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私立学校的管理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管理 学生管理
现今我国的普通高等院校都采用的是集中化管理模式,几千名甚至上万名学生住宿在面积不大的校园里,一般6到8人一间宿舍,十分拥挤,对他们的管理采取的是学校派出专人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我国已经运行了几十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十的召开,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种模式的优缺点。优点就是高校的管理者已经习惯于这种模式,形成了一套在此模式下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缺点也是十分突出的,主要表现在:
1、不利于学生的生活。我国的大学生来自祖国四面八方,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并不相同,6个或者更多的学生生活在一起,必然产生很多不和谐。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晨练,起得比较早,就会影响其他同学休息。20多平方米的房子塞满6、7个学生的床和行李,谈不上什么高质量的生活。再看看高等学校的食堂,普遍存在着味道不好和卫生状况不佳的情况。食堂虽然会得到学校的一定补贴,卖出的食品价格不算太高,但是厨师的技术不佳和责任心不强,学生普遍反映伙食没有味道,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这是在“喂猪”。同时更为严重的是,食品不够卫生,学生经常会在食堂的饭菜中吃到杂物。我国高校中建立食堂是为了有利于学生的集中管理,但事实证明,这种方式不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
2、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大学生的学习与高中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区别,高中生知识的获得主要靠记忆,而大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靠理解。大学老师的授课往往不是事无巨细,而是脉络式的讲授,这种教课方式需要学生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去理解消化,因此晚上需要学生去自习。我国高校晚上也安排了不少课程,所以学生不一定能在学校里找到自习教室,这就需要在寝室内完成自习。而宿舍里至少六人的环境极不利于自习,首先,如果有人玩游戏或者聊天,其他人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其次,不自习的坏习惯容易传染,只要一个人不自习,慢慢会传染其他寝室成员也不自习,使他们不能在学术上不断钻研。
3、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这种集中管理其实是中学教育的一种延伸,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学校派人管理,学生更像保姆照顾下的孩子。这种模式培养下的孩子往往自主生活能力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进入社会以后很茫然,找到一份工作后也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产生彷徨情绪。大学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去适应社会。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只能去小型的或者私营企业就业,这种企业一般不提供住宿和伙食,需要本人去租房和自己解决吃饭问题,现今的大学生由于已经适应集中住宿的环境,进入类似企业往往会感到很不适应。这只能说明我国的大学教育还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只有打破这种集中住宿管理的模式,才能使学生更早贴近社会、适应社会,从而更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
鉴于这种学生的集中管理模式的缺点,我提出建议:贯彻民主管理精神,我国高校实行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所谓学生自我管理,就是指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食宿。这种方式在美国等西方高等院校中较为普遍的实行,我国如若修改为这种模式,必将带来三方面的好处。
1、有利于学生的生活。实现自我管理以后,学校不再提供住房,学生需要去社会上租房。有人会提出我国的贫困大学生比较多,让他们去租房必将大大增加他们的开支。我认为,这种想法过于简单。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租房比现在的居住校园会增加开支,但是,随着租房,就会扩大与社会的交流,接触不同的人群,从而向其他人学会谋生的手段,在课余时间可以去打短工,赚到的收入可以弥补租房的支出,甚至可以自己赚钱交学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的各个城市也新增了很多非全天工作岗位,这些工作大学生都可以去应聘,事实上,现在很多大城市的麦当劳、肯德基、德克士等快餐企业都大量的招聘大学生去打小时工。不仅如此,大学生还可以去做家教、当售货员等等。现今我国很多高校在对学生集中管理的过程中,不准学生去打工,这种禁令往往导致学生脱离了社会,也无法摆脱经济窘境。因此,一旦实行学生自我管理,他们出去租房,反而很可能实现经济自给,同时,租房后,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不会产生必须和生活习惯不相同的同学同住的烦恼。
2、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以后,学生居住在自己租住的房屋里,比较安静,学生可以在白天上完课后,晚上进行有效的自习。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在一种安静的环境中,我们高校中的未来的人才才可以多学习、多思考、多创造,毕业后成为栋梁。同时,在租住的房屋中,还可以发展自己的事业。在美国就有这样的例子,著名的世界首富,微软公司的总裁比尔盖茨上大学的时候就在自己住的地方编程序,首先是和别人一起合作开发DOS系统,后来又以他为主开发了视窗操作系统,为他赢得了巨额收入。试想一下,如果比尔盖茨上大学时,是8个大学生住在一起,生活习惯各异,环境吵闹,他能开发出开视窗操作系统吗?所以说,学生自我管理有利于他们的学习。
3、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未来社会必将是激烈竞争的社会,教会学生去适应社会,是当代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让学生自我管理,让他们自己去租房、打工、解决伙食问题,必将使他们从孩子成长为大人,在毕业之后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同时,学生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后,可以把管理才能运用到创业上。美国就有很好的例子,戴尔公司的总裁戴尔在大学期间,在自己的房间内为其他大学生组装电脑,赚到第一桶金后,开办了自己的公司,现在戴尔公司成为全球知名的电脑销售公司。另外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雅虎公司的创始人杨致远,他也是在大学期间建立自己的搜索网站,进而渐渐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品牌。这些例子说明,美国大学生实行自我管理,大大地培养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毕业后能够较快地融入社会。中国的大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差的毛病由来已久,实行自我管理是一种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对学生实行自我管理是大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一直以来,学生管理是高等院校管理的首要工作,因为其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其他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因此,每一所学校都对此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1]。只有搞好学生管理工作,才能有助于建设和谐校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1 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
目前,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领导干部、班主任、专业课教师(以下简称教师)、学生四支队伍分离的问题,尤其是领导干部往往与学生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领导干部只负责各自所管任务,教师只负责课堂教学,班主任只负责学生管理,学生是被教育者与被管理者。四者之间没有很好的相互配合与沟通,导致领导干部、班主任、教师与学生各自为政。鉴于此,积极探索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使领导、班主任、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形成合力,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2 “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简介
“四位一体”是指领导干部、专职班主任、教师与班委共同参与学生的管理。
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群体,既是高校的管理者,又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四位一体模式下,起到兼职班主任的作用,主要负责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专职班主任是高校学生的直接管理者,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可见,大学班主任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平时工作中,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工作,如学习、自习、考试、纪律、安全等在内的学习生活问题,以及学生的情感、意志、人格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思想方面的问题。
教师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同时肩负着教书与育人双重任务,在“四位一体”模式下,除了完成课堂教学、课后答疑外,还要保持与学生的联系,关注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对学生个体或班级给予学业、就业以及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指导,同时及时与学生班主任沟通,学生工作提出建议,而在医学院校部分教师还可以担任医学见习任务,或者是“导师制”方式针对部分学生开展特定的培养方案,以促进优秀学生成才。
学生自我管理主要是由各班级学生选择班干部,组成班委会,一般情况下,班委会成员思想品德好,政治素质高,积极进步,热心为广大同学服务,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学习成绩优秀,综合能力强,在同学中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说服力。他们在班级的日常管理、学习活动、文体活动、基础文明建设等事务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建立的可行性
学生管理工作单靠专职班主任管理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况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学生的思想也越来越趋向早熟、复杂化,但这种成熟和复杂化一般是“夹生饭”[3]。专职班主任面对一百多名的学生, 其存在的问题很难及时有效解决,尤其是深层次的问题更触及不到,久而久之,学生不再依赖班主任,能自己解决就自行解决,不能解决又无处宣泄的就等于在心中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一旦有诱发因素就会导致恶性事件发生,如校园暴力事件、学生自杀事件等。面对班主任数量不足、工作量大、学生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现实,我们必须发挥领导干部、专职教师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即在学生工作管理队伍中补充领导干部、专职教师、班委,一方面弥补班主任工作不足,另一方面由于领导干部、班主任、教师及学生班委在学生管理中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重要的作用。
4 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优越性
四位一体管理模式较以往的管理模式有明显的优越性。
4.1 密切了领导师生之间的联系
“四位一体”模式下,领导干部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思想动态,积极改进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班主任则上与领导直接沟通,下与学生联系,成为领导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师则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加强,除了课堂学习,还有了课下、课外的联系,可以教学相长,及时纠正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而学生则可以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2 使各方面的工作顺利展开
人们普遍有一种“敬官、畏官”的心理,有些政策有领导来传达可以更好的起到威慑的作用,可以更好的传达学校的政令。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班主任都是专职的,并且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年龄和学生差不多,工作经验欠缺,这就导致其在学生面前没有威信,在传达会议精神、布置工作任务时没有一定的效力,导致工作很难开展。这时候如果有领导干部加入班级团体,协助班主任进行管理,由于领导干部本身的工作经历,职位级别,在处理一些重要事情时会更加有利。
4.3 加强了相互监督
领导干部在完成兼职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对专职班主任的工作起到了监督促进作用;班主任随堂听课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了监督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随意性。而学生则成为领导干部、班主任、教师工作的见证者,可以通过学生“评师、评教”来考察各方面工作的成效。
5 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1 明确责任,合理分工
在四位一体模式中首先应当明确各部分人员的责任,防止互相推诿、扯皮,又要防止越位管理,家长作风,包办。各类人员尽可能的完成所负责的责任,遇到疑难重大问题,可以共同讨论协商。研究制定适合本学校的《专职辅导员工作条例》、《兼职班主任工作条例》和《专职教师学生辅导工作条例》,把各自工作职责细化,变成可操作的规则。
5.2 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首先做好试点,在某一专业,某一班级,做好示范,总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等经验成熟以后,逐渐向全系、全校扩展。
5.3 做好保障,服务师生
四位一体管理模式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学校要全方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以至经济方面的补偿,比如针对晚上辅导的老师给予交通补贴等。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培养和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已引起国家、社会和家长的重视。笔者通过实践,对学院艺术教育模式的的建设提出几点看法。
笔者认为,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就是要以新的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质量观为指导,针对学校艺术教育实施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制订不同层类的艺术施教基准,构建学校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模式,以确保学校艺术教育质量不会大起大落,具有持续发展的后劲。我院是一所成人高等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小教、初教类师范生,近年来,毕业的学生大多走向小学。这对在校学生的艺术教育势必提出新的要求。而针对我院当前艺术教育而言,资金不足、师资缺乏、硬件奇缺是实际的问题,但如果利用现有的资源,加紧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管理体系,是保证学校艺术教育质量,提高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一、在学校教学方面,应形成适应学校质量标准的艺术教育模式。
制订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划、管理的标准细则、课程评价、学生成果评价,从而构筑具有本校特色的艺术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在教师方面,加强艺术教师素质和队伍建设。如教学技能的提高。如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组班教学。现在我们已经在试行“l+X+X”这个模式.1表示每学年要上一门必修课,必修课中第一学年为书法,第二学年为硬笔书法,X为选修,在选修课中第一学年为美术,第二学年为音乐形体舞蹈。另一个X是参加一个艺术社团,学习一项艺术技能。
二、在实践方面。将德育与艺术教育活动的结合。
把各种艺术教育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的载体: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艺术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内提高质量的同时,要把课外作为课内的拓宽和延伸。使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等。我院每年都有志愿者组队赴周遍城市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举办文艺宣传晚会、采风、美育教育等,它不仅使广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了初为人师的艰辛,了解了各地美育教育的现状,也检验了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丰富并完善了自身的专业结构,培养了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三、组建学生社团。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信仰型、学术型、文娱型、实践型等四类。
其中文娱型社团是以成员的兴趣、爱好相同为基础、为满足其成员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建立的非专业化的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学生社团;实践型社团是以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勤工助学或提供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而结成的社团,如法律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建立社团的目的应该是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广大学生不仅能够在各类社团的群体活动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更能够在社团生活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社会竞争力。这两类社团都可以成为学校艺术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管理好这些社团,管理好教学以及社员的积极性,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每个社团配备一位专业指导教师,每周进行专业训练。在学生社团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参与非常重要,从某种程度上甚至是社团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因而必须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师指导社团的积极性主要应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社团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来自于对教育和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来自于学校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和提倡。除此之外,校、系两级也可以运用一些必要的手段来加以刺激。如:教师的指导活动折合为一定工作量,由校或系适当按其工作量支付一定报酬;也可同时将指导活动时间转化为一定教学时数.规定为职称升级的硬项指标之一等。我院的社团指导老师就享受“折算课时”这个待遇。
(二)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各项审美实践活动。如每年4月开始的社团文化艺术节.是各个社团在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推出了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一些文化活动,比如说原创小品短剧比赛,服装设计汇报展演、书画比赛、歌舞专场等等,成为学生认识美、实践美、创造美的舞台。
四、研究成效
(一)艺术课的“I+X+X”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收到预期的效果
1.大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开发,调动了众多学生参与音乐、美术等活动的积极性,既满足了喜爱艺术的学生的心理需求,又使他们的情感更为丰富和深刻。通过细致人微的情感陶冶和艺术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挖掘出他们的艺术潜能,开发他们的智力、以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发展。
2.艺术技能的专项学习,培养了一批艺术尖子学生。在没有影响教学的情况下,较短的时间内涌现出大批“艺术能手”.充实校园文化生活。美术类的技能学习,使校园艺术绘画展.书画展,越办越大,艺术水平越来越高。音乐类的技能学习.使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艺术表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艺术专项的学习,为一些学生发现自身的艺术能力.为今后就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举办每年一届的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校园的主流文化.充分发挥了艺术教育的功能。
1.有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安全的文化环境。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青年学生所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青年学生所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青年学生原本纯洁的心灵,尚未成熟的审美观、价值观受到“不良文化”的侵害,甚至导致一些人最后走上犯罪道路。我们认为,青年学生所面对的“文化安全”问题,不比其面临的“人身安全”问题轻,二者重要性是一样的。“人身安全”事关青年学生的生命,而“文化安全”问题事关青年学生的另一种“生命”,能否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是否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否成为一个各方面健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生命”更为重要。因此下工夫开展文化艺术节等系列在学生中有影响的文化活动来吸引学生,营造校园的主流文化,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2.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素质教育的实施关键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即让受教育者都能学到适合他们学习的东西。学校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我校体育文化艺术节活动寓教于乐,让每个学生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让学生一次次受到了美的教育,得到了美的真谛,真正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
3.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一所好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才能将学校管理落实到终端。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属于一种动态管理,而动态管理是较高层次的一种管理形式,全校学生干部通过对每一项活动的策划、组织、参与、评判,初步认识和掌握了动态管理的一些要领,从而提高了学生干部的策划创意、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加快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的节奏。
五、几点结论
【关键词】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制度构成
中职学校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是根据中职学校实际将公司的制度管理、经营管理、文化管理方法融入到班级管理中,通过班级“仿真公司”模拟的企业情境使学生得到锻炼和适应,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班主任在公司不是CEO,而是公司顾问。董事会是公司事务的领导核心,公司下设纪律督察部、后勤保障部、文体宣传部、办公室等部门。2010年以来,《中职学校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与分析》课题组在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十几个班级相继开展的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改革的实验,分析了众多班级的实验数据,不断优化,力求制订了比较完善的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的班级制度。
一、考勤制度
由纪律督查部负责全班的考勤工作,做好考勤记录,及时向董事长汇报出勤情况。考勤分为上午第一节课考勤、下午第一节课考勤、晚自习考勤、集体活动考勤及不定时考勤。对于考勤中出现的违纪现象,实行虚拟奖金扣发制度。如普通员工无故缺勤1次扣1分,部门主管无故缺勤1次扣2分,每月累计无故缺勤2次,扣发基本工资的50%,并责令其停职检讨。包庇、隐瞒缺勤和重大事故人员,责令其停职检讨。周内无迟到、早退、旷工、请假的加全勤奖100元,月内加全勤奖200元,并在同等条件下享受评优评先的优先权。要说明的是本条例内的员工工作效率分值1分为虚拟奖金10元。
二、晋升制度
根据月考核或者学期考核,个人虚拟工资和奖金收入所得的排名在前者可以考虑推荐晋升。每学期公开竞聘岗位,凡本班人员均可竞聘,要述职并投票。全班实行干部轮换制,每期换届一次,以使每一名学员都能体验不同的岗位。董事会及部门经理,如有突出实绩的,酌情加5-10分并优先晋升。董事会及部门经理出现因失职或渎职、腐败等造成公司蒙受损失或发生事故的,将视情节扣出相关责任人3-8分并降级。董事会成员在一周内扣分达8分以上,将被撤销董事职务。
三、绩效工资考核制度
1.基本工资的核定。每位员工每月的基本工资为虚拟工资1000元,董事会成员或部门经理应在履行职责成效显著的条件下加200元。
2.浮动奖金的考核。 奖金按工作量和工作业绩计算,发放虚拟货币。在学习完成情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一次性获得300-500元奖金。学习情况由各任课教师考核,按认真、比较认真、一般、不认真评价,分别获得不等浮动。每月选出最差员工2名,在总结会上通报批评,扣发虚拟奖金200元。
3. 工作业绩考核。工作考核分为周考核、月考核和期末考核。每周完成工作学习计划的90%为优秀,完成工作学习计划的60%为达标,完成工作学习计划的60%以下为不合格。月考核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类。月考核优秀的员工发给一次性虚拟奖金200元,并给其家属发去贺电,同时优先评优、晋升、度假旅游。同时还加大学期考核的力度,办法与月考核相似。
4.特别奖励。对班级有特别贡献者,要特别奖励,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班级建设的活动,如技能竞赛、文艺演出、文明宿舍。凡经过核实的好人好事行为,全班予以通报表扬,并计入额外虚拟奖金100元和告知家长予以表扬,且在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
四、民主监督制度
成立纪检处,负责对子公司的运行发展进行政治检查,对子公司的各项经济发展指数及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存档,同时杜绝、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的出现。纪检统计处设处长一名,副处长两名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纪检处有权对董事长、总经理和各部门提出质疑,并要求答复和说明,对不符合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懒散的人员,可提名股东大会提请重新选择人选。
五、财务制度
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以提高班费使用效率、维持班级正常运转和促进班级活动的开展为宗旨,财务管理工作要贯彻“勤俭、高效”的方针,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在班级活动中制止铺张浪费和一切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消耗,使用合理。自觉接受系、处等上级部门的检查指导,并按其要求不断完善制度、改进工作。
在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和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也遇到了一些困境,如公司化班级制度如何走内涵发展的路子,避免陷入企业模式的形式化;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如何延伸到课堂,如何把公司化管理机制引入教学管理,让学生在实训生产的过程中感受更浓的企业文化。这些,课题组将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蒋亚萍,闵亨峰.“搭建‘公司制’班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技术(科教版),2005(7):46-50.
论文摘要:解读了内尔·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关怀理论对我国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启示。
关心与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有些人真诚地关心知识,关心伟大的事业,关心物质世界,关心动植物。却对同类的人缺乏同情。也有些人精神贫瘠,对任何人或事物都漠然视之,在漫无目的的人生里没有关心,也没有信仰。还有一些人形成了一种扭曲了的“关心”概念,以关心的名义于危害他人的事情。目前,人们对关心的需要深刻而迫切。可是,当前的教育目标并不是培养会关心的人。而是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学校对学术成就的强调加深了孩子们对成人的不满。他们抱怨大人们不关心他们。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111echallengetocareinschools: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中疾呼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改革,并大胆描绘了她的新教育愿景——以关心为核心来培养学生。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同时诺丁斯强调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可能用金钱和权利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
一、内尔·诺丁斯与她的关怀教育理论
内尔·诺丁斯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教师进修学院的教授。具有数学和自然科学学士学位,数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哲学与理论博士学位。并且是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约翰·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近年来国内有很多学者对诺丁斯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以其为基础思考学校德育问题。《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是内尔·诺丁斯在关心伦理与教育方面的重要著作。书中要求我们彻底反思人们长期以来所信奉的教育理念,并认为以传统学科教学为核心的普通教育课程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的理想课程。学校对学生语言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过分重视。却对学生的其他天赋和才华严重忽视。学校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少数学生的学术进步。她论述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关怀教育,并认为这一教育模式和发展学生智力是没有冲突的,相反这一教育模式是向教育者们提出这样一个挑战:在引导学生探讨最重要问题的时候,如何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书中系统论述了她的关怀伦理学和关心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论点:
1社会变化与教育改革带来的教育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这些社会变化带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百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声称,没有成人真正关心他(来自美国女子军团的调查)。现在孩子们最大的抱怨就是“没有人关心我们!”他们感觉自己游离于学校功课之外,与教师们也格格不入。世界在他们眼里充满困难和敌意。然而同时,大多数教师们都勤勤恳恳地工作,并且声称他们心里装着学生,教师们也许确实愿意关心学生。但问题在于,他们无法与自己的学生成功沟通。建立关心与被关心的关系。
学校面对这些变化采取的措施就是添加各种各样的课程或者强调某些教学法的改变,这些仅是技术层面的改变。诺丁斯通过分析学校改革来阐述她的观点——对课程标准化的强调不仅无益于学校改革。而且实际上还可能导致学生们更为严重的游离行为。对于人们试图将教与学简化为一种模式,即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按照一定的方法去学,那么他就能够获得知识,而且他所得到的知识与其他掌握同种方法的人所获得的完全一样,诺丁斯认为这样的方法根本就不存在。她一针见血地指出:“追求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其实是旨在消除不愿看到的行为产生。”这也导致了教师与学生不能一起认真探讨那些行为,仅仅通过打压学生的不当行为来维持课堂秩序。
2.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与新教育模式的构建
诺丁斯认为关心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不管教师多么努力地关心学生,学生一方却感受不到关心。学生们抱怨“老师不关心我们”,这样的抱怨提醒我们,一定是在师生关系的某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诺丁斯认为,在讨论教学以及师生关系时,教师不仅需要建立一种关心的关系——教师在其中成为关心者,教师也有责任帮助学生发展关心能力。并非所有的人都具备了关心别人的能力,也不是人人都学会了关心知识、其他生命以及客观事物。我们想当然地把关心视为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可以由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学校目前把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二次方程式上,而不去关心任何一个具有终极存在意义的问题。诺丁斯认为,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学好我们教的任何东西。一个教师如果真正关心学生,那么他会认真倾听学生们的不同需要,并且给予不同的反应。目前的学校并不是一个启迪智慧的地方。她认为学校教育面临挑战。必须将关心引入学校。
教育中的关心不同于生活中一些简短的关心关系,它建立在一种牢固的信任关系基础之上。这种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它需要时间,要求连续性。学校生活应该是学生整个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仅仅为了学校生活而去学校学习,与其他日常生活缺乏连续性,这样的学校生活无疑是干枯无意义的。学校生活还应该与学生人生中其他的生活阶段浑然一体,如果学校生活只是突兀的一个阶段,是其人生中的一个跷板阶段,它就成为一种活生生的被人为割裂开的与整个人生不连续的阶段。诺丁斯认为为了有效应付时代的挑战,把关心引入学校,必须重视教育的连续性,教育目的的连续性,学校场所的连续性。师生关系的连续性。
二、关怀教育理论对我国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诺丁斯的许多观点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同样富有启示意义。她所描述的由于社会变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学校中人际关系冷漠、学生抱怨没人关心等等,这种现象在我国职业学校尤为普遍。在我国,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来说基础等各方面素质较弱。他们较少得到教师、家长以及其他社会方面的关心,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很紧张。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恶性循环目前在我国职业学校愈演愈劣。然而,在我国很少有学者像诺丁斯一样著书立说在职业学校中呼吁“学会关心”。此外。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尽管目前针对职业学校的改革可谓大刀阔斧,尤其是课程方面的改革更是进行得如火如茶。但是像诺丁斯描述的情况依然存在:学校重视理论的学习,使得这方面有优势的孩子获得多得多的成功的机会,而其他在动手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擅长的孩子则较少获得成功的机会。他们缺乏别人尤其是老师的充分理解与尊重。他们常常是处于被关心的边缘。
因此,关怀伦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更富启示:
1.关心的关系性
“关心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因此,在关心关系中,付出重要,接受同样重要,双方都能感受到彼此的行为反应更为重要。关怀的关系性包含有关怀的相互性之意,关怀者和被关怀者对关怀关系的维持和促进都负有责任。在职业学校,经常有教师抱怨学生对他们的关心根本不当一回事。也当然不乏学生抱怨老师根本不关心他们。这样的抱怨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师生关系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了?是学生对教师的关心不予理睬。还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够?抑或是教师与学生在关心的关系中移位错位了?根据诺丁斯的描述,关心者的心理状态是以专注和动机移位为特征的,专注即“当我真正关心一个人,我就会认真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愿意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这是关心过程的关键因素。在我国的职业学校,当教师“关心”学生时,其心理状态真的处于一种“动机移位的状态”吗?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领导的压力、家长的要求去关心学生,为了让他不再惹祸,让他努力学习将来找份工作提高就业率,还是真的从学生个人角度出发去关心他?这种“关心”与诺丁斯强调的“关心”之间的区别值得探讨。同样。关心关系的成功建立取决于道德环境、特别是被关怀者的道德状况和回应能力。如果对于教师的关心,学生没有相应的回应,必然影响关心的有效性。在我国的职校中,尽管也有许多优秀的学生,但也存在不少素质并不是很高的学生。他们由于以前的学习经历、与老师的关系等原因,可能并不会恰当地回应教师的关心。例如有的学生尽管对教师抱有感激之情,但并不表现出来。甚至以逃避的行为来掩饰自己。有的学生干脆对教师的关心不屑一顾,学生的反应势必影响师生间关心关系的建立,影响德育工作的进行。
诺丁斯强调关心是一种关系,而不把它仅仅视为一种美德。认为将关心者置于关心的关系之中更为重要。这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以往教师关心学生被视为是师德的高尚体现,如果教师仅仅关注教学。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并不与学生建立关心的关系也被默许。但在诺丁斯的新教育模式中,关心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和学生长期相处,他们有共同的关注点,无论是人还是知识或者事物,他们在相处过程中关心关系就建立了。诺丁斯主张将关心融人到教学与平时的生活中去,教师并不需要为了关心学生而刻意地去关心学生,在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交往之中.通过共同关注的人、学习或者事物等,关心的关系就建立了。如果一个教师真的关心学生,那么他会认真倾听学生们的不同需要,并给予不同的反应。关心的关系性还告诉我们,关心是以需要和反应为基础的,教师不是圣人,并非关心的永动机,如果对于教师的关心,学生没有相应的反应。也会破坏关心的关系。在我国的职业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紧张,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关心的关系需要更多的努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需关注学生的需要。更要在关心学生内心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关心关系的成功建立,教师引导职校学生如何以正确的行为方式接受关心同样重要。
2.教师的榜样作用
“榜样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很重要。对关心则是关键因素。”诺丁斯认为教师的关怀榜样作用是最重要的,最能体现教师关怀。教师要想帮助孩子培养关怀之心和关怀能力,就不能只是泛泛地讲授关怀的大道理。只教授给他们相关的知识也不行,因为现在识字能力已不是阻碍学生接触思想的障碍,学生可以通过看书、上网等来获取相关的知识。识字能力的普及并没有提高学生的道德,相反,越来越多的学生甚至出现去道德化的现象。只有关怀的“行为”才能给予学生被关怀的感受,建立师生间信任的关系。教师的关心才会在学生心中留下难忘的记忆。会深刻地影响学生。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学生学会关怀的无言向导。但不能否认,在职业学校大面积存在这样的教师。他们一方面评说学生的行为素质低下,抱怨学生的人情冷漠。一方面应付性地上课,冷漠地对待那里的学生。诚然如诺丁斯在关心的关系性中指出的,学生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关怀行为。学生的消极反应可能会严重挫伤教师的关怀感,但教师的关怀者角色与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付出比普通学校教师多得多的耐心。在我国职业学校工作的教师。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或许是需要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相对来说较少得到关,而关心他人能力的高低与被关心的经历有关,由于较少有被关怀的体验。学生常常以冷漠的态度来待人接物,很难产生关怀的冲动。如果职校教师以一种冷淡或者无奈的心态与学生相处。学生则更难学会关心。职业学校的教师更需要以耐心的关怀行为来鼓励学生,允许学生以自己独有的生命节奏来实现其个性的发展,关心学生的整体性发展,关心学生的幸福。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命节奏来规划他的职业发展。教师要通过示范的作用演示如何关心,而无需告诫学生要学会关心。可是我们得承认,教师也是平凡的人。如果学生对教师的关怀没有反应,那么关怀行为可能就不能成功。因此,教师得先花点功夫了解学生,师生的交往与相处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诺丁斯提出连续性的重要性,认为频繁地更换教师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当教师与学生熟悉了解之后,教师的榜样作用更易引起学生的模仿。职校的孩子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不能以一种模式来教导学生.教师应该走入学生千差万别的小世界,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用学生的眼睛观察,用学生的心灵感受。诺丁斯强调实践的“教师的关怀”.认为这是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最大区别。
3.教学与课程中的关怀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语数外学不好并不代表智力低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人的智力因素不仅仅只有一种.学生个人情况也千差万别。“任何教学都应该从学生的目的、兴趣和能力出发”。一位法国教育学家曾调查发现,不同学业成就的学生对教师的关怀需要明显不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积极的态度,从中获得平等感和信心,从而促进其学业的提高;而学业优秀的学生看重的则是教师进一步促进自己学业成长的能力和耐心以及赋予自己的学术自由度。而我们在现实中经常看到错位的关怀:教师对学业弱的学生往往百般关注其学业的迅速提升,实令这些同学恐惧不安;而对学业好的学生往往给予过多态度上的褒奖,倒未必达到想要的效果。因此,教师的关怀要与学生的需要一致。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说,学生水平的差异更要求教师在实践关怀时加以有效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