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想象作文指导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多元文化;辅导员;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51-03
一、多元文化的含义及特点
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中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是人类群体之间价值规范思想观念乃至行为形式上的差异。多元文化的存在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树立了典范性的标准。
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步伐的日益加快以及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是以多元文化为基本特征的,对世界形式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联系,推动者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同时,在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不同文化的彼此激荡与冲突也尤为激烈。在我国,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现了东方与西方、主流与非主流、文化大众和精英文化以及传统与文化并存的多元格局。
二、多元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多元文化现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各种文化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样,由简单变为复杂,由稳定变得多变。
多元文化容易引发思想政治观念的分歧,带来思想道德标准的混乱,冲击着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高等学校一向是各种文化的集散地,是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多元文化在此交锋与碰撞,影响着师生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多元文化背景下,来自于不同民族的文化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共同汇集于高校校园,相互之间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深刻地影响着高校的教育环境。大学生对于各种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缺乏必要的判别能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极大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存在的问题
1.知识结构专业性不强,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现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辅导员大多是一些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他们往往欠缺实际工作经验,专业理论知识也比较匮乏,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不高。
2.理论研究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大多数辅导员整日陷入到事务性工作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加强自身学习,加上缺少交流、学习的机会,导致他们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
3.高等院校辅导员数量不足。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专职辅导员的数量还未能达到国家标准。此外,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个性强、责任心弱、集体观念差等特点在他们身上突显,学习、经济、心理上有困难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这些都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难题。
4.高等院校辅导员自我认同感弱,工作疲惫,成就感低。辅导员就好比那搬运工,哪里需要哪里搬,工作强度大,事务烦琐,社会对他们的认可与尊重不够,同时辅导员自我信心不足,没有什么成就感。
5.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还没有形成,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和暂时性普遍。辅导员待遇不高,比起教授等工资偏低,并且评职称困难,岗位期满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往教师方面发展,一种是从事行政工作,前途不被看好,所以很多人把它当成暂时性的跳板职业。
四、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的原因分析
1.低学历和过度追求年轻化。大部分学校规定辅导员的学历本科即可,并且不限专业,年龄选择却趋向年轻化,导致入职人员经验不足,不能够很好地开展工作。
2.工作事务性。辅导员整天被各种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所困扰,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学习充电,也没有精力去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客观上降低了提高自我素养的机会。
3.晋升困难,地位低微,职称评定无果等问题。在许多高等院校里,辅导员疲于奔命,辛勤地付出却难以得到认可和回报,辅导员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临时的职业。
五、多元文化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研究
多元化形势下,我们应该保持清醒,冷静分析,沉着应对,坚持正确的导向,改进教学方式,掌握主动权,开辟新途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努力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坚持正确的导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形势要求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趋利避害,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育人目标的实现。
2.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继承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对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人类思想文化进行比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走古今相承中西结合的创新道路,才能不断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吸引力感召力。
3.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主体意识、个性特征等都发生了新变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选择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要重视对大学生的研究,深刻认识多元文化对他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大学生群体的共性和个性差异,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和成长规律,增强教育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性。
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学生工作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多变化,如现在的学生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一切;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害怕挫折,导致心理脆弱,承受力差。他们中的一部分受网络负面影响太深,是非难辨,问题多多。因此,辅导员应积极应对,学习掌握运用网络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思想生活学习上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必须对广大学生进行网络德育,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高其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使他们明辨是非。关注学生组织,引导学生成才。也要关注贫困生,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5.提高开展教育工作的能力。文化多元化使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作为培养创造性高层次人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打铁还得自身硬,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由于辅导员在学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教育者要适应形势,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信息素养,尤其是对信息进行搜集筛选鉴别和处理的能力。只有及时澄清和分析错误信息,把正确客观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才能指导学生避免思想上的误区和片面极端,不断进步。具体来讲,辅导员要与时俱进,在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新实际,学习新理论,树立新观念,充实新内容,拓展新领域,运用新手段,建立新机制等方面提高能力。此外,掌握各种现代教育手段特别是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以适应网络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大政策的投入,明确政治工作队伍的地位与作用、权利与义务、职责与待遇,使他们真正做到有位有为。
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的具体步骤
1.重新明确辅导员的自我定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首要特征是其服务性而不是其管理性,学生和学校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因此要认真履行职责,以人为本,聆听学生的心声和建议,尽力完善自己的工作方式,促使学生全面成才和健康发展。由管理型向引导服务型转变,学生工作必须面向每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2.坚持辅导员的工作原则。现代大学生的知识面宽,发展全面,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都较强,这对辅导员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应坚持在民主基础上的一些原则:
(1)持续发展原则。辅导员应该坚持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发展中的个别差异,促进学生达到全面发展。
(2)正确的导向原则。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培养促进自身发展、提高自身能力的基本素质。
(3)顺应形势的可持续性原则。把学生的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在社会上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奠定基础,使学生一生受益。
(4)多样性原则。学生在个性特长、能力、兴趣等方面不同,所以要因人而异,坚持多样性发展的原则,使物尽其材,人尽其用。
(5)主体性与辅的统一原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做好发展规划。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水平和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尝试,树立不断进取的自信心,提高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发展自己的内部动力。
(6)贴近性原则。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式大致可分为课堂教学与理论灌输以及经常性的思想工作。无论哪种途径,都要最贴近现实、最贴近生活、最贴近学生心灵。
3.灵活运用辅导员工作的具体方法。辅导员工作必须面向每个学生,要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工作中必须具备“四心”。具体来讲如下:
(1)观察学生要细心:这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环节,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有助于其他工作的逐步开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一是查档,了解学生的过去;二是走访学生宿舍,通过和学生面对面谈心了解学生,做好学生情况备案;三是通过检查学生晚自修情况、开展集体活动等方式接触学生。
(2)用心去聆听每位学生的心声: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倾听自己心声的聆听者。处理好每个学生的每一件事情。用心去做,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任。
(3)热心去帮助、耐心去指导每一位学生: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指导,以此来引导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努力提高辅导员的自身素质:作为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四要:政治素质要过硬;科学文化素质要提高;能力素质要加强;身心素质要健康。
总之,未来世界的竞争属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高校的发展和走向。而作为高校学生的管理者,高校辅导员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因此改进完善工作方法,改革和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已成为时代的必然。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在高校学生工作如此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广大辅导员与时俱进,用创新性思维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开发更多有新意和实效的载体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齐卫东.论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6).
[2]王学风.论多元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J].思想教育研究,2004,(12).
[3]王望峥,陈帼青.高校辅导员工作心得[J].教育论丛,2009,(6).
一、写“活”的作文
作文教学心理研究表明,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引导他们联想,即由眼前的所见、所闻,或引起对往日见闻的回忆,或展开想象,创造新的形象,以补充或印证眼前的观察所得。观察借助联想而插上翅膀,意境就会更加广阔,认识就会更加丰富。
根据中年段学生有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表演欲望较强的特点,在教学看图作文中,笔者尝试着把作文演“活”了再写,也就是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画时,展开想象,化“静”为动,让静止的图画在脑中动起来、在表演中“活”起来。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看图作文《胜似亲人》时,笔者先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人物服饰,推测两人的身份、关系;观察周围的环境,想象小女孩和老奶奶之间发生了什么。然后根据图上提供的材料,请学生上台分角色表演:奶奶说了什么?怎样说的?小女孩听后会说什么?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然后分几组上台表演,其他学生来评判。只要想象是合理的,就给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创设出多种场景。另外,像这样的单幅图看图作文,还可以请学生当“小画家”,根据已有的画面内容简单地画出这幅图的前后两幅图。这样就容易把看图作文激“活”,让学生写起来更容易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了。
二、利用教材,想象作文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也可用于训练想象能力。例如《一次成功的实验》一课,讲述了三位中国孩子齐心协力成功完成了教育家的实验。事后,教育家激动地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课文中没有详细写曾经做过的失败的实验经过,这就值得学生进行想象习作。笔者抓住这个想象点,引导学生模仿课文成功实验的过程的描述,想象之前的失败实验,然后写出来。这样的习作,以教材的内容、写法为凭借,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进行想象,就容易写出内容翔实、想象奇特的习作。像《争吵》《可贵的沉默》《小摄影师》等课文,都可以运用这一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习作。有些课文,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写法,创设情境,让他们置身其间,展开想象。如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如果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还会看到、听到、想到什么呢?还可以模仿文章的写法,写自己所喜欢的别的花。
三、案例作文
所谓的案例作文,就是利用学生身边的小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在一定的氛围中自己理顺思路,写出文章。这一做法得益于MBA教学方法。风靡全球的MBA(工商管理硕士)的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培养学以致用、崇尚实干的中高层经营管理者。笔者认为,这很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培养的是适应未来竞争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运用这种做法,教师本身必须是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学生身边的案例。如,两间教室之间有个小纸团。利用这个事例,组织学生讨论:怎么处理?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捡起来追查是谁扔的,有的说自己捡起来扔进废纸篓,有的说不是自己班的,不管它。在这样基础上,让学生分别朝不同的方向想象,把纸团的最终结局写出来。当然,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也要适时适度进行责任感的教育。类似的案例很多,如“蜜蜂飞进教室里”“墙上的脚印怎么不见的?”等。我们在处理事件时,启发学生想象,推测“案情”,进行道德教育,然后指导学生习作。实际上,多数提供材料的扩写、改写或续写,都含有“案例作文”的因素与方法。
四、“遥远想象”作文
“遥远想象”就是将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联系,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给学生提供一块任意驰骋的空间。而“遥远想象”作文也就是将这种想象的结果用文字有序地表达出来。如,要写《土地和笔》,联想的过程一般是“土地―树木―伐木―工厂―铅笔”。让学生展开联想,然后动笔,就能写出内容比较丰富的习作。还可以拟出许多有创意的题目,如《灯光和妈妈》《吃药和批评》等,指导学生写“遥远想象”作文。教材里也有这类的想象作文,如,二十一世纪的衣服、食品、住宅、交通等,这些都属于遥远想象的范畴。设置这样的想象题目,可以训练学生超越现实的空间、时间进行思维,使学生的想象更具活跃性与广阔性,习作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多彩。
五、音响作文
音响作文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手段,以生活中诸多音响为中介,创设特定的作文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再用文字表述出来。音响内容可包括自然音响、模拟音响、配乐故事、诗歌、歌曲、器乐曲等。根据儿童认识规律和习作心理,音响作文课堂教学一般分音响感知、情感体验、联想想象和文字表达四个步骤。音响作文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愉悦、宽松的学习环境,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提高习作能力。
一、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
观察,是学生通过视觉直接观看事物,并获得知识、加深理解的主要途径。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推动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手段。鲁迅曾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只有留心观察,才能抓住事物特点,如此,写作时才会构思灵敏,得心应手。因此,在小学片段作文写作训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细节特点,然后整合多种叙述方式,运用语言片段呈现出来。
以描述性片段作文写作训练为例,具体指导如下: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选取一个具体的描述对象,认真观察,获得直观的感性表象。其次,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细致观察,并运用相关的修饰语强化表象,使事物特点更加鲜明、生动、具体。如人物描写,要留心观察所选人物,抓住人物的不同特点,如形态、容貌、神情、风度、服饰等,然后用具体而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再现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刻画人物的鲜明个性,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以下是某位学生的人物外貌描写片段作文:我的妈妈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尽管脸上已出现几条浅浅的皱纹,但她仍然很漂亮。中等的个子,一头乌黑的长发常常披散在肩头,大大的眼睛很有几分神采。妈妈特爱笑,一笑起来就露出一口洁白可爱的牙齿,显得特别精神。通过这样的作文片段写作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作文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想象联想,丰富形象意象
想象,是学生思维创造的火花,写作离不开想象联想,学生富有想象力,敢于想象联想,才能打破思维常规,创造出构思精巧、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作文。反之,则作文形式千人一面,内容苍白无力、空洞乏味。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片段作文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合理联想,创造出丰富的形象意象,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给出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想象联想,修饰完善或组合情节,进行片段描写。如笔者给出“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这样一个句子,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句子,展开联想或想象,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片段。经过思考、想象,于是形成这样一个片段:优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演播大厅的窗户,穿过蒙蒙细雨,洒落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听得如痴如醉。这样,通过想象联想,既充实了表达内容,丰富了形象意象,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结合课文空白,引导学生想象联想,拓展省略情节,或续写故事结局。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留有空白,这些空白意犹未尽、余味无穷,给学生极大的拓展想象空间。因此,在小学片段作文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借助这些空白处,巧妙地指导学生推测、构思,放飞想象,大胆联想,对省略的情节进行拓展,或对作品的结局进行续写,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故事的结局,弥补这一空白。这样,既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三、注重仿写,做到学以致用
仿写是写作训练不可或缺的过程,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片段作文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从课文、所见到的美文中精选仿写范文,引导学生从修辞、句式、主题等方面思考,进行多样化的片段仿写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鉴赏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 ;写作能力 ;提高技巧
小学语文课程里都重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学生练习写作能够增强人文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增强社会实践参与积极性。因此对于小学教师而言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针对作文教学问题,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主体性,是体察学生在心理情感个体差别,开展作文教学活动。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行动,按照亲身经验过事件,运用书面用语准确,细致,认真表达自身感情和体会。在此种教学进程里,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尊重,对学生自我认知抱有信心,在评述内容中,运用激发鼓励机制正面效应,使所有学生得到具有个性化发展。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一)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
小学阶段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始终被教师传授作文,束缚在狭窄空间里,它压制学生个体爱好和封闭自身潜能。在学生作文中教导学生,书写本人亲身视见,听闻,经验,实质是培育学生应用本身话语描述本身见解,在作文中显示学生个体独有特性。教师需要努力提倡学生作文呈现各种不同风格。对于学生思想表述语言都要做出尊重,另外学生表现缺陷要做到包容理解。学生因为思想幼稚产生缺陷,教师要相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得到改正,教师要培养学生按照自身特性发展,在作文中逐渐扩展化学生的个人化特征,在作文中全面显现,各有特色生动鲜活的真我。
(二)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作文体现个体特征,真实感情是根本。作文教学课程中,教师需要要求学生,要书写自身生活,内心感情,真实观念。
(1)只规定范围不规定题目。使学生用优秀语言表达思想,自我产生想法把它写出来,对学生进行鼓励,选择某个特定范围,在真实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2)关注学生写作风格,但是不固定作文体裁。培育学生跳出教科书文章体裁固定模板,不在某种风格里被束缚,跳出固定套路摆脱庸俗,将自己鲜明活跃思维表现出来。
(3)篇幅长短不做固定要求,篇数多少不做固定要示。
(4)必须定出真实情感,但是不要求必须根据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
(三)培养学生作文要别出心裁
作文表现个体特征,需要学生具备生活经历,要产生真实情感,还要产生具有自身特性感受领会,把生活中细微事情表现出代表性,表现出新想法。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里,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教师需要按照实际生活,瞄准时机适度给予指导。如果学生开始凭借自身获得感受领悟,他们对外面世界运用自己头脑去思考,运用自身内心去细致感受。每个学生内心感受领悟都是不尽相同的,在作文中将生活感悟抒发出来,作文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新鲜感。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要发扬积极性,把学生身体心理特性作为基础,全面激发学生想象力。小学阶段学生很早就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在对生活中事物进行观看,解答、理解时,都会想用想象力来进行。儿童天赋里就具有浪漫色彩,能够讲述童话故事,要把他们想象力天赋绽放,使他们在天空飞翔,在作文课程里要带给他们极大的快乐。
(一)提供想象条件,鼓励大胆幻想
热情鼓动学生将内心话说出来,将自己思考得出想法书写出来,选择素材要采用各种视角来,在课程中设立特定情节景象,使学生在其中任意幻想,个性写作,鼓动学生想象要奔放要自由,不外加各种条件,学生能够将想象力大胆地释放出来。
(二)教会构思方法,提倡个性表达
使学生获得宽广的表达空间,广泛使用各种方法表现想法。学生内在感情可以通过作文真实体现出来,它能反映出学生乐趣、喜好、个性,这样学生在语句表述上才能具有个体特性。(三)注意立足现实,要求合理想象小学生思想飞翔,很容易按照自己兴趣,没有终点地向外幻想。所以本文作者要求学生幻想具有合理性。因为幻想具有合理性,才能在生活中得到真实价值。但是合理性的标准,小学生很难分清,如果只是提出一个简单概念,小学生也无法深入领会。教师这时需要在适当时机发现学生灵感,使学生把想象力正确理解,要把实际生活作为基础。
三、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统一起来
现在社会主张素质教育,教师与学生要改变以往教导和接受的模式,双方应该是共同学习的好朋友。教师要无负担地教学,学生要充满快乐地学习,使教学与快乐充分结合。
(一)教会学生观察生活
作文课程里随意观看,留意观看,都能够体会世界,得到作文素材。本文作者在课程里传授给学生观察世界方法,指导学生对于世界上各种人物事物要认真体会和观看。比如观看道路,观看各个职业人物状况,观看自然界天空花朵。
(二)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教师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学生也能够获得作文素材。它能够提高作文水平,也能够指导学生感受生活,增加作文主题广泛性。比如学校教师组织学生,围绕主题举办演出,在重要节日组织学生共同联欢,在假期组织学生到郊外旅行,到农村工厂参观,在学校举办艺术节等。
(三)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从实际劳动中能够得到正确的知识。为了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本文作者有意识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际劳动,来增加学生写作素材。例如种植花朵小树,观察植物成长状况。观看家中喂养虫鱼,知道小动物行动特点,进行家务活动,学会劳动方法等。在实际劳动中,要重视将学生动手自身感受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本领,把它们都作为自己素材。
(四)指导学生描绘生活
学生具备初步表述能力时,本文作者鼓励学生自由讲述,不对他用教材进行束缚,不对他指令,主题由学生自己选择,形式自由表达,内容由学生自行编写,这样作文可以有多种样式,素材全部来自真实生活,语言生动活泼,学生真情实感能通过作文向外表达,学生会自觉地爱好写作。
参考文献:
[1]徐宝生.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J].学周刊,2015,30:142.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兴趣;能力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只凭老师的压力而强迫学生多读多写,往往事与愿违,最有效的方式是积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写作的活动中。
一、命题引趣
“好题一半文”,题目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习作情绪。新颖有趣的命题,能引发学生的习作情趣。在日常教学中,我总是想方设法设计一些有趣的题目以引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写小动物,我就命题为《我喜欢的――(某动物)》;如写人物,我就命题为《我最喜欢的--》(某人物);如写玩具,我就命题为《我心爱的玩具》……这样的题目,引发小学生从生活出发,从自己的体验和兴趣出发,写自己喜欢写的内容,写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就易写乐写,就能写出生活的情趣来,写出有趣的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来,写出独特的个性文章来。
二、范文引趣
我们要尊重读写结合的作文教学规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写作经验之谈。小学生习作大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指导学生品读范文的精华,模仿其写作的风格,学生往往能写出出人意外的佳作。在教学中,每次教到精美范文,我就引导学生或仿其开头,或仿其结尾,或仿其结构,或仿其立意,或仿其精彩片段,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迁移联想,或“张冠李戴”,或“移花栽木”。如读了《黄山怪石》我就指导学生仿写“金丝峡”,读了《变色龙》我就指导学生仿写“小动物”……久而久之,学生在模仿借鉴中就学会了写作的窍门,拨动了情感思维的琴弦,奏出了习作的美妙乐章。
三、生活寻趣
引导学生在作文表达自己生活的真实感受、真情体验、真正乐趣,鼓励学生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人物现象,是作文教学的坦途大道。在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比如春天来了,我让学生到郊外去“找春天”,看一看春天有哪些景象。引导小学生想一想哪些是书上没有讲到的,还发现了哪些问题,都一一记在自己带的小本子上,然后议一议提出的问题;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春天的诗歌、故事、对联等内容;画一画或者写一写你心中的春天。这样的指导,小学生的习作是写自己的生活,写心里的话,写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写自己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去想、去做。
四、实践凝趣
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体会到,积极引导学生在习作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信心的好方法。比如我们经常开展一些“小鬼当家”、“买一次东西砍一次价”、“让妈妈(爸爸)感动一次”等生活实践活动,以丰富写作的素材。在教学中组织一些习作实践活动,如指导编辑手抄报;组织学生开展班内优秀作文讨论会;指导学生给自己的作文画插图等等,让学生把习作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极大地凝聚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五、想象生趣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想象要善于捉住“触发点”。“触发点”常常是眼前的实景,即眼前的人、事、景、物。“触发点”选得好,想象的阀门打开,就如同童话中的魔棒一样,脑中会闪现出许多奇妙的事物,许多生动的形象。在教学中,我总是尽力抓住可以触发想象的每一契机,诱导学生通过描述自己的独特体验而触发丰富的想象。指导学生写童话,是想象作文训练的好方法。譬如在指导学生写童话的过程中,我指导学生跳好“续写仿写创写”三步曲。例如学了“乌鸦喝水”,我就指导学生写“小乌鸦喝水”;学了“龟兔赛跑”后,我就指导学生写“新龟兔赛跑”等等……,这样,就抓住了小学生想象的“触发点”,极力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久而久之,学生便有了创作的欲望,习作兴趣的种子就会在童话的园地里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