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院校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 现场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109-01
一、问题的提出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是我院适应黑龙江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对现代农机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在全国高职院校为首家。它与传统的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区别在于培养目标的定位,即培养适应农机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掌握农业机械图样、机械材料、农业机械构造与原理、农业机械管理、农业机械营销等专业知识,具备现智能化农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电、液、信一体化专业素质,掌握智能化农机使用、维护、保养、检修、安装调试、机械故障检测、诊断等职业能力,面向农业生产企业智能化农机运用、维修、售后服务等岗位从事农业机械的使用维护、检测维修、营销、安装调试以及农机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人才是在推行“精确农业”战略中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支持“精确农业”的若干重要农业机械,如带产量图自动生成的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收获的谷物联合收割机等,可以适应不同的农业机械装备、种植特点,不同作物和更为精确的上述各环节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的重点。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智能化农机驾驶与维护保养、智能化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保养、农机液压系统检修、农机化新技术、农机电器系统维修、农机检测技术等。这些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学会使用与维护。但目前高职院校甚至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校内现场教学条件有限,大部分仅限于农机机械基础、底盘拆装与维护、柴油机拆装与维护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校内现场教学。同时考虑季节、气候、土壤、种植种类等因素影响,专业核心课程更适宜于校外现场教学。
二、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实施
1.现场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现场教学模式是指课堂设在工作现场或模拟工作现场,将课程中抽象化、概括化的理论知识以现场实景、实事、事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直观地进行讲解和具体演练,促使学生在实际的体验和活动中学习抽象的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高职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校外现场教学模式,是将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在农场农机智能化控制室或田间,将抽象农业机械智能化类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直观可触的真实场景,在农业生产智能化控制室或农业生产现场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直观现代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基本特点、类型和操作与维护过程,并身临其境进行教学演练,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双重目的。
2.校企合作开发并实施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课程开发应充分考虑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专业课程实践、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训为主。
开发的课程应具备的特点:
一是课程结构模块化。以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专业实际工作岗位(群)需求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实际工作任务模块,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是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
三是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师徒、生生关系,实现教室与生产现场、实训设备与现场机械、教具与工具三者结合;
四是课程评价开放化。除了进行校内评价之外,还引入企业及社会的评价,实际实施过程中以企业评价为主。评价内容上,在充分考查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融入对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职业道德等考核,并以此综合评价。
通过校企合作,现已经开发了智能化农机驾驶与维护保养、智能化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保养、农机液压系统检修、农机化新技术、农机电器系统维修、农机检测技术等六门课程,并对六门课程共同实施的关于智能化技术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八个教学模块:
2.1基于GPS、GIS在农业机械田间导航、作业面积计量、引导定位作业和空间数据定位采样的应用技术;
2.2基于与作物收获机械配套的产量传感技术与带产量图自动生成系统软件的应用技术;
2.3基于实施定位处方农作物生产和控制的施肥、施药、浇水、精播和栽植的移动作业机械技术;
2.4基于自走式农田土壤、病虫草害和作物苗情定位信息采集机械装备技术应用;
2.5基于大中型拖拉机和自走型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状态实时诊断、监控与显示装置技术的应用;
2.6基于农机作业信息高效处理、存储、传输、通信技术及其总线与接口的标准化处理技术;
2.7基于GPS、GIS有关技术用于支持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管理系统的应用;
2.8基于GPS接收机的智能化节水灌溉机械、植保机械和播种机械技术的应用。
三、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1.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校外现场教学模式是将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模块化教学在生产现场进行,改变了以往从知识到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摒弃了实验室或校内模拟实训教学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了学生从徒弟向师傅的转换。现场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便于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加快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2.提高学习效率,加快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
校外现场教学模式将学生完全至于真实的生产与工作环境中,使课堂上抽象的智能化技术得以具体体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全面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同时,现场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分享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3.加强校企合作,促进相互帮助与学习
关键词: 职高教学 农学专业 理论课程 学生素质
一、培养学生学习农学专业课的兴趣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教学改革家魏书生认为:兴趣像柴,可以点燃,而兴趣的柴,每个学生脑子里都存在着,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职高学生认为学习农业专业没有多大前途,内容是单调而枯燥的,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农业就是种地,不学也能看会。在这种情况下,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农学专业课程的真正价值。国际上高效农业都是科研成果的实践,现代农业并非传统农业,需要科技的投入。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切地领略到这种特殊价值的成功体验,充分挖掘实践功能。首先,在学生入学初,就进行必要的职业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兴趣,介绍农业的基础地位及其重要发展趋势,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农学专业的科教片,参观科技示范户的生产经营,并组织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示范户经济效益的社会调查。通过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对农村和农业生产的情况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对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亲身体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农业技术有奔头,产生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和振兴本地农村经济的强烈使命感。
二、造成职高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职高学生的消极、自卑心理严重,职高学生大多是从超负荷运转的应试教育中产生的亚失败者,少数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再加上主课长期以来所处的主角地位,往往认为自己被刷下来主要是因为主课,从而对学习这些科目产生反感;由于学习周期长,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期都有很多未掌握的知识点,这些误点的积累,形成了难以逾越的屏障,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进步与能力的发展,导致了学生对学习焦虑、畏惧和厌烦。职高学生大都成绩较差,特别是主课的成绩。在这样的群体中,缺少优秀的领军带头人物,没有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思维定势,缺少与职业的结合,一些教师仍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这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是极不适用的。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营造一些不同的学习氛围,适当地设置一些讨论课、专题训练课和分组活动课等,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进行自由讨论,老师创设问题情境,按题目的难度,分基础型讨论课和提高型讨论课,课堂氛围较为宽松。在保证讨论音量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小范围走动,以便寻找合作对象共同探讨,讨论课效果较好,学生兴趣很高,学习积极性高。定期开展专题训练课,由于职高学生基础较差,即使是实验班的学生,仍然有很多旧知识的空白,因此上新课前或上新课过程中有必要补遗,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专题训练。目前,在实验班上,专题训练课的效果非常好,由于该课知识含量相对较少,题目的给出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因此绝大部分学生能当堂掌握。分组活动课:属课外辅导课,将学生分成10组,组与组之间的总体水平、平均成绩较为均衡。分集体复习和组内复习两种,每周四各组统一复习,回顾一周所学知识点,查漏补缺。其他时间各组由组长组织复习和安排复习内容,组长负责复习记录,周四统一上交。
四、重视农学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对于职高来说,农学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之一,应用现有农学专业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懂理论,缺乏基本的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缺乏最基本的农业基本技能,不能主动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服务。职高学生素质与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有着必然的联系。由于职高的农学专业课内容比较枯燥、抽象,有些内容确实很难理解,以致学生不愿意深钻,不仅影响学生的成绩,而且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在职高农学类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照本宣科、课堂教学与农业生产实际相脱节、考试考核内容陈旧老化等诸多弊端。笔者认为,把农业专业基础课放在专业技术课中讲授,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按照职业目标和生产季节组织农学专业教学,宜前则前,宜后则后,宜长则长,宜短则短,交叉进行。专业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所学专业知识得以验证,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实际观察与操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理论课与实践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到田间实习,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使学生掌握最新信息,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真正将理论转化为能力,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怎样使用专业知识技能。此外,有计划地、有组织地让学生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的市场调查,让学生真正学到技术,培养热爱农业、善于钻研的优良品质,锻炼学生的意志,为培养专业技术打下基础。
在职高农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传统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利用分层教学及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伊恩华.让职高学生在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J].中等职业教育,2010.
一、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中心,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本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反映学生应掌握知识的领域与范围,反映本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和与专业前沿的接轨程度[1]。作为地方性农业院校,本院农学专业定位于面向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应对新形势,本专业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能力和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和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研究与生产、推广与开发、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与之前培养目标相比,强调了基础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学院、学科和专业前期在对毕业生就业单位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加强学生基础能力的锻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基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
二、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实现新的培养目标,必须围绕现有课程体系和结构进行改革和优化。按整体优化原则,本专业将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按培养目标和“三农”需要和科技发展方向重新组合课程,调整课程结构,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和适应社会发展方向。与2010年的培养方案相比,新的课程体系中对主要课程进行了调整,将本专业总学分由165学分降至160学分,学科基础课由48学分降至45.5学分,专业课由42.5学分降至37学分,实践课由32学分增至35学分;去掉了《农业昆虫学》和《植物病理学》两门课程,增添了《植物保护通论》和《农业信息技术》两门主要课程。同时增加了选修课门类,有利于学生根据需要和兴趣选择相应课程。
三、更新教学内容,全面推进研究性教学
农业科学技术日新月益,按原有的既定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学生无法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就业后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研究性教学是以教师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项实践活动[2]。自2014年起,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多数通修课与所有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将全面推行研究性教学,要求各任课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的学术发展,前沿动态,技术革新和发展方向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掌握主要的专业技能。以本专业主要课程《作物栽培学》为例,随着品种的更新换代、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械化、轻简化、信息化种植技术的迅猛发展,原来的栽培理论、技术和评价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这要求我们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传授最先进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社会需求。
四、全面推进实践性教学体系
关键词:农学;课程;教学;实践;模块化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传统教学中,农学专业专业课程的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述,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中。在实践课教学中形式比较单一,大多以“参观法”为主,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田间,都是由老师精心选择有典型性有代表性的地方去参观,但由于时间、场地有限、还有人多、经费等条件限制,多数情况下都是走马观花。这种“参观法”实习造成学生对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缺乏,从而使学生在独立分析问题和理论应该实践能力没有得到煅炼,影响了学生将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也不利于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智能型人才的培养。
一、模块化教学法概述
模块化教学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不但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知识的应用,要求教师要精选教学任务,提前做好准备,介绍内容要讲究艺术性,评估时尊重学生成果。但教师本身知识水平的高低、实践能力的强弱、工作量的大小是决定模块化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模块化教学法在中职农学教学中的应用
模块化教学法是以专业工种为模块,把农学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教学,它在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切入点,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通过模块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它有讲有学,循序渐进,边学边练,弥补了过去讲练分离的不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模块化教学法最重要的是模块的设计,模块化教学要遵循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设置模块。在充分理解技能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把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制作成某一工种的教学模块。每一专业由若干个大模块组成,每个大模块又由若干个小模块组成,而每个小模块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或课题组成,从而使农学专业课的教学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比如农学专业,将农作物种、管、收分为几个模块,如整地是一个模块,播种是一个模块,田间管理是一个模块,作物收获又是一个模块,每一个模块让学生亲自操作,知识来源于亲身经历与感悟体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在实行模块化教学时,重视模块与模块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在教学内容上指导学生解决某一领域的具体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意识,在实践环节上与行业需要,行业标准紧密结合,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术人才。
模块化教学的具体程序是:①划分小组。划分原则一般采用互补方式,实现所谓“教学相长”,取长补短,相互借鉴。②确定内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从任务中引出教学目标。③布置任务。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后,教师要向学生具体详细地讲清任务,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去完成任务。④学生实施。学生在亲切友好、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知识、技能的意义构建。⑤评价结果。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展示其作品,进行讨论、总结、评比,使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三、模块教学的优点
1.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模块教学法突出了技能训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依据就业市场对人才要求,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使理论教学与创业实践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最终达到相关岗位群的要求,使学生今后能独立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面对工作中的任务和困难。模块化教学法凸显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水平。
2.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
模块教学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学活动完全服务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只注重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单项信息传递的教学方法。模块化教学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是互动的,它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在逐步熟悉、掌握相关操作程序和工作任务的同时学会“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需求和学习动机,主动控制和调整学习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
3.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
模块教学法的特点是:学习是为了就业,为了岗位需求,为了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直接引入就业岗位,满足未来职业技术要求。模块教学法使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化基础,熟练掌握了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和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
另外,还应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着特别的意义,不仅是一种专业实践教学过程,而且对学生深入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正确理解中央对农业的方针政策,稳定其专业思想,确立全心全意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决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模块化教学能促进教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注重实效,不追求形式。特别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很好的把握好每堂课,由过去的“一潭死水”变成一个活跃的课堂,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实践的实施,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学习,并能发现问题、独立去解决问题,在到实践中去提高自己。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手段,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也从过去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兰.植物保护专业课程教学实习模式创新与实践.中国农业教育.2008(2):47-49
[2]郑小波.构建广适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与思考DD新世纪植物生产类宽口本科人才培养
一、以兴趣为抓手,提高感性认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从事一切活动的不竭动力,这句话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尤为明显,同样一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则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则难如人愿,所以,以兴趣为抓手,提高学生对农学专业课的感性认识,是提高农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举措。作为农学专业的研究对象,也注定了该行业的艰苦性,这就致使很多学生对农学专业心存偏见,由此思想也容易发生动摇,最终会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必须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纠正错误认识,提高学科兴趣。为了使这样的局面得以改善,从课程的入门阶段就要牢牢抓住农学专业跟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去充分认识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要理性思考,从而吸引学生。另一方面要尽量抓住生活中经典的事例,可以是近在眼前的生产生活问题,也可以是前沿发展的未来动向等,让学生心服口服,学生就会进一步对农学课形成正确的认识,端正自己的思想,进而就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和前提,课堂上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并不长,但是要想把这四十五分钟利用好,发挥出它的最大效益,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备课,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钻研教材,深刻挖掘教材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课堂上精讲精练,重点难点把握准确,处理得心应手。除此之外备课时还要精心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还要多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素养,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扩充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热爱。所以说抓好备课环节是上好课的关键,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教师普遍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过分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师在课堂上讲得面面俱到,以至于过多过细,这样一来留给学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就较小,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提升,还容易使学生养成懒惰、不愿积极动脑思考的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同时结合多元化授课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积极动脑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对于简单的、学生自己就能理解的知识教师不要讲解,对于难点或者是容易混淆的知识可以小组讨论,共同探讨。
下面我介绍两种较好的方法。1、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就是可以采用实物等直观性的东西,进行展示性讲解。对于专业课来说,如果仅仅通过书本上的图形来讲解,学生不能清晰地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这样学到的知识肤浅,还会影响学生的认识和思维的发展。那么,如果让学生通过看模型,或者是具体的实物,就可以使学生对相关事物有一个直观清晰的认识,学生对知识则印象深刻、记忆牢固。2、巧妙利用多媒体。农学课的授课过程相对比较枯燥乏味,如果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一些过程和步骤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充分与学生进行互动
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和学生进行沟通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注重实例的穿插。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事例。比如可以是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是一些当前农业中出现的问题等,用这些来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同时还扩充了学生的知识范围。此外还可以采用提问设疑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提出一些疑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过程,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合理组织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