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化转型论文

数字化转型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化转型论文

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第1篇

石磊教授的《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一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认为,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报业生态,但并不必然带来报业的衰落。报业同样可以采用新技术,在媒介融合中实现数字化转型,实现与新媒体共生共荣。这种认识和论述,对报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通读全书,我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四个特色:

特色一:多年潜心研究的集大成

石磊教授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新媒体艺术与文化硕士点负责人、新媒体研究所所长。2006年7月,他发表了论文《媒介融合,报业发展新支点》,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从那以后,他发表了《从媒介融合看报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报业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报业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构建》、《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产品生产模式之变》、《培育跨媒体跨地域传媒集团路径选择》、《新媒体语境下公共领域重构》等10多篇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论文。2009年10月出版了《新媒体概论》,并被北师大等许多高校作为教材。专著《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他还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发展对策研究”、教育部社科项目“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研究”、四川省社科项目“媒体融合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战略”、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传媒融合发展研究”,担任“新媒体理论与实务”丛书副主编,四川省精品课程“新媒体概论”第一主讲教师。

2006年初,石磊教授在四川大学攻读文艺与传媒方向博士学位期间,为构思撰写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博士论文,并就相关问题多次与我进行研讨。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刚刚起步,颇具前沿性。2008年上半年他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后,又认真听取了许多老师和同学意见,多次进行修改,终于在2010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这是他长期研究的成果,是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集大成,是报业研究的可喜新成果。

特色二:努力构建数字报业研究的理论体系

该书将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放到数字化生存和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全面研究,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报业发展的的必然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他创造性地提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转型,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战略转型。他不仅强调报业在技术上与新媒体融合,还主张在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上进行重构和再造,破除阻碍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找到数字化的商业模式,构建起报业发展新模式。这样就跳出了一般性的数字化研究,使报业数字化研究具有了厚度和高度。

石磊教授对国内外报业数字化转型历程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并将众多的转型路径精当准确地概括为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在内容融合上,以前单一的报业内容生产变成全媒体的数字内容生产,报业由“报纸业”变成“报道业”。在渠道融合上,以前分散的、各自独立的报纸、广电、新媒体等渠道有效地整合在统一的数字平台上,实现全媒体融合。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将产生跨媒体跨地域的数字化现代传媒集团。这些分析论述,对当前我国传媒改革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特色三:多学科交融,理论联系实际

该书以新闻传播学为基本立足点,综合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注重从经典和前沿理论中寻求支撑。同时,注重从中外传媒实践中寻找答案,以开阔、创新的视野选用大量鲜活、针对性强的案例应证观点。将报业数字化转型放到国际背景下考察,运用了大量的国外理论成果和跨国媒体的生动案例。同时,注重中国语境,对报业数字化转型在中国遇到的特殊问题进行阐述,并在政策、管理和经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石磊教授在对报业数字化转型情况进行细致考察、对传媒发展众多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抓住传媒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探讨了报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什么是数字报业、怎样进行数字化转型,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具有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第2篇

1.期刊数字化转型涉及的法律问题

期刊是一种汇编作品,在期刊出版中,期刊社享有的著作权仅是邻接权中的一种——汇编权,而且在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作者的投稿行为只表明汇编者获得了印刷版的发表权和发行权等的授权。虽然龙源期刊网总编辑穆广菊建议在《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发行条款里面,增加数字发行这样一个崭新的概念,但能否真正修改还未可知。目前期刊的数字出版方式有:加入大型数据库(如知网、万方)、加入OA(开放获取)期刊平台(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本网站作为网刊免费下载。不论哪种,均要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而信息网络传播权属于著作权人所有,应由著作权人决定其是否数字出版并获得相应受益。另外,在网络时代,转载只是拷贝、粘贴并注明出处而已,但只有著作权人才有权利声明其作品不得被转载,期刊的声明不具法律效力。

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如果中文域名、期刊拼音简写域名被他人注册,LOGO被他人注册为商标,期刊在网络的形象将比较尴尬。期刊刊名具有唯一性和专有性,是期刊重要的无形资产。按照与国际接轨的现行法律法规,任何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都可以在报纸、期刊、杂志(期刊)、新闻刊物等商品(商品分类第16类)上申请注册商标,申请刊名商标注册并不审查出版管理部门颁发的出版许可证。如果刊名商标被他人抢注,期刊就面临着不得不改名的风险,著名的“读者文摘”商标纠纷就是典型案例。

2.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法律保护

(1)签订版权转让协议

为了合理合法地进行数字出版,“要约”式的协议显然不具法律效力,期刊必须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约定转让或授权许可使用著作权。由于授权许可限制过多而且涉及到转许可,因此期刊都愿意与作者签订转让协议直接获得各项相关著作权以便期刊出版及发展需要。虽然在协议签订中,作者属于弱势,基本无话语权,但是因为期刊文章不同于出版图书,其出版直接经济收益(纸版稿酬和数字出版稿酬)颇低,因此作者通常并不计较出版合同是转让还是许可使用。

著作权转让合同的若干要素都应该在期刊和作者签订的版权转让协议中体现,如转让权利的种类、期限、地域、付酬(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一并付酬)、违约责任等。

此外,也可以在协议中约定条款防范侵权问题(如抄袭)、学术不端问题(如一稿多发)。协议的签署者应为全部作者(全部著作权人),如果作者代表,必须附上其他作者的授权书。

(2)保护期刊相关域名

现在,大部分科技期刊开设了网站,但是其域名多是二级域名而非一级域名,多是期刊刊名的汉语拼音域名而非中文域名。

二级域名是寄存在主域名之下的域名,权重低于主域名,比如笔者所在期刊的现用域名xddl.ncepu.edu。cn。很多高校期刊寄存在学校主域名下的二级域名不带www,这会让读者很不习惯,不利于期刊推广,不利于转企改制和数字化转型后的市场竞争。淘宝商城用独立域名tmall.corn正式替换了淘宝网二级域名,期刊也应如此。

中文域名比英文域名更具价值,原因在于中文域名与期刊的联系更加直接,会使期刊在互联网上的可见度提高,获得更高的点击率,也可以帮助期刊在互联网上树立良好形象。如果中文域名被他人抢注,期刊就会比较尴尬。虽然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域名抢注进行对抗,但是力量非常有限,主动保护比被动应对显然更s经济可靠。

除了中文域名,汉语拼音缩写域名、英文域名也应注册以对期刊域名进行全方位保护。

(3)保护期刊刊名商标

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第3篇

当数字出版时代的帷幕刚刚拉开之际,爱思唯尔此举反映出诸多值得国内出版界警醒的问题。

应反思的问题

1.要重视数字出版产业的核心技术

对于出版业而言,它提供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都是内容,内容是超越载体属性的本质特征。因此,谁掌握了内容资源,谁就掌握了出版业的命脉。内容产业是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生产要素(技术)是数据库技术。从技术的角度,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商,除了要掌握巨大的内容资源,掌握整合内容资源的数据库技术同样重要。

因此,从2002年至2004年间,爱思唯尔在科技领域投入3亿多美元,将纸质刊物转化为电子资源,同时进行产品更新以及新功能的研发,并且在2008年初卖出旗下励德商业信息业务(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出价4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风险管理及数据收集公司Choice Point,集中发展增长更快的网络订阅和信息服务业务,加快了向数字出版商的转型。

2.要进一步整合国内学术期刊资源

(1)数字出版时代的学术出版,内容资源的占有要以学术资源的整合为前提,而国内的学术期刊多以协会、学会刊物为主,很少有出版社参与出版,造成了学术资源的分割,再加上国内出版体制的约束,各个机构的利益纠葛,不利于学术期刊的内容整合。

(2)学术期刊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凡是科研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其学术期刊的出版也很发达。由于国内科研水平有限,缺乏能与《柳叶刀》、《细胞》等媲美的权威期刊。而对于科研人员而言,一方面为了使自己的科研水平获得国际认可,另一方面也为了掌握国际上最新科研动态,势必造成了对国际学术期刊的依赖。这次涨价的主力军ScienceDirect,仅2006年就向中国高校师生提供了3000多万篇论文的下载量,占全国高校全部外文科技论文下载量的59%,学术界对这家公司的依赖可见一斑。

对策设想

1.降低对发表SCI论文的鼓励

不可否认,SCI的数量以及影响因子的高低,代表着一所高校的研究水平,但科研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SCI论文。高校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例如国际学术论坛、会议等,加强国际交流,在交流中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同。

2.扶植国内数字出版商,增加市场主体

如果国内出版商能够抓住机遇,建立属于中国的学术资源数据库,那么在学术资源的掌握上就不会如此被动。同时,加强学术资源的国际交流,多吸收、采用国外的优秀论文,一方面可以提高数据库的综合学术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够掌握更多的学术资源,提高国内数字出版商的核心竞争力。

内容产业既然是企业群,就意味着存在激烈的竞争。而且根据市场法则,避免价格垄断的最好方法就是增加市场主体。此次涨价风波中爱思唯尔之所以如此强势,除了凭借其自身的内容优势外,其在学术期刊数据库市场的垄断地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扶植国内的数字出版商,同时引入其他国际竞争者,避免某些出版集团一家独大。

3.建立国内“开放获取”的学术资源系统

“开放获取”,即学术资源可以公开免费获取。面对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所导致的学术交流的障碍,以及某些出版集团的牟利行为,“开放获取”渐渐成为一种学术趋势。

鉴于此,国内高校可以组建一个联盟性质的资源共享的“开放获取”系统。系统内的高校可以共享各自的科研论文,一方面可以加强国内各高校的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国内高校的凝聚力,最大程度上避免国际出版巨头对我国学术论文的“出口转内销”。同时,吸取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失败教训以及台湾高校的成功经验,赋予该系统更大的权力,以便其在与国际出版巨头的谈判中取得更大的主动权。

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第4篇

总体来说,研究成果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讨论议题不断丰富,理论探索不断深入。在这些相关研究中,以下论题是比较重要且受到众多学者关注的。

1.媒介产业融合的主导力量和发展路径:技术、市场、产业还是制度

媒介产业融合的驱动因素很多,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些因素之间又是什么关系黄河等认为技术是传媒组织的核心能力,以及传媒产业最重要的推动力。付玉辉等则认为市场是原动力,市场需求来自于电信服务和传媒服务的消费者。正是这个需求的原动力,最终推动并保证了技术融合乃至产业融合的实现。于小川则强调技术、产业与制度的力量。蔡骐、吴晓珍认为媒介融合始于技术创新,诉诸于制度创新,深化于产业创新,表现为产品创新。

在这种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媒介产业融合将遵循怎样的路径演变,按照层次和阶段将如何进行划分许颖首先把媒介融合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媒介互动,即媒体战术性融合;第二层次是媒介整合,即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第三层次是媒介大融合,即不同媒介形态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昝廷全、金雪涛等则将媒介产业融合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种类型,对我国传媒产业融合则划分为“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三个阶段。彭兰的认识更进一步,认为媒介融合过程带来业务形态融合,市场融合,载体融合,以及机构融合等各个层面的变革。陈力丹、付玉辉则把产业融合的动因与融合的层次进行了关联,指出技术融合带来网络融合,市场融合带来服务融合,企业融合带来集团融合,管制融合带来政策融合。

2.融合对产业格局、经济特征、竞争方式的改变:瓦解与重构

媒介产业融合既发生在传统传媒业内部,同时也发生在传媒业、电信业、IT业等与信息相关的现代产业之间。这种广泛而深度的融合,必将对传统传媒业的产业格局、经济运行特征,乃至竞争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付玉辉提出传媒产业结构将从旧均衡走向新均衡,喻国明也认为传统媒介一向自守的介质壁垒将被冲破,传媒市场的版图和游戏规则将被极大改写。陆地认为将带来媒介市场、电视市场格局、观众市场、广告市场四方面的裂变。旧的媒介体系瓦解之后会怎样如何实现重构呢郑保卫等人认为,一个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多媒体并存”的新的媒体格局,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王洪涛认为媒介融合的过程,是由垄断竞争向寡头垄断发展的过程;媒介融合的结果是新的更大媒介寡头垄断媒介市场。这是从市场结构上推进了一步。随后,肖赞军结合传媒产业的特质,指出传媒产业的经济特征将呈现出四大变化趋势:资源禀赋从渠道稀缺向内容稀缺转化;盈利模式从单一收入渠道向多元收入渠道转变;产业格局从产业分立向产业融合演变;市场结构从高度垄断的市场向竞争性垄断市场演化。并指出竞争和垄断双双被强化,未来传媒市场将演化成一种竞争性垄断的市场,传统传媒业的纵向市场结构裂变为横向市场结构,未来的传媒市场必将是一个网络型寡占市场。可以说,到这里,未来融合产业的市场结构获得了比较大的突破,有了更清晰的表述。

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下,企业行为会发生什么变化呢金雪涛分析了传媒机构的市场行为战略从一种基于静态的范式转变为一种基于动态的范式。王斌认为传统媒介竞争经常使用的价值链正在向空间尺度扩展。而黄升民和谷虹提出,“三网融合”将是基于平台的竞争,并指出平台竞争是替代性的竞争,是赢家通吃。通过一系列的数据表明,现阶段广电系统和电信系统在抢夺平台制高点的过程中,必然选择“基础平台捆绑核心应用平台”的发展路径,展现出全方位复制性竞争的图景。

3.传统传媒业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与全媒体再造

面对来势汹涌的媒介融合和数字新媒体浪潮,传统媒体应该如何应对从导向上来看,可以分成三大阵营,第一种,剑走偏锋型。例如杜骏飞和王骥飞从长尾理论受到启发,提出传统媒体也可以利用数字新技术在长尾市场开拓利润空间。第二种,固守控制型。例如高子华提出在数字化变革中,广电机构赢家加强对用户终端、节目版权、媒体牌照的控制,最终整合渠道,占领市场。第三种,融合进取型。持这一导向的学者是主流,但至于如何融合进取,如何进行战略布局和策略运作,则体现了一个实践与理论相互推动的发展进程。

在融合进取导向的早期研究中,支庭荣提出内容和用户服务是两个关键。喻国明则提出媒体U化战略,即unite(融合)、universal(普及)、user(用户)、unique(独特)支撑的ubiquitous(无处不在)。并指出应该从“内容为王”转变为“产品为王”。但这些论述还显得比较抽象,未能对实践提出更具体务实的建议。

随着广电数字化进程的启示,数字化一下子成了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转型必经之路。黄升民等人指出,广电正在构架一个包含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移动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IPTV和DA B /DM B数字广播业务等多种数字新媒体形态的数字化发展蓝图。彭兰介绍了以电子报纸和电子杂志为代表的平面媒体数字化产品形态。面对数字化的大潮,如何实现数字化呢蔡雯结合《泰晤士报》网站的经验,提出将报纸栏目重新组合以全新方式呈现,与传统媒体构成一体标准延伸品牌等策略。而更多的学者则加入了关于“台网融合、报网互动”的讨论上来。

进入2008年,“全媒体”取代“数字化”,成为传统媒体转型之道的最新理念。郑强在烟台日报的全媒体方阵布局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传统报业必须改变现有的以纸媒为中心的布局,进行战略转型:从一家“报纸社”转型成为“报道社”;从“营销报纸”转型为“营销内容”;开发“多形态”产品,如纸质报、多媒体数字报、手机报、电子纸移动报等;采用“多渠道”发行,比如传统报业分销网,互联网(包括WI-FI),还有移动通信运营商的GPRS或CDMA等传输手段等;发展“多终端”的阅读介质,如新闻纸、PC、阅读器或电子纸阅读器、手机等。随后,关于全媒体转型的文章不断涌现,成为学界、业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面对“全媒体”热潮,也有部分学者提出理性的思考。彭兰指出一个媒体的全媒体产品未必一定要完全通过自己的平台。与内容包装商、渠道提供商、平台提供商等共同完成产品的多种形式生产、多种渠道传播、多种平台“贩卖”,可能是媒介融合带来的产业重组与流程再造的更深层含义。而温海玲和杜骏飞则从政策壁垒的角度出发,提出对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的制度之困。所有这些,都是挡在全媒体之路上的理论与现实障碍,值得业界反思。

4.融媒产业的发展:模式探索与力量博弈

对于融合媒体产业的发展,研究的路径分为两条,第一条是从建设的角度,探讨融合形态的各种新媒体如何开拓市场,如何发展,如何盈利的问题。比如匡文波提出手机媒体在中国现阶段发展的重点是手机短信,而后他又总结了手机媒体的四大盈利模式。也有研究者对广电发展手机视频的对策、移动运营商主导的手机媒体发展模式等作了探讨。

融媒产业发展的第二条路径是从博弈的角度,探讨融媒产业发展进程中来自不同产业主体之间是如何进行合作竞争的。黄升民等人认为在广电数字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中有行业监管和与运营机构主导权,市场行为与监管政策、技术标准、消费市场四大类冲突。董年初、范洁提出,移动运营商与广电部门一方是终端和电信通道的控制者,一方是音视频内容的提供者,这注定了手机电视业务领域将存在广电和电信两个部门的博弈。秦字兴、忻展红指出,即使管制政策对电信运营商放开,内容准入不成障碍,运营商的实际产量和盈利也远达不到理论值。黄楚新认为广电和电信的博弈恰恰是IPTV发展的内爆力。

5.规制政策的变革:融合的理想与现实的困境

蔡雯、黄金在对比了美国、英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媒介规制改革之后,指出我国行政区划、行业垄断加剧了资本市场封闭,媒介规制的变革乃是媒介融合的必要前提。肖赞军总结出传媒规制的四大国际趋势:规制框架从纵向分业规制向横向分层规制转换,规制机构从分立机构向融合机构转变,规制改革的取向是放宽市场准入、倡导竞争、吸纳投资,规制重心从结构规制向行为规制转移。付玉辉认为网络中立原则论争及立法进程将塑造新型的互联网传播格局和数字传播生态系统。张志提出媒介政策应该呈现“模块化”趋势。彭兰则从更具体的方面对建立数字内容管理体系提出了整合性、层次化、兼容性三项原则。

在借鉴外国经验和国际趋势的同时,也有部分学者更注重规制改革在我国推进的现实环境。朱春阳鉴于中国的特珠国情和特珠的传播格局,提出对媒介融合规制应该体现中国面向,而政策规制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应该体现中国的现实与未来发展要求。喻国明和苏林森认为中国传媒规制的改革方向要从制度设计、评价体系、法治体系、区域特色等方面入手,以尽快完善媒介规制体系。陈绚也认为媒介融合规制的政策协调在中国尚需时日。■

(作者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统计说明:来源是CNKI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通过主题、关键字、摘要等检索要素,分别输入“媒介融合”、“媒体融合”、“产业融合”、“报业数字化”、“广电数字化”、“新媒体产业”、“广电电信竞争”、“融合规制”等检索词,根据主题切合、观点鲜明、发表于核心期刊等原则,检索并筛选出其中主流文章统计而成。某些文章有可能因为主题或关键字与所检索词不直接相关而遗漏,而部分文章由于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议题而出现重复统计,因此这是一个不完全统计数据,但基本上能够反映各年份和各议题的研究状况

黄河:《数字化如何改变传媒――聚焦数字化的四大力量》,《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2期;付玉辉:《试论电信业与传媒业的融合与结构转型》,《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3期;于小川:《技术逻辑与制度逻辑――数字技术与媒介产业发展》,《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1期;蔡骐、吴晓珍:《媒介融合发展策略解读――以创新经济学理论为框架》,《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许颖:《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昝廷全、金雪涛:《传媒产业融合――基于系统经济学的分析》,《中国传媒人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9期;金雪涛、李竹荣:《传媒产业融合与我国广播电视业的战略选择》,《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8期;彭兰:《从新一代电子报刊看媒介融合走向》,《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陈力丹、付玉辉:《论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

付玉辉:《试论电信业与传媒业的融合与结构转型》,《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3期;喻国明:《直面数字化:媒介市场新趋势研究》,《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6期;陆地:《手机电视的发展及其对传统电视市场的影响》,《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11期;郑保卫、李洋、郭平:《试论当前我国媒体格局变化的现状及特点》,《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3期;王鸿涛:《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前景》,《中国记者》2007年第6期

肖赞军:《数字化时代传媒产业的经济特征》,《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7期;肖赞军:《产业融合进程中传媒业市场结构的嬗变》,《新闻大学》2009年第3期

金雪涛:《基于产业融合的传媒市场行为战略研究》,《当代传播》2009第1期;王斌:《链与网:媒介竞争和媒介生产的视角转换》,《国际新闻界》2009年8期;黄升民、谷虹:《数字媒体时代的平台建构与竞争》,《现代传播》2009年第5期

杜骏飞:《新媒介策略――“长尾”时代的双重博弈》,《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5期;王骥飞:《“长尾”核变――新货架下传媒集团的变革与重塑》,《新闻大学》2008年第3期;高子华:《数字化变革中的广电渠道整合》,《中国记者》2007年第1期

支庭荣:《融合与转型:传统媒体的未来生存法则》,《中国记者》2006年第2期;喻国明:《数字化时代的媒体U化战略》,《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8期;喻国明:《产品为王:传媒产业竟争的新主旋律》,《当代传播》2008年第2期

黄升民、周艳、王薇:《发展冲突创新(上)(下)――解析中国广电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演变》,《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第6期;彭兰:《从新一代电子报刊看媒介融合走向》,《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蔡雯:《传统报纸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对话〈泰晤士报〉网络版执行副总编辑帕明德巴瑞》,《中国记者》2007年第11期

郑强:《地市报发展的“全媒体”战略与实践》,《中国记者》2008年第8期

彭兰:《如何从全媒体化走向媒介融合――对全媒体化业务四个关键问题的思考》,《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7期;温海玲、杜骏飞:《变革时代的战略理性――全媒体热潮中的冷思考》,《青年记者》2009年2月下

匡文波:《中国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分析》,《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匡文波:《论手机媒体的盈利模式》,《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6期

黄升民、周艳、王薇:《发展冲突创新(上)(下)――解析中国广电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演变》,《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第6期;董年初、范洁:《手机电视――媒体产业的新机遇》,《中国记者》2006年第4期;秦字兴、忻展红:《我国广电与电信在IPTV业务中的内容产量博弈》,《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黄楚新:《论中国IPTV发展的媒介生态》,《现代传播》2009年第4期

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术期刊;媒体融合;数字出版;发展模式

一、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模式

媒体融合提升了学术期刊信息传播速度,拓宽了学术期刊信息的传播范围,改变了学术期刊的信息生态环境,提高了学术期刊的信息质量与价值,使用户的多种需求得到满足。利用新媒质的特征与传播规律,传统学术期刊加快了转型步伐,积累了丰富经验,产生了一些新的发展模式。

(一)刊网融合模式

刊网融合主要指学术期刊与互联网的紧密融合,是出现比较早的一种媒体融合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纸质阅读逐渐被数字化阅读取代的趋势更加明显。通常情况下,刊网融合包括传播、经营、技术、内容生产、人与物等方面的融合。[4]从目前情况来看,刊网融合主要包括合作、联盟与自建网站等三种模式。合作模式指学术期刊与中国知网、龙源、万方等期刊数据库平台签订相关协议,利用这些数据库的技术、资源及市场优势,间接实现刊物的数字化,降低网络运营与管理成本,提高传播效率。联盟模式主要对垂直行业领域的学术期刊进行聚合,以行业内品牌期刊为发起人,与众多期刊共同建立行业专业期刊数据库。如中国地学期刊网,将235种科技期刊汇聚在一起,是垂直领域学术期刊联盟的翘楚,为学生期刊联盟提供了经验借鉴。自建网站模式指学术期刊自己创建和运营网站,进行自我管理,努力将资源进行整合,并顺利实现转型发展。不管是科技类学术期刊还是社科类学术期刊都有自建网站的案例,如北京玛格泰克、西安三才科技、新华文摘、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期刊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读者在线”等,这些自建网站的学术期刊通常具有充足的经费和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二)微信公众号出版模式

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的时间是2012年8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个人、企业或组织能够将文字、语音、视频和图片等消息传送给特定人群的全新模式在社会上被广泛应用,变革了个人、企业或组织与目标客户群的互动模式。微信是一种全新的内容推送模式,同时也是全新的数字出版模式和创作模式。[5]微信出版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创作、编辑和作品等行为,具有经营成本低、出版主体不断扩大、受众关注度高、出版风险小等特点。[6]随着微信的普及,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学术期刊的数量在不断提升。[7]学术期刊与微信的媒体融合过程中,结构和功能在逐渐完善,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如2015年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作者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在线投稿,查看审稿进程,还可以上传修改的最新稿件。编辑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审阅稿件,随时随地开展工作。

(三)域出版模式

域出版是超星公司与高校学术期刊界合作创新的产物。“域”就是通常所说的“专域”“专栏”“专题”,其本质是将传统期刊分散的同主题内容进行聚类化出版。域出版的内涵在于将内容与问题以专题、主题等形式进行聚合,形成信息与知识的动态化模块,以富媒体的方式展现,以移动开发的评价体系为辅助,重构学术传播的模式与秩序。[8]域出版概念尽管提出时间不长,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基于丰富的学术期刊资源,传统期刊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传统期刊的刊种、刊期和容量等局限逐渐被改变,使得出版中的编辑能动性逐渐被激发出来,实现在互联网时代下学术期刊的长足发展。学术期刊只有实现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其数字化、专业化与集约化的转型才能够顺利完成,域出版则是理想选择之一。

(四)数据出版模式

通常情况下,学术研究以文献为载体,以成果的方式对外公开。随着传播载体的增多与传播渠道的拓宽,学者们在关注研究成果的同时更加重视研究过程中的数据。科研数据已经被界定为重要的科研产出,数据出版这种新型的出版模式应运而生。从广义来看,数据出版是指任何将数据进行公开并供他人使用的行为。[9]数据出版已经使研究数据成为科研活动的一级科学产出,而不再仅仅是论文中涉及的表格或图片。[10]目前,数据出版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模式:数据论文,即作者发表的以数据为核心对象的论文;作者将研究数据上传至相关数据库或公开网站;作者按照期刊或出版社要求,向其提供支撑传统研究论文所涉及的数据或附属资料。有些国外期刊如Nature在进行时强制要求科学数据,即在论文之前,需要先将科学数据进行,以便建立起论文与数据之间的关联。数据期刊的特点在于能够让科研群体快速便利地使用相关数据,促进科学研究成果效用的提高。随着数据数量要求和出版流程规范化水平的提高,以上这几种数据出版模式逐渐趋于相互融合和转化。如以相应的版权遵守为前提,数据论文可以将作为论文附属资料的数据进行再次发表。数据出版模式会随着科学研究中对数据重视程度的提高得到快速发展。

(五)交叉融合模式

交叉融合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学术期刊的出版不可避免地会受其影响,推动学术期刊的变革与发展。“互联网+”使得学术期刊的出版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过去学术期刊或出版社所未遇到过的,可以说“互联网+”带来的交叉融合将学术期刊出版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学术期刊出版的“交叉”建立在内容之上,编辑、出版与发行是围绕内容产生的传统出版时代的主业。而随着“互联网+”及数字技术的发展,学术期刊的内容载体和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学术期刊出版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出版的外延在拓宽。传统学术期刊的交叉融合通常有如下形式:一是学术期刊内部的不同媒体发挥协同效应,促进信息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如《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试水平板电脑,提供全新阅读体验,开通手机版,首次实现印刷本与移动阅读同步出版的全新传播模式[11]。二是不同媒体通过合并或收购方式实现有效整合,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多媒体集团,统一进行管理,开展具有规模效应的多种业务,如《中国国家地理》收购《中华遗产》。三是具有先进技术、雄厚资金和广大客户群的国内互联网媒体“倒整合”学术期刊。学术期刊出版的这种交叉促进新旧出版优势互补和相融相生。新兴学术期刊出版要引入数字化理念、技术及运营模式,真正实现传统学术期刊出版向数字化时代的全面转型升级。

二、制约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障碍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推进,使得媒体的生态发生急剧改变。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使学术期刊具有多样化传播方式。利用移动终端和设备,学术信息多点对多点的传播顺利得以实现,传播效率呈现指数增长。尽管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状依旧不容乐观,仍然存在制约其高效、快速发展的因素。

(一)媒体应用技术和水平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学术期刊已经意识到进行媒体融合是其进行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从目前来看,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进程仍然较为缓慢。[12]相比于报纸等主流媒体,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技术敏感度不高,学术期刊的数据化进程比较缓慢。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从某种程度来讲具有一定的“趋附性”特点,爱思唯尔(Elsevier)、斯普林格(Springer-Verlag)等国际出版商的理念与实践被广泛接受与追随,即使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第三方数据平台等新技术平台的开发方面也落后于大众出版单位[13],运营状况并不理想,影响力与关注度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成功案例不多。对很多学术期刊而言,媒体融合只是形式上的改良,没有深入推进。科技开发和媒体迭代已经为数字技术提供了多种选择,使学术期刊在提升内容的传达效果和传输便捷性方面具有更大优势。然而,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相关技术应用于学术期刊是设想与方案,在业界实践和学界讨论中很少出现。我国大部分学术期刊对媒体应用技术和水平还比较落后[14],这必然阻碍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快速发展。

(二)复合型编辑人才匮乏

我国学术期刊的领军人物通常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很好的学术理念,但往往缺乏技术能力,很难驾驭新媒体业务,拓展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多元目标还没有建立起来,更别谈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长远规划。这些期刊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工作活力不足,薪资结构也缺乏竞争性,很难吸引具有信息技术或经营能力的人才。目前我国很多学术期刊通过对采编系统进行集成,使投稿、审稿、编稿和发稿过程都已实现数字化,实现了采编流程与互联网或PC端的融合,但由于缺乏复合型编辑人才,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发展缓慢。学术期刊的从业者老龄化严重,人力结构多元化不足,老编辑对媒体融合理念和信息检索、多媒体转换等专业技能了解和掌握不足,阻碍了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所以,学术期刊应该更好地吸纳复合型编辑人才,以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

(三)传播方式转变迟滞

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转变了传统学术期刊的运营方式,使传媒产业链条不断拓展,对原有的受众和媒体进行解构,媒体呈现碎片化状态。同时,广泛化和多元化的受众对学术期刊的传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学术期刊以纸质版为主要传播方式,通常以文字加上辅助的图表进行相关说明。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则要求传统纸质版学术期刊向富媒体出版转变,在内容管理系统中加工整理富媒体资源,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同格式资源到相应终端,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当前多数学术期刊的主要发行方式仍然是纸质版杂志,尽管大多已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站,但基本上是将此业务进行外包,个性化服务内容不足,并且维护更新不及时。一些学术期刊为了扩大影响力,与一些大型数据库合作,但资源重复、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突出,致使学术期刊的品牌不能充分被读者认可。[15]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学术期刊传播方式转变的迟滞必然限制其媒体融合效率的提高。

(四)媒体融合主导权缺位

传统的学术期刊具有政府授予的合法身份,拥有公开出版的刊号,不存在生存威胁;传统学术期刊将学术信息源和作者资源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没有学术新媒体与之进行抗争;在现行的学术与期刊评价机制下,行政权力部门和专业评价机构只承认那些具有正式刊号的学术期刊,虽然纸质版学术期刊的传播功能逐渐衰退,但学者们仍然非常重视其“记录功能”。[16]以上这些原因使得在现有体制下,我国的传统学术期刊始终保持主流学术传媒的主体地位。但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传统的学术期刊显然发展得不尽如人意,无法承担起媒体融合的主动权。具体原因可能是,学术期刊由于经济实力弱、技术落后和分散弱小等特点,在媒体融合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能力也没有实力与主导媒体进行融合;学术期刊的市场主体地位较为模糊,事业单位、改制后的“换汤不换药”的“翻盘企业”、改制后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仍然没有建立起来的传统媒体等身份,使学术期刊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受到体制障碍与规制约束;媒体融合中学术期刊主导权的缺位是制约其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三、促进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

媒体融合为学术期刊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其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然而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趋势不可逆,学术期刊原有的办刊模式已经不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学术期刊要想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一定要迎难而上,实现其自身的不断发展。[17]学术期刊应借助媒体融合这个大跳板,逐渐引入新的办刊模式,力争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再创辉煌。

(一)深入强化学术期刊媒体融合意识

微信、微博、网站等新媒体为一些学术期刊带来了活力,扩展了其传播范围,使其影响力和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很多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目前还流于形式[18],绝大多数是将传统纸媒刊登的内容通过简单复制的方式在新媒体上进行传播,传统纸刊没有通过媒体融合得到创新以提升综合质量,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对传统纸刊进行改造以真正实现媒体融合。大部分学术期刊不重视媒体融合,缺乏媒体融合意识,投入精力不足。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应该得到学术期刊的重视,深入强化媒体融合意识,以开拓创新的姿态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学术期刊应有效使用新媒体,确保学术期刊价值的有效发挥。学术期刊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实现读者与作者的深入交流,如将每篇文章设置一个二维码,通过二维码的扫描将文章的相关信息(作者信息、数据来源及处理过程、创新点、进一步研究等)呈现给读者,为读者与作者提供沟通桥梁,突破了学术期刊传播的纸质发行量的限制。

(二)大力引进与培育新媒体复合型编辑人才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高效实现对学术期刊本身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新的编辑模式、新的传播渠道和新的媒体形式都需要复合型编辑人才。受学术期刊体制的影响,目前我国具有新媒体运营能力的专业人才匮乏。人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只有在最大范围内被调动起来,整个编辑团队的软实力才能被有效提高,媒体融合的挑战才能应对自如。[19]学术期刊编辑团队人才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个途径得以实现。为了适应媒体融合的需要,学术期刊应加强内部人员实务技能培养,同时从外部广纳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有条件的学术期刊应该建立合理的机制,通过引进新媒体专业人才的方式进行媒体融合建设;那些暂无条件对专业人才进行引进的学术期刊,可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现有编辑人员的新媒体学习热情,丰富其新媒体知识与技能。学术期刊还可以加强编辑人员在数字出版法律法规、受众心理学、传播学以及新媒体发展动态方面的培训工作,甚至可以派遣有关人员到国内外媒体融合较好的出版集团进行交流学习,不断提高其媒体融合能力。即使媒体融合的基本技术手段被全体编辑人员掌握,也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编辑,提高其实务能力,实现对人力资源技能结构和知识结构的优化,更好地促进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推进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进程

学术期刊要坚决走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在战略的高度上看待媒体融合问题,积极推进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进程。媒体融合的前提是数字出版,数字出版则是媒体融合的趋势。目前,一些学术期刊已基本实现网络化办公,在技术提供方的帮助下搭建了网络采编平台,完成收稿、编辑、审稿等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多数学术期刊仍然以传统办刊方式为主,阻碍了全媒体编辑的培育。数字出版能够有效推动学术期刊出版技术革新[20],通过数字出版能够最大限度地丰富学术期刊的呈现方式。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网站等多种载体灵活方便地为读者提供各种内容,满足其多方面的需求。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还能够提升学术信息的传播速度,丰富学术信息的传播途径,为作者和读者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同时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此外,学术期刊应该借鉴国际上数字出版的经验,确保自身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站稳脚跟。

(四)努力掌握媒体融合出版平台建设的主动权

在媒体融合过程中,绝大多数学术期刊采用第三方技术平台,这使得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出版平台建设缺乏主动权,这种主动权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上。现阶段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方与数字出版技术提供方处于分离状态,在采编系统开发过程中学术期刊相关人员参与度较低。学术期刊在技术创新方面不占优势,内容生产则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学术期刊在媒体融合出版平台建设方面掌握主动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融合共享是学术期刊实现媒体融合的关键所在。学术期刊具有技术主动权,并不是指其自身开发相应技术,而是合理进行技术引进与技术转让,确保自身具有完全的使用权。学术期刊只有真正掌握主动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顺利实现媒体融合出版系统的建设与升级。规模较大的学术出版机构可以自行开发学术出版系统,不断优化产品的用户体验;规模较小的学术出版机构可以通过“借船出海”的方式实现媒体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