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报表及附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会计报表、财务分析、报表附注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会计信息为依据,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现金流量的一种理财行为,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将大量的会计数据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会计信息主要是指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由于经济体制的影响和会计制度建设的滞后,一般的财务分析侧重关注会计报表的分析,对于会计报表附注的分析则重视不足。
财务比率分析是最重要的财务分析,它反映各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基本的财务比率分析主要包括:变现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负债比率和盈利能力比率。下面主要从基本财务比率的四个方面分析会计报表附注对于财务分析的影响。
1 对变现能力比率的影响
变现能力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其分母均为流动负债,未在会计报表中反映,但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影响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简称或有事项准则),或有负债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润流出企业。或有事项准则规定,只有同时满足如下三个条件才能将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变现能力分析应该结合会计报表附注,如果存在或有负债,显然会减弱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如果存在未作披露的或有负债,更会令变现能力指标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2 对资产管理比率的影响
资产管理比率是用来衡量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的财务比率。资产管理比率包括营业周期、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
由于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对营业周期的分析可以通过对存货及应收账款的分析来代替。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其中平均应收账款指未扣除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余额,即资产负债表中"期初应收账款余额"与"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平均数。销售收入指损益表中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由于收入确认是一项重要的会计政策,因而本指标的分析不可避免地要参考会计报表附注。收入的确认方法包括行业会计制度规定和收入准则规定(目前仅适用上市公司)。对于同一笔业务是否确认收入,收入准则较行业会计制度要严格得多,因而,对于同样的业务,按收入准则确认的收入一般较遵照行业会计制度确认的收入要少,因而其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偏低。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正确理解其分子和分母的意义都应该仔细阅读会计报表附注。销售成本、平均存货的大小与存货流转假设有直接关系。除了个别计价法外,存货的实物流转与价值流转并不一致,严格来说,只有应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出来的存货周转率才是"标准的"存货周转率。因而,其他存货流转假设(主要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都是采用一定技术方法在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之间进行分配,销售成本和平均存货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应用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下特别明显。按照股份公司会计制度,上市公司期末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情况下,期末存货价值小于其历史成本。分母变小,存货周转率必然变大。
3 对负债比率的影响
负债比率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等。产权比率和有形净值债务率其实是资产负债率的自然延伸,其分子都是企业的负债总额,是更为谨慎、保守地反映在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因而这两个指标的分析与资产负债率相同。
由于或有负债的存在,资产负债表确认的负债并不一定完全反映企业的负债总额。因而分析资产负债率时,不得不关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或有事项。不考虑或有负债的资产负债率,则夸大了企业的偿债能力。此外,还有一项重要因素影响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为长期租赁。当企业急需某种设备或资产而又缺乏足够的资金时,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解决。财产租赁有两种方式: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融资租赁是由租赁公司垫付资金购买设备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合同规定支付租金。一般情况下,在承租方付清最后一笔租金后,其所有权归承租方所有,实际属于变相的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因此,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入账,进行管理,相应的租赁费用作为长期负债处理。这种资本化的租赁,在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已经包括在债务比率计算之中。当企业的经营性租赁量比较大,期限比较长或具有经常性时,则构成了一种长期性筹资,这种长期性筹资虽然不包括在长期负债之内,但到期时必须支付租金,会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影响。
4 对盈利能力比率的影响盈利能力比率包括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和净值报酬率。其分子都是净利润,影响利润的因素就是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一般来说,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只涉及正常的营业状况,非正常的营业状况,也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或损失,但只是特殊状况下的个别结果,不能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应当排除。除此之外,影响企业利润的主要有:
1)存货流转假设。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先进先出法结转的销售成本较低,因而计算出的利润偏高,而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出的销售成本则较高,其利润则偏低。2)计提的损失准备。上市公司要计提四项准备(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一般企业要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和比例要影响利润总额。3)长期投资核算方法,即采用权益法还是成本法。在采用成本法的情况下,只有实际收到分得的利润或股利时才确认收益,而权益法则是一般情况下每个会计年度都要根据本企业占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比例和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确认投资损益。4)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加速折旧法还是直线法。在加速折旧法的前几年,其利润要小于直线法,加速折旧末期则其利润一般要大于直线法。5)收入确认方法。按收入准则确认的收入较按行业会计制度确认的收入要保守,一般情况下其利润也相对保守。6)或有事项的存在。或有负债有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将可能减少企业的预期利润。7)关联方交易。应注意关联方交易的变动情况,关联方交易的大比例变动往往存在着粉饰财务报告的可能。这些影响利润的因素,凡可能增加企业利润的,会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反之则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会计报表的局限性,仅依据会计报表得出的财务分析结论是片面的,甚至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误导决策,因而,只有注重会计报表附注在财务分析中的作用,仔细阅读深入领会会计报表附注,才能正确评价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或找出存在的问题,减少决策的失误。
参考文献:
[1] Peter Walton.国际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出版
[2]董琼慧.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J].上海会计,2000(5)
摘 要 财务报表是由现代企业自己编制通过执业注册会计师的审核公布的,投资者从财务报表附注中获得的信息含量十分有限,且需要经过复杂的处理过程加工以后才能得出最终结果,所以,投资者仅仅利用财务报表所进行的分析是不够充分的,其结论也只是初步和大概的。即使这样,对投资者而言,这种结论也具有相当的利用价值,可以让投资者看清现代企业财务报表的本质。
关键词 财务报表 财务报告 使用过程
一、现代企业财务报表制度的必要性
(一)能够帮助阅读财务报告,有助于全面的了解企业的基本运营的真实情况。企业财务报表附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一个提纲,且为财务报表的主要项目列示的金额所作的一一对应的解释。当领导者拿到一套财务报表时首先可以阅读财务报表附注,并能快速的了解从企业的基本情况中了解到公司近期的历史改革、经营范围、所处行业以及主要产品或提供的劳务等,且由于财务报告中大多数是专业术语,没有经过专业知识教育的人很难快速的理解到财务报表中所抒发的含义,而企业财务报表附注恰恰就能解决这一问题,给非专业的报表使用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二)能够帮助理解以及把握财务信息。财务信息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增强了企业财务报表的复杂性,正确的理解这种带逻辑关系的财务信息更需要掌握一定的财务基础知识,因此,给非专业的财务信息使用者带来了阅读困难以及理解困难等问题,基于企业财务报表附注能够对财务报表中的数字做出合理的解释,将抽象的数据分解成具体化,并且详细的阐述出产生各种项目的会计方法等等,此财务报表附注不仅能使非专业的财务报表使用者可以准确的把握财务报表中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加深专业财务人士的理解。
(三)企业财务报表有助于弥补企业财务信息内容的不足。在现代企业财务报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大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够准确、全面的记录到企业财务的各种需求,而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不仅仅承担着一种解释财务报表的功能。同时,还起着财务报表信息补充的作用,有效的弥补了企业财务报表提供信息的局限问题,并且,财务报表使用者通过阅读会计报表及其相关的附注,更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更为充分的信息,为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企业财务报告附注能够对已的财务报表信息做出审核与修正。目前,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缺少严格的财务监督制度,致使许多财务报表出现财务报表财务信息不准确、不具体以及信息资源落后等严重的弊端,企业财务报表附注对财务报表则能起到修订完善的作用。
二、现代企业财务报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随着公司不断发展与壮大,虚假信息案件频繁发生,这一不良现象不仅使投资者陷入极度恐慌状态,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当公司粉饰财务报表时,势必在其表内填写虚假信息,同时,公司决策层通常在无审核、无检验的情况下使用财务报表信息,这些虚假信息一旦被公司决策层使用将给予公司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是公司决策层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对于公司财务报告来说,其往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对外公布,因此使其内部的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甚至部分公司为了获取高额的经济利润,故意提高会计信息滞后性,此行为虽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经济利润,但严重违背了相关法律法规,隶属于不合法行为,不利于公司持续稳定发展。
(三)充分性表示是确保会计报表附注信息充分发挥其价值的关键。当前,我国各公司中大多数会计报表附注信息难以充分发挥其价值,其原因在于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不全面,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公司整个财务状况的披露不全面;二是对会计报表附注重要项目的披露不全面。
(四)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对于现行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而言,其涉及到三大部分:小规模企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其他企业。近年来,我国各公司不断加大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力度,但仍未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其原因在于各公司缺乏完善的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使得各公司开展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时无据可依,无章可循,以至于会计报表附注格式和内容模糊不清,不利于各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全面性、统一性、合理性。
(五)除上述问题之外,我国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还存在着些许问题,如会计报表附注覆盖面小、会计报表附注信息过载等。该类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会计准则的欠缺性。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学者提倡采用分层次披露会计报表附注信息,分层次披露是指以公司规模大小为依据,将公司划分为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之后严格按照会计信息披露标准有针对性的对各类企业进行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从而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客观、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上市公司需以最新的会计准则为依据进行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而非上市公司需借鉴上市公司披露模式和方法进行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对其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其原因在于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在经济市场中发挥的积极性作用日益突出。
三、现代企业财务报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规范财务报表之外的信息披露。与旧会计准则项目,新会计准则从会计科目、会计核算方法及会计信息披露等角度对完善金融资产内容。此背景下使得金融资产核算更加准确,反映更加清晰,但金融资产衍生工具披露效率和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随着我国经济市场不断成熟,衍生金融工具种类趋于多样化发展,基于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特征,再加上其直接影响到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及盈利状况,因此,需要公司加大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披露,以增强公司财务报告使用者在融资和投资方面的决策准确性、有效性。
(二)保证企业财务报表附注编制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以及适当性。企业财务报表附注编制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为企业不断完善财务报表附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现已成为财务信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帮助企业走出有效的决策,又能避免由于过分披露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进行企业财务报表附注时既要保证投资人以及债券人等信息使用者的基本利益,又要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得的利益。综合上述,所以在企业财务报表附注的编制上既要做到充分性又要保证适当性。
(三)加强指标分析,提高财务报表附注实用性。首先,正确选取会计数据指标。由于会计数据指标与财务分析结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使得会计数据指标的选取对公司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若公司相关人员随意选取会计数据指标,将大大削弱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确性、完整性,从而制约到公司的发展。因此,需要公司以新会计准则为指导慎重选取会计数据指标;其次,列示被选取的会计数据指标。将公司本年度的会计数据指标和上两年数据指标于一张表格内列示。之后将分别计算出公司本年度会计数据指标和行业内的会计数据指标平均值、最低值、最高值,并将其于一张表格内列示;最后,综合分析两张表格。公司仅需通过对比两张表格内的数字变化分析公司近两年来的财务收支状况,此时切勿对公司各种能力做出相应评价。
(四)定期的对财务报表附注人员做专业知识培训更新。加强财务报表附注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财务报表附注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伴随着企业不断发展与壮大,许多财务报表附注工作人员已经缺乏刻苦钻研的工作精神和责任,他们只乐于物资享受,导致其不能够紧跟当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步伐,专业的财务报表附注知识是财务报表附注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缺乏专业的财务报表附注知识,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财务报表附注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是不容忽视的,故而,应对相关的财务报表附注工作人员定期的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其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以及学习到先进的管理知识从而,为实现企业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完善财务报表附注编制上信息披露的监督体制。企业财务报表附注应制定自身内部监督体制,并且采取责权利与奖罚制相结合的制度,且严格实施“有功必奖,有过必罚”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企业财务报表附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野.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国际商务财会.2011(07).
[2]李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索.经济师.2009(11).
[3]杜文昌.财务报表分析若干问题探究.科技资讯.2006(26).
一、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则要求为各类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
由于银行这一行业的特殊性,可以了解到其他报表使用者无法了解的信息,但企业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仍在银行信贷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银行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采集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披露程序的制约,也可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大大减少企业会计信息的虚假成分。在1994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完成的综合报告——《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未来》(陈毓圭译,1997)一书中,强调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完整的有效会计信息,这相对于以往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强调会计报告为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大大前进了一步。所谓有效信息,是指有助于决策的信息,而不管其成本相对收益是否过高,有效信息应当是可靠的,不带偏见的,不加粉饰的。通过有效信息,决策人员可以更好地评价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
“充分披露”作为财务报表的一个重要原则,近年来往往在“可靠性”与“相关性”方面发生冲突,致使一些国家如美、英等国提出对现行财务报告的批评。如,“企业报告没有能够像人们期望的那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会计信息严重地不完整,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只关注过去而不重视未来”:“现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从十九世纪产业经济时代的企业报告演变而来的,它无法满足二十世纪末期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要求”等。针对这些批评,美国会计界开始面向客户,对会计信息的生成渠道和报告方式等具体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其中尤以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为代表。根据这一委员会的研究,今后企业报告模式将出现这样几个变化:
1.从原来着重于财务信息,扩展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如市场占有率、质量水平、客户满意程度、员工情况、革新情况等的有机结合,从原来着重于最终经营成果,扩展到企业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而且新增加的信息类型在企业报告中占有很大比重,同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开始融合。
2.对财务报告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重点是划分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企业的发展趋势、机会和风险,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3.揭示企业报告的不确定性。
上述报告的新变化,必将有助于满足各类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充分要求,但也应当看到,由于过多的考虑“相关性”这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有可能会损害其“可靠性”特征。为满足客户对有效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企业必须改进财务报告模式。然而,由于受会计“相关性”与“可靠性”质量特征以及财务报表重要性等具体原则的约束,目前尚难以将用户所需的有效信息恰到好处地纳入财务报表原有的结构中去。为了圆满解决需求信息与提供信息间的矛盾,满足会计信息充分披露原则的要求,最可能及最便利的方式,就是通过财务报表附注西方财务会计中的财务报表附注相当于我国财务报表附注加上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内容来反映,揭示客户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这恰好从一个侧面证明,财务报表附注的重要性正在财务报表体系中得到增强与提高。
为了便于人们对未来财务报告模式的认识,以及对财务报表附注地位的深刻把握,本文将陈毓圭博士翻译的“企业报告模型的结构”一表摘录如下(陈毓圭,1997):
企业报告模型的结构
Ⅰ、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
A财务报表及相关信息
B管理部门用于管理企业的高层次经营数据和业绩指标
Ⅱ、管理部门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的分析
A有关财务、经营、业绩的数据变化的原因,关键趋势的特征及其对过去的影响
Ⅲ、前瞻性信息
A机会和风险,包括关键趋势所引起的机会和风险
B管理部门的计划,包括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
C实际经营业绩与以前披露的机会、风险、管理部门的计划进行比较
Ⅳ、有关管理部门和股东的信息
A董事、管理部门、酬金、大股东、交易、关联方关系
Ⅴ、公司背景
A广泛的目标和战略
B经营活动和财产的范围及内容
C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
二、财务报表附注在未来财务报表发展趋势中日益呈现其重要性
未来财务报表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基础上的,这种变化给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提供了机遇与挑战。首先表现在:1.表外信息不断增加。财务报表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特别是现代股份制企业和证券市场的兴起,表内信息越来越难以满足决策者的信息需求。根据安永道国际会计公司前主席葛罗夫斯的一项调查,美国公司的年度信息自1972年来平均每年以3.1%的速度增长,而同期财务报表的增长速度则达7.5%。从我国目前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和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中期报告来看,表外信息同样有增无减。显然,在整个体系中,表外信息将越来越冗长,内容越来越丰富,信息质量和信息价值也将越来越高,这表明财务报表愈益为人们所重视。2.非财务信息不断增加。诚如前面“改进企业报告模型”中所展示的,现阶段财务报表使用者正日益注重有关经营业绩等方面的非财务信息,这与高度发达的经济技术背景是相适应的。对此,我国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也作了明确的规范。譬如在我国《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六章第五十八条中规定,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除了披露公司财务报告外,还要披露公司管理部门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事项;公司发行在外股票的变化情况;公司提交给有表决权的股东审议的重要事项等。在第五十九条中对年度报告则规定了更多的非财务信息内容。尽管目前各国对非财务信息披露要求各有差异,然而,用发展的眼光看,为了适应使用者经济决策的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相关的非财务信息将是必然的。
其次,伴随着金融工具日新月异的发展,如何将这些金融工具尤其是创新金融工具从表外项目的一般揭示,转变为充分有效的揭示,对当前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附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单纯的“表外注释”可能难以实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研究探讨财务报表附注的新形式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此外,披露自愿性信息、预测信息、分部信息,以及社会责任信息也越来越依赖于财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附注将成为二十一世纪财务报告模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对知识经济认识的提高,人们已逐渐感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对财务报表及其所提供信息的影响与作用。未来会计信息和传输将由现在的书面形式转向电子形式,一个全国性的,乃至全球性的会计信息收集、分析和检索网络将逐步形成。尤其是计算机联机实时系统的出现和运用,将使会计业务数据在发生的同时即可实地记录和处理。而信息使用者通过联机,可直接进入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有效地选取、分析所需的信息,不必等到分期报告出来之后再去获取那些业经整合的、历史的信息。会计信息披露的电子化,更加突出了财务报表附注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只有对各种信息做出正确、合理的分析,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经营决策。可以深信,这种以文字为主,辅以数字分析的财务报表附注将会始终居于财务报告的核心地位。
三、正确认识会计报表附注在信贷管理中的作用
诚然,企业报告模式及财务报表的未来发展趋向为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提供了希望与可能。然而,由于受现阶段我国客观经济环境和会计管理体制的制约,欲使财务报表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信息,仍将更多地依赖于财务报表附注。当然,就会计改革的最终目标而言,必须对整个财务报表体系加以改进,比如,国外有人提出“彩色报告模型”与“会计频道”等概念或设想就是这种改革的信号。此外,随着财务报表的发展,我国的财务报表附注将有可能与财务情况说明书融为一体,这一点已基本在上市公司体系中实施,这实质上是财务报表发展国际化要求的客观必然。同时,由于银行的行业特殊性,银行信贷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掌握要求更为全面和真实,会计报表附注在信贷管理中的作用也显得更为重要:
1.会计报表附注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以便对企业的真实偿债能力进行判断。
依据企业会计规范编制的会计报表,实际编制中存在多种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性,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以及不同时期的同一企业可能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处理方法,从而使得会计信息在实施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企业之间,以及同一企业之间的不同时期存在一定的差异。举例来说,某企业有一台机器设备,原始价值为10万元,使用5年后,报废时无净残值。若这一企业采用平均年限法提取折旧一年后,因某种原因从第二年改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取折旧。这样,从第2年到第5年两种折旧方法计提的年折旧的差异就会很大。
按平均折旧法,年折旧额=10-0÷5=20000元。即每年平均计提取折旧2万元;而按双倍余额递减,2—5年的折旧额分别为40000元、20000元、10000元、10000万元。即该企业在第一年采用平均折旧法,第二至第五年采用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时,1-5年的折旧额分别为20000元、40000元、20000元、10000元、10000元。这一年折旧额与平均折旧法下的各年平均为20000元折旧额的情况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它对于这一期间利润额的形成和税款的缴纳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也影响现金流量,从而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通过会计报表附注的补充披露就能为报表使用者正确理解会计信息提供帮助,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比性,以便银行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监控。
2.会计报表附注有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以适应我国当前信贷管理队伍的现状。
会计信息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理解这种逻辑关系需要掌握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而银行信贷管理人员业务基础各异,如果能够看懂企业报表,就可以通过会计附注对表中数字进行解释,将抽象的数据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项目,并说明产生各个项目的会计方法等。这样不但使熟悉会计的人士能深刻理解,而且使非会计专业的人士也能明明白白。如固定资产作为一个报表项目,只能反映企业在过去时间内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无法反映其分布构成。通过附注就可以将各类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及工器具等原始价值分别反映,确定各类固定资产占全部固定资产的比重及各类固定资产间的比例,判断投资结构的合理性。会计报表附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报表的使用者正确理解会计报表,合理获得有用的会计信息。
3.会计报表附注有助于会计报表提供更为完整、全面的信息,以便更真实地反映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
从形式上说,会计报表以数字为主,会计报表附注侧重于文字,辅以数字注释两者结合。从内容上看,会计报表附注除原有的内容外,如所采用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及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的影响,非经常性项目的说明,会计报表中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其他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报表需要说明的事项等,会计报表附注将可能与财务情况说明书融为一体。同时,会计附注所反映的内容将更为完整、全面,还将对前瞻信息、企业背景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加以有效披露。随着我国财务报告方式的改进,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将更具国际化,会计报表的全面性特征将更趋明显。譬如在资产负债表中,为了帮助信贷管理人员正确理解应收账款,可将应收账款按债务人或“账龄”的长短分别列示,使报表在提供应收款总额的同时,通过附注提供详细资料,以便评价客户的信誉,估计可能产生的坏账,真实地反映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
为了规范财务报表的列报,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期间和同一期间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相互可比,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称“新准则”),各上市公司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它是第一次对财务报告以准则的形式作出规范。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新准则由总则、基本要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六章组成。
(一)第一章“总则”
在总则部分,包括制定本准则的目标、依据、财务报表应包含的内容、特殊列报的要求。新准则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其目标是为了规范财务报表的列报,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期间和同一期间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相互可比。财务报表应包含的内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附注。特殊列报的要求是指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列报,以及其他会计准则的特殊列报要求,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和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二)第二章“基本要求”
在“基本要求”部分,包括编制财务报表的要求,从持续经营、一致性、重要性、抵销、可比信息、应披露内容、涵盖期间等几个方面对财务报表的编制进行规定。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财务报表的列报应区别重要程度确定是否单独列报。抵销时应区分不得抵销部分和不属于抵销部分。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披露的内容主要有(1)编报企业的名称;(2)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3)人民币金额单位;(4)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标明。涵盖期间规定了企业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对外提供中期财务报告的,还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的规定。
(三)第三章“资产负债表”
在“资产负债表”部分,规定了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的确认条件,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及资产负债表应列示项目。
(四)第四章“利润表”
在“利润表”部分,包括对费用的分类及利润表应列示的项目。费用应当按照功能分类,分为从事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利润表应单独列示的项目:(1)营业收入;(2)营业成本;(3)营业税金;(4)管理费用;(5)销售费用;(6)财务费用;(7)投资收益;(8)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资产减值损失;(10)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1)所得税费用;(12)净利润。
(五)第五章“所有者权益”
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部分,包括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反映的内容及应列示的项目。
(六)第六章“附注”
在“附注”部分,包括附注的定义,附注应披露的信息等。
二、新准则与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差异比较
在新准则前,我国关于财务报告列报的规范,主要体现在《企业会计制度》和原会计准则中,比较分散。新旧准则、制度对比,其主要差异有:
(一)对财务报表的定义有所不同。原准则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新准则中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
(二)包含内容的改动。原准则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者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准则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及附注。权益的增减变动直接反映了主体在一定期间的总收益和总费用,新准则增加此部分更全面地反映了主体权益的综合变动。新准则强调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准则主要规定应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目前的潮流是编制现金流量表。新准则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因为财务情况说明书涉及的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等内容不宜通过会计准则来规范。
(三)新准则取消了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划分,将这些业务产生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统一在“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中列示。基于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的多元化,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已界限模糊,按大类列示,也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做法。
(四)新准则取消了“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综合列示的方法,而是作了分解,按具体项目列示,如:资产减值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五)新准则附注更加重视信息的披露,要求披露的内容更加全面。
(六)新准则将少数股东权益由负债类变更为权益类。
三、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有关财务报告的列报,国际会计准则通过《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作了规范。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相比,主要差异有:
(一)资产负债表上资产的分类不同:我国的新准则要求对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进行划分,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既可以划分也可以不划分。
(二)资产负债表上负债的分类不同:我国的新准则要求对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进行划分,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既可以划分也可以不划分。
(三)利润表上费用的分类标准不同:我国的新准则规定费用按功能分类;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按性质或功能分类。
(四)可比信息的要求不同:我国的新准则对上年的比较财务信息对财务报表有此要求,但对附注没有,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附注中披露特定比较信息;而国际会计准则对上年的财务比较信息,对报表与附注都有要求。
(五)对某项会计准则的背离(当遵从该准则会产生误导的情况时)的规定不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在“极少数情况下”,允许背离准则以“实现公允列报”;而我国新准则未涉及。
四、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会计报表已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更多的信息需要通过会计报表附注披露,信息使用者越来越重视会计报表附注,因此,本文通过介绍会计报表附注的概念、披露项目以及会计报表附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加深对会计报表附注的认识。
关键词:会计报表附注;信息使用者;真实性
一、会计报表附注的概念及披露项目
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内容和项目所作的补充说明与详细解释。一方面,会计报表附注是对财务报表中无法描述的财务信息的补充说明;另一方面,会计报表附注也是对财务报表的补充说明。通过会计报表附注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从而对企业做出正确的评价。
财务报表附注披露以下内容:1、未遵循会计假设的说明;2、采用的重要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3、或有事项;4、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的变更;5、关联方关系及关联方交易;6、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7、非货币易;8、债务重组;9、重要资产的转入及出售;10、企业合并与分立;11、借款费用。
二、会计报表附注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使用者及企业管理者不重视会计报表附注
会计报表附注是对财务报表信息的解释说明或是对财务报表无法披露信息的补充说明,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从而做出正确的评价及决策。
大多数会计信息使用者仅关注财务报表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表,而很少关注财务报表附注,一些政府部门仅对财务报表的报送有强制性要求,不太关注会计报表附注。企业的管理者往往有选择性的披露财务信息,不能做到充分披露,仅披露对企业有利的信息,对企业不利的信息很少披露,甚至不披露,例如:或有事项、关联方交易等。
(二)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制度尚未统一及规范化
目前,我国仅针对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和小规模企业制定《财务报告规定》,经过几年的实践,这些企业的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基本上具备完整性和及时性,并具有广度和深度,但上述两类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尚未制定制度,统一标准,导致会计报表附注的格式和内容“五花八门”,影响会计报表附注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三)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滞后或失真
有的企业有选择性地披露财务信息,只披露对企业有利的信息,例如:仅提供企业的机构人员情况、业务量,而不披露或很少披露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或有事项、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的变更等重要信息;有的企业会计报表附注未披露预测性信息;有的企业延迟披露仲裁事项或未决诉讼,而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及时发现这些现象,从而做出不正确的投资决策,造成损失。
(四)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内容缺乏差异性
我国企业的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未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披露,披露的内容缺乏差异性,例如:公开发行证券公司的信息使用者是社会大众,因此其披露的内容应比较广泛,且带有强制性;ST公司由于即将退市,因此其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应具备及时性;其他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仅满足政府部门及股东的需要即可。
(五)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内容不够全面
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我国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内容不够全面,例如: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热点,企业已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但会计报表附注确未披露环境支出方面的信息;企业可以通过经营租赁、融资租赁、售后租回等方式,缓解资金压力,但会计报表附注未披露表外融资信息。这样使得报表使用者无法了解企业的机会与风险。
(六)会计人员素质及独立性影响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质量
会计人员是会计报表及附注的编制人员,主要根据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附注需要披露的信息十分广泛,例如:未决诉讼、或有事项、企业合并与分立、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等事项,需要会计人员不仅具备会计知识,还需账务企业管理、法律及其他相关知识,目前我国会计人员还不具备这些素质,影响会计报表附注编制的质量。
会计人员往往受雇于企业,需服从企业管理者,其独立性受到影响,往往根据管理者的指示编制会计报表附注,企业管理者出于个人利益,指使会计人员编制误导性信息,或者遗漏重要信息。
三、改进会计报表附注的措施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监督体系,加大处罚力度
根据我国会计报表附注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需不断完善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准则,尤其对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内容做出详细规定,规避许多企业有选择性的披露财务信息。
强化监督体系,内部监督机制与外部监督机制共同发挥作用,报表提供者应加强内部监督,保证会计报表附注的真实性及合理性。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及相关监管部门,加大监督力度,遏制报表提供者钻会计准则的空子。
对违反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制度,故意披露虚假信息的行为,司法部门应加大处罚力度,起到威慑及警告的作用。
(二)利用电子化手段
会计核算利用财务软件,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及核算方法,从数据输入到数据的输出,可以减少主观干扰,信息实现共享,部门间相互监督,从源头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会计报表附注信息的相关性及可靠性,还会提高工作的效率,保证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其主观创造性。同时采用电子化手段,报表使用者比较容易获取自己所需信息。
(三)加大信息披露力度,更好满足信息使用者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固定格式的表内信息,越来越满足不了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信息使用者越来越关注社会责任、表外融资、预测信息、知识资本等信息,加大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很有必要。第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技术及人才在企业竞争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因此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披露知识资本信息;第二,随着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的实施,报表使用者对企业面临的风险、或有事项、未来形势的预测有了需求,会计报表附注应披露预测性信息;第三,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问题已成全球热点,企业开始承担环境保护责任,为了规范企业社会责任,企业需要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环保方面、安置就业情况、商业保险、福利措施等方面的信息;第四,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金融衍生工具日益增多,例如:期权、期货和认股取证等金融衍生工具无实物交易,但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或损失的权利与义务,影响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可能影响报表使用者投资决策,因此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金融衍生工具的类型、履约条件、履约期限及金额等信息,以便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
(四)会计报表附注披露信息是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一方面,为满足报表使用者信息需求,会计报表附注应披露尽量多的信息,但必须简明扼要,以免给信息使用者造成负担,或误导信息使用者;另一方面,企业在披露会计报表附注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使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披露和阅读过程中花费的成本小于信息使用者获取的收益。(作者单位:晋煤集团审计部)
参考文献:
[1]张政权,我国企业会计报表附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业科技,201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