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妊娠期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妊娠期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妊娠期的护理诊断和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妊娠期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妊娠期的护理诊断和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临床特征;护理方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妇女妊娠中晚期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约在9.4%左右[1],如果不能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就会威胁母婴安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合并胎盘早期剥离时病情危急、发展迅速,患者主要表现为休克、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是临床上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新生儿的死亡率高,产妇也容易出现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本文通过对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并给予积极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作为研究组,年龄22~36岁,平均(31.4±4.2)岁;初产妇26例,经产妇4例;其中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不良反应后急诊入院2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住院期间发生胎盘早剥9例。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的30例胎盘早剥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21~38岁,(32.6±5.0)岁。胎盘早剥原因中,羊水过多12例,外伤3例,孕期性生活7例,胎膜早破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特征 两组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休克、腹胀,恶心呕吐、面色苍白、阴道出血等临床症状,研究组患者还有体重明显增加、蛋白尿、高血压、子痫症状;B超检查表现为羊水内异常回声、胎盘增厚、绒毛板向羊膜腔突出和血肿、胎盘后血肿、胎儿位于子宫前壁等。

1.3护理方法与评价指标 对所有患者采取待产、急救、术后护理措施,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知识培训,观察胎儿情况。研究组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内容如下[2]。

1.3.1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的护理经验,对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并发症、急救方法有足够的认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加强巡视,严密监视患者的胎心、宫缩、阴道出血、生命体征等变化情况。同时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对患者进行抗感染、补液、降血压等药物治疗。根据患者需要进行吸氧、输血治疗,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和胎心监测,观察孕妇和胎儿的身体状况。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行分类,缩短对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的检测间隔时间,观察记录患者的阴道流血量、腹痛情况,对腹痛明显患者利用B超明确诊断,及时进行处理。对有子痫、羊水过多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做好应急护理药品准备,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护理能力。对严重胎盘早剥产妇宜尽早采取剖宫产手术,减少死胎、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1.3.2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给患者讲解积极的心态对治疗的辅助作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是可以预防和改善的,只要坚定信念,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就会康复。引导患者家属安慰、陪同患者,让患者感觉安全感,稳定情绪。

1.3.3并发症护理 对采取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的患者采取特级护理,其他患者给予一级护理,对出血、肾衰、感染等并发症提高警惕性,密切关注和记录心电图、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有无皮肤出血、静脉炎、水肿现象,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相关检测,有利于采取下一步治疗措施。在补液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心率加快、不适反应,及时调整药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

2结果

研究组发生死胎1例(3.33%),新生儿中度窒息1例(3.33%),轻度窒息5例(16.67%);对照组胎儿中未发生死胎,新生儿中度窒息者1(3.33%),轻度窒息者3例(10%);两组比较,研究组死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属于严重并发症,威胁母婴安全,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至关重要[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有阴道出血、腹痛、腹胀高血压、蛋白尿甚至休克等先兆症状,临床上医护人员在发现患者有上述症状时要提高警惕。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羊水过多、孕期性生活、胎膜早破等高危因素导致的胎盘早剥要进行对症处理措施,对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分类,对严重胎盘早剥患者立即采取手术终止妊娠,减少病情持续发展对母婴造成的不利影响[4]。对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应采集血液标本、尿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同时采用B超检查明确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在孕检期间,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引起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重视,配合医生采取对症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重视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性,提高急救护理能力[5]。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研究组出现死胎1例,两组患者中各有1例出现新生儿中度窒息,5例出现轻度窒息,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出现胎死率高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胎盘早剥,护理干预后新生儿出现轻、中度窒息,无生命危险,说明通过全面护理干预减少了不良反应,有改善了母婴结局。

参考文献:

[1]袁丽蓉.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伴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8):223-223.

[2]朱勤花,何玲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的诊断及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0):95-96.

[3]孙丽君,武军,李静,等.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甲胎蛋白水平及其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8):15-16.

妊娠期的护理诊断和措施范文第2篇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减少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制定综合护理措施,包括行为干预和心理支持,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周密细致的护理计划,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细致的护理,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全面细致、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可显著提高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安全。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护理;临床疗效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妊娠20周及产后2周是该疾病的高发期,其主要临床表现是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严重者会出现头痛、视力模糊、抽搐、昏迷等临床表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造成孕产妇与围生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但是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难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治疗[1]。我科发现,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科学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造成的孕产妇与围生儿死亡具有一定效果。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入组标准

①诊断符合乐杰的第七版《妇产科学》中妊高征的诊断标准[2]。②患者精神状态正常。③患者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④排除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⑤患者自愿参加该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临床资料

入选60例患者均为2014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其中初产妇49例,经产妇11例,年龄24岁~42岁,平均年龄(26.1±4.7)岁;确诊妊娠期高血压时孕周:≤30周10例,31周~33周38例,≥34周12例;其中单胎妊娠54例,双胎妊娠6例;妊娠期高血压分度:轻度18例,中度34例,重度8例。

2护理方法

2.1预防护理

在患者确诊妊娠期高血压后,需要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诱发因素、发病机制及其危害,增强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使其能够做到有效遵守医嘱,定期进行体重、血压、尿常规、隐性水肿的检查,及早发现不良反应,以便进行科学治疗。

2.2心理护理

由于医学知识专业性较强,很多孕产妇作者简介:张娟林,女,本科,主管护师。在得知自身患有妊娠期高血压后,对于胎儿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出生后的并发症过度焦虑,焦虑诱发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进一步加重了妊娠期高血压的病情。因此,给予产妇科学合理的心理治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采取和蔼可亲的态度与产妇进行交流,了解其主要思想顾虑及焦虑根源,并制定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便患者能够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保持健康乐观心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治疗,确保母婴安全。

2.3常规护理

2.3.1入院护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安排于单人病房中,护理人员应当保持病房内光线适宜,空气流畅,尽可能避免外界环境中的噪音、异味、强光等对患者造成刺激;对于已经有先兆子痫及子痫患者应当安排专人进行陪护,并做好相关急救措施的准备。

2.3.2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确保患者每天能够摄入合理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及其他微量元素;对于已经出现水肿的患者,应当严格控制其食盐、液体的摄入量,必要时应采用植物脂肪替代动物脂肪[2]。

2.3.3休息护理

研究发现[3],充足的睡眠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应当尽可能保证患者每天的休息时间在10h以上。同时,患者在睡眠时应当尽可能采取左侧卧位,以减轻子宫对于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的压迫所造成的回心血量减少,以改善胎盘、肾脏的血流量,减少妊娠期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

2.3.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护理工作者应当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的监测,观察记录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等,定期监测患者尿常规。细致观察宫内胎儿情况,定期记录胎动、宫缩等情况,每天常规予以中流量吸氧2次,每次30min。

2.4用药护理

2.4.1硫酸镁的用药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的痉挛,解痉是其重要的治疗原则,硫酸镁是常用的解痉药物,其用药途径主要是通过静脉滴注,在进行静脉滴注过程中,其滴速应控制在1~2g/h最佳,先快后慢,使血液中镁离子浓度能够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以便发挥治疗效果。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患者膝反射减弱、呼吸少于16次/min、尿量低于25mL/h时,应当立即停止硫酸镁滴注,同时告知主管医师,必要时可立即予以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mL进行静脉推注,防止硫酸镁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

2.4.2其他用药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还会进行降压、镇静、利尿等治疗,在使用降压药物或者镇静药物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舒张压维持在90~100mmHg之间,同时应当监督患者卧床休息,防止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

2.5临产及产后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产后应由当专人护理,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并采用胎心监护仪对胎儿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生产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缩短第二产程,避免产妇由于过度用力、疲劳诱发的抽搐,必要时应果断进行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应立即静脉滴注缩宫素,以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同时,产后应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尿量、恶露等的监测,及早发现不良情况并进行有效处理。

3结果

经过周密细致的护理计划,60例产妇均顺利完成生产,其中剖宫产34例,阴道分娩20例,引产6例,无1例并发症发生。

4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引起的全身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一种妊娠期特有疾病,该病的主要危害可能造成胎儿的宫内生长发育受限、胎盘早剥、孕妇肾功能受损、产后大出血等,是造成我国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4]。由于目前该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医务工作者只能尽可能避免其诱因来阻止疾病的进程,以及防止疾病的加重。研究表明,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提高母儿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玲.妊娠合并高血压110例临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2014,8(10):207-209.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8-108.

[3]靳利秀.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围生期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6):4936-4937.

妊娠期的护理诊断和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妊娠;梅毒;护理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9例病例来源于2007年9月至2009年4月经确诊为梅毒并在我院分娩的孕妇。入院前已确诊为梅毒患者5例,入院后经临床检验科确诊梅毒患者4例;其中一期梅毒4例,二期梅毒5例;年龄19~32岁,平均24岁,初产妇7例,经产妇2例;所采取的分娩方式有阴道分娩6例,剖宫产3例。 

1.2诊断标准和方法 

1.2.1妊娠合并梅毒诊断标准①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②孕妇本人或配偶有婚外性行为及梅毒感染史,本人有流产、早产、死产、死胎史或分娩梅毒儿;③具有各期梅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 

1.2.2实验室诊断方法诊断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查,两项均为阳性者确诊为妊娠合并梅毒[3]。 

1.3妊娠梅毒治疗孕妇终止妊娠前的治疗措施基本同非妊娠梅毒患者。治疗原则为及时、及早和规范足量治疗[3]。首选苄星青霉素,具体方案如下: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及病期在一年内的潜伏梅毒采用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青霉素过敏者,口服红霉素片500mg,每天4次连续15d。 

 

2护理措施 

 

2.1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加强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自卑情绪梅毒患者多数缺乏对疾病的基本认识,当患者被确诊为梅毒且得知梅毒对下一代的危害,同时在强烈的自责自卑情绪的趋势下,情绪会突然变得极为忧郁压抑或躁动不安,甚至有轻生的念头。作为直接与患者接触的医护人员,应当与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灵沟通,耐心听取患者坦露内心中的担忧、痛苦和不安。适时进行细致而有效的心理疏导,同时进行适当的疾病教育,让患者能选择正确的态度来对待现实的困境。同时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和解释,尤其是夫妻之间,常常会因为一方染上性病而产生争吵和相互不信任。我们医护人员这时应该耐心劝说病人家属为患者及胎儿的健康着想,放下种种猜测和怪责,让患者家属能主动关心和鼓励患者,减轻孕妇的心理压力,保证妊娠期孕妇能处于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中[5]。

2.2加强妊娠期的管理,做好有效的防护隔离措施,预防交叉感染严格执行及时、及早和规范足量治疗原则。由于梅毒属于性传染性疾病,故应加强孕妇住院期间的隔离防护措施,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应单独入住隔离病房,严格消毒政策,保证其他孕产妇的安全。应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一次性的物品,使用后应统一打包由专门的部分进行统一焚烧。患者与身体密切接触的物品应专人专用,由专人安排管理,如毛巾、肥皂、洗盆等,定期进行患者房间及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2.3加强分娩期的管理,预先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母婴传播对于选择阴道分娩的患者,应避免采用对胎儿损伤大的手术方式,必要时行阴道侧切,术者动作不可粗暴,避免伤害胎儿头部及皮肤粘附,特别应注意及时保护好胎儿眼口鼻,尽量减少该些部位与孕妇产道的直接接触。对于新生儿,应进行必要的清洁沐浴工作,安置于隔离病房进行一定时期的病情观察,常规进行梅毒的准确检验检测。 

2.4加强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病情观察及护理,保证母婴健康安全注意观察产妇是否存在产后感染和出血,及时检查宫底及恶露情况,加强会阴护理,细心观察乳汁分泌,做好乳房护理。由于梅毒病原体也可通过母乳传播给新生儿,故对于母亲血清学检查阳性者,不可实施母乳喂养。为预防交叉感染,新生儿护理及治疗应与正常新生儿分开进行。出生后的新生儿应进行梅毒的实验检测,仔细观察新生儿的皮肤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汇报给主治医生[6]。所有妊娠期梅毒分娩的新生儿常规用青霉素2.5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10日。加强产妇营养,尽可能给予高蛋白质、高纤维含量、高热量和富含矿物质的饮食。提高产妇的免疫力,避免产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王恂,刘婵芳,向晓光,等.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治疗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J].中国热带医学,2007,6(7):170-171. 

[2]熊海燕,谭小平,刘红桂,等.妊娠合并梅毒42例临床护理分析[J].河北医学,2008,14(9):123-124. 

[3]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9. 

妊娠期的护理诊断和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

作者单位:454100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当血糖异常达到诊断标准时,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其发生率为1%~5%,可造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羊水过多、泌尿系统感染、巨大儿、胎儿先天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属高危妊娠。早期干预,加强血糖监测及护理,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2011年1月至11月,在产前门诊筛查出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42人,年龄21~44岁,平均年龄31.4岁;初产妇26例,经产妇16例;确诊平均孕周24.5周。

1.2诊断标准2次或2次以上空腹血糖>5.8 mmol/L者;糖筛查试验:24~28周进行。方法:葡萄糖50 g溶于200 ml水中,5 min内口服完,1 h测血糖≥7.8 mmol/L为糖筛查异常;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禁食12 h后,口服葡萄糖75 g,诊断标准为:空腹5.6 mmol/L,1 h 10.3 mmol/L,2 h 8.6 mmol/L,3 h 6.7 mmol/L。如其中有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者,即可诊断为GDM。

2护理干预

2.1心理干预对于确诊的糖尿患者首先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情绪,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告知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2.2饮食干预首先饮食的量应当是足够的,必须满足孕妇和胎儿的需要,均衡的能量供应应当来自非精致的糖类及粗粮、脂肪和蛋白质。每日需热卡1800千卡(7350千焦)左右,应该少量多餐;糖类、脂肪、蛋白质比例合理,摄入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其中糖类50%~55%、蛋白质20%~25%、脂肪20%~25%。 病情控制较好的患者,每日可吃少量水果,并应减少部分主食,最好在两次正餐之间,作为加餐食用,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可吃少量生黄瓜和西红柿,不要吃水果和甜食。饮食是否合理应定期进行血糖、尿糖监测,控制餐后1 h血糖

2.3行为干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细胞吞噬功能明显降低,妊娠期易发生上呼吸道、皮肤的细菌和霉菌感染,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帮助孕妇建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起居有序、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多饮开水。妊娠不同阶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到户外参加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不仅有益健康,而且有益于糖尿病的控制。适当的运动可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除胰岛素抵抗,促进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有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和正常分娩;选择舒缓的有氧运动为好;每天运动时间30 min,选择餐后30~60 min运动,运动中注意低血糖反应;常备甜饮料和糖块。

2.4孕期护理干预GDM孕妇确诊后,除常规产检外,须加强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及眼科检查也同样重要;孕32周后每周产检一次、注意孕妇血压、水肿、尿蛋白、尿酮体监测情况,尽早发现并发症,积极治疗。定期进行B超检查以了解胎儿情况,确定有无胎儿畸形、检测羊水量及胎盘成熟度等;指导孕妇自数胎动,胎动异常要尽早就医。妊娠前3个月体重增加不宜太快,孕中期及晚期孕妇体重每周增加以线性速度350~400 g增长为宜。妊娠体重增长过快或减轻时应向医生咨询,切忌孕期减肥。

2.5分娩期护理干预妊娠并糖尿病本身不是剖宫产指证,如有胎位异常、巨大儿、病情严重需终止妊娠时,应选择剖宫产;在控制血糖,确保母婴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推迟分娩时间,可等待至近预产期;若胎儿发育正常,宫颈条件好,则适宜经阴道分娩;阴道分娩时鼓励产妇左侧卧位,持续吸氧,严密监测胎心以及宫缩变化,产程时间不超过12 h;定时测血糖、尿糖、酮体,预防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 正常进食补充热量,预防低血糖;若有胎儿窘迫应考虑剖宫产结束分娩,并做好新生儿抢救的准备。分娩后及时按摩子宫,应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由于胎盘排出,对抗胰岛素的激素迅速下降,故产后24 h内胰岛素用量减半,以后根据血糖水平调整;

2.6新生儿护理干预无论体重大小均按高危儿护理;新生儿娩出30 min内测微量血糖,如血糖

2.7产褥期护理干预GDM孕妇产后还应定期监测血糖,产妇和新生儿按高危护理。注意预防感染,病房每日通风,紫外线照射每天2次,每次30 min;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床头柜等。孕妇和新生儿用物应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产妇应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口腔、皮肤、外阴等的护理。外阴有伤口的,每天2次会阴冲洗,并用碘伏擦拭。剖宫产切口每日换药观察切口,需要拆线者应适当延长拆线时间。有异常者及时处理。

2.8加强健康指导根据情况制订详细的指导计划,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劳,预防感冒,调整心理状态,保持心情舒畅;遵医嘱坚持服药,合理饮食定期复查,不可擅自减、停服药;教会患者及家属自测血糖、尿糖以及正确注射胰岛素;指导患者及家属识别低血糖反应及发生时采取的措施;注意卫生保健,预防各种感染。做好消毒隔离,室内定时通风;外出时随时携带甜食和病情卡以应急需。产后42 d一定要产后复查,了解恢复情况。

3结果

42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均未发生感染及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其中阴道顺产23例;剖宫产19例。巨大胎儿4例、羊水过多3例、新生儿窒息1例、早产儿4例,平均住院7 d;42例患者血糖控制稳定后出院。

4讨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属高危妊娠,妊娠期复杂的代谢改变使母婴并发症和病死率增高。通过4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体会,加强GDM患者的孕期护理,尽早地对GDM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控制病情及降低母婴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戴霞,黄秋红,姚冬芳,等.糖尿病患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实施.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35.

[2]于晶.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产儿影响的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5):2063.

[3]任洪芬.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15(5):71.

妊娠期的护理诊断和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护理干预 妊娠期高血压 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9-00-0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其发病率在我国为9.4%――10.4%,严重时导致子痫的发生,是导致母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通常产前子痫占71%,产时子痫和产后子痫占29%[1]。而正确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及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现结合临床64例效果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的孕妇,年龄最大41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26.7岁,其中轻度子痫前期42例(占65.6%),重度子痫前期22例(占34.4%)。子痫前期诊断标准以《妇产科学》(第六版)为准。采取剖腹产结束妊娠的50例(占78.13%),自然分娩14例(占21.87%),采取剖腹产的孕妇,术后均使用镇痛泵。

1.2 护理干预方法

针对子痫前期的血压、孕周、尿蛋白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并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

(1)护理评估:对所收治的患者通过评估病史、评估临床表现、心理状况、辅助检查等掌握病人的基本情况,提出护理问题,充分做好干预前准备。

(2)干预方法:护士通过护理评估制定出具体干预措施。一是入住院床位安排时充分考虑病房的光线、空气流通、抢救的便捷等情况,尽量安排单人病房;二是将病人安排临床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的护士分管,分管护士根据评估情况及医嘱,安排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采取护理、治疗时间尽量集中,避免各种刺激。三是告知病人必须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位,定时吸氧,严密监测生命体体征,随时询问和孕妇有无头晕、眼花、头痛、视力改变等自觉症状和观察观察精神状态改变,每日记录液体出入量,根据病情适当限制食盐的摄入。四是加强心理护理,孕妇的心理状态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2]。及时与病人进行沟通,解除其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同时将待产过程、手术中(分娩时)的配合,术后(产后)的观察护理要点一一告知,对病人及家属的疑惑及时进行解答,解除其后顾之忧,取得了病人及家属的积极配合。五是硫酸镁的应用,为了避免肌肉注射因疼痛引起的不适,对轻度和重度均采取静脉给药的方法,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反复穿刺。严密监测其毒性作用,认真控制硫酸镁的入量,特别是静脉滴速的有效控制以维持血镁浓度,在夜间静脉维持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定时检查膝腱反射、呼吸、尿量等。

(3)分娩方式的选择:子痫前期轻度的病人,在病情控制后,宫颈条件成熟,已经临产的病人,在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情况下,采取阴道分娩,子痫前期重度病人均采取剖宫产结束妊娠,术后均安置镇痛泵镇痛。

2 结果

本组64例妊娠期高血压发生子痫3例,发生率为4.69%。其中产前子痫1例(分娩方式为剖宫产),产后子痫2例(分娩方式1例为自然分娩、1例为剖宫产)。

3 讨论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死因[1],而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最严重的阶段,直接关系到母儿安危,因此控制子痫及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加强孕期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家属了解相关的知识,特别是妊娠期高血压对母儿的危害,从而促使孕妇自觉在孕期定时做产前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得到干预、治疗和指导。同时还应指导孕妇,在增加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富含铁、钙、锌的食物时,应减少过量的脂肪、盐的摄入,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3)准确的护理评估对干预措施的实施具有决定作用。在本组发生子痫的病例中,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有2例入院评估出现偏差及护理干预措施不到位,病人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恐惧心理,子宫收缩的疼痛,使病人出现吼叫,烦躁,收缩间隙未得到充分的休息,表现出不配合,而此时再与病人沟通已非常困难,该产妇在产后35分钟发生子痫;1例在术后1小时发生子痫,分析认为分娩时间在1月份,其发生子痫的原因也与当时气温低、寒冷有一定关系。因此在冬季,针对子痫前期行剖宫产的病人,病房和病床采取了相应的保暖措施,术后再无一例子痫及并发症发生。

(4)本组3例子痫均发生在夜间和凌晨,且均未维持使用硫酸镁;因此,在控制硫酸镁入量时应维持硫酸镁的有效血浓度,特别是在夜间和凌晨,对预防子痫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5)临床很多护理人员认为,妊娠期高血压病人在终止妊娠后,疾病已经得到缓解,从思想上就不够重视,对子痫发生认识不足,对预防其发生非常不利,而本组有2例就发生在术后、产后。因此,护理干预在术后、产后亦不能放松。

(6)当孕产妇发生子痫抽搐,应尽快控制,医护配合非常重要,应设专人护理,做好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同时与患者家属保持随时沟通,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及时终止妊娠。

(7)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正确的方法及时终止妊娠极为重要。由于孕妇受到临产恐惧、疼痛等因素刺激,易精神紧张,血压急剧升高.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应及时终止妊娠。本组子痫前期轻度的病人,在病情控制后,宫颈条件成熟,已经临产的病人,在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情况下,采取阴道分娩;而对于子痫前期重度病人均采取剖宫产结束妊娠,且术后均使用镇痛泵,防止疼痛等不适的刺激,导致子痫发生,本组手术产比例明显高于顺产。

(8)对于育龄期和孕期的妇女,应注重抓好基层的产前教育和围生期保健,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防止胎儿宫内窘迫。选择适当时机和终止妊娠方法,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孕产妇和围生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100.

[2] 刘兴会,王晓东主编.产科临床热点.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