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校园建筑案例

绿色校园建筑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校园建筑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绿色校园建筑案例

绿色校园建筑案例范文第1篇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校园建筑及环境等物化形态是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建筑根据其特征总会蕴含着不同的隐性文化功能。高职建设类院校因与建筑行业的天然联系,它的校园文化和校园建筑围绕“弘扬鲁班精神、培养鲁班传人、争创鲁班奖”这个核心融合贯通,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质和功能。透过经典案例,分析高职建设类学校校园建筑文化功能的表现形式,为校园建设、校园文化传承、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校园文化;校园建筑;建筑文化;鲁班精神

1999年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它的社会职能和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教育教学模式与普通高校有着明显的不同;高职学校的专业设置通常明确对应行业和就业岗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与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关联度高。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和精神必然具有其独特性,与之交融的校园建筑在形式、风格、文化表现上也必定特色鲜明。建设类的高职学院因与建筑行业的天然联系,它的校园文化、校园建筑文化表现更值得深入研究。

1.高职建设类学校的校园文化

1.1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它的建设内容对应为三个方面:一是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二是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等精神总和;三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在内的制度总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表现为塑造大学精神,不同的学校因个性特征和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1.2建设类高职学院校园文化之魂鲁班精神高职建设类院校以培养高质量的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校园文化明显具有建筑行业特性和高职特点,全国各地的同类院校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鲁班大师作为学校的代表人物,自觉以“弘扬鲁班精神、培养鲁班传人、争创鲁班奖”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观。春秋战国时代的鲁班,本是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工匠,但其刻苦钻研技术,实干创新,把工匠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他的创造发明,聪明才智,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中,树起了一座丰碑,木、泥、石、画、油、绳、竹、扎等行业尊其为祖师。1987年,国家设立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经行业人士反复研究最终定名为“鲁班奖”,反映当代建筑人对大师的敬意和推崇。鲁班奖不仅代表我国建筑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行业精神,而且涵盖了科技、绿色和人文理念体现了当代特色,为激励上进、崇尚竞争、奉献精品提供了展示舞台。鲁班集工匠、大匠师、技术家、发明家于一身,是建筑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典型代表,与高职建设类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大师刻苦钻研技术、勤于观察和思考、善于实践、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当代建筑人认真效仿,他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质量至上、勤奋好学的品质更需要后世建筑人发扬光大。

2.校园建筑的文化功能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古今中外,建筑与文化息息相关,建筑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优秀的建筑总能反映建造时代和所处地域的气质文化;不同的建筑根据其特征总会蕴含着不同的隐性文化功能。

2.1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质校园建筑组成学校的物质空间是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载体,对使用它的人们的行为给予支持和限制;同时校园建筑又是在学校文化氛围影响下的建筑,暗含了特定的思想和理论,优秀的校园建筑是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高度协调统一。学校类型、层次、建设时期、地域等因素的差异必然造就不同的校园建筑风格,校园建筑不仅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生活在其中还能清晰地体会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取向。

2.2高职建设类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质高职建设类院校是培养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校园建筑必然具有教育、引导、激励学生向鲁班传人前行的功能。因此,校园建筑首先要自觉弘扬鲁班精神和鲁班奖的精髓,表达质量至上的精品意识。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落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理念,以身边的案例和切身体会教育和引导年轻一代,为建筑业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提供人才储备。其次校园建筑群、景观、环境布局和内在联系要充分考量大众教育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学校选址、功能分区、主体建筑应重点思考交通便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需要,突出学校办学的开放性。第三校园建筑要充分体现教学功能,校园大门、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等单体建筑应立求建筑风格、材料、结构、技术等元素的多元化,突出地域气质和时代特色;打造设计、施工、管理等多维度的建筑教科书的概念。学生置身校园之中,通过观察、触摸、聆听具体形象的建筑物语,不仅能清晰了解木、砖、石、钢结构的不同,体会结构的力量和精巧之美,还可以深入探究标志性建筑的故事性、历史性,领悟它的独特之美,感悟历史、科技、绿色和人文理念。

3.高职建设类校园建筑文化功能的表现

3.1鲁班文化和建筑载体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萧山高教园区,占地525亩,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全日制高职在校生8000余人。办学50余年,学校以鲁班精神为依托,通过举办鲁班技能节、鲁班讲坛、鲁班创业节、鲁班创新节等系列活动来培育学生吃苦耐劳和敬业创新的品德,形成了以求实和求新为特征的鲁班文化;2007年鲁班文化入选了首批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校园中由玉琼柱、半拱柱、陶立克柱、爱奥尼亚柱、科林斯柱等18根宏伟的经典柱组成的柱廊,静静地讲述着中外建筑的历史,“安得广厦千万间碑石”则提醒莘莘学子肩上的责任。出自美术大师朱仁民之手的“鲁班像”、蕴含“鲁班精神”的雕塑小品,以鲁班、茅以升、詹天佑、梁思成等大师命名的校园主干道,激发着年轻学子的进取之心。鲁班文化馆内的一景一物、一墙一角处处可见“鲁班的身影”,潜移默化地启迪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鲁班的传人。

3.2标志建筑和办学特色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高职院,坐落于徐州市泉山风景区,占地108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人。校园标志建筑之一的建筑技术馆是江苏省共享型实训基地和科普基地,除满足校内学生实训、承担企业职工培训、开发推广建筑技术外,还接受中小学生、技术人员、普通群众参观了解建筑技术,普及建筑科学知识。该馆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是集材料展示、功能表现、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文化熏陶为一体的建筑技术开放性训练空间。建筑技术馆由古建筑彩画实训室、建筑设备及材料展示室、模型制作工作室、建筑设计工作室、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室、测量实训室、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室、建筑施工现场直播室、建筑技术实训场等65个实训场所组成,能同时满足20多个专业、46个班级学生的实训教学任务;彰显了高职学校技术教育的特色。

3.3绿色校园和历史传承江苏省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新校区位于常州市武进殷村职业教育园,占地813亩,总建筑面积26.1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学校与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以“绿色校园”为目标,建成了江苏省第一个以校园为单位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示范区。校园单体建筑均达到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其中图书馆、教育中心、宿舍楼等6栋建筑达到国家两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行政楼、科技研发楼等2栋建筑达到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校园内应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中水处理、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能耗监测系统等50多项绿色新技术。通过校园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示范,推动学校的绿色技术和人文教育,培养绿色的建筑人才。江苏省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国家级重点中专校“江苏省城镇建设学校”,2003年更名为“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同时增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建设分院”校牌。2013年6月15日,与常州市职工大学合并成立“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了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让老校友找到归属感,在新校区专门建设了学校各时期校名纪念墙,表达了历史传承和人文关怀。

3.4顺应自然和地域气质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占地600亩,建筑面积31.97万平米,全日制在校学生6000余人。该地块位于南山之麓、长江之滨,山城特色显著,校区竖向高差达90米。校园建设依山就势,运用纵横交错的两条主要景观轴线打造立体景观,彰显了巴渝山水文化和建筑学园文化。东西向体现山水与建筑相结合的景观通廊;南北向表现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景观步道,凸显“融山水之境,显人文之意”的设计理念。“两轴三心多节点”的景观结构,对应不同的景观功能分区,突出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空间设计通过局部架空和屋顶花园等手段把自然引入建筑,建筑群整体轮廓线错落适度,建筑体块相互穿插组合,建筑架构与建筑实体虚实对比,空间形态丰富多彩。

4.结论

绿色校园建筑案例范文第2篇

“筑回自然”的绿色建筑理念

为响应全球节能减排号召,分享绿色建筑“筑回自然”的理念与创新的节能技术,创立于1971年,多年深耕“电源及元器件、能源管理与智能绿生活”三大业务范畴的台达,其于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COP21)期间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绿筑迹―台达绿色建筑展”移展北京,并于6月14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正式开幕。

自2006年来,台达已在全球范围内与合作方共同实践了22栋绿色建筑。台达不仅善尽全球企业公民责任,也积极实践在地的企业社会责任;此次“绿筑迹―台达绿色建筑展”进一步将国际节能经验与本地化实践相结合,呼应中国大陆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要较2005年下降60%-65%的自主贡献目标,将推广绿色建筑作为实践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方式,呼吁社会各界一起加入减碳行动。

台达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董事长郑崇华表示,“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和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计划,以及“十三五”时期单位GDP能源消耗累计降低15%的节能目标。因应后巴黎时代的减排大趋势,企业也应责无旁贷。台达自2006年起以绿色建筑作为自建厂办或社会捐建的设计依据,让建筑转型成为减缓与调适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十年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希望可以通过本次展出,推广好的理念及具体可行的节能做法。今后也将继续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等机构合作,从绿色建筑人才培育、支持节能建筑项目落地等面向深入参与绿色建筑推广,为节能减排贡献力量。

原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通过节能减排来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善尽国际义务,同时也是促进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是消耗能源的大户,而推行绿色建筑则是实施能源革命的重要抓手。中国尚处于建筑节能的发展阶段,在实现“十三五”绿色发展方面,绿色建筑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其中离不开国家的政策的引导、技术的创新、人才的培育、以及建筑师和开发商的共同努力。尤其在人才培育方面,已连续举办十年的“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将获奖作品落实于建设学校、住宅等项目,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对推广绿色建筑影响深远。

绿色校园建筑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策略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展绿色工程和绿色技术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策略,具有跨时代的战略意义。

一 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

“绿色”的内在本质是改善环境性能的连续过程,其基本特性为:①永续化,即连续性;②符合环境发展需求,即环境适应性;③聚焦民众焦点,即价值中心化;④提升效率,即高效性;⑤降低风险,即低风险性。绿色建筑的核心内涵可概括为:

1. 节约能源

绿色建筑在节能方面必须符合3R理论,即减量-复用-再生。减量(Reduce)即尽可能减少对能源、土地、植被、生物等资源的消耗,采用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的新材料,并通过有效利用自然界的资源,将传统建筑工程转变为生态建筑工程。丹麦的“sun and wind”住宅区,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为全地区提供热源,通过风力发电维持全区供电,这是节能环保的优秀案例。

复用(Reuse)是指利用已经废弃的土地以及砖石、土壤、植被等原材料来构建新工程,减少资源耗费,改善生态环境。例如,可以利用废弃的厂房、机器和植物来建设新的休闲和娱乐场所,从而使其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又如,利用土地地貌与原生植被设计来规划地面绿化区,并通过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来共同建立体绿化系统。

再生(Recycle)是利用土地属性和使用方式的循环来完善建筑工程中“能量-消费”的双向闭合流。由于建筑工程的生产与使用必然会产生各种环境垃圾而造成生态污染,因此对于已经产生大量污染的建筑应及时拆除,并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将其变为生态用地,如将大规模铺装的高密度工业园区在二次规划时变为高绿化度的高科技园区。同时,每次规划都必须高度关注土地再生的需要,对原有的水系、地貌加以合理地保护。

2. 环境保护

绿色建筑的设计应当以场所的自然环境为依据,从规划到选址、从总图设计到室内关键规划都应当充分利用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较完好地保留地貌、植被、天然水系等资源,保持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连续性。同时关注光照、通风、取暖等技术对于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利用新的设计方法与建筑材料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效应。

气候对于建筑的资源消耗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绿色建筑必须实现其在形态、外观、结构、材料、布局、朝向等方面与自然气候特征的高度契合。例如,利用天然的热、冷源来实现建筑整体采暖与降温,或者通过门窗构造和大小来利用自然风,从而完成室内防潮。

二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1. 国外发展现状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凸显,太阳能、地热、风能、热电联动等各种技术应运而生,被广泛地应用,并形成了一批代表性成果。

英国政府、私人组织和院校研究机构相互合作,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来促进低碳排量、太阳能光电、自然通风、热电联产等高能效技术的有效应用。英国加得夫港口的“未来屋”、诺丁汉大学的“朱比利”分校校园、剑桥大学派克教授设计的“自给住宅”等都是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活废料提供建筑能源的成功案例。德国政府借助巴伐利亚环境公约的制定与实施,大力提升公共绿地和优质环境在建筑工程中的占有率。瑞典政府根据本国国情,从14个方面描述绿色建筑在环境、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各层面应具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拿大则在制定设备能效标准和建筑能源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2. 国内发展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国绿色建筑导则》、《全国绿色建筑创新管理办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一系列相关法规与行业标准。目前,国内的绿色建筑项目主要集中在沿海及大中城市,出现了一批具有“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示范工程。

然而,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仍明显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原因包含三个方面。首先,商业利益冲突。一些绿色建筑技术需要比传统技术更多的设计成本与材料成本,使得建筑工程早期投资加大,降低建筑商和业主的投资热情,甚至产生抵触。其次,缺乏宣传与推广。国内建筑设计单位普遍缺少对绿色建筑技术的专业培训,设计人员只闻其名,不知其实。对于普通大众而言,绿色建筑也缺乏实质性的讲解与示范,而停留在概念炒作的阶段。第三,缺少有效合作。绿色建筑依赖多种新技术的整合应用与统筹设计,实施阶段则更需要施工方、管理方、投资方、使用方共同构成的团队,若不能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则必然造成观念的冲突与利益矛盾。

三 我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策略

1. 发展生态节能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要从生态观出发,进行住区自然环境综合设计,建立整体有序、循环利用、协调共生的生态平衡系统[1]。建筑设计必须综合考察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并切实做到:①土地有效利用:例如,在建筑选址时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绿地、湿地、道路等公共服务区域的破坏,利用新型墙体材料和高性能混凝土来减少对土地的污染。②水资源有效利用:例如,利用可渗透路面材料收集地表水,再通过节水设备降低生活用水量,通过建筑的合理布局包含原生水系。③热能有效利用:利用绝热材料、气密处理技术降低热能损耗,同时利用光能集成窗、热电联产技术提高自然热能的产出效率。④环保材料的有效利用:例如,利用可记忆材料实现建筑对日光、通风、温度的自适应与调节,利用光感应的墙体材料来收集自然光能等。

2. 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建设部公布的《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是我国生态住宅评价的主要依据。未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完善的关键环节在于:①健全评价指标:改变现有评价体系“一刀切”的不足,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并结合地区差异来适当调节评价权重;②增加量化指标比重:进一步强调建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增加经济性评估指标,采用新的算法获得指标权重;③完善评估流程:构建多元、协同评估体系,通过专家评估、第三方评估、开发商自评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估的公平与公正。

3. 革新产业管理模式

首先,应加大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激励力度,建立专项奖励基金,同时通过政府补贴、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政策加强政府对建筑行业的引导和监管力度。其次,采取国家认证的项目管理模式,依托政府授权的第三方监管机构完成建筑评估,同时建立绿色建筑信用等级制度,将评估结果转化为企业信用度,从而实现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 结语

我国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的有效引导、产业的自觉关注以及技术的整合运用。通过技术创新、模式革新和制度完善,我国绿色建筑将会获得持续的动力,从而完成建筑产业革命的历史使命。

绿色校园建筑案例范文第4篇

人类社会对与能源的恶性开发和过度索取,不仅直接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出现,也逐渐引发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思考。可持续建筑,作为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建筑设计理念,一方面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建筑行业已成为我国三大能源使用领域之一,每年在建设工程中产生的能源损耗占总能耗的30%左右,基于这一现状,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可持续建筑的整体发展,但这种政策上的支持以及技术上的引导目前还主要集中在住宅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领域,对中小学校园建筑的关注存在一定不足。根据英国建筑研究协会的研究显示,如果学校可以采用一定的节能措施,每年可减少排放100万吨的CO2,并为地方议会节省6000万英镑,由此可见,在能源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针对中小学校园建筑的可持续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历史遗留原因,长期以来缺乏对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与应用,导致该地区大量的既有建筑并没有进行节能设计,属于高能耗建筑。综上所述,本文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通过对合肥市若干中小学校园建筑的调研,以及对优秀可持续建筑设计案例的学习,从现有的可持续建筑设计一般性方法理论中提炼出适用于中小学校园建筑的专有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现有中小学校园建筑的不足

1.1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导致资源上的浪费

早期建设的部分中小学校园,由于没有进行合理的校园规划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教学用地及教学用房紧缺的情况,而扩建教学用房,要么,只能占用校园内部原有的绿地空间;要么,只能另寻校区,导致教学资源上的浪费。以合肥市科大附中为例,从最初的科大附中东区校区扩张到科大附中南区校区,最终又由于两处校区不方便统一管理,将东区的学生迁至南区,东区校园拆迁以作他用。总体而言,校园的拆迁以及重建,不仅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也会出现诸多难以预料的社会问题,例如在合肥市南门小学5~6年级搬迁至原八中老校区的过程中,因为新校区装修未完工气味难闻,甚至一度出现了家长拦在桐城路上抵制搬迁校区,是一种典型的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做法。

1.2教学建筑设计中的不足,导致高能耗的产生教学建筑产生高能耗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1)教室单元在设计中,开间大而进深长,自然通风采光效果差;(2)教学建筑中极少采用地源热泵技术等生态策略,仅靠空调系统调节冬夏季的恶劣气候;(3)建筑设计中缺少对夏热冬冷地区西晒现象严重的回应(如竖条窗设计、侧向遮阳板设计等等);(4)建筑墙体保温性能差,从而导致冬季能耗较高。1.3可持续技术及设计的缺失可持续技术及设计的缺失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1)历史原因:我国1996年才正式引入“绿色校园”这一概念,目前可持续中小学建筑也未形成一套系统的指导理论与设计方法。在中小学建筑设计中,大多欠缺对可持续技术的考虑,偶有进行绿色设计的,也以国外的可持续设计案例为参考,在实际使用中很难适应我国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夏热冬冷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2)经济原因:以2009年为例,我国的教育投入仅占GDP的2.41%,远低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很少有中小学建筑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可持续技术的应用。

2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案例分析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坐落于西南五环外的一个新城中心,其规划总建筑面积为54414㎡,地下一层、地上六层。建筑功能包括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体育馆、食堂。借用孔子“习礼大树下,授课杏林旁”的典故,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以自然为课堂、在自然中讲习的教学场景。而如今的城市学生长期困于书本与教室中,已然与自然空间产生了深深的隔阂。房山校区为了消减这种隔阂,不仅在美学层面与第一自然建立了积极的联系,还创造了以“花园学校”为主题的第二自然:(1)与第一自然的联系:为了最大程度上地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冬夏两季的冷热负荷,被动式的节能设计策略被尽可能地运用到了设计的方方面面之中,大到校园规划中建筑布局和几何形态的总体控制,小到单体设计中窗户遮阳的细部设计。(2)对第二自然的创造:一方面是在垂直方向上创造了多层次的地面空间,另一方面是将教学楼屋顶设置为供学生学习、实践及体验的农场空间。大地、屋顶农场以及处于它们之间的“花园空间,相互渗透,相互连接,体现创造第二自然的多种可能性。

3中小学校园设计中的可持续策略

3.1校园的开发性

这里的“开放性”是指以可持续思想的角度考虑校园规划,也是一种对社会效应的回应。开放校园通过规划将学校作为社区生活的核心结构,赋予其更多的社会职能,形成学校与社区环境间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实现二者在资源上的共享。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对教学活动的私密性进行分级,将校园分层级地对社区生活和社会生活开放,例如局部开放校园中的活动中心和室外场地。

3.2对场地的回应

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利用基地内的地形地貌,合理调整场地内的竖向标高设计,避免过多的土方改造。例如重庆市梁平县新金带小学,为了尽可能减少对基地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建筑师决定保留校园基地中央3000㎡的农田,将之作为孩子们的“playground”,以及该区域内小动物们的栖身之所。整个校园总体规划以此为中心,建筑呈现分散布局,组群之间通过连廊和一个200m的环形架空走廊连接。这一布局将对高低起伏的基地的改动减到最小,同时最大程度地扩大了学生与生态环境互动的可能性(见图3)。

3.3总体规划措施

为青少年营造宜人的建筑物理环境应当是单体建筑设计的首要考虑要素。夏热冬冷地区的独特气候特点,决定了该地区对太阳的利用是以夏季“防”冬季“用”为主。因此在建筑布局中应当结合气候条件综合考虑建筑朝向和布局方式:(1)夏热冬冷地区的理想朝向为正南北朝向,这样可以同时获得南向日照和北向自然光源;(2)在布局方式上应该重点考虑防西晒问题,例如减少开窗面积、改变窗户朝向或是采用双层玻璃幕墙等等;(3)除此之外,可以综合考虑适宜的布局方式,利用建筑的阴影相互遮阳。

3.4室内环境改善措施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具体气候特点,既可以利用地形中的诸多自然要素调节校园环境微气候,也可以设置地源热泵技术和独立VRV空调系统等主动式的生态策略改善室内环境。除此之外,设置双层换气幕墙、屋顶太阳能光电板以及双层封闭屋顶,也可以起到良好的调节效果(见图4)。

3.5节水可持续设计

以北京四中房山校区为例,建筑师在场地铺装设计中使用地面透水砖从而减少地表径流,同时,三个位于地下的大型雨水回收设置从操场回收利用雨水,用于灌溉农田和花园。事实上,房山校区整个校园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雨水自屋顶留下后,经地面透水砖渗透后通过地下雨水回收设置统一收集,再用于灌溉农田和花园。从屋顶农场到中间地带的“花园空间”再到地面绿化,房山校区的可持续设计不再只是停留于纸上谈兵,也不是从景观层面上对场地的修补,而是参与到整个校园生态系统的平衡中去,鼓励师生的介入和使用,从而使得可持续建筑设计被赋予一种新的教育意义,抑或是社会价值。

4结语

当下,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的问题依然广泛存在,尤其对于气候条件相对特殊的夏热冬暖地区。可持续思想的普及有助于加强国民总体生态意识,而可持续中小学校园建筑的推广,不仅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个积极融入大自然、学习和了解保护环境的场所,同时也能以校园本身作为生动的教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并将这种思想传递给更多的人们,这既是可持续中小学校园建筑的特殊所在,也是研究其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潘婧.基于可持续思想的高校教学楼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9.

[2]建设部信息中心.夏热冬冷地区新建建筑节能现状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情况.北京:建设部信息中心,2007,6-7.

[3]赵中建,邵兴江.学校建筑研究的理论问题与实践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08,37(3):60.

[4]娄永琪.生长中的可持续校园——梁平县新金带小学设计[J].建筑学报,2013,7:42-44.

[5]史永高.建筑的力量——北京四中房山校区[J].建筑学报,2014,11:20-24.

[6]曾礼.夏热冬冷地区可持续中小学校园建筑规划与设计研究[D].湖南: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2.

绿色校园建筑案例范文第5篇

随着城镇化带来的水资源短缺,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济南的“7-18”暴雨事件(图1)等,导致城市道路被水浸,交通几乎瘫痪,城市雨水排放模式的改善受到高度的关注,结合实际案例的推敲与总结,构建了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表1)。

(二)LID优点

1.LID定义

LID是一种生态化的土地开发(或再开发)技术,它将雨水管理尽可能地模拟成自然状态下的排放,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小规模的、分散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同属综合利用入渗、过滤、蒸发和蓄流等多项技术手段来减少径流排水量,控制暴雨所带来的径流和污染问题。

2.LID与传统的对比

相比于传统的雨水管理技术,LID具有明显的经济及环境效益(表2)。

二、低冲击开发( LID)技术的应用

(一)LID技术体系

LID技术体系(表2)包含两种措施,即非结构性措施和结构性措施。其中,所谓结构性措施就是通过小型落地辅助设施将雨水回收利用起来,雨水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渗漏、过滤、存储、收集、处理、存储等手段。

1.雨水滞留系统

当径流较大时,LID雨水滞留系统主要通过降低流速、延长汇集时间、延迟峰流量等技术措施来降低洪峰流量,通常以雨水花园、下凹绿地、生态草沟、绿色屋顶的形式存在。

2.雨水渗透系统

透水性路面(图2)是通常采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使得暴雨径流能够很快地渗入下一层的土壤中,从而减少雨水的流失以及河流污染问题。

渗透管渠:作为雨水渗透设施,对于材料和管径坡度的进行十分严格的设设计,这样可以提高渗透管内的流速,避免沉积物在管道内聚集,通过水体的自重来缓解其他设计和造价的供应。

渗透井:主要包括集水渗透井和渗透溢流井,前者指具有汇集雨水口和雨水下渗功能,后者除具有上述功能外,还具有向外溢流雨水的作用。

3.雨水贮存系统

屋面蓄水池:屋面蓄水系统的两种存在形式:单体建筑物的分散式系统和小区的集中系统,流程包括集水区一输水系统一过滤系统一储存系统一配水系统,需要时还可与储水池相连。

地面蓄水池:在已有的天然池塘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工程技术处理,形成地面蓄水池,也可以在现有地块的基础上,人工开凿蓄水池。

地下蓄水池:可以在地表加入砾石材料,使雨水暂时储存在砾石间,在减少降雨径流的同时,还能通过自然渗透回补地下水,减少水体流失。

(二)LID技术应用与创新

1.LID园林景观设计运用

LID作为一种生态化的全新理念,在环境景观设计中表现的更为突出,在充分利用园林景观的观赏性的同时挖掘其隐藏的生态手段,例如雨水花园、屋顶花园、下凹式绿地、生态草沟、树盒、过滤带、蓄水池等多方面的LID技术措施,结合相应的景观构筑物的设计,从每个环节中利用现有的资源体系,结合植物的自身的净化特点与多样性特征,使园林绿地在美观的同时还具备保护城市水生态环境的功能。

2.LID建筑单体运用

单体建筑作为构成整个城市运作的实体单元,在对城市雨水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建筑的外表面(通常指屋顶及立面)是雨水的主要接受面。其中,建筑屋顶尤为重要,它是降雨过程中与雨水垂直交接的主要界面,可通过屋顶花园以及相关的储存材料来达到收集雨水的作用。

同时,雨水在屋顶形成径流的过程当中,溶解出屋顶中沉淀的许多污染物,使屋顶雨水成为了重要面源的污染源之一,在雨水管理过程中可将单栋建筑作为一个循环单元,进行雨水的回收利用。

3.LID城市居住区运用

通过对居住区进行场地的功能划分、确定不同材料所具有的自然特点不同,有针对性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居住区作为人群聚集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大量单栋建筑的聚集地,对城市雨水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组图3)。

在居住区的景观规划过程中,通过对居住区雨水生成的源头以及住区径流排放的路径进行分析,结合居住区内部宜人的绿地景观(包括建筑周边绿化、宅间绿地、组团绿地、综合绿地等),将雨洪管理景观设施与居住区景观设计整合于一体。

三、LID技术案例分析——深圳市光明新区示范区

(一)光明新区LID技术的具体运用

201 0年,深圳市光明新区被确立为低影响开发( LID)技术示范区,对于低冲击技术的运用及绿色城市的营造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规划先导

总体规划层面基于“LID技术”及“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确立三方面的实践项目:公共绿色建筑、市政排水道路及公园绿地项目。涉及公共建筑、市政道路、公园绿地、水系湿地、居住小区以及工业园区等层面的应用。

2.完善新区生态环境基础_严格控制新区河道蓝线以及水生系统修护

深圳市光明新区(约1 50平方公里)在原有生态保护线的调整优化基础上(约83平方公里,超过全区面积的50%),划定全区河道蓝线(组图5),全面保护区内山一水环境、湿地、低洼地等生态敏感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3.技术示范项目引导

详细规划层面实施落地,照新区管委会所编制的《光明新区雨洪利用规划》、《启动区低冲击开发详细规划》、《建设项目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规划设计导则》等要求,规定了年径流控制在70%、初期雨水污染总量削减控制不低于40%的强制指标,同时,细化具体的控制指标: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必须配套雨水综合设施;对新建项目,在两年一遇24小时降雨条件下的,不需增加雨水外排总量。对改建项目,不替换现有雨水管网基础上,排水能力提高到三年一遇。项目类型细化落实公共建筑、市政道路、公园绿地、水系湿地、居住小区以及工业园区等层面的应用。

(二)光明新区LID技术运用的思考

低冲击开发技术的应用能够从技术上优化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在规划过程中主体从微观的角度进行技术操作,从源头上解决城市雨洪管理问题。

但是,低冲击开发基于宏观层面的量化分析较弱,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指导,实施政策不够完善,技术的推广缺乏政策支持,后期应充分借鉴、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让低冲击技术被很好地运用到实际的规划设计中。

四、结语

低冲击开发模式作为一种生态化、景观化、低成本的城市雨水管理体系,在城市未来的绿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在我国引入低冲击开发理念是一次重大改革,该理念应广泛运用到如今的建设当中,如景观设计、市政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规划等相关学科,结合相应的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城市绿地、园林景观、绿色居住、单体建筑、城市道路等不同类型以及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项目,成功地将雨水作为城市的生态之“源”、景观之“源”,尽不是城市的废水之“源”、污水之“源”。

参考文献:

[1]高莹,基于LID雨水管理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C].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周轩浅谈低冲击开发(LID)技术在绿色建造中的探索与应用

[J]技术与应用,2 014:7

[3]张善峰.低影响开发——城市雨水问题解决的景观学方法[J].城乡规划·园林景观,2012

[4]叶启明.低冲击开发(LID)模式应用探讨[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2

[5]赵林波,李龙,陈新等,城市雨洪管理新模式——低影响开发[J].Value Engineering,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