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激发幼儿思维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幼儿 数学思维能力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Ways of Fostering Children's Mathematical Thinking Skills
WANG Mingxuan
(School of Education,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Heilongjiang 152061)
Abstract In early childhood mathematics teaching, an important purpose of teaching is to develop children's mathematical thinking skills; good mathematical thinking skills to better help children learn math knowledge, which for their future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s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skills to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foster children'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proposed ways to foster children's mathematical thinking.
Key words children; mathematics thinking shills; way
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关键便是要使幼儿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为了开发幼儿的大脑潜能,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数学知识运用能力。而在幼儿教学中对于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目的就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易于幼儿理解的形象知识,针对幼儿时期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适宜的教学方法。要在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应当全面了解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和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
1 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界定
1.1 数学思维能力概念
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直接影响着该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数学思维能力的主要成分包括数学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等要素。由此可见,数学思维能力在概念上来说本质是一种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并不一定仅适用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方面都能看到数学思维能力运用的例子。①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主要是针对数学思维能力组成中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进行分别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由这些能力组成的一种综合性数学能力。
1.2 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
幼儿数学思维能力也就是指幼儿时期形成的数学思维能力,幼儿数学思维能力这一概念的理论基础也幼儿时期的年龄特点有着很大关系,幼儿时期是逻辑思维萌发的初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因而幼儿数学思维能力主要针对幼儿年龄特点形成的数学思维能力。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就是通过适宜的方法,培养幼儿各方面的数学能力,如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对于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初步能力培养的阶段,在幼儿教学中所使用的方法也具有这一特点。②
2 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2.1 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数学智力
首先,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幼儿来说有助于提高其数学智力,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幼儿智力进行良好的开发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数学智力作为幼儿综合智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与数学相关问题的基础,因而对于幼儿数学智力的培养也是幼儿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③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实际也就是开发幼儿数学智力的过程,幼儿在不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自己的理解,并且还会进行相关的想象、创造,这就会促进幼儿数学智力的开发。同时,在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提高幼儿数学智力的作用还体现在对大脑潜能的开发,特别是对左脑潜能的开发。
2.2 有助于幼儿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是较为抽象的,这对于幼儿学习数学知识是非常不利的,幼儿也无法理解这些数学知识。而在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中通过适宜的教学方法,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便于幼儿理解的形象内容,这就有助于幼儿学习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幼儿在拥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之后,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以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去解答数学问题,并且还能以数学创造性思维去学习数学知识,将数学概念转化为自己的理解。④因而可以看出,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幼儿掌握抽象数学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幼儿数学思维能力下对抽象知识的转化也是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2.3 有助于提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幼儿学习数学知识来说也是如此,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也是幼儿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在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中,会针对幼儿的天性,如游戏天性、对于新事物好奇的天性等等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幼儿去主动思考、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助于提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由此可见,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再有,当幼儿具备一定数学思维能力之后,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都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获得一种满足感,在这种兴趣驱动之下,幼儿会不断地自主汲取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
3 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
3.1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创新意识
已经提到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因而在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中也应当注重对于幼儿兴趣的激发。而要激发幼儿兴趣,则应当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适宜的方法。例如幼儿普遍具有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天性,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利用一些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为幼儿放映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或者图片,可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卡通人物或动画片。⑤通过像幼儿提问的方式,问题应当结合数学知识。例如“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熊出没》这部动画片吗?如果熊大和熊二某一天阻止光头强砍树,上午阻止他砍了8棵树,下午阻止他砍了17棵树,那么这一天熊大和熊二一共阻止光头强砍了多少课树?”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激发出幼儿的兴趣,并且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将这种兴趣转化为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这对于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也有着重要作用。
3.2捕捉幼儿教学活素材,拓展数学思维的空间
捕捉幼儿教学活素材也就是指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选择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内容对幼儿开展数学教学,根据数学教学要求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拓展,而拓展内容就可以选择生活中各种事物。在捕捉活素材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幼儿能够接触到并且产生认识的生活事物,如食物、家庭生活用品、植物、动物等等,并且要注重其数量关系。⑥例如教师可以向幼儿这样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苹果吗?如果你们家有4个人,每个人一天吃1个苹果,那么一星期你们家所有人吃多少苹果?”通过捕捉幼儿教学活素材,让幼儿对数学产生这样的理解“数学是紧密联系生活的”,从而使得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去思考,这便是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3.3 开展游戏教学,激发幼儿数学思维意识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教学中多采用游戏教学法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对于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来说,也是如此,但是在游戏制定上也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利用游戏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并且拓宽幼儿数学思维意识,将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游戏中。从这一角度来说,游戏教学也是幼儿数学知识运用的实践活动。在开展有效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数学知识联系较为紧密的游戏,或者通过适当的方法增强幼儿在游戏中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如在做老鹰抓小鸡游戏中,表面看这个游戏与数学知识联系并不大,但是教师可以这样对幼儿提问“小朋友,现在有几只老鹰,几只小鸡呢?如果抓住1只,还剩下几只呢?”这些都是结合数学知识开展有效教学的有效方法。
3.4 关注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
关注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当前幼儿教学中的要求,在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中,也应当重点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启发幼儿,和幼儿进行充分的互动。而关注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并不意味着幼儿教师不承担教学任务,也不是对幼儿放任自流,而是通过一些有利的启发、引导、规范等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自学能力。在幼儿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会自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则会询问教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展幼儿小课堂,让幼儿轮流当老师,教师提前布置相关教学内容,如学习加减法,在课堂上引导幼儿,让幼儿在课堂上讲解如何进行加减法运算。
4 结束语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数学智力,能够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且提高幼儿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幼儿数学能力培养中,也应当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为核心,灵活捕捉活素材,开展游戏教学并且注重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这对于良好地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注释
① 李宏.借鉴蒙氏教育理念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0:232-234.
② 陈琳.浅谈幼儿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175-176.
③ 许洪媛.幼儿数学教育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3:70-74.
④ 李传江,胡晓蓉.幼儿数学生活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6-29.
一、激发和保护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前提
成功的美术教学活动必然要把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贯穿始终,在整个美术活动中,不仅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时刻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深入持久地开展活动的积极因素。三至六岁幼儿的思维活动常常是凭借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和动作来进行的,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培养、调动和运用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兴趣具有持久性。例如:在绘画《汽车》活动中,我首先布置了一个游戏场景,和孩子们一同在音乐声中玩开汽车的游戏,接着组织幼儿观看各种汽车的课件,幼儿有了兴趣,思维也活跃起来,设计的新型汽车造型新颖、功能独特。这样运用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强烈的作画愿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二、引导和传授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方法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活力要素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不等于放任自流,让幼儿任意而为,在美术活动中传授幼儿正确的参与方法是必需的。观察法则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必授技能。没有观察就不能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生动、形象的了解,没有观察就无法适应世界的千变万化,没有观察就难以形成审美情趣。因此,必须教会幼儿观察世界、观察事物、观察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方法、路径。在具体操作上就涉及一个怎么观察的问题。不同的美术活动,其观察过程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讲究技能技巧。唯其如此,才能很好地激发幼儿创造潜能,增强其创造性思维的活力。
三、营造和创设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氛围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魅力源泉
1.有空间才有想象,要赋予幼儿想象的空间并借助想象因势利导
幼儿艺术创造本身就是幼儿发散性思维的结晶,因此美术教学中需要考虑为幼儿预留想象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断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去思考,引发幼儿产生主动表现的欲望。在一次美术活动中,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曲线,问:“这像什么?”小朋友们议论开了:像两座大山、像麦当劳的标志、像小燕子、像……萌萌说:“像小兔子的耳朵。”有小朋友说:“不像,小兔子的耳朵是长长的。”萌萌说:“这是个爱说谎的小兔子,耳朵变短了。”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出一幅幅新奇的作品。这种留有创作空间的内容为孩子提供了想象的依据,使孩子不是凭空想象,不受物象的限制,可以自由发挥,大胆表现,发挥潜能。
2.有机会才有可能,要赋予幼儿创造的机会并把握机会趁势而为
毫无疑问,美术活动就是一种艺术体验活动,绘画以及手工制作等行为,必须以幼儿实践体验为结果,在这种实践体验中,幼儿创造性思维便会自然而然显现出来。既然创造的机会在体验中产生,那么赋予幼儿体验的机会就是为了赋予幼儿创造的机会。例如:苗苗小朋友带来了一只小白兔,孩子们都很好奇地围观,我抓住机会问:“兔子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吃青菜时嘴巴是怎样动的?”孩子们都低着头仔细观察,我们又带着兔子来到操场上,和兔子一起赛跑,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的跑、跳。回到班里,请每人说一句话或编一个故事,画在纸上,孩子们的想象非常丰富,而且把小兔子的形态画得很到位。
3.有平台才有好戏,要赋予幼儿展示的平台并依托平台顺势而上
关键词 幼儿教学 绘画 存在问题 兴趣
幼儿绘画教学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并且绘画可以最大程度的渲染幼儿的美术情感,丰富幼儿的心灵世界。在幼儿绘画教学中需要教师积极为幼儿创设绘画的情境,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性不强,以及幼儿学习绘画的主动性不足,对提高幼儿绘画能力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探究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教学方式是当前幼儿教育改革中的新要求。
1幼儿绘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是制约绘画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很多教师在绘画教学过程中严重缺乏积极性,并且幼儿绘画教师一般是由其他相关科目的教师兼任的,缺乏较高的美术素养和专业性。其次,绘画对幼儿的综合性要求较高,但是很多幼儿缺乏展示自己的勇气,导致授课的难度增大。甚至部分幼儿对绘画教学产生了一定的畏惧心理,制约了绘画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绘画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的单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的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绘画教学的功能
2.1促进学生情感认知的发展
绘画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以新颖的教学方式提高幼儿审美、鉴赏能力。让幼儿在绘画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发展,确立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参与方式。绘画教学可以促进幼儿对外部资源进行整合逐渐完善和健全自己的认知结构。
2.2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
绘画教学可以有效的促进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幼儿在沟通的过程中为早期社会化的行为奠定了基础。所以绘画教学成为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社会交往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3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手段和措施
3.1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引发学习热情
教育理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幼儿思想观念的形成,并且教育观念是在时展的基础上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幼儿教师要根据时展的特点,以及幼儿成长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师根据先进的幼儿绘画知识体系进行落后观念的纠正,促进幼儿绘画实践行为的及时更新,提升幼儿绘画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教学的兴趣,在幼儿积极参与绘画教学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幼儿美术素养和美术鉴赏水平。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美术水平,创新美术绘画教学的方法,科学的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最大程度的激发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让幼儿体会到绘画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幼儿对绘画的热情。
3.2探索创意教学模式,激发幼儿绘画动机
首先,教师应该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组织与幼儿年龄相符合的绘画教学语言。例如,要以童趣的口吻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让幼儿保持愉悦的心情,大胆的在绘画教学中表达自己思想和观点。教师还要保证童趣的语言与生动的表演相结合,有效的促进幼儿创新思维的形成。例如,教师以一朵太阳花作为绘画教学道具,在幼儿面前利用与花展开拟人化的讲话:“太阳花,你真漂亮,让我把你的样子画出来吧!”利用这种童趣的语言有效的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3.3创设绘画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幼儿绘画教学应该秉持看、做、玩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创设趣味性的游戏情境,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在游戏情境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并且让幼儿在游戏玩耍的过程中很自然的接受绘画的技能。教师在绘画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的掌握幼儿心理变化,利用多种形式的情境教学方法,促使幼儿快乐的参与到绘画教学当中。例如,教师要求学生绘画肥皂泡泡,教师可以提前为幼儿准备一些吹泡泡的道具,让幼儿在绘画教学中自己吹出肥皂泡泡,一边玩耍一边观察,最后将自己观察到的泡泡画在自己的画板上。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找到绘画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3.4积极评论幼儿作品,树立幼儿绘画信心
传统的幼儿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的威严的不允许打破的,如果幼儿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的思维或者言论提出质疑,会受到教师严厉的批评和打击。这样的课堂不但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幼儿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教师在绘画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幼儿认知水平的波动,增减知识的难度,最大程度的刺激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并且要对幼儿的绘画作品经常做出肯定和赞赏的评价,引导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树立强大的自信心。例如,有很多教师面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价:“画的乱七八糟,难看死了”,这样会对幼儿思维自尊心和学习绘画的积极性造成严重的伤害。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尽量的对幼儿作品中好的地方进行赞赏和表扬,激发幼儿对绘画更高的热情,以及浓厚的兴趣,逐渐培养幼儿绘画技能。
4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绘画教学可以渲染幼儿的美术情感,丰富幼儿的心灵世界,所以幼儿教师应该认识到绘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引发学习热情;探索创意教学模式,激发幼儿绘画动机;创设绘画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积极评论幼儿作品,树立幼儿绘画信心,为幼儿早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冰霞.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J].东方教育,2011(01).
[2] 钱向艳.“玩”起来,让小班绘画活动更精彩――通过游戏提高小班幼儿绘画兴趣的策略[J].东方教育,2015(0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幼儿教育应该把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作为教育的重点,培养自尊、自信,具有积极健康的情感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材。
【关键词】 幼儿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Abstract: "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a nation's progress, is an inexhaustible motive force for national prosperity."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hould foster children's sense of innovation as the focus of education, develop self-esteem, self-confident, positive and healthy emotional and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of high-quality talent.
Keyword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ulture, sense of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有人说过:创造性思维的宗旨是标新立异,创新独白,独具慧眼,别出心裁,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有做出的,以创造性思维面向一切。通过创造,使社会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这正是我们时代的特色。今天的幼儿则是将来世界建设的主力军。那么,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新世纪人才,是我们当代幼教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1、教师应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儿童的创新意识与儿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紧密相关的。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已告诉我们是运用“已知信息”进行创新,这里的“已知信息”对儿童来说就是指从教师、家长和社会三方面得来的知识。 研究表明,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的教师,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教学方式和手段,最优化地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同时还可以创造新的方式方法引导和培养幼儿。教师本身的某些创造往往会给幼儿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提供良好的模仿对象。对教师来说,传授给幼儿的基本知识必须是准确无误的,并能运用多种技能引导幼儿掌握,还要给予适时的改良和创新。
2.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创新思维发展
营造鼓励幼儿创造的心理氛围。由于幼儿的创新思维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极易被外界所影响,所以我们提倡无论是幼儿园、家庭都要营造一种鼓励幼儿发展创造性的心理氛围。要对每个孩子保持积极、鼓励、赞许的态度,充分尊重他们、宽容他们、期待他们,做他们的朋友,使他们敢想、敢为,能极大地发挥潜能。富有创意、激发幻想的教室环境。如:教室内的区角活动,可以让幼儿将自己幻想的事物做出来展示;也可以在我们的教室中设置一幅“灵动画”,内容有抽象画、问题树,也可以是一幅无结局的画;在教室的黑板或者孩子们的画本上让他们自由想象,涂鸦,画未来世界、画恐龙、画外星人等等。就这样,环境中隐含了许多鼓励幼儿幻想、创造的因素,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3. 在教育活动中激发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美术、音乐、语言等活动本身就是创造性活动,因此我们以此为载体,用于模仿创作,以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动力。让孩子试一试是激发幼儿发现问题的兴趣的有效手段。幼儿天生好奇心强,喜欢看一看、试一试。让孩子通过看一看、做一做、摸一摸、练一练来激发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知识技能的兴趣。比如,我们在教科学课“沉与浮”时,一上课就发给幼儿铁制品、各种各样的石头、铅笔、泡沫制品等等,让孩子们自己放入水中,观察这些物品会怎样。他们积极性很高,很快就津津有味地动起来了,许多孩子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争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其他伙伴。这时教师应及时的引导幼儿一面观察,一面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孩子们争着说:“有的东西沉下去了,有的东西浮起来。”教师引导幼儿将沉入水中的的东西放在一边,浮起来的东西放在另一边。教师对孩子的发现及时鼓励,让孩子在试一试中饱尝了发现的快乐。激发孩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也是孩子发明创造的开始。
4、通过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幼儿创新思维
家庭是孩子不能选择也不能回避的场所,其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很深厚的影响和渗透作用。教师作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纽带,可以发挥所特有的优势,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转变家长观念,做到家园共育,使其成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坚实保障。如:日常的家长会、家园同乐、经验交流会、专题讨论会等形式的开展,让他们学习指导方法,转变陈旧思想观念。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必须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他们开始重视对幼儿各种素质的培养,同时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也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家长直接学习各种指导方法,如:言语性训练法、图形训练法、符号训练法、操作训练法,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创造,从而与幼儿园达成共识,成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坚实保障。其次,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例如:有些孩子喜欢拆装玩具、小的电器等再进行组装,有些家长会训斥,通过和老师的交流意识到这样会扼杀孩子的创造性。如果转变了观念,也能和孩子一起快乐地探究起电动玩具的奥秘所在,由一个压制型的家庭正逐步转变成民主型、学习型、创造型的家庭,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大胆想象,进行创造。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积极思维
教师要善于为幼儿创设适宜的问题情景,让幼儿发现疑问,激发兴趣。在大班学习活动“沉与浮”中,针对幼儿都认为“木头、塑料泡沫是浮在水面上的”,而“橡皮泥是沉入水底的”现象,我们精心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景,“木头和泡沫塑料沉入水底而橡皮泥却浮在了水面上”。这一不同于幼儿已有认识的情景,进而激发了幼儿去思考“为什么漂浮的木头、泡沫塑料会沉下水底,应该沉入水底的橡皮泥反而浮在水面上”这一问题。幼儿的探究兴趣被引发,思维就非常积极和活跃。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幼儿对“沉与浮”现象产生的“疑问和兴趣”使他们出现了“急盼”和“渴求”的心理状态,便积极地开动脑筋,以求得问题的答案。
二、提问富有挑战,幼儿有话可说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根据活动目标从正面入手来设计问题,如看图讲述《战胜大灰狼》中,教师常常会设计许多这样的小问题:“图上有谁?小兔在干什么?……”教师的提问缺乏启发性,对幼儿的思维没有挑战性,故幼儿也就无需开动脑筋去寻求答案。
随着对幼儿思维能力和独立性培养的关注,教师开始重视给予幼儿思维和想象的空间,重视幼儿自主学习经验的积累,强调幼儿表达表现的重要价值。教师尝试提出一些具有较大思维空间、带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来鼓励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依然是看图讲述《战胜大灰狼》,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谁?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等。这样的讨论话题,就给了幼儿较大的思维空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设想多种可能发生在小兔和大灰狼之间的事情。
只有开放性的、挑战性的、能引发幼儿思考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真正的问题。在体育活动“有趣的山洞”中,教师建议幼儿讨论怎样用身体搭山洞时,如果这样提问:“山洞是不是这样的?”(做与幼儿面对面两手高举相握的动作)幼儿的回答肯定是一句长长的“是――”。教师若改问:“除了这样搭山洞,还可以怎么做?”课堂气氛一定会活跃起来,幼儿会纷纷开始凭借自己的经验去思考,教师从幼儿那里能得到更为丰富的答案。
三、师生双向提问,鼓励自主求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