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
关键词: 传统民居 、地区主义建筑 、更新、改建、文脉
一、 中国传统民居的概述
建筑以民居为主体,“传统民居”是指那些乡村的、非官方的、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它是我国建筑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有的建筑形式,其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
(1)类型
中国民居种类繁多.刘敦桢先生在一书中,按平面形式把民居分为九种,其中横长方形住宅是民居的基本形式,中间为明间,左右对称,以三间最普遍.四合院住宅在我国分布很广,北京最为典型.窑洞式穴居(见图1)分布在我国少雨的黄土高原地区,有单独的沿崖窑洞土坯或砖石的拱式土窑洞, 以及天井地坑院落式窑洞,还有少数民族和不同地区多样形式的民居。
图1
(2)文化传统
民居是随着人们生活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反映了当时当地人们的政治地位、经济水平、文化习俗和建筑技术。当地区和人们的社会条件改变时,它原有的社会含义就不复存在,但适合后人生活需要的传统形式却被继承下来,就形成当地民居的文化传统。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我国的诸多民居中,可以看到多民族和各地区的特征,如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内蒙的蒙古包、江南的吊脚楼、中原的平房、湘鄂等地的竹楼、福建的土楼……等,都强烈地表现出民族和地区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3)结构布局
中国传统民居的结构布局有着:清晰的流线、完整的格局、明显的主体建筑、建筑组合体和渐进的层次。
1、清晰的流线
像北京这样的历史名城,城市划分为几个主要区域,如四牌楼,西四牌楼、东单和西单,每个区又有主干道、次干道、街坊道路和胡同小巷,市民可经过街道进入小巷到达住宅,生活组从整体到局部、从社会到居户的流线层次非常清楚。(如图)
图2
2、完整的格局
传统民居多以“方整的格局”为其特征。北京的三合院、四合院(如图2)都是以庭院为中心向内的建筑组合群体,有着严谨的方整格局。住宅建筑依据轴线形成前后左右的对称布局,庭院空间和连接建筑的檐廊、转角回廊、院墙与垂花门等也都自成格局并有密切的联系;江南的“串式”院落和住宅庭院也大致如此。
图3
3、明显的主体
中国传统民居的主体建筑非常明显,它常常设在城镇或居区的核心部位,布置在最重要的轴线上,有着突出的房顶、新颖的外观、显眼的体量和夺目的色彩,以区别其它从属建筑。如中国传统村镇中的佛塔、庙宇或戏台、住宅中的起居室或堂屋。要精心选择建筑组合中、人们生活或活动的中心部分作为主体建筑,把它布置在最重要的轴线部分,安排高大的房顶,显眼的外行体量。例如在民居中,把经屋常放在房顶上(如图4);在河北民居中,正房和堂屋在全组院落中体量中最大;在福建土楼中,正房堂屋的部位有显眼的层层下跌式重檐房顶,主体建筑是非常明确突出的。
图4 藏东新居
4、 组合
中国传统民居不仅注重组合体自身的布局变化,更注重街、坊、院落相互之间的划分与联系,成组成区地布置具有社会生活内容的建筑社区组合。这些组合可以表现出组织邻里生活社会化的思想。在低密度地区,建筑组合常用小型房子以回廊、小路、小桥、花架、围墙等互相联结组成。在高密度地区,常把单幢住宅作为组合体对待。即使是一幢小型住宅,它的内部关系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多种房间的相互关系的组合体。
5、 渐进层次
中国传统民居根据建筑使用的公共性的程度,创造出一个由公共性过渡到私人性和亲疏关系建设宅院的渐进层次布局,从入口公共部分,最后达到私人性质部分。这个渐进的层次反映了社会与家庭生活的人际交往关系。
二、 中国民居的现状
中国传统民居在封建礼制的影响下,建筑多为木结构、以院落为单元。20世纪末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建筑材料的使用受到限制,多种结构型式的框架材料侵占了建筑市场,城乡住宅改变了多年遗留下来的传统风格,取而代之的是砖混结构、盒式建筑,在新建的农宅中已很少见到传统型式的建筑,中国民居失去了历史文化传统。
一个地区的建筑是当地当时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综合反映,它具有该地区特有的型式和风格,这种地区主义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传统民居为基础的,传统民居是地区主义建筑的“根”。中国传统民居在建筑浪潮的冲击下已渐渐被遗忘,那些结构呆板、型式单一、排列组合的“盒式”建筑布满城市,大量的传统民居被破坏、只有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和列入文物保护的建筑作为城市孤岛被保留下来,这虽然是符合当时的建筑浪潮,但破坏了传统的、质朴的、融于自然的建筑风格,抹杀了传统民族文化。
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精神和民族文化应当继承和发展,应赋予传统民居以生气,使之富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环境优美、使用方便、安全舒适、适应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空间。
三、中国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
1、内容
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必须对原有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和更新。所谓“保护”,就是采用规划、管理、设计、施工等手段把传统民居的群体或单体的特征部分保留下来,实现其建筑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延续;所谓“更新”,就是通过对原有民居的“改建”与“扩建”使其适应现代生活要求。“改建”是保留原有民居的特征部分,根据现代生活要求对其余部分实行不同程度的变更;“扩建”是在原有民居的基础上或在原有民居关系密切的范围内,对原有建筑的功能进行补充或扩展。
2、 意义
首先是通过对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保留民居文化,并赋予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之更好地为人们的现代生活服务;其次是由于改建与扩建是在原有建筑和设施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地说,要比新建同等规模的建筑节省资金、建筑周期短、见效快。
3、 项目的实施
要进行中国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应当建立一个正确而严格的实施程序。通常要经历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和终结反馈等五个阶段。
(1) 可行性研究
要对原有民居的文化内涵、历史地位、保存价值、保护与更新的效益和可能性进行调查研究,最终以其历史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来确定“保护与更新”的性质与内容,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立项。
(2) 规划设计
在政府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指导下,根据传统民居的历史价值、民族文化特色、自然环境条件和现代生活要求,对其周围空间、建筑群体和单体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内容、范围、布局、型式、密度和色彩等做出规划,明确保护什么、更新那些、怎样保护与更新。经政府批准后,管理部门将其纳入法制轨道,实施控制与管理;设计部门将其作为建筑设计的依据。
(3) 建筑设计
根据主管部门批准的规划要求,进一步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在充分考察原有民居的基础上,对其有密切联系的空间搞好结构布局,对原有的住宅建筑和基础设施进行改建或扩建设计,依据设计原则、规定指标和原有建筑的特点,发挥灵感和创造力,设计出既能突出内涵、融于自然、实现传统文化的延续,又能满足城乡规划与现代生活要求的传统民居。
(4) 工程施工
规划和设计最终要体现在工程上。工程施工是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的重要环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要熟悉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资料,承包单位要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按规划和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设计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及时发现与解决技术问题。
(5) 终结与反馈
“终结”就是在工程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要进行自检、自验、工程决算和工作总结,然后由主管部门、质监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一起对工程进行验收,肯定设计与施工中的成绩,指出不足之处和处理方法,对工程质量做出评价,确定工程能否交付使用。
“反馈”就是设计人员和施工单位深入用户,了解工程使用的问题和综合效应。
4、 中国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更新
通过管理手段和维护方法保留了原有民居的特征部分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对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更新。更新的目的是既要保留传统文化特色,又要满足城乡规划生活的要求。更新分为内部空间形态更新和外部空间形态更新。
(1) 传统民居的内部空间形态的更新
传统民居内部空间形态的更新就是通过对原有住宅内部的改建,使旧的型式与新功能之间建立良好的匹配关系。
建筑功能产生建筑型式。当旧的功能消失后,原有型式是否可以伴随新的功能而继承存在?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怎样才能使新功能与旧的型式协调发展呢?只有在充分考察原有民居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挖掘其潜能,才能最终实现原有民居的合理利用;只有新功能与旧的型式建立了良好的匹配关系,改造工程才能算成功。
传统民居的改建不同于新建,它的制约因素较多,随意发挥创造的余地较小。因此,在改建设计前要对原有民居进行详细的技术性调研,搜集或补测原来建筑的图纸,考察每个细部和节点,测定现存结构体系的坚固程度等。特别注意原有建筑特征的保留和基础设施的利用,在充分尊重原有建筑的前提下,协调好原有建筑空间与新的功能要求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原有民居的潜力,避免设计中的失误,改建才会达到理想境界。
(2) 传统民居外部空间形态的更新
传统民居外部空间形态的更新就是通过扩建方法对原有民居关系密切的空间或原来建筑的功能补充新建部分。它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用规划设计手段来完善和更新传统民居的外部空间形态;二是选择住宅类设计模式。
① 用规划设计手段来完善和更新传统民居的外部空间形态
传统民居外部空间形态的更新不仅要遵循城乡规划的要求,还要考虑扩建部分的功能与使用上的协调,更重要的是处理好要扩建部分与原有民居外部空间形态的联系与过渡,从而保证该地区空间形态的完整性和保证该地区传统文化的延续性。
传统民居的扩建设计是在详细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扩建设计中,既要遵循规划的空间结构,又要考虑原有建筑特征的保留;既要发挥原有建筑的功能,又要考虑现代生活要求;既要注意原有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利用,又要考虑绿色建筑体系的充实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更新后的传统民居外部空间形态符合城乡总体规划、保留民族文化传统、适应当代生活要求和留有扩充发展的余地。
② 选择住宅类设计模式
传统民居不是每一种形式都值得我们去延续和再现,必须从众多的传统民居形式中,找出地域特色的“范式”来,“范式”与形式不同,形式多而繁杂,“范式”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去粗取精,提炼传统民居中有形和无形的范式中有形的和无形的共性要素,使其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得以再现,从而选择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住宅类设计模式(图5)
类型遴选要素提炼
图5住宅类设计模式生成图
住宅类设计模式的存在意义在于使传统的居住模式,能适应新时代的居住生活,它的作用不仅丰富了当前颇为雷同的居住模式,而且通过对传统民居的去粗取精和推陈出新为住宅设计增加了新品类。
住宅类设计模式应符合城乡规划的要求,它的发展空间也有一定的容量和范围,并非可以随意大面积推广。在存量较大的旧住宅群体中,类住宅设计方式的采用可以很容易达成新与旧的对话,保持原居住环境的完整与统一。在旧区扩建中,欲保持原有的社区,使原住宅对新环境认同、人们保持原有的交往行为,住宅的类设计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就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而言,继承地方建筑的历史文脉是住宅设计创新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民居都是这种发展前景,有的悄然退出历史舞台,有的幸存至今或成为文物,或继承为人们提供一个“勉强”空间。因此,在继承优秀建筑文化传统时还必须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幸存的“勉强”空间得到根本的改善,使历史文脉在设计中得以体现,使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住宅类设计模式是传统民居的持续发展、走向未来的有效途径。
四、 现代绿色建筑体系对传统民居的充实与完善
传统民居有很多在创造绿色建筑的方法与技术上的成功之处。但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如经济、观念、科技水平等)。同时也存在着大量问题如窑洞夏季多潮湿,通风不好;北方民居多以烧煤取暖为主,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民居居住条件大多不尽人意,不能适应新世纪现代生活。
当前,经济大发展、社会在前进、科技进步为绿色建筑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我们应利有这一优势,挖掘传统民居的“绿色”本质,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大力推广与利用科研成果对传统民居进行使传统民居充实与完善,注入新的“血液”,对传统民居进行使其产生新的生命力。
钱学森先生在上世纪末提出“建设山水城市”,是中国城乡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城乡建筑“主体”,住宅应当首当其冲,对传统民居,首先也要搞好住宅区和建筑的空间结构布局,增加绿化内容,使住宅与自然共融,并且协调发展。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和绿化指标必须保证,城乡规划的意图必须贯彻,要充分利用街道两侧、居区空地、住宅庭院、顶层平台和建筑墙面进行绿化,并在适当地点增加水面,让“绿化”渗入到传统民居的每个角落,以美化环境、减少污染、调节小气候、防止“热岛效应”。
结合现代技术,在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要考虑“智能住宅”的建设与发展;要充分利用科技成果,采用低耗、少污染的空调、家电和汽车排气设备;要因地制宜地改变能源结构,推广天然气、电能、太阳能、风能、沼气等能源的应用;要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处理和回收利用;要推广应用地热、地冷、地道风和埋管技术,调节室内温度,要积极采用除湿防潮技术、新型建筑维护结构和多功能建筑节能材料,大力发展现代 “绿色”建筑。
关键词:礼 道 器 中庸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什么是先秦儒学?以及其本质何在?
本文认为,只有完整而准确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才有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客观而公正的评判,才有可能做到讲好一部儒学;同时,也才有可能谈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否则,其结果不是五花八门,不着边际,便是语焉不详,不知所云。既不能使人信服,又无法说服自己。北宋大思想家王安石有云:“力去陈言夸末俗,可怜无补费精神”——他所说的,恐怕就是这样一种情形;而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孟子亦云:“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1]——而他所讲的,大概也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今天看来,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总体上,已似乎可以被归结为一个“道”字。而且在本文看来,这个“道”大概可以说就是以老子为代表的原始道家之所谓“道德”的“道”,亦可以说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之所谓“中庸之道”的“道”。而曾在1980年代的中国哲学思想世界异常活跃、名噪一时的“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李泽厚先生,则更独出心裁、别具匠心地习惯于将其具体定义为“度”,并且认为,这个“度”就是“掌握分寸,恰到好处”、就是“中庸”、就是“过犹不及”、就是“中国的辩证法”,“是难以言说却可掌握的实用真理”;而所谓“中庸之道”,在他看来,就是所谓“度的艺术”[2]——这一说法,从表面上看来,盖本无可厚非;但究其实,本文则认为,却无疑于李氏本人所曾讲到的“制造概念,提供视角,以省察现象”[3]——这是因为,在本文看来,就先秦儒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或本质而言,一个“道”字便已是足够的了,似“不必舍此而别求所谓新说也”;与此同时,这里之所谓“道”与李氏之所谓“度”,又是貌合而神离,在根本上,又并不是同一个东西。例如,在李泽厚先生看来,这个“度”,“就是技术或艺术(ART),即技进乎道”。一方面,它“关乎人类存在的本体性质,非常明显而确定”;而在另一方面,它又“随着人类的生存、存在而不断调整、变化、扩大、更改”,“是活生生的永远动态的存在”[4]。由此可见,这一认识本身,便是自相矛盾;或者说是含混不清的——既“非常明显”而又不明显,既不变而又可变,既“确定”而又不确定。然而,若从一般逻辑学的角度上看,这又如何可能呢?那么,此何物也?
而本文之所谓“道”与李氏之所谓“度”在本质上的关键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与李氏之所谓“技术或艺术(ART)”之间既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又不完全等同于其所谓“技术或艺术(ART)”本身。于是乎,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我们说这个“道”是“形而上”的(metaphysical)、不变的话,那么其中所谓“技术或艺术”大概便可以说是“形而下”的,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一个变量——对此,端不可整齐划一,一概而论;当然,亦不可望文生义,指鹿为马。
孔子尝有言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5]由此可见,其中,所谓“道”、“德”、“仁”、“艺”,似乎便应当说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四个相对独立的思想理念——其中,所谓“艺”,本文认为,大概便可以说是李氏之所谓“技术或艺术”;而其中所谓“道”,在本文看来,却又并非李氏之所谓的那个“度”或者其它别的什么神秘主义的东西——这个“道”,在金岳霖先生看来,它乃是“不道之道,各家所欲言而不能尽的道,国人对之油然而生景仰之心的道,万事万物之所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道,才是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6]——这一认识,今天看来,应当说是极为深刻的。
但问题却依然是:“道”是什么——这一问题,常令古圣先贤们浩叹不已。为此,我们恐怕也还得从先秦儒学那里具体说起。
然而,关于先秦儒学及其核心或者本质问题,目前思想学术界的看法和认识似乎却并不统一——其中,有的认为有一个,而有的则认为是两个(但常识却告诉我们,所谓核心或者本质,一般地说,它是唯一的,不可能存在着两个;当然,更不可能是两个以上);具体地说,有的认为是“仁”、有的认为是“礼”、有的认为是“仁礼”、有的认为是“时与仁义”,还有的则认为是“中和”等等等等,诸如此类,形形、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无所适从。然则《礼记》中不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7]乎?不曰“行修言道,礼之质也”[8]乎?《汉书》中不曰“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9]乎?
对此,本文则明确认为,所谓先秦儒学,从总的理念上说,就是“礼学”;但若就其核心或者本质而言,一言以蔽之,不过就是先秦儒家的“中庸之道”而已。其中,“中”可以说是“礼”的本质,而“礼”则可以说便是“中”的标准和化身。那么,“道”者何谓也?曰:“中即道也”[10],“道无不中”[11]。如果我们用北宋初年思想家石介的话说,就是“道乎所道也……道于仁义而仁义隆,道于礼乐而礼乐备,道之谓也。”[12]也就是说,所谓“仁义礼乐”者,究其实,不过乃是“道之具也”,是“道乎所道”的具体能指及对象之所在;而所谓“道”、“中”或者说“中道”者,则却乃是“仁义礼乐”的所指、本质与核心,或于其上,或处其中,或在其外——其中,如果说前者是能指、是存在和肉体的话,那么后者则便是所指、是灵魂与精神。若离开了前者,则后者便恍兮惚兮、无所附丽,难以被全面认知、正确解读和准确把握;与此同时,若离开了后者,则前者无疑亦将成为陈旧腐朽、了无生气的东西——这是因为,“中”虽可谓之曰“道”,但“仁义礼乐”,则亦同样不是其他别的什么特殊的东西,而是“道乎所道”之所在;或者我们可以更具体而形象地说,它们乃是所谓“道之器也”或“道之具也”。
《周易系辞上》中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果说这里的“道”就是上面的“中”而这里的“器”就是上面的“具”的话,那么在这里,我们大概就可以说,“形而上者谓之中”,“形而下者谓之具”;换句话说,“中”是“形而上者”,而“仁义礼乐”则是“形而下者”。“道”不离“器”正如“中”不离“具”,因而“形而上者”与“形而下者”便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紧密联系、融于一体。“中”就是“道”,合而言之,即为“中道”;同时,“器”则就是“具”,合而言之,即为“器具”。“形而上者”谓之“中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具”。如果说前者是方式或方法,那么后者则便是概念或理念;如果说前者是思想、理论和世界观,那么后者则便是方法、实践和方法论。
然而,所谓“道”,在先秦儒家看来,又无疑乃是其中至为重要的东西。难怪乎,孔子本人对此要极而言之曰:“朝闻道,夕死可也。”[13]其实,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换句话说,“有道斯有器”;反之亦然。由此而构成为先秦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核心。
注 释:
[1]《孟子尽心下》。
[2]参见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8、151、187页,三联书店,2003年版。
[3]同上书,156页。另据笔者考察,这一想法本系“舶来之物”,并非为李氏所首出。
[4]同上书,8-10页。
[5]《论语述而》。
[6]金岳霖《论道》16页,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7]《礼记乐记》。
[8]《礼记曲礼上》。
[9]《汉书董仲舒传》。
[10]《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中庸章句序》。
[11]参见陈荣捷《西方对朱熹的研究》《中国哲学》5辑,208页,三联书店,1981年版及《朱子之创新》《朱子学新论》21-22页,三联书店,1991年版。
摘 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结合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借鉴各国
>> 整合儒学与西方现代文化优秀因子,弘扬核心价值观 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武术文化 弘扬潮商文化优秀价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儒家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家教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文化自信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上)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下)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文化机构应走在前列 弘扬红色文化,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江苏文化产业:大力探索弘扬核心价值观新路径 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船政文化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清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交流会综述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李翔海.从后现代视野看新儒家对中国哲学的现代重建[J].文史哲,2006(2):67-74页.
[4] 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A]//当代新儒家[J].论著集,211.
[5] 苗润田.解构与传承:孔子、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2.3:261-262.
关键词: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36-02
历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彰显出了它独特的魅力,在各个时期都产生过重要的价值影响,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标识。核心价值观是指特定时期里国家、社会及个人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民族烙印。正是由于它要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而不断升华,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每一时代提出的核心价值观都需要有一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如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历史文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
1.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国家责任感,都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民族文明和觉悟,这种精神对近代抗击外来民族的侵入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意识支持。而在当代的价值意义,弘扬这种精神,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爱国热情,激发爱国情怀,提升民族主体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天人和谐协调发展的精神。纵观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文化,有不少思想家和哲学家都提出了一致的“天人观”,这是中国古代儒道两家不同学派思想的不谋而合,说明了我国古代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平等的思想。古人主张把大自然视为人类的朋友,追求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对当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进而形成了厚德载物、民胞物与的泛人道主义的道德观。
3.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重视人的道德修养,重视社会的道德教化及以德治国。在个人道德修养体现对人生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的探讨中,首先在义与利的关系上,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重义轻利,崇尚道德修养。这种精神为当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人们提供了很好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对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唯利是图等不正之风,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同时还能帮助解决市场经济中的社会道德和人生价值取向问题,可以通过传承和弘扬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净化现代社会的风气。其次,在恪守信用方面,主张诚信为本。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都充分证明了诚信对古代人们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讲仁爱、讲信义的思想有助于信誉市场的建立,有助于规范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念看当代的社会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宝贵的精神资源、思想资源,值得挖掘、弘扬和利用,我们要从中找到其核心价值,延续中华民族持续发展、国家繁荣昌盛的当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思想源泉和强大的理论基石。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升华
1.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可以说,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三个层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传统文化主张的“民本”、“民惟邦本”、“仁政”、“礼仪之邦”的追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理念具有共通点;从社会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传统文化的先人强调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不患寡而患不均”、“修法治,广政教”的思想相一致;从个人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有其文化根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坦荡荡”、“与人为善”、“扶贫济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文化传统思想集中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每个中国公民的价值要求上。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的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华传统文明,但绝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创新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坚持指导思想,结合当今社会现实问题,把涉及国家、公民、社会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不仅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内涵,也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3.正确处理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区分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优秀文化。这就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结晶,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的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矛盾,特别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在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后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过去曾产生过积极作用的一些文化是不是符合时展的需求,我们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仔细甄别,从时代特征出发,以是否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是否有利于社会和人的健康发展为标准,来决定取舍。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传统文化的尚和合、重民本、讲诚信、求大同等价值追求,不仅是古代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符合现代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阻碍社会进步和人全面发展的“糟粕”,应坚决加以批判和抛弃,如传统文化中的“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虽然在封建社会已是一种常态,但这种专制思想极大压抑了人的自由发展;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尤其在清末发展成的“八股取士”更是束缚了人的思想,严重扼杀了创造力。这些与现代倡导的“自由”与创新精神是完全相背离的,应毫不犹豫的批判。
三、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觉,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外来文化蜂拥而至,伴随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侵入,对广大青少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很多人面对各种思想和价值观不知所措,以至于扭曲了是非判断的价值标准,严重影响了青年一代主流意识的形成。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不自信。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历史,为我们的文化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树立文化自信要辩证的看待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既要坚信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坚定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自信心,又不能故步自封、自高自大。要充分挖掘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价值,让其不断适应当代社会和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求。
2.确立文化自觉,创新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事业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比起世界文化强国,我们差距仍很大。这就需要我们要有正确对待文化的态度,要有文化的“自知之明”,确立文化自觉。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同样要有文化自觉,既要加强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又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坚持文化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把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结合起来,创建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坚持为指导,加强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运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其次,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如网络媒体、电视公益广告、报刊杂志、标语口号、学校讲座等,在全社会开展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我们应当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伟大使命,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融于时代特征,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日常生活行为中自觉奉行的价值标准和信念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廖立勇.文化强国与当代青年的文化自觉[N].中国青年报,2011.
[2]袁贵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N].人民日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