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文化底蕴

历史文化底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文化底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历史文化底蕴

历史文化底蕴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底蕴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制定出来的制度得不到员工理解,管理办法受到员工抵触,企业对员工不信任,员工对企业也没有认同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矛盾冲突不断等等不和谐现象。究其原因,不仅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的认识错位及素质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少文化底蕴。因为没有企业文化作为“指南针”、“发动机”、“黏合剂”和“剂”,人力资源管理的盲目、散乱、生硬、低效及短效就凸现出来了。要根本改变这种现象,企业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底蕴。

1明确企业性质,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哲学底蕴

明确企业性质,就是企业人应该深刻地理解“企业为什么而存在、应该如何存在和发展”,清楚地知道企业应该如何去做、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样才能做好等问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许多不和谐现象的产生,归根到底,源于企业人对企业性质的迷茫。

大凡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和成功企业,对企业性质都有深刻的理解,比如,被誉为“日本财神之王”、“企业之王”的涩泽荣一用“论语加算盘”的经营哲学来回答企业性质问题,认为企业应该追求“道德经济合一”,并把其作为经商的最高境界;松下公司用“松下生产人,同时生产电器”、丰田公司用“既造车,又造人”的经营理念来回答企业性质问题,认为企业应该把生产产品和生产人有机结合起来;美国企业家不仅仅把企业员工看成“经济人”、“社会人”,而且看成是“文化人”,确立了企业文化的重要地位;中国不少成功企业,明确企业性质,自觉把社会责任、员工需求与企业经营有机结合起来,事业做得越大越强。正是企业人对企业性质的哲理性思考和正确的解答,使企业确立了正确的管理思想、管理者树立了正确的经营理念、员工形成了正确的工作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企业哲学,犹如企业发展的“指南针”,为企业进行各种活动、处理各种关系提供了根本指导思想。这种思想不仅反映了企业对发展经济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的认识与态度,同时决定了企业对各种事物的偏好及行动,决定企业对某类人才的偏好、招聘及使用,还决定企业发展的高度。

俗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成功企业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它们能从宏观战略高度看清企业的性质和地位,能从未来趋势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能从人的本质掌握员工的需求,能用辨证的观点理顺和处理好企业活动中的复杂关系。而这些均得益于它们对企业性质的清醒认识。因此,在企业中经常开展有关企业生存之道的讨论,重视企业哲学的宣传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企业管理层才能多一些理性思维,才会用客观、辨证、发展的观点处理好人企关系、社企关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真正做到人力资源管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而企业员工明白了企业及工作的性质,才能激发其责任心和自豪感,真正关心企业命运,实现人企之间的和谐发展。

2塑造企业灵魂,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神文化底蕴

如果说企业哲学贵在企业人对企业性质的哲理性思考,从而明确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及生存发展之道。那么,企业精神的培育,则贵在塑造灵魂,凝聚人心,激发干劲,把人力资源的潜力转化为动力,让人力资源活力迸发。一般来说,企业员工的动力主要来自物质刺激、精神激励、以及制度约束等几个方面。但相比而言,物质刺激短效而有限度,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并不能保证企业只有盈利而没有亏本;制度约束立竿见影,但生硬而冷酷,易引起员工的抵触;精神激励无形,但它一旦形成并在员工内心树立,其作用是巨大而恒久的,是任何物质和制度都不能取代的。就是说,没有企业精神的企业如同一盘散沙,聚不起,拢不和,缺乏生命力和竞争力;而没有精神动力的企业犹如没有前进的号角,缺乏号召力和吸引力,难以召唤人才,育好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精神作为一种群体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和理想追求,是企业主人翁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服务精神的集合,这些精神像“发动机”和“灵魂”,应该贯穿于企业发展全过程,成为企业求才、育才、用才和留才的重要法宝。如大庆油田用“艰苦创业、忘我劳动”的“铁人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大庆人,成就了大庆油田的辉煌业绩;同仁堂把“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同仁堂”精神代代相传,使百年老店经久不衰;海尔以“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海尔精神激励员工,实现了海尔人让民族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梦想。总之,重视企业精神的培育,不仅可以塑造员工的个性,培养员工的情怀,陶冶员工的情操,使企业精神成为一种激励员工克尽职守、兢兢业业、奋发向上的号角和进军鼓;对于企业来说,还可以降低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凝炼企业核心价值观,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文化底蕴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无非四个环节:人员招聘和录用、员工培训和开发、人员晋升、员工跳槽监管等,由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游离于价值观这条主线之外,看似简单的四个环节却频频出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按企业标准录用到的人才到了岗位不能胜任工作;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员工频频跳槽走人;员工纪律松散效率低下,主管琐事缠身工作漏洞百出;企业士气低迷,牢骚满腹,无学习欲望、无信心、无主动性、无责任心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虽然有诸多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企业缺乏核心价值观,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企业通过现代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使员工与企业在价值取向、价值判断等方面趋于一致,是化解以上难题的有效途径。

如何凝炼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世界百强优秀企业的经验给了我们许多启示。从价值取向来说,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人的价值高于一切;在人的价值开发中,认为人的知识不如人的智力,人的智力不如人的素质,人的素质不如人的觉悟;在企业共同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中,认为的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共同协作”的价值高于“独立单干”的价值,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价值高于赚钱的价值……[1]等等。世界百强企业这些价值取向的变化说明:企业越是向更高的层次和方向发展,越是以人为中心,以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本思想为导向。而基于现代价值观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世界百强企业成功的奥秘。

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文化底蕴,首先,要树立人的价值高于一切的管理理念。要坚持不懈地以人为中心,以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本思想为导向,辨证地看待管理者的权力、企业员工的权利、以及企业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问题,逐渐摒弃过分强调行政权威的作用,动辄用命令、计划、制度等手段对员工的行为实行硬性约束的权利主义管理文化。其次,要把核心价值观作为招聘和录用人才的重要标准。企业要把“适合职位要求”的标准和价值观标准结合起来选人才,尽力吸收那些具备企业某些重要价值标准的、其个人需要与企业需要以及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有更多共同点的人才。再次,把核心价值观溶入员工培训、考核、晋升中。灌输核心价值观应该成为员工培训的重要内容,考察员工不能单一地以业务能力为主要指标,而要以人际关系能力、素质、觉悟和善于把握方向为主要指标;不单凭工作绩效标准来提拔员工,而是用企业价值观和工作绩效两个标准综合考虑实施晋升。总之,如果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它就像“粘合剂”一样,使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变得起来,使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变得更牢固,有效地克服单凭技术管理而造成的生涩、短效及散乱。

4强化企业道德建设,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文化底蕴

企业伦理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参与市场角逐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伦理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商誉和绩效,同样影响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败。无数事实表明,一个没有良好的商誉和口碑的企业,是很难吸引人才和赢得合作者的。

道德建设是企业伦理文化形成的核心。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道德建设,主要包括企业信用和职业道德两方面。企业信用是现代企业伦理的基点,是企业吸纳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最强有力的武器。一个讲信用的企业往往是人才的向往之地。而企业信用建立起来的商誉和口碑,不仅可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而且可以提高效率,消除管理阻碍,使企业管理成本大大减少。同时,还可以赢得更多的合作者,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这就是企业信用带来的商誉竞争力,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竞争力。职业道德是现代企业伦理的核心,是企业信用赖于存在的基础。职业道德作为员工工作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要求员工忠于职守、热爱本职,热忱服务、文明生产或文明服务,讲究质量、注重信誉,遵纪守法、廉洁奉公,钻研业务、提高技能,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企业员工都能自觉遵守这些道德规范,将使企业信用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也人力资源管理变得轻松自如起来。

强化企业道德建设,首先,要强化企业的人际道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贵在人际关系和谐,为此,企业必须重人伦、兴人道、讲人性,努力营造员工之间平等、相互尊重、互敬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用社会主义道德约束和调整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使员工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其次,要强化企业的行为道德。企业行为应以诚信为本,取信于国家、取信于社会、取信于顾客、取信于股东、取信于员工,获得社会良好的评价,这是吸引人才的根本。第三,要强化员工的职业道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员工的自觉,员工自觉又建立在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上,因此,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培养员工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自豪感、幸福感,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历史文化底蕴范文第2篇

一、打捞沉睡历史,发掘文化底蕴

三峡区域自古山水雄奇清峻,文化繁盛,是一块“值得一说再说”的地方,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在被人为破坏,祖先们的文化杰作在被风雨剥蚀,自然和人文的大笔遗产正伴随着城市的记忆一天天消失,导致人们怀旧成了没有凭依的空壳。《三峡晚报》“三峡地理” 周刊应运而生,自觉承担起“发掘、搜集、整理、传播本地历史文化、抢救三峡民间文化遗产、弘扬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体现了媒体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为满足读者的审美情趣,“三峡地理”精心策划选题,尽量选择凸显地域特色、具有深刻人文精神及审美意蕴的题材,如“几度盛衰,古城的生死轮回”、“黄牛岩下,长江曾在此背靠背”、“ 桃花岭,百年荣辱系于一地”、“这个溶洞,白居易是形象代言人”、“天籁绝响峡江号子”等文章,或回溯古城历史,或触摸地理变迁,或打捞世事浮沉,或讲述名人掌故,或梳理民间文化遗存,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宜昌乃至整个三峡地区的人文历史和地域文化,塑造了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充满活力的宜昌城市形象,不仅激发了本地读者的认同,也吸引了外地读者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

更可贵的是,“三峡地理”没有把自己当成文艺腔十足的副刊,而是定位于融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新闻性周刊,找准切入点,着眼于优良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衔接,让历史产生当代回响,为当前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比如,抓住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节点,策划端午民俗专题,向来宜宾客宣传秭归和端午文化。文章不是简单地罗列现象,而是注重从文化的角度来升华民俗资源的底蕴:食欲与怀乡总是结合在一起的;三游洞“三人合抱的大钟,砸碎当废铁卖了”是时代文物被破坏的一个缩影,给人痛定思痛的思考;“新民街一号,古雅木楼传奇”的终结,引发读者关于宜昌古城历史遗迹、城市文脉即将消失殆尽的担忧。文章都非简单的一事一记,而是带着记者探究的目光和思考的睿智,写就着记者的道义和职业的责任。笔触所到之处,古今穿梭,涉猎成趣,传达出深厚的民间情结、地缘意识和人文情怀。

二、 亲历式报道,让历史鲜活上演

“三峡地理”栏目之所以引人入胜,除了选题贴近市民、内容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外,其表现手法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也是值得称道的。表现历史题材,容易陷入堆砌史料、考据文献的僵化呆板局面。为避免这点,“三峡地理” 创新历史文化报道模式,采用体验式、探寻式报道,即记者身临其境,通过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运用风貌通讯的手法,全景式向读者展现历史文化的内涵、变迁。写稿时,笔触在“过去”与“现在”两种时空里跳跃穿梭,变抽象的文史资料为情景再现的形式,力争还原历史现场,引导读者走进历史深处,用今天的眼光勘探解读,给人以全新的体验。

同时,注重细节描摹,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凸显个体微观体验,以平民的视角来观察社会,以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来呈现市井百态,反映历史进程。在“古城暮,鬓成丝”专题中,经历了1949年太平洋轮沉没而幸存的九旬宜昌老人朱剑云“隔着海峡,隆中后岭那架葡萄日夜疯长”的绵长乡思,让我们仿佛亲历那个时代的战火硝烟和骨肉别离的苦痛;“那些年,在草埠湖燃烧青春”的上海人费慧珠,让我们重温了那段青春无悔的知青岁月;三峡纤夫以指甲大小的石头伴油盐含在嘴中“吧嗒”当菜的细节描写,勾起了人们关于苦难生活的回忆……这些细腻而富有质感的描写,让历史人物血肉丰满、神形兼备,历史场景再次被激活,实现了新闻性和历史感的结合,理性叙述与感性描写的统一。

此外,栏目文字优美,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喜闻乐见。《 古渡口,蜀道边,芳草碧连天》、《三峡,江流切开亿万年光阴》、《绿萝路上,赴一场草木盛宴》等充满诗意的标题,以及《西北寻山,沉寂的宜昌“第一峰”》、《每条街巷,都被诗文浸润着》等独具人文气质的叙述和深具文化底蕴的文字,突出了深刻的巴楚文化特色,吸引了读者持续关注的目光。栏目图片精美,版面清新,给人悦读体验。“三峡地理”在采写编辑中讲求稿件的搭配与组合,每期以“新闻特稿”主打,版面周边安排相关背景信息链接,使信息完整、主次分明。版面中还配“专家观点”、“记者手记”等版块帮助读者全面认识报道对象,其中“专家观点”对报道对象或做充满感情的描述,或作精辟入里的述评,起到了深度解读、引领读者的作用。注重品牌设计,版面上采用了印章式栏花标识、别具一格的头像扫描技术、富有诗意的报头提示语、简洁明了的手绘地图等,无不从细节上体现出“三峡地理”团队打造品牌栏目的良苦用心。

三、弘扬传统文化,唤醒保护意识

“三峡地理”记者深入宜昌境内的名山胜水,走进城市的大街小巷,遍访专家学者,挖掘大量的三峡自然风物和文脉传承,拼接复活城市的历史记忆,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史料,为本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无论是三游洞的千古佳话、还是“每条街都被诗文浸润着”的宜昌老城,无论是宜昌“第一峰”白云山的四季不同天,还是三峡的地质之美,无不展示了宜昌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读者在优美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故乡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优势,提升了对宜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地理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了市民热爱宜昌、建设宜昌的激情,对于继承宜昌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实质的推动作用。其中关于“白云山 古蜀道”的探访记录,带给有关部门抢救性保护“三峡南岸古蜀道”的思考;关于宜昌城区古建筑和古地名湮灭的描述,唤起专家对古城旧事抢救性记录、留住文化根脉的呼吁。

历史文化底蕴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献遗存;地域文化;城市记忆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5-0030-02

目前,关于唐山城市记忆多见于市志、县志、档案资料等,但这些资料多散见于各市县或图书档案馆,虽有较完整的保存,但是缺乏系统、规范和严谨的搜集、整理、挖掘和研究。致使一定程度上在挖掘唐山地域文化并开发相关文化产业项目之时缺乏深度和底蕴。同时,唐山文献遗存资料更多集中于唐山近代以来的历史,近代以前的系统搜集整理更显缺乏。而除文献资料以外的其他形式的城市记忆形式几乎是一片空白。

一、加强学术研究与资料收集整理建设的必要性

唐山“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地域文化品牌。依托明确的发展战略和清晰的发展定位,从战略上,唐山市进一步树立了“文化济”理念,通过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将文化与经济相融合。

但是,在确立文化与经济相融合、文化经济理念,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打造多项文化产业项目的同时,应厘清文化的内涵,加强文化底蕴的打造。在进行相关文化产业项目开发同时,其基础性的历史、文化、遗存的搜集整理研究也亟待引起重视。因为缺乏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研究,在将历史文化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的时候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对唐山地域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术研究的必要性

唐山历史遗迹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伯夷叔齐的“不食周粟”、管仲的“老马识途”、隰朋的“蚁穴凿水”,戚继光“改斗”等典故都发生在这里。唐山是被誉为“冀东三枝花”――评剧、皮影、乐亭大鼓的发源地,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晚清“”的兴起以后,唐山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

目前,将唐山地方历史研究拓延至唐山地域文化研究依然存在上述问题。对唐山地区的区域文化研究尤其是学术研究分散、力量薄弱,依然是一些老专家学者支撑其研究,中青年专家后继乏人。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忽视地域文化研究中基础性工作即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一些社科学者囿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愿或轻视对本地地域文化的研究。种种原因造成目前对唐山地域文化认识和研究流于表面化,缺乏较为深厚的地域文化的学术研究。

(二)对唐山地域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研究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个历史,是一个传承的过程,研究唐山地域文化的基础需要史料、资料。而唐山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首先通过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将文化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挖掘历史文化遗产,重点应在对历史文献遗存的搜集整理乃至研究方面做出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唐山地域文化的学术研究奠定深厚的基础,这样才能真正将历史文化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

唐山古代著作丰富,仅明清各时期的州志、县志达三十余种,其他著作一百余种,各种大鼓、评剧的剧本数百种。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目前仍散藏于全国各图书馆、档案馆等,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唐山优于周边地区的突出特点,但是这些资源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被充分开发、研究,各市县图书馆档案馆,虽有较完整的保存,但是缺乏系统、规范和严谨的搜集、整理、挖掘和研究,更没有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产业资源,致使一定程度上在挖掘唐山地域文化并开发相关文化产业项目时缺乏深度和底蕴。同时,唐山文献遗存资料更多集中于唐山近代以来的历史,近代以前资料的系统搜集整理更显缺乏。因此,唐山市在经济转型、国家重视和加强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出台相关文化发展政策和文化产业项目的同时,应该加强对唐山地域文化较为深厚的学术研究,搜集、整理和归档文献遗存,建设唐山地域文化研究的专业学术团队和高地平台。另外,一座城市文明的发展,不仅仅是物质文明的提升,更需要追溯和梳理精神文明的源头和脉络,提升城市文明的文化内涵和底蕴。而其中搜集整理挖掘研究唐山地域文化的文献资料则是提升城市精神文化内涵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三)建设唐山地域文化研究的专业学术团队和高地平台的必要性

地域文化学术研究、地域文化资料的搜集整理挖掘研究急需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学术团队和层次较高的高低平台作为支撑。一些高校文史类特色专业方向专注地域文化研究即是很好的例证。如福建师范大学的闽南文化研究、西安交通大学的“秦腔博物馆”、四川大学的巴蜀文化研究、临沂大学的沂蒙文化研究等等。目前唐山地域文化研究虽有一些专家学者进行着辛勤的耕耘,但这些学者的研究多比较分散,不仅没有形成团队,更是没有建立起底蕴深厚的、层次较高的平台来支持对唐山地域文化的研究。曾有的唐山地方史研究由于一些老专家的退休和其他学者学术研究领域的限制也出现了停滞。

二、建设唐山地域文化研究平台的具体工作

城市发展需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同时更需要将留存的文化信息进行整理挖掘和研究。唯有此才能在城市化进程中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提升城市精神内涵,提炼唐山文化精髓,也为诸多文化产业项目留有更深厚的底蕴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在搜集整理唐山文献遗存打造底蕴深厚的唐山地域文化研究方面,重点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整合唐山地域文化研究的学术团队

提升唐山城市精神内涵和学术研究氛围,打造唐山地域文化研究的新起点、新高度,必须重视建设和打造整合唐山地域文化研究的学术团队和平台。首先,依托高校历史文化研究优势资源,凝练研究方向,推进理论创新。可以依托唐山高校人文社科强大的专业优势和雄厚的学术资源,不断优化研究体系与研究格局,以唐山地域文献资料搜集与文化研究、唐山地域历史文化资源与产业研究、地域文化与经济发展为主攻方向,从分散到规模,打造地域文化研究新领域和新方向,以应对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建构的需求,进一步推进地方文化研究的理论创新。其次,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学术梯队。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建立合作性专家群体。地域文化学术团队和平台可聘请国内和唐山知名的地域文化研究的专家担任学术团队的客座研究员,并将社会上和高校的地域文化研究人员包括高校中青年教师纳入到研究梯队当中,为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优化学术资源、开展重大课题团队攻关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加强地域文化研究,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城市文化产业腾飞的根本。地方文献既是地方文化研究的资料基础,也是当下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充分利用唐山各地乃至国内各地收藏的有关唐山的文物遗存和文献资料。综合运用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方法,使唐山地域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从而凝练唐山城市精神,浓厚地域文化学术研究氛围。应建立地方政府与地方大学在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传播上相互合作的体系,增强地域文化研究的基础。重视发挥社会上各领域研究地域文化专家的作用,整合和凝聚他们的力量和研究成果,拓展地域文化研究的综合实力。

目前唐山正在依靠平台建设,发挥团队力量,开展唐山工业文化、唐山城市化的相关研究,并且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如唐山文献资料中心建设项目已取得第一阶段成果,并与唐山文物管理处、唐山博物馆、滦州古城、丰润示撇业园等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其他合作项目正在酝酿和考察中。

(二)搜集整理文化遗存

城市文献资源主要有方志、档案资料、书刊、画作、照片、多媒体实物等。目前,关于唐山文献遗存资料多散见于各市县或图书馆、档案^。唐山高校图书馆如河北联合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唐山学院、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有关唐山的馆藏主要是城市文化资源。唐山各大企业也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档案馆。如开滦唐山矿工会图书馆、唐山钢铁集团图书馆、赵各庄矿工会图书馆、南厂工会图书馆等。开滦集团和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设开滦文化图书特藏区,馆藏已有近千种。另外,唐山地震博物馆、开滦档案馆、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等馆藏有大料文献资料和实物,是搜集唐山文献资料的主要去处。编修地方志是中国历代继承下来的文化传统。建国后党和政府也非常重视史志编撰工作。各地都成立史志办、党史办、政协文史委等地方文史整理研究机构,并出版了大量的近现代史资料、图书。

地方文献的整理与国家、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需要密不可分。就国家层面而言,国家需要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最终实现文化强国。对地方政府和社会而言,通过整理研究工作,不但有助于提高地方历史文化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发挥史书借鉴功能,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对研究者而言,有助于史学研究的深入。以往正史文献已远不能满足需要,而那些生动逼真、细致入微的地方文献对研究者而言是非常珍贵的资料。由于年代久远,许多文献是不允许借阅的,整理并出版,使之发挥作用乃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1-5 卷)[M].方志出版社,1999.

历史文化底蕴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历史地段;更新;保护;武汉花园道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历史地段概述

1.1 历史地段的定义

“历史地段”指蕴含着许多历史要素的一定区域,内涵不仅包括建筑,还包括自然环境、风俗文化等各种历史遗留的物质因素。

在我国编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对“历史地段”这个词也做出了定义:历史地段是保留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存有较多文物古迹、近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

2、历史地段的意义

2.1情感意义。

城市中的历史地段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它既是有形的资产,更是一种无形的财富。人们常常缅怀的过去“那种温暖而有趣的氛围”,其实是一种已渗透到人们生活中深刻的情感因子。就像北京人和上海人对老北京胡同以及旧上海里弄的眷念一样,那种对过往生活的记忆和对当时周围环境的印象深深地镌刻在人们脑海中,难以磨灭。

2.2文化意义。

现代城市中遗留下来的历史建筑和空间环境,以其独特的物质空间形态向人们传递着自身的文化内涵。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是历史文化经过长期积淀的综合表现,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不可欠缺的内容。

2.3历史意义。

一栋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就是融合在环境中的一部无言的史书,就像是一部“石头的史书”。一个城市的建筑群落书写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它真实地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人类在各个社会发展阶段所具备的审美观和技术水平,让我们无比生动的认识到不可复现的过去,它要比书本更加的形象。

2.4经济意义。

历史地段的保护和更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良性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资源,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特殊表现。它既提高了城市的文化价值,巩固了城市的历史底蕴,同时又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3、案例――以武汉花园道的保护与更新为例

3.1武汉花园道发展历程

武汉花园道位于武汉市区位于汉口,北临北湖,南临建设大道,西邻王家墩中央商务区青年路,东靠西北湖,作为武汉比较成功的历史遗址改造项目,旧址前身为华中地区最早最大的汽车修理厂,他的前身是中南汽修厂。

1927年中南汽修厂的前身万国汽车修理行成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旧址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汽修工厂,背负着厚重的历史经历。1967年,旧址共建成了20余栋房子,作为汽车配件生产及办公场所等。到了80年代,旧址不再生产汽车配件,旧址渐渐废弃。到了2000年,汽修厂搬迁到郊外,旧址原来20余栋房屋拆了很多,仅有八栋车间及配房完完整整保存了下来。

2008年中南汽修厂启动改造,建筑师为伊东丰雄家族的伊东孝先生。通过这次设计,中南汽修厂获得重生,变身为拥有国际一线品牌、集创意办公、情景商业、高档休憩和国际风格餐厅的花园道创意商业街区。

武汉花园道定位于艺术商业街,标榜后工业美学空间情景商业街。旧厂房被重新设计重构并装饰后再度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情景中。

3. 2 武汉花园道 改造现状

花园道项目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一期占地2 8亩,有8栋低层厂房及一栋办公楼组成,是西北湖 C B D 中难得一见的低密度商业、办公街坊项目。业态规划化集创意办公、格调购 物、时尚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共分创意办公、情景商业两个区, 有多家商店 ,餐厅以及咖啡屋。

3.3武汉花园道项目改造的价值

武汉的花园道承载着武汉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是解读城市历史的密码 , 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它们是城市弥足珍贵的人文资源, 同时具有很高的建筑学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3.4 美学价值

花园道的改造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 , 建筑师做到了把传统的美学思想与当今的艺术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发挥出了自己的想象力 , 重塑遗留建筑的昔日的辉煌。有历史的建筑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 , 是那个时代的留下的遗迹 , 它是历史的产物。花园道不仅见证了武汉工业史的变迁 , 其中原有的锈蚀铁门、褪色的标语、恬静的老厂房等特有的工业美感在新的创作空间中散发最原始的魅力 , 使旧工业建筑兼具现代艺术气息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人们提供新的视角来欣 赏历史与当代艺术的融合 , 现代品位与岁月痕巧妙呼应 。

3.5商业价值

花园道处区域位置的特殊性。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 城市的原工业重心向新兴工业区或郊外转移 , 原工业旧址大都发展为城市的中心的优良地段 , 大部分旧工业建筑均处在都市的黄金地段并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如武汉的花园道改造项目, 它本身拥有高达宽敞的空间以及优越的黄金地段 , 完全具备商业开发的作用。它的改造不只是对旧建筑本身进行改造保护 , 也为项目以后的发展做打算 ; 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不仅是对它原有的空间进行分割利用 , 而是要从长远的经济和商业价值去衡量。

4.总结

历史街区发展建设中内涵和活力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规划理论、方法和学科局限性的不足和限制 ,也有管理者和规划编者人员的认识和价值取向问题。只有从稳定社会网络、保持人文特色的角度出发 ,将物质空间环境与人文历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才能使历史街区走上内涵式发展的道

路。

在对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过程中 ,切忌大拆大建的规划方式 , 切忌以最大利润为目的的商业开发模式。对历史建筑的调查、评价、确定改造对策等

环节 ,要像“动手术”那样精心。采取分区、分类或分组 ,小规模、渐进式即“细胞有机代谢、微循环式”的保护更新方法。将有机更新的思想、方法作为历史

街区保护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是一道难题,要分析保护与更新的辨证关系,要善待各个时期留下来的建筑,为城市留下记忆。城市历史地段的更新改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改造不同于一般的旧城改造,这种更新改造是要求结合历史街区本身的特质进行保护性的更新改造的。在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城市历史地段的潜能。

参考文献

历史文化底蕴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景德镇;文化;产业;城市品牌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两千余年的窑火铸就了千年瓷都景德镇“汇各地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独特社会景象,也铸就了景德镇深厚的文化底蕴。陶瓷文化资源是景德镇各类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是景德镇经济发展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实施“文化瓷都”战略,加快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举措,是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建设创新型旅游都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景德镇产业转型与城市建设

景德镇作为世界陶瓷文化的圣地,如今正在与国家大格局一起,面临进入后工业时代的产业转型。这一转型是景德镇从“非典型工业时代”向“非典型后工业时代”进入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这一转型是以陶瓷文化为基础,以文化创意产业为特征,成为世界工业历史向后工业历史转变的大历史激流中,极具特色的个案。文脉散发无限魅力,景德镇是一座充满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在大力实施大陶瓷战略布局的同时,通过建设创意基地、中西文化交流平台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不断撬动文化的影响力,让这座城市成为实干家、大学生和外国友人等众多群体的圆梦之城。

对景德镇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遗迹,进行了基于“陶瓷文化活态传承与发展”重要战略规划目标的大发展,正式推动了景德镇千年陶瓷圣地的陶瓷文化与产业的发展转型。这一转型,将工业文明的破坏性转变为对历史、对文化、对环境与人文基础的保护,为景德镇重新成为世界性文化胜地打下了基础。将文化体验与参观游览有机结合,将艺术家创作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将文化艺术与时尚休闲有机结合,将文化保护与创新经济模式有机结合,完全做到旧址保护活态化、体验化、创新化和产业化,将成为历史传统与文化未来进行无缝链接,充分感受到陶瓷文化作为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统一性,感受到陶瓷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生活的息息相关,建设陶瓷文化创意园,必将成为景德镇作为独具魅力的创意城市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2.景德镇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以单一的陶瓷产业支撑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名城。千年不断的窑火不仅锻造了享誉世界的瓷都品牌,也为景德镇留下了珍贵的瓷业古迹、精湛的制瓷技术,独特的瓷业习俗,让景德镇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以陶瓷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文化旅游城市。

景德镇丰厚的陶瓷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昌江河系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了52处151个古瓷窑遗址点。此外,景德镇还有一大批近现代陶瓷工业活遗产和一大片具有历史记忆的老城。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多年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景德镇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目前,景德镇政府已经意识到,如何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对景德镇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城市个性、提升文化品位、带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景德镇政府从遗址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实际出发,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景德镇大遗址保护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明晰市政府主要职能部门的职责,统筹大遗址、近现代陶瓷工业遗产和老城区保护利用工作,并把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湖田窑遗址保护,近现代陶瓷工业遗产保护和老城区保护列入市政府重大工程项目,营造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方支持,全民参与的齐抓共管大遗址保护的良好氛围。

3.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与城市品牌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两千余年的窑火铸就了千年瓷都景德镇“汇各地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独特社会景象,也铸就了景德镇深厚的文化底蕴。陶瓷文化资源是景德镇各类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是景德镇经济发展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实施“文化瓷都”战略,加快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举措,是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建设创新型旅游都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景德镇正在高起点规划陶瓷文化创意新区,新区涵盖为民服务中心、金融商务区、陶瓷文化创意中心、世界陶瓷博览园、文化传媒中心、陶瓷产业总部基地等,将其打造成以陶瓷文化创意为特色,蕴含瓷都魅力,融合山水生态的绿色新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优良的文化生态、完备的产业体系,使景德镇正在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陶瓷文化创意创作的聚集地,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国内外艺术家、画家来景德镇研学、交流,开设创意创作室,参与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景德镇历史上“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壮观场景正在悄然再现。

据悉,目前景德镇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备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瓷业生产体系,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保障。除了拥有全国唯一的陶瓷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还拥有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省和市研究所,一批国家级的培养、研究、检测、标准化中心。

近年来,景德镇围绕建设繁荣和谐魅力瓷都的总体目标,坚持陶瓷发展优先,在产业布局上实施了打好陶瓷、航空、旅游三张主牌的发展战略,在城市建设布局上坚持了老城区保护改造与陶瓷文化创意新区规划建设并重,把陶瓷元素融入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全过程,逐步形成了陶瓷产业发展新格局,陶瓷产值持续稳定增长。同时,依托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实现了景德镇向旅游大市、旅游强市的转变。

一个城市在社会的层次地位非常重要,层次取决于文化品位的高低,文化能提升一个城市的影响力,文化产业能为这个城市带来无限商机,但是文化产业又有它的特殊性。在景德镇千余年的瓷业生产实践中,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互相碰撞、彼此渗透,逐渐融合为极具地方特色的陶瓷文化,而这一陶瓷文化已成为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景德镇文化建设深入地思考,如何定位城市发展,如何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好陶瓷文化特色城市,是一个值得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齐皓.景德镇瓷业民俗与陶瓷民艺.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