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扶持办法

科技创新扶持办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扶持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创新扶持办法

科技创新扶持办法范文第1篇

一、扶持企业资金是市政府专项用于实施鼓励和扶持企业投资发展政策措施中应由市本级承担的资金。

二、扶持企业资金规模为5亿元,由市级财政在5年内通过每年预算安排支出和预算外资金划转等进行筹集。

三、扶持企业资金的使用范围:

1、对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国有中小企业改制中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杭政〔*〕17号)规定进行改制的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投资)、网点改造、旅游设施项目资助,科技创新与质量措施项目补助,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项目补贴,国有改制企业负资产弥补。

2、对*年年底前已发生原鼓励外商与外地企业来杭投资及高新产业发展政策规定的经济行为的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投资)、旅游设施项目资助,科技创新与质量措施项目补助,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项目补贴等扶持性措施所发生的支出。

3、对收入级次市级、税务信用A级、当年地方财政收入总额超过市定规模的独立纳税企业,*年以后新认定的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经市政府专项批准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产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土地出让金返补、经济适用房奖励、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助、科技创新与质量措施项目补助和相关规费减免等扶持性措施所发生的支出。

4、经市政府专项批准用于扶持企业发展的其他支出,包括对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研制开发国家级新产品、省级高新产品和经市政府专项批准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产品,以及实施经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进行扶持所发生的支出。

四、扶持企业资金使用审批程序:

由企业提出申请并随附相关资料上报财政部门,财政部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依据有关文件规定进行审核、确认后,填制《*市级财政资金支出审批表》,按规定的财政资金支出审批程序及权限报批同意后,由财政部门将资金拨付给相关企业。

五、扶持企业资金的财务处理:

企业收到的财政扶持性资金作专项拨款处理,并在“专项应付款”科目中单独核算与反映,今后视企业的具体情况再行结算和处理。

1、依据本办法第三条第1、2、4款规定取得的财政扶持性资金,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外商投资企业计入“资本公积”;高新技术企业形成资产部分和负资产改制的市属国有企业抵补负资产后结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国家独享资本公积金”;其他企业计入“资本公积———国家独享资本公积金”。

2、依据本办法第三条第3款规定取得的财政扶持性资金,属形成固定资产价值部分的,转作“资本公积———国家独享资本公积金”;属核销部分的,冲销“专项应付款”。

科技创新扶持办法范文第2篇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意见》的精神和部署,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切实增强赶超发展后劲,区政府决定,于2010513333”工程,即主攻5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培育10个创新型企业、实施3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建设3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办好3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组建3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具体实施意见如下:年至2012年实施科技创新“

一、总体思路

根据省、市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部署,结合我区实际,主攻锂电新能源、机电产业、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5个高新技术产业,坚持既要体现先进性和竞争力,又要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原则,以项目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载体,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实现“三年进入全市第一梯队,五年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奋斗目标。

二、工作目标

1、主攻5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

(1)锂电新能源产业,重点为:资源采掘加工、电池材料及电芯制造封装、数码产品及电动工具、储能装置、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

(2)生物医药产业,重点为:中药种植与加工炮制、中成药、西药中间体及西药生产等。

(3)机电产业,重点为:机械制造、电子产品、机电一体化、特种汽车及汽车配件等。

(4)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产业,重点为:精细化工、硅酸盐防火板等新型建筑材料。

(5)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产业,重点为:油茶、蔬菜、有机农业、特种养殖、绿色食品等。

2、大力培育10个创新型企业

抓好江特电机、济民可信、百神药业、金特建材、远大生物、飓风化工、四海电子等10个创新型试点企业,使之成为培育发展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企业和骨干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创先争优活动,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求,对拥有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的2—3家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帮助企业搞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

3、实施3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

即江特电机的低压大功率变频调速电机、远大生物的1500吨/年高附加值VE及植物甾醇创新工程、金特建材的硅酸盐防火板生产线。按照“整合资金、重点扶持”的原则,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尽快实现产业化,并力争在3年内列为省级重大项目,为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建立健全重大科技产业项目工作协调机制,整合部门资源,集中力量,齐抓共管,通过重点项目的突破,全面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4、建设3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

加快对特种机电、动力锂电池、生物医药3个研发平台的建设,努力建成具有特色、在国内有竞争优势并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重要影响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办好3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

在办好特种机电和生物医药2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基础上,整合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与区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申报为国家锂电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促使机电产业、生物医药、锂电新能源3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齐头并进。

6、组建3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即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种电机创新团队、锂电新能源创新团队和飓风化工有限公司的有机合成创新团队。通过聘请科技顾问和产业发展顾问、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相结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科技项目为支撑、以优秀科技人才为主体,使之成为具有本地优势特色、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三、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高位推动。区政府成立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部署、指导、协调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区科技局,负责协调日常工作。

2、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具体项目实施主要由责任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锂电新能源产业由区锂电办牵头,区工业园、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发改委、区工信委、区质监局配合;机电产业由区工信委牵头,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发改委、区工业园、区质监局配合;生物医药产业由区科技局牵头,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工信委、区工业园、区药监局、区质监局配合;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产业由区发改委牵头,区财政局、区科技局、区工信委、区工业园、区质监局配合;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产业由区农业局牵头,区林业局、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质监局配合。培育10个创新型企业由区工信委和区科技局牵头负责,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工业园配合;实施3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由区发改委、区工信委、区科技局负责;建设3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培育3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由区科技局牵头负责,区财政局、区发改委、区工信委、区工业园配合。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年度工作目标由“区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领导小组”研究商定。牵头部门和单位要根据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总体部署和各自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选准发展方向和重点,制定实施办法,将具体目标任务落实到有关企业和有关单位。

3、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从2010年起,区本级财政按预算支出的1%安排科技经费,其中科技三项经费50万元。同时,在财政科技经费中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基金300万元,扶持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

科技创新扶持办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创新机制 技术投入 农业资金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041-01

农业科技创新指依据农业发展要求,研究新型农业产品,加快农产品升级,实现农业组织形式变革的目标,以加快农业产业机制的创新进程。既然要“创新”,就离不开“择优劣汰”。“劣汰”指淘汰以往陈旧的或不合乎当前农业生产机制的经营方式和管理形态;“择优”是积极挖掘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工艺,立足于农业市场的前沿,制造出经得起农业市场竞争的各项产品,以带来更佳的运营效益。

1 引入高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十三五”时期,国家对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有增无减,特别是资金和技术的支援更加频繁。怎样把握好农业发展新常态的机遇,让农业科技创新的源泉竞相流淌,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为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适时引入激励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各地农业主管部门首要发挥农业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职能,在事关农业技术项目立项、申报、研发和审批等诸多环节给予一定的行政扶持,以便在涉农单位里营造尊重自主创新、尊重人才的和谐氛围,进而带动农业创新文化的建设。其次,涉农事业单位和农业科研机构要始终以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部署为工作指导方针,着力改善一线农业科技人员的奖金和福利待遇,分年度和季度举办“农业技术创新能手比武大会”、“农业技术创新骨干表彰大会”等活动,通过软硬件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使创新文化深入人心。再次,要不断改进符合农业科技创新特征和全体科技工作者认同的人才评估机制和农业技术课题申报审批办法,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评估标准,不断改进职称评定方式方法。在人才创新的同时,要始终秉持“大胆创新、魄力尝试、允许失败”的理念,为每个项目注入创新“血液”,有力地拓宽人才创新的覆盖面。

2 做好农业科学研究扶持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不应再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瓶颈”,要大力倡导以政府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着力加大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力度,善于拓宽资金投资渠道,活络投资形式,以形成国家、集体、企事业单位、个体户和单位自行筹措相结合的多样化投资结构。与此同时,要广泛吸纳外资,使有限的外资真正服务于扎实的农业科技创新之中。其次,要利用好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尤其是每年从基础建设资金中划拨的专门用于农业重特大技术工程方面的资金,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认清不同区域间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力度的差异,加大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力度,让各项技术成果得以顺利转化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力,使资金获得更高的收益。

3 加快培养农业创新技术能手

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要把培养“创新能手”作为人才建设的中心目标,千方百计鼓励农业高学历、高层次人员施展才华,在本领域发光发热,培养一批在理论和实践中卓有建树的学科带头人。要深入推进农业科技人员的技能培训,不断更新人才管理队伍和人员知识结构,以培养更多农业复合型人才,进而为农业生产一线服务。

4 注重加强农业创新的重点技术项目攻关

4.1 节水农业

我国城镇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危机在短期内无法消除。水资源的匮乏对于农业发展无疑雪上加霜。正因如此,我国各地每年农业受旱面积呈扩大态势。由于农业灌溉方式的相对滞后,致使农业用水的耗费量极大。所以,为维持正常而有序的农业生产格局,尤其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要把普及和推广节水农业摆在更加关键的位置,除借鉴发达国家喷灌、滴灌技术外,还要在提高单位农田灌溉面积内水资源利用率上下功夫。

4.2 粮食高产育种

近五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接连攀升,然而,增幅较小。在我国耕地面积无法持续增加甚至连年锐减的情况下,确保粮食安全的唯一路径就是提高单位产量。这就依赖于技术指导,即狠抓粮食的高产、高品质育种工作。

4.3 农产品深加工

农产品深加工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顺利转型的关键。我国要大力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实现农产品深加工业发生质的变化,尤其要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调整和技术革新。

农产品深加工的分化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积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分化。在以往,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于产中就业,今后,必须加快劳动力向产前和产后转移,以逐步向产业化倾斜。第二,农民收入来源要适度分化,由以往纯粹依靠种植业和饲养业作为收入来源转变为依托产业链的延长而扩大收入来源。第三,要加快农业经营形式的分化进程,由以往的生产制造初级农产品为主转变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第四,农业产业要有根本性的分化,由以往纯粹依靠种植业和饲养业转变为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部门。

4.4 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推广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落脚点,同时也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关键。要持续加强农业废弃物污染监测,加大污染源的阻断力度,促进各类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技术的革新和推广,尤其要推动秸秆还田并作为新肥料,加快推动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建设步伐。此外,要深入挖掘食用菌和生物质能源等产业的潜力,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农业做出新努力。

5 结束语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不但要引入高效的新激励机制,争取国家和政府层面的资金、技术、体制、机制的扶持,还要加快农业最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积极开发新技术项目,从而为“三农”事业的发展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扶持办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技保险;政策导向;保险公司

中图分类号:D922.24

文献标识码:A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关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而我国科技创新企业却徒步艰难,科技保险的出现成能为科技创新企业保驾护航,但是我国科技保险企业自从2006年在我国试点实行起来,这几年还处于摸索阶段,国外也没有直接的经验可循,在科技保险的起步阶段,政府的支持将是科技保险迈出坚实一步的保证。

一、为促进科技保险的实施,政府的相关举措

2006年12月,中国保监会和国家科技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保险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科技保险在政府支持下正式启动。2007年7月,北京、天津、庆、武汉深圳、苏州高新区等成为首批科技保险试点地区,开始科技保险新模式试点。国家也跟着推出了相关政策。

(一)发展模式和原则的确定

2006年上半年,由保监会和科技部牵头,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参加,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研究科技保险发展工作。在科技保险工作推动中,参与试点的各地科技、保监、保险机构积极进行沟通协调,建立联动工作机制,有效发挥合力。

(二)制订落实扶持政策,优化政策环境

经与国家税务总局协商,明确科技保险保费支出纳入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按150%加计扣除。又如根据科技企业关键研发人员素质高、数量少的特点,保监会允许关键研发人员团体保险可突破有关团险人数的比例要求,达到投保人数即可投保。各试点单位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投保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明确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条件、补贴方式和补贴比例,为科技保险试点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

(三)开展宣传和推介,提高社会对科技保险的了解程度

政府广泛利用媒体和多方渠道,大力宣传科技保险,让社会,尤其是高科技创新企业对其的认知度,从而使科技保险深入人心,为其顺利实施扫清了障碍。

二、在科技保险实施中,政府政策的落实情况

目前科技保险财政补贴政策不健全。财政补贴只针对取得认证、有效期两年内、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下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高科技产品的大量企业和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131家大型高新技术企业被排斥在补贴之外,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仅400多家,即使全部投保“大数”法则也难形成。最高补贴额度低,目前深圳、成都年计划补贴资金1000万元、补贴上限100万元,而重庆为300万元、上限10万元,分别为深圳的1/3、1/10。

二是税收优惠政策尚未落实。中央明确规定,科技保险保费支出纳入企业技术开发费用,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按150%加计扣除。该政策因国家实施细则未出台。

三、政府加大对科技保险的扶持

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既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科技部、税务总局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科技保险在税收政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提出具体措施。做好试点工作,为科技保险的推广积累经验。

(一)加强宣传引导,提高认识

借鉴深圳大型推介会、北京新闻会等试点城市经验,建议由市科委、市保监局、保险公司等单位联动,加强与媒体合作,采取推介会、新闻会等形式,大力宣传科技保险的社会功用、发展形势和优惠政策,提高全社会对其知晓程度。对已经投保的企业要进行深度挖掘,特别要通过典型成功案例的宣传,加深企业对科技保险的了解,增强科技企业投保积极性。

(二)建立会商制度

鉴于目前各单位间缺乏常态沟通的实际,建议成立科技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市科委、保监局、北部新区、保险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常态会商制度,加强信息交流,共商问题解决。市科委在高新技术企业鉴定、高新技术产品审核、科技保险推动等方面,充分发挥好组织协调和第三方桥梁作用。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如充分利用小额贷款险、出口信用险的融资保障作用,促进风险投资、科技信贷、天使投资等共同投资于科技创新,力争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取更多社会资金。

(三)调整落实政策

调整财政补贴办法,进一步扩大可投保范围和保费补贴企业范围。如取消只有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下才能享受财政补贴的规定;将具有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纳入投保范围,不管企业大小、所有制性质,只要是科技创新均给予相应补贴。拉大财政补贴差异,将最高补贴比例提高80%,最低比例下降30%,并根据企业创新情况划分层级、对应补贴。适当提高补贴总额上限,减少与深圳等地最高补贴差距。

二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争取率先制订具体实施办法。

(四)侧重从税收角度,降低保险公司和科技企业的成本

政府不光要从科技创新企业角度去考虑税收优惠政策,还要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去考虑税收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的去降低企业的投保成本,也要对保险公司在科技保险业务上的盈利降低税收。

四、结论

虽然国家对科技保险的扶持政策在某些程度上,还没有到位,但是过家对科技保险的促进,扶持意识和决心是不可以忽视的,经过摸索,国家是可以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来促进科技保险的发展,从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

参考文献:

1 胡晓宁,李清,陈秉正,科技保险问题研究,保险研究,2009,08

2 杨光,张眺,民营企业创新风险分担机制个案研究,经济纵横,2009,04

科技创新扶持办法范文第5篇

第一部分2009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市科技工作抓住重点领域,突破关键环节,以大科技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强化自主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新2009年,我局将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作为推动自主创新的重中之重,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在全国范围内整合科技资源,以更加更新的观念拓展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探索和开辟国内重点高校服务我市经济建造和社会发展的新途径,不断提高对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能力,为我市与重点高校、科研机构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努力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加速科技成果开发与转化.

〔一)努力争取对我市产学研合作的有力扶持。在对我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充分调研的基.6.122010*科技针对我市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升级的关键共性问题,积极引导企业联合国内重点建造高校,共同提出促进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的重大共性、关键和核心技术项目,积极争取省部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支持.

2009年,我市共有23个项目列人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得1430万元资金扶持。其中,“绿色包装产业共性技术”列人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获得200万元资金扶持,“高性能纸张的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列人*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获得210万元资金扶持.

(二)积极探索开展产学研交流对接的新模式。为总结市校科技合作的经验成果、探索双方合作的途径与形式、推动*和相关高校全面科技合作迈上新台阶,2009年,我市采取主动“走出去”的形式,先后赴武汉市和成都市开展产学研活动。1月份,我市构造印刷包装行业部分重点企业和有关专业镇负责人赴武汉市,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就校市、校企产学研合作事宜开展深人洽谈。本次活动实效显著,胜利促成“共建广东省绿色包装与数字印刷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等10项科技合作协议的签订。10月份,我市再次构造产学研合作访问团,赴成都市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开展产学研交流对接活动,促成我市企业与两所高校签订了“绿色包装与数字印刷产业重大共性技术”等13项科研合作项目.

(三)继续办好我市特色产业产学研交流传统活动。继前几年连续胜利举办食品、包装机械、新材料、输配电设备制造等行业的产学研交流活动之后,2009年6月,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教导部产学研结合调解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9粤东(*)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装备产业产学研结合活动”又在我市胜利举办。来自*大学、省材料研究学会、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暨南大学、*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省科技厅、省部产学研结合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粤东各市科技部门负责人,粤东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装备企业代表等参加了本次活动。产学研结合活动由科技发展论坛、产学研对接座谈会和重点企业参观考察等活动组成。本次产学研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共促成*大学与我市有关企业达成41项合作意向。本次活动的胜利举办,对于推动*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与粤东地区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装备产业需求实现有效对接、加速科技成果在粤东地区的转化和产业化、提升粤东地区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装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造,提高自主创新的承载能力

2009年,我市创新载体建造取得新进展,创新服务体系取得新突破,科技型企业队伍取得新发展。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一)加大对创新载体的建造力度,优化科技创新的空间布局。一是科技园区发展态势良好。高新区、民营科技园、软件园、农业科技园等科技综合、专业性园区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集聚效应持续增强,科技园区已发展成为我市培育科技型企业的重要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技术创新的聚集地,成为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工业财税收人的主要来源。金平民营科技园现有人园企业300家,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10家,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家,园区形成了轻工装备制造、印刷、食品、输配电设备、精细化工五大支柱产业,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4.00亿元,上缴税金18.60亿元,成为驱动金平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龙湖民营科技园现有企业252家,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47家,组建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5家,一批光机电、电子信l/2010*科技·7技工作息、输配电设备制造、生物技术企业在园区集聚,产业特色鲜明,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5.30亿元,上缴税金19.63亿元,园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软件园现有人园企业65家,汇集了我市软件产业的主要开发力量,其中医疗信息化产业特色显著,依托于软件园的“省火炬计划医疗信息化特色产业基地”建造有序推进,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完善,2009年园区实现总收人6.5亿元左右,软件产品收人达到3.5亿元,其中软件服务外包2万美元,实现了零的突破。此外,高新区、*国家电动汽车试验示范区、农业科技园也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

二是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成绩喜人。加大力度引导和扶持特色产业基地开展科技创新,以基地建造带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升级,不断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对全市经济发展的综合带动效应。目前,全市4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为光机电、轻工机械装备、智能玩具创意设计与制造、输配电设备、印刷包装、医疗信息化等6个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载体.

三是技术创新专业镇建造成效显著。继续围绕我市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特点,开展技术创新专业镇试点工作,引导和扶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南澳县深澳镇、龙湖区龙祥街道、金平区大华街道3个镇(街道)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全市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增至26家,数量占全省十分之一以上;构造认定了龙湖区金霞街道、潮阳区关埠镇、金平区东方街道、澄海区莲上镇、莲华镇5个镇(街道)为*市技术创新专业镇,全市市级专业镇增至12家.

(二)鼓励优势企业搭建创新平台,提高行业创新的服务能力。一是支持产业公共科技创新。加大对现有的轻工装备等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以科技立项扶持平台的创新能力建造,*轻工装备研究院的“节能减排技术实验室建造”、“轻工装备智能测控技术实验室建造”两个项目列入省科技计划项目,获得扶持资金320万元。新启动建造由澄海区与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共建的“玩具快速成型技术服务公共平台”,该平台的建造,对于研究和解决澄海玩具产业面临的新产品研发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促进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二是组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积极引导行业优势企业增强研究开发机构的建造,组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提高行业的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

2009年,新组建了高效节能换热设备、现代电源、中药、金属包装容器、再造烟叶、LED半导体照明、糖果凉果及烘焙食品、智能型电动玩具8家省级工程中心和13家市级工程中心.

至2009年底,全市拥有行业公共科技创新平台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实验基地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4家,市级国有科研机构16家,市级民办科研机构3家.

(三)培育科技创新的主体队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民营科技经济。2009年,我市积极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不断壮大我市自主创新的主体力量。一是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择优选择部分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重点增强引导和支持,通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有效模式和措施,形成各种类型具有示范性的创新型企业。2009年,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超声仪器研究所、广东金明塑胶设备有限公司列人省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全市现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其中,广东东方错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西陇化工有限公司通过试点验收,被认定为省首批创新型企业。二是按新标准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以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治理办法》出台及实一/2010*科技契机,在高新技术企业的重新认定过程中,敦促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建造,规范财务治理,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更好的发挥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治理工作指引》的要求,会同市财政、地税、国税部门大力开展宣传培训,精心构造申报,共推荐两批共72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有62家企业通过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构造的专家评审,进行公示。三是大力培育民营科技企业。重点扶持一批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2009年,全市新增13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构造认定了29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全市累计认定市级以上民营科技企业616家,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83家。同时,根据民科企业认定的新变化,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民营科技企业认定、考核和更名工作的通知》,就民科企业的界定,省、市级民科企业的认定标准、程序进行明确,不断完善我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培育和治理。四是努力培育软件企业。新增2家省级软件企业,全市现有省级软件企业20家。五是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扶持政策.

2009年,省科技厅、经贸委、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制定了《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治理试行办法》,规范了企业研发费税前扣除的操作程序。该政策出台后,我局会同市经贸局、国税局、地税局建立了实施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调解机制、明确了具体操作规程,推动此项政策在我市的贯彻实施。目前,此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中。此外,继续做好软件园人园企业的优惠政策落实,2009年共落实税收优惠返还100多万元,补助人园企业办理著作权登记、双软认证和系统集成费用20万元.

三、实施精细化治理和服务,实现创新资源的科学配置

2009年,我局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不断规范科技治理手段、细化科技服务内容,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切实引导和帮助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构造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引导和构造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通过科技立项扶持企业增强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认真编制2009年度*市科技计划,按工业科技项目、信息技术项目、大农业科技项目、社会发展项目、其他项目(包括科技能力建造、创新体系建造等)五部分进行统筹安排,并在工业和社会发展项目中,重点安排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项目,大力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关项目,促进产业发展。本年度共安排项目159项,计划总投资7.5亿元,资金来源以企业自筹为主,市财政科技三项费用投人1745万元作为引导启动资金。这批项目的实施,预计年新增产值可达32.49亿元,年税利6.19亿元,创节汇1.58亿美元.

(二)抓好科技成果的治理奖励。2009年度,主持省、市科技成果鉴定36项,包括工业项目17项、农业项目7项、医疗卫生项目12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项、国际先进水平11项、国内领先水平n项。进一步完善*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办法,对评审专家选聘、评审方式、工作要求等进行明确规定,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公正。共评定市科学技术奖励39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3项,构造19项科技成果申报省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奖励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激励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三)增强科技项目的绩效治理。一方面,构造开展2009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增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及时、全面地掌握项目的执行情况,有效地发挥科技经费的引导作用,推动项目的规范治理和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增强省级科技项目的规范治理,共构造122010*科技·技工作对181个省级科技项目开展结题验收,其中,工业项目68项、农业项目48项、科技能力建造项目27项、民科园建造项目巧项、社会发展项目6项、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造项目6项、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项目4项、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转化计划项目4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项.

(四)加快技术市场的培育发展。大力发展网上技术市场,做好科技成果、技术需求项目的网上采集和工作,提升科技成果引进、吸收、转化的服务能力。做好技术合同登记、统计工作,全年共受理、登记技术合同44项,其中技术开发合同40项、技术转让合同1项、技术服务合同3项。技术合同交易总额为2388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2291万元.

(五)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根据我市外向型企业居多的特点,引导企业增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在全球范围拓展合作领域,并积极争取省科技厅的立项扶持,发挥推广、示范、带动效应。2009年,我市共有5个项目列人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获得扶持资金90万元,立项数量和获得扶持资金均为近年最好成绩.

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对新农村

建造的引领作用2009年,我市抓住国家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有利时机,继续贯彻落实《*市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9一2010)》,加大力度引导和扶持农业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带动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造,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开展专题调研,明晰发展思路。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我市农村科技和农村信息化工作开展广泛深人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推进农村信息化建造》的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开展农业科技区域创新能力调研,对2009年以来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省科技厅。此外,还就海洋科技发展等开展专题研究,形成研究报告.

(二)功少决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兴农。

一是发挥科技支撑效应,减少农业生产损失。年初,低温冷冻灾害对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较大危害。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防寒抗冻恢复生产中的支撑作用,我局成立了农业防寒抗冻恢复生产科技应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切实做好科技防寒防冻以及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经精心构造申报,“潮南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科技示范基地科技减灾综合措施”项目列入省科技减灾专项。同时,指导各区县各有关部门积极构造专家到种养大户、农业基地指导抗灾减灾工作,依靠科技手段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是实施项目扶持,引导农业科技发展。积极引导和精心构造本年度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2009年,我市共有17个项目列人省农业科技项目,获扶持经费123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提升了我市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三是扶持优势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根据我市海藻资源丰富、海藻养殖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特点,加大力度扶持海藻加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支持省重点课题“*海藻资源调查及开发”项目的有关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该项目在龙须菜、坛紫菜等养殖标准化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引导各涉农科研机构发挥各自专业技术优势,开展林业种植、蔬菜瓜果种植、*柑品种改良等的技术研究和推广,扶持引导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四是实施信息直通车工程,推动农村信息化建造。积极构建我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实施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向农民提供及时的科技、市场等信息,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2009年,“*农村基层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蔬菜产业)”列入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建造项目.

(三)开辟工作新路,增强农业科技合作。

在巩固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关系的同时,增强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的科技合作,寻求农业高校的技术支持。牵头联系华南农业大学,作为潮南区东华村的技术支撑单位,做好科技部认定的国家新农村示范点工作,帮扶东华村发展成为具有粤东濒海平原种养业的示范典型。增强地区间的横向农业科技合作,积极建立与我省粤西海洋大市湛江市的合作渠道。进一步深化对台农业科技合作,推动*龙鱼进口项目落户我市。此外,积极构造引导我市农业科技界增强与*台商的合作,以联合攻关项目,共同促进农业科技的提高.

(四)构造科技下乡活动,普及农村实用技术。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造,先后构造了在澄海区莲上镇兰苑村举办的“科普惠农兴村—送科技下乡”,以及在南澳县举办的“龙须菜栽培技术培训班”两次大型科技下乡活动。同时,通过科技立项,支持*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开展龙须菜品种的引进和技术推广工作,构造开展龙须菜栽培和加工技术培训.

五、增强科技发展环境建造,完善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

2009年,我市科技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上下发展科技的意识得到增强,鼓励自主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

(一)增强构造领导,统一思想部署工作.

12月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传达学习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表彰奖励省、市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总结部署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的召开,对于进一步增强全市上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造创新型*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科技创新的工作合力具有积极意义.

(二)出台工作计划,明确目标细化任务。

经充分酝酿、反复论证,市政府于3月巧日颁布实施了《*市科学和技术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科学分析了全市科技发展的基础和环境,提出了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部署了重点任务,明确了规划布局,是“十一五”期间统筹全市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政策。同时,制定了《建造创新型*行动计划》(2009一2012年),提出通过实施行动计划,切实推进创新型*建造,从而有效提高科技进步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三)开展科普教导,营造氛围提高认知。

一是广泛开展群众科普宣传教导。5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全市广泛开展了以“携手建造创新型*”为主题的“科技进步活动月”活动,突出科技惠及民生和科技支撑发展两大主线,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群众性科技活动。二是引导科普场馆增强功能建造。精心构造我市的省级青少年科技教导基地申报省科普项目,增强基地建造,完善科普功能。“*科技馆模拟人体解剖实践室”、“科普画廊的建造与利用”和“教导基地科普宣传演示设施建造”列人省青少年科技教导基地科普项目。积极引导科普基地开展科普活动,发挥科普功效,*科技馆新增“青少年科技探索园”常设科普展馆,全年承办7项大型展览及科普活动,完成各项学术报告会、讲座、论坛技术演示等科技活动59场次,承接举办各类培训班18场次,接受参观科普展览85000人次。三是增强基层科普阵地建造。引导一批基础良好、具备一定科普能力的街道社区居委会增强科普功能建造,经常性开展科普教导活动,建立和发展面向群众的科普活动前沿阵地。金平区永祥街道永安社区、石炮台街道新湖社区、海安街道海悦社区,澄海区澄华街道华冠社区被认定为2009年度广东省科普示范社区。四是及时报送政务信息和开展宣传报道。全年共向省科技厅报送信息专报6期,向l/2010*科技·11·技工作市委报送信息专报18期,向市政府报送信息专报17期。出版编辑《*科技》4期。通过新闻传媒、网络大力宣传报道我市的科技工作动态。参加电台“民声热线”栏目,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二是实施项目扶持,引导农业科技发展。积极引导和精心构造本年度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2009年,我市共有17个项目列人省农业科技项目,获扶持经费123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提升了我市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三是扶持优势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根据我市海藻资源丰富、海藻养殖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特点,加大力度扶持海藻加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支持省重点课题“*海藻资源调查及开发”项目的有关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该项目在龙须菜、坛紫菜等养殖标准化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引导各涉农科研机构发挥各自专业技术优势,开展林业种植、蔬菜瓜果种植、*柑品种改良等的技术研究和推广,扶持引导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四是实施信息直通车工程,推动农村信息化建造。积极构建我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实施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向农民提供及时的科技、市场等信息,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四)抓好队伍建造,强化治理提升服务.

认真开展“继续解放思想,保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