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固定资产管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固定资产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高校的资产使用并没有完善的评估和监督机制,没有奖惩制度,无法激励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对资产进行合理利用,往往出现物资的随意采购、损毁等情况,造成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于采购的物质没有全面的了解,采购后发现无法与学校实际情况相匹配,因而无法有效的发挥物资的实际效果,也无法让物资很好的配合学校的教学科研或管理,甚至出现采购了滞后性的设备,无法满足前沿教学的需要;对于已有的资源不能充分有效利用,反复撤除重置,设计规划不长远,导致资源的浪费;资源之间的利用没有达到共享,各部门各自为政,导致资产重购现象严重。

二、财务存在账实不符

各高校的财务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实际问题。例如将采购的物质一次性计入到支出项目,而不考虑资产的折旧计算;如果出现设备的维修,只记录了维修费的支出,但是并没有把设备增加的固定资产价值进行计入账目,这样导致固定资产的价值没有变化,与实际固定资产的价值相分离,这样也就形成了高校在教育成本上核算困难的问题。对于该问题,参考国外情况来看,国外的高校固定资产是由政府来投入建设和监督的,由于资产管理经验的丰富,会让高校资产管理得到更为专业合理的操作,而我国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还是缺乏一定专业性和有效的监督机制。这不仅仅是高校资产管理形式的不同所导致,很大程度上是与国家的基本体制有关。在很多欧美国家,学校是国家机构的一部分,因此政府对于高校的具体资产管理工作有决策和监督权力,且管理非常的严格。

三、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缺失

虽然各高校也对固定资产管理有相关制度进行规范,但更多的是宏观规定,缺乏细致执行的要求,因此制度会有更多的不明确和可操作空间,在执行中会有一定困难,甚至很多制度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达到实际管理的作用和水平。

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固定资产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主要的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规避问题、及时发现是否发生会计处理错误,有利于查错防弊。而米盒制造公司内部监督制度薄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人员意识力欠佳企业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内部控制的认识只是表面,而实际工作中不注意落实,有内部控制制度不执行。企业生产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内部管理没有随之规范落实,进行及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2)内部控制缺乏具体的标准和尺度按规定企业人员分工应该细致,有严密内部控制,而部分制造企业由于人力资源不足,内部控制程序能减就减,随意决定控制程序。在实际工作中公司内部控制标准和尺度不明确、不具体,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基本没起作用。(3)企业监督力度不够生产型企业没有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或监督上只重视程序上的监督,而忽视对管理人员的监督,胜任能力、诚信、道德价值观组成了固定资产管理内控环境,这是发展的基础。

二、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

首先,采购部应根据实际生产经营需求编制采购固定资产预算,采购项目确定后经审批部门批准,采购人员要按照采购计划采购固定资产,固定资产采购全过程必须有人员负责,生产型企业必须对采购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委托授权。其次,提高管理意识是提高管理的关键。公司应把固定资产管理的思想灌输到每一位员工身上,使每一位员工有保护固定资产、节约使用固定资产的意识。

2.规范企业日常固定资产基础工作

生产型企业首先应选择适合的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按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旧的原则正确进行计提折旧。其次,报废和处置固定资产,使用部门首先出具书面申请,列出清单,报审核部门审核批准备案,经管理层集中决策后,报主管部门及税务部门等政府部门批准后才能核销;报废和处置一般固定资产,只要相关部门提出,列出清单,报相关职能部门审核并备案,领导批准方可核销。

3.加强生产型企业控制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当前我国文体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管理比较混乱,固定资产管理方法落后,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首先,由于很多文体事业单位下设多个独立机构,固定资产的分布比较分散,一些机构在获得固定资产后不能够及时入账,一些报废的固定资产也做不到及时销账,固定资产实际存有量与单位账目记录存在较大的偏差,再加上事业单位缺乏科学的统计,导致大量固定资产游离于单位账目之外。其次,文体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产权界定不够清晰,对于下设的相关机构来说,有的固定资产来源于上级单位拨款建设,有的是下属机构自筹资金购置,由于管理上的不规范,一段时间以后,一些固定资产的产权所属很难辨别,加上一些机构在转让、变卖固定资产时没有按照规定向上级进行申报,交易活动大多是机构的自主行为,这更对文体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产生了不利影响。再次,当前我国文体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利用率普遍不高,在有些地方,这些设施甚至只是摆设,造成了固定资产的巨大浪费。

二、文体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

首先,受到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文体事业单位内部人文色彩过于浓厚,出于维护人际关系的考虑,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并不愿意过多的监督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对于固定资产的监督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要求。其次,很多文体事业单位内部并没有完善的监督制度,监督工作中人为主观性较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督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使得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再次,审计部门在监督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国很多文体事业单位内并没有单独的审计部门,审计工作往往挂靠在财务部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无法得到保障,审计工作执行力度不够,对固定资产的审计仅仅平留在表面阶段,无法发现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更深层次的问题。

三、加强文体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文体事业内部治理结构建设首先,文体事业单位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对于单位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单位现有固定资产的分布情况,组建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安排特定领导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将相关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其次,文体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将下属各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纳入到统一的管理系统中,定期召开固定资产管理会议,增强各机构的全局意识,实现各机构之间密切配合和相互协作。再次,文体事业单位内部应该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宣传力度,消除单位内部重视流动资金轻视固定资产的思想,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一种方式,将固定资产管理与员工绩效与职务升迁挂钩,充分激发普通员工参与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积极性。最后,文体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固定资产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吸引外部优秀管理人才,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业务培训。(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首先,文体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于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优化固定资产分配结构,单位要按照国家关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规定,严格审核下级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申报手续,规范固定资产审批流程,确保各部门的各项固定资产建设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其次,文体事业单位应该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的统计,定期对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做到固定资产与账目记录相符,同时明确固定资产的所有权,避免产权模糊引发的纠纷。再次,文体事业单位要对内部各部门及各下属单位固定资产的建设投入资金、建设进度、建设结果进行及时的记录,准确分析固定资产的日常损耗情况,加大对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和修缮以及折旧变卖的管理工作,提高固定资产交易的规范性和透明度,避免国家财产被一些人员非法侵占。最后,文体事业单位要认真分析各部门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本着“能租就租、按需建设”的原则,合理安排固定资产的投入,减少固定资产的重复建设,同时各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适当对群众进行开放,以提高文体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三)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首先,文体事业单位应该打破陈旧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来指导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并将相关规定完整准确地传达到单位各个部门及各下属单位,使监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同时文体事业单位应该参考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固定资产监管方式,严格控制监管人的权力范围,尽量减少监管过程中的人为干预因素。其次,文体事业单位应该注重对审计部门的建设,提高审计部门在单位中的地位,扩大审计工作的范围,此外文体事业单位应该利用外部会计事务所,提高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充分发挥审计在固定资产监管中的作用。再次,文体事业单位应该拓宽对固定资产的监督渠道,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和各种新型媒体向外界公布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自觉接受群众和媒体的广泛监督。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文化局主要负责该区的文化事业管理,该单位在内部设立了审计部门,并制订了完整了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同时该单位还利用互联网,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开设了“秦淮文化”作为官方微博,及时向外界公布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认真回答广大群众的质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固定资产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1)固定资产盘点工作繁重,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而且固定资产的历史操作记录查看及资产统计工作十分困难。

(2)存在账、卡、物不符现象,日常缺乏有效的资产实物管理手段,即使单位花大力气进行了资产清查,随着时间的推移账实不符的情况又会重新出现。

(2)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缺乏跟踪管理,不能及时反映资产信息的变化情况。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通过资产管理系统中的条码管理有效的进行了规避与解决,实现轻松管理固定资产,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资产管理中条码技术的应用

1.一物一卡一码管理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条码扫描设备将采集的实物资产信息录入系统,形成资产卡片,根据规则设置生成实物资产的唯一条码标识,作为实物资产的唯一身份证,同时将资产的使用部门、使用人、存放地点、品牌、规格型号、生产厂商等基本必要信息写入条码进行存储,便于后期直观、快捷的读取固定资产信息,方便查看及管理。资产管理系统生成资产条码后,可以使用专用的条码打印机单独或批量打印出条码标签,然后将带有条码信息的标签粘贴在固定资产上,进而可以使用带有条码扫描功能的手持数据终端进行固定资产现场管理。专业的条码打印机可以打印PET、PVC等薄膜类特殊介质标签,此类标签可以防水、防油污、防撕裂,保证固定资产标签长期保存和清晰。

2.自动盘点

资产管理系统通过资产盘点功能,将待盘点的资产数据传送至条码扫描设备中,然后借助条码扫描设备并结合资产一物一码的条码管理机制,扫描实物资产上粘贴的条码标签,进而准确完成盘点工作,避免了错盘、漏盘、重复盘点等问题,提高固定资产盘点工作的效率。

3.一码制管理

一码制管理是资产管理工作中新的发展需要,通过条码扫描设备,扫描实物资产的唯一条码后可读取资产信息,进而可以通过条码扫描设备轻松的完成资产信息采集、资产信息变动、资产使用及资产处置等业务操作,并将操作结果与资产管理系统实时同步,进而通过一码制管理实现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变得轻松、简单,极大的简化了资产管理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条码技术引入资产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久其公司将条码技术成功的嵌入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进一步加快了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更可靠、更高效的管理手段,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资产管理系统结合条码技术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将实现:

(1)降低资产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的资产管理投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随时对资产信息进行查看、管理,促进资产信息的及时更新,实现实物资产与账面资产信息对称。

(3)降低闲置资产的存量,提高资产使用率,极大降低了资产重复购买及资产流失的概率。

(4)将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精简、易操作,使资产管理工作变得简单、轻松。

四、资产管理系统中条码管理应用发展方向

固定资产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闲置浪费计划体制随意管理

单位的固定资产是衡量一个单位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保证。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突出问题,如何直面这些“问题”,进一步剖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课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存在盲目采购或多头采购,物资闲置积压,资产使用效益低;领用手续不完备,领后用途不清,公物私用等现象大量存在。

1、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定期盘查制度,账外资产增加,存在“物随人走”现象。一些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定期盘查制度,管理意识淡薄,重购买、轻管理,账外资产、有账无物现象严重,对于固定资产没有一套完整的验收、保管、使用等管理措施,购买时一味追求“小而全”“超前”“高标准”,没有充分论证设备的使用效益或脱离了单位的实际,造成设备使用效率不高,闲置浪费现象严重;有的单位在资产使用、报废处理等手续办理上不严,疏于管理,致使有账无物。该减少的不减,该增加的不加;账实严重不符,固定资产账卡形同呆账。不断增加的账外资产,往往流失个人手中,随着退休调离而“物随人走”的现象突出,造成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

2、资产类别划分机械,缺乏“折旧”项目,存在“管理流于形式”现象。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规格不一。固定资产的划分,既要以财务规则为依据,又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的性质差异很大。如普通型照相机,未大批购买的办公桌椅等,按低值易耗品处理,不去按固定资产类管理。而在使用过程中,管理不善,使用几次后,就物易其主了,为个别人侵吞造成可乘之机。一些单位负责人只知产权登记这个名词,却根本不理解其含义,没有国有资产的观念,对资产管理主观随意,常常会“随意变卖低价处理”单位资产。比如,为了使自己能坐上好车,把原来不太旧的小车随意变卖,低价处置等造成资产流失。

3、重视实物形态而忽视货币形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由于拨付性所定,在会计核算中以当年批准的实际支出列为费用直接冲销了财政拨款,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在管理上只重视实物形态而不重视货币形态,造成价值上的流失。

二、对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1、“计划性”投资体制是造成资产闲置、浪费的根本原因。我国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仍保留着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事业单位的投资体制,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仍维持由国家包揽的现状,使得事业单位对国家一直存在依赖思想。结果是:单位只关心对固定资产的投入,不关心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追求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忽视对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资产的“闲置、浪费”现象的产生,也就有了某种“必然性”了。

2、“随意性”管理机制是造成资产闲置、浪费的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未制定出一套适合事业单位的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在固定资产的处置方面,国家对事业单位有一套复杂的审批程序,事业单位自身并没有多少自。造成事业单位仅是将其管理的固定资产作为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的手段,并不关心资产的使用效益。甚至“仅仅是为了某种特殊利益”,而不惜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和资产的大量闲置”。

3、“缺位、空位”的内部管理监督体制是导致资产闲置、浪费的内在原因。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相互脱节,缺乏制约。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是资产的价值形态由财务部门管理,实物形态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管理。由于相互之间沟通不够,缺乏制约,造成“有账无物、有物无账、账实不符”等普遍现象。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方面,缺乏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忽视管理,形成“有投入无回报,高投入、低回报”等突出问题。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也重视不够,责任不清,影响了资产的正常使用。三、应采取的措施

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庞大的资产仅仅依靠资产、财务部门进行管理是不够的,需要实施全员和全过程管理,才能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发挥应有的效益。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利,建立健全完善的资产管理机构。一方面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资产的申报、招标、采购到资产的验收、保管、使用、维修、处置等各个环节都予以明确责任,对固定资产的增减、管理、效益等方面加以监督和考核。

2、要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强化资产管理的观念。固定资产是主要资产之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固定资产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资产效益的意识;加大前期论证力度,树立节约的意识,防止盲目投资,让资产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保值与增值。

3、利用现代化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固定资产名目繁多,分布广泛,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必然是一项情况复杂、工作量庞大的工作。为了及时管理和掌握固定资产的流动,合理调配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网络管理系统,一方面可以及时登记和掌握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库存情况,避免重复购置,另一方面可以合理组织和调配闲置的资产,促进闲置资产的再利用,避免浪费。

4、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和盘点制度,确保账账、账实相符。一方面,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增强财会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和工作态度,在财务入账时认真审核,与资产部门加强沟通,确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将资产视同资金管理,及时与资产部门核对,确保账账相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另一方面,建立固定资产盘库制度,不定期地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清查。通过清查,及时发现问题,堵塞管理中的漏洞。

5、改革现有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

(1)参照企业会计制度,试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在资产类别中增加“折旧”项目,并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并将其列示于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中,与“固定资产”科目抵减后,反映固定资产净额;使折旧和固定资产在资产类项目中结合,从而直接明了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实有数额。避免造成账实、账卡不符,滥“折旧”的名目“冲账”,使国有资产流失。

(2)增设“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财产损益”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以核算反映固定资产因改建、扩建等原因价值增加或减少以及清理后净损益的情况。

(3)对于国家的一些政策性改革包括房改、企业改制等,主管部门或权威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应的规范文件和实施细则,便于操作执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