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海洋污染解决办法

海洋污染解决办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海洋污染解决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海洋污染解决办法

海洋污染解决办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保教育;爱的奉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及生产的迅猛发展,地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类如何更好地生存、发展,已成为当前大家关注的焦点。[1]“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一致的呼声和共同面临的任务。化学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化学打交道,工农业生产更是离不开化学。基于这一认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恰当地渗透环保知识,培养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化学素养,并使更多的学生立志于环保事业,这是中学化学教师的神圣职责。

一、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实现中学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有机融合的策略分析

(1)有意识地在教材中发掘环保教育内容。例如,教材中的煤、石油、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电镀、电解、金属的冶炼等,则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好题材。

(2)收集并整理有关环保资料以融入教学。例如,当代人们特别关注的环保问题:垃圾的危害、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及转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与大规模生态破坏、土壤退化的加速、淡水资源的枯竭与海洋污染等,这些都是十分丰富、生动的环保教育内容,如能有机渗透于教学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对于树立环保意识十分有益。

2.实现中学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的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的具体实施手段分析

(1)要以教材系统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环保教育,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切忌喧宾夺主。

(2)紧紧抓住污染与防治、消除污染这一关系来进行分析、讲解。强调环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为了人类的生存,一定要保护环境。在“防”与“治”的关系中强调以“防”为主。

(3)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实例,提供数据,使学生具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印象。例如,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中,讲到化石燃料的燃烧时,可进一步指出:化石燃料燃烧后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浓度增大会造成什么危害呢?过量的二氧化碳会造成不正常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一倍,全球平均气温增加1.5~7℃,这样迅速上升的温度将会使地球上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再如,在介绍了环境保护的初步知识后,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可介绍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进行剖析。诸如“世界上著名的公害”“科索沃战争中贫弹的放射性污染”等,为了使学生对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有进一步认识,可提供一些具体数据:联合国环境计划《我们的星球》杂志最新一期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难正在日益增加,预计到2050年后,每年给世界造成的损失将超过3000亿美金,其危害程度令人惊心。[2]

(4)在进行环保教育时,补充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切忌任意拔高。

二、科学合理安排实验,直观、具体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又一重要领域,实验装置、化学药品剂量的使用,实验顺序的安排,废液的处理与排放都必须充分考虑“环保”这一重要因素。如氯离子的检验、碘的升华等实验,只要现象明显、达到实验效果,使用时采用微量实验药品即可,在实验顺序上,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应放在最后做,完毕后排气通风,及时处理或综合利用废液,做到无害排放。

对某些实验,可采用讲解、讨论、归纳、演示或分组实验方式进行。如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可提出:对于产生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废气,为防止其扩散到大气中去,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如何使其变为有用的产品?通过讨论,得到结论:一般可用碱液吸收酸性物质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同理,一般可用酸液吸收碱性物质,某些有毒物可使其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等。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消除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还可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实践是十分有益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由于环境问题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活动,如召开“人类与环境”等主题班会,请专家或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作报告,社会调查。通过活动,使学生不断进行“人与环境”的思考,进而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作用与历史责任。我们所看到的垃圾主要是生活垃圾,它的产量随城市人口量的增加正在逐年增加。生活垃圾的种类可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生物垃圾五大类,它有着很多危害,主要表现为:

(1)占地过多,不易分解。

(2)成分复杂,污染空气;所含有机物腐败后分解产生恶臭,释放出大量硫化物、氨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3)雨水冲刷,污染水体;垃圾经雨水冲刷,会将有害物质冲入河流、湖泊或海洋。若直接弃入,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不少农村的河流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食品包装纸,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若动物误食了还会伤及健康,进而死亡。

针对垃圾场的恶臭,学校和垃圾场管理方进行多次协商,以加强管理整治,一段时间过后,空气质量有了明显好转。但管理方表示,这是暂时的,垃圾处理场已达到处理极限,垃圾处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垃圾产生的速度。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减少垃圾的产生和进行废物的再利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大量资源,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的产生量,降低垃圾处理费用,减少占用土地资源,从而使我们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3]

四、注重生活实际中的“化学与环境”,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许多“化学与环境”的问题,如果置身于生活实际,思考并处理好环保问题,对于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升华感情无疑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诸如,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能源?如何节水、节电?如何防止旧电池的污染?……教师精心教育,适时引导,使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并进而达到“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的崇高境界,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参考文献:

[1]庄 萍,毛 云,强 娜.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绿色、环保教育[J].惠州学院学报,2006,26(06):123―128.

[2李锁民.利用化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14):14.

海洋污染解决办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8日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城市和乡村等。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争论由来已久,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必然要导致污染,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失去了发展空间,在经济增长成为各国重要宏观经济目标的条件下,这种观点一度成为破坏环境的正当理由。许多国家,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乎都采取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方法。但这并不能作为后起国家借鉴的样板。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上百年历程,环境资源供给相对减少,而对其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增大了。人类经济发展所能够消耗的资源在减少,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因此,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不保护环境资源,经济根本无法实现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加快增长与环境保护矛盾尖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拥有13亿人口,是一个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大国。目前,中国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亟待转变,事实上也正在改变。中国目前应当如何对待和处理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呢?本文认为发展经济和环保之间的关系,是短期行为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片面经济利益和全面综合效益之间的关系,是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平衡问题。实施绿色战略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不行的,否则就要落后挨打,没有GDP却是不行的,关键是要给它涂点“绿颜色”,让它变成一个呼之欲出的“幸福指数”。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排放,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GDP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不重视环境保护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后果

从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国民收入显著增加,在总体上基本实现小康水平。但遗憾的是,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导致环境保护工作的边缘化,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是以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为代价取得的。随着全球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大气、陆地、水与海洋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正濒临灭绝,森林的过度砍伐与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都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现实的与更严峻的潜在威胁。时至今日,我们发现,忽略环境因素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甚至是自杀性的。这些后果包括:

(一)影响人的生存环境。人对自然的绝对依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水、土地、气候。水是生命之母,土地是财富之父,而气候则决定了一个地区是否适合人类生存。从这三方面考察中国,就会发现,中国的“三北”地区,即东北、西北、华北三地区约331.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4.6%),被地质学家称之为“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其间80%(即262.2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实际上早已成了一片荒漠,占了中国国土的27.2%,也就是说,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处于荒漠化威胁之中。同时,水土流失严重,一些地方的地力下降,产量下降,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很多美丽的河流消失,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造成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都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水土流失地区。水土流失的结果正是植被消失、土地荒漠化、众多河流死亡的原因。

当今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相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遭到污染,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环境遭受破坏意味着生产资料的日渐稀缺和劳动者幸福感的日渐枯竭,这就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指标没有完成。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对社会稳定也造成重大影响。

当前,经济加快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2012年全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7.6%,但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上升。据对17个省(区、市)有关数据的综合分析,上半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2%、5.8%。

(三)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人民和经济建设实体以及公共部门的关系,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当某个地方的某个或某些经济实体因发展经济而给周边自然环境带来巨大污染,造成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状况恶化,势必导致居民和该经济实体之间的冲突,产生民众对公共部门的不信任,影响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因此,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

二、只顾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的原因

经济发展是“鱼”,我们无法舍弃这条“鱼”,因为祖国的强大、民众的富裕都有赖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环境保护是“熊掌”,我们同样无法舍弃这只“熊掌”,因为人的生存、和谐社会的构建乃至经济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保护。古人云:鱼和熊掌不能皆得。今天我们说:鱼和熊掌必须皆得。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能否皆得,而是如何皆得。对策的提出依赖于原因的分析,只有弄清环境破坏背后的原因才能找到环境保护的应对之策。细观之,经济大发展背景下的环境大破坏,其原因是:

(一)缺乏科学的发展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传统发展模式中的一对“两难”矛盾,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环境经济学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到达某个临界点(拐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环境得到改善和恢复。但是,要特别防止这样一种误区:似乎只要等到拐点来了人均收入或财富的增长就自然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因而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采取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显然,这种错误认识将使我们不得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覆辙。

(二)政绩考核体系的不科学。唯GDP的政绩考核体系主导了广大地方官员的政绩观。官员们片面追求GDP,以求通过经济总量的增长实现个人仕途的进步,其结果是环境保护被经济发展边缘化。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一是一些企业以临时停产代替达标,一过关照样超标排污;二是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没有完全落实,有的不按法规先环评后建设,造成选址不当;三是国家明令禁止的“15小”企业出现死灰复燃,且还为数不少。

(三)经济发展规划的盲目性和非统一性。生活区和工业区本应分而治之,在空间分布的考量上应该把居民的生活放在第一位,发展经济的前提是对人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而某些地方的市政规划却忽略了这一点,导致生产影响生活,激化各种矛盾。比如,很多重工业城市,尤其是钢铁城市,工业布局严重不合理,一些钢城工厂遍布整个城市,虽然这几年对排污进行了大力治理,但其生产用的煤炭、矿石等的粉尘,产生的废水废气对城市的污染依然非常大,使整个城市环境都受到污染,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搬离或者是把生产厂集中在一个地方,这样主要是好治理,比如唐钢就是集中一个地方,唐山市的环境受唐钢的影响就很小。

(四)环保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环保执法力度不够。环境质量标准、环保执法权力、破坏环境的处罚措施等都需细化和完善。环保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不法者将环保置于脑后,一味追求利润增长。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地方对环境保护监管不力,有的地方不执行环境标准,违法违规批准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 没有形成群众、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内部以及新闻媒体等多渠道的、多层次的监管机制,使监督机制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五)制度设计不合理。环境问题涉及到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研究治污防污的有效技术、环境质量的标准设定、生态保护区的设立等等;管理层面,如何按照既定制度有效组织安排生产;制度层面:设计制度,合理构建各相关主体的产权与利益关系,如排污企业、受污染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制度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好的制度才会催生出好的技术,如果制度设计不合理就会抑制高效率的环保技术的产生,目前我国治理污染的政策制度比较单一,以收取排污费为主要形式。由于收费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企业治理污染缺乏激励及监管不力。

三、推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对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决策者决不应该产生这样一种错误观念,即他们必须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两者之间做出选择。“这是个错误的命题。其实可以同时选择二者——从未来的角度看,它们并行不悖。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增长是可以兼得”。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资源的稀缺性逐步表现出来,环境问题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治理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只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这样经济和环保是能够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

(一)强化科学发展观和“绿色GDP”,强调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好环保优先政策,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向两者协调发展的“双赢”的转变;才能真正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才能既培育好“金山银山”,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又保护好“绿水青山”,在生态建设方面为国家做贡献。

1、改变现有的GDP核算体系,变现存的GDP为“绿色GDP”。将生产消费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引进到GDP的核算中,如果环境污染,则予以扣除,从而纠正现存GDP对经济主体行为的误导。生产过程污染少了,治污费用就少了,这样的生产对GDP的作用才是实在的。

绿色GDP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谁拥有好的生态,谁就拥有未来,就有经济持续的发展。未来的竞争是生命科学的竞争,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基因库,是经济增长的法宝,科学发展观涉及的就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2、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生态理念。正确处理环境与建设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环境保护,教育为本”,要大力普及环保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念同中华民族关爱自然、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普及科学知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大力倡导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以及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摒弃盲目追求过度消费,倡导正确的生活方式。

3、强化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念。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要在统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人口数量、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实施区域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实践中,强化“环境是资源、资本”、“环境是生产力”的意识,提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营造环境就是创造生产力”的认识,以环境补偿促进社会公平,以生态平衡推进社会和谐,使整个社会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4、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能够互相促进的。英国在1990~2002年间的排放量减少了15%,而经济增长了30%。在丹麦安徒生童话的故乡,风电产业创造出30亿欧元的出口工业,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独占鳌头,制造了改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商业化成功的故事。利用风力这一可再生能源发电,每生产100万千瓦小时的电量,减排600吨二氧化碳,可再生能源的环境科技化提供了可观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二)将环保指标引入政绩考核体系。把环境保护作为决策的重要环节,从源头落实环保基本国策。环保从源头抓起,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同时,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用绿色GDP核算体系代替传统的GDP核算体系,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树立长远的、可持续的政绩观。

1、加强领导,强化环境保护责任制。要转变体制和机制,经济体制的转变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又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规律,干部政绩考核不仅要考核GDP是否增长,还应该考核环境质量变化的指标和环保法规执行的情况。

2、加强对资源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管理。对一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一律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后才能立项的政策,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指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大中型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特色产业。

3、推进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实践。发展与保护相结合,在经济发展中同步实施环境规划,同步增加环保投入,同步强化环境监管,将有利于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经济模式、社会行为、科技支撑和文化纳入到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框架,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在保护中优化经济增长。

(三)经济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统一性,尽量减少生活和生产在环境层面上的冲突。做好经济发展规划和环保的前瞻性和统一性,体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思想,是一种新的价值观;这种新的价值观引导人们追求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最佳结合。

把环境保护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摆在首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河流湖泊资源。在人口集中的中心城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继续整治煤烟污染;加强汽车尾气达标排放检查;控制交通和建筑施工噪声;创建绿色环保文明社区。在农村重点抓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和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确保农产品基地环境安全。

调整工业布局要合理规划和调整工业经济布局,把目前城市内存在的工业分散布局、重复布局、与居民点穿插布局等不合理布局现象造成的工业污染通过合理规划、合理布局的办法加以改善。

(四)进行环境保护制度本身的创新,形成新的环保理念。环境问题的解决在依赖技术进步的同时,更需要进行制度上的创新,通过对现存部分环境制度进行改革,并进行环境制度创新,将环境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行为相关联,就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共生。

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体系之内,将其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使经济主体能够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中受益,利用市场机制的优势,给予经济主体足够的激励,将环境问题内化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成为其决策的变量,这样企业在做决策之前就会像考虑劳动力与资金成本一样,将对所采取的行动作为一个决策因素,或是将保护环境本身作为一种可赢利的事业加以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五)进一步加大环保工作力度,构建科学、完备的环保法律法规规章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我们不断加强环境保护。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国家要制定有利于增长方式变化的经济政策,包括各种资源能源节约的政策、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排污收费制度等。

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手段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六)不断增加环保投入,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环境。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作用,整合动员和发挥各方面的科技能力,集中力量研究当前环境与发展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广。加快先进环保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将环境保护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推动环保产业化进程,要加快环保产业的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努力掌握环保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提高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自主制造。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环保企业。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推进环境咨询市场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依赖技术进步,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组织对污水深度处理、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洁净煤、汽车尾气净化等重点、难点技术的攻关,加快高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积极开展技术示范和成果推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七)把环境保护作为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经过工业革命以来近300年的消耗之后,可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日近枯竭,因此人类必须寻求“新”的资源起点,“废物”正是最重要的选择之一。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

1、用循环经济力促GDP增长。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用“绿色核算体系”来重新审视和把握经济发展途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新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末端治理模式。中国人均资源少,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当务之急。以沿长江城市企业为例,加大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其实就是减少了对水的污染,企业不能因为企业紧临长江就可以无节制的用水。

2、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宣传循环经济理念,引导企业、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生态农业,促进产业生态化。研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机制,特别是研究如何利用经济激励手段和制定在土地使用、贷款和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全社会共同开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并提出开展循环经济工作的具体操作措施,探索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和评估机制。要从企业内部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生态工艺,推行清洁生产;从企业之间的循环角度,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链园区;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最近成立的皖江循环经济园区就是发展循环经济,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循环经济不仅是对企业的要求,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要求。人们首先要改变消费观念。循环经济要求消费既能满足自身需求,又不对环境造成危害;既要消耗物品,又要回收利用生产生活物品。“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企业在废旧物资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中产生利润,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比如,安徽马钢集团以电能、燃油等清洁能源代替煤炭,利用除尘灰作为烧结原料,利用高炉煤气余热进行发电,将高炉水渣、钢渣销售到相关企业作为生产原料,仅此4项每年就增加效益近7,000万元。该公司还对工业废水进行回用,循环回收率达到94%,每年又可节约水费近900万元,同时减排有机污染物4,500多吨,大大削减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同样,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从节约每一吨水、每一吨煤、每一度电做起,大力节约资源。

总之,发展、环保,一个都不能少。“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目前已进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不但需要保持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而且需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而搞好生态建设,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保证。

主要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张凯主编.当代环境保护知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