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科护理知识点

儿科护理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科护理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科护理知识点

儿科护理知识点范文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及资料总结的方法,将于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入住我院儿科ICU中的126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小儿电子支气管镜诊断与治疗,其适应症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不明原因的急慢性呼吸困难,呼吸衰竭;②在较短时期内,治疗无效的肺不张;③气管、支气管异物;④肺炎重症感染;⑤窒息性大咯血。其中0~6个月为24例,6个月~1岁为38例,2~4岁为29例,5~11岁为35例;男性患儿为69例,女性患儿为57例;病程为6h~3月,中位数为11.2d。本组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均为呼吸困难,合并呼吸衰竭者为75例(占75/126=59.5%),其中Ⅰ型呼吸衰竭为26例,Ⅱ型呼吸衰竭为49例。术前机械通气患者为38例(占38/126=30.2%)。术前存在肺不张患者为18例(占18/126=14.3%)。

1.2方法

1.2.1临床学方法

应该首先确定选择何种麻醉方式,其选择的根本依据为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加以选择。一般而言,超过90%以上的患儿均要在手术之前用麻醉剂进行镇静处理,手术之中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的条件下来完成严重上气道梗阻患儿慎用镇静剂,防呼吸骤停。14例患儿采用异丙酚2mg/kg/次全麻方式完成,术前4~6h禁食禁水。术前10min2%利多卡因咽喉部喷雾麻醉,术前5min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1~0.2mg/kg,阿托品0.01~0.02mg/kg,以镇静和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入镜时迷走反射心跳骤停。根据年龄选用小儿电子支气管镜OlympusP260F,XP260F(前端部直径2.8mm,4.0mm,活检孔道1.2mm,2mm)。电子支气管镜经鼻插入,经气管导管或经气管切开口进入,边麻醉边进,依次观察咽喉,声门,气管,左右支气管情况,参照胸片和或胸CT所在病变部位重点观察,必要时局部刷检涂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支原体(MP)衣原体(CP)及病毒检测,赘生物、异物钳取活检。术中常规经皮SpO2。心电监护及无创血压监测。开通静脉通路,床边1/10000肾上腺素液备用。支气管镜滞留气道时间取决于患儿心肺功能及缺氧耐受情况,小婴儿可通过活检孔给氧方式(0.5~1L/min)。机械通气患儿可利用气管导管接麻醉气囊手控通气,从三通管入镜方式,不间断通气保证氧供,维持SpO285%,90%以上,整个操作过程有专人负责监护,气道管理,静脉用药(护士),必要时麻醉师在场负责麻醉管理,做好并发症防护[4,5]。

1.2.2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出现的一切数据均由EXCEL与SPSS13.0两个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出现的所有平均值均以χ—±s的形式加以表示。两组统计学分析:用P值加以表示,若P>0.05,则说明两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若P<0.05,则说明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尤其在P<0.01,则说明两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小儿电子支气管镜对患者双重作用的结果分析

经过实际的临床研究发现,小儿电子支气管镜不仅能够对ICU中的患儿所患疾病加以诊断,而且还能对其进行治疗,这就是所说的小儿电子支气管镜对患儿疾病的双重作用。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得知:①小儿电子支气管镜对本组患儿的病情诊断率达到93.7%(118/126);②小儿电子支气管镜对ICU患儿还具有治疗的作用,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其显效率为44.4%(56/126),有效率为51.6%(65/126),无效率为4.0%(5/126)。具体如表1所示。

2.2本组患儿的发病原因分析

经过实际的研究与数据的处理及统计,对于新生儿及小婴儿而言,其常见的支气管危重症的病因,占41.3%(52/126);在婴幼儿时期,导致患儿严重的呼吸困难的病因主要为气道有异物或是气道炎症,占62.7%(79/126)。

儿科护理知识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儿科护理学;应用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为主,侧重于知识的实践性,因此对于儿科护理学教学而言可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1项目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设计原则

1.1以学生为核心,逐步展开协助和引导在项目教学法中,要充分意识该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差异,差异性表现为:将课堂的中心转变为学生,让学生发挥在项目教学中的主动学习能力,成为知识的构建者。此时教师的主要的任务是改变以前以教材为核心,以传授为主体的形式,站在协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上,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1]。

1.2选取恰当的项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项目教学法中较为重要的一点是项目的选取,在选取项目时应当本着科学、合理、难度适中的原则,依据学生实际能力挑选适宜的项目,从而既能让学生学习到新的知识,又不会因为知识太过深奥产生退缩心理。在项目选取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题材的拟定,在和谐的互动的大背景下确保选取的项目中既含有现实中对象,还包含课堂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点。

1.3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发挥学生的能力

教师是任何教学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师法时,教师应当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良好学习环境,提供优质、充足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2]。在良好的学习学习环境下学生可以利用更多的情景发挥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验证自身所掌握到的知识。在项目教学法中关键是让学生展开协作学习,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和分享,在群体中吸收彼此优秀的观点,在群体的思维意识冲击下产生新的火花从而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1.4综合评价学生,以项目完成情况为依据

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法应用离不开最终的综合评价,项目教学法的评价方式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不是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更为侧重于项目的完成情况。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能围绕着项目展开合理的设计,能否围绕设计合理的实施项目并完成项目是综合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

2项目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2.1项目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教学步骤

项目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教学步骤分为5项,第一是项目的提出,即选定项目课题,在选定教学中一个知识点后通过合理的情景创建项目,从而争取可以在现实问题中予以应用,并以此为出发点明确好项目的任务,并设定项目目标;第二是制定项目计划,在有效的计划下可为学生后续展开和实施项目提供一定的帮助,因此学生应当互相讨论确定好项目实施的步骤和程序,制定好之后需要请教师帮忙指点;第三是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即按照步骤二制定的计划内容,分好小组和小组成员,明确个人的工作内容,按照项目的计划程序逐步实施;第四是检查评估,在项目按照计划完成后,先由学生对自身完成情况实施评估,再由教师检验并加以评分。然后双方共同分析项目过程中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第五是将项目的实际成果加以应用到实践中[3]。

2.2项目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实际应用项目教学法需要选取基本的知识点,比如儿科常见的疾病为项目,对应教学步骤展开实际应用,例如选取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护理为项目课题。第一步通过情景确定好项目的任务和目标。一4岁男儿,冬天易患感冒于3日前表现出咳嗽症状,同时伴有发烧症状体温在38℃左右,患者精神尚可,初期父母以往为感冒症状。但是后期患儿咳嗽加重并伴有黄痰,此时对患儿进行检查,发现患儿肺部湿罗音并在咳嗽后会消失,再加上患儿查验后白细胞数量和中性粒细胞数高于正常水平,且患儿肺部正常无异变故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设置任务目标和任务:①引起患儿生病的主要原因?②患儿患病的症状?③应当如何让对患儿进行治疗?④在护理诊断时注意事项?⑤帮助患儿制定护理措施。然后展开第二步计划制定程序,将学生总共分为6组,并选择好组长和组员实施交流和讨论如何完成任务;第三步在交流和讨论后实际执行计划,此时教师应当给予一定的指导,避免发生较大的偏差;第四是检查评估,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人汇报并加以自我评分,之后由教师给予统一的评价,并评出六个小组各自的成绩,并对项目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如急性支气管炎的患病主要因素、临床的表现、判断的方式以及护理的措施给予重点讲解。第五可以带领学生到医院展开相关病例的实践,深化学生的认知。

2.3项目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注意问题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际应用中首先应当注重学生项目的完成度,而不应当仅注重学生对于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项目教学法是一个整体、全面、系统的知识框架,因此应当教会学生整体认知知识框架,并在此基础之上细化为多个目标,从项目中的各个模块中对应达到小目标。其次应当注意的一点是虽然教师不处于教学中的主体任务,但是仍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教师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解答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恰当的学习情景,给予项目的审核和综合评价。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项目教学法中的协作学习,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搭配方式分配给学生不同的项目任务,避免不合理的分工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尽量用互补的方式提升每一个学生的项目执行能力。

3结语

项目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意识,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作者:李冬艳 单位:德州学院医药与护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段慧琴.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2):36-37.

儿科护理知识点范文第3篇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本校2015级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将两个班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79)采用提问式复习法教学,对照组(n=80)采用传统复习方法教学,两组学生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学生无选择偏倚。除了复习方法以外,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学时数、考核内容、授课教师无差异,具有可比性。2.方法实验组具体实施步骤(1)按计划讲授理论:在实施前,按照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讲解理论知识。(2)设计问题: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问题能激发学生不同的思维。提问时要避免使用质问的语气,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并将对话双方置于平等的位置上,学生会因感到被尊重而主动参与到对话中来。好的提问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积极创新。比如知识点“乳牙出齐的年龄”,设计的问题是“幼儿补充维生素D应补充到几岁?”,引导学生思考。(3)布置任务:每次理论课结束,要布置下堂课提问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课后预习掌握。(4)课堂实施:每次新课前,随机点名请学生到讲台上回答提问,避免在座位上回答时有其他学生提醒的弊端;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相关联的知识点,也要随时提问。(5)记录: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情况在花名册上做好记录,对于没有回答正确的学生,要求再回去复习,下一堂课的课间要求他们继续回答教师之前提出的问题。(6)教师点评:学生每次回答完问题,教师针对知识点进行总结评价,帮助学生巩固提高。3.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学生每周用于学习的时间。(2)考核通过阶段测验和期末考试对两组学生进行比较,采用的试卷相同。为避免改卷中主观因素的影响,测试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接轨,全部采用选择题型,成绩采用百分制。(3)问卷调查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匿名式问卷调查,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回收率、有效率均为100%。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等六个问题。学生给予评分,每项勾选“是”得10分,“一般”得5分,“否”记0分,汇总两组学生的得分。(4)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成组资料的t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结论一在学习自主性方面,整个学期实验组学生学习花费的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结论二理论知识考核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结论三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示教课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三、讨论

儿科护理学教学的传统复习模式往往是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前回顾复习,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式念书配合,复习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容易遗忘,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提问式复习法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上的重、难点问题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改变教师总结复习的模式。我们在儿科护理学的课堂教学中应用提问式复习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发展。1.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课时安排较紧张,教师平时很难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通过随机提问式的复习方法可以了解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如果没达到,教师应调整计划或授课方式,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2.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表明,适当的压力可以产生积极作用,可以让人的记忆更加敏锐,提高工作效率。教师在课后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任务,对于缺乏自律的高职学生而言,是给了他们适当的压力,以此督促其在课后自主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会逐渐养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3.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所接受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授课,他们很少有机会站在大众面前发言,导致部分学生有轻微的社交恐惧症,表达存在障碍。为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进行提问式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回答问题。刚开始进行的时候,有许多学生因为害羞、紧张等因素,无法有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能比较自然地站在讲台上表述自己的答案和观点,以此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4.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表2可以看出,提问式复习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往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全面、系统地讲授给学生,尽管已经讲明了重点、难点,但教学环节单一,形成了课堂教师讲、课后学生不复习、课终忙考试的“填鸭式”教学。学生面对烦琐的基础知识常常陷入注意力不集中、疲于应付的困境。而提问式复习法使教学空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复习不再是教师的总结,而成为学生展示学习效果的舞台。在解答和总结环节中,教师不只是复述、强化教学重点,还通过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效的肯定,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极大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树立了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有效提高了学习成绩。总之,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提问式复习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问式复习法教学提升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性,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使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杨艳婷 单位:梧州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金传宝.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J].外国教育研究,1998(2):40-44.

儿科护理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横向思维教学法 儿科护理教学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34-02

儿科护理教学是一门应用性突出的实践科学,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判断及实际工作能力,最终目的是通过学校的短期理论学习达到综合性应用人才需求。本文研究者综合多年儿科教学模式,提出横向思维教学方法,探讨其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本校2014级3年制护理大专班两个(全为女性)。随机选择其中一个班级采用横向教学法联合纵向教学法作为实验组(30人),另一班级学生采取常规纵向教学方法作为对照组(30人)。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1)实验组: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综合目前现教学阶段易混淆的相关章节制定采取横向教学联合纵向教学内容,同时给予参与教学者课前培训,达到横向教学水平;举例教学支气管肺炎,临床上常见表现以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肺部查体可闻及湿性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明显斑片影,但实际应用到临床,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对同样具有发热、咳嗽、咳痰的呼吸系统症状鉴别能力。(2)对照组:采取纵向教学法,系统从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并发症等依次阐述,学生的学习以垂直记忆为主,其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及授课老师均与实验组一致。

1.2.2教学内容

以李素玲、谢玲莉主编的《儿科护理学》为教材,依据学校教学大纲具体要求进行相关内容教学。

2.教学评估

2.1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从学生感性层面了解教学反馈效果。问卷评价等级分别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取分值5、4、3、2、1相匹配。

2.2理论考核

进行儿科护理学理论知识考核。考核采取闭卷考试模式。

2.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采用t进行检验。P

3.结果

3.1两组学生对2种教学评价情况

见表1。

3.2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结果比较

见表2。

4.讨论

横向思维方式是法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博诺教授针对纵向思维提出的一种看问题的新程式、新方法,也称水平思考法。主要通过观察和探索不同事物在同一历史时期的联系,以及不同事物的特征对于事物整体进程的影响,并透过现象,发现事物变化运动的规律,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这就是横向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横向思维法逐渐向课程教学倾斜,但在护理教学中运用横向思维法未见报道。

本研究采用横向思维方法,通过对两组护理生分别观察传统垂直教学模式与横向思维联合纵向传统模式的教学疗效区别。问卷反馈信息得出,横向思维联合垂直教学在课程气氛、参与主动性、知识理解情况以及知识掌握情况、知识外延情况、教学课程设计合理、临床使用情况方面均优于单纯使用传统纵向教学模式,而解决问题能力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而在理论考试检验情况中得到印证,两组在期末儿科护理学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横向教学法联合垂直教学法改变了既往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模式,试图从不同方面、从事物共性中寻求异常点,扩大思维广度,从而在其他领域中得到解决问题的启发。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横向思维教学法,能够将知识点进行横向比较,拓宽思考宽度与广度。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教学使用横向思维法联合纵向思维,有助于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更好更快更深地掌握知识,并进行反向思考,以产生新的思想,提高教学效率。

儿科护理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角色换位法;儿科护理教学;应用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1],本次实验对其儿科护理教学的方式进行探讨,选择我校2014级护理6班和8班两班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2014级护理8班采取了角色换位法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具体的报告如下呈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校2014级护理6班和8班两班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并将参与实验的成员,按照其教学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n=65例)与研究组(n=65例)。研究组中,最小年龄为17岁,最大年龄为20岁,平年龄为(18.5±0.8)岁;对照组中,最小年龄为17岁,最大年龄为19岁,平年龄为(18.2±0.9)岁;排除标准:(1)不愿意参与本次实验学生;(2)年龄不足16岁的学生;(3)非本班的学生;(4)无法完成教学内容的学生;(5)对本次教学模式存在抵触情绪的学生。研究组学生以及对照组学生在年龄层次、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成员采取一般的模式进行教学,本次选择的教学内容为消化系统类疾病的护理,主要包括(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以及生理特点、口腔炎与婴儿腹泻等知识点的讲解。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角色换位法的教学模式,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首先在开课前先叮嘱学生对其教学内容进行预习,以便达到更好的的教学效果,在授课时再将65个学生分为3个小组,使每个小组对其消化系统类疾病的护理知识进行学习与探讨,20分钟后,再由组内的成员推荐出1名学上台扮演老师的角色对其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整个教学过程需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每次角色转换的时间为15分钟,在教学完成后再由老师对其教学的内容进行点评,每个小组均需上台进行讲解[2]。1.3观察指标。教学完成后,对研究组以及对照组的学生教学效果(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与满意程度进行测试,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证明其教学效果越佳。1.4数据处理。收集本组所有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χ—±s)来表示,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的比较分别配以t和χ2检验,当显示(P<0.05)。时,则提示在比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效果的比较。测试显示,研究组学生的教学成果以及满意程度与对照组学生比较,具有显著的优势,研究组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动手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组间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见详细情况见表1:

3讨论

为了实现实用型的教学模式,保持培养目标以及教学目标的统一性,本次实验将角色换位法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工作中来[3],如此一来不仅使教学效果以及教学内容得到了提高,还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人文素质得到提高,对其综合素质的增强有着积极的意义[4]。角色换位法的应用不仅可使学生对掌握当堂教学的内容,还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增强其学习的兴趣,使其自觉的投入到教学情境中来,与此同时还可充分的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对其知识的掌握以及领悟有着积极的意义。另外新型的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其学习能力,上台授课的学生需具备一定的胆量,且必须对教学的内容做到充分的掌握,并采取合适的沟通技巧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传授[6],因此角色换位法也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技巧,其后续的实践操作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7]。本次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以上教学方式有着较高的满意程度,通过自学、自排等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合作能力、临场发挥能力以及知识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8],其中沟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提升最为明显,学生在对患儿、护士、家属等身份的扮演期间,不仅能对其家属以及患者的交集心理以及痛苦进行了解[9],还可对其医护人员的责任进行了解与体会,对其工作的态度与方式进行了领会,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10]。另外该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也使其领悟到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的不容易,更对其家长的艰辛进行了理解,使其意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对其工作投入更多的耐心、信心、爱心以及责任心,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次研究组学生在应用角色换位法进行教学后,其理论知识以及动手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组间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由于该种教学方式需对其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理念进行改变,并和学生进行互动,老师也需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参与,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点评,从而起到更好的教学价值,如此一来,就对教师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不仅需对其课本的知识进严格的掌握[11],还需对其教学进行科学的设计,对其相应的临床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做好突发状况的解决措施,因此就需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备课,从而提高其整体的教学质量[12]。

综上所述,角色换位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以及满意程度,对其知识点的领悟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学价值比较明显,对其后续的学习以及工作均有着积极的效果,具有在教学工作中广泛推广的意义。

作者:肖细祝 单位:广东省河源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杨小青,贾莅彦,殷梅等.“角色扮演法”、“角色换位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0):80-83.

[2]杨红樱.儿科护理中的“角色扮演法”及“角色换位法”[J].职业技术,2015,12(3):57-58.

[3]李秀丽.“角色换位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4(7):145-146.

[4]姜钦扬,李岩.“角色换位”在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5(2):69-70.

[5]王静.角色换位下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心理体验[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6(2):493-494.

[6]袁桂丽.浅议”角色换位”在主体性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0,14(22):50,71.

[7]李溥郁.假如我是……——对班主任“角色换位”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4(62):228-229.

[8]石英.角色换位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2(10):130-130.

[9]牟银勇,吴波,胡南等.“换位思考”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6):172-172,173.

[10]花玉荣.角色换位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4(12):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