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交通组织管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公路;施工路段;方案设计
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组织一定要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统筹兼顾各方要求和利益,以促进公路施工顺利进行。同时,尽量增大保留车道的通行能力,确保车辆安全通过施工区。施工交通组织方案一次定型,避免经常性地改变道路条件。尤其是避免车道变窄、弃用车道、主要道路渐变等大幅度的几何性调整。
一、交通组织原则
结合高速公路施工路段特殊情况,总结出高速公路施工路段交通组织的几点原则:
第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保证高速公路“快速、安全、经济、舒适”功能的充分发挥。
第二,施工作业路段交通管制要考虑养护维修作业的特点、时间和周期、交通量、经济效益等因素,施工路段内交通标志的设置必须合理、前后统一,起到引导车流平稳变化的作用。
第三,施工交通组织方案确定后,尽量避免经常性的和大幅度的几何性的调整,如车道变窄、弃用车道、主要道路渐变等。
第四,当工程结束后,应及时拆除所有的交通控制设施,当施工作业出现短期停止作业时,必须及时拆除和更新不合适的交通控制设施。
第五,施工预告路段必须在下游施工作业路段所有的设施撤离后才能撤除,以确保交通安全。
二、交通组织方案建立流程
在高速公路施工养护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并为所有对施工路段负责的部门(如路政、交管)同意,任何的改变需经交通管理机构所认同[2]。
三、高速公路施工路段交通组织方案设计与优化
(一)施工路段交通管理和安全设施设置
鉴于施工路段交通管理和安全设施的重要性,对其进行了重点说明。施工路段交通管理和安全设施的设置是保证施工路段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必要手段和措施,它能够将施工作业给车辆行驶带来的不便程度降到最低。以下内容从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安全设施3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第一,施工路段交通标志的位置设置必须合理。为保障这一点,需综合考虑公路宽度、车辆运行速度、驾驶人员的反应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然后确定设置施工路段交通标志的位置。
第二,施工路段交通标线设置应以有效指示车辆行驶为出发点。用路面文字或导向箭头施划警告区;在上游过渡区施划导向箭头为行车变换车道或改变方向提供指示信息。
第三,在工作区,明确标出禁止变换车道的车道分隔线。
第四,下游过渡区同上游过渡区一样,以导向箭头和车道渐变标线指示车辆行驶。
第五,在终止区恢复所有交通标线,车辆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二)施工路段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施工路段交通组织方案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施工路段限速、作业区长度、交通管理和安全设施。高速公路施工路段行驶车辆限速值应保持在60~80km/h之间;缓冲区长度以限速值为60和80km/h为例,分别应为70m和100m;工作区长度应在0.5~3km之间,这样能将工作区长度对道路服务水平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终止区长度一般为50m。
(三)施工路段交通M织方案优化
施工路段交通组织方案优化应从明确优化对象、采集交通基础数据、建立静态道路网、设置动态交通参数、标定交通仿真系统模型、分析交通仿真结果几方面入手。本文以施工路段限速80km/h和工作区长度为l500m为例,提出了4种候选方案。得出结论:在限速80km/h和工作区长度为l500m的情况下,当上游车流量为1500/h、限速位置距上游过渡区为600m时,施工路段运行质量和服务水平最优。
四、结语
高速公路施工区的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平至关重要。加上近几年高速公路施工区是交通事故的频发。高速公路道路管理人员和养护区施工人员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的设计与优化,切实提高施工区的行车安全水平和高速公路施工路段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铁施工;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进入众多重大项目施工引发的交通“阵痛期”,其中以地铁施工对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影响最为突出。地铁施工不仅会对施工路段本身产生影响,还会对周围路网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地铁施工对道路交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将地铁施工对交通运行以及安全等方面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一、地铁施工占道的分类
1、部分占道施工
有的地铁项目在施工地段分方向或分时段地占用城市道路。这种形式的占道施工对城市交通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涉及的道路在某个方向或一天中某个时段被施工场地占用,道路通行能力不同程度地被迫降低,有的施工路段还容易形成城市道路拥堵的“瓶颈”,严重时会使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正常通行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对外交通(如地下车库、出入大门的车辆)。这些路段沿线的常规公交线路及站点可能也需要调整,地铁施工期间通行道路的断面也可能因建设实际需要而进行改造或改变,车辆通行的速度将大大减慢。
2、完全占道施工
由于某些难以克服的矛盾,有的地铁项目实施完全占道施工时会将道路完全封闭,禁止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行。完全占道施工对城市交通产生的影响最大,他所涉及的道路交通被完全中断,道路上原有的各种方式的交通(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都将转移到其他可替代道路上进行,同时还会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对外交通(如地下车库、出入大门的车辆),而且沿线原有的常规公交线路及站点也要随之进行调整[1]。
3、不占道施工
在两个车站之间的地铁线路上,地铁施工方式一般都是采用盾构机在地下掘进、施工,在这些路段地铁施工基本不占用城市道路,因而不会直接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的通行。但是,由于附近的施工场地会经常出入各种施工车辆,也会因此而对临近的城市道路上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正常通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地铁建设期间交通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1、基本目标
因地铁施工期间需要占用现有道路资源对施工场地进行围挡,给本来就已拥挤的道路带来巨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区域内现有路网服务水平的下降,因此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和管理的基本目标包括:
1.1 尽一切所能的保证车辆、行人、施工作业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1.2 尽一切所能的保证车辆和行人能平稳通过施工区。
2、基本原则
2.1 合理进行路权分配原则
使用道路的权力归所有的出行者拥有,因此分配路权就要求周密和简洁清晰,周密是指要保证所有出行者都“行者有其路”,简洁清晰是指所有出行者都能在第一时间“行者识其路”。
2.2 优先保证交叉口通畅原则
道路交叉口是交通流的集散点,也是易于出现交通瓶颈的节点,整条道路顺畅的重要前提就是要优先保证施工路段各交叉口的通畅。
2.3 分离施工车辆原则
在施工区域架设和修筑专供施工车辆使用的便桥、便道,使施工车流与道路交通流分离。
2.4 最大限度的多方向分流原则
充分挖掘施工区域周边交通量较少、路况较好的现有道路的潜力,全方位、多渠道地对施工道路上的交通流进行分流,确保施工期间交通通畅。
2.5 适当的交通政策调节原则
利用交通政策的调节机制,通过分层次收费、制定特殊的交通管理措施如鼓励拼车等手段来减少交通出行总量或改变出行方式,或将交通流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调节。
2.6 交通安全原则
在施工区域安排警力及交通协管员,并合理设置安全设施、防护围挡和交通引导标志标线,保证行人、车辆的安全通过。
2.7 以人为本、方便出行原则
在保证主要道路交通顺畅的前提下,从道路使用者角度考虑各种因素,制定方便大多数人出行、易于施工的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三、地铁施工期间实施交通组织与管理的条件
1、确定施工的影响范围
在研究制订相关交通组织与管理的措施之前,首先要确定地铁施工的影响范围。主要包括: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影响范围、对常规公交系统的影响范围、对停车场的影响范围、对慢行交通的影响范围。影响范围确定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所采取的交通组织与管理的措施是否有效。
2、搜集相关资料
确定地铁施工的影响范围之后,就要对影响范围内及其周边临近地区的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6个方面:一是影响范围内的道路网、交叉口等基础设施现状,如道路断面形式、交叉口控制类型、信号配时方案等;二是影响范围内的公交系统现状,如公交站点、线路走向、运行状况等;三是影响范围内的停车系统现状,如施工地点与停车场出入口的关系等;四是影响范围内的慢行交通设施情况;五是还需要对影响范围内的土地规划、道路网系统规划、公交规划等规划条件进行解读;六是查阅施工地点周边同时施工的其他项目的相关资料[2]。
3、交通需求预测
为全面掌握地铁施工后其影响范围内的交通运行情况,要基于所获取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对项目周边路网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分析施工后周边道路网的交通压力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如果其交通压力超过可接受的范围,则需要对交通压力大的路段、交叉口等采取针对性的交通组织方案以及进一步的管理措施。
4、确定交通组织方案与管理措施
基于交通需求预测的结果,分别从道路网、交叉口、公交系统、停车设施及慢行交通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交通组织方案及管理措施。
5、方案评价
针对提出的若干个交通组织方案与管理措施进行评价,选择使用评价结果选择最佳的方案,努力做到既保证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同时不耽误地铁的正常施工。
四、加强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组织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1、增加路网建设
地铁施工导致城市交通供给减少,路网交通压力增大。因此,要考虑增加道路网的建设以满通需求,采取必要的缓解措施:一是新建分流道路、桥梁等,增加可替代道路的供给。二是打通因地铁施工而形成的断头路,提高城市路网的可达性。三是合理安排地铁施工时序,提前完成或暂缓地铁施工路段相近的占用道路工程的建设,保证地铁施工影响路段道路交通必要的路面宽度。四是完善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增加机动车、非机动车分隔带,压缩人行道,做到“人车分离、机非分离”。五是对现状交叉口进行改善,根据实际情况可将无信号路口改为信号控制,合理渠化道路交叉口,平面交叉口改为立体交叉口。
2、区域交通组织
在地铁施工临近区域实施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地铁施工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一是充分挖掘现有道路资源的交通潜力,把施工期间被占用道路的交通流量合理地引导分流至可替代道路上。二是在地铁施工禁限区域上游有分流条件的路口预先明确提示,过各种标志引导过境交通流提前改道通行,避免其进入施工影响区域。三是采取单行交通、微循环等交通组织方式,充分利用施工附近区域的背街小巷分流车辆。四是对沿线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进行调整,如禁止左转交通、交叉口信号周期及相位的优化、左转交通通过新建平面左转匝道等[3]。
3、加强交通管理
要减轻地铁施工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首先必须加强交通管理,通过采取各种临时性的交通管理措施来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一是制定严格的地铁施工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对施工车辆的交通管理,尽量减少其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二是按照相关规范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及施工围挡,引导机动车、行人安全通行。三是地铁施工附近道路禁止违法占道停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四是有针对性地在地铁施工影响较大的地区采用错峰上下班、单双号出行等交通管理措施。五是专门针对地铁施工特殊情况制定临时的相关交通管理规定,特别保证地铁施工期间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的规范管理,疏导施工临近地区道路上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
4、落实公交优先政策
要通过增加公交供给、优化公交运行线路,指导地铁施工对城市公交运行的影响降到最低。一是利用有条件的道路规划建设公交专用道,发展快速公交,保障公交优先减少其他车辆通行。二是在交叉口处利用智能化交通手段实施公交信号优先。三是对于占用部分车道的地铁施工项目所影响的高峰时段交通量饱和度偏大且公交线路密集路段,适当调疏公交线路,以减轻道路交通的压力。四是迁移或取消项目施工场地占用的公交停靠站。五是在地铁施工前应以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或者流动信息板的形式通知市民,鼓励市民尽量采用公交出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组织与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很多,在实际工作中应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科学、可操作的交通组织和管理方案,并在有效实施中不断总结出经验与得失,这对以后各类施工影响交通的交通组织方案设计都有有益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培辉.福州市地铁1号线东街口站施工期(一期)交通组织研究[J].福建建筑,2012(02):67-70.
[2]刘乙橙,邹帅.成都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疏解工作思路与方法创新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2(17):16-19.
关键词:交通组织;优化;Synchro;交叉口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机动动车拥有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5%,而道路交通却因为城市用地愈来愈宝贵而无法以相应的增速来提供足够的道路服务,这一矛盾体现在大城市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特别是大中城市,已经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并逐步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PM2.5、硫酸雨、臭氧扩大等等都与之息息相关。尽管扩建道路能在短时间缓解,但通过交通组织优化的软性措施,更加便利、见效更快、实施成本更低、更灵活,还能够通过引导和控制增长过快的机动化出行,在一定程度上利于人们树立良好的出行习惯。该类方法是充分利用现有道路时空资源,以最小的成本,对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和时空资源进行科学组织和合理分配,以达到交通流安全、顺畅运行的目的,取得最佳优化效果,而不是采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周期长、投资大的硬性手段。
交通组织优化方法
1.1 交通组织定义
道路交通组织优化是在有限的道路空间上,科学合理地分时、分路、分车种、分流向使用道路,使道路交通始终处于有序、高效运行状态。从交通需求出发,按照路网流量分布的时间和空间规律,从政策、策略、措施层面进行交通出行的时间、路径、方式等进行引导和控制的方法。
1.2 交通组织内容及常用方法
理想的交通组织涉及了城市规划设计、道路工程设计和交通管理三个领域的知识,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的成果是从道路规划开始,贯穿于城市规划、道路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以及道路交通管理的整个阶段,它为道路设计提供了交叉口的形式、道路进出口的设置、路段的单双向交通,为交通标志的设置、交通管理以及道路所划分的每一个单元的建筑开口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1]。因此,交通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保证道路上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安全,并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就是正确组织不同方向的车流、人流,设置必须的车道数,合理布置交通车道、交通信号灯及地面的交通标志等,使车辆在道路和交通口能按最优交通的原则组织起来,顺利通过路段和交叉口[2]。常用方法的内容及适用条件如下:
(1)交叉口渠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平面交叉口是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瓶颈,对交叉口进行精细化渠化,能大大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适合在流量新开发区地区或者有条件拓宽、改造的交叉口。主要方法包括路口设置导流线、导流岛或安全岛等设施分离和疏导车流和人流,增加进口道机动车车道数等。渠化的目的是在交叉口范围内重新组织交通流,规范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行驶秩序,诱导车辆安全行驶,并在提高通行能力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交叉口内冲突点的数目。
(2)单向交通:单向交通是道路上的车辆只能按一个方向行驶,车流组织手段为单行或禁左的交通方式。其适用条件为:具有相同起、终点的两条平行道路,它们之间的距离在350~400m 以内;具有明显潮汐交通特性的街道,其宽度不足3 车道的可实行可逆行单向车道;复杂的多路交叉口,某些方向的交通可另有出路;路网中次干道和支路密度够大;路网处于非饱和且不均衡的状态等。
(3)交通运行管理:主要通过标志标线、智能交通的引导系统等对交通运行状态进行干预的管理方式,主要包括禁止左转(右转)、限速、违章控制等。主要适用于交通流量较大,服务水平下降到E或者F级以下的,违章或者事故率较高的区域。
2、案例分析
2.1 区域交通组织优化实践
为缓解某地区的交通拥堵,在现状的交通组织基础上增加下列措施:
(1)道路改造升级
建议铲除西宾路两侧绿化带,占用部分非机动车,两边各增加一条车道,形成双向8车道。
(2)单向交通
悦园街由南向北单行,憩园街由北向南单行,解决大商集团购物中心拥堵问题。
(3)信号控制
朝霞街与中原路路口安装信号灯。
(4)禁限管理
支路与主路相交,支路发高峰时段禁止左转,区域内新增12处高峰时段禁止左转。区域范围内地区内禁止货车、人力客货运三轮车、畜力车通行。
区域范围内道路两侧禁止停车。
单位出入口禁止左转。
(5)公共交通
主要道路公交车站全部改为港湾式停靠站,提高公交车准点率和服务质量,吸引区域没居民乘坐公交出行。
(6)停车管理
居住区增加配建停车场、严格停车管理,加大对违章停车的处罚力度。
(7)学校门前交通组织
学校门前道路按照上下学分时段设置单行,同时在学校门前设置减速让行标志及标线和减速标线。
对于某些措施而言,无法直接测算其实施效果,但可以通过在仿真软件中相关影响因素的再现,做定量分析的参考。因为交叉口是路段交通流的瓶颈,因此交叉口就成为简化评价区域改善方案的最关键因素,一般作为区域交通运行状况的晴雨表。
2.2 交叉通组织优化
交叉口优化包含众多内容,也是本次规划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交叉口渠化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和降低交叉口延误水平。以下举例说明。
(1)交叉口现状问题
该交叉口为解放路与工农街交叉口,解放路为双向四车道,三块板。工农街为双向六车道,三块板。解放路和工农街都为城市主干路,其中工农街相当于城市中心区的北外环,所以该路口的流量特别大,加上该路口没有进行合理的渠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严重,降低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交叉口北进口现状渠化方案与车流量不符,右转车道与直行车道混用,部分右转车道借用非机动车道转弯,通行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南进口有公交车站,站台为一般式,线路较多,车辆进站影响其他车辆通行,以致于造成该路口拥堵严重。
(2)路口拥堵对策方案
对该路口进行渠化设计,四个进口道增加机非隔离护栏及中央隔离护栏,实行机非分流;交叉口重新进行渠化处理,使车道数与车流量保持一致;取消机非隔离带,并进行车道偏移对进口道进行拓宽;在人行横道上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对南进口公交车站进行港湾式处理,减少对通行车辆的干扰;远期可考虑建立横跨工农街的立交桥。路口渠化方案图见图1。
图1 路口渠化效果图
(3)路口拥堵对策方案
Synchro 系统是美国Trafficware 公司开发的专门用于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和评价的交通仿真软件,信号配时优化和评价模型以HCM2000 为理论基础,目前已经开发完成了最高版本Synchro7.10。Synchro软件可以科学计算出交叉口的最优配时方案,以及交叉口的负荷度和服务水平等评价指标。应用Synchro软件,可以对交通组织优化前后的方案进行对比评价,量化交通组织优化方案效果,进而得到最优交通组织优化方案。
应用Synchro软件计算改进前和改进后的负荷度、排队长度和延误都在可接受范围内,改善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6-5 改进前后的负荷度、排队长度和延误比较
经过交叉口渠化后,可以明显改善交叉口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3、结语
交通组织优化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文总结了交通组织优化中微观层面的常用方法,并力图将其结合实际灵活应用在具体实践中,Synchro软件可以科学量化交通组织优化的效果,能有效帮助实现交通组织优化。案例中交通组织优化已经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双文.城市中心区交通特征与交通组织研究[J].山西建筑,2006(12):34-36
[2] 李自林,申文杰.天津交通组织优化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8(14):27-30
大型活动是指服务于某一特定而明确的目的,参加活动的人数众多,对城市交通或区域交通影响较大社会公共活动。一般分为全国性的大型活动和国际性的大型活动,比如大型体育赛事、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及大型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可以显着的影响城市交通的安全性、畅通性和出行时间的可靠性,其交通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一是产生新的需求;二是减少现有交通系统的容量;三是带来安全隐患。其中,减少现有交通系统容量是指大型活动交通管制措施会占用或封闭周边交通设施(部分道路、车道和停车场),从而减少交通供给;安全隐患是指大型活动期间可能产生的交通事故、人群拥挤踩踏事故、活动参与者骚乱和恐怖袭击等。大型活动参与者的主要来源有两类:一类是举办城市区域内部的,包括市区和郊县活动参与者;另一类是城市区域外部的,包括外省各市区和国外活动参与者。由城市区域内部的客流形成的交通流称为内生交通流,由城市区域外部的客流形成的交通流称为外生交通流。内生交通流的交通出行起点为居民居住地点,终点为各活动场馆,外生交通量的出行起点为宾馆、火车站、机场等设施,其出行点选择余地大,但是,对公共交通的依赖性比内生交通量要强。
大型活动公共交通量预测
大型活动公共交通量需求预测是准确地把握参与者来源,对活动参与者进行科学、准确的分布预测,制定合理、有效的公共交通保障方案确保活动参与者能够安全、顺利地疏散。因此,首先得需要对交通量进行预测。重力模型法是模拟物理学中万有引力定律而开发出来的交通分布模型,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与合理性。与物理学中重力模型的基本假设一致,首先假定:如果不受距离影响,每个小区有购买能力居民参加大型活动的概率一致;在各小区情况相同的条件下,实际活动参加量与距离成反比,则可得基于重力模型的参与者生成预测基本公式[2]:??ljljljQpOqkR???(1)式中,ljq为第j个交通小区参与者初始预测值;k、?、?、?为模型待定参数,与大型活动的特性变量有关;p无距离(时耗)影响时小区居民参加大型活动的比率;ljR为第j小区到活动场馆的距离(出行时耗);lQ为参加大型活动的城市内部参与者总量;jO为第j小区具有购票能力的居民总数。jO可根据娱乐消费占个人收入的支出比例计算出有能力购买大型活动门票的个人收入最低值。该值可根据统计年鉴的居民收入统计结果得出。通过基于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方法来估算出小区有购票能力居民比例。式(1)中的预测结果不能保证各小区参加活动的人数与参加活动城市内部参与者相等,为了提高预测结果的精度,引入约束条件:Jljlj?qQ(2)将式(2)代入式(1)得(4)式(4)不再含有参数k、?,只要标定模型中的参数?、?即可求出各小区的参加大型活动的人数,得出各交通小区的参与者分布。大型活动外生交通量是外省各市区及国外的活动参与者。对于连续性的大型活动,外生交通量的空间来源主要是宾馆、旅馆等设施,其交通发生量受旅馆自身特性如可用客房数、住宿条件、住宿费用及到场馆的距离和交通便利性等有关,当外生交通量不是很大时,外生交通量可以根据各小区的宾馆或旅店可用客房数来进行预测:jjjq?b宾馆式中,jq宾馆为第j小区非本地参与者总量;jb为第j小区的可用客房数;j?为第j小区非本地参与者入住率。j?主要与旅馆距活动场馆的距离、交通便利性、平均住宿费用等因素有关,同时也与影响大型活动出行分布的相关因素有关。设1jx为第j小区到活动场馆的距离;2jx为第j小区到活动场馆的交通便利性;3jx为第j小区的宾馆的平均住宿费用;4jx为大型活动平均票价;5jx大型活动的类型。在实际应用中,可对影响因素进行适当的增减,125?,?,,??为各参数所占的权重,第j小区非本地参与者入住率为:j011j22j55j????x??x???x?大型活动者的出行方式不仅与大型活动的自身特性有关,还受活动期间交通管制的影响,其出行方式与平时的出行方式大不相同,不能用一般的方式划分比例来代替大型活动的方式划分比例。本文大型活动的方式划分比例建议采用转移曲线模型来进行预测。
大型活动公共交通保障方案的制定
关键词: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流程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机动车的保有量迅速增加,由于当前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方式难以满通需求,导致城市道路拥堵现象大量存在。近年来,随着不少国内外道路建设、交通管理相关人士提出了人性化交通和无障碍交通等理念,许多大城市纷纷将当年改成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的平面信号交叉口重新恢复,这使得原本就占据城市道路交叉较大比例的平面信号交叉,以后更将成为城市道路交叉的最主要形式。因此充分注重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充分挖掘其潜力,使其更好地为城市交通服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相关工程对信号交叉通组织优化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2 城市道路信号交叉通组织优化设计流程
2.1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定义及类型
道路交通组织优化,指的是在空间和时间上科学合理地分时、分路、车种和分流向,并使用有限的道路资源,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性,使道路交通始终处于有序、高效、全的运行状态。
道路交通组织分为微观道路交通组织、区域交通组织和宏观交通组织其中微观交通组织涉及的对象多集中在单点上,主要有交叉通组织、环岛交通组织和立交交通组织等;区域交通组织涉及的对象多集中在线和面上,如主干道的交通组织、重点区域的交通组织等;宏观交通组织多是从政策和总体调控的高度予以控制,如机动车保有量的控制,公交优先政策、净化车种和经济调控等 本文阐述的信号交叉通组织属于微观交通组织范畴。
2.2信号交叉通组织优化设计流程
信号交叉通组织是整体交通组织的基础,包括路口放行方法确定、路口渠化设计和路口信号设计等主要内容,具体流程见图1。其中虚线部分指的是计算机仿真过程,因为现代的交通组织方案在实施以前常用计算机进行仿真试验,用于检测方案的可实施性。流程图中主要内容如下:
(1)交叉通调查调查是进行交通组织的基础,调查一般包括交通量、饱和交通量、延误、队长度等。目的是得到交叉口的基本信息,为后面的设计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图 1 信号交叉通组织优化设计流程示意图
(2)放行方法确定。放行方法是指在交叉口非机动车、行人与机动车的放行所采取的模式,不同类型的交叉口所采取的模式不同,但一个城市最好选择1种,以免太多,导致道路使用者无法适应。
(3)渠化设计。渠化设计是对交叉口进行空间分离,主要设计有交通岛、导向车道设置、交通标志标线。
(4)信号设计。根据放行方法和渠化设计的方案,再考虑交通量的分布,进行信号设计,包括信号相位、信号相序、信号配时。
(5)其它配套设计。主要包括标志标线和公交站点一体化的设计。
(6)综合优化设计。结合前面的所有设计,进行
综合考虑,最后制定最优方案。
3城市道路交叉通组织优化方法
信号交叉通组织优化方法主要包括交叉口放行方法设计、交叉口渠化设计及交叉口信号优化设计等主要内容。
3.1路口放行方法设计
路口放行方法的确定,指特定路口机动车放行方法与非机动车放行方法的组合。近年来,在交通管理实践中,我国许多城市根据自身管理特点,综合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通过交叉口时的特点和要求,对放行方法进行实践和研究,形成以下4种模式:
(1)时间分离放行法,即非机动车按行人相位放行模式。
(2)空间分离放行法,即非机动车按机动车相位放行模式。
(3)时空分离放行法,即非机动车禁驶区放行模式。
(4)综合放行模式。需要注意,一个城市中最好只设计1种放行方法,
最多不宜超过2种 如果1个交叉口1种走法,道路使用者将无法适应,其结果必定造成交通秩序混乱。
3.2交叉口渠化设计
交叉口渠化,指对同一平面上行驶的各种交通流,采取各种物理分离的措施,可使不同速度的交通流按所划分的车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渠化是交通组织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渠化的主要目的是规范车辆行驶、减少车流冲突、保护行人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交叉口渠化设计的作用是明确不同交通流的空间路权,重点是控制冲突点的位置,做到“寸土必争”,尽量减少交叉冲突点的个数或将其转化为交织冲突点,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常用的渠化手段有交通岛、隔离墩、交通标志、地面标线、车道划分、路口拓宽等。交叉口渠化设计流程如图2 所示
图 2 信号交叉口渠化设计流程示意图
3.3交叉口信号优化设计
交叉口的信号设计很重要,它可以有效减少路口内的冲突点,控制路口内冲突,明确不同流向、不同种类交通流通过路口的时间权。根据放行方法和渠化设计确定信号相位,根据路口冲突情况和路口内空闲时间最少的要求确定信号相序,根据各流向上到达的流量情况确定信号配时及周期,做到“分秒必争”。交叉口信号优化设计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交叉口信号设计流程示意图
3.4优化方案仿真及评价
由于信号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优化中涉及道路的物理改造(如渠化中的路口拓宽、交通岛、隔离墩和地面标线等),一旦调整,短期内很难恢复。另外,交叉口的连续功能决定了一旦优化方案不切实际,势必影响整个道路及周边路网,造成交通拥堵。所以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优化方案实施前最好利用仿真对优化方案做一个评估,在确定方案确实可行的情况下再予以实施,以免对道路交通及周边路网产生负面影响。
伴随计算机技术的成熟而发展的交通仿真,从产生之初就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发展,目前世界上有很多成熟的交通仿真软件。交叉口仿真属于微观仿真范畴,微观仿真软件的代表是VISSIM,它是由德国PTV 公司开发的城市道路交通流仿真软件,被广泛运用于优化交通区域内的交通行为评估、轻轨系统并入城市道路网络的可行性分析、公共汽车及轻轨车站规划容量和效果评价,还可用于公交专用道等优先措施的分析。关于交叉通组织优化方案的评价,常用的指标有路口通行能力、平均等待时间、平均行车速度及车辆排队长度等。
4 小结
信号交叉口是我国城市道路交叉的重要形式,业界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国外,在交叉口渠化及信号设计方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但由于国外的道路运行情况和国内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存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的情况,所以国外的道路渠化及信号设计理论很难直接应用于我国。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信号优化设计方面,至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关于信号交叉口优化设计的系统理论。
参考文献
[1]翟忠民.道路交通组织优化[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