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校园安全管理

学生校园安全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校园安全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生校园安全管理

学生校园安全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园安全管理 高中学生管理 重要性

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使得高中学生所处于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改善了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习惯,也为高中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但是也增加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未成年犯罪和权利遭受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受到侵害的主要源头。如何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思想和行为在高中校园中广泛传播和践行,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高中校园安全管理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中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无论是在制度层面还是在具体的实施层面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学校重视,社会狠抓的“组合拳”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为了保障学生校园的安全,近年来我国高中加强了对于学生食堂安全卫生工作制度、学校出入制度、宿舍安全管理制度、课外活动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完善,从课堂安全延伸到了学生在校园的安全甚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安全管理。通过开展消防实战训练、地质灾害防空演练等活动增强学生应急应变能力的提升,从多方面加强对学生自我安全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安全管理理念得到深化

新r期,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并且,学生的良好发展除了在知识方面得到充实以外,更加注重学生对于自我安全管理理念的教育,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校园安全管理知识讲座或者相关的竞赛来深化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同时学校也不断总结校园安全管理的经验,改善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家长则通过一些现实案例的讲解来提升学生的自我安全管理方式,共同织造校园安全管理网。

二、我国高中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高中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大的调整,具体来说,我国高中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学生安全防护意识不高

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心是学生的安全,而学生在发生安全问题时,往往是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或者个人存在的,比如在校园打架发生时,只要当事双方在场。因此,如何提升学生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是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解决路径。但是,目前我国高中校园的安全仅仅局限于意识层面上,注重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而学生则缺乏具体的防护措施教育,比如当出现打架时,需要怎么处理。

(二)校园安全管理配套措施难以落实

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不是仅仅一个职能部门就能够解决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体系。但是,目前我国高中管理工作的重点仍然是放在对于学生成绩的注重上,对于学生自我心理问题和家庭生长环境等隐性方面的关怀欠缺,而学校则缺乏相应的心理沟通部门和人员,往往只能够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而对于学生在离校以及除了人身安全以外方面的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三、解决我国高中校园安全管理的措施

高中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面对工作开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和难题,我们要想办法加以克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增强学生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行为

校园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保障学生能够在学校获得健康和良好的教育,能够收获学习中的快乐,当然,这其中包含学生的安全。因此,学校要通过组织一些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模拟演习,用真实的画面来教授学生在遇到伤害时该怎么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护自己。要从意识和行为两个方向着手,在增强学生安全管理意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安全防护的手段。

(二)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实施

校园安全关乎学生的成长,甚至人身生命安全。这从某种层面上来说,重要性要高于日常的教学。因此,学校要想方设法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建设,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例如,通过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从生活方面加强对于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提升其心理安全意识和危机处理意识。通过设立门卫制度,来严肃校园出入管理,防止那些社会危险因素的进入,营造良好的校园成长环境。通过严格的食堂安全卫生管理来保障学生日常饮食的安全,保障充足的营养供应。

四、结语

校园安全管理是高中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来保障校园的安全是当前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话题,学校要采取严厉的安全管理措施,防微杜渐,从源头上消灭校园安全管理发生的因素;家长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校园安全管理教育,提升学生的自我防护;社会要为校园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优化学生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学生校园安全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顶岗实习 安全问题 防范措施

1.引言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要求学生履行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能够独当一面,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2+1”教育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到专业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十二个月。教育部也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广大高职院校响应号召,积极开展顶岗实习工作。顶岗实习是把双刃剑,实习的顺利开展对于学生社会角色的转换与职业能力的提高起到关键性作用,然而,实习中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就会为企业、学校,尤其是学生及其家庭带来不可弥补的创伤。我们站在高职院校的角度,针对顶岗实习中的常见安全问题,提出对策。

2.顶岗实习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我们对所在系部近三年的顶岗实习安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实习生大多分派在大型的物流或国际货代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年均实习生人数达150。据统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易出现以下安全问题。

2.1发生事故造成人身伤害。

在顶岗实习中,工伤事故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达92.3%。事故的发生存在多种原因,如: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专业操作能力欠缺;未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定作业;机器故障,企业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与同事发生冲突;上下班途中或外出游逛遇到交通意外事故,等等。

2.2工作过程中患病。

这里的疾病主要指职业病和工作诱因疾病。学生实习虽非长期工作,但由于规定实习期限为半年到一年,时间长度已经达到能够形成职业病的期限。有些实习岗位因工作特点或受工作环境、设备、管理等限制,会给学生带来职业疾病威胁。还有的工作需要实习生久坐、久站、跑外、接触对人体不利的物质等。另外,有的学生本身患有隐性疾病或慢性病,在实习环境中由于受到工作条件或精神方面的刺激导致疾病发作,形成了严重的疾病风险隐患。在实习中,由于各种原因患病而放弃实习的占6.6%。

2.3其他原因造成的安全问题。

除以上两点,还有1.1%的安全事故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例如,感情纠葛引发矛盾冲突;业余时间外出购物、上网、娱乐、恋爱及去有安全隐患的场所而造成的人身安全事故;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被骗损失钱财甚至受到人身伤害,等等。

3.顶岗实习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为确保实习生能够顺利、平安地完成实习任务,实现平稳就业,必须本着安全重于一切的原则,在顶岗实习工作全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多环节、多层面地建立长久、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实习安全。

3.1做好上岗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顶岗实习具有实习人数多、实习时间长、实习安排复杂程度高、安全隐患多、学生经验不足等特点。在学生进入企业之前,应把风险意识深入学生心中,引导学生对实习的各类安全问题进行识别监测、预防控制和处理,以达到有效化解潜在风险,促进学生健康、平安实习的目的。摒弃忽视安全教育的错误做法,将安全意识教育工作提到事关稳定的战略高度,做到人人知安全,事事讲安全。

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安全教育,确保教学质量,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例如,定期开设安全教育、心理健康、职业道德教育等课程,保证足够的课时量,以及课程的连续性和针对性,把安全风险防范作为常识性知识在学生中普及;在学生中推广以饮食、交通、水电、校舍、消防、生活设施、传染性疾病、实习工具安全操作设施为重点的安全知识教育;针对岗位工作特点专门印制安全教育手册,搜集工伤事故、交通事故、财产损失等案例,图文并茂,便于学生学习;根据企业工作情境,安排安全事故应急模拟演练,包括事故报警、现场保护、安全施救等环节,提高学生自我救护水平和应急应变能力,教会其应对危险的方法和求助渠道,熟练使用各种安全工具及设备。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凡是有利于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方法都可以尝试。

3.2慎重选择实习企业,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

3.2.1深入考察,慎重选择实习企业。

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之前,要对拟实习企业的经营状况、业务范围、企业文化、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用工制度、薪酬待遇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尽量安排学生到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先进、制度严格、经营规范、遵纪守法、社会声誉良好的企业开展实习。考察不能流于形式,而要深入企业,选派适当人员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多方比较。遇到问题,与企业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与企业共同为学生创造安全的实习环境。

3.2.2签订协议,明确校企权利义务。

在与企业达成实习意向时,应与企业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学校和企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列明实习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实习报酬等基本要件,明确学生须遵循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对安全事故的方案制订、及时处理、开展救援,以及事后的处理、安置、赔偿等事宜明确各自的责任,甚至可以要求实习生与实习企业签订协议,将工伤赔偿等重要权益予以明晰,直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另外,学生自行联系实习企业,应提醒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认真审查企业资质、资信情况,尽量签订书面劳务合同。如不能签订书面合同,口头协议应有第三人作证或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并注意留存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务关系的凭据,如工资条、工作服、报销单据等。

3.3完善实习安全管理制度,贯彻责任落实。

3.3.1制度建设是保障顶岗实习安全的重要前提。

在顶岗实习工作中,学校是工作开展的主要责任方,应加强对实习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领导班子。在学校层面设立专门的职能处室发挥对顶岗实习各环节的监督、指导作用,规范管理过程,对历届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安全问题进行调研,从战略的高度引导顶岗实习工作的有效、健康发展。在系部层面成立以系主任、支部书记、班级辅导员及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的顶岗实习管理小组,负责各系部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管理工作。

3.3.2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实习安全的重要基础。

学校要建立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经验丰富,并具备一定专业技能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定期选派带队实习。明确学生实习工作的时间、地点、任务、工作标准、操作规范等,加强学生实习工作、生活的思想疏导,做好学生、学校、实习企业之间的协商和沟通,对实习工作进行全程的动态监控。另外,为了保证专业教师全力以赴开展工作,在带队指导实习工作期间,原则上不承担授课任务。

3.3.3贯彻落实是实习安全的根本保障。

制度建立及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将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这也是最大限度地防范安全隐患的关键所在。能够实现“凡事有规定,规定必执行,执行必记录、记录必考核、考核必有效”的工作过程,从企业和学校两个方面加强学生量化考核,强化工作落实力度。在考核过程中,既要体现学生的“硬”技能,即业务操作水平,又要突出其品德行为、实习纪律、实习态度、团队合作等“软”技能的表现。

4.结语

顶岗实习安全是一项涉及企业、学校、政府、家庭等多个主体的系统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协作,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不懈努力,建立起一整套顶岗实习的安全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解除实习安全的后顾之忧,为学生顶岗实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达到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朱丹.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7.

[2]朱程.高职高专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1.

学生校园安全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 ; 实验室 ; 生物安全 ;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009-02

生物安全(biosafety)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生物安全是指防范由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主要指转基因技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即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可能构成的危险或潜在风险。广义生物安全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指人类的健康安全;二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生物安全;三是指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环境生物安全,涉及到预防医学、环境保护、植物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农药、林业等多个学科和领域,而管理工作分属各个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国内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很多还局限在狭义的概念里。虽然国际上对此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一些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在实际管理中已经应用了生物安全的广义内涵[1]。生物安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所涉及的具体内容有一定的时空范围,随着自然界的演进,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变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中,避免病原微生物对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危害,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公众的伤害,同时为了保证实验活动的科学性还要保护被检测对象免受污染。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就是指以实验室为科研和工作场所时,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2]。

近年来,随着禽流感、疯牛病、艾滋病、SARS事件、甲流疫情等疾病的出现和蔓延,以及炭疽病毒等生物恐怖事件引起的恐慌,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加坡、我国台湾以及北京的实验室相继发生的病毒泄漏造成工作人员感染的事件,使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隐患变成了现实损害,这些隐患不仅是实验室的局部问题,而且已经涉及到环境安全(如危害物的泄漏、排放等)和社会安全(如危险品的逸出、丢失等),给各级各类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护问题敲响了警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3-5]。特别是2011年3月至5月,东北农业大学27名学生和1名教师,相继确诊感染了布鲁菌病,轰动全国。医学院校实验室和研究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的工作场所,操作者在进行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病理学的涂片、染色、镜检、培养、鉴定等操作,临床检验中的生化、血清分型等不同实验操作时,都要接触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危险因子。而在实验过程中一些操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非常淡薄,自我保护意识或意识不强,对生物安全相关法规、业务知识了解不透彻,对来自实验室的各种阳性标本往往认识不足或存在侥幸心理,对生物安全的重视不够[6]。因此,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1.确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 依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2007年的被国际上公认的生物安全通用标准的《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5版),根据生物安全水平的等级及从事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将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4级,即BSL(Biosafety level)l、2、3、4级,我国称为P1、P2、P3、P4级实验室。①P1级:其中的实验室结构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接触不会引起疾病的实验室,应配备消毒设施等,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等,具有1级防护水平。②P2级:其中的实验室结构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接触会引起发病但不严重的实验室,应配备生物安全柜等,并有明显的标识,具有2级防护水平。③P3级:其中的实验室结构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会引起严重甚至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实验室,具有3级防护水平。④P4级:其中的实验室结构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引起严重疾病且造成个体间传播,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事物及其毒素的实验室,具有4级防护水平[7]。P4实验室是生物安全水平等级最高的实验室。目前,医学院校的实验室多属于P1、P2级。

2.建立健全、严格执行实验室规章制度 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颁发《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临床实验室安全准则》、《临床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例》、《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等国家标准和有关法规。建立健全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制订并严格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程。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实验室安全检查,开展生物安全自查自纠,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手册中详尽记载生物安全有关的安全知识。在掌握实验室所涉及的实验标本的来源、微生物致病力、传染途径、稳定性等有效的预防措施等基础上,制订有效的实验室清洁消毒、实验室废物的处理、实验室微生物菌种的保存和使用等细则。建立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理制度[8]。

3.加强师生的生物安全教育 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培训;自学为主、培训为辅;从易到难,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9],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法规文件,加强技能培养。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重视生物安全,严格按实验室的操作规程工作,学生实验亦把生物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实验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差错。

4.优化实验室布局 实验室的整体布局应符合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同时根据本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结果、专业特点、样品污染程度不同,科学规划布局,建立合理工作流程。在科室内部应划分污染区和清洁区,清洁区、污染区之间应有物理隔断,同时在各个不同区域有清晰明显的标识,做到人流、物流分开,清洁、污染区无交叉。如:清洁区包括办公室、学习室和库房等,半污染区主要为实验室工作人员及送检标本人员的公共走廊,污染区包括所有开展样本检测活动的实验室、洗消室。

5.配备安全设施设备 不同生物安全级别的实验室对设施设备的要求各不相同。医学实验室多为生物安全二级水平,实验室在安全设施上起码应满足:(1)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并可锁闭;(2)在靠近实验室出口处有洗手池;(3)实验室围护结构内表面及实验台表面应易于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4)实验室如有可开启的窗户,要安装纱窗;(5)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实验室最主要的生物安全设备就是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锅,实验室可根据所开展的临床检测项目和处理的检测样品种类进行选择和配备生物安全柜。在操作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实验间内一定要配备生物安全柜。安装生物安全柜的位置一定要选择远离人员走动及有潜在干扰气流的地方,以确保安全柜的生物安全屏障作用。废弃标本及实验后器械置于耐用、防漏密闭的容器中,通过实验室进入洗消室,高压消毒后方可统一销毁。

6.建立健康档案,加强个人防护 为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或扩散,维护公众的健康权益和社会稳定。应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至少一次健康体检,体检结果和病史归人工作人员健康档案。预防接种是提高机体对某些病原体的免疫力有效措施。充分重视防护装备的使用,做好实验人员手部、身体、面部、足部等防护,正确使用帽子、口罩、手套、护目镜、洗眼器、防护服等防护用品[10]。

7.定期进行生物风险评估 医学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是在样品采集、运送、处理及检测过程中,对各个环节可能带来的生物危害以及检测全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引起的风险进行评估[11]。实验室应严格按照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定期评估。查找实验室风险的来源,确定不同类型的标本、不同危害程度的微生物应处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级别,明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有效对抗风险威胁,最大程度避免风险的发生,努力实现实验室零感染。

参考文献

[1]曲萍,刘利兵,陈健康,等.关于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1):85-86

[2]周惠琼,汤一苇.科学认识医学实验室安全[J].中华传染病志,2007,25:129-131.

[3]张朝武,姚玉红,王国庆.从SARSCoV实验室感染看生物安全的重要性[J].现代预防医学,2004,31(5):656-660.

[4]白淑萍,阎爱莉.浅谈基层微生物实验窒生物安全防护[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21(1):88-89.

[5]苏虹.关注实验室生物安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5):476-477.

[6]冯修猛,闫海润,李凯军.医学院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及防护[J].实验室科学,2010,13(3):174-176.

[7]王宗军,刘辉,台凡银.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思考与建议[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0,(22)2:94-96.

[8]刘华荣,侯春梅,刘海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及对策[J].中国城乡食业卫生,2008.12(6):73-73.

[9]朱昌平,侯志红,李文红,等.医学研究生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状况实证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1):11-14.

[10]杨萍,陈前进,曹春远.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8.30(5):130-130.

学生校园安全管理范文第4篇

一、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现状

1、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高校埋头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和生源是否优质,而不能充分认识到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安全管理理念落后。随着社会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校园管理的环境也不断发生变化,管理的思路和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对于高校校园安全管理而言,也应坚持和奉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立为师生服务,从师生的切身利益出发的安全管理理念。

2、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安全管理经费投入不足

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虽然存在,但其作为辅助部门很难得到足够重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这就给高校安全管理部门工作开展带来诸多障碍。校园安全管理必然要得到人力、物力和技术方面的支持,而目前国内诸多高校都存在安全管理人员短缺、技术防范体系建设滞后的问题。多数高校往往在发生一定影响恶劣的校园安全事故后,校园安全问题才会引起足够重视。

3、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保障,目前,多数高校都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但由于职能不明确,政令不畅通等原因致使这些制度无法贯彻执行,大都流于形式。往往多数人认为,校园安全就是学校保卫部门一个机构的责任,在教学单位中得不到广大师生的足够重视,缺乏全面有效的制度措施保障全员重视、全员配合。

4、没有形成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校园安全文化氛围愈浓厚校园环境愈安全,越发有利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文化氛围的营造主要通过宣传和教育,高校校园安全知识宣传存在渠道少、方式单一的问题,宣传力度不够,尚不足以使校园安全知识人人皆知。现在一些高校管理部门也会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一些校园安全宣传的展览、讲座等,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参与到宣传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寥寥无几,所以宣传的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二、全方位构建高校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对策

高校校园安全绝不是校园内某个管理部门或者某几个管理人员的事情,要做好高校校园安全工作,必须协调好各方力量,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多个角度入手构建一个全方位校园安全防控体系。

1、以人为本,确立系统、和谐的系统化安全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要突出人的重要性,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强调对学校师生的尊重与关心,努力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由“行政命令式”向“服务型”转变。校园安全管理部门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树立服务意识,增加政治安全服务、治安安全服务、安全教育服务、安全防范服务和窗口服务的功能,加强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塑造良好形象,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争取尽可能多的支持。

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进一步降低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校园安全水平。主动协调好各部门间的关系,明确职责,使校园安全管理部门内部形成有效合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强安全管理部门内部的凝聚力,确保其更好地为校园安全服务。

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建设还应以系统化、精细化为目标。只有确保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系统化、精细化,才能在校园安全管理过程中切中要点、抓住关键,全面梳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制定全面详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防控体系。

2、有效整合,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

加强队伍建设,创建专业化的安全管理团队。在校园安全管理过程中,人力防范肩负着重要任务和职责,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团队至关重要。加强安全管理部门人员的素质教育,强化其服务意识,切实提高安全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做出应有贡献。

增加投入,加强物防设施建设。物防实施是校园安全防控的一道关键防线,高校应该增加投入,在校园内合理配备物防措施,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提升校园安全系数。在建设好物防设施的同时,还应当配套好相关管理制度,保证物防设施充分发挥作用。

引进技术,建立全方位智能化的技术防控体系。技术防控作为人防和物防的重要补充,在校园安全防控中作用日益明显。通过将先进科技引入校园安全管理,建立校园安全监控枢纽,构建一个以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巡逻系统、紧急求助系统、安全防范管理系统为一体的全方位、智能化的技术防控体系,以适应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

3、营造氛围,加强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建立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建设,需要建立完整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明确课程的设置、编排、师资力量的配备和课程的考核等,力求对学生进行系统化、体系化的安全教育。与此同时,还应创新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将安全教育付诸于实践,通过学生之间线上线下的互动和实践让其更好地领悟和掌握安全知识。

学生校园安全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校校园;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很多领域都实现了重要的转折与转型。学校的功能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内容也变得极为丰富,不再单纯的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课堂层面之上,而是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积极地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家长把学生交给学校,不仅仅对学生的学习提出要求,对于学生的安全更是有着高要求。作为家长,他们不仅仅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更希望他们能够在健康安全的校园氛围中好好成长。作为学校要明确自己的教育内容的排位,不许把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如果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那么其他的一切教育内容都不能得到顺利的实施。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校园管理工作经验,对关于学校校园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参考意见:

1校园领导必须重视起安全管理工作,健全机构,完善制度与规范

在以前的校园中,很多有关学校安全管理的工作条例以及制度规范都被束之高阁,没有人关心也没有人愿意去触碰。这就放纵了威胁到校园安全管理的因素,肆意猖狂地在校园开始泛滥,校园领导需要承担起很大的责任。因此,要想保证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能得到切实顺利地实施,学校领导必须对此表现出高度的重视,拒绝一切形式化的制度与归法,真正把保证校园安全的任务落到实处。校园的领导一定要细化自己的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将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学校工作人员的身上,并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实时全面的肩负,保证校园的安全工作能够得到扎实稳步的开展。

2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安全事故之所以划分为意外事故就是因为它的发生是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的。一般在校园里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类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为的安全事故;二是自然安全事故。人为的安全事故主要包括校园暴力、食物中毒、楼梯踩踏事件等等;自然安全事故主要包括像地震、火灾、触电、等自然灾害导致的安全事故。既然已经明确了学校之所以发生安全事故的两大主要因素,就必须要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从理性的角度来讲,学校的安全事故一般都是可以杜绝的,无论是学校的领导层,还是到校园内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要在心里和头脑里树立起安全使命感和责任感,明确自己在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安全管理工作不是特定的某些人的责任,需要的是校园内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学校必须要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召开会议、安排安全管理工作任务,大家齐心协力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的状态,彻底清除安全事故发生所需要的各种因素。

3校园内部要时刻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安全是最重要的,安全工作无小事,要时刻将安全意识放置在最重要的位置,学校领导更是要起到绝对的带头和领导作用。无论是召开校园会议,还是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中,领导和教师一定要时刻向学生灌输安全意识,让学生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当中树立安全意识。不要等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再表现出对校园安全的重视,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便具有非常明显的不可挽回性,所以绝对不给安全事故的发生留下丝毫的滋长空间,可以通过模拟真正的安全事故现场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积极总结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安全防范措施,讲解安全知识,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让师生掌握足够的安全知识,最终把学校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点。

4积极策划和开展蕴含校园安全知识的学习活动

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和开展类似于实践性教育活动或者季节性的安全演练活动等等。在当前校园的安全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的漏洞,那就是忽略掉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法规教育、生存教育、应急教育、自救互救教育、自我防身及有关安全常识的教育。在很多真实的安全演练中只顾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所谓封闭式、捆绑式等威胁安全的举措,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思想动向都采取了漠视的态度,学生只是对一些威胁生命安全的行为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对于如何应对这些威胁生命安全的举措、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都还处于比较朦胧模糊的状态,这对于提高学生应对危险的真正能力都不会起到很明显的作用。

5充分调动和发挥公众等多方面的力量来保证校园的安全性

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该为保证学生的安全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学校安全所涉及到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领导以及家长的责任,所以,作为校园要向及时向社会以及相关部门寻求帮助,调动起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保证校园的安全。综上所述,我们不难意识到校园安全管理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学校自己的事情,要保证校园的安全工作是一件重大的事情,需要的是来自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当然作为学校,更重要的是从自身做起,采取各种措施来提升自己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尽一切力量将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降到最低。校园安全管理影响着师生的生命安全,因此,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是当前学校的重要工作任务,由于学校在进行校园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大量的问题,所以,学校要结合当前的校园发展状况,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案。此外,国家要制定校园安全法律法规,加强对校园的监督与管理,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提升安全意识,校园安全管理水平也才能提升。这不仅对学校十分重要,同时,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周红平 单位: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白水镇教育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温长吉-《科技展望》-2014

[2]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徐文倩-《华东政法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