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校园安防管理

智慧校园安防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校园安防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校园安防管理

智慧校园安防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慧校园;高校;治安防控;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028-02

一、智慧校园

目前,学术界对智慧校园的理解观点众多。如蒋东兴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学校管理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应用只是智慧校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智慧校园应当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智能化的推送,促进知识的智慧传播与分享,冀翠萍认为,“智慧校园”的建设要在前期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以物联网和云计算平台为依托,全面提升校园信息化应用与服务水平;黄荣怀等认为,智慧校园是指一种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能全面感知物理环境,识别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学习情景,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有效支持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和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南京邮电大学认为: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主要反映在三个层面: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笔者认为:所谓智慧校园应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建设,以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为服务内容,具备个性定制、互联协作、互动感知等功能特点,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智能化服务平台。

而智慧校园背景下的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应针对高校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为治理重点,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综治原则,建立以技防为基础,以人防为核心,以物防为辅助,实现“三防一体・打防管控”为目的,能够很好的控制校园可防性案(事)件发生率,提高师生安全感满意度的治安防控体系。

二、高校治安防控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以NJ高校为例

(一)校园盗窃案件时有发生,自行车盗窃尤为突出。

据统计,NJ高校2007-2014年所发案中,公共区域遗失和盗窃占总发案25%;教学楼盗窃占总发案24%;自行车盗窃案件占总发案22%;宿舍楼盗窃占总发案19%;诈骗案件占总发案10%。盗窃案件占所有发案的90%。NJ高校为方便师生,自2009年开始允许师生员工在校内使用自行车,使得校内存放了大量的自行车,最多时达到16000辆,招致大量的校外人员进入校园盗窃自行车,随之而来的是从2010开始白行车盗窃案件数呈爆发式增长,占到2010-2014年发案总数的26%,自行车盗窃案件成为校园发案占比最高的案件类型。

(二)楼宇管理有待加强,须全面推行物业化管理

据统计,NJ高校学生宿舍楼宇内发生的案件数自2010年开始逐步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至2014年仅占全校案件总数的5%;而教学楼遗失和盗窃逐年呈上升趋势,到2014年占全校案件总数的25%。分析原因:学校自2010年开始在学生宿舍推行物业化规范管理,并在学生宿舍安装视频监控、门禁等技防设施,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宿舍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地降低了发案数;相反的是,教学楼使用的是学校自聘临时工,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较低,因此,推行物业化管理十分必要。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须积极适应互联网带来的变化

据统计,2013年开始NJ高校诈骗类案件爆发式增长,到2014年诈骗类案件发案数占当年发案总数的28%。随着互联网发展,2013年开始各高校均发生了大量以网络、电信为平台的诈骗案件,诈骗的手段主要有淘宝兼职刷信誉、互联网购物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和冒充客服工作人员诈骗,网络诈骗手法“高明、隐蔽”,使得“高智商”的大学生如被洗脑般听从骗子们摆布,连连中招,损失惨痛。因此,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要不断加强,还应紧跟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四)开放式校园管理有待加强,校外人员随意进出校园作案

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后多选择伺机作案,多在学生教学楼食堂盗窃手机,在校园内偷盗自行车,由此可见,开放式的大学校园为社会提供共享的教育资源,亦成为社会闲杂人员的治安特点经常进出大学校园,且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较差,使得校外人员在大学校园盗窃屡屡得手。

三、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构想

(一)基于视频监控中心,建立校园应急指挥系统

笔者认为高校可基于物联网技术建立以视频监控报警中心的校园应急指挥系统,该系统具备红外入侵报警、消防烟感报警、RFID防盗报警、触发式报警立柱、门禁报警和机动车超速报警等功能,待警情发生时,视频监控中心屏幕自动显示报警信息,并伴有声光提示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对警情进行核对后进行处置和记录。视频监控范围应覆盖校园主要干道、重要出入口、学生宿舍、图书馆、办公楼和物资仓库等重点要害部位;红外入侵报警和消防烟感报警可用于存放贵重物品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实验室、仓库等重点部位;RFID防盗报警系统是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监控技术、实时定位技术而开发出来的安防系统,可同时对多个物品(如自行车、笔记本电脑)进行定位,并能够完成监控物品进出校园情况的监管,更可以用于防止贵重物资被偷被盗;触发式报警立柱安装于校园内学生活动密集场所,学生可触发报警立柱按钮后与视频监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视频对话;门禁报警系统可安装于学校大门非机动车和行人通道,并区分为校内人员和来访人员通道(均为有障碍双向通道),校内人员可持校园一卡通刷卡进出,校外人员在门卫处凭有效证件登记后,持门卫人员发放的临时卡进出校园,实现对进出校园的所有人员进行监管,有效的杜绝校外闲杂人员混入校园,降低可防性案件(以盗窃为主)发案率;机动车超速报警设备安装在校园内主要干道,具备超速报警记录功能,可以记录机动车行驶时速、超速时间和实时图像,用于校园交通管理。

(二)基于ETC功能和车牌识别功能,建立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

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不停车收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高校可引进基于ETC系统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校内机动车通行时该系统通过读取随车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又叫OBU),经系统后台进行系统比对后即可自动放行,可实现智能管理,无需人工操作;校外车辆进入校园时,经门卫登记后,系统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并记录车辆进入时间和实时图像,同样实行智能登记管理,减少门卫人员工作量。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可以极大的提高校门通行的效率,减少门卫人员的工作量,可以成为校园交通管理的重要技防设施。

(三)基于智能袖珍公共交通系统,搭建自行车资源共享系统

智能袖珍公共交通系统系一套有别于目前市面上运行的有桩式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它具有布点方便(通过wifi热点布点)且施工成本低、借还车方便(可使用校园一卡通)、车身轻盈(采用特殊材质制作)、不易被盗(随车装有GPS电子锁车系统)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地域面积广阔的大学校园。高校可以推进智能袖珍公共交通系统,在校园公共区域增加足够数量的wifi热点,既可以确保师生在校园内任何一处实现借还车,不受有无车桩限制。同时,还可以基于此系统实现校园自行车的资源共享。

智慧校园安防管理范文第2篇

物联网技术是实现智慧校园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及时进行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分析,使师生全面地感知教学资源,有效地采集信息,获得智慧化的学习、教学、管理和生活服务,将学校打造成感知的、服务性的、环保节能的、安全稳定的智慧型校园。

2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在智慧校园中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应用。

2.1一卡通系统实施校园一卡通系统可以把门禁管理、车辆管理、教务管理、学生学籍管理、图书馆管理、机房管理、校医院、体育中心、各食堂、开水房、宿舍、澡堂、校内超市等等多功能模块串联起来,实现了校园的数字化管理和消费。如果与银行联网,还可以实现学校各种财务的科学化统一管理,真正实现以卡代币,以卡代证,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目前,大部分高校校园都建设有一卡通系统。实现一卡通系统需要每个教师和学生都拥有一张含有RFID电子标签的校园卡,卡里包含个人的身份信息、车辆信息和资金信息,还应在应用的场所设置FRID读写器。在消费场所如食堂、超市、洗浴中心、公共自行车点等,师生在读写器上刷卡时,相应的信息就被读取出来,通过智能消费管理系统传递至数据处理中心,并通过对消费管理后台数据库的查询,读取卡上余额,将当前消费的金额扣除,并实时更新后台数据库。在门禁场所(如校园大门,师生宿舍,重要实验室),通过师生刷卡,会把身份或车辆信息传递至相应的身份认证系统,从而实现门禁。

2.2智能后勤管理系统校园的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的重要管理工作之一,尤其对规模比较大的高校校园来说,关系到校园环境的好坏,师生工作学习起来是否舒适便利,学校是否能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在教室,图书馆安装照明系统,照明系统通过传感器感知室外光照度,从而实现灯光明暗的自动调控。在供水,供电网中安装自动抄表系统,对用电量,用水量进行信息采集,远程开关水、电闸,从而做到实时监控、集约管理。在校园草坪里可装有花园智能灌溉系统,假如湿度传感器测到土干了,会自动对草坪喷水。在校园内可安装泊车管理系统,内部工作人员所持校园卡出入停车场,外来车辆凭临时卡进出停车场。车辆进入校园时,通过刷卡判断车辆否具有入场权限,读卡时同步自动记录入场时间、入场地点、车辆信息,更新停车场车位数。开闸时,同步摄取入场车辆图像并存储到数据库中,以备出场时进行车辆核对与以后查阅。如果停车场内车位已停满时,通过LED显示屏提示前来的车辆,同时禁止车辆进入。出厂时,通过刷卡对外来车辆自动计费,并对车辆信息进行核对。

2.3智能安全保卫系统建设平安校园时学校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利用物联网技术可建立智能安全保卫系统,确保校园的平安。在校园一些人员密集,易燃易爆的地方(如实验室)安装智能报警系统,内含温度、气体浓度等检测传感器,一旦发现温度,烟雾、有害气体超标,实时的向值班室报警,并采取喷雾等措施降低所在场所的温度、有害气体浓度。在一些重要设备内,可在其中安装GPS定位装置,借助GPS定位信息,可实时地看到其所在的位置,一旦发生位移实时报警。当有人或物闯入校园的设置警戒区时,可以通过在这个区域设置的红外对射报警系统,判别闯入物体的具置,并通过安防系统调转相应的摄像头对该区进行监控,同时将报警信息实时的发送到学校保卫人员的随身设备中,方便保卫人员进行现场处理。

智慧校园安防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联网;安防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 A

一、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 ",顾名思义,就是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 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是以感知为目的,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连的网络。其特点就是通过各种感知方式来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互,再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升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二、基于智能安防系统的物联网体系

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技术涉及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的融合,可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防系统理解为通过多种有线、无线通讯技术,连接各种末端设备或子系统,并采用XML/Web Services/SOA等开放式、标准化的数据表达技术,将终端设备或子系统汇总到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远程监视以及自动报警、控制、诊断和维护,为用户提供对人、设备、场景的全局化管理和综合化、智能化的安防信息服务系统。在网络架构上,我们可以将物联网系统由下而上抽象为四个层面:感知层、通信层、管理层和应用层。

(一)感知层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神经末梢,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对物质属性、环境状态、行为态势等静态/动态的信息进行大规模、分布式的信息获取与状态辨识,针对具体感知任务,常采用协同处理的方式对多种类、多角度、多尺度的信息进行在线计算与控制,并通过接入设备将获取的信息与网络中的其他单元进行资源共享与交互。感知层由各种具备感知、计算、执行能力的末端设备,如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各类传感器与执行器、2. 5G/3G/4G终端等,以及这些设备互连构成的现场网络组成。

(二)通信层

通信层为物联网的信息主干道,主要由运营商提供的跟中广域IP通信网络来组成,主要包含ATM,XDSL、光纤等有线网络。在通信层,虽然在底层协议上上述有线网络同样存在多种制式,但在上层都能在TCP/IP协议族下进行统一。和有线网络进行比较,在部署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物联网应用上具备更大的灵活性,而3G网络带来的无线宽带突破,更为物联网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承载基础。该层以IPv6/IPv4以及后IP( Post2IP)为核心建立的互联网平台,将网络内的信息资源整合成一个可以互联互通的大型智能网络,为上层服务管理和大规模行业应用建立起一个高效、可靠、可信的基础设施平台。

(三)管理层

管理层是将物联网技术与行业专业技术相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集。该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具有超级计算能力的中心计算机群,对网络内的海量信息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并通过具有超级计算能力的中心计算机群,对网络内的海量信息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并为上层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用户接口。物联网管理平台是物联网网络架构和产业链条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它可以实现对终端设备和资产(包括移动资产)的一体化管理。管理平台主要包含以下软件集:集成框架、物联网中间件、行业套件,以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等。

(四)应用层

该层的主要功能是集成系统底层的功能,构建起面向各类行业的实际应用,如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监测、智能交通、远程监控等。

三、智能安防应用中的典型系统

(一)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传统安防系统中的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报警复核手段,具有通观全局、一目了然的特点,判断事件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实时一性,己成为安全防范系统技术集成的核心。物联网技术将视频摄像机、射频设备和雷达等传感器纳入治安防控网络,实现大范围、多场景、全天候的安防检测。以高清网络摄像机为主要的传感设备,通过其获取高清监控影像,再利用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对影像进行实时一分析,做出报警等决策,极大地提高了视频监控的智能化和安全可靠性。根据物联网的体系结构,智能视频监控物联网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智能视频监控物联网体系结构

(二)RFID门禁系统

在传统的针对居民社区和校园的安防中,除了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外,使用最多的就是对进出社区和校园的人员、车辆进行身份识别,通过安保人员核查人员的身份、出入证等证件虽然行之有效,但也存在身份伪造、错漏等现象,还容易发生冲突现象。但在社区和校园安防中,若采用体积小、结实耐用、不易伪造、携带方便的片式RFID标签,将需要识别人和物体的相关信息预存在电子标签中,读写器通过天线发送射频信号获取标签中的信息或将信息写入标签,应用系统对采集到的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做出决策判断。该技术目前己使用十多个场所的门禁系统中,对进出人员进行安全监测。

(三)智能面部识别系统

智能面部识别技术是指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通过与计算机相连的摄像头动态捕捉人的面部图像,同时把捕捉到的图像与预先录入到数据库系统中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识别。智能面部识别的关键技术包括特征面部扫描技术、特征分析技术、神经网络扫描技术等。通常适用于某些保密性强的特定场所。系统由人脸图像采集、人脸检测和定位、人脸图像规范化及人脸图像分析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图2工作原理

在社区校园安防系统中,在如社区银行、校园办公楼、重点实验室等特殊安保单位均可广泛采用智能面部识别技术。通过图像采集,将授权人员的面部信息存储在人脸数据库中,并可使用现有的PC机、摄像机等常规设备构成智能面部识别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将面部识别信息与视频监控信息在应用层进行汇集,将二者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互通有无,形成对受监控目标的精确监控、定位、跟踪的目标。

(四)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利用物联网不但能使教学环境实现智能化,还能对学校内的交通管理以及车辆、师生的健康和学生的生活进行服务,例如,在教室内安装光线传感器以及控制器,也就是利用学生的位置以及光线的强度来调整教室的光照。尤其是将电子监考系统应用到现代化的监控设备系统的监考中,建立以校园网络为基础的数字化、网络化的监控系统,解决监控面积过大、监控点数过多的难点;为校内有安全隐患的地区安装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便可以实现安全监控和自动报警等功能。

(五)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先进的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实现对交通的实时控制与指挥管理。交通信息采集是ITS的关键子系统,是发展ITS的基础。无论是交通控制还是交通违章管理系统,都涉及交通动态信息的采集,交通动态信息采集也就成为交通智能化的关键环节。

四、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安防与物联网、云计算、IT等技术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安防技术与行业业务进行融合,安防进入了智能可视化管理时代。许多传统的IT企业、家电企业都开始进入安防行业,安防企业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竞争也日趋激烈。安防企业需要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更快的深入到行业业务应用系统中,开拓与安防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多系统的整合与集成,提供完整的专业整体解决方案和系统平台。今后,物联网在安防行业中的应用,亟需重点关注并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物联网需要实现的主要是数据的互联和共享,因此有必要进行标准化的建设,安防企业要参与到标准化的建设中来,建设共享的数据中心和管理平台,实现各种资源的互联互通问题。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挑战新的难题,特别是视频和智能分析技术尤为关键,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突破,真正能把视频数据用好。

最后,智能化的应用是关键,未来产生的海量数据如何进行分析,如何找到有用和有价值的东西,把感知到的信息真正掌握在手中,充分应用到各个业务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价值。

结语

物联网是由各种技术融合而成的新型技术体系,通过传感器将物物相连,实时对采集到的信号的动态识别和分析,智能处理监控的环境、人、物出现的各种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上识别监控情况,对非法和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排查和监管,因此,智能安防系统有着更全面的识别能力、更低的误判率、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优的防范抵御威胁的能力。随着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系统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赵建邦.门禁系统:物联网与安防技术融合的新应用[J].中国公共安全,2013,10:78-80.

智慧校园安防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联网 校园感知 校园监控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2-0000-00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来临,现代学生的活动越来越活跃,传统学生管理监控的人力管理模式已很难满足学生管理监控,而将物联网引入到校园学生监控已变得越来越紧迫。物联网的应用已有很多技术应用,其为高校物联网的应用提供独特的技术支持。

1 校园感知支撑

现代传感技术、射频技术和无线数据传输等技术的发展,通过独立编码,可以唯一对某个学生的进行身份验证和识别,监控每个学生在校的安全和异常行为,防止不可预知的事件发生。校园感知必然需要物联网技术的支撑,且需要更大的感知层支持,而物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物联安防监控系统、智能物联饮食系统、物联社区服务系统、物联物流运输系统和物联二手交易定位系统,这么多的物联网应用为校园物联感知带来更多的技术支撑,并将物联网最终发展成为“智慧中国”。物联应用范围框架如图1所示。

2 校园物联感知监控系统

2.1 物联感知功能设定

学生处于一个成长型个体,是非常特殊的群体之一,这也造成其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里应对物联感知功能进行适当设定,物联感知功能设定如下。

(1)个别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应加大对其学习方面的监测、指导和管控,现有的模式管理容易造成遗漏,采用物联感知,则应能定位其所在位置,在干什么事情,从而督促学生加入学习,或为其制定一定的策略完成学业。

(2)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不仅在学习方面会造成延迟,而且也会对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延迟,因此物联感知,也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地协会和竞赛指导,甚至提供一定的文化资料支撑。

(3)监控学生是否上课,往往由辅导员和教师进行监管,但往往会造成学生定名完了,偷偷又跑的现象,因此物联感知还应智能感知学生什么时候进教师,什么时候出教师,自动对学生进行考勤。

(4)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可能会造成课程的上课时间变化,因此物联感知需实时跟踪教务所发上课时间变化,自动将每个时间变化告知每一个学生,避免遗漏某个学生。

校园物联感知监控系统的设计,辅导员、任课教师和管理层都可实时查看各个班学生的考勤、归宿、课外生活和学习情况等。对某个表现较差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通知和指导。

2.2 物联感知系统设计

人力进行校园监控耗费人力,且容易由于监控人本身的情绪而改变,因此设计校园物联感知监控系统,校园物联感知监控系统蕴含教学安防监控系统、校园感知异常监控系统、宿舍安防监控系统和B/S网络平台监控等系统。校园物联感知监控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3结语

本设计主要对校园物联感知监控系统的感知功能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对校园物联感知监控系统的结构进行设计,本设计充分考虑现代科技技术对校园感知的应用,更加精准的帮助管理层监控校园文化和安全。

参考文献

[1]侯颖,李小聪,段渭军.基于校园一卡通的学生活动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l(11):41-43.

[2]张英鹏,刘立平.远程监控系统实时数据技术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4,24 (4):475.

智慧校园安防管理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物联网,大学管理,应用研究

 

一、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新兴的IT技术,它是指通过把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嵌入和装备到公路、建筑、电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各样的物体中,再结合现有的互联网,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的一种IT技术。

在这个经过整合的物联网当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另外中心计算机群也能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控制。通过这样一种技术手段,人类就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大学管理,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二、基于大学校园管理的物联网关键技术

1. 感知技术

物联网多通过RFID技术、传感器来达到感知的目的。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中文名为射频识别技术,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快捷、方便地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从而实现对各类物体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恶劣环境)下的自动识别和管理。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多为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用来感知信息采集点的环境参数。

2. 传感器网络

传感器网络是一个分布式智能化网络系统。它在每个节点配备了传感器、无线电收发器、微控制器和能源装置等部件,再通过这些部件的协作,就可以监控不同位置的物理、环境状况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3. 无线网络

无线网络指的是使用无线电技术进行传输的计算机网络,它是有线网络的延伸,和有线网络功能相似,只是传输技术不同而已。它的优势是在没有有线网络的地方,或是移动的环境下,也能同样地连接上网络。

4. 数据融合技术

数据融合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来自多个传感器的观测数据进行采集、过滤、自动分析、综合处理,进而得出相应的估计、决策等信息,以便辅助人们进行管理、决策工作。

三、物联网在大学校园管理中应用的前提条件

大学作为年轻人密集的地方,同时也是高级知识分子集结地,在大学校园管理中运用物联网技术,能迅速被人们接受和运用。且目前很多高校都拥有多年的校园网络建设,已拥有校园网及校园无线网络。这些都为物联网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四、物联网技术在大学校园管理中的应用

1. 应用于图书馆档案室管理

利用物联网构建新型的高校图书馆、档案室管理平台大学管理,可以创新很多管理办法。

图书馆、档案室工作人员将RFID标签贴在图书、档案中,通过标签中的芯片和天线,再利用物联网构建出RFID的无线射频智能系统,这样就能让图书、档案拥有了GPS的定位功能。图书、档案在移动过程中,一旦经过馆室中的各个检查点,就立刻并跟踪并记录下来,并在服务器中储存相关信息。这样子,师生们在电脑上输入书名、档案的师生姓名,就能实时地掌握图书、档案当前的具置,再使用便携式的扫描设备、手持机等工具进行跟踪,就能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档案。物联网技术的引入,使得以前单纯依靠号码、人工查找的办法得到了智能化的改革。

依据物联网技术,还可以设计出图书自助借还设备,师生们在借还图书时,可以来到自助借还设备前边,让设备自动读取借书证和图书,由于使用RFID技术,设备可以在几十厘米到几米距离内读取图书,还可以一次读取多本图书,这样子就提高了图书借还速度,比之前使用条形码,由图书馆工作人员现场一本一本地办理借还手续高效得多。同时大学管理,设备还可以提供24小时借还图书服务,为高校师生提供更为方便的服务。

在高校图书馆、档案室中引入物联网技术,将能为这些地方的管理提供灵活高效、减少人力的智能化方案。

2. 应用于校园安防管理

在物联网安防管理平台中,通过射频识别、图像识别、GPS、无线传导网络、遥感等技术,并结合日常的视频监控系统,全面感知校园的环境、人和物的变化,而计算机系统将这些感知信息进行汇总、处理,适时地进行提示或报警。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就可以全方位地提升校园的安防自动化程度,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和管理,提高效率,节省人力,从而更好地进行安防管理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当有物体闯上校园的围墙或其他敏感区域时,系统通过在这些区域的红外激光、次声压传感检测器、感应光纤等传感终端,判别闯入物体的大小和具置,并通过传感网络调转相应的摄像头监控该区域,同时依靠图像识别技术跟踪闯入物体,相应的提醒信息也立即发送到中心和高校保卫人员的手持设备中。在得到提醒后,保卫人员就能立即调取该摄像头的画面。经过观察后,当确实需要派保卫人员赶到现场时,物联网安防管理平台还可以利用地磁传感器、校道旁安置的无线传感节点、无线传感网,以及保卫人员身上的手持终端大学管理,实时把握保卫人员在校园内的定位,以此中心就能方便地调度最近位置的人员前去现场。

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带来了安防方法的改变,与先前的视频监控系统安防方法不一样了,物联网技术的安防管理不再要求保卫人员一直守着监控屏幕观看。由于传感网络拥有图像识别智能技术,能够在边界内出现异动时,及时感知信息,自动跟踪拍摄和录制画面,并向中心和人员发送提醒信息。保安人员可以只在收到信息后才调取、查看相应摄像头的画面。这将使得高校的安防管理轻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