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校园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技工院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江西省技工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江西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江西省统计年鉴2016》,全省具备招生资格的技工院校共计85所,2016年全省技工院校在校生共122254人,当年招50411人,教职工数8904人,其中专任教师6952人。技工院校的快速发展和招生规模的迅猛增长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管理及制度建设引起管理者的高度关注。2016年,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技工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研究》课题列入年度招标课题。招标课题的设立表明江西省人保厅对技工院校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技工院校教学质量的迫切愿望。纵观全国,部分省市特别是经济发达省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规范。笔者按照2016年全国省份GDP排序,选取了排名前15名的省份(江西省排名第16位)作为研究标本。虽然GDP不能代表一切,但排名在前的15个省份包含了全国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经过查询,笔者发现江苏、广东、浙江、四川、湖北、福建六省已经建立了省级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规范,其中江苏、广东、浙江三省技工院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水平较高。因此,本研究于2016年11月成功申请并立项,课题编号:JXJGJY-ZD-201606(赣人社办函[2016]70号),本研究将为制定江西省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规范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的方法。问卷调查采用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平台进行,现场访谈的主要对象为技工院校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1.调研对象(1)问卷调查。课题组选择了37所省内具有代表性的技工院校进行问卷调查。37所技工院校的分布情况为:省直属17所,地市管辖8所,县级人社部门管辖12所。(2)现场访谈。课题组对部分技工院校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就技工院校教学管理及制度建设相关问题进行访谈,采取面对面的方式,交谈记录形成书面材料。2.问卷设计与访谈主题(1)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各校教学机构设置及制度建设基本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技能竞赛及制度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研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校企合作管理、学生实习就业管理、教学督导及机制体制建设等11个方面的主题,共52个问卷调查点。(2)访谈主题。访谈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了解各地方技工院校主管部门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建设情况;二是探讨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三是讨论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建设;四是交流师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及世界技能大赛的措施及建议;五是探讨教学改革及改革中遇到的难题等。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1.各技工院校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管理随意性大从调研数据和访谈结果来看,各技工院校基本都建立了教学方面的管理制度,但这些管理制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制度建设不规范。主要体现为“散”“乱”“不成体系”。“散”体现为各种管理制度散乱,临时性制度较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乱”体现为各技工院校制定的教学管理制度五花八门,基本属于各个学校自创,无相关政策依据;“不成体系”体现为管理制度没有纲领性和系统性,有的学校管理制度一大堆,内容重复,甚至自相矛盾。二是教学管理制度设计缺少项目较多。大部分技工院校没有建立教学质量考核标准,缺少教学效果评价环节,缺少教学效果检测标准及管理办法,造成教好教坏一个样,不利于提高技工院校整体教学水平。三是地方主管部门监督指导不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力量薄弱,人员不足或不够专业,职能上主要以上传下达等行政管理为主,具体的教学业务管理难以顾及;二是在制度建设上,课题组在调研中尚未发现有行政主管部门针对技工院校的教学管理出台过相关制度和文件。2.教学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较为齐全,部分技工学校有所欠缺各校基本设立了教务处或类似教务科的教学管理机构,管理人员配置比较充足,但不同学校对教学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的重视程度和要求有较大差异。一是技师学院或实力较强的高级技校除设置教务处这样的日常教学管理机构外,还设置了教学督导处、科研处、校企合作部、实习科等与教学管理相关的机构,在教学不同的管理环节,各部门职责分明,既分工又合作。教学管理人员职数相对充足,专业性较强。二是部分学校特别是县一级的技工学校,教学管理机构缺失,管理力量单薄。部分学校与政教处合署办公,教务管理停留在课时安排、课节统计阶段,管理人员身兼多职,既不专职也不专业。3.教师管理和师资建设亟待加强,用人机制缺乏创新教师管理缺少前瞻性规划,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师资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用人机制陈旧、教师积极性不高,教师专业结构严重失衡、教师业务水平不高、双师能力不强等。一是师资建设缺乏前瞻性。很少有院校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规划师资管理,很多情况下都是看招生人数与报读专业情况仓促配置师资。二是师资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造成师资不稳定的原因有:技工院校的教师社会地位低,不受学生、家长待见;待遇普遍偏低,付出与回报不对等,一有好的去处就会选择离开;教师动手操作能力差,只有理论知识,不能适应岗位需要。三是用人机制缺乏创新,人才引进渠道不畅。公办技工院校机制僵硬,平庸、懒散、无能的教师无法淘汰,高技术人才难引进,内培转岗难见成效。新聘教师待遇较低,学校没有给足留人的待遇,新聘教师把职业作为“权宜之计”,有能力的新聘教师留不住。四是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业务水平低下。不少技工院校教师大部分由普通中学转岗而来,既不懂专业,又没有技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很少。很多学校一方面是教学实训设备设施不够用,另一方面却因为缺乏能够操作某些设备的教师而让设备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4.专业设置高度雷同,办学没有特色专业建设和管理比较混乱,无长远规划和正确的政策导向,无章可依或有章不依,精品专业缺乏,办学没有特色。一是制度上没有规划。在专业设置上,没有根据自身办学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存在仓促上阵现象,特别是一些地方和民办技工院校,由于生存压力,也为了迎合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明知自己在师资、设备、教学管理经验等方面不具备条件,也盲目申报开设好招生的专业,造成一哄而上的现象。二是精品专业建设力度不够,专业设置雷同。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精品专业建设计划,全省技工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同质化现象严重,像幼儿教育、计算机应用、汽车维修、数控技术、模具制造等专业遍地开花,原有传统行业的特色专业不断弱化,形成百校一面的局面。三是专业设置混乱,已经产生不良后果。一是随心所欲的专业设置导致了各学校之间招生的恶性竞争,让学生、家长无所适从;另一方面,直接导致了教学管理难度加大,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最终影响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和吸引力。5.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用不明显根据调研,近七成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在本地企业就业的比例低于20%,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比例低于5%。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与产业不对接。由于各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专业开设前没有对当地主打特色产业、当地产业和行业用人需求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不对接,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在当地就业。二是学校与地方劳动部门、用人单位沟通不够紧密。一方面,地方企业用人工资待遇相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低;另一方面,地方企业在遵守法律法规、对员工的劳动保护和人文关怀等方面,与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因此,学校要加强与用工企业及地方劳动部门的联系和沟通,补足这方面的短板,让技工院校毕业生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6.教学改革创新深度广度不够,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各技工院校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本教学规范有待完善。各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欠账太多,全省技工院校到目前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标准,课程体系设计比较随意、凌乱,课程标准没有统一规范,教学评价体系没有建立。二是教科研力量比较薄弱。调查数据显示,仅有48.65%的技工院校设立了科研处,近四成的学校近三年没有省级以上课题立项或结题,教科研活动仅停留在集体备课、公开课、示范课等教学常规活动上。部分学校甚至没有建立教研组,也没有开展教研活动,这一现象在规模较小的技工学校和县一级的学校比较普遍。三是教师问题。首先教师接受先进职教理念的渠道不广,走出去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多,所以在教学改革上难有新意;其次是师资力量严重匮乏、流动性大,教师往往身兼数职,工作负荷大,在教学改革创新上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学校盲目开设专业,导致教师频繁转岗,教师疲于转岗学习,无暇教学改革创新。四是教学设施问题。相当一部分技工学校基础设施较差,实训设备陈旧落后,教学设备设施制约了教学改革创新的开展,实训工位不能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7.信息化基础建设不完善,教师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各技工院校信息化基础建设相对同级普通教育学校普遍落后,仅有54.05%的学校实现了网络公共区等整个校园全覆盖,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水平有待提高。技工院校信息化教学方面存在的困难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经费困难。主要是县一级的学校,受县或市级财政制约,数字化校园设备设施不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低于同级普通教育学校。网络接入带宽有限,信息化教学只能当做时髦概念,在口头上说说,纸上写写,无法应用到教学当中。二是教师自身问题。部分教师知识结构老化,他们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多年,不愿打破常规,接收新生事物比较困难,对自己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些教学方式方法难以割舍。技工院校生存环境较差,部分教师身兼数职,工作负荷沉重,严重制约了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8.学生实习缺乏有效管理,“放羊式”管理现状比较普遍职业院校“放羊式”实习管理现状早已引起国家管理层面高度重视,已出台了多项政策来规范职业院校的学生实习管理工作,但“放羊式”实习管理现状难以得到有效改善。一是实习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缺失。只有37.84%的学校设立了实习管理科,35%的学校未派教师入驻管理,大部分学校由于师资紧张,很难派出教师对实习的学生进行全程跟踪和管理。二是学生实习过程不规范。根据教育部等五部委于2016年4月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学生实习分为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三个阶段。而根据课题组调研,84%的技工院校学生实习就是顶岗工作,没有认识实习、跟岗实习这一环节。大部分学校未制订具体的实习计划,学校也不派教师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和专业教学,企业也不愿派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来指导学生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大部分都以“全职员工”的身份从事生产劳动,已偏离了实习学生的角色。9.教学督导体系不完善,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教学督导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调研的37所学校中有21所学校建立了督导室,占比56.76%。校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处在初级阶段;在技工院校主管部门层面,教学督导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一是技工院校至今尚未建立上下结合的教学督导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考核流于形式。尽管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强调对下属技工院校的教学管理和质量有督导、有考核,但这些督导和考核流于表象,或仅限于行政方面的考核,实际意义不大。二是教学评价空白。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基本上没有相关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也未建立相关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机制。相当一部分技工学校仍以招生任务完成量来评价学校当年主要工作成绩,而教师教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学质量怎样,没有考核。10.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氛围没有形成技能竞赛是检验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就全省技工院校而言,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氛围仍不浓厚,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缺失顶层设计。尽管全省每年都举办技工院校师生技能竞赛活动,但技能竞赛还缺乏长远规划,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特别是在国家级技能竞赛的任务目标、信息获取、集训组织、集训基地建设、指导团队建设等方面缺乏统筹和规划。二是沟通不畅。技能竞赛信息获取渠道不畅通,竞赛指导团队散、小、弱,实训设备不足或与竞赛设备不匹配,无相对集中的竞赛集训基地,同一项目不同学校的学生各自集训,不能形成有效竞争和相互交流、促进。三是有待健全激励机制。有的学校缺乏奖励制度,有的学校奖励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在竞赛中获得好名次的师生奖励措施力度有限,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够,难以有效推动竞赛成绩的提高。11.部分技工院校校长对教学工作重视不足在调研中课题组发现,相当一部分技工院校校长主要精力放在招生、学生管理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对办学主体的教学工作反而不够重视,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经历问题。因校长由上级任命或指派,有的从未从事过教育行业,或者即使有教育的类似经历,对教学工作也没有亲身体验,对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了解不深。二是认识问题。对职业学校办学使命和目标不清晰,把学校办成人力资源转运站。割裂地看待招生、教学等工作,对学校各项工作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认识不深。三是急功近利。部分校长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只要招生人数上去了,一美遮百丑,对待教学管理工作的随意性较大,认为教学管理工作规范一点和放松一点关系不大,不会对学校产生较大的影响。久而久之,致使从领导到普通老师的意识当中,或多或少地认为教学工作不重要,造成教学工作越来越随意,越来越不规范。
具体地说,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育德功能:规范功能健全的教育制度有着对社会结构和利益体系的维系和规范功能。现代大学制度以其对人的教育制度的规定,决定了人的教育活动在操作层面的选择集。“通过选择集,独立的交往行为者形成特定的交往形式,依据各种交往形式,人们能够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预期,并产生特定的规范化了的结果。”[9](P161)“制度影响人类选择是通过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通过塑造动力,以及通过建立社会交易的规则而实现的。”[10](P80)对于制度的规范功能,罗尔斯如是说:“规范指定某些行为类型为能允许的,另一些则为被禁止的,并在违反出现时,给出某些惩罚和保护措施。”[11](P56)可见,制度的规范功能包括限制和保障两个方面。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限制即其明确规定行为主体(学生)活动的权利与义务的界限,当学生的行为逾越了所规定的权利,就要受到惩处,以使学生在拥有权利的同时能履行义务。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保障是指防止大学生的权利受到侵犯与损害,以保证大学生在履行义务时享有一定的权利。就整个学校运行管理活动来看,学生管理制度通过明确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只有责任义务明确,学生才会知道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才知道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同时,学生管理制度还使学生在付诸一定行为的同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预期,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该效法和推崇的,什么是应该拒绝和鄙夷的,通过服从到认识和再服从再认识的反复强化,由他律到自律地形成良好的品德。科学与谬误、是与非、善与恶等概念和判断标准在制度的执行中和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形成。而这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品德和知识、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在依据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来规范的同时,使学生在整个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形成带有鲜明制度特点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这也就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中育德的规范功能体现。
引导功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引导是指通过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学校与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每个人每天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问题,一方面取决于每个人求生存求发展的愿望和偏好,另一方面取决于制度激励他做什么,约束或限制或禁止他做什么。人与人之间矛盾和冲突如何协调的问题,则取决于制度如何规范人与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如何引导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追求社会利益,如何引导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不要损害他人利益,如何引导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承担相应的责任。集体制度如何引导个体的行为,或者如何改变个体原有的不合理行为?在不同的社会条件和情境中,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不同的。但是,其中有一个原理始终是有效的:只有使集体内的个体收益大于旧制度下的收益,个体行为才会应新制度的要求而改变;或者,在新制度下实现同一目标的成本小于旧制度下的成本,个体行为才会转变。[12](P134)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作为学生行为的指南和依据,在规范校生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的同时,引导每位大学生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追求崇高的理想,引导每位大学生在追求自身发展时不要损害他人利益,还引导着每位大学生在追求自身利益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当学生遇到利益和责任相冲突的问题时,让他们能够明白学生履行义务是为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当学生在渴望完善自我时,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依靠相应条例,确定主修专业和学习模式;当学生需要与学校沟通时,通过健全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意识对学校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的管理发挥监督作用;当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让他们懂得怎样依靠学校的制度,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获得帮助。所以,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在育德中的引导功能就是在充分发挥制度引导作用的过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独立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的功效。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旨在保证学校能有序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为社会培养具有主体精神、创造才能和高尚品质、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制度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自己的成才、发展息息相关,从而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学生管理制度的目标指向性从根本上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内在积极性,肯定了大学生在个体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在制度引导中坚持学生的自立自理,逐步形成完善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激励功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育德中的激励功能指的是通过学生管理制度来激发和鼓励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学生之所以能为各种制度规定的内容所激励正在于学生意识到成长成才中对自我利益实现的需要。需要是人们活动的源泉。由于人的需要是在一定的社会利益结构中得到满足的,这样,人的需要关系就成了利益关系。“人们的利益是人们生活的实质,是生活世界的厚重底蕴。人们现实生活的一切都是人们利益的映照和显现。”[13](P114)对利益关系的处理有多种社会调控形式,而在当今社会对主要利益的调控形式是制度。制度表征着一定的利益关系、利益格局,是对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确认。人们利益的实现,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凭借一定的制度形式。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4](P82)制度可以借助一定的利益机制来实现对人们社会活动的激励功能,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也认为:“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发生交往的激励结构。”[15](P3)任何制度都要形成一定的利益关系结构,其激励功能则正是通过对一定的利益安排来影响人们的价值选择、规定行为的方向与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生活学习所遵守的各种规范,也涉及到学生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影响丝毫不逊色于其它的道德教育活动。
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自身利益而结成既定的关系,从制度的激励功能看,它是从学生个体的心理特点出发,运用适当的管理手段以激发个体的行为动机的过程,这种激励具体两个方面的含义:对于学生来说,激励是使某种奋斗目标成为学生的内心渴望;对于管理者来说,激励就是赋予某种社会需要以个体追求的性质,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按教育目标行动。通过制度的控制作用,可以协调学生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把社会目标内化为学生个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只要提高期望概率,便可以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达到激励的作用。另外量化管理中的考评依据实际上是“强化理论”,通过量化管理制度中的奖惩手段,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供保证,从而使激励机制付诸实施。
作者:徐芳丽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一、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1.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王牌”。应届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往往暴露出经验缺乏、动手能力弱、难以适应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衔接不畅,导致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难以顺利实现角色转变。而顶岗实习正是针对这一弊病的“良药”,一方面,学生在单位实习时需改变学生做派,完全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提前熟悉企业紧凑的生活节奏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另一方面,在真实的岗位上经过几个月的生产性实习,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实践操作能力,积累实战经验。这一切的积累都将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王牌”。
2.学生勤工俭学的可靠渠道。社会上的兼职机构良莠不齐,“一些中介公司或个人利用大学生急于寻找兼职工作的心态,往往以押金或服务费的名义向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钱到手后马上销声匿迹”,因而学生兼职渠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颇令人担忧。而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单位一般由学校统一安排,通常是与学校合作密切的企业或是学生的预就业单位,专业契合度较高,学生也能获得较丰厚的实习津贴,且津贴数目还会依据个人表现有较大幅度提升。这对于在校生而言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不仅能将所学付诸于实践,提高实操能力,还能获得相应的金额报酬。
3.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平台。“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双”体现在“‘双’素质和‘双’能力两个层面上:一是具备基本的教育和职业工作素质,二是具备理论与实践‘双’能力。而顶岗实习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平台。在部分高职院校中,新老师报到的前半年通常不会安排教学任务,会直接派到对口企业进行现场学习,在学习期间,新教师的食宿、工资待遇及工作内容都等同于普通职工。如此,新教师既能在现场学习的过程中褪去学生时代的“青涩”,完成角色的的顺利转换,还能习得企业文化及生产方面的具体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4.深化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制度,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范式。”在众多的校企合作形式中,顶岗实习是最为密切的合作方式:一者,双方人员交流直接而密切。不仅学生长时间在企业实习,指导教师也会全程陪同,有助于增进彼此沟通。二者,通过顶岗实习,企业能更深入了解毕业生质量和学校的培养模式,提升学校知名度。三者,顶岗实习能缓解企业生产高峰期的用人需求,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因此,顶岗实习对于校企双方而言都是一个互利双赢的举措。
二、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漏洞”
1.学生请假制度的“尴尬”。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可能会因以下两类原因请假:一是,请假回校参加计算机、英语等等级考试和一些科目的考试或补考。二是,因探亲、身体等私人原因请假。然而,学生在请假时往往会陷入这样一种尴尬境地:当他向单位请假时,单位说他仍是学生身份,请假需由学校发函;当他向学校请假时,却又一时不知该找哪个部门。这个繁琐的请假程序耗时很长,可能导致学生耽误考试或其他重要事情。
2.学生考核制度的片面性。当前,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存在片面性和随意性。“很多高职院校没有独立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对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评价比较随意、笼统”,企业方也无系统的实习生考核评价制度。通常,学校规定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无需参加对应阶段的实践/实训课程的学习,成绩由企业方提供。然而,现状是企业方完全以对普通员工的考核标准来评定学生成绩;而校方任课教师则按学校课程标准规定的考核要求来评定在校学生的成绩。因此,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所获得的实践课程成绩与在校学生差别很大,二者可比性不强,难免有失偏颇。
3.指导教师数量匮乏和素质不匹配。指导教师在顶岗实习管理中发挥着心理疏导、生活辅助和危机干预等作用。然而,当前指导教师匮乏是现状。一方面,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比较紧缺,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比较重,无法长时间驻守实习场地。另一方面,部分指导教师缺乏管理经验,也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心理疏导能力,因而与岗位匹配度不高。
4.管理理念难调和:惩罚分明和以教育为主。校企双方在管理理念上差别很大,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态度较为宽容,秉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理念,主要依据《大学生行为准则》、《大学生手册》等规范性文件对学生进行教育。但企业管理理念则更为严格,以“赏罚分明”为标准,以促进生产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如此迥异的管理理念使二者在对学生的管理上产生了诸多分歧,难以调和,甚至陷入“各自为政”的境地。
三、完善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策略
1.双重管理,校企共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优化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双重管理制度应先行。一是,高职院校应根据实践实训课程的安排和学生实际,制定校方的顶岗实习管理方案,内容应囊括实习的时间、内容、目标、考核标准与方式等。二是,企业方也应根据现有管理制度,综合考虑学生的“双重身份”,形成有别于正式员工的管理规程。三是,加强沟通,形成校企双方的联动管理机制,二者应就双方拟定的管理制度进行讨论,最终形成双方同意的、有助于顶岗实习管理的制度性文件。四是,立足学生,简化各项管理工作的流程,比如学生请假制度。
2.以生助管,发挥学生干部的辅助和标杆作用。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事务繁多、责任重大,单纯依靠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很难深入、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容易出现纰漏。因此,顶岗实习的管理应引入学生干部,以生助管,发挥其辅助和标杆作用。当然,顶岗实习学生干部的选拔应形成完善机制,综合考虑其各方面素质。简言之,“作为一名好的学生干部,不能只会传达老师对同学的任务或者要求,还要能够灵活对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做出合理判断”。
3.双主体评价,优化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制度。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应实行双主体评价机制,即由校企双方共同评定学生成绩,以免有失公允。考核制度可依据顶岗实习主体的不同而略有差异:第一,到预就业单位参加实习的订单班学生,他们是全班集体行动,实习时间为半年至一年,基本与学校教学安排相吻合,因而其成绩评定应有统一标准,以实践操作能力为考核重点,以企业评价为核心,综合考虑日常表现、理论成绩和学校点评。第二,到校企合作单位参加短期生产性实践活动的兼职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行政班级,实习时间不确定,一般以企业需求为准,通常不能紧扣学校的教学阶段。他们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理论成绩,学生需回校参加考试,由科任教师给出分数;二是实操成绩,这部分成绩由企业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给出。
一、负责组织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设备管理、使用与维修工作的方针、政策,监督检查处室设备维修、维护保养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负责建立机动设备预修计划、长远修理计划,组织设备维护状态的检查与评比工作。
三、组织各教学点正确使用与维护保养设备,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完好率,做好有关设备完好和事故的统计报表工作。
四、负责对全校各教学点进行机动设备维护、使用和管理方面的业务指导,并定期组织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
五、参与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参与拟订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规划和大修理计划,提请各级领导审议讨论。
六、积累与分析有关机动设备维修工作的各项原始记录,研究设备维修规律,协助制定和修订出适时的规章制度。
七、做好全校机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测设备的质量,督促在用设备按时、按质维护,延长机动设备的使用寿命。
八、认真负责抓好仪器设备的到货验收,认真办理填写验收单等固产入账手续,对进口仪器设备和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验收,要做好验收前所有准备工作,保证验收按计划,按要求进行,确保验收工作及时完成。
九、认真办好订货合同的催交工作,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商检、拒收、调换、索赔等工作,保障和维护学校的利益。
十. 执行校《仪器、设备报废处理管理规定》,严格履行仪器、设备报废的申报和审批手续;认真做好仪器设备报废的鉴定及处理工作。
十一. 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实施办法; 核算公司固定资产,计算总资产、提取固定资产折旧、预提修理费用;
十二.参与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与报废;
十三.分析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
十四. 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思想素质和管理水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的思想。
十五. 完成处、室交办的其它工作。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掌握固定资产的构成与使用情况,确保学校财产不受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固定资产管理。
三.责任人:
财务部制定此制度并颁布执行。
四.内容
1.为了更好的利用固定资产,实行固定资产归口管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修与保养,建立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范,按照集中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以固定资产的类别确定分工管理如下:
1.1财务部作为固定资产的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明细帐卡。
1.2中心电教室仪器设备全部由电教室归口管理.
1.3.电教室负责生产各教学点设备的购建、安装、修理和使用管理。
1.4 学校仪器仪表设备应由教育技术中心归口管理。
2 主管部门的职责
2.1随时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
2.2负责监督配合使用单位做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确保设备完好提高利用率,并定期组织设备的清点,保证帐、号、物三相符。
2.3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搞好固定资产的分类,统一编号,建立固定资产档案,登记帐、编号,负责办理验收、调拨、报废、封存、启用等事项。
2.4根据使用部门的使用情况,组织编制设备大中修维修计划,按期编报设备更新计划。
2.5严肃财经纪律,对违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擅自赠送、变卖、拆除固定资产的行为和破坏固定资产的现象。
3 使用部门职责
3.1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负责本单位的设备管理工作,应设置专职或兼职的设备管理员,各教学点设置专门设备管理员,每台设备要明确使用、保管、维护的责任者。
3.2 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的完好、清洁、和安全使用。
3.3 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帐,固定资产的领用、调出、报废必须经主管部门及中心主任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动、报废,更不能自行外借和变卖。
3.4 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定期组织固定资产的盘点,做到帐、编号、物三相符。
4 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领用
4.1 由于教学、科研需要,各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必须提前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经中心及设备处批准后,由相关部门负责购置。
4.2购设备进校后,由相关单位开箱检查、验收,设备安装完毕后填“设备使用单”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根据“设备使用单”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并通知使用单位。
5固定资产的调拨与转移
5.1 凡列入学校的固定资产未经学校主管领导和中心主任,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调拔、转移、借出和出售。
5.1 .1 学校内部设备的调拨与转移,必须通过主管部门办理资产转移手续,同时由调出、调入单位的双方领导及经办人签字后,由财务部门办理转帐手续, 并通知相关的会计进行帐、编号交接。
5.2 学校对外的设备调拨和转移一般实行有偿价调拨方式, 设备主管部门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折余价值、新旧程度按质论价,原则上调出设备的价值不得低于设备的折余价值, 对外处理设备必须由主管部门提出处理价值,报中心主任签字方可处理,办理有关财务手续。
5.3 未经主管部门同意,各使用部门无权办理设备转移及处理,一经发现,将追究部门及经办人的责任。
6 固定资产的报废与封存
6.1 学校的固定资产报废处理时,须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填写设备报废单。经相关领导批复后,办理报废相关手续。
6.2 凡符合下列条件可申请报废:
6.2.1 超过使用年限,主要结构陈旧,精度低劣、工作效率低,耗能高,而且不能改造利用的。
6.2.2 不能动迁的设备,因教室改造或教室布置改变必须拆除的。
6.2.3 腐蚀严重无法修复或继续使用要发生危险的。
6.2.4 绝缘老化,磁路失效,性能低劣无修复价值的。
6.2.5 因事故或其他自然灾害,使设备遭受损坏无修复价值的。
6.3 凡经批准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能继续在教学一线上使用,主管部门与使用部门要及时处理。 处理后的固定资产由主管部门和使用部门一起办理固定资产的注销手续, 对外处理报废固定资产时由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中心主任批准,变价收入上交财务部。
6.4 凡停用三个月以上的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封存、保管。
6.5闲置设备和封存设备启封后,由使用部门填写启封单,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
7.固定资产的清查
7.1 为了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各部门必须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盘点,以掌握固定资产的实有数量,查明有无丢失、 毁损或未列入帐的固定资产,保证账实相符。在清查时发现固定资产毁损和盘盈、盘亏,要查明原因,由责任部门写出书面情况,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知中心主任,待批复后,作相应的帐务处理。
固定资产管理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合理调配、提高效益、
(一)教学管理制度局限于“管”而非“教”
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以管理者为中心,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尚未完全跳出传统的理念框架。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制度中,缺乏真正的“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首先,教学管理者从始至终主导着教学计划,学生不仅未能真正参与其中,也未能够了解和掌握目标教育。其次,教学管理制度重心在于约束与惩罚,过分强调学生应该遵守纪律与履行义务,忽略学生所拥有的权利与自由。最后,教学管理者缺乏对教师创新性教育的引导以及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学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质量、素质教育和人才的培养。
(二)教学管理缺乏规范性与灵活性
教学管理需要完善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作支撑,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中应该注重的。目前,许多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存在一些缺陷,如教学观念和教学意识有待提高,缺乏服务意识和对学校现有教学管理制度的全面了解等。还有一些教学人员因繁杂管理事务缠身而忽视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另外,在传统的本科院校管理方面的影响下,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权力基本集中在教务处或教务中心。这种管理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架空了院系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自主决策的权力,致使一些教学管理的工作人员很难参与到教学管理的基本建设工作中。
(三)教学管理理念难以对接社会需求
随着科技、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学校的教学管理理念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存在不少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前某些高校的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专业培养内容与人才培养模式都存在滞后性,难以满足基于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市场需要。二是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仅仅局限于追求学历文凭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社会需求。三是传统的教学理念和相对落后的教学手段不适应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也不能培养出综合型、创新型和高素质的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的人才。
二、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
(一)落实“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新建本科院校的各项工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并将这种工作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项的工作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服务性教学。因此,新建高校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服务型的教学管理制度。第一,建立全面的教育教学沟通体系。教学管理制度要从以管理者为中心转移到以教学为中心,实现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公平性,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平等性。建立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全面计划。同时,学校要综合考虑当今社会的人才市场现状和企业实际需求采取相应措施,搭建起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之间的多向沟通桥梁。第二,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学分制是当今高校惯用的教学模式,因此有必要引导和鼓励创新性教学,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指导。针对学生的专业选择、学习方法以及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开展对学生的专业性、深入性指导,促进学生对自己专业培养计划的建立。此外,建立教学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专业学习方向,也可以让学生自由接触和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教学资源。
(二)提高教学制度的规范性和灵活性
新建本科院校要跳出传统高校的管理体制,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一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注意对教学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和指导。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还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增强服务意识,实现规范化教学,做好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管理岗位,适度降低教学管理中心,既防止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权力集中又要防止权力架空,应赋予院系对教学基本建设工作的管理和自由决策一定权力,确保对人才的直接培养职能的实现。
(三)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应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新建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注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适应实际社会需要。同时,新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要从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入手,在现代化、科技化的本科教育背景下确立人才培养的定位方向;推进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实现教学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创新专业结构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将管理理念更好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