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无机化学反应机理

无机化学反应机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无机化学反应机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无机化学反应机理范文第1篇

    无机化学是高等院校中化学工程、应用化学专业、环境专业、给水排水专业等很多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无机化学的学习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后续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学习效果,为了提高无机化学的教学效果,笔者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进,其中之一就是运用比喻。比喻即通过打比方的方法,借助于两种以上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为中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在化学教学中,以不违背科学性原则为基础,采用适当的比喻,可以促使学生理解化学概念,掌握科学知识,为产生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概念教学的宏观类比可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下面笔者简单介绍一些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比喻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无机化学知识的实例,其教学效果显着。

    一、以形象比喻讲解速度控制步骤

    在讲到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对于复杂反应,反应是由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基元反应步骤所组成,这些基元反应步骤的集合便是复杂反应的反应机理或者叫反应历程。这些基元步骤中,总有一步是反应步骤中速率最慢的一步,是决定整个反应速率快慢的最关键的一步,称为速率控制步骤,简称“速控步”。单纯地讲速率控制步骤,很多时候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笔者引入了“牧羊理论”和“木桶理论”。小时候很多人可能都放过羊,牧羊理论中有一句话叫:择其后者而鞭之。意思就是说牧羊人要想加快整个羊群的奔跑速度,就要用鞭子抽打跑得最慢的那只羊。同样现代管理学中比较流行的“木桶理论”,要知木桶中到底能装多少水,永远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板代表我们的缺点,我们的每位同学如果能够认清自己人生中最短的那块板,并努力改变自己的缺点,将来一定会大有成就。对于化学反应也是如此,认识一个化学反应中最慢的一个步骤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有效地改善整个化学反应的速率,从而达到更高的产率。通过比喻的运用,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综合素质教育。

    二、以形象比喻讲解化学键的特点和价键理论

    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离子键的特点是没有饱和性也没有方向性,而共价键的特点是既有饱和性又有方向性。这些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特别难,于是笔者把离子键的特点比喻成是男女交普通朋友,一个男生可以有很多个女生朋友,一个女生也可以有很多个男生朋友,在交普通朋友时,只要是能谈得来就可以成为普通朋友,没有方向性也没有饱和性;而把共价键的特点比喻成是男女谈恋爱,一个男生只能与一个女生谈恋爱,一个女生也只能与一个男生谈恋爱,而且还会有自己的择偶标准,有方向性又有饱和性。通过把离子键、共价键比喻成为交朋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价键理论的特点。

    三、以形象比喻讲解四个量子数

无机化学反应机理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 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里其它各分支学科的基础学科,在近年来取得较突出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固体材料化学、配位化学等方面。未来无机化学的发展特点是各学科交叉纵横相互渗透,用以解决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实际问题。文章就当代无机化学研究的前沿与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简要阐述。

当前无机化学的发展趋向主要是新型的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以及新的研究领域的开辟和建立。因此21世纪理论与计算方法的运用将大大加强理论和实验更加紧密的结合。同时各学科间的深入发展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形成许多学科的新的研究领域。例如,生物无机化学就是无机化学与生物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固体无机化学是十分活跃的新兴学科;作为边沿学科的配位化学日益与其它相关学科相互渗透与交叉。

根据国际上最新进展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文章就“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进展”和“我国无机化学最新研究进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进展

无机合成与制备在固体化学和材料化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学科。发展现代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不断地推出新的合成反应和路线或改进和绿化现有的陈旧合成方法, 不断地创造与开发新的物种, 将为研究材料结构、性能(或功能) 与反应间的关系、揭示新规律与原理提供基础。近年来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极端条件合成

在现代合成中愈来愈广泛地应用极端条件下的合成方法与技术来实现通常条件下无法进行的合成, 并在这些极端条件下开拓多种多样的一般条件下无法得到的新化合物、新物相与物态。超临界流体反应之一的超临界水热合成就是无机合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 软化学合成

与极端条件下的合成化学相对应的是在温和条件下功能无机材料的合成与晶化, 即温和条件下的合成或软化学合成。由于苛刻条件对实验设备的依赖与技术上的不易控制性, 减弱了材料合成的定向程度。而温和条件下的合成化学——即“软化学合成”, 正是具有对实验设备要求简单和化学上的易控性和可操作性特点, 因而在无机材料合成化学的研究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 缺陷与价态控制

缺陷与特定价态的控制是固体化学和固体物理重要的研究对象, 也是决定和优化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材料的许多性质如发光、导电、催化等都和缺陷与价态有关。晶体生长行为和材料的反应性与缺陷关系密切, 因此, 缺陷与价态在合成中的控制显然成为重要的科学题。缺陷与特定价态的生成和变化与材料最初生成条件有关, 因此,可通过控制材料生成条件来控制材料中的缺陷和元素的价态。

(四) 计算机辅助合成

计算机辅助合成是在对反应机理有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模拟过程。 国际上一般为建立与完善合成反应与结构的原始数据库, 再在系统研究其合成反应与机理的基础上, 应用神经网络系统并结合基因算法、退火、Mon te2Carlo 优化计算等建立有关的合成反应数学模型与能量分布模型, 并进一步建立定向合成的专家决策系统。

(五) 组合化学

组合化学是利用组合论的思想和理论, 将构建单元通过有机/无机合成或化学法修饰, 产生分子多样性的群体(库) , 并进行优化选择的科学。组合化学用于合成肽组合库, 也称组合合成、组合库和自动合成法。组合方法同时用n 个单元与另外一组n′个单元反应, 得到所有组合的混合物, 即n+ n′个构建单元产生n×n′批产物。

(六) 理想合成

理想合成是从易得的起始物开始, 经过一步简单、安全、环境友好、反应快速、100% 产率获得目标产物。趋近理想合成策略之一是开发一步合成反应,如富勒烯及相关高级结构的合成, 从易得的石墨出发, 只需一步反应即得到目标产物, 产率44%。趋近理想合成策略之二为单元操作。相对复杂的分子, 如药物、天然产物的合成, 需要多步反应完成。在自然界里, 生物采取多级合成的策略, 在众多酶的作用下, 用前一步催化反应的产物作为后续反应的起始物, 直至目的产物的生成。

(七) 仿生合成

仿生合成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应用上都将具有非常诱人的前景。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在生物矿化、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无机分子向生物分子转化等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用一般常规方法难于进行的非常复杂的合成如何利用生物合成将其变为高效、有序、自动进行的合成。例如生物体对血红素的合成可以从最简单的酪氨酸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很容易地合成出结构极为复杂的血红素。因此,仿生合成将成为21 世纪合成化学中的前沿领域。

二、我国无机化学研究最新进展

近几年我国无机化学基础研究取得突出进展,成果累累,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 中科大钱逸泰、谢毅研究小组在水热合成工作的基础上,在有机体系中设计和实现了新的无机化学反应,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制备了一序列非氧化物纳米材料。溶剂热合成原理与水热合成类似,以有机溶剂代替水,在密封体系中实现化学反应。他们在苯中280度下将GaCl3和Li3N反应制得纳米GaN的工作发表在Science上。

(2) 吉林大学冯守华、徐如人研究组应用水热合成技术,从简单的反应原料出发成功地合成出具有螺旋结构的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M(4,4'-bipy)2(VO2)2(HPO4)4(M=Co;Ni)。在这两个化合物中,PO4四面体和VO4三角双锥通过共用氧原子交替排列形成新颖的V/P/O无机螺旋链。

(3) 南京大学熊仁根、游效曾等在光学活性类沸石的组装及其手性拆分功能研究方面设计和合成具有手性与催化功能的无机有机杂化多维结构,他们改性了光学活性的天然有机药物(奎宁),以它作为配体同金属离子自组装构成了一个能进行光学拆分消旋 2-丁醇和3-甲基-2-丁醇,拆分率达 98?以上的三维多孔类沸石。

(4)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洪茂椿,吴新涛等在纳米材料和无机聚合物方面的工作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重视。他们成功地合成纳米金属分子笼(nanometer-sized metallomolecular cage),还成功的构筑了一个新型的具有纳米级孔洞的类分子筛[{Zn4(OH)2(bdc)3}.4(dmso)2H2O]n,其中孔洞的大小近一纳米。在金属纳米线和金属-有机纳米板的合成和结构的研究成果斐然。设计合成了一些金属纳米线,金属-非金属纳米线和金属有机纳米板。

(5) 北京大学高松研究小组在磁分子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在水溶液中以1:1:1的摩尔比缓慢扩散K3[M(CN)6](M=Fe3+,Co3+),bpym(2,2'-bipyrimidine)和Nd(NO3)3,合成了第一例氰根桥联的4f-3d二维配位高分子[NdM(bpym)(H2O)4(CN)6]。3H2O,24个原子形成的二维拓扑结构。

(6) 清华大学李亚栋研究组在新型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组装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展。李亚栋课题组首次发现了由具有准层状结构特性的金属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单晶多壁金属纳米管,有关研究成果在美国化学会志上(J.Am.Chem.Soc.123(40),9904-9905,2001)报道。这是国际上首例由金属形成的单晶纳米管,铋纳米管的发现为无机纳米管的形成机理和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对象和课题。

面对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其他学科迅速发展的挑战和人类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提出的新要求,化学在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物质和品种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造福国家,造福人类。当前,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与健康和人类安全、高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等向我国的科学工作者提出一系列重大的挑战性难题,迫切需要化学家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化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发现和创造出新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并从学科自身发展和为国家目标服务两个方面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和战略设想,以适应21世纪科学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徐如人, 庞文琴.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 冯守华, 徐如人.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进展[J]. 化学进展 ,2000(12).

无机化学反应机理范文第3篇

人们之间表达陈述生活的标志与符号是语言,各个国家之间的语言各不相同。全世界经济趋于整体化,交流沟通程度逐渐密切,程度不断加深,商务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各个高校的教学活动当中,商务英语的地位不断提升。因此,商务英语的翻译特点需要特别了解,在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当中需要遵循基本的翻译原则,采取合适的翻译手段。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发现探索商务英语翻译的内在规则,使工作更加的主动自觉,也更加有助于分析工作的开展。

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

商务英语和普通英语有相同的语言学特点,但是商务英语相比普通英语而言更加的整体,商务英语是普通英语的综合体,商务英语的翻译相比于普通英语翻译更加的复杂,了解起来更加的困难。现如今,国际贸易间的商务活动在经济社会当中充当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交易双方都希望在商务交流活动当中取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商务英语在翻译的过程当中,需要尤其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忠于原文。商务英语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完整性与真实性是需要特别遵从的,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将原文当中的深层内容表达出来,特别是原文当中潜藏的内在信息。具体要求是在保证原文基本意思的基础上,还需要将原文当中的潜在的内在含义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在商务英语的活动当中,商务英语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使读者能够完全了解当中的信息以及要求,商务英语翻译需要完全忠实的展现原文当中的具体文化信息。

术语的精确翻译。在国际贸易交流活动当中,翻译当中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一般出现频率较高的有经济、贸易以及法律等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因此一个优秀的商务英语译者需要了解各个领域当中的专业术语。需要将原文当中的信息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因此在翻译的过程当中,需要使用准确的相对应的专业术语,其主要目的是强化词语当中的准确对应与正确使用,从而满足读者能够充分了解清楚原文当中的意思。

语句简单凝练。在商务活动当中,交易双方追求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当中取得高效率的活动目的,这项要求也是商务活动当中最基本的活动要求。在商务活动当中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要求,就是需要保证语言以及动作从礼出发。所以,简洁准确的将当中需要表达的内容良好的表现出来成为了提高商务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商务文件的翻译需要尽可能的简单凝练,在翻译当中突出重点,简单客观,礼貌的同时理论述服能力也同样重要,客观真实是商务翻译的追求的基本方向,不要求如何华丽夸张的辞藻进行修饰。

文化心理学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的基本方式

文化心理学当中的商务英语翻译,有基本的翻译方式需要遵循。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点内容。

理解和组成操作方式。翻译的过程是理解过程与组成过程相结合的一个有机过程,二者之间相互结合,共同作用。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读者不单单需要了解表面信息,文件当中的潜在信息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将两方面的信息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正确的认识,与此同时,读者和文件之间是有联系的。文化心理学和人之间的认知的过程、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三个心理现象与心理活动的进行都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当中开展,从而实现文化心理的过程。在文化心理当中包含的内容有文化价值、文化行为以及文化表达形式。在文化心理学当中,其主要的工作目的是为了了解服务以及表达服务。这个过程是同步完成的,从整体出发,分层面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工作,判断出文化心理信息当中的内容以及具体的操作内容。

转述技巧。翻译过程当中的转述,也就是译者对于商务文件当中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了解清楚,并且通过另外一种语言的形式清楚详细的表达出来。在认知心理学当中,将这种行为称之为知识表达,需要具体了解的内容是陈述什么,用怎样的方式陈述等各类相关问题。在认知心理学研究当中,认为认知心理学分成了两种基本的形式,分别是陈述性以及程序性。陈述性指的是可以被表达出来能够用语言描述的内容,程序性的重点内容则像是说明,关于怎样完成知识构造等等。所以在翻译的过程当中,主要完成的就是这样两个方面操作内容的转述。但是经常一些商务翻译的过程当中,会出现用词不当造成意思偏差的情况。但是文化心理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校正操作,进行调整改变,最终实现词语的准确表达。

文化角度上的商务英语翻译

中文商务词语与英文商务词语之间的照应关系当中,主要是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具体关系。

毫无对照。中西商务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完全重合有相对应的地方的,肯定存在各种不相同的地方。西方商务文化当中的内在含义在中国的商务文化当中也许完全找不到对应点。例如商务文件当中牵涉到的法律条款,近代“新自然法”学派当中那个提出的许多内容,像是“民主”“自由”“天赋人权”等等,在西方这些理论已经融入到法律文件当中,但是在中国,这方面的内容只在政治当中才能够找到。另外,权力效用的限制以及相关思想内容的空缺,像是商务文件当中法律责任部分经常出现“司法独立”这一词汇,在翻译以及理解起来就非常的困难。最后,中西方之间存在的制度差异,很多西方当中存在的像是“罢免”在中国商务文件法律概念当中是不存在的。

相似对照。在中西商务文化当中那个,有些内容之间是相互重合的,但是有些部分的内容又完全不同,我们可以将这种情况称之为相似性。例如“权力”这一概念,在西方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并且有人认为在西方文化没有进入到中国之前,中国文化当中是存在“权力”的概念的。但是其实在中国儒家思想当中,就有权力这一基本思想内容,虽然两者之间的定义略有不同,但是总体上的内容还是极为相似的。所以,西方文化中的“权力”和中国文化当中的“权力”是差不多的。清楚了解了这个内容,在翻译起来就会更加的准确,更好的处理和“权力”相关的一切翻译内容。

心理文化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的手段

文化知识内容丰富。国际当中的商业贸易交流属于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这样的话,就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各个国家当中的文化含义,清楚其他国家当中文化风貌,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文化语境的基础当中将原文件当中那个陈述的意思清楚准确的表达。所以,只有清楚客观的了解了贸易双方所共有的民族文化,才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他们当中表达的确切的价值要求,然后良好的完成在商务交易过程当中有关各自个文化交流当中的问题翻译,完成更高层次更高水准的跨文化交流。

无机化学反应机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方法

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有机化学内容基本占据高中化学教材总体内容的四分之一.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一、目前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方法不丰富.有些教师认为,所谓教学,便是将知识点教授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个人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将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有些教师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行将课程内容呆板抽象地教授给学生,学生不仅难以接受,还会产生厌学心理.

2.学生承受较大压力.有机化学知识较为抽象、复杂,有些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在学习过程中便会产生焦躁情绪.同时,高考压力令学生紧张,学习效率有所降低.另外,有些教师依旧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使学生承受较大压力,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烦躁心理,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优化有机化学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相比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学习难度更大.有机化学的学习内容中涉及有机物的物质结构,部分物质结构属于三维结构.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立体思维以及想象力.实际上,有些学生并不具备这一能力.此外,有机化学的学习内容,存在复杂的反应机理以及反应方程式.这些有机化学知识都需要学生花费较多时间与精力进行理解、消化.然而,有些教师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只能通过口述进行讲解,导致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化学知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能够为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示有机物的物质结构,还能够为学生展示化学反应机理以及反应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例如,在讲解化合物成键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碳、氢、氧以及氮等化学元素通过怎样的连接方式形成有机化合物.教师可于课前制作一段多媒体视频,利用带有四个孔的红球表示碳原子,带有三个孔的绿球表示氮原子,带有两个孔的蓝球表示氧原子,带有一个孔的白球表示氢原子,细长的圆柱状物体表示键.然后向学生讲解氧原子、氮原子、氢原子以及碳原子分别可以连接键的数量,利用视频中圆柱与球体之间的连接,向学生演示有机物的成键原理.以甲烷为例,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向表示碳原子的红球上插入四根圆柱体,之后将四个白球连在圆柱之上,此时便形成了四个碳―氢键,进而形成甲烷的分子.同理,教师可以演示乙烷、甲醇等有机物.这样,学生直观地观看了有机物的成键过程,对该部分知识点的理解自然加深.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开展探究式学习.有机化学学习内容复杂多样,学生无法依靠单纯地背诵与记忆理解有机化学内容.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学生需深入了解有机物结构、有机物反应机理以及官能团的性质.因此,除了背诵知识点外,还需学生主动思考.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无法形成自身思考.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思考状态,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适时在课堂中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思考,借助对有机物反应以及性质的研究,从有机物结构方面认识知识点.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时,有些教师往往单纯地向学生讲授教材中的知识点,指出酸与醇在反应过程中将一个水分子脱出,形成了酯.而水是由酸供应了一个羟基,醇供应了一个氧,两者相结合而成.这样教学,学生难免产生疑问,为什么不是由酸供应氢,而由醇供应羟基?教师如果不为学生解答,学生的知识体系就会存在漏洞.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能否由酸供应氢,而由醇供应羟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要求学生提出验证方式.学生通过探索得出答案,不仅可以解答自身的疑问,也能加深对该部分知识点的理解,有助于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

总之,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对其日后生活与工作都具有积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优化教学方法,不仅教授学生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无机化学反应机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学有机化学 教学 探索 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2(b)-0236-02

有机化学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学科。医学有机化学是医学、药学以及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衔接无机化学,并为后续的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医学检验等课程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医学有机化学的内容虽与化学、化工、生物工程等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大致相同,但教学的侧重点、教学的方法须有所差异,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从以下4个方面谈医学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的

1 了解学生化学基础

笔者所在学校的医学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而现阶段各省或地区的高考政策不尽相同,部分新生参加了化学学科的高考,因而具有较为系统的中学化学知识结构,同时对基本的元素、物质以及化学反应有一定的认识,这类学生具备较好的学习医学有机化学的基础;另有部分考生,未参加化学学科的高考,在高中阶段学业水平测试之后便停止了化学的继续学习,这部分新生的中学化学基础薄弱,普遍存在概念模糊,对元素、官能团的认知不清以及对化学反应几乎一无所知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困难,课堂参与度低,进一步导致学习兴趣和信心的丧失,最终难以顺利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任务。针对不同生源的中学化学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们不仅需要在合班上课时考虑班级合理编排,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同时满足基础较好的学生更高的学习需求。另外,我们尝试适当安排时间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单独进行中学化学的重要知识点的回顾和讲解,将有利于这部分学生跟上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进度,也有助于他们对后续课程的学习。

2 引导学生系统建立有机化学知识结构

多数有机化学教材,包括该校使用的医学有机化学教材均按照化合物类型(如烷烃、烯烃、炔烃、芳烃、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糖、氨基酸和蛋白质……)进行章节编排,虽利于学生依据化合物类型建立知识结构,但各章节内容仍稍显分散,知识点较为繁杂,学生掌握不易。为了学生能够从最基本的有机化学概念、原理出发建立完善的有机化学知识体系,我们有意识地加强了绪论部分尤其是关于有机结构和有机反应的基本理论的阐述。比如:绪论中我们介绍有机化学反应包含两个基本的组成:反应物共价键的断裂以及产物共价键的生成。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只有两种:异裂和均裂。前者产生自由基,后者产生离子对,两者均为有机反应的活性中间体,大多数有机反应与这两种活性中间体的生成及参与有关,从而派生出有机反应的三个基本类型:自由基反应、离子型反应(亲核或亲电反应)以及协同反应。在后续章节的讲解中,我们将具体反应归属到上述基本反应类型进行讲解。比如:讲解烯烃的化学性质时,引导学生关注碳正离子如何形成、如何稳定以及如何参与化学反应;讲解羟醛缩合时,引导学生关注碳负离子如何形成、如何稳定以及如何参与亲核反应。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从根本上理解反应,并且能够围绕基本反应的类型及活性中间体,将内容庞杂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并逐步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

3 注重有机化学与医学的学科交叉

有机化学之所以成为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不仅因为有机分子是构成动物、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体内的物质转换及能量传递也均与有机化学反应息息相关。在医学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入相关的医学知识,在强化对知识点理解的同时,阐释相关的生物学或医学现象,从而提升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在讲解立体化学这一章节时,我们开篇即以“反应停”(沙利度胺)事件为例,让学生认识到确定化合物立体构型的重要性。在20世纪50~60年代,“反应停”在临床上被普遍用于抑制孕妇的妊娠反应,但随之而来的大量“海豹畸形婴儿”的出生使该药物被禁止使用。后来的研究表明,当时使用的药物“反应停”实际为一对对映体混合物,即安全的R构型及致畸的S构型的混合物。通过这一实例,学生自然意识到立体化学对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性,课堂专注度也显著提高。

在具体章节的讲解中,我们还尝试以常见药物分子为例来阐释相关的官能团或者分子片段,做到医学、药学知识与有机化学知识点的融合。比如:在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讲解中,我们以青霉素等为例向学生介绍了含特殊结构片段――“β-内酰胺”的一类抗生素,使学生对酰胺的理解得以强化。同时,我们还对青霉素的发现、发展和临床应用背景进行了介绍,从而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医学研究的兴趣。如图1

4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有机化学虽然是一门经典的理论学科,但是课程讲授中也需要表达有如电子轨道、分子轨道、化合物空间结构以及反应机理、反应历程等较为具象化的内容,因而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中,内容的呈现方法还应做到多样而丰富,比如:我们课堂上利用Flas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反应历程、反应现象以及部分实验的操作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在教学中仍然需要板书课堂内容的提纲和要点,以便于学生课堂记录并迅速把握重要的知识点。

参考文献

[1]陆阳,刘俊义.有机化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