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县域经济的概念

县域经济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县域经济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县域经济的概念

县域经济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增长极 交通经济带 渝东南 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载体。重庆市是特殊的直辖市,全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的区域增长极理论和交通经济带理论的分析框架可为发展渝东南县域经济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视角。

一 增长极与交通经济带理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1.增长极理论与县域经济的结合

第一,增长极理论及其应用。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有广泛影响的经济理论之一。经济增长极理论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在1950年创立,后来法国布代维尔、美国弗里德曼、瑞典缪尔达尔、美国赫希曼等经济学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增长极主要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聚集在一个地域经济内,具有较快发展能力的产业或企业。佩鲁最初对增长极的表述是“一些产业在增加产出或增加购买产品和服务时,能够增加另一个或几个产业的产出水平及其购买力”;二是指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而发展起来的,通过投入产出关联的,在地理上又是聚集在一起的具有比增长极的产业发展更快的产业集群。广义的增长极是指比其他经济体发展更快,并存在一定影响作用的经济体,这个经济体可以是一个小区域,也可以是一个行业、一个产业集群、一个企业。他们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比其他同类经济体增长快;对其他经济体有很强的影响作用。区域经济学者把佩鲁的增长极概念和思想引入区域经济研究,融入地理空间概念,从而产生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该理论更倾向于将“增长极”理解成一个区域中的小区域,更重视这一小区域的经济与区域内其他小区域相比具有发展更快的态势与潜质,并且对后者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2)县域经济增长极的提出。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前,党和政府的文件一直使用“县级经济”的概念。十六大报告首次以党政文件形式使用“县域经济”概念后,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就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研究的热点。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建立的基础是地区内的不平衡发展,而县域经济概念本身就与发展不平衡相联系,因此用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来指导和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将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与县域经济相结合是一种探索,旨在通过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增长极既可以是县域内的企业、产业或是一个行业,也可以是县域内的一个或几个区域、中心镇或园区。从增长极的发展看,前者看重经济主体的发展,后者则强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对县域经济增长极的研究主要是立足区域发展的角度。事实上,一个经济上落后的地区必须首先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发展那些有优势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创建一个或多个启动型城镇或园区,培育若干产业增长点,在扶持这些城镇或园区发展的同时促进地区的协调发展,以互惠机制形成县域经济增长极。县域经济增长极培育的核心,就是如何使县城、中心镇和园区成为经济增长极,并拉动所在区域发展,同时使本县域成为相邻区域的增长极。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的核心是政府针对不同时期的特征,分别强化增长极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于城市经济,县域经济是一种“弱势经济”,往往市场体制机制不完善,资本稀缺,信息不畅,尤其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弥补市场的不足。在增长极发展初期,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集中财力或给予优惠政策,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城镇或工业园区,汇聚有限资源进行重点建设和重要产业发展,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进而带动整个经济发展。

2.交通经济带理论及其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应用

交通经济带(Traffic Economic Belt,TEB)又称为交通运输沿线经济带,是以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作为发展主轴,以轴上或其吸引范围内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为主体的发达带状经济区域。这个发达的带状经济区是一个由产业、人口、资源、信息、城镇、客货流等集聚而形成的带状空间经济组织系统,并在沿线各区段之间和各个经济部门之间建立了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和生产协作。交通经济带包括三大基本构成要素: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以工业商贸业为主的三次产业,沿线分布的经济中心和大中城市。三大构成要素相辅相成,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及关系的演变是交通经济带的基本发展规律。

交通经济带理论对于发展县域经济具有重要启示和意义,其与增长极理论一起应当作为重庆市渝东南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重庆市渝东南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在发展路径上应当把培育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增长极作为主要手段,将打造并形成渝东南交通经济带作为目标,最终带动整个渝东南地区甚至重庆的经济发展。

二 重庆市渝东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

1.渝东南交通现状

目前,渝东南(包括涪陵、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有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纵贯其境,国家级公路、省级公路和县乡级公路纵横相连。乌江、阿蓬江等多条内河航运和正在建设的黔江舟白机场。目前渝东南的公铁水交通现状是主干线(包括铁路、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从北部往南依次通过所在区县政府驻地,形成一条干线走廊。次干线和区县级交通线从主干线两旁向外延伸,像神经末梢一样紧紧与乡镇、村落相连,形成巨大的网状结构。

(1)公路。渝东南现有公路16576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9490公里。在高等级公路中,319国道占455公里,高速公路340公里(如下表)。所有高等级公路均呈线状连接涪陵、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的政府所在地。

表1 渝东南各区县319国道、高速公路里程(单位:公里)

交通类型 涪陵 武隆 彭水 黔江 酉阳 秀山 合计

县域经济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区域经济理论;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一个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通过对一些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发现:县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是发达地区经济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增长点。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的50%以上,全国人口的80%以上都处于县域经济的系统中。因此,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城市经济,更要依靠县域经济的发展。深入地研究县域经济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对于指导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县域经济的定义及特点

县域经济是以县为行政区划的区域内的所有经济类型。到目前为止,县域经济还没有一个固定和统一的界定,但是目前学者对县域经济的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论述:一是县域经济是在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各类经济活动的总称,强调的是复合性;二是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强调的是区划性;三是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的经济主体为管理对象,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经济,强调的是县域经济的特色性;四是县域经济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开放性特点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单元,强调县域经济的系统性。李小三把县域经济定义为:“以县为行政区划的这一区域内的经济,它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网络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系统单元。具体地说,县域经济是以我国的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镇、乡、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而显示出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

总而言之,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具有地域特色和完备功能的区域经济,它具有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县域经济拥有多元化的经济结构、立体型的产业结构、梯度式的空间布局结构。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类型,是指一定范围的地表空间中的经济区域。国外对县域经济的研究主要是对区域经济的理论研究。

二、区域经济理论来源

区域经济理论在渊源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Tunen,1826)从区域地租出发探讨地价差异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学科基础。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之后,另一德国经济学家勒什(Losch,1940)利用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框架,把中心地理论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萨缪尔森(Samuelson,1952)的市场在空间上呈离散分布的空间市场均衡模式与柏克曼(Beckman,1968)的连续流模式从处于一定地域空间中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出发,为空间经济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艾萨尔德(Isard,1956,1975)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域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

早期的区域均衡增长模型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认为只要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资本和劳动的双向运动最终将导致区域差异缩小,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1945)首次提出增长极概念,其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缪尔达尔(Myadal,1957)提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这些区域就能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赫希曼(Hirschman,1958)提出了“发展是一连串不均衡的锁链”的命题,指出“发展确实是按照主导部门带动其他部门增长,由一个行业引发另一个行业增长的方式进行的。”弗里德曼(Friedman)考虑到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而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弗农(Vernon)等人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盛衰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及转移,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们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

由于生产要素和商品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不完全可分性的存在,使得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两个假设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随着外部性、规模经济等概念的引入,也随着建模技术的升级,一些原先被忽略的因素可以重新纳入到模型中,区域经济的研究逐渐转向新经济地理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力图把“空间”因素引入对区际贸易的分析,通过把运输成本作为“空间”因素纳入区际贸易模型,用以解释贸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价格、要素报酬和行业生产率在不同区域间差异等区际贸易问题。克鲁格曼(Krugman)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代表了这些国家根据规模收益递增原理而发展专业化的结果。生产技术变化,可以改变生产要素的需求结构和收益格局,从而影响相似要素条件下的贸易。最后,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的存在,为国家和区域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竞争优势提供了可能。新经济地理理论则正是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将运输成本纳入到其理论分析框架,把因运输成本的减少而引起的聚集经济、外部性、规模经济等要素放在了企业区位选择、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与发散性等问题上。

三、区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的不同之处

区域经济具有自然融合的经济的含义,它界限比较模糊,往往是跨行政区的自然经济区,经济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联系;而中国国内行政区域间行政主导因素比较强,县域经济包含有浓厚的行政区划色彩,界限比较清楚,经济功能的发挥往往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功能作用,并且是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有序地展开。

国内学者对县域经济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县域经济问题。凌耀初从改造传统农业、发展中小工商业、加快县域经济城镇化的角度探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王青云总结了我国比较成功的七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济源模式、晋城模式、义乌模式和农安模式);王强通过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外贸发展、文化教育等25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做了系统的综合评价。根据湖北省各县的资源禀赋、开发状况和环境条件差异,选取了十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县域和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和宁县社会科学院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探讨对县域经济的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的概念范文第3篇

中央近几年重新审视“重城轻乡”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模式,十六大首次提出“县域经济”概念,并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范畴。中国经济已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宣告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今要想实现县域经济的新跨越,必须把握时代的主题。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县域经济的范畴。截止到2010年,我国共有285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853个市辖区、370个县级市、1461个县、117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2个特区、1个林区)。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主要包括县级市和县,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主,包括县城关镇,镇域经济和乡村经济。不包括市辖区,市辖区一般是地级市辖区,属于城市经济范畴。

百强县和贫困县。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为:人口83.4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407.1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9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4350元,城镇居民的现今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20750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约9240元。

中部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为:人口73.3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为173.5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960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13880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6220元。西部百强县平均规模:人口51.6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56.3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41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66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20元。

2012年全国贫困县592个。其中在公布的名单中,各贫困县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中部省份217县,西部省份375县。在所有省份中,贫困县最多的是云南,有73个;其次是陕西和贵州,有50个。

县域经济实现发展跨越的可行性

县域经济发展虽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但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民族文化、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我国政府的重视支持,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我们只有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巨大潜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吃苦耐劳的品质。吃苦耐劳的民族品质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在适应恶劣的自然条件中形成的。由于我国县域地区长期形成的“以山为基、以农为本”的农本思想,他们又处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边缘,自然只能行走在市场经济的边缘,不得不被动地接受现代商品经济的侵染,因此在吃苦耐劳的民族品质中=同时蕴含着对现代商品经济的隔膜和进行的淡然的定势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商品意识和市场博弈能力必然会逐渐累积和加强,进而推动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优越的自然条件。我国大部分县域地区都拥有非常丰富山林土地资源和物种资源,只是现在开发利用的程度还比较低,当地人民重视程度不够,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仍然是民族乡镇的支柱产业,农业生产合作化、机械化水平低,仍然没有形成集约化生产经营,所以如今发展生态效益农业潜力很大。

民族文化与生态。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乡镇地区的人民蕴育了璀璨丰富的民族文化,民间传说、歌舞、服饰手工艺、婚俗、体育等传统文化艺术体育保持完整,充分展示了畲族文化古朴、厚重的底蕴和艺术感染力,而且这些都可以很方便地包装成“农家乐”项目,很有市场开发和推广价值。

国家政策的扶持。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眼于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积极推动县域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并使之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路径

用顶层设计的思路谋划发展。要实现科学发展,科学的规划是保障。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要注重把握发展大趋势,用顶层设计的思路谋划发展,具体来讲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基于比较优势、有错位竞争的产业体系的建立,二是保障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有助于提升发展质量和生活舒适水平的生态建筑,四是能够充实发展动力的体制机制建设,五是能够提高区域和谐程度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每个县市区的情况不同,规划当然也要体现差异化。成功不可复制,但是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对于县域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的地区来讲,先进的规划理念是可以考虑借鉴的。

坚持产业立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区域经济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产业链条与产业集群的竞争。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将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要靠产业,现代产业的支撑是科技。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会长管益忻说,当前世界正迎来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生产效率将出现几倍、十几倍的提升,3D打印、网络营销、个人定制等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颠覆性变革,给我们今后产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不能总是走低端、低质、低效的路子,要在新的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中自觉地迎接新工业革命的挑战。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站在国际国内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谋划,处理好三个关系:平衡较快增长与转调的关系,注重新老产业的有效衔接;当前增长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一些传统优势产业不能一概否定,要在产业升级的同时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发挥自身优势与学习借鉴别人经验的关系,打造具有独特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提升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说到底县域经济发展还是要产业为本,这个产业不光是工业项目,也包括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相互配合。

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县域经济既承担着发展产业经济的重任,还面临着城乡二元结构、“三农”发展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县域经济的概念范文第4篇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五大战略 文章作者:名扬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9月28日12:50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五大战略 作者:名扬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

的结合点,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和支撑。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要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充分认识发展县域经济的重大意义 自春秋战国开启郡县制以来,“县”一直是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截至2004年,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有****个,县域国土面积***万多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以上;县域经济gdp为*.**万亿,占全国gdp的**.**%,其中,县域经济gdp比例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贵州省,达**.*%;最小的是上海市,仅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得到了中央决策层以及专家学者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县域经济的内涵,做好壮大县域经济的工作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他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和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与地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发展县域经济,对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共同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发展县域经济是推进城市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城市工业化、经济城镇化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题和方向,实践表明,凡是县域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都是较高的地区。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载体。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社会才能稳定。解决“三农”问题要统筹“农”和“非农”工作,把“三农”工作统筹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只有依托县域经济载体,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负担重”两大难题。 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强地方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世纪**年代末到**年代中期,县域经济比较活跃,在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形势的变化,目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如县域财政困难重重,全国多数县市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只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强地方经济实力。 二、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建议 1、实施工业化战略。工业化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应高度重视和发挥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一是产业定位面向国际化。应深入分析各县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对产业发展战略有个准确定位,把握战略机遇,赢得发展先机。准确把握国际城市经济调整升级的发展趋势,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积极承接对方相对处于国际分工低端环节的部分产业转移,并且在产业链的衔接和延伸上下功夫,从而将县域经济融入国际大循环体系中。二是走区域联合发展模式。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格局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特别是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区域生产要素的组合半径已大大突破县级行政区域空间。县域经济要赢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正确处理好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关系,跳出行政区的束缚,按照区域经济的分工,从经济区域的高度来审视和制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融入到联合发展这个范围更大、层次更

高的经济区域中去。三是必须突出区域特色概念。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培育特色经济,这样才能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个县域均有自己的特色优势,有的有区位优势,如地处交通要道和枢纽,或沿海、沿边;有的有自然资源优势,如域内蕴藏大量矿藏资源,或丰富的水能资源;有的有社会资源优势......只有充分认识并开发好这种资源,构筑起本地区的特色产业,才能摆脱资金等因素的制约,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 2、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要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外向化、生态型”农业。通过市场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主导产品,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的附加值。三是培创农业品牌,加快“订单农业”、“品牌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四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拓展农民致富的渠道。 3、实施城镇化战略。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面临的两大使命,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要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以城市化带动产业化,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城镇化,一要优化城镇体系规划。围绕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以建设现代中等城市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确立城镇规划布局,把产业布局与城镇体系布局有机结合起来。二要完善城镇网络功能。要抓紧调整域内交通网络规划,加快推进各镇等级公路建设,重点实施一批等级公路建设,加快区域联动,促进经济发展。三要解决好城市化建设投入机制。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走多元化投融资道路,实现城市的自我开放、自我增值、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 4、实施民营化战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活跃市场,解决就业问题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从民营经济自身来看,它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管理严明、决策科学,不用政府投资,生产成本不高,是一种富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从全国先进发达地区的成功实践来看,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强。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体制改革力度,推进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努力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增长的内动力和增长点,担当起发展县域经济大舞台的主角。 5、实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战略。环境优劣关系到县域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生死存亡。对外来企业而言,基础设施不行就进不来,发展环境不好就留不住。必须把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作为一项战略决策切实抓紧抓好,在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突出抓好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进一步改进作风,切实转变职能,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兑现政策、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政府工作的重点放在搞好服务和营造环境上来,努力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良的服务环境和良好的治安环境。 文章出处: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县域经济的概念范文第5篇

我国县域经济生产总值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50.54%,平均生产总值占全国的75.3%。我国的贫困县截止2012年总共有592个,大多都分布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从总体来看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的县级单位和贫困县之间的差距非常大,严重影响着我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东部、南部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整体特别慢,很多县级单位的发展都是在资源储量探查清楚的情况下因为资源而得到发展的。中国的行政体制里面县级处于倒数第二位,在国家和政府进行资源分配之时往往得不到最有利的发展资源,这是发展中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不到位的主要原因。第二是经济发展模式过于单一,大部分发展中地区的经济模式比较传统,还要依靠农业的发展来带动。并且当地的农业也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农业要发展需要劳动力,但是劳动力大量向城市涌进,使得很多地区都变成了荒地。第三是缺乏人才的问题,任何一个地方要得到发展必须依靠大量人才,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储备。许多县级高素质人才都涌入了市级或者发展较快的行政单位,留下的人才由于受教育年限太低,普遍素质不高。第四是财政问题,县域经济要发展必须依靠财政的发展,县级政府为了得到有效资金往往租赁土地给投资者,大批财政都放在搞面子工程上面,没有形成有秩序,制度明确的财政管理模式。第五是县级政府责任和权利不对等。政府部门对一些发展困难的产业都不想管,导致最后的发展更加困难。

二、政府经济管理模式

(一)政府主管

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是计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有四个基本职能,即计划、基本建设、领导行业经济、经济监督。政府主管的基本模式会经常给予人们一些错觉,很多都认为政府可以对其所属的企业加以管理并影响企业的生产环节和经营环节。目前,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经济体制,传统上认为的政府控制并影响所属企业的情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财政机关不再把企业置于直接管理之下,并不等于完全放弃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引导、制约。

(二)政府主为

县级政府是否获得了较高的业绩从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以清晰地了解。很多县级政府为了提升政府业绩,把县级所能包括的农业,工业、商业、贸易等能够明显提升业绩的领域都想抓起来,政府就直接参与了这些领域的发展和管理,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经营人。积极扶持和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和商会等非政府组织,加强自律管理.改革"审批经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杜绝乱收费和垄断部门的寻租行为等是当代社会对政府主为的主要要求。

(三)政府无为

很多人把县域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归因于政府对经济的第一主管身份的限制,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正因如此,很多人认为政府要做好自己的职责,管理好国家机器,而不是致力于经济发展。很多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好大多是由于政府对经济过多干涉,企业不能形成自己的运营体系和管理模式,过分依赖政府和国家。所以,政府在特定时候最好能做到无为而治。

(四)政府监督

政府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主管事物负责相应事项的全过程依法监视、督促和管理。政府监督不是单指政府或政府部门出面进行检查、管理的具体做法、具体的操作。当今,政府监督已成为一个固定的概念。在我国,政府监督往往与行业自律等多方面同时并举。即政府监督的方式、方法,往往与其它管理方法、办法共同提出,相互补充。有人把政府的职责范围划定在了对县域经济发展国政的监督上,认为政府不能对县域经济进行过多的干预,监督才是政府引导县域经济发展的正确的道路,以防县域经济发展脱离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在监督过程中如果发现相应的问题,要采取积极的手段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救,这就是政府对咸鱼酱及发展的贡献,即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总而言之,政府要引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对产业体制、企业机制进行创新,不断吸收先进的产业理念,学习完善的经济发展理论思想,把县域经济的发展放在正常的市场运作之上。政府对县域经济进行管理的主管、主为、无为、监督等几大类现存的模式,是我国计划经济走上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要面临的过程,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要在政府的主导情况之上进行严格的监督,不能为发展而发展,要有远瞻性,能够保持县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关键。

三、政府主导的县域经济

我国的个别县基层党建中,探索出在自然村建立新型党群理事会的社会管理模式,实现了社会综合治理水平的大提升。“乡镇党委、政府管不到,村‘两委’管不了,村组无人管”,是目前部分农村社会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化解这个难题,打通服务农村的“最后一公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基层建立新型党群理事会。以前我国县区的理事会功能单一,组织分散,久而久之就导致名存实亡。新型党群理事会和传统的理事会不同,它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倡导下,由村“两委”召开村民大会民主产生。成员5-11名,每届任期3年,可连任,“有经费,有制度,有生命力。”我国县域经济要发展主要存在四个方向:首先是要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产业,这是可以打造和建设的,根据县域特色创造自身的特色产业;其次要加快培育资本市场;再次要把生态文明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争取做到可持续发展。最后要把提高人民基本生活水平放在最主要的立场。经济发展初期,个人或家庭是一盘散沙,缺少资金和理念,很难建设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县域经济之间的相互竞争,上级的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促使各级政府注重经济发展,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办企业搞基建,大干快上地发展经济,从而跨越经济起飞阶段。但是发展之后的县域经济就会出现规模大而质量差以及内涵不足等问题,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政府主导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较为突出的。就如同强度不足的飞机一样,要腾飞而没有后劲,不散架才怪。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经济发展离不开竞争力,政府过多参与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必须要避免的问题。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在发展县域经济之时更多关注的是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速,不会太多关注技术改造和质量提升方面的问题,更不会去关注企业自身的发展积累和技术革新。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推手,需要筹措大量资金。政府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税费收入。税费收入不足之时就会卖地,进而促使房地产成为拉动经济的支柱。政府卖地的价格越高,资金实力就越强,这就会在客观上形成不断推高房价的恶性循环链条。也造成政府权力和利益的集中,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