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政府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044 ― 03

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政府的重要意义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政府主导下,在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等相互作用的科技创新主体,以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为目标的开放系统。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各大主体各司其职,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主要负责科技研发,其中企业主要侧重于实验研究、高校侧重于理论研究、科研机构侧重于应用研究;政府和科技中介机构则是科技服务的主体,政府职责在于宏观方面的引导支撑和协调管理,科技中介机构则主要负责微观方面提供科技成果孵化、推广等具体服务工作。各大主体在科技创新体系中都不可或缺,其中政府的重要意义体现在:

(一)政府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

虽然企业是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但是科技创新所产生的正外部效应,而企业所获得私人收益少于公共收益,使得企业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不高。这就体现了政府的重大意义,政府关注的是整个社会利益,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对科技创新企业进行补贴从而鼓励企业继续进行科技创新活动。

(二)政府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长远意义

科技创新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科技创新活动往往还具有超前性,需要通过时间的反复检验才能被市场或是民众所接受,而这个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各种风险,政府应该对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所出现的各项风险予以一定的保障,避免企业因此就望而却步。政府可以从未来考量,提出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课题交由高校或是科研机构进行研究亦或是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对具有社会重大意义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时,政府应该给予研究调查方便之路甚至是物质上的补助或是精神上的荣誉。

二、目前政府作用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

目前各级政府都在倾力打造符合各自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所发挥的作用。

图表1 2007年至2012年中美日R&D经费投入强度

数据来源OECD数据库

图表1是2007年至2012年中国、美国、日本三国R&D经费投入强度(即 R&D 经费占本国 GDP 比重),将三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R&D经费占GDP比重明显呈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了2%。尽管如此,中国的R&D经费占GDP比重还是要低于日本和美国。日本的R&D经费近五年都维持在3.5%的水平上,而美国的GDP总量更大,可以说美国和日本在R&D经费的投入都远高于中国。

图表2 2013年中国各活动主体R&D经费。

数据来源国家科技部官网

根据图表2,2013年各类企业R&D经费90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1781.4亿元,增长15%;高等学校经费856.7亿元,增长9.8%。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占全国经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77.48%、15.21%和7.31%。来自经合组织的数据中显示,其中政府R&D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自身、企业和国外基金,其中政府自身所占的比例高达95%左右,其次是企业,国外基金的成分微乎其微。

图表3 2008年至2012年我国各类型R&D经费

数据来源OECD数据库

由图表3可知,我国政府的R&D经费主要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研究,并且实验研究经费远高于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2012年基础研究939.1元,是应用研究的1.8倍左右,是实验研究的4.3倍左右。近六年以来,各类型研究经费都有增长,其中实验研究的增幅最为显著。

图表4 2013年各地区R&D经费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科技部官网

2013年我国各地区R&D经费中,北京、江苏、山东、广东的R&D经费均在1100亿元以上,其次是上海和浙江在800亿元左右,这都是R&D经费投入较多的几个省市,而这几个省市也同样是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其中,北京和上海的R&D投入强度比较高,尤其是北京的R&D经费占GDP高达5%。而海南、、青海、宁夏、新疆的R&D经费比较少,投入强度也比较低,同样也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三、科技创新体系政府作用研究

(一)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真正从事科技研发与创造的主体,主要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而不是政府,政府应明确自身的定位是科技服务主体,并且保证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核心主体的地位,支持并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保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相对独立性,不干涉私立科研机构研究工作,给予他们研发的自由空间。目前中国的R&D经费相对于美国和日本还有一些差距,对于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研究应政府应加大的政策支持和补贴的力度,缩短科技水平距离提高综合国力。

(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政府应然作用

政府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主要发挥引导、支撑、协调、管理的作用。政府的引导作用表现在: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应该促进整个区域发展,例如:就国家层面而言,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此外,政府所倡导的创新精神,也将成为社会价值的主流取向。政府的支撑作用体现在制度安排和资金支持,应致力于构建广泛吸纳新技术的政策导向,打造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对创新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政策支持,提升整个地区的创新竞争力。政府还起到协调的作用:地方政府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牵线搭桥的作用,将各大主体整合在同个平台,让这些主体资源共享、讨论互动、技术交流,避免各自为战。政府的管理作用:政府在科技创新体系中还起着监督管理作用,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监管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保证各大主体良性竞争,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四、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的具体构建

(一)产学研技术研发子系统

产学研技术研发子系统是整个技术支持系统的核心部分,区域创新体系中大部分科技成果都是出自这个系统。通过产学研的各项技术研发活动,既为企业科技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有了资金方面的支持。

目前产学研技术研发子系统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基本形式:一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围绕一个共同的愿景,将各自的人财物集中起来统筹调配进行科研活动。二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发挥各自的优势,完成各自的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实现技术创新的过程。此外,还有一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其中政府在其中起着牵头抓总的作用,财政出资搭台支持符合当地社会综合发展的科研项目。

(二)信息整合子系统

信息技术贯穿着整个技术创新的始终,同时也覆盖着整个科技创新体系,因此信息整合是技术支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另外一个子系统,主要负责:(1)整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文件资料、设备图片、新闻素材等经过信息整合子系统进行有效管理,有序地积累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有用资源方便查询。(2)整合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每个分支子系统和各个区域创新主体独立的日常管理信息平台,将各个分支系统和主体协同联系起来,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交换、互操作和共享问题。(3)及时收录科技创新研发的新产品、新知识、新技术,同时汇总整合研发这些的个人、机构、企业等的信息。

(三)科技应用孵化子系统

经济领域的“孵化”是指在一个共享空间中,为刚创办的企业提供资金、管理、政策等多种服务,就像蛋孵化成小鸡一样,将还不成型的企业慢慢孵化,做大企业。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科技应用孵化系统是可以很好地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从而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企业以及企业家。

(四)科技成果推广子系统

科技成果推广子系统是在产学研技术研发子系统研发出新的科技成果之后,不断试验加以改进将其应用于现实社会之中并推广,实现其应有的经济社会价值。科技成果不仅包括实物形态的新产品、新材料,而且还包括非实物形态的新技术、新方法,这些都应纳入系统中并将以推广。而科技成果推广的方式则包括推广交流和推广应用两类,既包括以宣传科技成果信息、以客户体验为主的科技成果推广交流活动,也包括以实现现实运用价值为目的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活动。

(五)专业管理服务子系统

专业管理服务子系统是指围绕着整个区域创新体系所产生的诸如投融资服务、物流服务、环境服务等。专业服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降低创新体系中企业的投融资、物流和环境成本,规避科技创新中的风险,对区域创新体系起着支撑作用。而专业管理服务子系统的成员多是由当地的服务业所充当的,专业管理服务管理子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当地其他辅助产业的进步,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的良性循环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蒋轶. 财税政策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意义和原则〔J〕.科技管理研究,2010,(10).

〔2〕王林,陈新根. 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科技管理新研究,2004,(03).

〔3〕张公一,刘琳,孙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12,(07).

〔4〕邓龙安.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路径选择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02).

科技创新体系范文第2篇

资源导向。协调、整合学校内资源配置,争取并引导校内多种资源要素向国防科技聚集。在软、硬件上确保国防科技的发展,推进国防科技管理运行机制创新,采取有效的激励政策与措施,建立起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开展国防科技工作的绩效评价制度,完善国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及保障机制,营造高校国防科技创新工作的良好环境。在资金上要给予优先安排、重点保障,如在学校的“211工程”、“985工程”建设投入中,要优先安排、重点保障一些国防科技重点学科的建设以及重大国防科研生产任务的实施;在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申报管理过程中,可设立专项有针对性地支持瞄准国防领域的原始性创新、交叉集成创新以及有重大军事应用前景的关键技术的前期培育。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通过其他资金渠道,对开展国防科研项目的人员进行一定比例的资金配套,完善国防科研基础设施等措施来扶持高校国防科技发展。

政策导向。优化高校国防科研环境建设,在管理体制、用人机制、成果评价、利益分配、成果转化等环节上探索灵活、高效的特区政策。高校应根据科技创新优势,突破现有按单一学科组建、适合于教学管理的传统科研模式,建立跨院校、跨院系、跨学科的交叉学国防科技创新平台,整合、优化配置高校学科、人才、仪器设备等多方面的资源,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重点从人才评价与聘用、国防科研财务政策、平台投入方面建立适应国防科研发展的配套政策,为新时期高校国防科研再上新台阶做好支撑工作。

提升人才培养贡献能力高校是国防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直接影响着国防科技人才队伍的质量以及创新的潜力。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培养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提高向国防系统人才输出的质量。其次,加强师资建设,吸引大批高水平的教师投入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为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做出贡献。(1)加强高校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建设和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实施为契机,积极推进“十二五”高校国防科技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创新战略,制订高层次国防科技人才引进优惠条件和国防科技创新工作考核、激励机制优惠政策。在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实施过程中加大对国防科技人员的倾斜,培育一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开展武器装备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的国防科技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2)加强高校国防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国防科技管理工作具有专业性,要求更严、更规范,其管理水平对高校国防科技发展至关重要,是确保国防科研生产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高校应加强国防科技管理业务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国防科技管理调研工作,借鉴国防科研院所及军工集团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提升高校国防科技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3)高校立足本校优质人力资源,以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需要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加强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和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及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成长和使用机制,不断壮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人才队伍。努力建设一支由国防科技战略科学家、专家、青年骨干、研究生和管理团队组建成技术线、指挥线协同攻关的研发队伍。

提升创新产出贡献能力高校现有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和保密管理制度不完全适应国防科研特点,创新产出与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需求还有一段差距。因此,高校在建立与国防科技相适应的成果评价机制前提下,首先要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其次要提高专利和鉴定(验收)成果均量。(1)建立健全高校国防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由于高校缺少适合和促进国防科技发展的考核体系和评估指标,不能有效激励科研人员积极投身国防科研,创新产出情况也不够理想。国家应出台关于国防科技成果评价指导意见,各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分解制订相应的实施办法,充分调动师生从事国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国防科技创新成果产出。(2)高校针对国防科研,在考核及职称评定等方面制定一些特殊的管理规定和优惠政策。对参与国防科研项目的科技人员给予适当的激励和扶持;建立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专门评定国防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认定国防科研人员的职称;加快建立健全高校现有民口科技资源和成果的共享机制。

提升创新研究贡献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高校国防科技总经费达80亿元。但从各高校科研经费组成看,国防R&D研究投入、国防科研物质投入、人才投入的比例相对民口部分较小。如2011年,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经费比例约占全校总经费的45%,浙江大学约占11%。因此,高校在未来参与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首先要不断加强R&D能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高校国防科技创新平台、扶持高校国防科技学科专业体系、强化国际合作交流、促进R&D能力提升,设立与国防科研院所、国防工业企业以及政府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其次要加强国防科研的物质和人才投入。一方面,高校要争取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和军工企业院所加大对高校国防科研经费和项目的投入,尤其是非竞争性培育经费的投入。以美国MIT林肯实验室为例,美国军方每年以非竞争性方式,拨付一定经费支持该实验室开展前沿探索研究。通过长期资助,林肯实验室广大科研人员在一种“衣食无忧”的工作状态下,以极高的科研热情,为美国军方提供了大量的、能够支撑长远发展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高校要提高其从事国防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将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投入到国防科研项目中,提升国防科研项目的产出质量。

科技创新体系范文第3篇

科技创新,人才先行

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南山纺织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人才优势作为最大优势,把资金保证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科技进步资金,千方百计为人才成长成才提供保障,积极与西安工程大学联合举办纺织工程专业本科班,与烟台南山学院联合举办大专培训班,组织全员培训,公司骨干技术人才、班组员工培训率均达到100%。同时,公司积极为员工创新搭建平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对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和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的本质就是人的创新,公司根据实际制定了一套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体系,即“三梯队”创新体系。

公司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工程师、设计师等高级技术人员作为第一创新梯队,主要负责公司重要的产品开发、科技创新,新式设备或技术的安装、运行、培训和再吸收等工作:各车间、科室中层管理人员为第二创新梯队,主要做好公司各项工作的领导和带动工作,全面落实公司制定的各项生产和技改措施,以保障实现安全高效生产,为科技创新提供最可靠的硬件保障;新入厂大中专毕学生做为第三创新梯队,主要在生产和科研一线锻炼学习,尽快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了解车间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为了引进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公司每年都要到国内知名纺织服装高等院校举行专场招聘会,引进大量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针对部分员工学历层次低的现象,公司组织员工进修学习,并邀请国内外专家前来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切实创建学习型、创新型企业。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创新科研开发机制,完善科技管理制度,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环节。南山纺织通过改革组织机构、完善科技管理制度等方式建立了以市场为主的研发体系和以激励为主的考核办法,保障企业的创新体系高效运行。

南山纺织根据自身优势,大力推行产业链创新模式。公司与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间形成联动开发体系,把产业链创新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把南山纺织上游的纤维、纱线、助剂企业和下游的高档服装、成衣制造商纳入产业链创新体系,上游的新型纤维和助剂能在第一时间被公司进行成果转化和应用,公司研发的各类功能面料也能在第一时间推到高端市场,极大地提高了技术产品推广的效率和速度,在产业链企业间形成强大的联动创新效应。

在机构改革方面,南山纺织专门成立毛纺织研究院负责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毛纺织研究院下设专家委员会、规划发展部、项目管理部、研究开发部、实验测试公司、知识产权和标准化部、技术服务与推广部、信息化部等部门,从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实施、专利保护、成果鉴定、市场推广、技术服务等方面全面管理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另外,为了使南山纺织的科技管理更为科学严谨,使南山纺织的科技项目更符合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南山毛纺织研究院专门成立了专家委员会,下设纤维材料学、毛纺织染应用技术、毛纺织品设计、节能减排技术、信息化应用技术等不同专家组。每个学科专家组均聘任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担任组长,协助制定企业中长期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规划;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的联合立项;对重大科技成果评价提供论证和建议:对南山纺织产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法规、办法等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机构改革,确立了科技创新在企业的核心地位,有效梳理了科技创新流程,大大提高了创新速度和效率。

巨额投入,研发设施先进

企业要进行科研开发、产品试验和市场推广,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和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取得成功的基础。在这个方面,南山纺织目光长远,并不是仅仅把目标盯住向政府争资金、争项目,满足于通过鉴定、评比奖项上,南山纺织更加注重产品研发的实际过程和研发成果向市场的转化。为使公司真正能从科技创新中形成核心竞争力,公司秉承“不干则已、干必一流”的理念,在保障上级项目资金全额投入的基础上,不惜血本,自身再投入巨资,每年至少将销售额的4.2%用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下大力气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软硬件设施,并在意大利米兰、美国纽约、澳大利亚等地成立了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机构。拥有科研、办公、中试以及生产场所等各类必须的研发条件。建有专门的研发楼1座,现有办公场所1000m2,研究开发场所1400m2,中试和生产车间4个,超过170000m2。研发条件环境清新整洁,硬件设施先进。除了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外,公司十分注重科技创新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化管理并使用开发管理软件系统,采用ERP管理系统进行技术开发管理,同时引进世界最先进的面料设计软件进行设计,投入项目研发使用。

目前在毛纺织检测、面料检验、大中小型试验生产线等领域均装配有行业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在国内处绝对领先地位。检测领域目前拥有包括万能电子强力机、马丁代尔耐磨起球试验仪、纤维长度试验仪、纤维细度试验仪等在内的高端仪器设备;检验领域可按照GBT26382-2011《精梳毛织品》、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以及ASTM、AATCC、ISO、JIS、H&M等各国标准和重点客户标准进行面料检验。所有设备均运行正常,完全能够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

创新绩效,硕果累累

科技创新体系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新疆高校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技创新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动态性。这些年来高校始终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但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差强人意。由于科技创新制约着高校的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极为重要,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一、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

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用15年时间建成创新型国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大会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新疆的奋斗目标,新疆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正在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近年来,新疆高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项目、“863”项目、“973”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产出的部分科技成果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但由于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新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影响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科技创新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从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配置来看,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提升很快,但科技创新型人才稀缺。2003年起,新疆高校全面启动了高校师资建设计划,教师的学历得到了普遍提升,截止2007年度新疆高校科技人力资源为11913人,较2003年提高了38%。教师数量增长教快,但由于培养体制和考核机制的不完善,教师科技活动能力提高的不显著,这就导致新疆高校在很多领域难以进行自主的创新性研究工作,主要体现为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数量基本没有提高。

(二)从科技经费投入总量来看,科技经费投入在逐年增长,但经费总量还是无法满足

高校科技活动的需要。近年来,新疆高校在科技经费逐年在递增,增长的幅度与内地高校相

比差距不大,但由于我们科技经费基数太小,特别是横向课题经费所占比例较低,因此科技

经费总量还是显的不足,据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度科技新疆高校科技经费到位经费11374万元,仅为当年全国高校到位科技经费的0.25%。由于科技经费投入的不足,原始创新缺乏必要的土壤,导致高校的部分科技活动是在模仿和反复摸索中进行。

(三)从科技资源集成来看,新疆高校有限的科技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下,建立了涵盖各个学科的创新团队,并鼓励校一校联合进行科技攻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技资源的共享,但由于还受地域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科技资源整理力度还不够,截止2007年底,新疆高校省部级重点实共有16所,真正意义实现开放式管理的验室为数不多,各高校内部教师们“单兵作战”的情况较多,经费条块分割较为严重,中小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低,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不够。由于科技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使的新疆高校的科技活动不能形成长效而有突破的创新合力和集成局面。

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软措施

提高新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进一步推动新疆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的有效方法之一,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需要相关部门之间有机协调,实现创新环境的和谐化,创新资源合理达到配置与利用,要做好这些工作就需要结合新疆高校实际情况,在科技创新“软”实力方面人手,在发展思路、管理和机制上有所创新。

(一)发展思路上的创新。由于新疆高校在地域、经济环境下处于劣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就不能照搬其他省市的模式,要摸索出一套符合新疆高校实际的方法,这就要求在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在发展思路上有所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提高新疆高校科技活动能力为目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逐步提高新疆高校的科技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因此,高校今后的科技活动要强化基础,注重应用,努力开拓原创性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应用数学、新材料、民文信息处理及民族医药等方面达到区内外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应用研究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特别是在矿产开发、石油化工等方面,以解决和提升行业企业技术水平为目标;产业化工作要瞄准经济社会主战场,特别是将新疆特色资源深加工利用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以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为突破口,将科技成果切实地转化为生产力。

(二)管理制度上的创新。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益需要制度为保证,管理制度上的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保障,因此科技活动是横向展开、纵向发展以及收益等一系列互相作用的重要保证,是新疆高校成为区域创新骨干力量的根本保证。一是出台一系列提高创新能力的规章制度,做好科技评价工作,重点修订和完善科技活动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实施有效的激励手段,根据已经颁布的相关法规,制定符合新疆高校实际并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办法,从制度上保证科技人员的权益,以期达到管理制度化、考核指标科学化、激励机制有效化。

(三)运行机制上的创新。运行机制上的建设是新疆高校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成为区域创新骨干力量的必要手段,教育、科技、人事等相关的主管部门共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能力建设的规章制度,在大方针和政策来指导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而作为创新执行的主体高校如何实施至关重要,高校所包含的科研、教学、产业及相关的管理机构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方面需要建立一套良性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每个科技工作者的创新作用,共同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硬手段

创新体系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高等学校成为创新骨干力量的必备条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称的硬条件,好的措施有了,就需要大搭建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基础平台,这个基础平台涉及了人、财、物多个影响因素,针对目前新疆高校的科技创新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科研基地建设,做好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加强产学研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应手段。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新疆高校培养了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科技创新人才,在某些行业发挥着积极的创新作用,目前,还需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培养,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校除了培养创新人才外,本身也是科技人才的集聚地,加强自身的“人才工程”建设就显的尤为重要了。一是吸引和大力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计划,在教育厅的统一指导下,通过实施“长江学者”、“天山学者”支持计划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并带出一批优秀的创新团队,通过自身人才的建设,满足创新发展的需要。

(二)加快科研基地建设。一方面,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的大好时机,鼓励新疆高校与对口支援学校“校一校”之间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或在新疆高校设立对口支援学校的分实验室。另一方面,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和地方需要,并立足于新疆实际,与区外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工程研究中心,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共用的建设办法,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的,并对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不断推出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

(三)做好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网络环境下的的主要途径己不仅是拥有“资源”,而应是尽可能通过共享环境“获取”更多资源来实现这一服务,在教育厅的统一协调下,各高校共同参与,逐步形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能长期保障服务的资源共享系统,实现仪器设备共享,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使新疆高校的教师有效地利用科技资源和科技情报,开展科技活动。另外,根据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新疆高校科研信息管理平台”,使高校自觉地运用现代化手段来管理科技信息资源,规范科研管理工作,实现科技信息的高效率管理和控制,也使上级部门及时掌握学校科技活动情况,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有效地对高校的科研活动进行宏观管理。

(四)加强产学研结合。高校能够在其周边区域打造科技成果及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中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这既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也是高校能够承担的重要职责,是高校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新疆高校一方面要走出去,面向企业需要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同时利用一些宣传的场合,宣传高校科技创新活动,让整个区域都能对新疆高校科技活动有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要打好新疆国家大学科技园这张牌,作为国家级科技园,就要充分发挥园内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以孵化高新技术的科技成果为主要任务,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和专利技术的转化力度,重点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推动新疆高校产学研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创新基地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概念源自国家创新体系。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加快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1998年,我国提出了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近日,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奋斗目标,这为高校,特别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就是指高校将各种资源通过重新调整、组合、优化配置而形成的一个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的有机体系。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强大生力军,加快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既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

针对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科研力量分散,科研整合程度不高,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普遍较低的状况,我们认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应着重建设好两个平台和一个基地,即建设好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平台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同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结合。

一、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设

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是高校优势的体现,也是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的建设要克服现有院系管理组织的弊端,打破各部门和单位之间影响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制度壁垒,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创新团队,探索建立一批多学科集成基地的有效机制。

1.凝炼学科方向

选择、调整、凝炼学科方向,凝炼出重大科学问题和目标,是创新平台的生命线,是产生重大、可集成成果的保障。高校要彻底改变当前学科建设中“一片高原、没有高峰”甚至是“一片平原”的状况。在选择学科方向时要考虑三个方面:一要抓制高点,从战略和优势领域人手争得发展先机,准确预测学科发展趋势,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和重大生产及社会实践问题,体现前瞻性。二要通过抓重点,发挥重点学科的先导和示范作用,切实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体现可能性。突出重点,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要根据国内外学科发展状况、自身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教师队伍的结构和发展趋势,选准自己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一旦选准,就要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建设。对于这些领域,学校应积极申请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等,争取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分流调整人员,强化对优势学科和高水平学科的支持,集中有限的资金和人力,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且是本校优势的基础研究领域,力争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使重点研究方向与重要研究领域上新台阶。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经费上,给重点建设的学科增加3%~5%的经费,其他学科则减少3%~5%的经费。三要突破原有学科界限,通过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体现创新性。要切实发挥重点学科尤其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带头作用,创造条件,以一个或几个重点学科为核心,在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领域中建立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学科群体,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增加学科建设的活力。

2.培育“学术大师+团队”的科技创新队伍

拔尖人才及其领衔的创新团队是创新平台的灵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不是依靠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更不是科技人员单枪匹马独立工作所能完成的,而需要科技人员组成团体进行协作攻关。据统计,从1901年到1972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286人中,有185人的研究成果是合作完成而取得的,占总人数的64.7%。

(1)遴选一流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在创新团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帅才更难求。一个将才,一个帅才,往往决定了一个集体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对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应以学术研究能力和组织能力为第一评价指标,培养和选拔学科带头人必须遵循科学性和创新性原则。学科带头人首先必须具有很强的学术研究能力,有深厚的学术底蕴,有前沿的研究成果,是本学科领域中非常有造诣的学术权威,能以学术服人;其次,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学术组织和领导能力,能知人善任,充分调动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能组织团队成员共同承担重大课题,推动学科向前发展;第三,要有深邃的学术眼光,能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能准确地判断和确定学科未来发展的趋势。除此以外,还应该有良好的学术道德,高尚的人品以及深广的学术气度,能推进不同学术观点和学术流派的发展。

(2)打造优秀创新团队。首先,要消除“近亲繁殖”现象,重视创新团队的学缘结构。“近亲繁殖”容易导致狭隘的学术派系,影响知识创新和育人质量。因此,外国高校一般不在本校毕业生中选留教师。例如,哈佛、耶鲁和斯坦福等著名大学,即使教师队伍中有本校毕业生,也是他们毕业后先到其它大学任教几年,等他们在学术上有了一定名望,掌握了不同学术研究方法和教学风格时,再高薪聘任回来。我国高校在人才引进上,可借鉴国外大学的做法,实行公开的教师聘任制度,严格限定本校毕业生在教师队伍中的最高比例。只有这样,“近亲繁殖”的现象才能得到控制,才能选聘到不同学派的最优秀的人才。

其次,要从政策和制度上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促进创新团队的成长。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中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严重制约着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的建设。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和完善适合高校高层次人才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对团队整体效益和成果的考核办法,使评价工作与科技创新的规律相适应。在评价过程中,既要考核结果,也要强调考核过程;既要重视当前的产出,也要重视潜在的创新能力。学术评价体系应该强化对学术原创力的尊重,把创新而不是把或者出版专著的数量作为衡量学术研究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尺。对优秀拔尖人才应适当延长评价周期,简化评价环节,为他们营造自由宽松、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对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项目和创新性强的“非共识”项目的研究,如果失败,应当给予宽容。一旦成功,应当给予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教师不必要的压力,消除浮躁和短期行为,使他们潜心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为克服片面追求数量带来的弊端,近年来北京大学一直致力于推行论文代表作制度,这对全国高校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3.构筑创新基地

创新基地是人才成长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强化创新基地建设,首先要提高硬件环境的现代化水平。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能否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流的研究手段,光靠小米加步枪不可能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高校必须改善技术装备,建设一流的实验室、工程中心,包括一流的仪器、设备、制剂、信息、工作空间以及工作氛围,努力为科研人员提供一流的研究平台,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方面要整合现有的研究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网络研究中心,创造更为优化的科研环境;另一方面要适当增建一批研究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网络研究中心,为优秀拔尖人才提供“用武之地”。

高校创新基地建设中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加强软件环境建设,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新型运行机制。应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培养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领域以及突出中国特色的新兴领域进行规划布局,通过竞争或评估,择优支持一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创新基地,设立运行和开放基金,真正实现高水平创新基地的开放、流动和竞争,实行面向国内外招聘研究人员的制度和访问学者制度,不断吸纳高水平研究人员和客座研究人员,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在部分世界科学前沿和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领域取得突破,使其成为国家创新工作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

二、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平台建设

这类平台属于应用研究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平台,主要包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成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我国高校科技工作的老大难问题,这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为此,高校应当积极探索建设若干具有广泛适应性和持续创新能力,能广泛吸纳高校最新科研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经营管理人才的高校国家技术中心。

1.加强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合

高等学校实现开发创新的重要途径就是与社会各界开展广泛和直接的联合,形成将研究成果顺利转让社会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机制。高等学校通过成果转让,向社会有关部门提供知识和人力上的支持,社会有关部门特别是企业可以向高等学校提供所需要的科研经费,使双方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

近年来,高校和企业经过探索,已形成多种产学合作模式,例如高校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开展项目合作、在高校建立“开发研究中心”、高校与企业签订长期全面合作协议等。在此基础上,高校要继续扩大与企业的合作领域和合作渠道,把学校的人才、技术、智力要素与企业的资金、设备要素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在合作过程中,不管是企业还是高校均应鼓励人员流动和信息交流,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要经常向企业流动并兼职,企业界技术人员应到高校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这既有利于双方互相学习和信息沟通,又可以帮助高校了解企业所需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确定选题方向,减少高校科研资源的浪费,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2.鼓励高等学校创办高新科技产业

如果说高校通过与社会联合实现开发创新还是间接性的,需要有一个双方磨合的过程,那么,高等学校直接利用自身的科技成果创办高新科技产业,则是实现直接开放性创新的重要途径。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学校创办科技型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学科技园就是高校创办科技型企业的模式。大学创办科技园区,可以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与发展空间,它既是科技成果的孵化器,又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我国的高校一方面必须依靠知识创新或科技优势创办高新科技产业;另一方面,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建设高等学校的科技园区和各类科技产业,提高经济效益与开发创新的能力。

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建设

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必须围绕国家、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建设一批具有创新性、交叉性、开放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1.不断增强实践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社会科学只有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研究方法和学风上力戒“形而上学”、“闭门造车”、“书斋里面做学问,安乐椅上搞研究”的传统陋习,而应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深入社会、深入实践、深人群众,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通过国家社科创新基地的建设,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课题的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应用于党和政府决策,应用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在研究和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全面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

2.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机结合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学科的划分与实践中的多学科综合运用割裂开来,甚至形成了一些很不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科学类型的划分上,人们一般把人类的知识划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这只是一种认识论上的划分。人类的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单一地由某个学科、某种知识在起作用的。可以说,只有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运用综合眼光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我们应积极推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孕育和催生新的学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形成一批能够解决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为党和政府决策咨询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国家级和部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