,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部门的管控工作者还在相对比较传统的思想领域中,对于财务管控模式的创新还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关键,促使财务管控的模式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新准则的管控理念无法有效的落实。第二,很多管控工作者没有有效的对其新准则的主要内容的动态进行掌控,落实财务管控的措施还相对比较落后。对于此种情况来说,企业无法有效按照新准则的规则来对财务进行管控,导致问题的出现。

(二)预算管控不完善,财务管控信息不够真实

对于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来说,其主要的根本不同就是对国际性的财务管理理念的带入,主要就是对财务管控的理念进行有效的创新,并且与相应国家的国情进行有效的融合。对于新准则来说,其自身所推出的新型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对于整个企业财务管控的数据信息有着直接的关系,与其自身的精准程度和可靠程度是息息相关的。不过,对于施工部门企业来说,财务管控的落实与其全面预算管控的落实都没有完全到位,成本的核算没有对企业每个运行环节中进行有效的落实,财务数据信息就产生了很大的误差和失真性。这种条件下不只会对整个企业财务管控体系产生严重的问题,还会对企业的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没办法有效地对财务进行管控,提升企业自身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三)目前的财务管控和新准则无法有效的融合

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为了进一步加强财务的有效管控,就要融合新准则的相关原则和内容,对其财务管控制度进行有效的了解和落实,保证企业财务管控体系的有效落实。不过很多建设企业财务管控的融合度不是很高,很多企业都没有进行落实。第一,对于建设施工部门来说,很多的财务管控制度体系并没有对其企业的利益以及经济效益还有权利责任等等进行有效的明确,这样不只是会对财务管控产生一定的问题,还会导致企业财务管控成效的降低。第二,很多建筑施工部门对财务管控的制度体系不够细化,落实过程中有问题,阻碍了企业自身的有效运行。

(四)缺乏监督管理和严格的考核

很多单位在对人员进行考核时通过对会内部控制的落实情况予以忽视,而且整个考核过程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由此使得一些干部为了提高自身的政绩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再有就是因为过于看重自身利益,从而对企业实际的条件予以了忽略,在设置增长指标方面出现了过高的情况,这种情况导致单位经营过于效益过分追求。而这些问题的出现都直接给单位的发展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产生了非常严重的不正之风。

(五)缺乏科学规范的预算编制

也有一些单位逐渐地认识到了会计内控的重要性,并且也对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改进,但是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产生的实际效果却并不是非常理想。尤其是因为在预算编制方面,因为缺少科学性,使得单位每年的预算依旧会依据上一年的预算来执行,从而使得预算缺乏时效性,与实际情况差距很大。再有就是预算项目的开展缺乏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对资金使用情况也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因此非常容易导致内控出现失调问题。

(六)财务管理体系没有搭载满

足新准则要求的先进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现代企业想要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新准则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数据的真实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反观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大部分企业对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进度都非常迟缓,甚至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还在沿用人工方法收集、整理财务数据。这样不仅效率极低,而且财务信息录入错误、录入不全的情况时有发生,管理效果和新准则的执行要求差距较大,无形中给企业财务管理和良性运行增添了诸多不稳定因素,致使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很难在新准则下焕发全新的生机。显然,这些都是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待解决的问题。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成因

(一)市场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自身作为客观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之一,其经营与财务管理无一例外地置身于一个复杂多变的客观市场经济和政策环境中,并极易受到这些客观因素的直接影响。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国内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建筑行业资源相对较为缺乏,矛盾日益突出,一部分综合实力较弱的建筑施工企业长期面临着员工薪酬发放紧张的发展困境,甚至纷纷退出国内建筑行业舞台,加上国内建筑施工市场的不严格规范管理导致的企业暗箱操作、地方执法保护等问题,加剧了我国建筑施工市场的混乱局面。

(二)资金风险

目前,我国建筑投资市场还不够健全规范,部分大型建设项目投入资金未能完全到位,项目建设投资中的风险有一部分直接转嫁给其他建筑投资企业,限制了部分建筑投资企业的主要现金流入源头。为了方便承接大型建筑工程,建筑承包企业在自有项目资金不足的正常情况下向商业银行贷款,但是当举债不适度时就会直接导致严重的企业财务危机。

(三)分包风险

施工承包企业作为建筑施工工程合同履行主体,必须依法承担关于履行合同约定条款的所有相关法律责任,而在现行企业项目工程承包管理模式下,合同條款履行权的实施者一般是非独立企业法人的工程项目部、分公司或项目承包人。尽管一些施工承包企业与工程项目承包部或工程承包方的个人已经签订了内部项目承包施工协议,由于这些施工承包企业“以包代管”经营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施工企业在独立运作多个工程项目部的过程中,严重扩大了工程项目部和其他项目工程承包人的经营自,这对这些施工承包企业来说也必然隐藏着一定的社会、财务、经营风险。

三、财务管理价值

其一,可为达到价值最大化提供助力。施工企业的财管工作期间,可有效找出当前资金应用不合理的情况,切实避免发生账面价值虚高的问题。此外,统筹梳理应收款项,以降低坏账的概率。其二,对内部其他管理行为也起到积极作用,适宜的财管应是企业内部各部门有序运转的基础,其强化企业与外部、内部各环节的有效协作效果。财管人员需要对内部全部工作进行监管,并加以考核,因此,财管价值在于其中心位置。其三,可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施工企业运营的特殊性较为明显,大部分项目运行均需借助大量资金,同时受到施工周期的影响,资金回笼速率慢,形成的财务风险偏高。部分施工企业为获得建设资格,投标金额确定的随机性较强,最终造成中标项目无任何盈利,甚至产生己方的经济损失。但利用有效的财管可准确判断风险,编制应对方案,以降低经营项目引发利益受损的概率。其四,突出企业自身的价值。施工企业的财管对其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简言之,其运营期间对资金量的要求较高,各项工作均需以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而大量且用途不一的资金若不加管理,势必会造成混乱[1]。而借助有效的财管可避免账面和实际值有过大差额,切实保证资金链的有序运转。

四、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措施

(一)确保财务制度标准化

集团公司总部应对各子公司所在地区特点、财务制度等进行调研与分析,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对业务管理流程进行规范,从而确保财务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并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统一性。将企业业务与财务管理合同结合后可以提升企业服务的及时性及完整性。信息技术应用后还以提升外部管控力度并以将业务流程及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落实,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核算工作效率。财务共享模式应用的过程中不同的企业标准也有区别,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协调工作,最终提升工作效率。例如某企业从2018年就不会再使用营业成本倒逼企业经营收入,经营成本也从原有的81%下降到76%,差额也会随之增加。

(二)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管理水平

从相关实际工作来看,财务共享体系的构建可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并可以实现企业经营成本的控制目标。财务共享中心利用计算机系统提升会计核算、汇总等方面的操作速度,同时可以提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相关人员应提升某一管理区域的精细度并以满足岗位需要。此外,财务共享系统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中各部门信息交流,从而保证信息流动速度,避免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信息运算量及存储量相对较大,但是与传统模式相比可以提升万倍以上,最大限度提升管理水平。例如,某企业在完成财务改革后总体成本可以达到286.3亿元,整体成本也增长到97.15%。自2018年开始财务流程也被逐渐简化且成本也会减少,但增加了营销成本,整体利润也从2.63%提升到5.20%,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三)合理利用内部审计,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监督执行力

通过内部审计能够对单位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也是评价内控系统运行是否合理、健全,是否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一定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手,一是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情况来进行审计,二是从内控制度的实施情况,从两个方面对内控工作运行的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与评价。审计过程中一旦发现了相关问题就要立即予以指出,并及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充分确保内控制度监督的执行力。在此基础之上对单位内控措施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更新,更好的帮助单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加强会计核算

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单位还要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通过对内部管理进行科学的强化实现对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还要积极开展稽查核实工作,对账目进行严格的审核,尤其是会计报表等,在稽查核实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核算过程中要确保相关数据与预算标准保持一致,为会计内控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通过建立完善的稽查核实体系,从根本上保障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此外,针对会计内控工作,单位还要对核算的真实有效性进行落实,对相关人员做出表彰和批评,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五)完善财务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从而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现阶段,一部分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时经常出现财务数据信息不全的现象,这样就无法对各部门管理内容进行确定,财务管理人员也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应的财务信息。因此企业应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财务共享资金管理系统,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财务信息进行更新,确保资金管理效率。

(六)创建高素质的管理财务共享管理团队

企业要想保证财务管理中心构建效果应构建起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并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实到人才管理中,并根据企业情况做好专业知识培训,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应为企业人才构建发展平台并建立起独立的财务资金管理部门。首先,企业可以采用阶梯式管理制度并制定岗位竞争制度,提升财务人员管理责任。其次,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绩效考核机制并做好考核工作,给予相应的奖惩,最大限度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管理水平。

(七)明确资金管理机制与账户统计管理标准

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过程中应采用集中管理方式并构建账户管理及执行制度,明确收入及支出方式。例如某企业,此企业为下级企业在银行中设置了收支账户与综合账户,收入账户为日常经营过程中所得到的款项;支出账户为日常经营过程中所支出的款项;综合账户主要是员工工资及纳税款项。同时做好下级企业银行账户清理工作,收入账户应直接联系企业并构建直连收入账户,避免手工方式处理账户时所产生的问题。企业中各下级企业应做好各阶段资金使用计划,可以从企业结算中心中的一级账户中将资金支付到支出账户或是综合账户中;支出账户中当天无资金余额,可以在每天完成工作后将资金归回到企业计算中心的一级账户汇总;综合账户可以根据下级企业业务情况提前留出一些资金。企业应对自身子在银行中的账户进行分类管理同时与银行进行积极联系,从而保证企业收支流水系统满足企业资金管理要求。其中企业收入账户中银行流水应与财务中心系统进行结合,避免回款风险。

(八)采用结算方式完善第三方管理制度

采用第三方支付方式进行资金管理时比较容易出现支付不当的问题,因此企业可以采用聚合支付方式,对结算方式进行优化。聚合支付是采用银行、清算部门所构建的支付通道完成支付工作,同时对各支付通道进行整合,从而为企业提供优良的支付渠道,提升服务水平,避免企业介入与第三方支付通道所需要支出的成本。企业可以与人民银行已颁发牌照的第三方组织合作,在企业内部构建起对内结算账户并对第三方支付方式进行优化,防止企业支付及结算风险。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来说,风险的管控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建设部门在生产和经营以及运行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风向,我国建设企业可以通过对风险的管控,对其风险审计以及预算管理进行有效的管控,促进建设企业的社会化效益以及经济化效益的最大程度提升。

参考文献:

[1]杜清.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审计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20(15):55-56.

[2]杨欣荣.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优化措施分析[J].中国产经,2021(06):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