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模型建构教学

生物模型建构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模型建构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模型建构教学

生物模型建构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模型构建;物理模型;数学模型

生物学系中的模型建构是指利用模型方法,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生物模型,然后依据模型进行推导、计算,作出预测。在高中生物学习中,恰当应用模型建构教学不仅能为学生学习提供直观的印象,而且能让学生领悟到生物模型的科学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在现行的人教版高中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不仅对模型方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且列出了三种模型建构方法:物理模型、生物模型、数学模型[2]。

1.物理模型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1光合――呼吸的图像模型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内完成的,而细胞呼吸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物质交换的角度来看,主要涉及的是O2和CO2的去路与来源问题。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理解和认识。

1.1.1模型构建

1.1.2模型解读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呼吸过程中,O2和CO2的去路与来源:(1)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O2的去路:①用于植物呼吸;②释放到周围的环境中。(2)叶绿体光合作用利用CO2的来源:①来自植物自身的呼吸作用;②从外界环境中(若是水生植物,则从周围的水中吸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间的关系,可参见下表:

2.生物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高中生物教材的主干知识,高考热点。常以各种生物模型为载体,围绕两者的生理过程以及内在联系进行命题。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构建生物模型,能够让学生更透彻的理解这部分生物学的核心知识。下面以光合作用测定方法的模型建构为例:

3.数学模型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数学模型能定量地或定性地分析生物学问题,能分析生物之间的联系,生物个体或群体的发展变化规律。在描述某些特定的生物学现象,如种群增长率和种群数量之间关系上,数学模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以光合――呼吸呼吸速率为例。

3.1光合――呼吸速率的数学模型构建

3.2模型解读

3.2.1界定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与表观(净)光合速率

(1)呼吸速率:单位面积的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分解有机物的速率;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释放的CO2量或吸收的O2量;测定条件:黑暗条件下。

(2)表观(净)光合速率:光照下测定的CO2吸收速率(或O2释放速率)。

(3)实际(总)光合速率:植物在光下实际合成有机物的速率。

3.2.2光合速率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1)当净(表观)光合速率>0时,植物积累有机物而生长;(2)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不能生长;(3)净光合速率

4.模型构建教学的反思

模型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在很多领域已经得到了验证。运用模型和模型方法进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发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模型方法的实施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运用模型方法教育的能力,开发模型的能力,应用模型方法教学的能力等等。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加强研究,才能更好地运用好模型建构教学。

参考文献:

生物模型建构教学范文第2篇

一、巧用物理模型解决核心概念

1.细胞结构

谈到生物,不得不讲的核心概念肯定是细胞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细胞体积小,结构复杂,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一探究竟,学生建构这个核心概念就很有难度。而通过自己制作物理模型,就可以将这些问题解决,同时还能对微观世界有较形象的了解。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这个核心概念的得出是众多科学家长期探索而来的。了解探索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过程,因此笔者采取了绘图的方式来进行模型建构。

科学史是从19世纪欧文顿做的植物细胞的通透性实验开始的,顺着科学史的展开,学生依次画出了混乱排列的脂质和蛋白质、四种结构的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模式、蛋白质在两侧磷脂在中间且磷脂尾对尾排列的暗―亮―暗结构、蛋白质部分嵌入或贯穿磷脂的模型四种变化的图,绘图体现了探究的历程。最后,我引申了一下问学生:“你们建构的模型可以变成动态吗?”最后还是有同学奇思妙想,呈现了磷脂分子在流动(尾部摆动),蛋白质分子在运动(箭头表示蛋白质从一处运行到另一处)的“流动镶嵌模型”。

二、巧用物理模型突破难点概念

1.输血、血型、凝集现象

初中生物中有一节内容是“输血与血型”,ABO血型有四种,输血过程中会发生凝集现象,但是对于血型怎么回事,凝集是如何发生的,学生并不是很清楚。笔者曾有幸在一次初中对外公开课中看到了一位老师精心制作的模型:她用橡皮泥制作了三种类型的红细胞,一种是红细胞上无抗原的,一种是红细胞上有用蓝色三角捏上去的抗原的,还有一种是红细胞上有用黄色圆球捏上去的抗原;相对应的只能与蓝色三角相结合的蓝色抗体(在血清中)和只能与黄色圆球相结合的黄色抗体。老师用四只小烧杯呈现了四种血型,让学生观察从而分析清楚了四种血型的组成。而当不同的血混在一起后,相应的抗原抗体就会结合(蓝色的三角和蓝色形状的抗体结合,黄色圆点和黄色形状的抗体结合),这就是凝集现象,学生也就懂得了输血要输同型血的原则。通过这样一个模型学生自己观察,亲自操作,难点概念自然迎刃而解。

2.解旋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在高中生物中,这三种酶是学生容易搞错的难点。其实,在清楚DNA结构组成后这就不算难点,但由于DNA结构本身比较抽象,学生没有空间概念。而模型就有这个好处,可以通过学生的摸索建立空间概念。笔者曾经在上课过程中用纸做的模型来解决这个难点,显示详细的结构,然后让学生用剪刀来进行操作,进而解决多种酶作用位点。通过合作摸索和互相对比,学生就理解了这几种酶的概念。

三、妙用物理模型辨析易混概念

1.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

借助我们的纸模型,这样的易混概念也就清晰明确了。当然,这两个概念主要借助了透明胶黏合来表示酶作用的位点。通过已经“切”好的DNA的片段,让学生用胶带黏合,通过操作,学生很轻易地就明白了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段的,作用位点是两个特定位置的磷酸二酯键;而聚合酶的作用位点,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段的,作用位点是每个脱氧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

2.染色体和染色质

相信,为了辨析清楚这两个概念,很多模型都被不同老师引用过。例如,最经典的用电话线和电话线圈来比喻,但我觉得这个比喻并不是很贴切,只是借用了“形”,而没有考虑实际组成,学生听了会觉得染色质就是一样东西构成的,对教材要求掌握的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这个内容就会忽视。因此,模型建构有时还要考虑准确性。而最近在做女生的串珠子手工时,我忽然间就对这两个概念有了新的模型建构的想法,并且实施了。我给学生现场演示了串珠过程,并且让他们对应相应的概念进行理解。首先一条串珠的线,这个就相当于DNA,为了稍微逼真点,我还特意用两股线缠绕成螺旋状,让学生感受DNA是两条链的,是双螺旋结构的;在不同的地方穿上珠子,代表蛋白质,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珠子表示不同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穿好后长长的一条项链就表示染色质了(呈细丝状)。有时,这条项链要变成珠花或者手串,就要将长长的项链折叠盘旋,这样就表示变成了染色体(呈缩短变粗的棒状)。

生物模型建构教学范文第3篇

模型建构是根据相似性原理通过模拟的方法制成研究对象的模型,用模型来代替被研究对象,模拟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实验研究。模型建构是生物学教学中一种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教学方法。而目前许多教师认为课本中的模型建构活动并不是非做不可,这是实际教学时模型建构活动开展不够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在课程标准中已经将模型建构提升为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之一,模型建构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1 模型建构在提高学生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

1.1通过模型建构,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在学生的生物学习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物质的微观结构、对特定条件下的生物现象和生理过程,在头脑中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形象,就难以把文字叙述和现实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也就难以正确地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活动。例如,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建立起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就难以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和分析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有一些学生学不好生物,其概念对他们来说既神秘又玄妙,难以入门,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头脑中没有形成正确的生物形象。要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必须加强直观教学,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由实验和观察形成的表象最生动、最具体、最真实,实验是形成生物表象的最有效途径。由于生物学中很多研究对象直接用来实验很困难或者不可能,因而模型建构成为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轻松学习,教师应当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模型建构,培养和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1.2通过模型建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模型建构的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标。例如,必修l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课外制作──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虽然教材中所给出的模型建构都是经典和较成熟的理论,但仍可利用这些素材作为基础,通过深化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丰富流动镶嵌学说,例如:在制作膜的模型过程中,可就如下问题进行个性化的讨论:①制作模型的选材还可以有哪些?②糖蛋白在膜的两侧都有分布吗?③温度的高低与膜的流动性有关吗?有怎样的关系呢?上述问题,有的可以找出答案,有的没有定论,但这些问题却可以使学生在制作生物膜模型时,加深对生物膜学说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同时,制作的过程,也是学生根据自己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过程。

1.3通过模型建构,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和建模能力

例如必修2模块中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的变化是这节内容的难点,大多数教师在解决这个难点问题时更喜欢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组织教学,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建构模型,弄清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本质特征,效果很理想。

在教学第1课时结束后,教师提出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结合老师课堂上所讲解的减数分裂的过程。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用合适的材料在课外进行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提出相关问题:① 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什么时期?原因是什么?②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细胞中染色体有何特点?③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与有丝分裂异同点?④ 交叉互换对配子种类有何影响?⑤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对配子的种类又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请同学们带着相关的问题进行模型建构。

第2课时学生小组展示模型构建的成果,师生展开交流和研讨,共同对学生的模型进行修改、分析和评价,师生逐步归纳出规范的模拟模型。在此过程中,师生先讨论得出上节课问题的答案后,教师提出进一步的学习任务:请同学们根据模型,找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的规律。并引导学生将上述数据转换成曲线图。

以上案例中模型构建活动强化了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规律的理解,再通过引导学生建立染色体和DNA数目规律性变化的数学模型,达到对减数分裂本质深层次认识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了学习上的难点问题,也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建模能力和建模思维,这对他们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 关于模型建构的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与建议

2.1在模型建构中思维提升是关键

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模型建构活动时,要避免一味地强调形成一个具体化的模型的倾向,而忽略了在建构活动中必要的思维过程。例如,在必修3课本中的“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模型”,如果老师在指导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模拟活动中演示文稿或flas的制作上,通过形象化展示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过程,而忽略了形象基础上的理论提升的话,那就成了本末倒置。事实上,这个模型建构活动,模拟过程的关键是:一要体现内环境在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二要体现该过程中各个器官系统的作用。如果在活动中缺少思维过程,往往使这个活动最终无法达成教学目标。

2.2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丰富模型建构活动

模型建构不单单局限于课程标准要求的实验,教师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更多的模型建构。例如: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分析,可用小磁球代表氨基酸通过不同颜色小球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以及多种多样的扭曲形式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还有在学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关于磷脂的排列问题时,可简单地用卡纸做成磷脂分子的结构模型,让学生自己来排列并说出其原因。诸如此类的模型建构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习兴趣,也能在教学过程中重难点问题的解决上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3关注模型间的相互转化

例如(2007年,全国卷I)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

生物模型建构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模型构建;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要点分析

模型构建是特有的逻辑方法之一,其通过研究模型来诠释原型特征、形态及本质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学生经常反映"生物课知识的学习不像其他科目那样系统,知识较为零散"。所以,如何系统地、全面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大课题。实际上,模型建构恰能很好地实现上述目标。鉴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模型构建的三大要点。

1. 正确理解生物教学模型的内涵

正确理解生物教学模型的内涵是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模型构建教学方式的前提和基础。通常,生物教学模型可以划分为数学模型、抽象模型、实物模型及物理模型四类,其中数学模型法指的是以符号、公式等数学语言来表征生物学的知识、现象;抽象模型法指的是通过抽象得到生物原型方面的本质属性而使研究对象得以简化;实物模型是采用相关实验器材或者自制器材来形象展示教学相关内容的方法;物理模型指的是依照类似原理,将真实事物依照一定比例缩小或者放大成为模型,其状态变量与原事物保持一致,但是能够通过其模拟该事物的性质和功能,更加形象地来解释认识对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上述三种模型已经开始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此方式,需首先了解和把握各类模型的本质和演变方法。

2. 于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贯穿模型构建的方法

2.1 新授课程

"形象大于思维"。对于新授课程,学生在概念和理论知识理解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所以教师应该最大程度利用模式图、实物标本、形象化图片等具象或者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以细胞教学内容为例,本文体会到:教材上描述的均是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得到的细胞结构,对刚刚接触这些内容的学生而言,缺乏形象化认识。但是,通过让学生自己模拟制作"细胞立体结构模型"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理解相关理论内容,而且可以激发其求知欲望。实物模型不仅能够诠释生物科学的特征,而且有利于学生认识生物事物的原貌,对其记忆、理解、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基于实物模型组织教学能够更加形象、直观地阐述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把握知识重点,避免产生杂乱感、琐碎感,提升教学效果。

2.2 复习课程

生物教学中,复习课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归纳和总结已 授课程。实际上,在复习课上,依据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构建抽象模型能够实现有效地归纳和总结已授课程的目标。这样构建的抽象模型有助于学生把握生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于阐述生命运动的形式及规律,而生命运动属于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运行形式,只有将其纳入一个系统或者模型之内才能真正地理解其中各元素的联系。因此,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按照教学思路将知识循着一条主线贯穿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基于宏观角度把握知识点,同时正确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关于动物的激素调节,可以让学生分析人们对激素的认识过程,从而建构激素的概念;再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吃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到体内,但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让学生讨论吸收到体内的大量葡萄糖到哪里去了,为引出胰岛素的知识作铺垫;然后做模型建构的活动:用不同颜色的卡片代表葡萄糖、糖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吃饭后和运动后体内葡萄糖、糖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变化,建构血糖调节模型。

2.3 习题课程

在习题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模型的思想解答题目或者指导学生基于题干条件自主构建模型解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很多生物现象限于客观条件,不能通过直接实验的方式来认识问题。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在习题课堂中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各种解题思想和方法,不断拓展学生思维,避免让学生陷入题海之中而产生厌烦、无助的情绪。我在必修二的多堂习题课上曾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来解答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将解答内容转化为图示或者公式形式,以数量关系、空间关系等来描述解题思路。例如,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分析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中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以及概率是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结果的乘积。

3. 正确认识模型构建的地位

生物模型建构教学范文第5篇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包括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特点、能量流动的意义和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本节内容第一课时教学中,教师需使学生掌握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特点和会简单进行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这些内容是对之前已学的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内容的延续,又为第二节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又是学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内容的基础,所以本节内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1.2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教学难点:能量流动过程中每个营养级同化量的去路问题;摄入量、同化量和粪便量的关系;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2 学情分析

2.1 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掌握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食物链和食物W等内容;并且已经掌握了能量、能量传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概念。在之前的学习中已涉及到模型的构建,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

2.2 思维基础

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目标

概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

3.2 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小组合作与交流能力、思维迁移能力、处理数据及运算能力、构建模型能力及动手能力。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生物科学与生产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4 教学过程

4.1 课堂导入――荒岛求生,设疑激趣

教师结合教材第93页“问题探讨”,课前找三名学生(一人扮演求生者、一人扮演母鸡、一人扮演玉米)彩排一个小的情景剧,上课进行表演。

求生者:我好饿啊,这里什么吃的也没有,我只能把你们(母鸡和玉米)吃了啊。

母鸡:敬爱的主人,别吃我,您用一部分玉米喂我,我能给您下蛋,这样玉米和鸡蛋您就都能吃到了。

玉米:傻主人,你应该先吃鸡,不然的话它就会和你抢着吃我啊。

求生者:我该听谁的呢?谁能帮帮我啊?

教师:为了帮到这位可怜的求生者,让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从本节课中寻找答案。

4.2 能量流动的过程――问题导航,层层建模

教师围绕学生熟悉的一条食物链“草兔子狼”层层设问,引导小组讨论。

(1) 草的能量来自什么形式的能量,通过什么途径获取?

学生根据已学的光合作用相关知识回答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并且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就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构建能量输入过程的模型(图1)。

(2) 草固定的能量哪里去了?

教师通过幻灯片播放一段有关小草的Flas。

小草:我是一颗小草,我最矮,我的兄弟姐妹们都笑话我,我想长大,所以我利用体内的叶绿体拼命的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合成有机物。可我旺盛的生长一直在消耗我的有机物。唉,什么时候能长大呢?

老草:我是一颗老草,我马上就要入土为安了,地球上将不再有我美丽的身影,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的死将换来来年更多的生机。

死草:我是一颗死草,我死的好冤啊,我还没来的及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就被一只山羊一口吞进了肚子里,呜呜呜……

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归纳,分析出草固定的能量去路,构建生产者能量去路的模型(图2)。

(3) 兔子摄入的能量全部流入兔子体内了吗?

学生根据常识回答兔子摄入的能量中有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其余的才流入兔子体内。教师顺水推舟,告诉学生流入兔子体内的能量称为兔子的同化量,从而得出“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的关系,继续构建概念模型(图3)。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兔子产生的粪便最终也是被分解者利用,所以对生产者能量的去路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图4)。

(4) 流入兔子体内的能量又有哪些去向?

学生借鉴生产者同化量的去向分析初级消费者同化量的去路,并构建模型(图5)。

(5) 每个营养级的同化量的去路都一样吗?

教师引导学生:狼作为此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它的同化量没有哪个去路?这样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构建一个完整的能量流动的模型(图6)。

4.3 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小结,生成概念

通过以上5个问题,学生掌握了能量流动的过程。教师利用幻灯片进行小结:

(1) 能量输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2) 传递渠道:食物链(网)

(3) 能量转化: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4) 能量散失: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4.4 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案例,巧构模型

教师用幻灯片呈现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每个小组有九块木板(图7),A1至A4四块木板之和表示生产者的同化量;B1至B4四块木板之和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C木板表示次级消费者同化量。结合本图解写出每个小木板表示的能量去路及其数值,写完后将同一营养级的四块木板拼成一个规则的长方形,最后将拼成的三块长方形木板按食物链的相对位置摆放。小组对构建的模型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并修正模型(图8)。

通过模型演示,学生定性分析能量流动过程的特点并定量计算此案例中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学生通过变换模型的位置,构建能量金字塔(见图9)。

4.5 解决实践问题――释疑解惑,首尾呼应

为了更科学地帮助鲁宾逊做出决策,教师用课件提供以下实例:假设鸡自身重1.5 kg,按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策略1先吃母鸡;策略2中有1/5的玉米给鸡吃,剩余的玉米给人吃。则两种策略人的体重各可以增加多少?

学生计算如下:

策略1:1.5×20%+15×20%=3.3 kg。

策略2:(15×1/5×20%+1.5)×20%+15×4/5×20%=2.82 kg。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据模拟,解决了实际问题,体验了由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的方法。

5 教学反思

课堂导入采用角色扮演,创设荒岛求生的情境,设疑激趣,最后释疑解惑收尾,首尾呼应。

问题导航,层层设问,教师引导,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构建概念模型的过程中掌握了能量流动的过程,同时也攻克了每个营养级同化量的去路和摄入量、同化量和粪便量关系这两大难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例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利用简易材料构建模型,既加深了学生对能量流动过程的理解,同时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析出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进行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最后再利用模型构建能量金字塔。

教师注重学生的评价环节,采用小组竞争机制,在提问环节,学习委员记录各组答对问题的次数,评出最佳小组,模型构建环节,组组之间展示、评价及修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