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典音乐的感受

古典音乐的感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典音乐的感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典音乐的感受

古典音乐的感受范文第1篇

【关键词】河北省青少年 西洋古典音乐 教育普及途径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西洋古典音乐更是人类文明史中的瑰宝。作为音乐学的研究生,我们希望能够科学有效地利用它对河北省青少年进行音乐教育。

一、学习音乐的目的

目前,我省青少年音乐教育的目的存在着错误的理念:(1)在日益竞争的现代社会,多一门特长多一份竞争力;(2)中考、高考时享受加分的优势;(3)为未来准备一份体面而实惠的“饭碗”。音乐成了主宰未来生存竞争的拼搏手段,忽略了其内部所蕴含的巨大人文精神和力量。

问卷调查的一系列数据反映出,在学习音乐的目的上,孩子与父母有着截然不同想法:51%的孩子学习音乐是为了获得快乐,而考虑到孩子能在音乐中体会快乐感受的家长仅为14%50%的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参加考级是为了今后考学时能够“加分”,考虑到这个目的而学习音乐的孩子只有4%;我认为真正的音乐教育不在于使孩子成为音乐家,而是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健全人格;通过音乐的影响力培养他们的纪律性和耐性,获得一颗美好的心灵;培养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和服务于社会的心态。

二、西洋古典音乐的作用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注意到音乐不仅可以促使孩子感受力、记忆力、表现力、想象力的发展,而且对人的精神面貌、道德风尚和社会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之大也是无可比拟的。

(一)西洋古典音乐对人智商的提高

81.9%的家长认为西洋古典音乐的胎教对孩子是有积极意义;80.3%-的家长认为孩子在0~3岁期间多欣赏西洋古典音乐,对音乐感的培养是相当重要;78.6%的家长认为0~3岁时所欣赏的西洋古典音乐音乐对孩子以后的音乐学习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在161份琴童家长问卷中,人们对音乐开发孩子智商的作用是普遍持肯定态度的。问卷数据显示,家长们最为认可器乐练习对手脑配合灵活性的提高作用,比例高达91.8%;80.3%家长认为通过对乐谱中音高、节奏、力度等方面的记忆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提高了,反映速度也加快了;80%的家长表示孩子因为有了艺术特长而更受老师、长辈和同学的欢迎,进而自信心也有所增强;65%的家长表示学习音乐后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59%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在学习音乐后成绩确有提升。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我认为,音乐培训对儿童智力提高确有帮助t但不意味着像一些商家所宣称的那样儿童会因此成为天才。音乐教育加强了青少年大脑右半球的功能训练,使整个大脑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人的智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二)西洋古典音乐的美育功能

96%的人认为西洋古典音乐最能陶冶人的美好情操。但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着专业化和功利化趋向,把音乐当成唱歌、跳舞和演奏的一门技术。而音乐教育绝不是实用的、功利的而是审美的,使青少年在接触、感受优美乐音时完成娱乐、益智、辅德等功能;使孩子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理解、尊重、合作的意识。

(三)音乐对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积极作用

情绪对人的行为往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好的时候,主往会看到事物的积极方面;反之,会偏执于消极方面。音乐通过流动的定律塑造形象,引起人们轻松、欢快的情绪和情感反应。从而达到调节控制情绪情感的作用。

哪种类型的音乐更有利于情绪的健康呢?在家长问卷中,95%的人认为西洋古典音乐能缓解压力;67%的人会以欣赏西洋古典音乐形式放松疲考。古典音乐合理地安排了不同力度音和节奏的比重,对情绪具有最显著内调和、镇定作用。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具有明显的两极性,遇事好冲动。音乐教育有助于调节少年儿童大脑皮质细胞的机能和脑神经活动机能,增虽其对情感意志的自我控制,克服遇事容易盲目冲动的缺点;释放他们激烈的情绪、减缓压力、提高情商,增强自我表达能力和沟通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推广西洋古典音乐的有效途径

在问及“影响人们了解、学习西洋古典音乐的因素”时,位列榜首的是电视节目占64%,其次是西洋古典音乐广播占52%,再而依次是公众喜好西洋古典音乐的程度是47%、精神文明程度23%和公众文化生活取向7%。随着人们精神文明更高层次的需求,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推崇与重既。但西洋古典音乐教育的普及仍需要家庭、社会和政府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才能够顺利实现。

(一)家庭音乐教育的加强

“家庭音乐教育”是指父母(长辈)充当教育者在家庭中(生活区)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性活动的总称。儿童接触音乐的随意性、自觉性,使其感受、理解、表现和创造音乐就像做一件最自然的事。家长应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音乐。

我省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学音乐理所当然是在学校或青少年宫由音乐专职老师来承担。而儿童四岁开始就要进行音乐教育,家长要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承担听觉训练、欣赏等音乐教育职能。调查中,50%的青少年会因为家长对古典音乐的喜爱态度或亲戚朋友从事、学习西洋古典音乐而喜欢并选择学习古典音乐;35%的青少年表示,西洋古典音乐的书籍及音像资料会增进他们对西洋古典音乐的了解及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家庭中的音乐教育中,不一定要求父母要懂音乐,而需要父母有耐心、有兴趣地去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给青少年提供一个能接受艺术熏陶的环境,并在父母的引导下提高他们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能力。通过问卷数据的类比,我发现来自音乐世家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小部分孩子,在对古典音乐的了解、喜爱和掌握的程度上远远高于平均值。

(二)学校音乐教育的改进

青少年学习西洋古典音乐的途径:第一为家庭音乐教育58,8%;第二为专业音乐家教52.9%;第三为业余音乐学校47.1%;最后为学校音乐课仅41.2%。当问及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的认识时:50%学生强烈要求多了解一些西洋古典音乐知识;53%学生认为业余音乐辅导学校比学校音乐课更能学习到西洋古典音乐知识;42%学生会因为业余音乐学校水平高低影响学习西洋古典音乐的兴趣。以上问卷数据说明,学校音乐教育在讲授西洋古典音乐知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学校音乐教育的不足

64%的学生很喜欢音乐课本歌曲;57%的学生喜欢古典音乐;71%的学生最喜欢流行音乐,但许多流行音乐的内容并不适合青少年接触。为什么喜欢西洋古典音乐的青少年是最少的呢?首要原因是47%学生认为古典音乐呆板、深奥而无法理解,但事实并非如此!使学生形成这种错误印象的原因是绝大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学忽视了音乐欣赏的作用。

50%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西洋古典音乐课;64%的学生希望把枯燥铃声改为西洋古典音乐;42.8%的学生会因为音乐教师素质高低影响音乐兴趣,并希望学校多播放一些西洋古典音乐乐曲;28%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文艺传统是影响他们对音乐活动兴趣的一个原因,如果学校能多组织文艺活动和比赛他们会更多的关注音乐;50%的学生表示如果学校组织了音乐活动他们会积极的参与。可见。青少年喜欢西洋古典音乐,欢迎各种音乐活动。但由于师资、器材不足,学校对音乐的重视不够,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西洋古典音乐的积极性。

2.音乐欣赏应选用的音乐类型

“标题音乐”最大限度地缩小了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距离。使听众欣赏及理解音乐作品时,有了一定依据。所以,在音乐欣赏中应首选标题音乐。这组数据清楚地表现出青少年喜欢的西洋古典音乐类型:欢乐82%,抒情58%,悲伤5%;大型11%,小型70%;简单58%,复杂29%;熟悉64%,陌生17%。学生对熟悉的乐曲产生积极的反应,更易于感知理解相对句单的旋律性强的音乐。所以,音乐欣赏播放的曲子应是一些优美、高雅的经典性世界名曲,选择那些短小精悍,感情深厚,意境盎然,形象鲜明,易于记忆的音乐,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中,通过聆听古典音乐,使学生在感受西洋古典名曲音乐语言美的同时,从教师剖析中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题材、风格,从中感受音乐的哲理美。

(三)社会媒体的支持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总结了四种青少年了解西洋古典音乐的途径:第一网络64.7%,第二电视47%;第三课外音乐辅导41%;第四音乐课仅有23%。这说明大众传煤对人们的生活及思想观念的冲击是迅速且深远的。

我发现青少年熟悉的音乐家前三甲为:贝多芬、莫扎特和朗朗。朗朗作为中国近年来蜚声国际的青年钢琴演奏家。是中国大地“钢琴热。’浪潮中成长起来的琴童杰出代表。媒体对他的密切关注和大力宣传,是他能在短时间内击败众多知名音乐家成为最为中国孩子了解的演奏家的重要原因。并且随着朗朗、李云迪等一批青年钢琴家蜚声国际,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学习钢琴。

(四)国家政府的支持

古典音乐的感受范文第2篇

古典音乐似乎也具备某些这样的特质。比如,在其诞生之初,同电影一样也在帮助人类探索未知的听觉世界,而且时至今日,发展到现当代的现代音乐也同样承担着探索和拓宽全人类感知力的重任。再比如,每次听到古典音乐或是谈到古典音乐,心底也总会不由得将它与“经典”二字相联系,脑海泛起的阵阵波澜也总与自己曾经被“经典”打动的一段段听觉回忆有关,而诸如此类的回忆也都被深深地印上淡淡的怀旧味道。也就是说,在我们内心深处,此时的古典音乐已经不止是一首音乐,它还夹带了我们个人对它的感知,以及产生这样那样的感知时周边的种种境遇。当我们听完一首音乐,关上唱片机的时候,这一切的一切,包括听觉与感知也同时都被打包封存在了我们的记忆里。这样的记忆比原本音乐本身来的更加珍贵与生动,是真正独一无二的独家记忆。那么,也许历经数年之后的某一天,当再次聆听同一段音乐的时候,曾经初次相见的震撼或许已经历经沉淀,变得不再娇艳,却多了一份厚重,而这一份厚重的感受往往正来自音乐本身加上你的那份独家记忆。

何谓古典音乐?广义上是指诞生于中世纪至十九世纪末的音乐,包括了巴洛克、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等不同时期的诸多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乐器编制的音乐。而我们现在狭义的古典音乐,大多特指具有古典主义风格的音乐,即有着复杂配器、庞大乐器编制,由大型交响乐队演奏,产生宏大听觉效果的音乐。有着这样特质的音乐,无论是真正的古典音乐,还是依照这种特质专门为电影创作的电影原声配乐,都在电影音乐中占据着其他风格音乐无法替代的地位。而这种地位也随着电影的发展悄悄发生着变化。

远在无声电影时代,古典音乐是伴随影像画面唯一的听觉伙伴。当卢米埃尔兄弟首次用一道神奇光束将火车进站的影象投影在银幕上时,惊讶不已的观众听到的却并不是火车发出的汽笛声,而是谐谑、典雅的欧洲古典音乐。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流行在电影放映的同时,临时根据不同风格的画面,搭配上现有的风格大致与之匹配的音乐由演奏家现场演奏,来填补无声电影听觉上的空洞。这种用古典音乐充当电影画面音乐伴奏的形式,伴随着电影走过了最初的三十年默片时代。

进入有声电影时期后,影片中的听觉形象除了音乐之外,增加了语言和音响效果。这时的电影艺术由于技术的提高,对电影音乐的要求也逐步细化,突现出电影音乐的非独立性。用来配乐的音乐需在创作构思伊始,就要结合电影的总体构思、结构与画面视觉形象等因素进行设计。能否与画面更好融合变得比音乐本身的可听性更加重要,听觉与视觉的有机结合,使音乐成为与画面互帮互助的“搭档”。音乐既不能过于寡淡而不足以烘托画面想要表达的情绪,又不能太锋利突出过于“抢镜”,喧宾夺主冲淡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任何一方面有所缺失,都将导致电影整体效果的损失。所以,电影配乐者需要关注的内容变的越来越多,时代再也不允许用现成的古典音乐直接充当全部电影配乐,由此,为电影专门创作的配乐应运而生。在电

影的国度里,音乐终于经历完从为画面“搭把手”的伴奏,到作为“搭档”配合电影的创作的角色转换。

十分有趣的是,即便专门为电影而创作的配乐可以更好地满足画面对音乐的种种需求,而且利用古典音乐充当电影配乐有着一定的危险性,例如音乐本身的“气场”可能会干扰观众对电影本身或导演意图的理解,或由于一首古典音乐本身,根据篇幅及曲式结构的起承转合关系所固定的情绪发展节奏,作为配乐时不能随着电影剧情发展的节奏随心所欲任意调整,但古典音乐固有风格在某种程度上限定了画面风格等诸多需克服的困难,古典音乐却从未退出过电影配乐的舞台。相较电影诞生之初,古典音乐占据绝对地位的时期,在音乐形式创新和发展日新月异,电子、流行、摇滚等各类音乐在电影配乐沃土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今天,古典音乐仍稳占一席之地,更加印证了它独特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位置。

众多成功运用古典音乐作为电影配乐的现代优秀电影作品,让我们更加体会到古典音乐的无可替代,像一种符号、一种味道,一种印记,深刻又沉稳地温暖了每一帧画面,感染着每一个经历它的人,如同母亲,或是一位睿智的老者,使人不知不觉敞开心扉,卸下防备,开启心灵如婴孩般敏感的感官感受力。它不同于其他同样也具有感染力的音乐,它没有新创作音乐所带来的全新听觉的感官刺激,却以不带攻击性的感染力,打出这张攻无不克的温情牌,可谓仁者无敌。也许,这就是怀旧的力量。

问题是,音乐的自律性决定了它就是纯粹凭借旋律和节奏等音乐元素相组合,需经过听者在感官经历过程中加想和想象,唤醒内心感受,从而达到表现相关主题的目的。正所谓“声无哀乐”,音乐的情感并非客观存在于音乐中,而是主观存在于每位听众的情感记忆中。好的音乐,就是能瞬间找到并打开你心中封存那种记忆的那只箱子。换言之,不是音乐直接表现了某种感情、画面或场景,而是在听众构想的帮助下,在感官经历的过程中逐步构筑起来的。古典音乐更是以一个完整的曲式,层层铺垫递进渲染直至曲终,从而表达一个完整的作曲家意图展现的精神内涵。这样看上去,当古典音乐作为电影音乐时的非独立性,与它本身的自律性之间的确存在矛盾之处。

其实,不仅是古典音乐,电影本身与它的观众也存在着某种潜在的矛盾。假如我们以开放、宽松、尊重的态度看待电影音乐中的古典音乐与古典音乐本身,勇于腾出完整的一颗心,用来像孩童般不加保留地接受这电影带给我们的一切感受进入我们的身体。在短短的两个多小时内暂时忽略电影本身,忽略古典音乐本身承载的其他与电影无关的内涵,忽略我们先前已经固有的成见,或许这些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

只需要把古典音乐交给电影,就像爱情一样。

古典音乐的感受范文第3篇

一、古典音乐的简介

从文献记载来看,中国古典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篇》曾记:“黄帝令伶伦作音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之懈谷……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但是经过无数考古学家发现,中国古典音乐的起源远远超过了黄帝所在的岁月,在河南所发现的古音乐仪器“16支骨笛”,据考证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可见中国古典音乐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自有音乐创作以来,经历无数音乐家的变更和创新,中国古典音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艺术体系,在世界上拥有奇特的风姿,因其古典优雅的旋律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奇异多变的演奏形式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推崇和喜爱,中国古典音乐文化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古典音乐从其概念上讲,是区别于古典音乐的。广义的古典音乐指的是西洋古典音乐,其复杂多变的创作技巧以及蕴涵的深沉内涵有别于民俗音乐。而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它承载着中国古老的民族风俗、思想内涵和文化精髓。在中国古典音乐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在中国主流文化的指引下,音乐所体现出的是一种高雅、静谧的内在美,其中蕴涵的思想是古人所谓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因此,中国古典音乐蕴涵着生命的哲学,它推崇自然之音,并强调具有朝气蓬勃的音乐节奏和情调以及与自然生命相通的悠远意境,强调着大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规律。

二、古典音乐中的古典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音乐是利用文字来记谱的,“宫、商、角、微、羽”与简谱中的“1、2、3、5、6”相对应,而在周代之时形成七音阶,新增“变微”和“变宫”,虽然七音阶早已经形成,但是古代的音乐形式中多以“五音十二律”为主。在《诗经》《楚辞》以及之后的唐宋诗词、元曲等,都具有相应的谱,被乐队所演奏,但是由于时代原因,演奏音乐的艺人几乎都处于社会的下层,如宫女、等,因此音乐才以文字的方式保存和流传。所以中国古典音乐是与中国古典文化紧密相连的,它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诗情画意般的美,音乐体现的意境较之文学而言,增加了音律的听觉效果,更能引起人们心中的情感和共鸣。诸如《关山月》《陇头吟》《阳关曲》等众多诗词也作为民歌而广为流传,并以琴歌的形式得以保存。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特征,某些“词艳曲”只能流传于烟花巷柳之中,其形势和演奏是极富情感和内涵的,却又因封建思想的束缚而得不到众人的认可,因而也束缚了古典音乐的多元化发展,使得某些音乐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长。中国古典音乐从旋律与和声来看,是追求旋律和节奏变化的,其形式就如用旋律勾勒的中国画,清新自然。同时中国古典音乐是古人情感之音的写照,如对恋人的思念之音,对自然生命的向往之音,对祖国山河壮丽雄伟的感叹之音等,无不体现了古人心中的情愫。然而,古典音乐与古典文化相通,都蕴涵着古人浓厚的山水情结,因此古典音乐总给人一种委婉动听、细水长流之感,一些琴瑟合奏或独奏中,虽然没有惊人的场面,然而却是能让人回味无穷的音乐,在音乐中能感受到情感的交流,如遇知音般难舍难弃。而正是这样一种心灵上的艺术,使人们通过音乐能够体悟到自然之音在心灵深处的回旋和萦绕,意蕴深长、难以言表,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莫过于此。就如静水深流,意蕴在婉转流淌的同时,隐含着不可言说的激情,平淡中透着新奇。

三、古典音乐中的意境和情感内涵

无可否认,优美的音乐是无法用文字和言语述说的,细细品味古典音乐,其间是一种难以描述的深层内涵。因此,古典音乐只能用人们的内心去感受,体会那种音乐下所讲述的离合悲欢、喜怒哀乐、心旷神怡等诸多情感世界。当真正领略了古典音乐的意境和内涵,我们就如拨开了音乐与心相隔的一层薄薄的面纱,静静走入了音乐所创造的世界中,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是触手可及的。而当你走出音乐世界之后,那里的水仿佛是从自己的心间流淌而出,山在心中屹立,花在心中盛开,音乐也走入了你的心灵。这是音乐带给人们的美妙和它自身拥有的独特魅力,同样也是音乐意境的表达,深藏在音乐之中的是情感内涵。例如那部音乐美学作品《溪山琴况》,不仅将古琴的技能技法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更是沉淀了多年的音乐文化内涵,将古典音乐的精髓描绘得清晰可见。音乐是源自于心境的,如果在弹琴时心中有诸多杂念,那么琴音就会被俗世所牵绊,拥有诸多杂音,达不到宁静淡薄的境界。而对于听者来说,同样需要静心聆听,才能体验到古琴乐的意境所在。就如那曲《高山流水》,当你静心聆听之时,听见的是山与水彼此深情的对话,当你闭目冥想之时,仿佛自身已在山水间,清风拂来带着水的淡淡湿意,山林间绿叶葱葱,山间小溪蜿蜒流淌汇聚在高山之巅,陡然倾泻,那种美丽的自然之境正是琴音绘制的一幅优美的意境图,听琴就如看图一样,如何让自己融入图中去体会其中的内涵和深意,才是要追寻的东西。其次,情感赋予了音乐灵魂,因此有情感的音乐才能称为艺术。古典音乐在表达其悠远意境的同时,在音乐中更是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内涵。例如,《春江花月夜》配合了不同的民族乐器和演奏方法,其音乐的意境优美,如梦如幻,而在其间的情感却是“一处相思,两处闲愁”,无论是以琵琶为主的由慢而快的低沉的音乐,洞箫轻颤的呼应,还是箫鼓齐鸣击奏,都体现出了月下江水一派如梦似幻的美丽景色,呜咽的旋律将人们引入深远意境的同时,那些从旋律中流出的丝丝牵绊,游离在江南美景之间,随着音乐指引的意境缓缓流向了远在家乡的亲人,凄凄迷迷、朦胧似月。

四、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内涵

(一)崇尚自然美中国古典音乐皆来源于自然,在《山海经》中曾记录了乐器“鼓”的来源以及在《吕氏春秋》的古乐篇中也记录了十二律的来源,在古人看来,音乐中的十二律与自然界的风有着不解之缘,十二个月的不同风声与十二律正好彼此对应,所谓“仲冬日短至,则生黄钟。季冬生大吕。孟春生太蔟。仲春生夹钟。季春生姑洗。孟夏生仲吕。仲夏日长至,则生蕤宾”由此而来。而从古文献考究,中国最古老的乐曲正是对大自然的歌颂,体现了以生态自然物作乐的艺术美,所谓的“天籁”之音也是摒弃了人为因素的,那些由自然之物产生的暗合旋律的自然之音才是最美的音乐。中国古典音乐正是保留了这样的自然本色,无论是在乐器的制造上,还是在音律的选择上,都取自于自然,例如乐器笛、箫取自于竹;芦管取自于芦苇;木琴、胡笳等也都是取自于自然之物。正是这样极具自然特色的乐器,才能奏出微妙的自然之音,从而达到古人追求的“天人合一”境界。因而,古人对音乐的审美是以自然为准则的,崇尚的是自然之美。

古典音乐的感受范文第4篇

关键词:《猫和老鼠》;古典音乐;儿童音乐启蒙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105-02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益创新,作为孩子家长越来越用科学严谨的视角来看待早期的启蒙教育的重要性,音乐启蒙更是家长们几乎必选的启蒙方式之一。音乐对人的智商、情商、记忆、认知等等方面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正基于此,孩子的家长们在早期音乐启蒙中付出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就美国动画而言,声音主要的用途更主要用于增加角色个性的描绘,用音乐预示即将发生的事及控制情绪的转换。这样的作用,常常可以在迪斯尼动画电影或是动画片中看到。《猫和老鼠》又叫《汤姆和杰瑞》,它从1940年问世以来,一直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卡通之一,故事内容简单,基本没有语言,都是通过背景音乐来表达故事角色的思想活动。在《猫和老鼠》这部作品中,古典音乐与动画处于并列和相互的关系,不再是音乐服务于动画,而是两者合二为一,这使观众第一时间感受到视觉与听觉相统一的冲击力,对孩子启蒙教育影响较大。

一、古典音乐的内涵

古典音乐作为音乐形式中的一种,具有很强的文化影响力。从广义上看,古典音乐在西方很多国家发展得都比较快,而且有一些知名的作曲家,尤其是欧洲的创作艺术,更是在古典音乐的历史上增添了很多文化特色。一般来说,音乐按照发展的阶段来分有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两个大类。现如今,我们对古典音乐的定义一般是从中世纪的格里高利圣咏开始,一直到19世纪结束前所创作的音乐,我们统称为西洋古典音乐。一般人印象中的古典音乐往往会被认为是西方音乐的代名词,也有人认为古典音乐是经典和高雅的代表,这些看法并不全面。古典音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古典音乐指的是从西方中世纪格里高利圣咏开始至今,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包括了巴洛克音乐时期、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等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音乐;而狭义的古典音乐则指的是一种带有古典音乐风格的音乐,是以海顿、贝多芬、莫扎特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

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量古典音乐大师为人类留下的宝贵音乐作品在许多动画片中被引用。由于这些音乐的加入,使得原本枯燥单调的动画赋予生机,也使得虚拟的卡通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二、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古典音乐

一般来说,在动画创作中的前期美术设计制定部分,尤其是角色场景的设计都会直接涉及到造型、色彩、声音彼此间的搭配,这些在当今的动画制作中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且被广泛认知和接受的部分。但如果考虑在前期结合一定的古典音乐,创作者很可能从心理学视角将古典音乐要素的色彩引入,进而体现出画面的音乐韵律感,甚至音乐的画面感。在影片中色彩的冷暖变化甚至同一个场景中不同色彩之间的搭配也是有节奏韵律的,角色造型、场景制作的高低胖瘦厚薄远近实虚,也是有节奏韵律的。《猫和老鼠》通过对各种交响乐和管弦乐的使用来表现剧情,而汤姆和杰瑞的动作也和音调的变化同步。没有任何语言,在通过画面编配的大量的背景音乐的衬托下,人们只需要根据汤姆猫和杰瑞鼠滑稽的表情以及夸张的动作,就能够被深深的吸引,从而尽情地感受每一集故事的幽默和风趣。

古典音乐在《猫和老鼠》中应用十分广泛。在动画片中,音乐的配乐是为剧情的需要服务的,它往往能够根据剧情的发展,场景的过渡,画面的转移,卡通人物的情绪变化来运用相对应的音乐元素,从而在揭示主题、渲染气氛、表达情感、塑造形象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在名为《好莱坞音乐厅》的一集中,汤姆猫化身为交响乐团的指挥,身着燕尾服,手拿指挥棒,派头十足,而老鼠杰瑞这时也赶忙来凑热闹,也想来指挥这场音乐会,而汤姆猫对于老鼠杰瑞的到来却完全不欢迎,其恶劣的态度惹恼了老鼠杰瑞,从而老鼠杰瑞进行一系列报复行动,使得汤姆猫为了演出的顺利进行而疲于奔命,无暇顾及指挥,最后老鼠杰瑞如愿成功指挥全场而告终。在这一集中所用到的乐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所创作的《蝙蝠序曲》。《蝙蝠序曲》的序奏部分采用三部曲式,乐曲以一个速度为小快板的全奏开始,热烈而欢腾,而此时汤姆猫隆重登场,指挥范儿十足。在汤姆猫的指挥下,乐曲也逐渐舒展开来。在整个乐队轻柔的伴奏下,双簧管奏出充满生机的主题,流露出明显的喜剧色彩。老鼠杰瑞也适时登场。在交响乐团的演奏中,指挥是至关重要的,而在本集中,更引人关注的则是汤姆和杰瑞的激烈交锋,而它们之间的火花也与整首乐曲的演奏契合起来。当老鼠杰瑞决定实施行动来对付汤姆猫时,全曲进入最,在波尔卡舞曲的欢快节奏下,速度越来越快,情绪也愈加激昂,全曲也在这热烈的氛围中告终。

再如在名为《猫的协奏曲》的这一集中,汤姆猫化身为钢琴演奏大师,为我们倾情演绎着弗朗兹·李斯特的《升C小调匈牙利狂想曲2号》。在汤姆猫进行演奏的同时却无意中吵醒了置身于琴箱中安睡的小老鼠杰瑞,从而展开杰瑞的一系列报复行动。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具有浓烈的匈牙利民族特点,饱含着李斯特对于祖国的深厚情感。在汤姆猫和老鼠杰瑞的斗智斗勇中,乐曲由开始的沉重压抑逐渐进入欢快跳跃的部分,乐曲的速度越来越快,力度也越来越强,仿佛带领着我们进入了一场狂欢派对。一如既往的是汤姆猫不敌老鼠杰瑞,在一番征战中,汤姆猫已无力招架,整场表演则在一派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在《猫和老鼠》中还有许多很经典的古典音乐作品。比如在名为《飞行猫》的一集中,汤姆猫为了捉住金丝雀和老鼠杰瑞无意中学会利用裙伞做成了飞翔的翅膀,当他得意且悠然地飞起来时,我们耳中能听到欢快的圆舞曲调,这时我们听到的乐曲,正是“钢琴诗人”肖邦所创作的《降E大调华丽圆舞曲》,这首身心都在跳跃的圆舞曲在此时为汤姆猫插上了翅膀。这些悦耳的乐曲和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着孩子们,潜移默化,并伴随着孩子们的童年,成为孩子们音乐启蒙的第一课。

三、《猫和老鼠》中古典音乐对儿童音乐启蒙的效果

(一)听觉注意力的培养

从一定层面上来说,动画对儿童启蒙的影响不仅仅因为其中画面所具有的吸引力,也不能小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在《猫和老鼠》这部作品中,对儿童听觉注意力培养的影响非常明显,能让儿童感受到来自视听两个层面的艺术冲击。例如,在《猫和老鼠》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汤姆拼命追赶杰瑞的场景,而在这一场景里面少不了急促的钢琴声、猛烈的鼓声和响亮的锣声,再配合频繁的色彩变换和场景切换,能让儿童对动画片有种别样的注意,尤其是能跟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产生感染,增强儿童的听觉注意力。

古典音乐中不同作品、不同场景、不同乐器都可以产生很大的听觉差异,对于儿童启蒙而言,好听的音乐对于儿童以后的教育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音乐美感的认识与判断。在《猫和老鼠》这部作品中,不同的乐器种类以及各种乐器的不同演奏风格等等,都在刺激着儿童的听觉,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影响着他们的心灵,这就是音乐启蒙的魅力。

(二)音乐形象的初步建立

儿童对音乐的认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音乐启蒙教育时期音乐的熏陶作用、规范性等都会对儿童音乐形象的建立产生很大影响。相信《猫和老鼠》对儿童的影响范围应该是以亿为计量单位的,这种影响绝不仅仅是杰瑞和汤姆之间的斗智斗勇,而是其中近乎完美的声音效果,尤其是二位主人公与背景古典音乐之间的契合度非常高,高兴时、搞恶作剧时、悄悄做事时等等场景灵活生动的音乐,能让儿童听到音乐,即使不看画面也能想象到会是怎样一个场景。这就是音乐产生的效果。

音乐形象属于哲学中的美学范畴。我国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与欧洲国家存在很大差别,其中之原因也少不了宗教音乐背景的影响差异问题。在《猫和老鼠》的作品中,音乐是作品的灵魂部分,其作用甚至超过画面的效果,汤姆的出现经常有种“伪绅士”的感觉,而老鼠杰瑞的出现常有一种明星闪亮登场的范儿,音乐贯穿于作品之中,儿童通过其中的音乐能产生情感的变化和对美的认识,建立良好的音乐形象。

(三)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音乐对于儿童启蒙时期的教育非常有帮助,能有效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一般而言,儿童年龄到3岁之后就开始识别不同旋律之间的差异,4岁之后就有音乐的节奏感,5岁之后就能分辨声音的响度和美感,6岁之后就能有音乐的欣赏和协调能力,7岁之后的韵律感和节奏感都进一步完善,9岁之后对音乐的美感认知基本形成,并具有一定的音乐辨别和判断能力。因此说,不同阶段的儿童对音乐的认知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启蒙时期的音乐教育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猫和老鼠》的作品中,实现了人物形象与音乐虚幻的完美融合,人物的喜怒哀乐都与背景音乐相协调,让儿童在观看的时候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置身于动画之中,去学习、思考、领悟其中的音乐与动作之间的关系。在儿童音乐启蒙时期,对于音乐的感觉以及对于肢体的协调性的控制都是在发展的,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都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能在心灵上产生想象力和感染力,并逐渐形成抽象思维,产生有意识的心理动机。

四、结语

科学的实践已经证明音乐启蒙教育对于儿童的成才至关重要,音乐会影响到儿童的智商、情感、思维、能力等等很多方面,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对儿童进行音乐启蒙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启蒙音乐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潜移默化的影响,注重对儿童音乐审美的培养。首先,《猫和老鼠》中的古典音乐能影响儿童音乐启蒙的整体意识。其次,《猫和老鼠》中的古典音乐能影响儿童音乐启蒙的节奏意识。再次,《猫和老鼠》中的古典音乐能影响儿童音乐启蒙的欣赏意识。最后,《猫和老鼠》中的古典音乐能影响儿童音乐启蒙的审美意识,一些经久不衰的曲目带给儿童足够的美感,视听效果通过神经传递到孩子的心里,能引导孩子客观理解音乐的整体性美,达到音、心、形的完美统一,使儿童确立正确的音乐审美和世界审美。

参考文献:

[1]谢嘉幸,徐绪标.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刘冬昕.古典音乐在迪斯尼动画片中的运用[J].电影文学,2012(01).

[3]王晓璐.动画片中音乐的艺术魅力[J].艺海,2010(09).

[4]李刚,孙丽娟.动画与古典音乐的联姻[J].文艺争鸣,2010(18).

[5]闫飞.论古典音乐与青少年艺术修养的提升[J].新西部下半月,2010(08).

[6]陈斌.在多元化的交融中凸显民族个性——新时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发展的思索[J].当代电影,2011(02).

古典音乐的感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欧洲古典音乐 中国古典音乐 赏析

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步,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步,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东西。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广泛深入地接触音乐作品,就能较快地提高音乐的鉴赏力和表现力。

一、欧洲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古典音乐家的音乐作品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说到欧洲古典音乐,我们不能不提到中世纪伊丽莎白时期,格里高利时期的音乐,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宗教音乐。当时的人们对基督的信仰与崇拜,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的政治与音乐,当时的音乐只有纯粹的宗教用途,只限于在教堂中演唱,没有乐器,但是,对今后的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欧洲音乐开始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因为当时的欧洲政治不稳定,教廷的威信与势力开始衰弱,资产阶级开始出现,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新思想,音乐开始宣扬以人为本的思想,所以在各个领域里都开始了文艺复兴运动,不得不提古典音乐的奠基人——亨德尔。即使你不认识亨德尔,也绝对在圣诞节或万圣节听过庄严的《哈利路亚大合唱》,这首由万人齐声同唱、人人都能朗朗唱出一小段的曲子,正是亨德尔所谱写的。从1600年开始,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巴洛克时期,那时候不仅产生了像巴赫、亨德尔等伟大的作曲家,而且歌剧、协奏曲、奏鸣曲等题材相继被创造发展出来了。

1750年巴赫逝世后,欧洲复调后继无人,乐风转向简洁实用的主调,那时候,出现了三位音乐大师:“乐圣”贝多芬,“神童”莫扎特,以及“交响乐之父”之称的海顿。音乐的主题也从延续几个世纪的宗教音乐,逐渐变成富有丰富哲理内涵的古典音乐。在1827年贝多芬逝世后,结束了严谨的古典主义时期。当时的欧洲正在接受浪漫主义的洗礼,当时的作曲家把作曲当做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段,对音乐的审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炫技等音乐表现手法,如当时的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就是红极一时的演奏家。音乐表现、风格也日趋丰富,出现了一些以民族音乐语言进行创作的民族作曲家,如芬兰的西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罗斯的五人强力集团等,都是民族乐派的伟大作曲家。

进入19世纪,现代音乐的时代开始了,出现了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派音乐。音乐表现极具色彩化,和当时的绘画风格有相同之处。在浪漫主义后期,也就是欧洲调性体系发展到了最辉煌也是最后的时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音乐又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以韦伯恩为开始的作曲家打破了十二音作曲法,抛弃了近400年的欧洲调性体系,发明了十二音序列,之后无调性等音乐形式出现,如当时的勋伯格就是代表。在世界大战之后,科技更加发达,人们的思想也更加丰富,出现了电子音乐,以及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不断融合,产生了更加丰富的音乐形式,更加多元化。1945年后的音乐被称为先锋音乐,这时候的音乐已经动摇了人们对音乐的美的看法,也更加理论化,产生了像无声音乐、噪音、微分音等人们无法理解的音乐形式。

此后,古典音乐在人们生活中愈演愈泛,甚至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古董”。但有时候仍难以参透古典音乐最初的真谛,仿佛那些世纪大师的作品不止音律好听那么简单,现代人需要的是从机械的日常琐碎中挣脱出的音乐,是创造,是不停闪烁的灯光和撕心裂肺的呐喊,是置身于舞池中的梦境。“古典音乐的没落已是现实”,而我持反对意见,古典音乐蕴含了音乐家的历史、思想、情感,是每个不同时代的见证与人们生活层面的体现。

二、中国古典音乐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我们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了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独特的音乐形式,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用唢呐表演的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等堪称经典。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我们加深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和对祖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