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研究重点知识归纳

护理研究重点知识归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研究重点知识归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研究重点知识归纳

护理研究重点知识归纳范文第1篇

摘要:为促进我院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信息化教学,从教材

>> 基于氢气皮下注射法对吸烟致雄性大鼠生殖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设计 基于氢气皮下注射法对吸烟致雄性基于氢气皮下注射法对吸烟致雄性 低分子肝素钙两种皮下注射法的对比研究 改良的腹部皮下注射法注射低分子量肝素对患者的影响 低分子量肝素钠两种皮下注射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护理研究 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护理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护理干预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良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局部按压与否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预防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引起皮下出血的护理措施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方法和护理体会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最新改进和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护理体会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护理体会 EPO皮下注射浪费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皮下注射卡介苗致腋窝下淋巴结肿大的处理 糖尿病患者自行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 浅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护理体会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有《基础护理技术》MOOC课程资源(教案、习题、案例、视频、图片)。学生在课前、课余可以利用手机、ipad或脑进行反复学习。

三、目标策略

(一)学习目标

1.能力目标

能够按护理程序的方法为患者进行皮下注射。

2.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知识目标

了解皮下注射患者评估要点。

掌握皮下注射的操作要点。

(二)重点及难点

皮下注射操作流程。

(三)学习策略

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扮演法,“小老师”教学法。

充分利用微信平台、世界大学城、MOOC课程和QQ群进行学习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任务引领,自学新知

老师通过微信平台、QQ学习交流群布置自学任务。

1.课前任务

(1)在线讨论病例,分组准备角色扮演.

(2)分组制作ppt,准备“小老师”任务。

2.学生借助“超星泛雅”平台自主学习

3.老师查看学生学习轨迹

(二)课中:任务分解,内化新知

1.病例导入(5分钟)

患者,4床,王真,女,45岁,Ⅱ型糖尿病,临时医嘱:胰岛素8U IH 餐前半小时。请执行医嘱。

2.任务分解

任务一:情景演示完成注射操作前评估(15分钟)

任务二:完成注射前准备(10分钟)

任务三:分组练习皮下注射操作(50分钟)

3.完成任务

任务一 情景扮演完成注射前患者评估(15分钟)

学生角色扮演评估患者、环境、用物及护士。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沟通能力。

任务二:完成操作前准备(10分钟)

(1)注射盘内放置:皮肤消毒液,消毒镊子,砂轮,棉签,弯盘,开瓶器。

(2)注射器和针头。

(3)药物。

任务三:分组完成皮下注射操作(50分钟)

(1)“小教师”教学法:每组选出1名接受能力强、责任心较强的学生作为小教师,负责监督、指导学生练习。先学生分组展示PPT,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表达能力。

(2)观看电教:皮下注射法。

(3)完成填表游戏:巩固重点知识。(见下表)

4.互拍操作视频

分组练习皮下注射,手机互拍操作视频。

提高练习效率,也有利于课后观看进行反思。

5.总结:观看完整视频

为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

(三)课后:任务拓展,巩固新知

1.完成网上练习题

2.进行医院床旁见习

五、效果评价

学生学习成绩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用以评价学习效果。

1.课堂参与度及表现(30%)

2.网上练习题完成情况(30%)

3.皮下注射操作考试成绩(40%)

MOOC授课微视频由集体反复打磨,语言知识讲解比单个教师课堂讲授的输入质量更高,学生可选择性地反复观看,适应个性化学习。因此,课程内容层面,MOOC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输入的效果。说课,是我国教学改革涌现出来的一种进行教学研究的有效形式,特别是卫生职业教育类学校,采用说课的方法,能有效地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3]。近年来,我校以开展教师“说课”的形式来充实备课环节,进行教探讨,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4]。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开展基于MOOC和微课的说课,值得在基础护理技术及其他护理专业课中推广应用,可大力提高信息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58-64.

护理研究重点知识归纳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高职院校;护理教学;改革;策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6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84-02

1 教师教学方面的改革途径

教师在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中,要针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和内容的变化,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效果,更好地为学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服务。

1.1 加强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不断改革,教师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要加强对考试大纲和考试内容的分析和研究,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从而更合理调配教学计划,建立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吻合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参考资料。因此,在护理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加强对考试大纲的熟悉度,掌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变化和最新动态。在分析历年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及时补充相关的教学知识讲解,以保证护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1.2 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新型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更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察,通过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他们对护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因此,在护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如在临床实践中,不仅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处理好与病人和家属之间的关系,妥善解决临件,还要具备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在突发事件中做出正确的护理决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案例为学生可能遇到的临床实践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

另外,在高职院校的护理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学习和渐进式训练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护理知识和参加临床实践的教学中,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通过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调动起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式教学中,还能通过小组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

1.3 加强考试模式的改革 近年来,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变化。考试内容多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思辨能力等综合素养的考核,而考试形式也以客观选择题为主,基本结构主要由题干和备选答案两部分组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执业考试的具体形式和考察目的,加强对他们类似考试题型的训练。要提高学生对护士执业考试模式的训练和熟悉度,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加强对学校相关考试模式的改革,设计出与护士执业考试相吻合的试题结构和考试内容,让学生在平时的考试中逐渐感受和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试形式。

2 学生学习方面的策略研究

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能够促使学生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在护理专业的学习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让他们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材是开展学习的重要工具,在护理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熟悉和理解,通过为学生归纳记忆技巧,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重点知识。同时,在习题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做题时间的合理分配和把握,处理好模拟习题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安排好两者的学习顺序,而不是盲目地进行题海战术,让学生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中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3 执考辅导资料开发方面的相关策略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考察和检验,其考试的知识点也在对学生的要求范围之内。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在分析研究考试大纲的变化基础上,根据历年的考试真题和学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与执业考试相关的习题和辅导资料。并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护士执业考试的水平,适当地增加习题和辅导资料的难度,让学生在长期的较高难度的训练中提高综合技能,以便轻松地通过相对较容易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同时,教师还要根据每年考试大纲的不断变化,适时地对习题库和辅导资料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执考辅导资料的实用性,为学生的执考备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4 小 结

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对高职院校护理教学的改革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保持与现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的必然要求。从教师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执考辅导资料的开发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高职院校护理教学的改革是增加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是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教师在护理教学的改革中,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在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后,也会在护理教学的不断改革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实用型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华平,王苏平.高职护理教学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的新举措[J].考试周刊,2011(8).

护理研究重点知识归纳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临床护理带教;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1-0101-02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称之为PBL教学法,其主要是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把学生作为重要核心,对整个学习情境进行综合设计的完整教学方法。由于PBL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该教学方法目前已在国际教育界得到广泛使用[1]。笔者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合理运用PBL教学法,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教学成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合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内科共收治80名实习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并将所有实习护理人员按年龄随机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名。其中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18~20岁,平均(19.4±3.2)岁;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17~22岁,平均(19.7±3.5)岁。两组实习护理人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和学习成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带教方法

1.2.1 对照组 实习护理人员采用传统型带教方法,即一对一教学。根据实纲提出的要求,把带教老师授课作为核心,对本科室常见疾病的起因、症状、诊断方法、护理方法和健康宣传教育方法等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同时还要亲自示范和传授护理操作技术。

1.2.2 观察组 实习护理人员采用PBL教学方法。按照实纲提出的要求,由带教老师合理选择本科室多见病例和典型病例,然后依此对教学问题进行针对性设计,如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病理有哪些变化?具体起因有哪些?发病时患者的先兆症状有哪些?特殊性临床症状有哪些?疼痛特征有哪些?常见临床表现有哪些?重要性辅助检查有哪些?基本临床诊断和护理方法有哪些?健康宣传教育方法有哪些?通上述这些问题可以让实习护理人员更加了解和掌握多见病例与典型病例的基础知识。根据带教老师提出的问题,将本组实习护理人员合理划分成8个小组,5人为一组,通过分组形式对问题答案进行理论性分析和研究,接着利用查阅文献和翻阅教材等多种手段展开自主性探究学习活动[2]。如果问题过于复杂,带教老师就要从旁予以正确的指导,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讨论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得出有效性解决方案,还可以根据问题答案提出新的问题,让带教老师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学习与讨论。经过一系列分析、讨论、研究活动后,由小组成员选派一名代表汇报最终结果,也就是对患者的资料、病因、发病过程、健康问题、现有病史、诊断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护理方法、资料方法和健康教育宣传方法等进行详细说明,而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适当补充空缺的地方。所有小组总结完毕后,带教老师应根据每个小组的总结内容提出针对性问题,再由各小组代表综合本组答案进行解答,亦或是各小组成员自由解答,以便每个学生都能将自身想法与意见表达出来。除此之外,带教老师还要从旁给予帮助和启发,若学生答案不全面或不正确,带教老师就要及时补充和纠正,并鼓励学生积极提出新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由带教老师总结每个小组的阐述过程与讨论结果,以有效归纳和概括所有知识点,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3]。

1.3 教学效果评定方法

所有实习护理人员在实习最后一个星期均展开出科考试活动,主要是对吸氧、输液泵与心电监护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进行考核。所有考试完成后,带教老师将自制的调查问卷发放给观察组学生填写,以评价带教老师的实际教学效果。自制调查问卷总共发放40份,当场回收40份,总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理论考核成绩与技术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实习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与技术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理论考核成绩与技术考核成绩比较 分

组别 理论考核成绩 技术考核成绩

观察组(n=40) 88.78±2.42 90.61±3.12

对照组(n=40) 77.44±2.83 86.78±2.23

t值 17.50 5.71

P值

2.2 观察组评价PBL教学法

40名观察组实习护理人员对PBL教学法的评价结果,详见表2。

表2 观察组对PBL教学法的评价结果 名

调查内容 是 否 不确定

是否满意PBL教学法 35 1 4

是否加剧了学习压力 38 1 1

是否提高了自学能力 40 0 0

是否提高了学习主动性 38 1 1

是否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 34 3 3

是否提高了沟通交流能力 34 1 5

是否更易于掌握理论知识 37 0 3

是否积极推广使用PBL教学法 31 6 3

3 讨论

3.1 PBL教学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PBL教学法主要是以学生为核心展开一系列有效性教学活动,让学习从过去传统的被动模式转变成现代化主动探求模式,进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使之主观能动性的效用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应将PBL教学法与临床病例相互结合起来,针对病例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全方位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理论性知识,还可以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最终达到积极主动学习的目的[4]。

3.2 PBL教学法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根据PBL教学法提出的要求,学生应先对问题进行预设,然后再自行查阅资料和翻阅教材,这样除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外,还可以提高其获取新知识能力与文献检索能力,让学生利用合理科学的思维来整理和分析自己所学知识,这对于日后临床问题的解决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3 PBL教学法利于推动带教老师学习

由于PBL教学法属于一个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法,所以各带教老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大量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关于伦理、人文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性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5]。PBL教学法要求每个老师都能正确分析和解答学生提出的各项问题,因而带教老师一定要对自身知识面进行开拓,并研制出一套合理科学的带教方案,以达到提高带教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施丽娟.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63-664.

[2]张向阳.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6):996-997.

[3]高云,廖金萍,喻花平.“PBL”教学模式在呼吸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28-2230.

[4]阳彦,王叶丽.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9):3034-3035.

护理研究重点知识归纳范文第4篇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的作者黄全愈博士说过:中国的中学生每年能够击败众多对手,获得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各种奖项,但中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却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初等教育被批评得“一塌糊涂”,但美国却不因此而在基础科研和高科技方面落后。美国高校获得的诺贝尔奖项是最多的,就是因为美国教育重视动手能力,重视培养自立和创新的精神。美国需要的不是考满分的学生,而是需要像比尔・盖茨这样富有想象力的创业者。

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在起点领先,却在终点落后了?黄全愈认为,中国的孩子后劲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以创造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不足,而问题主要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黄全愈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有两个误区:一个是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二是认为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做研究,把打基础和做研究分割开来,总认为只有有了丰富的基础后才能培养出研究能力。而实际上,创造力、发散思维、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质和种子一样,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如果一颗种子在其发育阶段没有得到适当的护理,没有得到适当的施肥灌溉,没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就会发育不良。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针对一些教学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启示下主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正如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米勒所说:“教师应该较少详述事实,较多提出问题,较少给予现成答案。”

如讲“公民个人储蓄存款的作用”时,教师可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1)2008年年底,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又一次降低存贷款利率,那么降低利息是有利于增加储蓄,还是为了减少储蓄?(2)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存款利息减少,对公民个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3)降息对企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启示下,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气氛之中,教师引导学生评议、争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和提高创造力。

三、捕捉学生创新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因素,并融入教学过程的始终。无论是一段文字的叙述,一幅图画的展示,还是一张图表的分析,或一个多媒体动画的播放,都要让学生觉得是他们探索世界的舞台。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而且体现出由教程式向学程转化,真正实现教程和学程、教法和学法的完美统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与哲学,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许多热点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

例如,在学完《投资的选择》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课题作业:家庭投资和理财的合理化选择。要求学生从自己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出发,通过与父母、老师、同学共同探讨或上网、进图书馆等方式积累写作素材,力求使论文观点新颖,并具有可操作性。作业一布置下来,学生个个兴趣盎然。一个月后,我让学生带着他们的“大作”进行交流,学生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气氛相当热烈。这样的活动既使学生活学活用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幽默、漫画、典故、寓言故事、名言警句等来讲解抽象的理论,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积极性。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就事论事、以理析理,学生学起来就索然无味,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如果能够运用幽默、漫画、典故、寓言故事、名言警句等来对抽象的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就会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解违反税法的几种行为及其对社会的危害和应该受到的惩罚时,我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漫画“追星族”及“一元钱税案”等故事,对违反税法的几种行为进行了形象描绘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既使他们对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行为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又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创新的积极性。

五、创新评价方式,由“目标取向”转变为“主体取向”

旧的课堂评价以目标取向为评定标准,把教学结果作为评价的唯一参照,这种评价观把学生客体化、简单化,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围着考试的指挥棒在转,根本无法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

推行真正的创新教育应树立“主体取向”评价观,视评价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把评价当成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把学生的自由和解放作为评价的根基,打破靠外力督促与控制的“目标取向”评价观,使评价主体能自觉实现行为的主体认知与调控,并且能在每一次的评价中找到前进的新起点,不断地自觉完善自己的认知能力,推动自身在情感、意志、习惯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对学生创新个性的塑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巧妙地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手段,以及课堂气氛,熏陶、启迪并积淀成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信念、动机和价值观等,提高学生创新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坚韧不拔的性格、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

参考文献:

护理研究重点知识归纳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职业素养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19.032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如何使医学生更好地完成这一认知过程,这既是需要每一位从事生理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反复斟酌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每位生理教师的教学差异或教学风格及教学水平之所在。

1研究人体生理学的教学内容

1.1人体生理学的教学观点确立人体生理学的教学观点,并且将这些观点自然的渗透到每一次教学活动之中,也就是为整个人体生理学的教学定个“基调”。这些观点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人体与环境的统一。

1.1.1结构与功能统一结构与功能是正常人体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组织结构是人体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人体功能活动则是组织结构的运动形式[1]。如果组织结构异常,则可导致人体功能活动异常;相反,如果长期的功能改变,又可引起组织结构发生改变。

1.1.2局部与整体统一人体生理学的内容,绝大多数是从器官系统水平及细胞分子水平的实验研究中获得的。教学中,在讲每一系统的功能时,一定要注意强调其与人体其他各部分的联系,否则就会导致“盲人摸象”的结果[2]。

1.1.3人体与环境统一人体生活在外环境之中,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每个人,需要人及人体必须或不得不做出适应性的反应。然而人体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环境因素发生过度的、人体无法适应的变化,将会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甚至是死亡,恐龙的灭绝就是一个佐证[3]。

1.2人体生理学的中心思想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那么对于人体而言“什么是正常的”?这是需要人体生理学阐述的关键问题。“稳态”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及拓展,将人体生理学的中心思想“一言以蔽之”。美国科学家安德鲁-韦尔对此有精辟的论断:“稳态的保持是健康,稳态的偏离是疾病,稳态的打破是死亡”。因此,也让我们从人体生理学中的“稳态”开始理解了健康与疾病:健康就是人体的功能处于稳态水平,疾病就是人体功能较大幅度的偏离了稳态水平,而临床治疗及护理的目的就是让人体功能重新恢复或接近稳态水平,即正常生理的全面考虑可以立即为做出优先治疗提出一个“线路图”[2,4-5]。

1.3人体生理学的主要因果人体生理学中的主要因果就是刺激和反应。人体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而人体所处的内、外环境,每时每该都在发生着变化,需要人体做出相的、准确的、一系列的反应。这些反应是在人体内的调节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控制下完成的,并且在人体内反馈系统的调控下,使反应的程度不至于过强或是过弱,而是“恰到好处”。

2设计人体生理学的教学方式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应当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多种教学方式去完成教学任务。PBL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归纳式教学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而PBL式是最核心的教学方式,其他的教学方式都是辅助PBL式教学,更好的解决教学及临床护理工作中一个又一个的“问题”[6]。

PBL式教学需要教师围绕每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设计若干个“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可前可后,设置的“问题”可易可难、可小可大。

2.1“问题”可先可后设置“问题”的时间可在课前布置给学生用于课堂教学的导入,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着提出用于突出教学重点,还可以作为课后对重点知识的复习、巩固及应用。

2.2“问题”可易可难“问题”难易的关键是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或是引领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解“红细胞数量及正常值”时,提出的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为什么男性的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水平要高于女性?”数据是最直观的,一目了然,但正是教师提出的不太难的问题引导学生“往下学”,最后终于在讲到“红细胞生成的调节”时,答案呼之欲出――雄激素是调节红细胞数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男性体内的雄激素水平高于女性,因此“男性体内的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女性”。设疑激思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去“品尝”知识、去体会“猜”到“谜底”的乐趣,否则学习有时就会“味同嚼蜡”。

2.3“问题”可小可大“小问题”只是针对本堂课教学内容的某个重点或是难点,例如在讲到心肌生物电及产生机制这部分内容时,先讲解心肌生物电的分期,再讲解心肌各期产生的离子基础,当讲到“2期平台期”的产生是由于钙离子内流与钾离子外流形成,我们针对心肌动作电位2期平台期这一内容设置的“小问题”是“为什么心肌动作电位要有2期平台期?为什么2期平台期要选择钙离子内流,而不是其他的正离子内流?”,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紧紧跟随着老师的教学进程寻找“答案”。随后在讲解心肌收缩特性,分析“心肌收缩对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依赖性大”这一特点时,便会及时引导学生回想前面提到的“问题”,一方面加强对心肌动作电位2期平台期产生机制及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将心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及心肌的生理特性有机的联系起来,使知识与知识之间“环环相扣、遥相呼应”[7-8]。

“大问题”可以涵盖整堂课甚至是整节整章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肺通气这一节教学内容时,我们设置的“大问题”是“气体和液体在物理学方面有许多相似的特性,在自然现象中‘水往低处流’,呼吸气体是如何流入或流出肺泡的,这一过程的动力是什么,而这一过程又会遇到哪些阻力,如何对肺通气功能的正常与否进行评价?”这一“大问题”只用三言两语即将有关肺通气整节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着学生“按图索骥”。3展示教师智慧和职业素养

鉴于教学活动越来越显现出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资源、及环境因素构成的生态性特征,教师智慧就愈发成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3,9]。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和丰富教学知识,即教给学生的知识(或“所教的知识”)和教知识的知识(或“怎样教的知识”)[4,10]。

3.1展示人体生理学知识的魅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摆明事实”,更要做到“讲清道理”。摆明事实中的事实就是指用敏锐的目光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包括实验中观察到的或是教材中提供的一些生理现象以及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与之有关的生命现象。例如在学习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主部分内容时,我们既可以通过生理实验直接观察,又可以通过张力-速度曲线任意取点分析,还可以找出生活中人人眼中皆有、更容易接受和认同的现象或事实,比如举重比赛,大家都知道在举重比赛中,杠铃的重量就是肌肉收缩的后负荷,所以杠铃越重,运动员就越不容易举起,因此有句成语叫“轻而易举”……。又如在讲解细胞生物电现象这部分内容时,我们除了注重讲清楚生物电的产生机制外,还将有关生物电方面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及身体健康联系起来,“人们离不开空气离子,它们通过人体的吸入影响着人体各个器官的活动。空气离子的试验研究发现,当空气中的正离子增多时,人会产生烦闷、燥热、疲乏等不安情绪;而当空气中的负离子增多时,对人体则有镇痛、兴奋、杀菌等作用。为什么人们常常喜欢“回归自然”,如去森林、草地、海边或水边漫步游玩?就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含大量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负离子,同样这也是为什么雷雨过后的空气会令人身心倍感舒适的原因所在。因此可利用空气中的负离子改善人的情绪或是治疗某些疾病,同时也有利于人体的康复”,从而使学生对生涩、抽象的知识产生了亲密、具体的感觉,尽量克服“传统的课堂教学以理性知识的传授遮避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对真实生活的体验”[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