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

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

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房地产;财务风险规避措施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独特性

一般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是指“进行城市土地及综合开发、经营和管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我国的房地产企业,是最近十年兴起来的一个未成熟的行业,企业行为远未达到规范化标准,不少企业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90%。而一个企业的财务决定了其生死存亡,因此,本文首先总结了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独特性:(1)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过程是一项巨额资金投入的过程,此过程具有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等特点,而目前很多的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又缺乏预算和管理意识;(2)房地产开发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投资决策缺乏灵活变动性、资金管理滞后开发风险大,财务管理控制能力差;(3)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面广性杂,而房地产企业对财务又缺乏必要的重视。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鉴于以上的财务管理特点,房地产企业必然会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所谓财务风险,是指“一种财务警示信号,它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要求企业经营者进行经常性的财务分析,防范财务危机,建立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决策”。一般来说,财务风险有以下几钟表现形式:(1)大多数房产企业的开发资金中自有资金的占比相当低,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信贷和其他融资渠道,然而房地产企业的预期利润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失败,就很可能导致无力偿还债务本息;(2)银行利率时常波动,这对主要以负债经营的方式经营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影响比较大。首先,利率上升会使房地产企业成本负担增加,同时,投资者的购买欲望却会随着加息而降低,这意味着整个房地产市场面临着双重压力。房地产企业之所以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其原因主要有:(1)房地产开发的项目中涉及的部门较多,且行业标准不规范,这都使得开发项目缺乏必要的质量管理;(2)很多房地产企业的预算管理职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得房地产企业负债率偏高;(3)有些房产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缺乏严格的制度,并盲目融资,使得成本负担加重。

三、规避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1)资本的筹集和融通。房地产企业进行工程项目的开发,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自身的资金量有限,这就使得房地产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资金的筹集和融通。同时,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流通速度较慢,所以它们的资金更需要多途径的周转。但这就意味着房地产企业开发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资金流压力,且资产负债率越高,其财务风险率也越大。因此,房地产企业应避免盲目举债,而是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寻求最佳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2)资本的投资方案。房地产企业的投资额度巨大,资金周转慢,因此,房地产企业的投资项目更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降低投资风险,房地产企业应事先做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并作出合理的评估。同时,为了应对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房地产企业也应该严格科学的制定出一些后备措施,比如市场价格的波动,消费需求的变化,国家政策法规的更新等,后备措施要能最大限度的应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变故。(3)资本营运管理。日常资金营运风险管理包括现金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房地产企业应该严格控制日常资金运营风险,加强对现金流量的预算,对资金要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让企业保持充足的现金流,对资金进行统筹安排,保证企业经营资金需求;此外,房地产企业也应对外面所欠账款进行统一管理。外面的赊帐只是表面账目,没有真正的资金流入的话,那么,企业的负担会更重。因此,房地产企业应重视对外应收账款的追回,降低企业坏账呆账甚至死账的发生率。同时,企业也要努力提高销售率,加速资金的回笼。(4)全面预算管理。房地产企业还应建立一个全面的财务预算体系。这个体系包含了现金流,项目,财务和筹资预算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都要统筹考虑。房地产企业要以现金流预算为核心,对项目涉及到很多主要流程进行可行性预测分析,然后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具体安排。当然,在项目投资前,企业还要对筹资情况进行合理预算,构建合理的筹资预算,制定可行的筹资计划。(5)加强成本管理。房地产企业的成本费用涉及的面广,因此,企业应该对产品进行细化分析,对成本对象进行细化核算并管理,尽量使计划成本接近于实际成本,同时,也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对各个重要环节的成本使用进行有效监督,防止滥用资金,从而增加不必要的成本费用。(6)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房地产企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合理的内部审计和管理工作。在项目开始前,要做好事前控制管理,在进行中,要做好事中控制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评估和风险防范作用,不留财务隐患。此外,项目竣工后,财务人员要做好各个领域的评估和预算,实现资源的最优化组合,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效益。

四、加强对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控

(1)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可以通过对财务管理的宏观把握,结合具体变化来进行认真的分析,增强房地产企业对财务管理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灵活可行的姿态来应付各种不确定变故。虽说,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存在于企业以外,企业不可能直接对其发生作用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房地产企业对宏观环境束手无策了。房地产企业为了对可能的财务风险进行适时监控的话,可以适时调整具体的财务管理政策,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方法,提高企业自身的适应能力,以此来最大限度的降低因很多外在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影响,进而降低财务风险。(2)房地产企业应首先提高高层领导的财务知识和风险意识,使决策者具有基本的财务观念。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使财务人员注意工作中的任何环节,包括一些细微的地方。这样,房地产企业才有可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才能设立一些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水平的财务操作人员,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的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新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3)房地产企业的高层领导大部分出身于建筑行业,对于财务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甚至对财务工作没有应该有的重视。这就影响到房地产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为了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房地产企业应该对领导干部首先加强其财务风险意识,必要时进行一定的培训和学习,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因为,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没有实际根据的决策往往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房地产企业的领导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多方倾听论证,采取科学的决策方法,切忌基于主观意志上的决策或出于所谓的经验方面的决策。

五、结语

总之,房地产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企业,为了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必须学会尽可能大限度的规避自身的财务风险,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加强成本控制和项目开发管理,加强房地产投资的资金管理,创新财务管理方法,提高财务控制能力定期检查与考核,适时进行财务分析与监督,加强房地产企业财务人员素质的修养与提高。同时,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也要加强监控,建立合理的监控体系,是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值。

参考文献

[1]李晓梅.《浅析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财会研究》.2007(1)

[2]王伟,赵占.《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对策》.《价值工程》.2006(8)

[3]盛光明,周会.《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8)

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外部环境;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信息化;风险意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069-02

电力行业的财务风险规避问题一直是电力行业财务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做好电力行业的财务风险规避,对于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重点探讨了电力行业规避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来规避融资带来的风险,合理地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财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1 财务风险的基本概念

按照财务管理理论,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所面临的所有由于不确定事项给其带来的损失及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链风险、资产跌价风险等。狭义的财务风险仅指筹资风险。本文所指的财务风险是广义上的财务风险,是关于企业整体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是企业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主要由企业的内部环境和所处的外部环境两方面决定的:针对企业内部环境而言,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对其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好坏关系着企业的价值损失,通过管理价值风险从而达到管理物质要素。从外部环境来说,当今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充满了竞争与挑战,将发生急剧的变化,技术革新全球化和信息快速传播意味着市场壁垒已被打破,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内、国际市场的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严峻挑战。

2 电力行业的主要财务风险和成因

电力行业的主要财务风险和成因可根据电力企业的内部环境因素以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来进行分析。对于电力企业,引起其财务风险内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融资活动、资本运作、电力营销以及各种投资活动。影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电力体制改革、电价政策变动、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1)在融资活动方面。由于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但是在当前体制下,电力企业一般只能向银行融资,资金来源单一。在电力企业盈利能力较低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只能通过举债维持电力投资,企业效益受国家利率政策的影响很大,由此电力企业融资活动显著影响着其财务风险。

(2)在电力营销环节。由于电力产品面向全社会,产、供、销同时完成,且销售产品不能储存,用户是采取先用电后交钱的赊销方式购买电量,因而电力营销风险比一般企业更大、更复杂。加之旧欠电费清收越来越困难,甚至可能有部分电费完全收不回来。因此,该环节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财务风险。

(3)电力企业一般是基于电力需求预测投资,因此并不是所有投入都能产生预期的效益,特别是对于资金密集型的电力企业,投资一旦失败,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目前,从保本经营来看,电力企业新投入的资金回报,其报酬率至少不能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而现在的资产报酬却远远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如果这种现象长期持续下去,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4)电力体制改革的重心在于打破电力企业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经营模式,在电力企业中进行结构重组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于是,电网经营企业将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和科学合理的管制政策所带来的挑战,这些挑战将在许多方面给电力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电价政策变动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十分显著,由于电力企业提供的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产品,因此,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其盈利水平与国家政策直接相关,具有较大的不可控性。所以,电价政策风险是电力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的最重要风险之一。

(5)鉴于电力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方面的因素对电网经营企业盈利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科学技术也是导致其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3 电力行业规避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结合财务风险的内涵以及电力行业的主要财务风险和成因,并参照相关的电力行业财务风险的资料和文献,总结出如下电力行业规避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来规避融资带来的风险,合理地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财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3.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完善的治理结构可以有效地防范电力行业的财务风险。为此,电力行业必须高度重视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以此来有效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这样权责明确,财务管理工作也会更加顺畅。

3.2 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来规避融资带来的风险

融资风险是大多数企业面临的一个较大的财务风险,对于电力行业来说也是如此。因此,如何有效地拓宽融资渠道,就成为避免融资风险的主要途径。为此,必须要求电力行业首先要理顺外部环境,争取政府的支持,其次要优化融资理财的内部环境,逐渐扩大融资途径。

3.3 合理地构建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对于规避财务风险意义重大。通过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一旦发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对于电力行业来说,有其特殊性,所以预警机制也要根据电力行业的行业特点,从电力企业的实际出发,对其财务经营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做到全面有效财务预测。

3.4 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财务人员意识的高低对于能否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其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预防财务风险意义重大。财务人员如果在工作中出现马虎或者不够细致,会导致财务状况出现风险。所以,为了有效规避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掌握最新的财务知识,了解本行业的发展,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3.5 加强财务的信息化管理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电力企业内部整合各种资源并进行控制和优化配置的操作平台。所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对于规避财务风险非常重要。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必须积极地应用。通过信息化财务管理,有效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财务效益,优化电力行业决策。

4 结 论

总之,电力行业的财务风险种类较多,针对出现的风险做好预防和控制是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以后的财务工作中,必须不断地挖掘影响财务的各种内外部风险,通过各种途径来有效地进行规避。

参考文献:

[1]胡宪,熊正德.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J].求索,2009(6).

[2]刘英豪.关于煤炭价格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的思考[J].煤矿现代化,2009(3).

[3]胡振军.试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基本途径[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6).

[4]郑炜红.金融危机中商贸企业财务危机防范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5).

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范文第3篇

财务风险控制一般有四种方法,高职院校必须明确四种方法的使用条件,才能够结合本院校财务风险主要类型选择合适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实施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

1.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财务风险超出可承受范围,放弃或者停止相关业务活动,避免或减轻损失的方法。A校在外投资决策时,因收益不确定性较大而放弃投资,规避财务风险。

2.风险降低。风险降低是财务风险在可承受范围之内,通过控制致险因素或设置应急机制,降低财务风险或者减轻风险损失的方法。A校曾重新规范工程变更程序、减少超概算风险。

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也称风险分担,是财务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借鸡生蛋”,减少财务风险的方法。A校将物业外包,将可能的损失转嫁物业公司,转移风险。

4.风险承受。风险承受是财务风险在可承受范围之内,顺其自然发展,无需采取特殊处理措施,风险自消的方法。A校针对大部分致险因素都采用该种方法处理。

二、建立高职院校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建立高职院校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即在财务风险类型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A校在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中主要关注三个环节,一是明确应遵循的原则,保证机制运行的方向性;二是明确工作流程,保证机制运行的时效性;三是明确机制保障措施,保证机制运行的可靠性。

(一)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财务风险的致险因素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因此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也应实现全面的、全过程的控制。

2.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性基础上,还应该关注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财务风险,确保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建立不存在重大缺陷。

3.制衡性原则。确保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确保内部各部门岗位之间既有充分的沟通协作,又各司其职、相互监督。

4.适应性原则。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应适合自身发展,并随着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

(二)工作流程

(三)保障措施

1.领导保障。提高院级领导层财务风险意识,是科学建立和有效运行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前提保障。A校通过讲座、交流、考察等形式促进院级领导将财务风险监控与预测工作常态化、习惯化,为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运行提供领导保障。

2.组织保障。A校设立了专门的风险评估小组,规范了“三重一大”的集体决策机制,并对专业人员定期实行轮岗制度和培训制度,从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上充分保证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顺畅运行。

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集团财务 风险 管理与防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对于大型集团公司的改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就我国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来说,依然与国外先进管理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风险管理基本原则

对集团财务风险的有效预防措施进行详尽的探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内容是: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实质和原因。对这一内容进行有效分析,我们可以从外部原因及内部原因两方面展开探究。

(一)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从内部因素来看,一个集团的运营基础就是财务,财务是一个公司运作的血液。风险之所以为风险,在于其不可控性。集团公司在不断发展扩张的过程中,为了筹集相应发展资金,极有可能对相应的财务风险存在侥幸的心理,在扩张的推动下,忽略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降低了自身对于财务风险的掌控能力。就集团公司财务风险而言,越是结构稳定的集团公司越不容易出现较大的财务风险;反而是哪些规模或者运营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或者转变的集团公司更容易出现财务风险,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集团公司的下属机构是整个集团的财务来源,在没有任何防范措施的基础上动摇根基,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就会容易受到冲击,从而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从外部因素来看,集团公司造成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受经济体制以及经济政策,集团公司自身融资投资效率的影响;二、就金融市场来说,在市场利率和汇率等因素的影响下,筹资难易程度变化不定;三、综合政治法律环境的影响。作为集团公司而言,如果不想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积极的去适应其发展规律是最好的途径,在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规避外部因素带来的财务风险,是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的必然选择。

(二)集团公司财务风险预防管理基本工作原则

通过上文的相关论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主、客观因素,针对这一系列影响因素,要想提高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能力,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均衡原则

集团公司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均衡原则的把握至关重要,均衡原则条件下的集团公司不可能一味的去追求受益最大化而放任风险的存在,也不可能一味规避风险放弃自身的发展机会,在这两者的选择过程中,只有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才能真正达到集团公司开展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目的。

2、适度承担的原则

在所有的经济活动中,风险无处不在,要想完全规避财务风险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集团公司在进行财务风险预防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适度承担的原则,即风险如果在可以承担的范围内,我们可以对它做过滤处理,但是这个范围一定是可控的,并且损失也在集团公司财务的预算范围内。

3、阶段预警原则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我们已经听得太多,集团公司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的过程中,切忌风险已经到了眼前才想到要预防,只有提前做好充足准备,才能将化险为夷,将风险转化为机会。

4、分层消化原则

集团财务风险的产生,并不是完全由于哪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导致的,而是整个集团运营过程中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除了做好阶段预警工作之外,还应采用分层消化的原则,实现分级管理的模式,争取在体系的庇佑和作用下,规避掉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有效预防和管理措施

从前文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已经清楚的知道集团财务风险的不可避免,并且也就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系列原则进行了简要论述,那么在集团公司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进行风险的规避,从而将公司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呢?

(一)财务风险识别预警体系的建立健全

我们都知道,集团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等级的项目,当集团公司的实力愈加雄厚的时候,接手项目的比重也会随之增加,继而相应的风险系数也会相应增大。如果集团公司在对项目进行勘察或者是调研的过程中不够细致的话,极有可能将项目中的潜在风险变成财务风险,从而给自身的运营带去冲击。最后,集团公司自身的管理缺陷也是导致财务风险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集团在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风险的概念过于偏狭,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导致公司在风险逼近的时候显得手足无措,造成严重的财务经济损失。要想对风险进行规避,我们首先要清楚的是,它是什么等级的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就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具体的数据作为支撑。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识别和预警系统,不仅是提供风险分析数据的主要措施,同时也是提高集团公司风险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过风险识别预警系统的建立,可以对财务风险的类别以及风险存在的大小,对公司的整体影响程度等作出相对正确的判断,从而为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从字面上来看,风险识别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财务风险的识别,二是风险的有效预警。财务风险的预防不可能刚好出现在发现的瞬间,发现的结果有可能已经只有被动接受,因此,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是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的第一步。除了风险识别的功能之外,系统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风险的预警,即提醒相应人员做好风险的应对工作,以防风险作用下事态的不断扩大。

(二)财务预算机制的有效建立

从前文相关论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就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表现来说,就是公司财务状况不可控情况的出现,预算机制的完善和落实恰是对这一弊病的解决。就集团公司预算机制的建立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阶段,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各预算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经济职能,不管在那个环节中出现问题,都应及时查找偏差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完善的改进建议。集团公司在不断发展扩张的过程中,为了筹集相应发展资金,极有可能对相应的财务风险存在侥幸的心理,在扩张的推动下,忽略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降低了自身对于财务风险的掌控能力。就集团公司财务风险而言,越是结构稳定的集团公司越不容易出现较大的财务风险;反而是哪些规模或者运营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或者转变的集团公司更容易出现财务风险,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集团公司的下属机构是整个集团的财务来源,在没有任何防范措施的基础上动摇根基,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就会容易受到冲击,从而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集团公司应对自身财务预算状况进行全面综合的把握,每一笔收入或者支出,都应具备相关凭据,并且进行层层把关,从而提高集团公司财务的透明度和安全程度。

(三)财务控制机制的完善

作为集团公司而言,如果不想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积极的去适应其发展规律是最好的途径,在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规避外部因素带来的财务风险,是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的必然选择。所谓财务控制机制的完善,即指集团公司在发展过程财务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并且处理好与子公司之间的集权分权的关系。适度集权的基础上还应建立权责利三者相结合的机制,从公司的总体出发,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分配不同的经济责任,从而更好的预防风险的产生。

(四)监督机制的有效实施

有风险的地方离不开监督,除了对财务风险本身的监督之外,各职能部门工作的开展也属于监督机制运作的范围。集团公司在不断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要想保证各部门各环节的运作效率和质量,监督机制的落实和完善必不可少。一般情况来说,集团公司总部可以向子公司派驻财务总监等人员,监督子公司的经营情况以及相应的财务行为;或者直接通过监事会对子公司的财务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整个监督机制的运作结果,可以通过相应的指标反映出来,其中包括了流动比率、不良资产率等指标来体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集团公司财务风险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开展而言,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充分发挥财务预算机制、监控机制的重要作用,综合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经济功能,将风险进行分级处理,并且进行明确的权责利划分;除此之外,在面临重大决策时,集团应对自身的内部条件以及外部环境进行综合的考量,对项目的各项条件进行切实的考察,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系数;在财务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应对相应指标进行落实和考察,争取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

参考文献:

[1]蔡英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余霞.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优化[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3]杜玉鹏.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

[4]杨秀兰.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

[5]鞠法学.集团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

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活动;不确定因素;风险处理

在市场经济中,对于每一个经营者和企业来说,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从其注册之日起,风险就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风险是很难控制的。那么到底什么是财务风险呢?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述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

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财务活动是在有风险有情况下进行的。所谓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最为常见的一种。它是指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

1 按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

第一类:现金性筹资风险

现金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特定的时点上,资金流出量超过流入量而产生的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它是一种个别风险,表现为某项债务或某一时点的债务不能及时偿还,它对企业以后各期和筹资影响不大。它又是一种支付风险。与企业是否盈利无直接关系。   第二类:收支性筹资风险

收支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收不抵支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如果企业收不抵支,即发生亏损,将减少企业净资产,从而减少作为偿债保障的资产总额。在负债不变的情况下,亏损越多,以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也就越低。这种风险是整体风险,它对于全部债务的偿还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风险不仅仅是一种支付风险,它不仅源于理财不当,而且主要源于经营不当。

2 按财务风险的可控性分类

第一类:可控企业财务风险

可控风险指通过人们有意识地干预风险的发生概率和风险后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的风险。可控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指对于企业相关财务主体而言,通过合理制定财务政策、科学进行财务决策、加强日常财务监督等方法可以弱化的财务风险。

第二类:不可控企业财务风险

不可控财务风险是指无法左右和控制的风险。不可控企业财务风险指对于企业相关财务主体而言,不可能或无能力对其施加影响的财务风险。

二、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

无论哪种财务风险,它的集中表现方式都是不能按期偿还债务,资金周转不灵,严重地将导致企业破产。

(一)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1 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第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第四,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2 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第一。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第三,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第四,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第五,企业存货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识别

首先,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指标,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监控。

第一,从偿债能力方面考虑。

第二,从营运能力方面考虑。

第三,从获利能力方面考虑。

第四,从资产管理水平方面考虑。

其次,进行财务弹性分析。

财务弹性是一个企业在面临突发事项而产生现金需求时做出有关反应的能力。如何通过企业财务弹性识别企业财务风险?

第一,阅读会计报表。

第二,从不确定性与风险两方面因素考虑。经济活动中不确定性是一种普遍现象,不确定因素越多,不确定性水平越高,所需应付的突发现金需求也就相应增加,因而弹性较弱,相应地,其发生财务风险的比例也会大大上升。

第三,通过表外项目分析。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中都附有报表附注。仔细阅读这些附注可以找出未能在报表项目中反映的流动性指标。

三、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处理

(一)财务风险的技术性防范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强化审计监督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既是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企业财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和财务活动合法性的有效手段。

第二。动态地平衡企业的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率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现金流量,而资产负债率则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规模与结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所处的行业特点确定其发展的速度和总体规模,与之对应的是资产规模的增长速度。

第三,切实依照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原则,确保决策科学化

财务风险的控制原则主要包括确定财务目标、识别和评价财务风险、财务方案的

实施与控制。当然,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方法还应包括重视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坚持积极稳健的财务会计政策等。

(二)财务风险的控制

财务管理必须对各种财务风险作出反应,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对不同风险进行控制和处理。这里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

1 现金性筹资风险的控制

首先,应注重资产占用与资金来源的合理的期限搭配,搞好现金流量安排。

其次,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监控制度,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确保资金收支顺畅,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快。资金沉淀的可能性越小,支付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

2 收支性筹资风险的控制

第一,注重投资决策。投资决策是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及资金结构。

第二,选择最佳资本结构。所谓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

第三,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以降低财务风险。

第四,实施债务重组,减轻企业还债压力。

(三)财务风险的处理

财务风险的处理主要是在衡量分析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有效地阻止或抑制不利事态的发展,减少损失程度。

1 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为避免风险的发生而拒绝从事某一事件。可以看出,风险规避是避免风险最彻底的方法,但其只能在非常窄的范围内使用,因为人不能为避免交通事故而足不出户。企业也不能为避免风险而不进行经营。这里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讨论:

首先,财务风险的宏观规避。第一,加强风险教育,树立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领导者的风险防范意识,从根本上杜绝财务风险,保障投资人权益。第二,加大资本营运力度,实施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第三,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多元化资本市场。第四,继续进行财务会计改革,完善会计准则和企业信息披露规则。

其次,财务风险的微观规避。第一,保持资产流动性。第二,台理控制经营风险。第三,选择最佳资本结构。

2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指在风险发生后转移给他人的行为。一项风险是否转移除了取决于风险当事人对风险的态度和承受能力之外。主要取决于风险转移的成本,就是企业以某种方式将所面临的某种风险转移给对方。这里主要介绍风险转移的四种方式:一是以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由保险公司承担;二是将风险较大的经营活动委托专门的机构完成;三是通过契约的形式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四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将风险横向转移。企业在转移风险时应基于合法、合规、平等、公正的原则,决不能采用欺诈手段使其他企业蒙受损失。

3 风险承担

风险承担指人们对于风险造成的损失不采取转移措施,而是自己承担。就是将企业自身能够承受的风险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财务风险承受下来,并采用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以减少风险程度或减少不利事项的发生。企业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特定的财务风险和关键变量并加以控制,以减少风险程度或减少不利事项的发生,使财务活动朝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