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辅导课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课;磨课;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0-0024-04
2014年底,我参加了上海市第五届中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大赛现场决赛,执教的“有一种成功叫坚持”一课有幸获得一等奖。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在一次次试教―调整教案―再磨课―再修改中,我也亲身体验了坚持的过程,亲身感受了坚持的力量,这让我与学生谈这个话题时有更多的共鸣。
【案例描述】
片段一:由漫画想到的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无意中看到了《挖井》这幅漫画,下方的一行文字“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引起了我的注意与思考。我为这个挖井人惋惜,就差一点就挖到水了,只要再往深里挖一铲子,可能就有水冒出来。同时,我也意识到有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场景也合情合理:挖井人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做事风格很难挖出口井来。然而,现实中的我们无法全然看清事情的结果,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身处在过程之中,而过程到终点的距离却是无法判断的。
这使我想到现在的孩子们,他们物质生活丰富,生活中充满着各种诱惑,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缺少坚韧、坚持的品质。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时,或垂头丧气,或一蹶不振,不刻苦努力,甚至轻言放弃。有些学生不愿多看书、多钻研,一拿起书本就头疼;有的经常立志,经常下决心,但是遇到情绪不好或是挫折时,又灰心丧气,什么也不愿意学。这些都是缺乏意志力的表现。
查阅了文献资料、书籍后,我了解到学生的意志品质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据陈建绩、陈会昌的研究,12~15q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他们的意志品质有所下降。中学阶段是意志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应抓住这一时机,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逐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与强大的意志力。为此,我设计了“有一种成功叫坚持”一课,制订了详细的活动目标,并设计了五个环节“导入―回忆―感悟―自省―升华”来达到目标。
片段二:我是如何设计的
帮助学生找到坚持的方法是我这节课的重点,也是整节课最为重要的辅导部分,因此我特别需要攻关的是主题活动的设计。据前人研究可知,意志行动的心理阶段分为准备与执行两个阶段。在准备阶段,个体分析自身现状,设置目标,选择相应的方法,并做出决定;在执行阶段,个体执行决定,从而达到目标,并在过程中随时监控,不断调整。其实,每个初中生都有自己的理想、目标,仅仅是口头上说要有意志力相对容易,如何将理想、目标化为行动坚持下来,在执行的过程中如何不轻言放弃却困难重重。因此,这节课不是给学生形而上的想法或口号,因为这并不能激起学生的真实的体验与情感的卷入,而是要帮助学生学习到一些切切实实的方法。
为此,我在设计主题活动时,精心挑选了比尔・盖茨、郭晶晶、俞敏洪三位著名人物,他们皆是学生耳熟能详且充满正能量的名人,他们的人生中都有某一个阶段需要他们不断地努力与坚持去实现他们的目标,他们是学生学习的理想范例,我认真地阅读了三人的主要事迹或是传记,找寻可作为素材的人生片段,并加以整理形成文本。希望学生在阅读名人人生的关键片段后讨论、分享、感悟,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总结出坚持的方法。在分享与感悟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在别人的人生故事中收获与自己内心需求切合的点。对于尚未明确目标的学生,学习盖茨找寻自己的兴趣点;对于有目标的学生,学习俞敏洪制定详细的计划;对于坚持过程中轻易放弃的学生,学习郭晶晶的严格执行与自我激励……同时,在集中交流时,我也让学生分享源于他们自身或是同伴的好方法,这些坚持的方法来源于同龄人,更具借鉴意义。
在课堂中我希望学生能参与进来,结合自身的经历去分享,同时在辅导环节所接收到的坚持方法也可得以应用,辅导的效果也可得以检验。因而,我设计了“回忆”与“自省”两个环节。在环节二“回忆”:通过导入环节的铺垫,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并写下令他们印象深刻、甚至有些后悔当时没有努力坚持做完的一件事。在环节四“自省”:在辅导环节之后,邀请学生对所写下的心情小事进行再体验,请学生思考当时未坚持下来缺少了哪些要素。并且,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出一种二次尝试的情境与机会,通过问题“如果现在让你重新来过,你会怎么做?(或如果重回当时的经历,怎样做更好?)”引发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对自身意志行为的再思考、再感悟,学生在认清自身薄弱不足的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建构起自信心,当下一次再遇到同类事件时学生有法可依,并有信心与力量坚持完成。前后呼应的两个环节,学生依托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言之有物,联系自身实际情况去分析,更具针对性。并且,用学生自己的经历去教育学生,来源于学生,又回归于学生,学生的感受较深,辅导效果倍增。
片段三:一次磨课后
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我将漫画《挖井》作为素材,并配了一个师徒挖井的故事作为辅助加以呈现,故事之后设置了两个问题成功地导入了主题,但是整个导入的感觉十分干涩,学生进入课堂的准备状态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反倒是课堂结尾部分的小猪视频生动、有趣,学生们看得聚精会神,脸上的表情也更为生动,但是由于临近课堂尾声,可供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不够充裕,我也未对素材加以处理或是解读,这么精彩的视频放在此处好像有些浪费。到底该如何处理一下呢?
正当我郁闷时,教研员的建议为我指点了迷津。她建议我将小猪的视频作为导入更加合适,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辅导营造良好的氛围。在马老师的点拨之下,我又反反复复地将视频看了几遍,发现小猪的视频不只是趣味横生,这个搞笑、热闹的故事背后,向我们揭示了三个层次的意义:(1)想要实现一个目标,在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不懈的努力与坚持;(2)坚持不一定获得成功的结果,但再多去尝试几次,可能会峰回路转,到达成功的彼岸;(3)即便坚持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坚持的过程已经让我们收获了很多,其过程本身已经是一种成功了。思考之后,我删除了漫画《挖井》,将《Ormie》这一视频一分为二,重新调整了素材的使用与顺序。
视频第一段为小猪Ormie被置于冰箱上的一罐饼干的香气所吸引,用扫帚、跷跷板、纸箱、蹦床、马桶塞、电锯等作为工具,可却都没有拿到饼干,心情非常失落。我将视频在此切断,故事到此戛然而止,预留了一个悬念,小猪最终是否吃到饼干不得而知。把第一段视频作为整节课的导入,笑料百出的情节配以动感十足的背景音效,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通过两个问题有趣、自然地导入课题。第二段则讲述了这头嘴馋的小猪无所不用其极也要弄到饼干的过程,它尝试了各式各样令人捧腹、夸张搞笑的方法,最后它不经意的一撞将玻璃罐的平衡打破,饼干从上方落下,但当饼干刚要送入嘴边的一刹那,透明的饼干罐不幸地掉落了下来,罩住了它的脑袋。到此为止,小猪究竟是否吃到饼干仍是悬而未决,他可能就被这个玻璃罩困住了,但在之前做了这么多努力之后更大的可能性是它继续想办法把玻璃罩从头上取下然后吃到饼干。学生观看视频后,我通过两个问题引发学生对坚持的结果、过程中的坚持与放弃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此部分视频的分享作为课堂的总结,帮助学生对坚持这一主题的思考逐步推进深入,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带给学生的思考可以延续到课后、延及学生的生活。
【案例反思】
在这几个月的试教与磨课的过程中,我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开展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一、别小视一个生活现象
要上一节心理课,选择一个好的主题十分重要。选}的依据应该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可以是教师观察到的学生身上的一些现象,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等途径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选择的主题要切实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过分拔高、亦不过低。这样的主题才能让学生言之有物,促使情感的卷入、认知的转变、行为的调整。因而,心理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可注意留心生活中的现象,留心学生在学校或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留心与学生之间的交谈与互动,并认真研究与分析,自然有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教学主题,而这样的主题自然也是学生所需要的。
二、别小瞧课堂教学语言
每节心理课的背后都有前人的理论研究作为基础,而理论更多的是给成年人学习的,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将这些专业化的语言转化成为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使用生活化的语言,教师表达起来自然顺畅,学生听起来也不那么拗口。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教学目标,抑或是给学生的指导语、讨论的问题、口头的提问都应遵循这一原则。
例:在设计主题活动“他们的人生……”时,我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与总结,将意志行动两个心理阶段的核心要素转化为学生熟知的词语,使学生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更易理解其中的内涵。
三、别小看一个素材使用
主题确定后,需要选择恰当的素材为目标的达成服务。选择素材时,着重要考虑的是这一环节教师需要达成怎样的分目标,素材与分目标的匹配度如何。通常情况下,在设计教案前,教师已搜罗了很多好的素材。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教师看到好的素材想都放入到一节课中,这个时候需要学会取舍,教学过程不是素材的堆砌,而是教师经过思考后对素材的深入理解与恰当使用。因此,在使用素材前,教师须充分挖掘素材的内涵。教师眼里看到的素材不仅是素材,而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最有效的工具。只要我们多去思考素材所传达的意涵,了解素材的内涵,就能更大地发挥素材的作用。有时,同样的素材出现的位置不一样,效果也大不相同,教师也需特别留心处理。
四、别小觑一个环节设置
课堂环节的设置要基于活动目标,并围绕制定的目标而进行。可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氛围营造环节、辅导环节、效果评估环节、总结提升环节等。环节不是盲目设定,而应有其作用与意义,或导入课程,或为下一个环节铺垫,或为达成某一目标等。并且,环节与环节间不是随意地串联,应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且环环相扣、层级递进、螺旋上升。在环节的推进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去交流、去分享、去体验、去感悟。学生的生命与内容产生链接,产生共鸣,从而实现生命的成长。因而,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理清思路,认真分析每一环节背后的含义、环节间的逻辑关系,花心思写下每一句过渡语句,一堂思路顺畅的活动课亦不远矣。
五、别小见任何一个生命历程
在这近一年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到了教学行为与方法的改变,同时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给予我的更多。在一次次的试教过程中,学生们真诚地向我敞开心扉,让我对于他们的内心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有时,学生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一次课上,学生谈到了与父亲从金山骑自行车到杭州的事情,不禁让我对他心生佩服,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想心理辅导活动课就是有这样奇妙的力量,让学生与教师的生命产生链接,共同经历、体验与成长。心理教师见证着一个个生命历程的变化,更应小心呵护与珍视。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门心灵与心灵交流的学科,因而每一位心理教师都要特别注意在教育教学中,不小视一个生活现象、不小瞧课程教学语言、不小看一个素材使用、不小觑一个环节设置,始终抱着不小见任何一个生命历程的态度,用教师的“别”有用心来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理情疗法;心理辅导活动课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2-011-03
理情疗法是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创立的一种心理疗法。
理情疗法的理论基础是ABC模型,在其理论模式中,A指诱发事件;B指信念( 对 A的看法、解释与评价);C指后果(个体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结果)。C并非直接由A所引起,诱发事件A只是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A所持的信念 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不合理信念B的改变,在理情治疗中,治疗师往往要求来访者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驳斥(D),这是治疗的重心,艾利斯指出驳斥有三个步骤:第一是当事人要学会如何识别(detecting)出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即辨识思考模式中导致困扰的非理性信念是什么。第二是要学习以合乎逻辑、符合实际的思考模式与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debating),即挑战非理性信念的有效性过程。最后,则要学习分辨(discriminating)理性与非理性信念的差异,即将非理性信念由理性信念中区分出来,并检视前者是否造成情绪不良,而后者是否对情绪后果有所帮助。如果非理性信念可以被驳斥成功而令当事人具有理性信念,这种观念上产生的改变便可以使当事人产生新的认知效果、情绪效果与行为效果,即E,因而,艾利斯的理论也常常称为ABCDE理论。
艾利斯的理情疗法很显然能运用于心理辅导活动课,学生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都是由于不合理的信念所导致的,因此,运用理情疗法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改变不合理的认知,代之以理性的认知。现阶段,艾利斯的理情疗法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学校心理咨询,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这种疗法也逐渐地出现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但是,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应用相对于个别咨询还较少,并且难度也更大。以下针对理情疗法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运用时的目标、辅导教师的角色与功能、辅导过程、辅导策略以及辅导过程中的注意点进行探讨。
一、辅导目标
运用理情疗法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目标不仅要显示当事人的非理性哲学是什么,还要显示他们如何建构这些想法,如何较合理地思考。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快乐,减少痛苦,让学生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意义。
由于现行的课程时间一般都只有45分钟,这对于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开展显得非常仓促,因此,辅导教师在进行活动课之前,可以事先对学生的一些不合理信念进行调查,并探究学生形成这种不合理信念的缘由,有了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挖掘学生的不合理信念,引导学生生成合理的信念,形成积极理性的生活方式。
二、教师的角色与功能
应用于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理情行为疗法,其中心目的就是协助学生内化理性的生活哲学,而教师在辅导中正是扮演着潜移默化的角色。
首先,教师是指导者。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相当主动地进行探测与挑战的工作,指导学生挑战自己的非理性思考,指导学生如何停止自我责备及责备他人的恶性循环,指导学生如何避免成为未来非理性信念的受害者,指导学生面对他们的非理性信念与自我挫败的行为,指导学生接受事实等。
其次,教师是一位质辩者。学生的一些非理性信念往往是根深蒂固的,不可能通过很简单的指导加以说服,这个时候,教师需要以一种质辩者的身份出现,挑战学生原已接受或未曾怀疑就奉为真理的自我挫败信念,通过缜密的逻辑推断出学生原有的信念是非常荒唐的。
最后,教师还是一个示范者。例如,教师可以角色扮演或示范正确的思考模式,让学生发现自己可以做到哪些改变,并学习正向的思考、情绪或行为。所以,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可说是一位示范者。
三、辅导过程
1.解说阶段
在该阶段,教师首先要指出学生不合逻辑的地方,进而向学生讲述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如何或为什么会如此思考与行为,并且向当事人说明他们有许多非理性的想法,譬如“应该”、“最好”、“必须”等。强调不幸福、情绪困扰的原因是他们非理性的想法或信念所造成的。
2.证明阶段
教师向学生证明一直造成他们持续情绪困扰的原因是自己现在不合逻辑的思考以及一直重复着自我挫败的意念,而非早期事件的持续影响。在此阶段,教师需要援引生活中贴近学生的例子,运用艾利斯的情绪理论加以说明,使学生理解并相信情绪理论的正确性。
3.驳斥阶段
教师将事先收集的和学生相关的一些案例加以展示,教师协同学生一起思考并驳斥、质问、抛弃非理性的想法。让学生相信非理性的想法是可被挑战与改变的。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熟悉理性疗法的运用,另一方面也借此机会内化一些理性的观念。由于心理辅导活动课强调体验性学习,因此,此一阶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更好地内化学习。
4.建立阶段
教师鼓励学生建立或发展一套理性的生活哲学来处理自己不合逻辑的想法,对平时不合乎逻辑的想法进行合理的处理。如此可避免学生再陷入其他非理性的想法、信念或情绪困扰当中。此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并表达自己对如何鉴别并改变不良信念的看法,一方面可以广泛利用学生的智慧进行辅导,另一方面也可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5.行动阶段
教师鼓励学生将其新建立的理性信念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以减少困扰,创造较愉快的生活。为使学生更好、更广泛地进行理性思考,可以布置家庭作业类的认知作业以催化整合辅导效果。
四、辅导策略
理情疗法包括认知、情绪与行为三方面的治疗策略。现将此疗法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处理认知、情绪与行为的策略分别说明如下:
1.认知策略
(1)教导ABC理论
在辅导课上教导学生辨别其非理性信念,例如,“应该”、“必须”等,认清它们是从何而来或如何产生的。教师可教导学生运用ABC理论的概念处理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理论的文章,利用录影带、录音带等帮助学生提高技巧。
(2)驳斥非理性信念
教师将焦点集中在驳斥学生非理性、不合逻辑、绝对性、灾难化、糟糕透顶的信念。并说服学生改变或拯救自己不合理的行为,知道自己的困扰是来自于对此事件的看法,而非事件的本身。在较佳的辅导情境中,驳斥除了进入认知层次外,同时需要与情绪层次连结,使学生在心理上感觉有能力挑战自己错误的思考。
(3)运用自我陈述
教师引导学生以有意义、合情合理的自我陈述及建设性的假设来对抗非理性信念,通过觉察自己内在与外在语言的绝对性,理解到这方面的自我陈述会将自己导向挫败。学生学习以合理的陈述来取代这些自我摧毁的陈述,例如:“虽然我不完美,但我仍需接纳自己;虽然我乐意全力以赴,但我不需要求自己一定要有超乎完美的绝佳表现。”
2.情绪策略
(1)无条件的接纳
无论学生在辅导过程中的行为有多不好,教师都应予以无条件的接纳,且应引导学生如何无条件地接纳自己、无条件地接纳他人与无条件地接纳生活。
(2)平等、信任、和谐的氛围建设
和所有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一样,理情取向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同样需要建立一种平等、信任、和谐的课堂氛围,没有这种氛围的渲染,学生就不可能投入到活动课中,更不可能道出一些他们自认为比较“龌龊”的信念。
(3)时刻保持乐观积极的状态
教师在辅导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状态,许多看似烦恼的问题都是由于我们不合理的信念所导致的,只要我们调整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很多烦恼就会无影无踪。这种乐观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应的理性思考模式,从而减少心理困扰。
3.行为策略
(1)布置家庭作业
参加理情取向辅导活动课的学生都需要完成一定的家庭作业,这类作业主要是让学生运用ABC理论处理生活中所遭遇到的问题或困扰,从指定的作业中,找出个人的非理性信念并练习自行驳斥。例如,REBT诊断表格,就是让学生在表格的一边先填入触发事件、情绪或行为的结果及非理性信念,而表格的另一边则写上理性信念以取代或驳斥非理性信念。这样的方式可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信念如何造成问题并杜绝自我伤害的认知。
(2)角色模拟
角色模拟涵盖认知、情绪与行为三要素,主要是让当事人了解其非理性信念如何影响个人及其人际关系。它让学生模拟真实情境中的人物,或颠倒角色去体验和处理害怕的情境,经由互动,了解非理性信念在其中的影响,练习并加以挑战。角色模拟可以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的方法领会理情疗法的真谛,具有修正个人思考、情绪及行为的效果;并借由角色扮演给其他学生一个学习理情疗法的素材。
(3)运用幽默
鼓励学生使用幽默对抗使自己陷于困扰中的夸大思考或荒谬可笑的想法。例如,鼓励学生唱理性、幽默的歌曲,可避免严肃地对待自己,使自己对生活具有幽默感。艾利斯认为人们对待自己常过于严肃,所以教导学生使用幽默嘲笑自我防卫的信念而非嘲笑自己本身,从而减少造成自身困扰的固执、僵化的想法。
(4)羞恶攻击演练
羞愧和自贬常是人类困扰的重要根源,因此需要鼓励学生做某些原以为愚蠢、荒谬或害怕的行为让自己明白别人并未如自己所想的那样注意自己的表现,并以此说明这些事件并不是想象中的糟糕透顶;让学生学习接受自己,而不要受限于别人的反应。这种方法的目标在于增加自我接纳及建立责任感,而不是做些小丑活动来得到别人的慰藉。这个练习可帮助学生降低焦虑,并提供驳斥非理性信念的证据。
(5)强化及惩罚
强化及惩罚都有助于个体的改变。学生可在自己实践一项家庭作业后用自己喜欢的事物强化自己。同时,个体若无法完成其承诺的作业时应给予自我处罚。
(6)技能训练
理情疗法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运用时常常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训练、社会技术训练等,学生如果因训练而使行为更有效,即产生非常明显的E,那么将较少形成非理性信念。理情疗法认为,学生可通过获取过去所缺乏的技巧而觉得更有自信及经验,从而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上明显改变。
五、理情疗法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运用时的几个注意点
1.与非理性信念的辩驳要在平等、信任的氛围中进行
与学生非理性的信念进行辩驳,从而纠正不合理的思考方式是理情疗法在心理辅导活动课运用时的重点,但是,这种辩驳必须要在平等信任的和谐氛围中展开,具体来讲:
(1)尊重学生的观点,给与学生足够的时间来阐述他们的观点,不应该过快地打断学生,更不应该居高临下将教师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2)多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学生之所以形成不合理思维的原因,要耐心地听学生阐述,如果不明白时,要以平等的身份进一步向学生了解情况,从而明白其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根源。
(3)对事不对人,教师要辩驳的是学生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而不是学生本人,所以教师要从尊重学生人格的角度出发,建设性地指出学生信念的不合理之处,不应该指责学生,更不能讥讽学生。
2.合理的信念是可以商讨的
教师在备课时都会有一系列的“预设”,并会对课堂上所用案例中的合理信念进行预先指定,但是教师在具体的辅导过程中不能过分地依赖自己的“辅导方案”,而应该抱着一种商榷的态度,合理的信念并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教师要适时地检视自己所谓的合理的信念的合理性。
3.课堂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和思考度
课堂案例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托,也是课堂讨论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和说服力,如果案例脱离学生的实践或者并没有典型性的话,就很容易使案例失去价值。教育心理学中常常倡导那种“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境界,因此,案例选择除了具备典型性外,还应该具有思考力度,给人“回味”越深,启发性也就越大。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刘宣文.学校发展性辅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刘蕙晴.理情团体咨商对国小儿童同侪关系与理性信念辅导效果之研究[D].屏东师范学院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硕士论文,2004.
[4]陈源.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方法[J].福州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1).
[5]曾乃卓.理情治疗技术的课堂操作[J].福州师专学报,2002(2).
[6]段兴华,张星杰,侯再芳.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论及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3).
【关键词】手术病人;心理指导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299 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299-02
1.临床资料
我院从2004年1月~2008年9月收住妇科择期手术病人共86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8岁。
2.行为表现
我院地处农村,经济落后,很多手术妇女在精神上压力很大,怕给家人带来经济负担。手术本身是一种强烈的机体和心理刺激,特别是第一次手术的病人,因为对自己的疾病认识不足,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负担。患者术前往往因担心疾病的预后,害怕手术而焦虑、恐惧不安和猜疑,年轻患者担心手术后是否会变老,影响生育能力,也有的担心月经是否规律,是否影响以后的夫妻生活等等;老年患者因病情的严重性,对是否是癌症,手术的安全性、并发症、疗效、康复等问题忐忑不安。尤其是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衰退,常常体弱多病,加之心理脆弱,导致情绪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和术后康复。他们会对医务人员产生依赖心理,希望医务人员为拯救自己竭尽全力。
3.不良的心理因素对手术的影响
焦虑、紧张、恐惧、不安、抑郁、消极、悲观等心理状态,特别是接近手术期时病人的忧虑达到高峰。处于这种精神极度紧张状态下对施行手术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它可以影响病人的睡眠和休息,引起食欲减退、健康状况下降。更重要的是病人长期精神紧张,使机体适应环境的内分泌系统受损害。因身体内分泌激素维护着内环境的稳定,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都会使整个机体代谢和行为发生变化。人处在痛苦状态下,皮质类固醇激素明显增加,可使大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类固醇释放出来,以致出现了忧郁。因情绪变化可通过丘脑及由它控制分泌的激素影响免疫功能,从而减低机体对病毒、病菌、过敏物质的抵抗力而致病;同时减低了对手术的耐受性,增加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因此,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因素对于躯体或精神疾病也常常能起到治疗或促使康复的作用。
4.心理指导
4.1 入院时心理指导:病人入院时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在短时间内由一个健康人变成手术病人。使患者处于极度的焦虑恐惧之中,表现为紧张,坐立不安,心烦易怒或悲伤哭泣。护士首先是热情迎接病人,介绍病区环境,各项设施的使用方法,安置床位,介绍主治医生及自己。轻声询问患者的感觉和需求,使患者感到慰藉,早期与患者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
入院初期,患者除去对疾病的不安外,因住院失去作母亲、作妻子的作用心情沉重。针对此情况,可适当允许患者请假回家,处理一下家务,承担一些义务,使患者由此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增强治疗的信心。
4.2 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前是患者焦虑的高峰,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与病人交谈,鼓励病人说出心中的想法,所担心恐惧的事情,使自己的焦虑情绪得以宣泄。及时向患者提供从术前准备到麻醉配合及术后康复过程的程序性和感觉性信息,深入浅出地介绍手术过程及手术中会出现的不适感,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和良好的预后,并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使患者心情放松,增强信心。使病人充分了解,并教以当有不适感时,如何应用深呼吸或其它松弛方法来使之减轻,以及给以介绍手术完全方面的保证与经验等。必要时介绍本病区相同病例取得较好手术效果,情绪乐观的病人与其交谈,现身说法,使患者感受到置身于一个群体,减轻孤独感和不幸感。消除患者术前的恐惧心理,以便积极配合术前准备。另外可根据患者的焦虑程度,给予适量的镇静药物,减轻患者剧烈的应激反应,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日晨,护士应鼓励患者:你与其他患者一样,会顺利康复的,并预祝患者手术顺利,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将是一种极大的安慰。
4.3 术后心理指导:手术后,有的患者一侧卵巢已切除,有的子宫部分或全部切除,心理上有一种损失感和不完整的感觉,而且还包括,独立生活能力与自我估价等方面的损伤感。患者可产生性格上的较大变化。病人常因此表现为易激动,脾气暴躁,甚至不讲理,不愿活动,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所以应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解释,安慰和心理支持,应用正确的观点来引导病人,纠正他们对疾病和治疗的不正确的认识。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指导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要尽量体贴、关心、患者。告诉他们,对患者来讲,夫妻之间的情爱是任何爱都不能替代的,这种爱是帮助患者战胜疾病的强有力的武器。
医务人员也必须具有高尚的医德修养,视病人为亲人,主动、热情、周到地帮助病人,经常和病人谈心,了解病人的思想顾虑,介绍有关医学常识,使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此外,良好的医患关系对防治术后心理障碍方面有重要作用,术后经常观察病人,给予安慰和鼓励,护士要善于利用交谈的机会,引导病人自己探查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有的病人把自己的情况与记忆中患者相同疾病的人相比,预想自己也会有同样的结果,因此产生恐惧。这时护士要启发病人描述记忆中病例的情况,往往病人的情况在某些方面与他相比的人是不一样的,护士要抓住这个机会,纠正病人对自己情况的消极态度,帮助病人认识到在治疗疾病的康复中,自己所具有的优势,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自己的疾病,鼓励她们:我们曾经以顽强的精神战胜了死亡,更能以振奋的精神战胜疾病,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指导病人循序渐进地进行活动,使患者身体得到最佳恢复。
5.体会
人是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生活在一个社会环境中的有思想的高级动物。所以我们最根本的是要把服务对象看成一个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的统一体。人类的健康不再仅仅是指人的生理功能正常和没有疾病,更重要的是包括心理健康,心理状态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核心问题。随着妇科病患者的不断增多,妇科手术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通的治疗方法,如何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以一种知情、乐观、轻松的态度去主动配合手术,提高对手术的适应力?笔者认为做好心理指导很重要。通过心理指导,可以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增加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护士也应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注意总结心理的方法经验,充分发挥心理指导职能,进一步提高心理指导的效果,促进心理护理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1]。
关键词: 数学学困生 类型 成因 转化
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名学生,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情感。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人数不少的学困生。在新课程下,要做好学困生的工作,就必须掌握其心理特点、成因,遵循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辅导方法,如此才能把学困生转化好、教育好。
一、数学学困生的类型
1.从智力角度看。
有的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反应不敏锐,分析、综合过程不连贯,遇到一个新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或解答起来毫无章法,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这类学困生往往小学基础不好,再认能力差,对知识掌握慢,在学习中理不清知识的主次、先后顺序,数学课程中的普及性、大众性的双基目标都难以落实,尽管本人有心学,但无法跟上教师上课的进度,久而久之,积重难返,就成了一名学困生。
2.从心理行为看。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智力造成学困生其实很少,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问题导致的。我接触了一些学困生,与他们进行了交谈,了解了他们的一些心理状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1)自卑、畏惧心理。
数学内容向来具有枯燥无味的“坏名声”。它的高度概括性与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往往使学生觉得晦涩难懂。进入初中阶段,数学对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演绎能力要求提高,很多学生开始对其望而生畏,尤其是沉默寡言、表情呆滞、不爱发言、害怕老师提问的学困生。他们在学习上不是没有拼搏过、奋斗过,但与一般学生相比,付出同样的时间却达不到同样的效果,还经常受到批评,得不到教师和父母的关爱。在一次次尝到失败的“苦果”后,于是他们退却了,丧失了“自信”,产生了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
(2)封闭、厌学心理。
学困生由于在学习上无成就感,感到学习无乐趣,即使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也不愿向教师、同学求教,不愿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讥笑;不愿弄清所学的内容,课堂内外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及练习漠不关心,作业抄袭了事;对待问题缺乏积极主动的思考,不肯动脑,总是漫不经心,“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对数学毫无兴趣可言。
(3)依赖、惰性心理。
在数学教学中,学困生普遍对教师存在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新精神。总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尽可能地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并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生怕有哪一步抄错或少写。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被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
(4)急躁,心理波动大。
学困生的心理不稳定,受外界思想束缚的干扰和自身心理因素的制约大,听懂一点时就会表现出豁然开朗,显得异常兴奋和活跃,急于提笔就做,不顾教师在课堂上的继续讲评。结果是“作业都做了,答案全错了”;而当受到批评时,情绪马上低落下来,甚至不服气地嘀咕,影响纪律;如果听不懂或不适应其听课水平时,思想就开小差,影响了听课质量、教学秩序和纪律。
(5)思维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在六年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的影响下,学生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这种定势思维的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此外,还有逆反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等,这些心理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二、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1.学生自身原因。
(1)智力因素。
有些学困生智力水平不高,上课时目瞪口呆,也不知教师在讲些什么,甚至讲哪一门课都不知道。
(2)非智力因素。
①健康因素。罗马谚语云:“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体魄。”有些学困生因为身体奇差,动辄上医院,药当饭吃,一学期下来,没在学校上几节课,成绩自然就上不来,成为学困生。
②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又一因素,一些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对照例题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识记;上课时,思路跟不上教师,课后又不再学习,平时不重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重要环节;不善于比较、归纳、总结,不能使所学知识形成网络,从而影响数学的学习。
③学习兴趣不浓,意志薄弱。学习兴趣是指个体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知指向与情绪状态。郭沫若先生曾说:“兴趣爱好有助于天才的形成。”而数学学习中的学困生往往成绩不好,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他们普遍对数学缺乏兴趣,求知欲不强、意志簿弱、自控能力差,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坚持学习,使其学习成绩下降,学习成绩下降又使他更加厌学,自暴自弃,从而陷入“厌学―学习成绩下降―进一步厌学”的恶性循环中。
2.升学压力。
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影响下,大部分家长把孩子的学业置于第一位,最大的愿望是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孩子们从第一天挎着书包上学起,就面临着无形而又紧张的学习压力。其后果是导致大量学业不良学生的产生,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畏学,最终成为学困生。
3.不利的家庭环境。
伴随社会变动而来的是人们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猛烈地冲击着家庭的领地,导致产生离婚家庭、单亲家庭、寄养家庭、贫困家庭、富裕家庭等。这形形不同形态的家庭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4.数学学科本身的原因。
恩格斯指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思维方面,具有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但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性、抽象性、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并且系统性、概括性强,往往使学生觉得晦涩难学。
5.教师原因。
在“应试教育”大气候影响下,片面追求升学率,实行题海战术,使得学生忙于应付,对素质教育缺乏科学全面的理解,以师为本,满堂灌;教法单调死板,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灵活性;不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缺乏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错误认识和不公平的对待,等等。这些都加剧了学困生的产生。
三、对数学学困生的辅导
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爱学生,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尊重和信任。
每个学生都需要关心和鼓励,学困生更是如此。学困生自认学习成绩差,有自卑心理,感觉自己被老师遗忘,在班里无地位可言。他们在心理上就更需要教师的关注、理解和信任。课堂上,教师的目光应多投向学困生,多鼓励、表扬,哪怕只是细微的闪光点;课后应多找学生谈心、聊天,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用爱心与鼓励让他们知道老师就在身边,自己并没有被遗忘。学生受教师情感的感染,会对教师报以相应的反应,而对教师最好的反应就是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把学习看作一件愉快的事情,看作一件乐事,乐于学习,会以自己的努力学习来回报教师的爱。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情感。
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育不仅不应该使学生厌恶学习,而且应该使学生有一种不可抵挡的吸引力诱导着学习。”这种不可抵挡的吸引力就是学习兴趣,我们应该从两方面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直接兴趣的激发。直接兴趣是指个体对事物和活动本身的兴趣。
一般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爱好,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观察、个别谈话、家庭访问、浏览学生周记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了解的基础上承认他们,鼓励他们,有个人的兴趣爱好是一件有利于智慧开发的好事。
(2)间接兴趣的激发。间接兴趣是指个体对活动目的或结果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数学美,寓美于教,要有趣味性、有吸引力。如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一种“悬念”唤起学生追求“悬念”的答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力就会非常活跃。间接兴趣激发要有科学性,要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即“润物细无声”。如提问时,专挑简单的让学困生回答,让他们感觉自己“并不比人差”,并非一无是处,逐渐增强自信心,逐步战胜自卑感。只要学困生接受了教师,他们就会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地进行学习。
3.建立家校联系网。
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后,应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如离异家庭的子女常表现出固执、多疑、情绪不稳、孤僻、胆怯、沉默、悲观和怪癖等,教师对这类学困生应更加关心和爱护,经常和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让爱和教育的围墙没有缺口,而且家长的适度督促,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生动、愉快地学习。
4.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反映了传统上对教师知识储备的高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为学生学习而设计教学,这是教师的一项必要能力,因而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一般采用分层递进教学与成功教学法。
(1)分层递进教学。
这是探索在班级授课的条件下,如何使学困生得到适合的教学的策略,它改变了以往学生适应教学的传统教学思想,而提出教学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的观点。具体步骤有:
①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包括学困生)划分为若干层次。
②目标分层。
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教学目标。
③分层施教。
在课堂教学及其延伸部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区别的教学活动。
④分层评价。
通过形成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达到分层目标的情况。
⑤矫正、调节、分层提高。
根据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及时采取矫正、调节措施,鼓励一部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
(2)成功教学。
其基本思想是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培养成功的信念,达到学习上的成功。具体步骤有:
①低起点。
摸清学生知识准备和能力状况,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
②小步子。
即根据学生实际能达到的目标,把教学要求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各层次间的步子尽可能小些,把学生产生学习挫折的频率减至最低。
③多活动。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量参与学习活动,以增加其自我表现的机会,并延长其有意注意的时间。
④快反馈。
在每一层次的教学中,既有教师讲,又有学生练,还有教师查,快速反馈,可以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鼓舞。
学困生一般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记笔记、预习、复习。因此,教师要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前做好预习,圈出不懂的板块;上课认真听讲,适当做笔记;课后独立完成作业,及时复习。总之,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地指导,使他们的成绩逐步提高。
在几年的实际工作中,我体会到学困生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是难点,也是重点。转化学困生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热情耐心,持之以恒,才能帮助他们积极转化,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2]傅安球.离异家庭子女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一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及优势
(一)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可行性
1教学对象具有一致性
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成长性团体辅导”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团体咨询形式,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团体成员的主动参与,表达自己进而找到大家共同的兴趣与目标,重点放在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方面。故而“成长性团体辅导”比较适合于学生,他们文化程度相同、年龄相近、生活环境相似又面临同样的发展性问题,如学习中的问题、人际交往中的困惑等等,这种“同质性”的团体成员相互间更容易沟通,更容易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从而达到辅导的目的。可见,团体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构成知识的侧重点虽然不同,但其教育对象的指向却是相同的。因此,将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来是可行的。
2教学目标具有相融性
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是帮助成员通过自我探索的过程,认识、了解和接纳自我;学习沟通交流的社交技巧以及发展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责任感,关心、敏锐觉察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增强成员独立自主解决生活中矛盾和抉择的能力,更有信心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帮助成员澄清个人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会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团体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尽管各自从不同的学科角度阐发范畴与观点,但二者的教学目标却有着较多的相融之处,特别是在“人际交往”、“适应社会”、“澄清价值观”等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这就为团体心理辅导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来提供了前提条件。
3教学作用机制具有契合性
在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参与”、“互动”、“体验”和“反思”这四个环节是缺一不可的。“参与”是团体辅导的基础,只有调动团体成员的参与热情,才能使他们投入其中,获得感悟,促进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互动”是团体辅导的关键,只有通过充分互动,才能使各种观点碰撞,促使成员反思和自省;“体验”是团体辅导的深化,只有让体验者直接参加相应的实践活动,才会有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反思”是团体辅导的升华,也是团体辅导追求的最高境界。“参与”、“互动”、“体验”最终都是为“反思”服务的。学校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介共同构成的完整系统,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
(二)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优势
1有助于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教师说教、学生强制性接受为基础,这种方式对于思想极为活跃的学生而言往往效果适得其反,他们作为被管理、被说教的对象,往往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而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教师通过心理游戏、情景设计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同伴也同样存在,这就为每个成员减轻了心理负担,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宽松的氛围。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同伴为寻求改变而付出的努力给大家带去一种鼓励,增强了成员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了成员的潜能。
2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
团体心理辅导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创造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环境,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通过团体探讨、学习、交流、模仿、评价、反馈等方式,可以使学生了解自我观念和表现,学习良好的行为方式;健全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抗挫折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素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1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周密安排各个环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当好“导演”,做好教学活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每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影响心理体验的效果。具体做法是:选择一个光线柔和、相对比较安静的教室;检查准备好活动中所使用的各项设备、道具;使参加体验活动的人数保持在40~50人之间(刚好是一个自然班),以此保证活动质量。
2了解学生情感需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团体心理辅导必须通过参与―互动―体验―反思四个环节才能达到教学效果,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从两个方面创设教学情境。首先,应该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成长各阶段的需要、知识基础和智能水平、熟悉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结合学生的特点,恰当地选择和运用科学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打动、吸引学生,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情景中来,愉快而牢固地掌握知识;其次,应该在选择教学案例时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案例内容最好取材于学生的日常事、身边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就是事例的参与者,把自己真正地置身于这种情境中来学习和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恰当运用,达到知识和情感的内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真心、真诚去打动每一位学生,引导大家进入到情景当中,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从而形成激励与鼓舞,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转化为一种积极的、具体的行动。
3适当运用各种方法,实现良好教学效果
团体讨论法,是团体成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就一个共同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集思广益,沟通思想和感情,促进问题的解决,以修正自己的看法。主要有专题讨论、辩论、脑力激荡等形式。角色扮演,运用戏剧表演的方法,由团体成员扮演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角色,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训练技术。常见的有哑剧表演、独白法、比较法、创意情景法等。行为训练,是指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在学校教育中,行为训练也是一种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的方法。行为训练包括放松训练、自信训练、情绪表达训练、打招呼训练等。
三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明确辅导目标
团体心理辅导应以开发、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潜能和技能为核心目标,同时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体目标,体现出培养合作能力、和谐人际、心理防卫能力,具有良好的情绪情感和健全的人格并善于合作的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单元培训目标。
2把握学生情况
教师在课前需要掌握每位学生的姓名、年龄、学科专业、职位、身体素质和个性特点等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心理游戏、角色扮演等内容选择的活动方案。
3活动结果评价
活动结束时,学生自我的心理评估是团体的成长评价,也是“成长性团体辅导”的重要过程,因此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学生应结合活动内容,及时完成作业或进行拓展活动。
总之,将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以及共情、同感等理念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的“知识本位”、“教师中心”、“灌输为主”的固有模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辅导过程,使学生在教育中获得的认知更加深刻、真实,行为的改变也更为持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R].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42.
[3]樊富珉.我国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6) .
[4]唐慧敏,李志德.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6(14) : 27.
[5]罗国杰,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