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学和农学的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成效
一、背景分析
职业学校应该直接为经济建设输送高质量的劳动者,这是经济建设和社会繁荣更加高质量化的重要支撑。然而,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仍然得不到有效的确立和改善,造成了专业人才的缺失。
我校领导经深思熟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到南宁或广东等地服装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改革。
二、构建农村中职学校服装专业建立“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实践“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选择校企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实现校企多赢
2009年,广东东莞银海制衣有限公司进驻我校办服装厂,学校成立了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与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协议。该公司给我校的服装厂配置了多台设施,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多赢的良好局面。
(二)校企共同探讨,按照岗位要求,制定培养方案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让学生进入学校后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接受职业教育,形成招生与招工结合、实习与就业同步的校企“零距离”合作新模式。根据广东东莞银海制衣有限公司产品制作的具体要求,结合部分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了《横县职业教育中心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推行“2+1”与“1+1+1”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专业特点,分别制定有调整性的教学计划,推行2+1(理论学习两年,工厂生产实训一年)、1+1+1(理论学习一年,校企对接,学校工厂实训一年,毕业实习一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实现了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岗位需求之间的零距离。
2.开发中职服装制作与营销模块化课程体系
具体开发内容包括:
(1)开发模块式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开发服装生产与营销专业的模块式课程体系
(2)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原则
(3)制订专业能力测试标准
根据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研究专业技能模块化考核标准,
按照以学生作品为核心课程评价体系的要求,制订专业能力测试方案。
(4)开发专业能力测试题库
依据专业技能模块化考核标准,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计测试项目,按照项目任务要求编制专业能力测试试题,形成试题库。
3.开发核心课程及特色教材
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设三个方向:
(1)服装设计助理方向
重点课程为服装材料、服装款式图、服装CAD款式设计,就业基地多为珠三角中小服装企业。
(2)服装生产技术方向
重点课程为服装板型与工艺,服装制作与工艺,服装质量与管理。
(3)服装导购陈列方向
重点课程为服装设计、服装营销等。
4.建设服装专业教学资源库
依托学校资源平台建设以服装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学过程为载体,校企合作开发共享型的资源库,为实训教学及教师培训提供共享资源。
(三)依托校企实训基地,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的素质结构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模块式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实施保障。为此,高薪聘请服装行业专家来职业院校担任专业教师。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到服装行业担任兼职。提高了“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四)注重顶岗实习,完善职业能力考评标准,实行优生优用
顶岗实习是“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的重要环节。学生到三年级时,将其安排在学校的服装厂进行顶岗实习,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业素质的最终教育目的。
与此同时,学校对考核和技能鉴定成绩优秀者予以优先安置。
三、实践成效与反响
自我校服装生产与营销专业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肯定。
2009年以来,我校服装生产与营销专业共为社会输出毕业生800多人,其中,2009年毕业生黄丽蓉在广州雪菲时装有限公司从
事服装设计工作,现月薪已达8000元以上。2011年毕业生谭培杏在深圳维珍妮国际有限公司担任裁剪工、李燕在广东联亚制衣(东莞)有限公司从事服装设计工作,现2人的月薪均超过6000元。近三年该专业毕业人员就业待遇和起薪点较其他专业有明显优势。
在实施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期间,学生职业资格考证通过率92%;在服装企业工种岗位上的普及率达95%。
在教学上总结出了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用行业标准评价的教、学、练、评的经验,使我校服装生产与营销专业的教学和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四、问题对策及建议
一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家长要转变“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对职业教育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关爱。
二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对学校、企业相互间的定位不准确,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因涉及人员众多,使生产管理出现混乱的现象。为了确保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各级各类企业的大力支持是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农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2.17%,农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46%,农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4.7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2163名是农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5.39%。开设农学专业的大学共189所。
榜单解读
农学是研究与农作物生产相关领域的科学,包括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领域。农学是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因涉及农业环境、作物和畜牧生产、农业工程和农业经济等多种科学而具有综合性。林业科学和水产科学也包括在广义的农业科学范畴之内。
林学是研究森林的形成、发展、管理以及资源再生和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学科,它是在其他自然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其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和果树学等5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农业大学的多个农林类学科在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
湖南农业大学被教育部和科技部列为全国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试点单位。学校拥有1个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学科,而且研究机构丰富,为教职员工和学生构建了科学研究平台,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基地。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中,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作物学均排名第四。林学和草学排名第五。川农农学院开设了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植物保护、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生物技术、农村区域发展等6个本科专业。
我们通过2011考研复试国家线划定(专业学位)和
2011考研国家线划定(学术型)可以看出分数线持平“---”
农学和体育学两大学科的考研国家线与去年持平,保持不变。
分数线上升“”
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的国家线则比2010年相比有了较大程度的上升。其中,哲学和工学的上升幅度多达25分,经济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上升20分。
分数线下降“”
只有教育学学科分数线比去年有所下降,降幅仅达5分。
2011影响考研国家线整体上升的原因:
1、国家政策影响。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表示,将继续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2011年争取达到招生总规模的30%,到2015年专业硕士招生比例达到50%。这个可谓是国家线总体走高的重要原因。
2、题目相对简单,考生分数普遍较高。
比如,经济学管理学总分提高达20分,数三考题相对往年比较容易,这个从全国考研普遍分数较高就可见一斑。
农学的任务在于探索农业及其关联产业,以及农村社会的发展目标、道路和方法。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农学面临着不同的现实问题,以实现不同的农业价值追求。当代农学,具有关于“生命空间”的地域性实践过程的特征,以及追求生命系统综合性的“合”的特征。本文试以《农学原论》等为基本依据,对当代农学的特点进行归纳。
一、近现代农学的发展:
从生产的农学到生命的农学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早期,工业急速扩张,人口及产业向大城市集中,经济高速增长,这就对农业有了新要求:既要向蔬菜果林业、畜产业等增长型产业领域扩展,又要提高生产效率以保证粮食的低价和稳定供应,还要增加农业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以使其与城市居民保持均衡。农业为了体现这种重视生产的扩大和发展的经济功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化的形成来提高认识、预测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于是,出现了高投入、专业化、机械化的发展趋向,表现在单一农业的规模化扩张,拖拉机和配套农具等机械化的使用;人造肥料、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化学工业的使用;农业的产业化、商品化程度明显提高等等。
与传统农业重视经验知识的积累不同,近现代农学是一套建立在实验科学之上的、重视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应用的农业科学体系。近代农学第一个大学科是农业化学,即用化学的理论来解决动植物生产过程的问题,用定量分析、数字统计的方法来处理材料,它直接导致了近代人造肥料工业的产生。农学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基本上反映了以土地节约型技术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劳动节约型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目标:在农业机械、肥料和农药的开发,食品的加工和流通、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业关联产业部门(畜产、果树、林业、水产业等)都出现了无数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形成了施肥、灌溉、良种、防病、栽培、饲养等等技术,出现了农药学、肥料学、土壤学、遗传学、育种学、动物营养学、农业工程学、农业经济学等等专门的学科。借助这样的农学,农业成为追求“优质、高效、稳产”的目的性的营生,成为以实现更高经济价值为核心的劳作。
然而,在工业化农业的各种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的作用下,形成了资本主导下的农民之间恶性竞争和垄断集团恶性操控的状况,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状况,以及农民由于“贵买贱卖”而利益受损、不愿经营农业的现象。此外,大量的农业机械、化肥、农药制造等高投入取代自然循环的结果是高成本和环境污染;经营的专业化、作物的单作和连作化,产生了加重污染的中间物质积累;也引起了地力下降、重茬病的产生及作物生命力的下降、病虫害问题频发。再加上农民由于利益取向不愿精耕细作、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等原因,食品的质和量两方面的安全性作为涉及健康和生命的重要问题、涉及国家战略和社会稳定问题而被重新关注。
于是,在工业化经济高速增长后期,人们开始期待农业和农学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正外部效应,于是就出现了为维持和保护人和动植物的生命而追求“生态环境价值”的相关理论。其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低投人型农业”的思想密切相关。人们希望能利用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的发展,组织的自动化生产和无废物生产,从而在取得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农业的稳定持久发展和环境保护。后来,随着城市化发展过度而引致的城市社会病理现象的加重,以及农村凋敝过度而引致的各种乡村社会病理现象的加重,出现了批判一切向大城市集中和重视地方发展的注重“生活价值”的“地方主义”运动。其特征在于:“从维护地域的社会生活的角度来重建农村以及增进与城市的交流等,包括社会、文化价值在内的‘生活价值’的实现是其主要目的。”
人们对作为经济生产的农学进行反思的结果,就是以注重“生态环境价值”保护和“生活价值”为目的的“生命的农学”――这一新生事物的萌芽和诞生。
二、当代农学新视角
――“生命空间”的提出
危险和机遇并存的种种迹象意味着生态文明时代的新的到来:人类与自然对立所造成的能源枯竭、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威胁;以及人类通过政府法案、组织行为和民间努力等方式,朝向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可能性努力……在生态文明的当代,一切都意味着重新进行考量,包括农学的时代使命和内在生命。以追求综合价值为主的“生命空间”的农学便应时而生。
农业的本质是一个“生命循环的世界”。“农业是依靠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机能,通过人的劳动去控制、强化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来取得社会所需要产品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农活”的非经济的特征:农业以生生不息的土壤为基础,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有机统一体,受一年四季中的光、热、气、水、土等自然条件制约,具有地域性、不稳定性、多样性、时间性、可更新性、复杂性等等超经济的“生命”现象。农业的对象是动植物这种有机生命体在复杂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在受到天体循环影响的诸多生命的循环之中得以延续的;它也是农民世世代代的生命延续中培育出来的长期积蓄物。因为农业生产是对自然循环、生命循环和代际循环的综合反映,人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和永恒、生命的韵律和丰裕,也滋生出了对祖先的感谢和对子孙的期望、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他人谦虚的精神。可见,农业生产中充满了一种“综合的人性”。
老实地说,“人类的日常生活空间既是一个生态场所,又是满足人类各种欲求的生活场所,同时还是一个生产场所”。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既要面临贸易自由化所造成的国内外价差的严重挑战,又要担负起本国食品供应安全、保护生命和环境的基本义务,并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农业和农村的诸种功能综合起来有3大方面――
1.经济功能,包括高效的食物生产、优良食品的供给、发展国民经济、振兴地域经济等;2.生态环境功能,包括保全国土、保护生活环境、农业的可持续性,等等;3.社会文化等生活功能,包括一般、社会交流、福利功能、教育功能、人性复原功能等等。
总之,农业是多元价值的产业,农村是多种功能的空间。农学的价值目标在当下的历史发展阶段中愈来愈体现出多元化和层次性。然而,其多元的价值追求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时常体现出对立和背离的关系:经济功能注重成本、价格、产量和利润;生态功能注重自然资源的协调、更新和可持续;社会文化功能注重其健康、美好和休闲。这样,农业就注定是在一定的张力场中,同时实现经济的、生态的和生活三方面的综合性价值。
这种综合价值实现的最佳场所为具有完整“生命空间”的“地域”。如何理解集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空间为一体的“生命空间”的地域呢?作为“生产的空间”的农村地域,“是一个向外部开放的、具有自律性、独特的多种产业复合体的经济空间”;作为“生态环境空间”的农村地域,其基本概念是循环性、多样性以及相关性,是人类和自然共生的空间;作为“生活空间”的农村地域,是在人类的具体生活中体验和展示出来的、具有感觉和爱恋的、充满人性的生存和生活空间。总之,地域社会是一个联系密切的生活的、生命的世界,它更易形成“得体”的富于多样性、安定性和持久性的生活。同时,它并非单纯的理性场所,还包含着种种状况和境遇,是“矛盾的空间”,也是“问题的空间”。也正因为矛盾或问题被置于同一场所,才有可能被自觉认识,从而才具备克服的可能性、统一的可能性以及解决的可能性。进而,它也就会成为凝结着农业从业者和农村居民的日常经验性努力、科学研究上努力以及政策上努力的空间,结果也就会成为“解决问题的空间”、“解放的空间”和“更好地生活的空间”。如此,农学就成了从把握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构想与创造的学问,努力发现和解决农业及农村问题就成了农学研究的使命。
当代农学必须以地域这一“生命空间”为舞台,以实现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活这三种价值的均衡和谐,即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去努力研究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实现经营方式和相关政治制度保障条件的变革。如何重视和协调各种价值之综合性价值的实现来追求最终的社会总福利的最大化,这就是当代农学的目标。
三、当代农学质的规定性之一――实践性
“实践”的品格而非“理论”的品格,是当代农学质的规定性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当代农学是一门追求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实践科学。
科学从一开始主要包括两大类:探究人类社会现象规律的人类科学,以及探究自然现象规律的自然科学。后来,出现了以此为基础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实践科学。
实践科学是在“构想”的新的方法论空间里,将自然科学与人类科学统一起来,形成新的具有价值追求性的技术探究领域的一门学问。从此意义上而言,实践科学是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特定的价值目标”的自然科学,也是在理解和阐释过去或现实的人的存在和问题基础上的、“意图性的、人工合成性的”学问。它既具有“逻辑的构成要素”,也具有“历史的构成要素”,同时还伴随着价值判断和规则指示的“实践的构成要素”,处于“以自然科学与人类科学、因果论与目的论、自然与人类、客体与主体、物质与精神为媒介并将它们统一起来的位置”。在实践科学中,其假设是“范式”;其方法是“试验和调查”,其最终目的是“实践范式的确立”,支撑其相对独立性、赋予其方法整体以特色的,是“构想力”。
可见,农学是为实践服务的目的性很强的学问,是提示实践规范的实践科学,它包含了作为基础科学的自然科学和人类科学。农学与工学、医学、教育学等一样,是积极地进行价值目标的设定并力求实现的、需要高度想象力的科学。换言之,它属于应用科学、实践科学、实际科学,涉及一定的价值。其价值目标的现实合理性,是决定其存在与否的重要问题。农学作为带有价值追求的实践科学,它高扬着明确的价值目标。
现代社会已经到了要把追求农业综合价值作为发展理念的时代。作为一个发展理念的追求,一个国家或地域中具有多元价值的农业,以及具有多功能空间的农村的重要意义和具体的实践经验,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当代农学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以城乡关系改善为前提、以农业和地域构造为核心。
城乡关系的改善是农村地域作为完整的生命空间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或者背景。城乡关系论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四个阶段:分别为“试图解决大城市和工业城市问题的田园城市理论,着眼于城市间有机结合的城市配置理论,着眼于城乡结合的地域构造改善政策的理论,以及消除农村内部差距、维持和保全农业多种功能的收入直接补偿理论。”原联邦德国于1968年将农业构造政策和地域构造改善政策结合起来进行实践。在其的地域政策中,有“健康地域”的概念,即“保证人们24小时生活以及满足其完整的生存需求的条件”,具体包括:“由农业与工业的结合带来的多样且有机的经济形态;由城市和农村的结合带来的种种生活便利;以及由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结合带来的自然性的保留。”20世纪90年代后期,欧共体各国以此实践为经验,通过欧盟组织开始制定并实施空间整备政策。就是在日韩等东亚国家,其农学也有很强的政策特色。
可见,作为一种理念的政策导向行为,这是当代农业政策学的探究性实践。
(三)当代农学强调对实践主体行为――农民及其组织行为特征的研究。
既然要强调农学的实践性,那么就得强调农学的研究对象和应用主体的统一体――不同国度、不同类型的农民主体的行为特征研究。
一种新型农学的发展,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集主客体为一身的农民行为类型及其意义的研究。首先是对追求综合价值的农业推广中的三种行为――先驱者、采用者、适应者的类型及多种意义的研究。在追求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活价值的地域社会变动发展过程中,农协、农业经营合作社、各种农业法人等具有区域特征的地区农民组织主体的重要性,因为他们是构建合作型社会的关键性力量。
此外,因为农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与由实践经验知识所推动的革新完成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以农业和农村中的经验知识和科学知识相结合共同推动变革,就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和过程性。这种结合的过程,是集实践与科学知识于一身的实践主体知行合一的过程,也是真正有用的农学之所以生成和发展的学术路径的过程。
可见,从现实中发现问题并独立开发解决问题的技术,是农学的重要任务。从政策支持的角度,或者以参与实践的身份协助和支援农民自身的内发性创新,进行“外发力量”促进“内生力量”的结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四、当代农学质的规定性之二
――具有综合性的“合”学
时代呼唤农学作为综合之学而非分科之学。科学的原意是“分科的学问”,自然科学是经过从中世纪的宗教世界中彻底的专业化、分化之后才发展到今天。科学具有要素还原的性质,其本质在于发现了自然规律的真理,不存在人类的任何主观性和价值判断,然而,科学无法脱离价值而存在,“它总是直接或者间接地与价值发生着一定的联系”。
农学是生命系统的综合科学,强调“生命空间”的地域性特征。要重构多义性的生活空间和完整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地域社会,从而抵制“非循环性”和“无场所性”,就需要突破现代科学技术和经 济活动的局限,突破“臆断”的狭义科学理性的牢笼。这需要各学科的综合体,需要各学科要素的归整,需要“合”学。农学的综合性源于实践学的综合性,细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农学作为生命科学和地域科学的综合性。
它首先要求自然科学领域总动员。农学是普遍依据并受到地域限制的、培育和利用有机生命体的科学。农学以培育和利用生物有机生命体当中有利于人类的物种为目的。生物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农林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的中心任务在于对生命体的培育和加工、利用,因此以其为研究对象的农学也带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同时,对作为生命体的作物及家畜、林木、鱼类等的本质和功能的整体性研究,需要对作为生产环境条件的研究和对作为生产手段的研究,以及对健康等目的的研究,这就“需要生物和生命科学、生态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水文学、地质和地理学、土木工学等学科的共同发展”,以及“兽医学、药学、食品科学等的研究”。
同时,它离不开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体系的支撑作用。农业事关生物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而且以家庭经营为主,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高度一致,所以,农学广泛地包含着生物资源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农村社会学、环境经济学、林业、水产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城乡社会学等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体系。
二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农学中既有“说明”与“类推”这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有“理解”和“解释”这样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还有以“构想”为基本方法,是分析与综合的结合、经验知识与科学知识的结合。构想力的理论正是将前述的综合变为现实。农学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人类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前提,通过将其加以综合的构想力,形成具有实际应用性和创造性的实践科学。
摘要:中国古代辉煌发达的科技文明,诞生了一批重要的科学伟人。重要科技人物的思想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梳理科技思想变迁、分析科技发展动因具有重要意义。气象科技的发展孕育在天文地理、农工水利等各个学科中,很多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农学家、水利学家和医学家等在推动古代气象科学认识技术和气象观测技术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多重身份的糅合也使得古代气象科技人在发明创造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发明主要针对农业生产、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服务;造就了我国悠长的农林气象史;受限于人物个人发展,气象科技发展具有时期性。
关键词 :春秋至隋唐;气象;科技人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文明不断地向前迈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最初在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是一部人类认识、改造、控制自然的历史,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经验的结晶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分工的细化,出现了专业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本文通过总结我国春秋至隋唐时期历史上在气象科技方面做出贡献的典型人物,分析其在科学思想、专著、技术发明等的成就,结合时代背景和人物自身经历,研究气象科技人物的组成特点,及气象科技成就的主要特点。
一、重要气象科技人物
1.秦汉时期的气象科技人物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初建发展时期,在这400多年的时期中,建立了统一王朝,社会相对稳定,为学术文化思想活跃提供了环境。秦汉时期的统治者很重视天文气象的发展,设有专门的官员,在长安建造观象台灵台来进行天象观测,使得在这一时期中,中国的气象体系走向完善,并在古代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这一时期有张衡、张仲景、王充、董仲舒、京房、崔实等人在气象科技方面做出贡献,主要包括张衡气象仪器的发明创造;《伤寒杂病论》中的医疗气象理论;《论衡》对于降水、雷电成因的研究;《雨雹对》中对于冰雹成因的认识;《易飞候》《四民月令》对于天气的站占验等③。其中,张衡和张仲景是在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气象科技人物。
张衡,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南阳人,生于公元78年,卒于139年,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在气象方面的贡献,张衡发明制作了相风鸟。相风鸟就是一个很轻的鸟形物悬在杆头,鸟的头部所指便是风向。“灵台”相当于国家天文气象观测所,就安装了这种铜制的相风鸟,用来测定风向和风速,这对于生产生活和军事都是非常重要的,也为后人的气象预测和预报提供了最初级的基础④。
张仲景生于公元150-154 年,卒于215-219 年,名机,汉族,南阳人,是东汉最有成就的医学家,被称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在气象方面的贡献体现在医疗气象学上,其理论继承和发扬《内经》的学说,通篇建立在“气”的基础之上。对于四季的正常气候,张仲景表述为“四时之气”,对于异常的四季气候,张仲景表述为“时行之气”,比如春天应该暖和,结果出现倒春寒;这种反常的气候就可能造成人类的疾病。医学家对于正常气候和异常气候进行精确掌握,并根据天文气象知识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是医疗气象理论与实践系统走向成熟的表现⑤。
2.魏晋隋唐时期的气象科技人物
隋唐的统一,结束了从西晋末开始的近300 年的分裂割据时期。这种大一统的稳定繁荣局面,对于思想的活跃发展,学术文化的交流,甚至是中外文化的交流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一时期,统治者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也大力的推动天文气象学的发展,使其在深度广度上都有一定的进步。隋唐五代时期主要创造相风旌、占风铎、占雨石,详细分析日晕,并合理解释虹之成因,将风力分为10个等级,并把风向分为24个方位。这一时期还涌现出许多气象学家,如北魏贾思勰所作《齐民要术》、初唐李淳风作《乙巳占》、黄子发编著预报风雨的著作《相雨书》、裴行俭和李愬对于军事气象学的发展等。其中贾思勰、李淳风和黄子发最具有代表性。
贾思勰,生于公元386 年,卒于543年,后魏时人,汉族,益都(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人,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在《齐民要术》的开头,贾思勰就阐述了掌握好气象条件是农业的根本大事,注意温度、雨水变化等天气情况对于土壤的影响。其中包含了气候、物候、节气、天气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各种作物都细致地提出了每一项生产技术的农业气象指标,做到“顺天时,量地利”,并计算其经济效益。对于畜牧气象,也做了具体可行的气象条件论述。齐民要术是气象学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典范,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⑥。
李淳风生于公元602年,卒于670年,汉族,唐代天文学家、历算学家,岐州雍人(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精通天文、历法、数学、阴阳学等,编著中国古代第一部星象巨著《乙巳占》。在《乙巳占》中,包含有关于风力划分等级的内容,对于各种怪雨的情况进行了记叙,记载了观测太阳的许多现象,对于日月旁的云气,也做了非常细致的分类。这些都对古代气象的预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⑦。
黄子发,唐朝人,生平失考。著作《相雨书》共10篇,是古代第一部系统性的天气预报著作。内容包括候气30条、观云52条、察日月星宿31条、会风4条、详声7条、推时12条、相草木鱼虫玉石14条、侯雨止天晴7 条、祷雨3 条、祷晴9 条,共169条。《相雨书》不是天气谚语,而是经过验证和选择的预报指标。其根据预报内容的分类也为后来的占验书提供了参考,很多方法沿用至今。此书各篇都引用例子,在气象预报的实用性方面更近了一步⑧。
二、气象科技人物的特点
1.春秋至隋唐我国农学家对气象科技进步具有重要贡献
气象和农业是紧密联系的,尤其在古代受到生产技术的制约,农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度和敏感性更强。春秋至隋唐时期在气象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关注上,主要是对气温、光照、热量、水分等要素进行研究和总结,摸清其时间和空间分布的规律,为农作物的栽培时间时节,农作物的种植规划布局提供指导。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的开头,引用《氾胜之书》,阐述了掌握好气象条件是农业的根本大事:
《氾胜之书》曰:“ 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春冻解,地气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气始暑,阴气始胜,土复解。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名日膏泽,皆得时功。”⑨
“趣时”即“趋时”,就是掌握气象变化,对于耕田来说,最重要的是注意温度、雨水变化,化冻、件对工作效率、产量、品质的影响。贾思勰指出的是季节变化,即气象条件的时间变化。
2.春秋至隋唐中国气象科技人物往往具有多重身份
春秋至隋唐时期中国的气象科技人物大多不是专职人员。与现代科学相比,春秋至隋唐中国科技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明确细致的学科分类。统治者所设的官方科学机构所涉及的学科相对比较全面,民间的科学家心系百姓的生活,所研究的领域也十分广泛。这使得许多气象科技人物的研究面非常宽广,并且大多拥有一个杂糅的身份。他们在对气象科学进行研究并作出贡献的同时,在农学、军事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和哲学方面均有建树,其中,与农学的关系尤为紧密。因而,其他学科的科技发展可以带动气象学观测研究技术的进步,气象学的发展也可以反作用于这些学科,促进相邻紧密学科的进步。
此外,春秋至隋唐中国气象科技人物大多在朝廷中担任官职,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可以看出,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有力地促进了气象科技的发展。(见表1)
3.中医“气”之思想促进了古代气象在健康方面的服务作用
气象要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春秋至隋唐时期医学实践中,学者认为医学来源于食和巫。即人类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与精神交换。而这两者,都与气象有关。
两千多年以来,《内经》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东方医学的渊源和基础。其理论核心运气说,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主要是人与气象关系的基础上的。《内经》也是古代医疗气象理论的大成之作。
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的理论,继承发扬《内经》的运气学说,通篇都是建立在“气”的基础上的,如: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⑩
上述理论说明,那时医学家对于正常气候、异常气候都能很精确的掌握“按斗历占之”,大量运用了节气知预测气候变化,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根据不同气候情况采用不同的治法。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气象人物的如下特点:第一,春秋至隋唐气象科技人物的活动研究对于气象科技的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这些气象理论及科技发明广泛的应用在农业的生产和预报,还应用于气象灾害的规避、气象医疗和健康等方面。第二,我国古代气象科技人物与相关学科领域有较多的联系,与农学接触最为密切,与军事、医疗、天文、地理、数学、哲学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联。这种学科领域上的关联,使春秋至隋唐中国气象科技人物在学术思想方面具有较强的兼容性。第三,春秋至隋唐中国气象科技人物的身份大多是朝廷官员,由此可以看出国家政府的投入与支持对于气象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引文注释
①高达声.技术哲学与技术史[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0,6(5).
②温克刚.中国气象史[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139.
③洪世年,刘昭明,著.中国气象史(近代前)[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7.
④卢嘉锡,总主编.唐锡仁,杨文衡,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地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09-210.
⑤温克刚.中国气象史[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105-116.
⑥温克刚.中国气象史[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253-254.
⑦温克刚.中国气象史[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260-262.
⑧温克刚.中国气象史[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262-263.
⑨(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9.
⑩(东汉)张仲景,著.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