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范文第1篇

一、案例分析

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材中有《日本明治维新》一节。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在欧洲和美洲取得了全面胜利,资本主义开始成为一个世界体系的时代,西方强国对亚洲地区的侵略加剧了。在这种情况下,门户尚未开放的日本也开始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然而,整个亚洲只有日本摆脱了危机,成为亚洲强国。日本为什么能够摆脱危机是学生们最关心也是其必须理解的问题。我们尝试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对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内容的讨论上。

首先联系19世纪中期世界形势,指出日本是唯一摆脱民族危机的国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在黑板上投影展示,日本封建时代统治阶级及人民群众的构成。请学生概括回答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的政治状况,锻炼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其次,在学生基本掌握19世纪中期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及社会矛盾后,再重点设计两个问题供学生讨论,引入西方列强对日本的入侵。运用投影展示:美国首先打开日本国门,签定条约,其他强国纷至沓来。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何去何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组成员提出观点和论据,组长记录并整理出提纲,请两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分别提出各自小组的观点,并运用事实论据予以证明,教师在黑板上予以记录,其他小组代表进行点评,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予以总结。

再次,在学生理解了明治维新的意义后,强调指出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发展成为亚洲强国,后来打败俄国,向德国宣战,与美国争夺,二战时为称霸太平洋偷袭珍珠港,通过这一系列的讲解,加深学生的认识。然后指出,同一时期,中国也进行了,但失败了,后来中国的危机大大加深,直至彻底沦为半殖民地。请学

生分析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同样也是以研究小组的形式讨论。

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实,历史思维能力主要指两个方面,即历史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历史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就决定了历史学科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独特性。在科学意义上,它要在历史现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揭示规律,探索真理;在艺术意义上,它要运用丰满的形象把已逝去的历史复现,并使学生从中产生丰富而正确的情感。

1.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的形象思维能力包括感知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它们的共同点是通过典型形象,反映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历史学是一门描述性学科,人物的活动、事件的进程都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关键是选择“形象”,“形象”的表现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形象,如插图、绘画、影像、事物,思维的培养是引导学生探索这些“形象”之间的联系;二是再造的形象,如场景的再造、人物的再造等。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再造形象,而引导学生自己再造形象更加重要,因为历史形象再造的本身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要解决“日本何去何从”的问题,就必须在头脑里先形成当时日本社会的主体形象,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对外关系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等,进而结合自己对英美法等国如何走上强国之路的理解,通过分析、对比、归纳,设计出日本的救国之路。在设计过程中,必然涉及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2.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谓的抽象思维就是逻辑思维。每一种历史现象背后,都隐含着发展的规律,每一个历史事件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深入地研究探讨这些规律和关联,就可以明确概念,把握本质,构成体系,揭示规律,达到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在探讨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时,必然把历史事物分为较为简单的组成部分,从整体事物的个别方面研究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分析。在找出不同点后,就须把分析过的事物的各种属性组合成一个统一整体,从而反映历史发展的轮廓或全部,即综合。

三、运用课堂讨论方式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技巧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还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讨论题目

讨论题不同于一般的问答题,需要教师研究学生思维的已有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研究教学的需要和教材,精心设计,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设计讨论题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目的明确;设题科学;表达明确;难度适当;既要结合教材,又要给学生以思维空间。

2.灵活恰当地讨论引导

讨论引导的艺术往往是讨论目的达到的关键,引导应注意在题目出示前的引导,就像一台好戏的开场锣鼓,一个好电影的序幕,它可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尽快进入讨论角色。另外,在学生提出自己观点后,教师要坚持鼓励性原则。当学生思维出现新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研究。除明显的观点错误需要及时纠正之外,凡参与讨论的学生都应给予各种方式的鼓励。教师对讨论的引导,反映了教师的能力、水平,是搞好课堂讨论的中心环节。

3.进行扼要明确的归纳总结

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道德根文化;创新教育;灵感;思维;智慧

1 人类最初的思维模式

人类思维方式的基础是慧性思维方式。慧性思维是最具创新能力的思维模式。慧性思维方式代表着人类2500年前整个历史阶段中的思维方式。而且,慧性思维方式,在世界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过程,并非只是中国所特有,只是中国道德根文化对慧性思维方式的保存最为全面而且系统性最强。

在人类最初的慧性思维方式中,古希腊的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都与中国道德根文化中伏羲、黄帝、老子的思维方式相似,都是以运用慧性思维,内取诸于身、外取诸于物的内求法的思维方式。

2 思维模式的变革

西方古希腊文化中的思维方式演绎法的诞生,是人类智能思维与慧性思维的分水岭。亚里士多德在雅典跟随柏拉图学习了二十年,亚里士多德同专注于内求法的柏拉图不同,他努力地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向智能思维的外求法方向专向发展。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慧性内求法。

归纳法是在发现演绎法的大量不足的基础上诞生的一种思维方法。培根激烈地批评了亚里士多德学派的演绎至上论,认为演绎逻辑推理“并不能帮助我们发现新的科学”。培根的归纳法思维方式,虽然弥补了亚力士多德演绎法思维方式的一部份缺陷,使人类的智能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但是由于仍然抛弃人类固有的慧性思维系统,因此并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自然真理和客观规律。人类的思维方式不断寻找新的出路,进行自我完善,在综合了演绎与归纳两种思维方式进行运用,仍然不能解决的前提下,再次发生变革也就是必然的过程。

演绎思维方式和归纳思维方式代表着人类后天智能思维系统中思维方式的一种展开与汇合,但是因为人类慧性思维主动运用的缺失,必然使其创造性不足。爱因斯坦从自己的亲自体验中,发现了直觉在创造性思维中的巨大力量和作用。灵感与直觉全部都隶属于人类的慧性思维系统。

爱因斯坦考察了从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推理到培根的归纳推理,再到牛顿的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思维方法。他一方面看到了牛顿的推理发现逻辑所获得的辉煌成功,另一方面也看出牛顿对概念发现逻辑完全是一个陌生人。这就暴露出牛顿的思维方法在自然科学新的认识水平上出现的破绽。因为,拉马克的进化论思想、拉瓦锡的氧化理论、康德的“星云假说”等新思想的提出,都不是通过逻辑推理而得出的,而是通过创立新概念、变革旧概念,来反映和把握事物本质和内部的联系。因此,爱因斯坦得出结论:“为了科学,就必须反反复复地批判这些基本概念”,要能够大胆地对演绎法和归纳法的思维方式进行质疑,既要运用它们也要能超越它们,才能产生科学创造性。

因此,他就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他本人将它称之为“直觉演绎思维方法”。他说:“理论越向前发展,以下情况就越清楚:从经验事实中是不能归纳出基本规律来的”。爱因斯坦还指出,单纯的演绎推理也发现不了重大科学原理:“狭义相对论这一发现决不是逻辑思维的成就,尽管最终的结果同逻辑形式有关。”只有直觉和灵感才能帮助人类产生科学创造力,使人类的智能日臻完善。

所以说爱因斯坦的直觉法,是一种人类思维方式的理性回归。因为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研究已突破了归纳、演绎轮流统治思维方式的格局,而爱因斯坦的“直觉思维”(灵感、直觉、想象)或称“灵感思维”在重大科学发现中的功能,已经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

3 中国古代科学研究方法

在直觉与灵感基础上的“逻辑推理、实验证伪”可以称为西方科学研究的两件法宝,并在此基础上使整个西方世界在近几百年超越中国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虽然人类智能思维发展变革并没有在中国的历史上典型性地出现,但是,古代中国却在科学上、在社会文明发展上曾经铸就辉煌的成就。中华民族使用何种方法,在比较低下的生产力环境下,诞生出如此丰富多彩的科学成果。我们必须寻根探源,使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从尘封之中重新喷发出清泉,滋养整个民族的未来。

中国古代的科学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可称之为“慧智的一元四素方法论”。一元即是德和道,是古代中国文明认识世界的纲领,用德和道为最高统帅和最终归宿的研究方法,就是中国古代的一元论。德和道与《周易》的象、数、理、相结合,共同构成一元四素。她就是中国古代文明论证和认识万物的金钥匙,是双向同步开发智与慧的科学方法,是维系中华民族文明长盛不衰的瑰宝,是中国古代科学能够超前发展的法宝,是令整个西方科学界瞩目的东方思维方式。一元四素方法论,就是在一元的基础上,而由浅入深的、四素逐层级展开和最终归一的、阴阳和谐用中统一的研究方法论。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盛赞古代中国是“世界发明摇篮”,并将《周易》称之为“万有概念宝库”。他曾经总结出古代中国有26种重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推动了西方的产业革命。他指出:“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中国古代对人类慧性思维与智能思维系统的研究全面而且细致,是一部完整的系统学说。在明朝以前是一个自然应用的过程,因此宋代以前的汉唐时期,我们民族的科学创造力极为辉煌,发明与科学创造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但是在明朝以后,由于自然形成的一元四素系统型的教育理念被,国家教育纲要中仅仅剩下一个孤零零的“理学”,而且并不象西方那样高度重视直觉和灵感。对慧性思维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完全被窒息,科学创造力能量的源泉被人为地尘封。因而近八百年间,我们不具备培育科学创造力的教育形态,招致整个民族社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展的速度。

4 总结

总结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过程,对我们今天重新认识中华文化的深邃内涵有着非常积极地作用。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人才培养中慧性思维能力的启迪又对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所以,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根文化加强培养慧性灵感思维及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科学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

0 前言

探究式教学方法最早是由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他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探究式教学已经形成明确的教学理念,并且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探究式教学又称研究法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些实例和问题,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构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发现为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模式[1]。这种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探索和研究,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相辅相成的联系,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本质属性,从中找出规律,进一步整合知识点,形成自己的可灵活应用的结论。

1 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教育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以及外延应用讲授给学生,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只是机械的理解和记忆,独立思考的空间小。这种教学方式弊端很大,一方面学生容易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变得被动,甚至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产生厌学心理;另一方面阻碍了学生探索创新的愿望和能力,造成学生不愿意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的懒惰性[2]。为了改变这种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和不可估计的后果,大学教育改革把教学方法改革放到了重点。探究式教学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提出并推广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探究式教学突出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引导学习、设置问题、设计实验、与学生交流讨论、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等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这样,学生需要自己查阅资料,研究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会发现一些相关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还要查阅更多的资料。因此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不仅可以扩展知识面,还可以让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应用自如。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长时间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现代化社会,信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快,每个人都应具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才可以丰富自己,保持竞争力。知识更新的越快,扎实的基础越重要,有效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就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好的学习方法是有益于一个人一生的能力。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专业型、研究型人才为主,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更需要其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因此学生在求学期间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掌握优秀的学习方法。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非常符合时代特色的教学方法,学生经过探究式教学的熏陶,可以形成优秀的学习和思维方法,这种学习和思考的独立性,对学生将来的工作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2 探究式教学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人类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助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高校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3]。探究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科学性思维方式建立的过程,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探究式教育的时候,经过思考,总结出来的结论不一定是科学的结论,但这正是培养科学性思维的过程。只要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那么这种思考绝对不是胡思乱想,学生会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得到一个结论[4]。在起初的阶段,这个结论可能是错误的,可能是正确的,这主要是不同的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所造成的结果。因此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式,及时纠正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如果学生长时间接触探究式教学的训练,就会逐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勤于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探究式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改变以往传统的、陈旧的、落后的观念,创新是受到对未知事物求知欲的驱使。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练习和复习来巩固所学知识,这种教育方式使学生只是获得所学课本上的内容,虽然可以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是学生并不会运用知识,并且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造成障碍。教育是要培养学生自信、自主、自立的精神,探究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创新意识。面对一个问题,学生是否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一个事物或者一个观点,学生能否判断其正误,能否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和主张,这些都要看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要求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有胆识,有见解,有刻苦专研和持之以恒的精神[5]。

探究式教育是一种启发式的教育、引导式的教育。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或创设实验让学生自学探究,教师加以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得到训练,他们不再拘泥于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范围,懂得了自己获取知识,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不仅学习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学探究,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长久坚持会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精神。学生养成了自主探究和独立创新的习惯后,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外,无论是在科研中还是生活中,都会有收获。

4 结论

探究式教育是培养符合时展的新型人才的有效教育手段,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可以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使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立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志远,蒋海涛.浅谈探究式教学[J].咸宁学院学报,2007(02):29-33.

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范文第4篇

【摘要】 中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上,立足于中医学自身的思维规律,探讨了中医学未来的发展,指出中医学发展必须在保持传统思维特色的基础上,改革现有中医思维方式,建立现代中医思维体系。

【关键词】 中医学 思维方式 中医学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纽带。但随着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现代医学医疗手段的进步,尤其是诊疗技术的日益提高,使传统中医药受到严峻的挑战。如何发扬中医药学,使之融入时展的洪流,并走向世界,继续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是广大中医药同仁和所有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点林立,各有千秋,在此笔者略抒几点建议,与同道探讨。

1 立足中医自身思维

李政道博士说: “生命是宏观的,但20 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用微观层次的规律不能解释宏观现象。两个层次之间的差异是由自组织机制造成的”[1]。中医与西医一样,正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但中医药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走按照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2]。

1.1 教育方面 根据目前中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设想如下。第一,完善知识结构,科学设置课程。遵从中医学理论体系,改变现有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中医课程。中医学体系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中医学文化、哲学思想和医疗技能。第二,调整中西医课程比重。中医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应以中医课程为主,把中医知识结构中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其余可安排为选修课,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才可能由西医思维定势转变为中医思维。第三,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积极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讲座, 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琴棋书画等知识。中医教师授课除了传授中医的基础知识外, 还应将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等理论特色贯穿于始终。第四,加强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第五,提高学生中医临床实践技能。

1.2 科研方面 首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思维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目前,无论是中医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大多采用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现代医学思维方式,主要从微观角度寻找中医理论的客观依据,验证中医理论的正确性。这样就忽略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从而偏离了中医思维,最终导致中医研究西医化,研究成果西医化,不能真正应用于中医临床。比如,从1958年开始阴虚证、阳虚证的研究至今,仍然没有建立一种被中西医界都认可的证候模型,更没有从微观上得到公认的、作为某证诊断辨证的 “金指标”,中医基础研究没有获得根本性的突破,这可能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其次,应着重采用具中医特色的临床实践研究,通过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地校正相关的理论和认识思路。中医实践思维应贯穿于中医科学研究的始终。中医学自古就重视人体实验, 临床医学是中医学的核心, 理论升华来源于临床, 新药开发来源于临床, 所以人体实验应当是未来中医研究的重要手段。再次,从哲学方法角度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其影响包含着许多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整体观为其主线。它不同于西方医学,不具备西方还原论的基础,因此不适合用还原法对其进行研究,只能考虑运用中医自身的方法来研究,这就离不开对中医方法论的研究。现代的人们大多致力于中医生命现象的研究,如组织、结构、细胞、分子、基因等微观物质结构,忽略了中医思想方法的研究。

1.3 临床方面 运用中医思维诊治疾病。以中医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完成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现今,中医临床中采用的主要是西医思维方式,运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这种方法,表面上用的还是中医治疗,实际上已经偏离了中医的传统思维,偏向了现代医学的还原思维,最终导致临床诊疗西医化,影响了中医的临床疗效。应积极培养中医师运用中医临床思维的能力,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治。

2 变革创新,构建现代中医思维

2.1 建立现代中医系统论思维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现代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甚至有人提出现代的医学模式应当是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医学的性质已不再仅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种科学。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必须转变原有的医学思维方式。中医学现代化是中医发展的趋势,如何使中医学既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又不背离中医学自身的轨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发扬自身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勇于创新,建立现代中医系统论思维。

中医学从其诞生就 “具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8]因此,传统中医思维方式,本质上属于一种系统论思维,只不过那时的思维方式并没有现代科学的介入,是一种朴素的系统论思维。传统中医思维与现代系统论思维存在时代差距。现代系统论思维是以还原论思维为基础,在对还原论思维的批判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还原论思维的合理因素,用全新的内容弥补了还原论思维的缺陷,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医学的系统论思维没有经过还原论思维的发展阶段,缺乏对人的还原研究的必要基础,虽然没有陷入还原论思维的局限,但是也没有得到还原研究的支持,难以冲破整体论思维的束缚,因此,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系统特性和系统规律的认识虽然原则上是正确的,但在细节上却不清楚,达不到现代系统科学的精确、严格程度。因此很难被现代人接受,从而限制了中医学的发展。

从传统中医的朴素系统论思维, 转变为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式, 是中医现代化的需要。运用现代系统的思维方式, 在宏观层次实现中医现代化。中医宏观层次现代化,就是运用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式, 采用电脑技术, 在临床模拟实验中, 对传统中医整理、重组,使其达到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法水准能进行逻辑实证的判决性实验的宏观中医学。这有利于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宏观与微观及宏微观结合上进一步发展中医。

2.2 发展系统分析方法 把整体研究与分解研究统一起来,全面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现代系统论的系统分析方法实现了这种发展。中医学由于其自身思维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应建立中医系统分析方法。所谓系统分析,是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按照系统观点,立足于整体,在不分解整体的前提下,对系统的环境、结构、功能及其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关系进行分析,全面揭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找到有效地调节整体和整体内各部分的机制和规律。它的特点是:不分解系统整体,保持系统整体的完整性;对系统整体及其各部分的属性、功能、特征、关系等进行分析,认清细节;获得的是透视式的全面认识,整体是完整的,细节是清楚的。

中医学没有发展西医学那样的分解研究,但发展了 “在思维中” 把人的疾病的属性、功能、特征的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关系进行分析的研究,而且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例如,“辨证” 是对证候的分析,从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不同系列进行,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分为67门、1739种病候。事实证明,中医学发展了自己的分析研究,说中医学没有分析研究的论点不符合实际。

中医理论体系与现代科学体系的最大差距,在于它不是建立在还原思维基础上。因而中医理论在上述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还必须吸收先进的分析思维方式,为中医理论发展的控制因素中注入新的基因,即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寻找中医理论在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指导下,对人体整体功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体不同层次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握的实验科学依据,进一步完善其辩证逻辑体系。这是中医理论既要发展又要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必须抉择的道路——整体思维、辨证思维控制下的分析思维。如此才能促进中医的繁荣与发展。

中医学还应该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进行还原分析。因为真正的系统分析需要还原方法提供的信息积累,以及初始条件计算参数的有益提示,更重要的是系统的研究策略远离不开还原分析研究的内涵。[12]这样分析后的科学综合整体是清晰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分析前的原初的模糊整体。建立在系统科学基础之上的这种新型思维方式与古代朴素的整体思维方式有共同之处,但它并不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判断、推理阶段,而是运用模型来模拟、检验推理,扩展、深化人们的认识;它也不是在尚未搞清楚研究对象整体的各组成部分、细节的基础上,凭借想象、思辨、猜测去探求复杂现象的奥秘,对整体做出模糊的、混沌的描述,而是对部分和整体作严谨细密的考察之后,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把握事物。因而,它是一种更严谨、更精细的整体思维方式[13]。

3 实践中发展中医思维

从中医学的发展史来看,其理论的每一次发展与飞跃,都是以临床实践的需要为动力而引发的。历代医著都是医理和临床紧密结合的产物,中医学的理论大家也必然是临床大师。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学科也没有截然的学科界限,它们之间的联系很难割裂开来,中医理论源于临床,临床实践是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依据。

第一,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实践教学是医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中医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中医学作为一门经验医学,是几千年中华民族与疾病抗争的经验总结,我们今天学习和继承这一传统医学,就是要遵循中医实践思维的特点。实践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设定的教学环节。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因此,研究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中医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除了课堂上学好理论课之外,还应走进中医临床,及早接触中医的诊疗过程。让年轻的 “中医人” 有机会实践中医,感悟中医,强化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从而对中医产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重视临床实践,使理论创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中医学对人体与疾病的研究皆以临床需要为前提,离开了临床,中医学理论便失去了实用价值。因此,中医学理论的现代研究,必须以为中医临床服务为前提,以阐释和发展中医学基本理论为目标,注意做到 “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要通过中医学的现代研究,不断总结中医诊治疾病的规律,提高运用中医诊疗方法诊断疾病的能力和治疗疾病的疗效,不断开拓中医中药的临床应用领域。2003 年春夏之交的中西医结合抗击 “非典” 以及辨证论治、因人调理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即体现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 “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 及 “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研修项目选拔” 也充分体现了加强中医临床工作的重要性。

可见,实践不但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体现于该理论的各个知识层面,而且是中医理论的必然归宿。正因为中医理论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及其必然指归都是建立在实践这个坚实牢固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学习、研究中医理论时,必须以实践作为切入点,将其中所论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否则非但不能深刻地理解中医相关理论,也不能将中医理论的研究落到实处,这样的研究最终也只能束之高阁而失去应有的价值[15]。

【参考文献】

[1] 王新陆.中医药发展态势之我见[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1):34.

[2] 邓铁涛.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J].中医药通报,2005,4(1):4.

[3] 张养生.浅析温病学学科还应继续分化的历史要求[J].中医药学刊,2003,21(12):2127.

[4] 张登本,孙理军,张景明.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2):145.

[5] 王永炎.中医研究的三个重要趋势[J].山西中医,2005,21(1):2.

[6] 王永炎.为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开展读经典做临床的读书活动[J].中医杂志,2007,48(1):19.

[7]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

[8] 王新陆.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构想[J].中医教育, 2005,24(5):1.

[9] 徐木林,王秋琴.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更新思维方式[J].医学与哲学,1996,17(9):484485.

[10]徐木林,王秋琴.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更新思维方式[J].医学与哲学,1996,17(9):484485.

[11]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69.

[12]王永炎,张启明.中医研究应进行系统论指导下的还原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30(7):439.

[13]陈济海.21世纪思维方式变革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 25(2):191.

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法治教育;法律思维方式;大学生;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111—02



随着新世纪到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尤其全国性普法工作的不断实践与反思,法治素质的综合性实证指标为我们诠释出仅有知道其重要性是远远不能达致实践图景的如期而至。一般性普法教育的法治启蒙运动为中国社会带来的是,知法与懂法的个体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但知法犯法与执法犯法的具体法律事件同样随之激增,其中的主体成员也不乏在校大学生。值得追问的是,法治意识与违法犯法行为之间是否仅仅是一个知行不相一致的问题。我们认为,法律知识的普及与法律思维方式的实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背离性关联,单一化的法律知识增加和法律思维方式的实践运行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如果我们从理解的意义上认识法律解释,那么我们甚至可以说,法律解释乃是法律的生命之所在。因为没有人理解、解释和运用法律,法律便没有任何价值。”1 近年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热点案件中,其聚焦的社会身份包括大学生,如马加爵案、付成励案、药家鑫案等已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与社会影响。同时,大学生公然违反校规校纪的热点事件不是见于各类媒体。故而,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的实践情势与时代诉求之间的差距颇为鲜明,需要在高校法治教育中探寻其有效的培养路径。

一、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背诵记忆法律条文,不求甚解,易于忘记。而经由深刻思考,亲身体验应用的条文,将成为一个法律人生命的法律细胞,终身难忘。”2 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在高校法治教育的一般性教学安排上,主要依赖于相关法律课程的课堂教学以及延展性法律实践活动,也包括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法治内容宣讲与体验。对于现实中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遵循法治教育的教学规律,具体考察其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模式选择以及教学手段运用等三个方面。

(一)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普遍缺乏科学性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较为贫乏,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相关法律知识讲授。除去综合性院校中法学类专业的辐射功能较强的高校外,大多数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科学性缺乏具有较为突出的普遍性,尤其是理工类院校。高校对公民社会的智力贡献似乎在相关教育者视域中不太重视法治教育是对此种现象较为妥当的解释。在许多学者看来,大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需要掌握的法律知识在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是完全可以解决其知识贫乏的问题,因为每一个大学生的专业要求并不是法学或者法律类专门人才的培养。但是,如果遵循法治教育的规律,注重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仅仅依赖一门课程来完成如此重大教学目标,显然其科学性值得怀疑。同时,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安排并未得到相关科学性论证,一般仅仅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规划,其专业性不强已经在实践中受到广大教师与学生的质疑。另外,从事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师主要是法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在进行法学专业性教育,将自身的学习经验具体化为教学内容选择。3 当然,导致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法治教育课程内容设置普遍缺乏科学性。高校法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安排需要在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中得到彰显,以确保其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实践性严重不足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模式选择较为单一,主要是相关法律课程的理论讲授,实践性不强。高校法治教育需要在主体的思维方式培养中得到落实,也才能据此获得较有说服力并得到普遍性认可与支持。由于法律类课程性质的特点,法律知识的一般性输出与继受是需要在直接与间接的实践中为主体所了解、熟悉与认可,才会真正产生体验性效应,因为缺乏实践性的个体感知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目标。我们实证考察高校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后发现,在高校的一般性法律知识竞赛中,大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普遍较好,但是,在相关具体案件的实践性趋向把握上则普遍较差。4 造成这种鲜明对比的现象,我们认为,其主要是高校法治教育模式的实践性严重不足导致的必然结果。我们知悉,其实在实际生活中高校教师自身遇到具体法律案件时往往也是束手无策,表现出“理论水平很高,实践能力很差”的尴尬境地。当然,这也是高校其他课程教育中一个较为普遍性的问题,但是对于法治教育而言,教学模式的选择上需要积极关注实践性教学的安排是解决此中问题的必然之道。

(三)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简单化倾向突出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运用较为随意,主要是教师的口头讲解,简单化倾向突出。大学生虽然在理论知识的接受方面已经与中小学生有着显著区别,但是,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性原因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对于简单的口头讲解是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中,高校法治教育的相关课程都是以大班教学形式进行安排的,教师往往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段上完成具体繁重的教学任务,故常常采取极为原始的教学手段,“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图景也就成为高校法治教育的基本形态。5 我们认为,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尤其在新的时代中更显关键,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掌握较之于教师并不逊色,教学手段上更多的采用多媒体以及案例教学形式该是必然选项。同时,大多数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上也基本是采用将文字性讲义搬上投影屏幕的极为简单的做法,其实这种与口头讲解的教学形式并无实质意义上的区别,无法真正实现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训练及水平提升目标。

二、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路径

高校法治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增设法律类课程是提高大学生法治素质的主要渠道,同时需要在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上进行不断创新教育范式与进路,从而形成多维培养路径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确立科学完善的法治素质的教育内容

大学生法治素质是指大学生所具有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以及应用法律的基本能力和技能的综合因素,它不仅包含法治意识,还包括把法治意识转化为自觉地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思维方式。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上,应增设法律类课程的体系化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训练与感知机率,以增强其法治观念的实践性体验,改变单纯的法律知识讲解为全面的法治素质熏陶与教育。为了确保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的科学性,在具体法律类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应以大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现象为主要选择依据,改变传统法学专业教学内容的简单移植做法,不断创新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调整法治教育中实践性突出的教育模式

在具体的法治教育中,法治不仅是一种理论观念的描述更是一种实践形态的具体演绎。高校法治教育的内容应变单纯的理论教育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和尊重大学生自身的合法权益实现,促成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渐进性增长与提高,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在高校法治教育的实践中,教师通常把法治理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而对实践性教学不够重视,即使是案例教学也往往是法学专业性极强的案例分析,这较为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一种误判,似乎法律只能是法律专业人士的神秘技艺,与普通人相去甚远。其实,法律不仅仅是法律工作者的技术性智识依赖,更重要的是对现实生活中普通人公正价值追求的具体性描述。我们只有在教育模式上不断强调法治观念的实践性诉求,才能帮助大学生培养法治素质要求的法律思维方式。“所有的社会向题,不论它们来自民间还是官方、不论具体还是抽象、不论是春秋大义还是鸡毛蒜皮,一概可以运用法言法语转化为法律问题,运用法律概念进行分析判断。”6 我们知悉,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树立与坚守不是理论灌输所能达致的,高校法治教育应以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为目标,并且需要将大学生的现实利益关切与法治教育内容紧密关联,把实践性内容作为法治教育的切入点,从根本上解决法律思维方式的普遍性水准提高的问题。

(三)创新践行多元化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

相关法律类课程是高校法治教育中的关键性课程,必须充分利用好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平台,发挥其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一般性的口头理论讲授,增加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模拟法庭教学以及“如果我是法官”主题性辩论教学等教学手段。同时,应开启其他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范式,确保实现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法治教育目标。尤其是运用典型案件进行学习交流与研讨。保罗·劳伦斯认为“一个好的案例是一种媒介,通过它某些现实情况或问题被带进教室供班级和教员研究,让大家对一些实际生活中必须面对的棘手的问题进行讨论。它是某些综合的、复杂的情况或问题的记录,在这些情况或问题能被理解之前,它们肯定是完全分散的,而后将其组合在一起,其目的是将表达各种不同态度或方式的思想带进教室。”7 在当下网络高度发达的新时代,随时都会发生大学生感兴趣的典型性热点案件,尤其是与大学生有着切身体会的案件,如马加爵案、药家鑫案,高校应及时邀请有关司法人员或法学教授进行学理分析与司法评判,并与大学生展开互动交流,梳理实践性法治观念的特质表征,从而让大学生不断增强处理自身法律纠纷的能力,准确区分识别正义的现实形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达致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法治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金钊,谢晖.法律方法第2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2]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我们对有关高校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专业背景的实证调查发现,各高校的法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占其总数的比例分别是74.23%、86.15%、9.85%.

[4]我们对有关高校从2000—2011年的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的成绩统计中发现,每年的平均成绩是87.87,11年的平均成绩为85.76;另外,对相关热点案件司法处理判断选择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76.52%的大学生判断案件法律适用趋向出现错误.

[5]我们对有关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运用进行实证调查发现,71.85%的教师没有运用多媒体,运用多媒体的教师中有86.13%的电子教案中没有图表和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