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管控与财务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际货物运事业是一个劳动高度密集的行业,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需要采用多种经营形态,如报关、空运、海运等,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国际货物运输企业不得不将更多的自主定价权授予业务经理,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货物运输企业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成为国际货物运输企业思考的重要问题,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1.货物运输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联系
对国际货物运输企业而言,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高效的财务管理能极大的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而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则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全球经济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对自身内部控制的重视力度越来越大,这就使得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新环境下,国际货物运输企业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就需要根据实际状况,对经营管理的每一个流程进行严格的管控,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还需要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不足,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此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而国际货物运输企业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制定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由此可见,国际货物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是紧密相连。
2.国际货物运输业中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于国际货物运输企业而言,如果有良好的财务管理质量和内部控制效果,就能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流程合理、有序的进行,同时还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对国际货物运输企业十分重要。
2.1内部控制是强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国际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国际运输企业要想立足于市场,为自身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就需要从内部管理做起,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为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依据。内部控制是强化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有效地的内部控制,能对运输企业的运输、仓储等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得企业管理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此外,在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适应国际大市场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国际运输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
2.2内部控制能实现部门之间的良好协作
内部控制是对企业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管控,因此,企业在制定内部管理制度时,必须要协调好各个部门、员工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为企业内部打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保持企业内部的和谐稳定。目前,国际运输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往往需要两个甚至更多的部门配合进行,因此,各个部门必须通力协作,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及发展。在实践中,通过内部控制,能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权利,确保各个部门各司其职,这不仅提高了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效率,还提高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竞争力。
2.3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能确保资产的整体安全
在新环境下,企业要想实现安全、稳定的发展,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资产进行严格的管控,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为了防止经营管理人员出现的现象,企业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对经营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地监督,这样才能预防,确保企业资产的整体安全。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对国际运输企业的整体发展十分重要。
2.4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
对国际运输企业而言,其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直接影响到企业信息披露的准确度,而企业信息披露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活动的科学性,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必须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通过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全面审查、复核企业的会计资料,发现问题后,能及时的纠正,这就能为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提供保障。
3.强化国际货物运输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措施
3.1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理念
在新环境下,国际运输企业必须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理念,真正做到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的有效整合,并制定完善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从而构建良好的内部秩序。企业管理层必须全面认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其真正落实在日常经营中,以此促进企业经营的顺利进行。
3.2做好财务分析,创新管理手段
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以往业绩、分析企业当前状况、预测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方法,在国际市场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做好财务分析对企业的稳定发展越来越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分析的重视力度,培养专业的财务分析人员,确保财务分析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在新时期,企业管理工作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已经朝着网络化、数字化的趋势发展,网络化财务管理打破了传统管理的局限,实现了远程查账、远程审计、远程报账等功能,因此,企业还需要积极的创新财务管理手段,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3.3加强内部控制,促进良性循环
国际运输企业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特别是在资金使用环节,要全过程跟踪、监督,避免出现资金的盲目使用,造成资金浪费。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定额指标体系,对资金的使用比进行严格管控,不断节约资金、增收节支,全面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此外,企业还应该构建良好的外在环境,不断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能力,深入挖掘市场,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
3.4加强风险识别与应对
风险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环境下,国际运输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在经营决策前,企业要广泛收集资料,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结合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及时收集各种信息,找出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此确保企业的安全经营。
4.总结
摘 要 本文从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概述出发,继而分析了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现状,最终提出了一些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对策,希望对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有所借鉴。
关键词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现状 对策
一个企业赖以存活的基础是财务,有了财务的支撑,企业才能更好的运作。当前,某些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若处理不当,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甚至是毁灭性的。在这些问题中,有些方面是因为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不当或不科学或不合理造成的。要想有效解决企业财务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就得处理好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
一、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概述
(一)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含义
企业财务管理指的是利用价值形态对企业的资金运作展开决策、计划与控制的一种综合性管理。企业的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有着很多的不同,也就是说企业财务本身并不能创造太多的价值,而是需要借助其他部门才能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此外,企业财务管理能直接为企业高管部门提供第一手的财务信息,因此,其实际上也属于一个隐性管理部门,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企业内部控制指的是利用专业的管理制度作为基础,以风险的防范与有效的监管为目标,采取全方位建立内部过过程的管控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以及通过流程形式直观表现生产经营业务过程的一种管理规范。从某种层面上来看,企业内部控制其实属于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子项目,其包括在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管理范畴之内,也就是说企业内部控制实际上属于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作用
众所周知,企业内部控制属于企业财务管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控制论在企业的具体财务活动中的运用,是分布在企业作用中的一连串管控行为,而不是某种状况或某个事件。企业内部控制主要通过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的利用,从而科学规范、约束与评价企业的财务活动,它是一系列财务活动管控的方法、技术与程序的总称,主要目标是为了完成预定财务活动。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也就是说其是为了让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够按照预先制定的目标进行,从这点来看,其属于一种管理过程。此外,就企业内部控制本身而言,其属于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并且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主要是针对“人”而设定与实施的,促使企业的内部形成一种控制精神与观念,并能直接影响企业的控制效果与效率。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作为当前经济发展下的产物,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而且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对于企业实现自身预定的经营目标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它能相应地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与可靠,促进生产与经营的顺利进行,并能为企业的财务安全与完整及企业的审计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现状
从目前来看,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现状并不是很乐观,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了现状的分析:
(一)当前企业改革
自从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有企业在不知不觉中加快了改革的步伐,而企业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便显得十分单纯,其财务管理方法严重制约了国际化竞争下企业的发展,不仅限制了企业自身的活力,而且大大降低了企业在国内与国外企业中的竞争力。此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改变,逐渐转向了集约化与规模化,而这种方向的发展促使了一些大型或超大型的国有企业的萌芽与发展。这些大型或超大型企业的出现,在一定层面上便要求企业必须改变原本以经理人为中心的管制体系,也就是需要一些新的、成熟的规定与制度取而代之。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能够成功前行,其主要关键点在于自身拥有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制。因此,企业要想获取更多的利益,实现自身的做强做大,就需要转变传统、落后的管理体制,采取新的、成熟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制,方可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革新与发展。
(二)当前世界经济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企业面临的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残酷,对于某些企业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近几年,国外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将财务管理往财务导向方向发展,而国内企业财务管理依然不成熟,其与国外企业之间存在的差距依旧很大,而且加剧了两者之间的差距悬殊。自从我国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后,企业的竞争对象增加,并且也有所转变,一些国企转型为了外企,这些企业就需要及时转变自身的财务管理方式,以便与世界接轨。当前国际化越来越深化,企业应该改变旧的管理模式与观念,并要有创新模式出现,最大化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管理。企业的管理重点与关键在于财务管理,因此企业若想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缩小自身与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差距,其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必须加强。
(三)保护投资人的利益
目前,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上存在着投资人与经理人之间的意见不统一现象,一些经理人为了获取当前颇丰的利益,往往会忽视投资人预期的长远计划。这种现象往往会导致企业陷入短期的发展误区,但时间一长就会出现漏洞,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此外,有一些经理人甚至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利用私权吞并投资人的财产,从而造成企业巨大财产损失。因此,企业财务管理有效实行,必须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监管,从而保护投资人的权益。企业要想实现最大化的发展,投资人的利益保护与经理人的管控是一个主要的途径之一,因此必须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绝不让任何人有空子可钻,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来管束“人”。
三、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对策
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不断探索与进步的过程,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意识
企业财务管理有效顺利展开,企业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非常重要,也就是说企业管理层应该发挥其监管职能。企业管理层理应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并将这种重视体现在企业文化的管理中,务必做好内部宣传工作,从而提升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理念;企业的领导层应该以身作则,带头实践管理层提出的管理理念与思想,努力学习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遵守相关的内部控制规范,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此外,对于企业内部管理层或领导层出现了违反内部控制的人员,应该及时给予惩处,做到以儆效尤的目的,真正实现企业的奖惩分明。
(二)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的内部控制关系着财务管理,因此在设计与制定内部控制的制度时,应该根据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从而科学合理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着各个部门,因此在制定的时候必须考虑其与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不能一味依靠财务部门与财务人员,而应将内部控制融于整个企业管理中。企业务必针对自身与外界的现状,从而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
企业的内部审计属于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而内部审计工作关系着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应该建立一种健全与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制度),定期进行企业内部财务的审计工作,及时发现财务中的漏洞,并做好相关的应对措施;确保整个财务管理中的决策与执行权力不冲突、不交叉与不越权。此外,还应该确保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客观与独立,其余部门应该尽力配合内部审计工作,但不能进行干涉,切实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企业还要有合理完善的会计机构,并配置专业的会计工作人员,保障财务工作的有序进行。总之,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除了要对相关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之外,还要对审计监督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从而发挥企业内部财务的监督作用。
(四)切实落实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加大执行能力
企业有了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之后,要想实现自身的最大化发展,就得有效执行这些制度,也就是切实落实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并加大执行能力。在进行相关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过程中,务必明确分工,最好实行岗位责任制,将具体的任务与责任落实到工作人员身上;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章程办事,不能“先斩后奏”,更不能简化甚至应付工作流程而导致企业的损失;此外,各个部门、岗位之间应相互分离、制约与监督,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内部监管,防止某些现象的发生。
企业萌芽时期,其财务控制主要围绕增加产量的生产活动进行,到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化大生产程度提高,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控制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当时的财务控制的主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打破了人们产品决定一切的美梦,使企业管理者们意识到了许多产品产量之外的问题,企业不仅要重视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还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不仅要着眼现在,也得谋划未来。
随着内部控制实践的深入,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理论的探讨也更加深入。“内部控制”这一专门术语首次被正式使用由美国会计师协会于1936年。1992年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并于1994年增补,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分为五要素。后发展为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表明了财务控制进入了以内部综合控制为主、内外结合多角度进行控制的阶段。
二、我国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现状
多年以来,企业的财务会计问题层出不穷,主要体现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没有形成企业统一的规章制度规范,内部会计(审计)监督不力,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低,风险管控意识不强,企业受利益驱动,致使会计秩序混乱,财务数据失真,帐目不实,会计水平低下。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基本形式主要以实物,预算,授权,组织规划四种方式为主。虽然企业内控前景看好,但目前步履维艰,面临着融资难,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水平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问题等重重问题,普遍缺乏防范性、科学性、条理性和可行性,大大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限制了企业的规模过大。
三、导致企业财务系统管理以上问题的原因
1.观念落后
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缺乏正确的认识,在管理上更多的是沿袭传统企业管理的方式,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在这样一种错误理念的引导下还有许多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就是一大堆的手册、文件和制度,企业大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有的企业甚至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分工,企业间竞争的愈加激烈,原有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和方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2.风险意识不强
环境控制和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其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企业管理层人员的思想缺乏风险概念,许多企业没有设置风险管理的机制,因此抗风险能力低下。
3.内部监督缺乏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实现的。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等,内部控制必须被监督,且单位负责人必须带头执行。目前我国有些企业虽然有内部控制,但只是形式、花架子,没有人认真地去考核检查执行的效果。
4.责任不清
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能确保组织中的每个人能清楚地知道其所能承担的特定职务。在我国有些企业中,往往存在着一些谁都可以管、谁都可以不管的“自由区域”,这可以从一些事务处理的“踢皮球”现象上看出。最终出问题的往往就是这些区域,出了问题之后往往是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指责,最终不了了之,没法追究责任。
5.内部控制虚设
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都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一些上市公司虽然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班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经常只有一个“虚职”且缺少必要的常设机构。股份有限公司应有的一些机构没有设置,或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股份有限公司仅仅具有现代企业的外壳,但没有从根本上形成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明确界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管理者的权限和责任。
因此,加强企业财务系统的管理与控制已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重要的一环,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的一种责任。
四、完善企业财务系统内部管控的措施
1.改变传统财务管理观念,加强信息化管理方式和手段的落实
在电算化环境下,授权控制是最主要的组织原则,必须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建设,只有经过核准的会计业务经过正确的输入,恰当的处理运行,并及时的输出,会计核算系统才能实现自身的目标;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业务人员组织控制,依照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岗位责任制。对财务开发人员、维护人员和会计业务操作员、出纳员进行合理的岗位分工,坚持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和维护控制,防止软件被非法操作,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档案管理;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执行主体的控制,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管理,保障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互联网上的安全。应用ERP财务系统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与控制。
2.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体系
预算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一种事先计划和控制,在对经营活动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财务计划话,能够避免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一些繁琐问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在企业预算制定时应该从企业的资本、经营活动等出发进行建立一个综合的预算体系,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节约勤俭,为保证其作用的发挥,还应该完善其审批及执行制度,把企业的经营目标、激励约束以及业绩评价等相关措施进行有效结合,保证预算计划的制定能够顺利实现。而在具体执行中,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能够更好的反应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3.良好的监管机制,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
企业应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建立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系统,企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自己的内部控制系统地执行有效性进行评估,及时反馈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成效。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能不受管理层的制约,独立开展审计工作,负责对部门间财务关系的确定、人与资金的关系以及资金的周转运用等进行协调监督。与此同时,强化外部监督。结合外部监督,督促企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主要通过税务、证监会、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对企业内部控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加大执法力度,以防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4.加强财会队伍建设
【关键词】外贸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作用更加明显,外贸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使得国内经济发展依靠出口拉动越来越困难,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使得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外贸企业作为以出口经营为主的运营模式,其财务风险比普通企业要高出多倍,潜在的风险也时刻威胁着外贸企业的发展,如何开展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使企业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其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本文即将探讨的话题。
二、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措施
1.从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理念进行转变
受我国企业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许多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上,仍然重核算轻管理,大部分都以事后强调的管理方式为主,这使得大部分外贸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无法对即将出现的可能性财务事件做到预测与评估,其预测与事中控制能力十分滞后,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其只关注外贸企业自己的日常动态、记账与算账,停留于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当中,这样僵化、固定模式的财务处理方式已无法应对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也无法满足市场经济要求。因此,外贸企业应注重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让财务管理部门参与业务风险管控过程,开展风险分析、评估、财务预测、业务评价等工作,提供财务决策时的有效依据,使外贸企业在科学的财务管理手段下实现长远发展。
2.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针对外贸企业面临的财务预测、分析、控制及参与决策的能力欠缺问题,我们可以从全面预算管理入手,围绕战略规划,明确预算编制周期,对预算年度内企业各类经济资源和经营行为合理预计、测算,开展对企业资本运营、经营效益、现金流量及重要财务事项等预测并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的活动,并将预算目标完成情况和预算负责人绩效考评相联系。
3.加强外贸企业现金流管理
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风险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现金流量管理,首先需建立对企业风险进行分析的现金流量分析系统以帮助企业识别其面临的经营风险、投资风险及筹资风险并分析影响因素;其次,建立企业经营过程中以销售和收款、采购与付款和生产与仓储等业务循环为核心的现金流量预测模型并加强管理,定期检查现金管理系统,保证生产经营资金的安全,缩短现金循环周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可以有效降低企业风险。
外贸企业在出口时面对国外客户收款与国内供应商的付款,需建立国外客户管理系统,明确客户信用条件,收款期限,同时建立供应商管理系统,并定期评价进行信用管理,充分利用供应商给予的信用期与国外客户收款条件进行匹配,加速收款,力争收付现金流量同步。外贸企业的外币货款,由于汇率变化还会影响企业利润,外贸企业在实践现金流量管理工作时,可将外币账户进行重新规划,或将货币进行转换,使其对自身价值更有利,尽量减少企业外币计价的资产头寸。
4.根据市场变化创新筹资方式
筹资是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点项目。当前,我国外贸企业在资金筹集上主要面临筹资困难、筹资贵等问题,这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制约。因此,外贸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需着重加强对筹资重点项目的管理。但是,需注意的是,外贸企业在开展筹资工作时,需对财务风险加强控制,对筹资过程需牵涉的资金产权风险做到全面了解,选择最科学、合理的筹资方式及渠道。为了使外贸企业的筹资风险降至最低,外贸企业需拓宽筹资渠道,并不断创新筹资方式,根据市场范围将筹资领域分布于不同领域,以此降低外贸企业的筹资风险,使企业财务具有有效保障。
5.加快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
外贸企业在开展业务时,涉及到接单、组织生产、安排出货、申请报关、交单、收款、结汇、申请退税等多项业务环节,每个环节的数据信息量较大,这就需要外贸企业在开展业务时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企业ERP系统,将业务信息系统嵌入财务信息系统,使业务状态综合反映在财务系统中,强化财务收付款时的关键流程控制,并与客户与供应商评价系统相结合,综合考虑客户信用情况及供应商抵押、担保等状况,实现客户与供应商动态管理,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整个企业的运营及发展,外贸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需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根据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科学规划财务管理工作,从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理念进行转变、建立健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加强外贸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加快企业ERP系统建设,使外贸企业在科学的财务管理工作下降低财务风险,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增强外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全面预算;预算管理;财务资金;内部控制
企业财务资金内部控制管理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主要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企业经营风险,促进企业长远稳定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下,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也逐渐增强,财务内控管理体系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当前来看,企业财务工作职能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只有切实提高财务内控管理水平,才能降低不必要的风险影响,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所服务。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内控管理水平,使内部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性、规范性,从实际角度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受到企业内部环境、考核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水平,还需要注重全方面预算的融入,以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资金内部控制相关概述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下一种内部管理制度的方法,其主要以组织规划方法为基础对企业各方面工作进行分析管理工作,是企业发挥预算职能,强化各部门、各岗位财务状况以及资金合理分配的关键基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有助于相关资源合理调度和分配,从而满足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的需求。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提供支持。与此同时,真实地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期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或未来实现目标利润的具体要求,能够对各方面生产资金进行合理的预测和分配,从而形成规范性的文件,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从简单的计划发展到系统应用,通过激励机制评价措施等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规划提供一定的支持,能够发挥内部控制的巨大价值,有效解决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
(二)企业财务资金内部控制体系的含义内部控制主要是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的一种措施方法。通过完善内部控制,能够满足企业经济发展形势要求,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并构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和管理规划。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与经济效益管理水平,保证各项资产、资金费用的合理应用。内部控制相关工作的开展,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着有力的推动作用,是企业获取长久稳定发展的基本所在。从具体工作来看,企业财务资金内部管理体系较为复杂,涉及的内容和方向较多,需要从企业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管理和控制,以形成有效的环境体系与风险控制体系,强化内控监督管理机制,满足企业日常发展需求,最大限度保障企业财务管理下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相一致。
(三)全面预算管理下财务资金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资金内部控制相融合,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必经之路,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根据企业当前经营生产情况,对经营销售、资金需求运营情况等方面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分析,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及时调整战略规划与经营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完成。在工作中提前规划好预算目标,并以此为基础,监督企业战略目标的动态管理。从具体工作来看,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推动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形成。全面预算是企业进行绩效考核与激励奖惩机制的主要依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绩效考核管理提供支持。预算目标的制订,为企业绩效考核工作提高了提供了准确的参考标准,能够明确各部门与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绩效评估的考核目标。除此之外,明确绩效考核标准能够有助于企业对部门人员各层级人员的管理工作,保证各方面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第二,能够提高企业内控监督管理水平。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以看作是一个基础性规划性的工作,通过建立预算目标,能够对预算执行情况加以分析和对比,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经营目标与年度计划的实际情况,从而起到监督管控的效果。在预算期间,通过编制阅读季度预算等职分析报告,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了解内部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预算目标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差异,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及时的补救或纠偏处理。第三,提高企业内部资金利用效率。财务资金内部控制机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资金流失等问题。从当前来看,诸多企业在工作过程中都会存在企业资产非法转移、企业利益受损等问题,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减少资金不合理利用和运用效率低的情况,为企业资金利用提供安全保障。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足当前,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过多关注预算行为,对于企业资产与现金流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还无法贯彻到具体的工作中,无法为经营管理提供细节化全面性的参考。在预算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也无法结合实际生产情况与经营规模进行分析,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市场经营管理处于落后状态,导致全面预算管理职能发挥不出来,缺乏准确性、全面性。
(二)全面预算范围较大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与考核标准,工作是提升员工日常工作职能的主要依据。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对企业各方面工作进行细致分析与考察。但由于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处角度过于客观,对于未来发生的事情不够清楚,所披露出来的财务信息较为保守,无法真实体现企业当前财务资金管理情况。除此之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特别是现金的支出等情况经常存在不可控现象,与预算目标存在较大出入;再加上工作过程中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经营管理层对于预算管理情况无法深入了解,忽略了工作过程中现金流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都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实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应有职能。
三、全面预算管理财务资金内部具体措施
(一)规范会计人员职责和专业素养会计人员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基础,其对于企业财务状况。的管理工作有着直接影响。提高会计人员职责和专业素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支持。首先,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义务,做好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严格执行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各种财务计划,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与财务制度体系,做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确保企业每一笔资金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其次,会计人员应该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并完成会计报表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形成完善的会计档案理。另外,会计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规范,能够对企业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科学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企业财务管理能够符合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需求,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完善财务内控管理机制企业内控管理机制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全面预算管理下财务内控体系建设需要从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实际情况出发。保证财务管理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在财务报告编制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企业经营管理情况,重视会计科目财务指标的变化,并提升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结合不同情况下企业财务风险,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使企业财务内控流程更加规范,完善企业财务资金内部控制体系,提高财务人员沟通交流水平,充分发挥财务部门所具有的监督和管理能力。与此同时,建立健全财务资金内部监督考核机制,完善财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财务数据。
(三)强化预算控制为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资金内部控制水平,加强预算控制是必然可行的,在具体工作中,企业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对财务预算进行及时的确定与分析,保证企业财政预算实施的整体性和真实性、全面性。针对不同资金用途以及资金来源进行确定,避免全面预算过程中资金使用消耗问题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对全面预算管理部门执行过程中各项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切实保证预算实施的规范性合理性。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预算核查工作,引入现代化信息系统,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