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历史辅导方法

高中历史辅导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历史辅导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历史辅导方法

高中历史辅导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改 主要问题 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20-01

从2011年开始,以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为理念,以课程类型、学科体系、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为对象的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广。随着近几年新课改的实施,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使得新课改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1.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将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从我国新课改的倡导到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才短短的几年时间,在教学实践中就暴露出了许多不足之处。因此,为了使新课改能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效果,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新课改亟待成长和完善。

第一,课堂容量与课时有限的矛盾。现行教材把教本变成了干枯的读本,要求学生自读,并能从中认识和思考问题,使教师的教学可深入、可拓展。基于这一理念,课程伸缩性增加了,造成教学容量自然增加与每个学习单元有限课时的矛盾。

第二,高中历史教材的模块式编写方式,造成历史学科知识碎片化。高中学生在15-16岁的年龄段还不能够很理智地控制自己的学习情绪,专题性的结构必然造成专业化知识的深入,形成浅了不理解,深了“啃”不动的僵局。事实上学生也没有时间和能力深入钻研,这样必然给教学带来很大压力,给学生带来很大困惑。这个问题是由课标所决定的,教师不可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第三,教材知识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加大,在一些专业性知识方面表述更加深入。例如:物理学领域中的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光电量子论等。社会科学领域所涉及的哲学上的形而上学,剩余价值学说,智者学派,国家政体等。宗教思想上的先定论,因信称义等。音乐美术方面的古典音乐、印象派绘画等。这些都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深入,但这些专业性的知识是否在同时期其他学科中同步进行,则是一个现实问题。如果不能够同步而行,学生不具备这份“资源”,历史教师又不具备这份“资本”,造成历史教学很难解析这类专业性很强的知识。因而,教学深度的把握和正确传输历史知识对教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第四,如何落实开放学习和合作学习,对于高中新课程的教学是有实际困难的。开放式学习,需要校外、课下学习的空间、条件和一定的时间,但学生课业负担不能保障时间。实践中根本不可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设想的新课程培养目标,使新课程的理念成为空中楼阁。

第五,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但现行教材基本上是一种政治教科书,从政治的层面贯彻国家意志,历史学科本应具备的人文因素十分贫乏。历史教育本来应当是公民养成性教育,培养有真正公民意识和人文意识的人,但现实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一种实用主义主导的功利性教育。

2.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2.1备课――周到细致,找准重点、难点

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写好教案,坚持做到课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活动,虚心与同行交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2.2上课――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2.3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月考是对全体学生进行的测试,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力求做到既提高优秀率又要降低低分率。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地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2.4对每一次月考进行认真剖析,并做好备案工作

在每一次月考的评卷过程中,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我都做了认真的记录,并根据评卷记录认真做剖析。本人认为对月考进行剖析不仅可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从学生错得比较多的题上发现自己授课中哪些知识点挖掘得不够。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学科知识为教学服务,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还参加学校校本课程的编写,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

3.结语

目前,我国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开展,因此,针对教学现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琼,高中历史新教法探究《文理导航》2013年第7期.

高中历史辅导方法范文第2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历史课程的教学逐渐显示出自身的机遇和挑战。高中历史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以学生为本,通过多方面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师应采取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

历史是人文素质的载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理应注意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但是由于受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的教学没有完全发挥其功能。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高中历史教学的功能得到全面发挥的空间。在这个背景下,对于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要求逐渐提高,本文拟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进行初步研究,以对高中历史教学提供借鉴。

一、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概念

从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来看,历史课堂以“教师、教材”为主,教师滔滔不绝,而学生却处于被动地位,在课堂上沉默不语。这样导致学生注意力常常不集中,也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针对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阔眼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即是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最核心的概念。

二、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做好课前准备

1.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准备一位好的教师,要做到足够的吸引学生,要有较高的自身修为。作为历史教师,这一点尤为重要。首先,要有历史底蕴,即历史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教师要有一定的驾驭历史的能力,能够理性地分析历史,树立正确的史学观点。其次,要有文化底蕴,即历史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历史的基础知识,同时需要掌握其他社会科学知识,如逻辑、心理、哲学等学科。2.教师对学生的水平调研历史教师在课前准备工作中注意学生的知识水平是课前准备的基本要求。教师通过课前提问、课间交流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学生是否知道该历史事件,是否对该历史事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等等,这些对于新课程的进行将有较大的帮助。

(二)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有效的历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即是要教师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1.情景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主要还是在于对历史事件和基本历史线索的理解。情景教学即邀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历史事件发生时的人物思想;或者由教师通过历史回顾,重现历史事件发生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历史事实。例如,在讲授“西汉七国之乱”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重现当时郡国并行制的局面,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全面理解当时的局面;也可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思考解决这一局面的办法。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七国之乱历史事实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数字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借用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不能仅仅局限于PPT的展示,数字教学同时还包括了图片展示、影像资料展示、数字模拟展示等。例如,讲到古代史部分可以使用相关图片进行展示,尤其是文化部分,通过对古代服饰、画作、器物等的展示,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形象地掌握基本史学知识;讲到、等历史事件时,可以播放相关影像资料,并且开展评价,让学生自己分析出当时的历史局面以及人物形象,从而加深历史知识的印象。

3.活动教学

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采用了活动教学模式,这是让学生充分全面参与课堂最有效的方法。活动教学包括辩论、讨论、考察等形式,课堂基本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导,让学生自己发掘材料、陈述观点。例如,在讲到时,可让学生讨论的功过,让学生可以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这种教学方法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做好课后总结工作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课后总结都是必要的。教师通过课后反思,寻找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作为以后教学的经验;学生通过课后总结,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在响应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下,采取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法符合当今历史教学的潮流。学生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对历史将产生更多的兴趣,从而投入更多的精力来了解历史、领悟历史。当然,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研究还应该继续深化,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既要注意专业素质的培养,又要注意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历史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为直接目的,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作者:赵素芝 单位: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王世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637.

[2]袁文健.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4(2):30.

高中历史辅导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师生关系;互动;教学方式

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只是教师利用板书将教学内容的重点告诉学生,学生将重点记下来,经常出现学生不听课课下借笔记的情况,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效果较差。新时期对高中历史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历史课堂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升教学效果。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了有效地实现高中历史课堂的互动教学,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认识到自身教学角色的变化。新课改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保持学生学习方向的正确。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已经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课堂教学的辅导者。认识到自身教学角色的变化之后,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拉近同学生之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高中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形成,自身独有的性格特点,在高中历史的课堂上需要教师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不把学生仅仅当成是接受教育的人,而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在对待学生的时候尊重他们、善待他们。班级中的后进生教师也不能忽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同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不管学生答案正确与否,都要感谢他们并鼓励他们。为了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认真了解当代高中生感兴趣的话题,在与学生聊天时有话题可聊。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是有一定的心理特性的,为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真地阅读相关的心理学书籍,利用心理学更好地解读高中生群体,拉近双方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立足教材,挖掘教材

在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后,教师要注重深入地挖掘课本中的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在引申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如,在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社会中出现的读经热、国学热等现象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这些现象思考儒学到底指的是什么?儒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儒学是怎样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的?然后将内容引到教学内容的学习上来,让学生在思考后,进行小组探究学习,讨论汉武帝确定儒学为社会的主流思想,给社会带来哪些变化?有哪些历史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出现国学热、读经热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已经不是封建社会,在当代社会提倡儒学有哪些作用?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这些问题的答案。然后,听一听学生的答案,与学生进行沟通,共同确定较为合适的答案。通过将现实生活的热点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认识,实现有效的历史教学互动。

三、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

为了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寻找机会向学生提问,了解学生的历史积累情况和学习情况。因为高中历史的知识较为繁琐,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单元为例,这单元介绍了、、等内容,体现了我国争取民主独立的不易和艰难,这单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单元梳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这单元的内容,询问学生这单元的关键内容有哪些,将这些关键内容作为树木本身,其他的内容作为树干。在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上课本,采用梳理过程中随机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在新的时期,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中,寻找机会与学生互动,构建高中历史互动课堂。

四、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为了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可以师生共同开发教学课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在学习这部分的内容时,教材中只是对的背景、内容、过程及失败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很多问题都没介绍清楚。在学习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有没有什么疑问?你们有想要了解的内容吗?通过询问学生,了解学生的疑问,并就学生的疑问展开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谈自己的看法的时候将学生看法中的重点记下来,然后将学生的意见整理、提炼,师生共同确定问题的答案。通过在课堂上询问学生的疑问,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地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总之,新条件下的高中课程教学,教师要注重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立足于教材深入地挖掘教材,将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设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新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教学中,实现了师生的有效互动。

高中历史辅导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困生;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转化策略

一、高中历史课程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高中历史课程学困生的形成,往往不是单一因素的作用,而是在家庭、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等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下形成的。文章主要从高中学生非智力因素以及认知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

1.在非智力因素方面

(1)历史课程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力”,而自发形成的情况不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培养和激发。而调查表明,大部分学困生被问及为何学习时,回答大多是“为了名次”“为了家长或老师的表扬”“为了自尊”等等,鲜有对历史知识体系与结构特点的关注与探索兴趣。这种表面化太强的学习动机难以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的学习也常常困难重重。尤其是在遭遇学习措施时,在得不到所谓的名词、表扬、自尊时,他们不能明白学习的其他意义,很容易导致学习动机不足。(2)缺乏历史课程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独有偶,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姆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可见,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调查表明,很多学生不喜欢历史课程,在当前物质文化日益发达的背景下,很多高中学生以社会的需求、舆论来衡量学习的价值,而历史课程的学习难以在短期收到显著成效,很容易失去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历史知识枯燥无味、识记琐碎而繁重等等,也是造成学生缺乏历史课程学习兴趣的因素。

2.在认知结构方面

(1)难以掌握历史概念的结构。在高中历史课程学习中,需要识记大量的历史概念,而不同类型的历史概念都有一些共同的内部结构以及各自的特殊要素,学会并掌握这些概念结构的要素和特征,有助于学生对不同概念的理解、比较与运用。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学习能力较低,难以掌握这些历史概念的结构。(2)不能把握历史史实的本质。与初中历史课程学习相比,高中更侧重于对复杂历史事物共性的抽象概括,进而把握历史史实的本质。从一定程度上而言,高中历史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大量历史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发现历史史实的本质的过程,也是一种发现的过程。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学生只能对大量的同类历史史实做出单独判断,而难以从中概括出这些史实的共同本质,导致历史学习困难。

二、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教育策略

1.参与教学的策略

参与教学一般是指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通过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来实现知识的获取、能力与情感态度的提升的过程。参与教学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这与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不谋而合。而要运用好参与教学策略,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通过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更多关注学困生,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加以鼓励,逐步树立其学习的信心。构建协作、友好的生生关系,让学生养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虚心学习美德,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加强心理疏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历史课程的学习中来。其次,要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发现高中历史教材与教辅中的资源,如地图、历史人物肖像、历史漫画、事件场景图等,将其引入课堂教学,有效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增强其学习兴趣。关注大众传媒资源与历史的结合点,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适当地引入当今时政大事,赋予历史课程教学新活力。

2.激励机制的策略

研究表明,有效的激励能够促使一个人产生趋向目标的内在动力,自觉地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去实现目标。将其运用于高中历史课程学困生的转化教育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发挥教师的“赏识”作用。教师的积极赏识,犹如一剂“催化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与求知欲。它要求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现学困生在学习上的点滴进步,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获得成就感,逐步树立学习的自信。其次,通过教师的赏识,促进学生自我激励的实现。在日常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给予学困生肯定的话语和信任的目光,使学生认识到自身拥有无限的可能,让他们在平等、自由、亲和的师生关系中发现自我,树立自强、自信的心态。同时,教师还要持续关注学困生的发展,尤其是关注学习波动性的问题,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在知识与能力上的不足,并进行适当的课外辅导与学习方法的讲解,巩固已有的学习成果,并及时解决当前所遇到的困难,逐步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高中历史课程学困生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文中所分析的仅是其中之一,如落后的家长教育观念、偏颇的社会价值观、封闭的个性特征等等。而要真正实现学困生的转化,不仅需要参与教学和激励机制的策略,还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全面关注,探索一套科学的、完善的、集“学校、家庭、社会、学生”于一体的学困生转化教育策略,帮助其找回自我,最终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张小兵.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学习动机培养[J].考试周刊,2012(33):125-126.

[2]乌兰其其格.探究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4(08):89.

[3]祁昌平,孙克雷.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与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10(02):97-99.

高中历史辅导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情景教学;情感教育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这是培根在随笔《论求知》中的经典阐述。学习历史不仅可以使我们掌握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知识,还可以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基本史实。新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三维课程目标,在这个背景下要求教师教学要学会创设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生的已有知识创设一个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情境,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打破原有的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一、创设乐学情境,陶冶学生情感

心理学表明,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的相应的情感。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高中阶段是学生阶段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也是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阶段。在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样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也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情景教学和情感教育的结合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乐学情境是指学生乐于接受的,有趣味且有教育意义的情境。通过氛围的渲染,清净的体验,来实现师生心灵的沟通,陶冶学生的情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在充满愉快乐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轻松愉快地学习。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人学习进步的推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学会并且会运用。教师创设乐学情境,会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才能提高效率,使课堂教学产生最佳的效果。

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为高中历史教学创设情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可以通过录像、历史遗物、模型图表等,让学生从直观材料的感知中,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所学的知识。了解历史,受到情感的熏陶,增加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学生便会投入忘我的学习。教师应该合理的利用现代资源,不失时机的进行教学。在乐学中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二、通过方法和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情感教育往往与学习动机相连,这是因为情感是一个人心理变化的外在表现。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好的情感,就会产生好的动机;相反,没有一个好的情感,就很难说有良好的动机。理论和实践证明,良好的情感决定动机的趋向,动机的优劣受情感的支配。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很重要。

在教育方法上: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方法有很多,启发式教学、事件导入、讨论归纳、分析判断、情境导入等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合适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什么是合适的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就是合适的。挖掘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是历史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一个学科教学,脱离了已有的教材,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很难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因为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起到带动作用,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成绩。

在教育活动上:活动是教育工作的载体,一方面通过活动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抓住活动这个主题,在活动中有效的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一方面能促进历史教学,另一方面还能将历史内容的教学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提升学习效率,创新历史教学改革。

三、挖掘情感因素,引感共鸣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高中历史教材蕴含丰富的情感因素。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培养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教材中的教育因素,贯彻科学性与教育学相统一的原则。制定情感教育目标,然后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的认知目标易为教师所重视,情感教育往往被忽视。事实证明,情感与认知教育同样重要,教师应该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两者不能偏废。

教师的面部表情、姿态、服饰都是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形成学生良好印象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教师和蔼、热情的面部表情能优化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们感到学习的轻松和愉悦;死板、冷漠的面部表情会使课堂沉闷和压抑,让学生产生排斥的情绪。教师的情绪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学生。同时也要照顾到同学们的情绪,对学生关心帮助和引导。教师不仅要关注那些优等生,更要把目光聚集在中等生和后进生的身上,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家人般的关爱,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和学生的整体进步。教师应该摒弃旧的教师观念,贯彻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观,把学生当做教学工作的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教师不再是对学生命令式的安排,而是帮助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独立的空间里学会自主学习。

高中历史课本中中不乏一些爱国青年、有志之士,他们的榜样作用会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这种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像林则徐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会帮助学生养成创新的精神;的以身试险、不怕牺牲的史实,会帮助学生养成顽强拼搏的精神;学习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等。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如此多的情感因素,教师应该抓住其中的情感因素,加以挖掘和释放,使其中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全面落实历史课程目标,全面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情境教学对学生发展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将深深影响学生的一生。新时期,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提出新要求,教师只有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被淘汰,才会被学生喜欢和接受。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不仅仅包括历史学科的本体知识,还应该学习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合理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将情境教学和情感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更好的达到新课改中的要求,促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波.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情景教学方法的应用浅析.《未来英才》,2015年10期

[2]谭维平.浅谈高中历史情景式教学.《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年1期

[3]李海杰.高中历史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学科教学・历史华中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

[4]张海燕.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景教学设计.《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