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质疏松的辨证分型

骨质疏松的辨证分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骨质疏松的辨证分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骨质疏松的辨证分型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中药

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3-057-02

骨质疏松症的一种多因素所导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的妇女和老年人。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服用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方法与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期间,共接收80例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39例为男性,41例为女性,年龄在50周岁至85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0±9.1)周岁,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其中21例为肝肾阴虚型,13例为脾气虚衰型,10例为气滞血瘀型,16例为气血不足型,20例为肾阳虚衰型。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钙尔奇D片与阿法骨化醇片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每日一次口服西药钙尔奇D片1片,阿法骨化醇片0.5微克。

研究组则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进行治疗:

①肝肾阴虚型的患者,中药煎服:续断、知母、山萸肉、茯苓、枸杞子、川牛膝、泽泻、菟丝子、黄柏各15克,山药20克,熟地黄25克,太子参30克。按此药方进行每日一剂,煎服治疗。

②脾气虚衰型的患者,中药煎服:6克的甘草,10克的陈皮,12克的防风,续断、白术、木通、茯苓各15克,20克的山药,25克的杜仲,党参、狗脊各30克,45克的黄芪。按此药方进行每日一剂,煎服治疗。

③气滞血瘀型的患者,中药煎服:没药、木香、乳香各10克,土鳖虫、五灵脂各12克,续断、枳壳、川芎、赤芍各15克,20克的当归,丹参、黄芪各30克。按此药方进行每日一剂,煎服治疗。

④气血不足型的患者,中药煎服:6克的甘草,茯苓、续断、白术各15克,杜仲、当归各20克,白芍、党参、熟地、首乌、狗脊各30克,45克的黄芪。按此药方进行每日一剂,煎服治疗。

⑤肾阳虚衰型的患者,中药煎服:9克的灸甘草,10克的制附子,菟丝子、巴戟天各12克,续断、茯苓、木通、山药各15克,杜仲、当归各20克,黄芪、狗脊各30克。按此药方进行每日一剂,煎服治疗。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采用双能骨密度测定仪进行测定骨密度值,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骨密度值的增加幅度,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果患者能够正常生活,且腰部没有任何疼痛感,则表示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如果患者的腰部没有任何疼痛感,但是日常生活还是无法独立完成的,则表示治疗具有疗效;如果患者的腰部具有疼痛感,而且局部的畸形情况没有任何的改变,日常生活也不能独立完成的,则表示治疗没有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所有患者均经过3个月的治疗,对照组中有8例为显效,占总例数的20%,16例为有效,占总例数的40%,16例为无效,占总例数的40%,总有效率为60%;而研究组中有30例为显效,占总例数的75%,8例为有效,占总例数的20%,2例为无效,占总例数的5%,总有效率为95%。可见,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骨密度增加幅度的对比

对照组在治疗前的平均骨密度为(0.65±0.38)g/cm2,经3个月的治疗后,平均骨密度为(0.73±0.09)g/cm2;而研究组在治疗前的平均骨密度为(0.62±0.19)g/cm2,经3个月的治疗后,平均骨密度为(0.83±0.25)g/cm2。可见,研究组的骨密度增加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症是可能由于多种原因而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的下降,骨微结构被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通过本文将中医辨证施治法与西药口服治疗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西药口服治疗的对照组,而且研究组的骨密度增加幅度也要明显大于对照组。总而言之,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服用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见效快、疗效高、疗程短的特点,值得临床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宗辉,翟献斌,苏睿.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在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06,18(8):9-11.

[2]陈硕敏,谭泽林,叶建勋.中医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2,8(6):71-72.

[3]安启升,邱建文,刘学东.中医辨证施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8):148-149.

骨质疏松的辨证分型范文第2篇

王拥军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教授、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重点学科及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科带头人。

施杞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名誉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名誉所长,我国中医骨伤科学科带头人。

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并发骨折的危害性大,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群的健康与生命,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该病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人口与健康”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医学和社会学意义。

更早预测风险,让“骨松”可预防

如果骨质疏松症能早发现,早预防,则意义更加重要。目前,骨质疏松症的预测指标很多,诸如CT、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等。但是,这些指标属于预测骨质疏松的中晚期指标,而且检测费用高,检测设备要求高,不适合推广运用。如果这些指标发生了变化,也很难再恢复。因此,有必要发现更早的预防性指标体系进行预测。

我们项目组通过“证病结合”(病史采集和中医辨证,并结合西医检查)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在我国华东、华北、东南、东北、西北城市人口地区完成了骨质疏松症人群的调查(共计6447例),发现患者多出现倦怠乏力、骨骼疼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下肢抽筋、腿软困重、牙齿松动、头发脱落、夜尿频多等“肾精亏虚证”表现。证明了“肾精亏虚证”共占83%,其中“肾阳虚证”占34%,“肾阴虚证”占49%。

项目组又在上海市、北京市完成了高危人群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共计4250例),发现骨质疏松症早期即产生“肾虚”的中医证候。下肢抽筋是骨质疏松症早期症状,骨骼疼痛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症状。建立了“证病结合早期评估模型”,用以评估个体“骨量状态转移”的风险概率。

骨量状态转移----从正常到“骨松”的改变

“骨量状态转移”是指骨量发生变化的过程,就是指骨量从正常到减少、再到骨质疏松的过程。骨量即指骨密度,通过国际公认的DEXA检测,所检测出来的结果为T值。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若T值大于或等于-1.0SD,则为正常骨量;若T值在-1.0SD~2.5SD之间,则为骨量减少;若T值小于或等于-2.5SD,则可诊断为骨质疏松。

绝经 绝经年限每增加1年,骨量从正常转变为减少的风险增高39.7%,从骨量减少转变为骨质疏松的风险增高23.3%;

骨痛 出现“骨痛”症状,骨量从正常转变为减少的风险增高33.0%;

抽筋 出现“下肢抽筋”症状,骨量从正常转变为减少的风险增高31.8%;

消瘦 体重指数每减少1个单位,骨量从正常转变为减少的风险增加大约5%。

这个评估模型将中医证候特征作为危险因素与疾病危险因素共同分析,能够更加准确、便捷地预测骨质疏松风险概率――绝经期女性、下肢抽筋、骨骼疼痛者,是“三大”高风险人群。我们的研究还提示,越瘦的人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越大。在此呼吁,爱美的人士不要盲目减肥。

温肾阳、滋肾阴,达到肾主骨

目前,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除了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3营养支持外,临床上主要运用的药物有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双膦酸盐类、甲状旁腺激素等,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子宫内膜增生、乳腺癌、心脏疾病等。而中医药在防治该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遵循前期的临床流行病学数据,骨质疏松症多为肾阳虚型和肾阴虚型。

* 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多出现下肢抽筋、骨骼疼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倦怠乏力等症状;

* 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多出现下肢抽筋、骨骼疼痛、腰膝酸痛、腿软困重、齿摇发脱、潮热盗汗等症状。

我们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和中医“肾主骨”、“生藏精”的理论,提出了创新性的“补肾益精法防治骨质疏松症”理念。项目组对施杞2646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补肾益精类处方进行了配伍规律研究,研制出医院自制制剂温肾阳方(主药为羊藿、蛇床子)、滋肾阴方(主药为女贞子、旱莲草),并正在依此开发治疗骨质疏松性腰痛的中药新药。

临床上,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病证结合”的治疗模式,首先明确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然后辨证分型。随后,给予相应的温肾阳、肾阴虚中药治疗(目前主要是汤剂),再配合小剂量钙片(600毫克左右,大大小于常规的治疗推荐量)就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临床试验研究已经观察到,绝大多数骨质疏松症老人的骨骼疼痛、下肢抽筋等肾虚表现都有了很明显的缓解或消失,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通过检查发现,中药也能够明显增加并维持骨密度,并可以降低钙制剂、激素的使用量,降低临床副作用。

社区推进,综合干预防骨折

在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建立了“骨健康促进社区服务联合体”,建立了一套基于社区发病研究、临床医疗服务、诊疗技术设备与一体的“健康直通车”服务体系。

这辆“健康直通车”会定期开到居民小区为居民进行健康服务。在车上,有专业医生为居民采集病史和收集血液,进行免费的体检。车上配有DEXA检测仪,可以免费为群众测骨密度。评估完毕,医生会提供专业的指导建议。对每一个小区,我们都会长期跟踪随访,每半年随访一次,计划跟踪十年。

目前,我们已经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徐汇区龙华街道的50个社区,完成4371例社区中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症筛查。发现其中骨质疏松症患者有1000例,占调查人口的22.87%。对受检测人员,我们提供了中药、针灸、平衡操以及“十二字”养生功等综合干预措施的指导。希望通过长期的医患合作,减少老年人跌倒,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

奔走在街头的“健康直通车”

骨质疏松的辨证分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医证型 肾虚 脾虚 肝郁 淤血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的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腰背痛、身体畸形、骨折等。由于世界人口老龄化[1],致使该病发生率高[2],且合并严重并发症[3,4]。据统计,有25%的男性骨骼骨折是由OP引起的,女性OP患者发生骨折的可能性为40%(男性为13%),其中髂骨骨折的可能性为23%(男性为11%)。据统计,未来25年内每年将为OP这一疾病花费325亿美元左右,对个人、家庭、社会构成严重负担[5]。因此,WHO将OP列为四大老年病之一,对它的研究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医学课题。

中医无“骨质疏松症”这一明确的病名,但历代中医文献的记载中,“骨痿”“骨枯”“骨极”“骨痹”的描述与OP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极其相似,其中定性、定位比较准确的当属“骨痿”。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力图探讨其辨证的实质,以有助于OP辨证客观化、标准化。现将目前OP中医证型实质研究思路综述如下。

1 肾虚

《素问·痿论》云:“肾气热,则腰背不举,骨枯而髓减,发生骨痿。”认为其发病根源皆在于肾。《素问》中有“肾之合骨也”,“肾主身之骨髓”的记载,说明肾与髓均为肾之所主,肾之精气的盛衰关系到骨髓的盈亏及肾功能的状态。肾中精气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化生有源而强健有力;肾中精气虚衰则骨髓空虚,骨骼失其滋养而脆弱无力。说明肾精的盛衰与骨骼的生长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肾主骨生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肾气不足,影响骨髓和血之化源,精不生髓,骨失髓血滋养,发生骨骼脆弱无力之症。根据中医的脏象学说,肾的生长、发育、修复,都有赖于肾之精气的滋养和推动,随着年龄变老,肾气渐衰,筋骨解坠,临床可见腰背酸痛、骨痛等肾虚症状。基于中医的基本理论,近年来许多学者利用骨密度仪结合中医辨证对健康人群和肾虚患者进行调查研究,证实了“肾藏精,主骨”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6]。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虚证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人体骨骼中骨矿含量却逐渐减少,肾的盛衰与骨矿含量密切相关[7]。国内一些流行病学调查也证实了肾虚患者骨矿含量不但低于同龄的健康人,而且低于非肾虚的患者。肾虚是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将OP的中医辨证归属肾虚证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全国十三省市骨矿含量调查显示[8],人一生中骨密度的变化分3个时期:第1期为发育增长期(出生到20岁)骨密度持续增长;第2期为平衡峰值期(20~40岁),骨密度处于一生的峰值期;第3期为衰老下降期(40岁以后),骨密度逐年下降。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和《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描述:“女子七岁,肾气虚,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丈夫八岁,肾气实……二八肾气盛,天癸至……今五脏皆衰,筋骨懈堕,天癸尽矣。”肾气的变化规律一致。研究发现,肾虚患者的骨密度明显低于同龄组健康人,并且中老年人肾虚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高。由此证明“肾主骨”理论的正确性。现代医学对肾虚本质的研究表明,肾虚者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减退,性激素水平下降,进而引起肾功能下降,使单位体积中骨量减少而发生OP[9]。近年的研究也表明,补肾中药能使实验动物OP的骨骼改变,可见OP与肾虚密切相关[10]。

2 脾虚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是故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灵枢·决气篇》云:“谷人气满, 淖则泽注于骨。”《辨证录·痿门》云:“胃气一生,而津液自润,自能灌注肾精,分养骨髓矣。”《灵枢·本神篇》云:“脾气虚则四肢不用。”《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脾主四肢,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依赖脾精的滋养才能不断得以补充。若脾不运化,脾精不足,则肾精乏源,导致肾精亏损,骨骼失养,则骨骼脆弱无力,终致OP。陈士铎《辨证录·痿证门》云:“胃气一生,而津液自润,自能灌注肾经,分养骨髓矣。”又脾主肌肉,实四肢,骨骼的运动与肌肉发育和四肢活动是紧密联系的。脾运健旺,则肌肉发达健壮,四肢活动轻劲有力;若脾失健运,则四肢乏力神疲体倦,少气懒言,腰膝酸软。说明筋骨肌肉若要强壮发达有力,须补益脾气,促进气血生化。近十几年,经过各学科、各层次临床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认为中医学的“脾胃”主要属于消化、吸收、营养代谢系统。同时也涉及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的功能,而且通过健脾养胃可以调整这些系统的功能[11]。钙、磷、镁、蛋白质及微量元素Zn、氟等营养物质与OP的发生、密切相关。而它们均要经要饮食摄入和肠胃消化吸收。众所周知,维生素D与OP发生密切相关,维生素D的来源途径之一是小肠的吸收,经过肝肾的转化最终成为1,25-(OH)2-D3,而1,25-(OH)2-D3是促进肠道Ca吸收的唯一因素。Ca与OP紧密相关,Zn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机体没有功能性储存,一旦机体从外界摄取不足或排出增加,机体迅速处于缺Zn状态。Zn对骨代谢有直接影响,缺Zn可使生长缓慢,对胶原形成不利。另外,蛋白质和氨基酸是促进骨有机基质合成的重要原料,而且组氨酸、精氨酸、甘氨酸等可促进Ca的吸收[12]。研究证实体重的轻重及肌肉发达与否与OP有关,而机械性应力(如肌肉牵拉等)可对成骨细胞产生刺激,使其活跃,增加骨形成,从而防治OP [13]。

3 肝郁

《素问·五脏生成论》中有:“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若肝藏血功能失调,或肝血衰少,因精血互生又可致精虚,精虚则不能灌溉四末,血虚则不能营养筋骨,官窍筋脉失养,从而启动衰老程序[14]。肝藏血,主疏泄。《素问·痿论》云:“肝主身之筋膜。”《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肝气衰则筋不能动。”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或外邪阻滞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若影响于脾则脾失健运,气血化生不足而不能濡养筋骨;若影响于肾,则致精藏失职,肾精亏虚而不能充养亦致骨痿。肝主疏泄,调达气血,与全身血液循环有关。研究显示胆汁淤积性肝病(CLD,包括一系列的肝病)、酒精肝、病毒性等各种肝病皆可发生骨丢失[15]。统计显示1/3肝病患者存在OP,另1/3骨量减少,约20%发生非外伤性骨折。CLD并发OP的病因病理仍未完全明了,目前肝内胆汁淤积病症为首要原因[16],肝内胆汁淤积使肠腔中胆盐减少,引起维生素D,Ca吸收障碍。

4 淤血

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体虚气弱,易受外邪侵入,导致气机不利,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脉中,使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故老年人脾肾皆虚并伴血淤。肾虚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可致气虚血淤;肾阳不足又可致血寒而凝;肾阳不足,肝阳上亢,又可使血稠而淤,近年来研究发现这些都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变有关。血淤使机体微循环障碍,不利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导致细胞功能改变而使骨发育、生成紊乱而发生OP[17]。近十年来,中医药在防治OP的过程中,活血化淤方的应用占15.7%。根据中医“以方测证”理论可见淤血阻络是导致OP不可忽视的原因。OP是老年期发生的生理病理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及脂质过氧化损害的严重,不可避免会出现微循环的障碍和血流变的异常,表现为血黏度增加,流速减慢、携氧能力下降,管壁增厚通透性降低、严重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导致细胞功能丧失。细胞所需的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交换和利用都发生在由组织细胞和毛细血管共同组成的基本微循环功能完成的。微循环和血流变功能失衡、必然导致细胞能量代谢发生紊乱,细胞的正常功能发生障碍而影响钙的吸收调节而发生OP[18]。常世卿等[19]认为,活血化淤药物具有改善血流动力状态,扩张血管,增加组织血流量的作用,与益气补肾药物同用,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促进成骨细胞生成的功能,可使钙化骨形成增加,防止骨量丢失,增加骨骼强度。

5 结语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骨组织始终要经历骨重建过程,它包括激活期(Activation,A)、吸收期(Resorption,R)、形成期(Formation,F)、静止期[20]。0~30岁左右骨吸收小于骨形成,30岁左右以后二者趋于平衡一段时间后骨吸收大于骨形成[21]。OP是人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和退化等多种综合因素导致骨吸收与骨形成失去平衡,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所致。目前治疗OP西医药物主要是骨吸收抑制剂(雌激素、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等)和骨形成促进剂(氟化物等)[22,23]。

中医药采用整体调整的疗法,其中中药主要补肝脾肾,活血化淤,作为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促进增效、配伍适中安全”特征的中药(草药)复方已经开始引起人们开发的兴趣[24]。中药对OP的治疗有独特优势,辨证论治,标本兼治,副作用小,价格低廉,适于长期服用,可起到延缓OP发生和发展作用。中医疗法虽取得可喜的成果,但目前临床上仍缺乏统一辨证分型客观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客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结合,深入探讨证侯的内在机理,以揭示OP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这对于无临床症状的OP的辨证尤其具有意义。从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两方面提供辨证分型理论依据,阐明我们的研究思路,有待于更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TAKAO SUZUKI.Risk factors for Osteoporosis in Asia[J].J Bone Miner Metab,2001,19:133.

[2]丘明才.骨质疏松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医学杂志,2001,25(7):14.

[3]T.P.TP.Cindy L.K.Lam,Annie W.C.Kung.Awareness of osteoporosis among physicians in china.Osteoporos Int 2004,15:329.

[4]LiuZ,Piao J,Pang L, etal.The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primary osteoporosis and the incidece of osreoporosis in china,J.Bone Miner Metab.2002,20:181.

[5]HG.Mekercher,PHD,MD,CCFP(原著),李井泉(编译),家庭医生和骨质疏松症[J].中国全科医学,2005, 8(6):464.

[6]丁桂芝,李榕.从骨矿含量变化规律看肾主骨理论的科学性[J].湖北中医杂志,1991,13(2):27.

[7]赵玉堂,刘凯军,李金花,等.骨矿量含量与肾虚、骨主骨的关系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6,2(3):19.

[8]全国十三省市骨矿含量变化规律看肾主骨理论的科学性[J].中医杂志,1991,13(2):27.

[9]李进大.中药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及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药效学研究技术要求[J].中药新药与临床,1992,3(2):7.

[10]王玲,仲强惟.浅谈补肾益肝健脾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J].天津中医,2001,18(1):40.

[11]谢林,姚共和,郭振球,等.健脾养胃法治疗骨质疏松症初探[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16(4):7.

[12]危北海.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的研究[J].北京出版社,1993,140.

[13]穆刚.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证型实质的探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1):66.

[14]王玉芳,路永超.试论肝与衰老的关系[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4):245.

[15]Angulo P ,Thernean JM,JorgensenA,etal.Bone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revalence,severity and prediction of progression[J],J.Hepatol,1998,29(5):729.

[16] MenonKV,AnguloP,WestonS,etal.Bonediseasein rimary biliary cirrhosis:independent indicators and rate of progression[J],J Hepatol,2001,35(3):316.

[17]冯新送.白介素6与骨质疏松及其调节[J].中医正骨,2001,13(3):55.

[18]张荣华,丘和明.中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新进展[J].中医研究,1997,4:30.

[19]常世卿,王苏静,姚太顺.益气补肾活血法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48例[J].中医杂志,2003,44(2):139.

[20]于顺禄,白仁骁,郭若霖,等.骨重建过程“四环素活体标记”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在骨质疏松中的应用[J].中国体视学与图象分析,2003,8(2):119.

[21]Takao Suzuki,Risk factors for osteoporosis in Asia[J],J Bone Miner Metab,2001,19:133.

[22]黄力,李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11(1):112.

骨质疏松的辨证分型范文第4篇

摘 要 目的:观察骨松汤联合阿仑磷酸钠治疗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骨松汤对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影响的机制。方法:收治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骨松汤和阿仑磷酸钠片口服,对照组予以阿仑磷酸钠片口服。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骨密度、VAS疼痛评分、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和血清BA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骨松汤 骨质疏松症 VAS 骨密度 血清BAP

Clinical study of loose bone soup combined with alendronate in treatment of 30 cases with the spleen and kidney insufficiency type osteoporosis

Qin Limin,Gao Jianli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Urumqi City,Xinjiang 830011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oose bone soup combined with alendronate in treatment of spleen and kidney insufficiency type osteoporosis,an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loose bone soup effect on spleen and kidney insufficiency type osteoporosis.Methods:60 cases with spleen and kidney insufficiency type osteoporosis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loose bone soup and alendronate sodium tablets orally,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alendronate tablets orally.We observed the changes on bone mineral density,VAS pain score,serum bone 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P) in two groups after 3 months.Results:After the treatment,the VAS score and the serum BAP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Loose bone soup;Osteoporosis;VAS;Bone density;Serum BAP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特别是绝经后原发性骨质疏松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1]。中药“骨松汤”是我院治疗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的特色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脾肾阳虚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骨密度(BMD)

诊断标准:骨密度减少2个标准差以上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基本依据。需要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时可结合患者的年龄、病史、骨折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60~80岁;③中医证候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2]。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明确存在严重原发疾病,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血液性、风湿病、肾性、药物、营养性、失用型、先天性所致的骨质疏松症;②长期服用其他有关药物,不能立即停用;③晚期畸形、残废、丧失劳动力;④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⑤合并有心、脑、肝、肾脏衰竭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⑥在4周内参加或正在参加其他临床研究者。

治疗方法:①治疗组采用中药骨松汤治疗,骨松汤药物组成分为羊藿20g,骨碎补20g,杜仲15g,白术15g等。采用全自动中药煎药机,全自动水煎,袋装,2袋/剂,200ml/袋,1袋/次,早晚餐后半小时温服,同时口服阿仑磷酸钠片,70mg/次,1次/周,清晨空腹服用,同时喝水>125ml,服药30分钟内不能卧床,30分钟后可进食,连用3个月(1疗程)。②对照组口服阿仑磷酸钠片,70mg/次,1次/周,清晨空腹服用,同时喝水>125ml,服药30分钟内不能卧床,30分钟后可进食,连用3个月(1疗程)。

观察指标与方法:①视觉模拟评分(VAS)系统:对患者疼痛进行评分;②骨密度:使用美国Lunar公司的DEXA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第L2~4椎体骨密度的平均值,用药前和疗程结束时各检测1次;③血清BAP的变化。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 果

两组患者VAS比较:治疗后各组与治疗前比较VAS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骨密度的比较:治疗后各组与治疗前比较骨密度显著升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

两组患者血清BAP的比较:治疗后各组与治疗前比较,血清BAP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骨质疏松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骨代谢相关指标能够反映骨形成、骨吸收情况。骨质疏松症属于骨代谢性疾病的一种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和骨矿量低下,骨质量下降,脆性增强,在无明显外力作用情况下也能够发生骨折,属于一种全身性疾病[3]。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在骨质疏松治疗方面,中医药能够起到明显的改善,并具有肯定的疗效和优势。在中药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运用补肾壮阳药促进成骨细胞增长,从始至终重视阴阳平衡,通过中药实验已经验证到这点。

本次研究中观察到骨松汤不仅能够明显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症状,患者的骨密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本临床研究从VAS和BAP的角度观察骨松汤对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骨密度的影响,并且考虑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关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有关。本临床观察体现了中医治病的整体观念,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同时关注患者的客观指标和主观症状的改善情况,注重患者的主观感受,明显优于西医单纯见病治病的治疗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J].中华骨折杂志,2008,28(10):875-878.

骨质疏松的辨证分型范文第5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60岁以上老年人占整个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而据2000年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的结果,预测原发性骨质疏松人数约为880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6.97%,60岁以上的女性将患有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75岁以上的男性将患老年性骨质疏松[1]。老年人脊椎骨折、髋部骨折发生率增高,并发症严重,常长期卧床,失去生活能力,死亡率高达15%~30%,因此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症不仅是现代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化问题。

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在40岁以后,发生骨质疏松的情况都在增加,其特征是骨量减少,特别累及脊柱、股骨头及长骨端,骨的体积、密度降低;有急慢性腰背痛。有时轻微外伤即可引起脊柱压缩性骨折、股骨头骨折及长骨端骨折。但没有其他骨代谢病所具有的生化及放射学异常表现。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骨质疏松症的90%,分I型和Ⅱ型。I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于55~70岁的绝经后妇女;Ⅱ型: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生于7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

祖国传统医学对人体生长发育衰老过程中骨骼代谢的有机变化已有了系统而完善的认识。祖国医学历来主张,肾藏精,肾之精气充养五脏六腑,主管人体生、长、壮、老、已。《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亦即女子十四岁,男子十六岁左右性腺、生殖系统初步发育。女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男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随生殖内分泌系统的逐步发育成熟,身体肌肉骨骼的发育也达到顶峰。目前的研究表明,人体30~40岁骨量积累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值,而且骨骼肌重量与骨峰值呈正相关。正是所谓筋与骨的隆盛。

《素问・上古天真论》还谈到,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人体40~50岁开始生殖内分泌腺系统功能减退,骨量也随着年龄增长逐年减少,女性在绝经后5~10年内骨丢失显著高于男性;每年约为峰值的2%~3%,此后逐渐减少。由《内经》论述可以看出,肾中精气掌管着“任脉、太冲脉、天癸、肝气”等男女生殖内分泌等物质,这些物质功能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筋骨从逐渐强盛到逐步衰败,所以称之为“肾主骨”,“肾之合骨也”,“肾生骨髓”,故有“腰者,肾之府,摇摆不能,肾将惫矣。”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也越来越提上了议事日程。有关学者在基础理论及临床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基于传统中医药的理论认识和长期临床经验积累,肝肾不足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病理已达成共识,补益肝肾是为本病治疗的原则。

1 理论研究

首先在理论研究上,据全国十三省市骨矿含量调查合作组骨骼生长衰老规律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预诊的研究结果:该研究采用单光子和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中国健康人群的桡尺骨、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进行了测量,找出了骨骼生长发育和衰老的基本规律,从而确定了中国人群桡、尺骨,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的正常值范围,同时证明了中医“肾主骨”理论的正确,其中肾虚组骨密度普遍低于健康人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黄连芳等按照中医“肾主骨”理论,根据用羟基脲和泼尼松都能造成阳虚模型,也可能产生骨质疏松症的推论,用羟基脲和泼尼松造成阳虚模型,并观察了两者的阳虚状态下,对皮质骨的影响,C组分别与A1组和B1组比较,都出现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量丢失,从而出现皮质骨变薄,骨髓腔增大。结论:致“阳虚”药物泼尼松和羟基脲均可引起大鼠骨质疏松,但二者造成骨量丢失的机理不尽相同[3]。

2 临床及实验研究

2.1 临床研究

有关方面的研究论述包含内容尤其丰富,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运用的观察中,对症状、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和钙磷调节激素进行了分析研究。(1)如张氏以温补肾元为主,采用鹿角胶、龟版、紫河车和牡蛎等品,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连服4个月,结果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骨矿含量、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

2.2 动物实验

采用类固醇激素及去势等方法造成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对骨量骨生物力学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均显示有关中药具有良好的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1)如谢华等用骨宝对氢化可的松致大鼠骨质疏松进行防治,结果表明,低剂量骨宝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前者的骨吸收减少(-71%),骨形成增加(骨形成率+170%),骨量增加(骨小梁面积+29%,间隙-28%),各项骨形态计量学指标接近正常对照组,但体重尚低于正常组。但高剂量骨宝治疗组除了骨形成率及骨吸收率分别高于和低于模型对照组外,其他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有显著性。提示低剂量骨宝有防治氢化可的松所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的作用[14]。 肖建德等用中药龟丝补骨片防治大鼠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其对类固醇激素导致大鼠骨量减低有显著改善作用,部分作用机理为:抗类固醇激素的继发性甲旁亢作用,抗类固醇激素所致的代谢异常的作用,和刺激降钙素分泌的作用[15]。 (2)丁桂芝等用补肾中药对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影响进行了研究,使用补肾健骨胶囊对切除卵巢的雌性成年大鼠组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尼尔雌醇组进行比较,治疗组股骨骨载荷、韧性系数、骨强度、弹性模量等生物力学指标明显好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

3 结语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随着流行病学的深入调查,越来越明显地显示患病人群的高发生率,这大大激发了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兴趣。但就目前而言,在众多环节中究竟何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各种因素间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一问题仍未完全揭示出。致病基因的寻找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打开了一条新的探索之路,进一步的研究会确定骨质疏松的直接病因;找出敏感的基因标记,预测骨质疏松的骨折危险性;寻找新的基因克隆分子,开发药物防止骨丢失和逆转骨质疏松。而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从肝脾肾论治、病证合参、辨证求因、低毒副治疗作用等也为研究者留下了极大的研究空间,在今后的工作中,笔者认为,还应参照结合循证医学的方法,注意终点指标如骨折发生率及发生人数的观察,加强细胞学水平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对中药在骨强度、骨质量、骨结构方面的影响及机理进行研究,并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参考文献

1 朴俊红,庞莲萍,刘忠厚,等.中国人口状况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和发生率.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2(1):1.

2 全国十三省市骨矿含量调查合作组.骨骼生长衰老规律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预诊的研究.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5,1(1):1.

3 黄连芳,廖进民.不同致“阳虚”药对雄大鼠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6,4(5):1.

4 张乃钲.强肾增骨宁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6,4(2):15.

5 邓伟民,贺杨淑,冯永佳,等.补肾壮骨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1997,4(2):70-72.

6 葛亮,戴芳芳,蔡新.健骨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E2和PTH水平的观察. 江苏中医药杂志,2005,26(3):24.

7 谢晶,杜靖远,沈霖,等.补肾法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7,5(4):5.

8 陶有略,方亮,叶大付,等.黔岭藿合剂对大鼠卵巢切除诱发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6,4(6):10.

9 张秀珍,韩峻峰,钱国峰,等.仙灵骨葆对PMO骨密度及IL-6、TNF-α、IGF-1的影响.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10(1):90.

10 阎德文,肖建德,孙月玲,等. 中药龟丝补骨片对绝经后早期妇女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8(3):362.

11 王宏,王玲,李建军,等.鹿茸健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8(3):344.

12 周丕琪, 沈霖, 杜靖远,等.补肾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者IL-6、TNF-α的影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8(4):1.

13 郑湘宏, 黄霖.骨康液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4,3(12):20.

14 谢华,吴铁,黄连芳.骨宝对氢化可的松致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中国中药杂志 ,1997,22(4):238.

15 肖建德,肖强兵,阎德文,等.中药龟丝补骨片防治大鼠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7(4):343.

16 丁桂芝,曾天舒,周勇,等. 补肾中药对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影响的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5,3(1):1.

17 沈霖,杜靖远,杨家玉,等.密骨片防治去睾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7,5(2): 4.

18 王鑫国,李澎涛,房家毅,等.益髓胶囊对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保护作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7,3(2):26.

19 秦腊梅,姜良铎,肖永华,等.三仙汤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钙磷代谢的影响.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11(1):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