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袋;褥疮;实验研究;护理

【中图分类号】R86.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335-02

褥疮是皮肤组织长时间处于持续压迫状态形成的。其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是因神经营养功能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一种软组织坏死现象,是长期卧床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折病人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时间过长不注意翻身和护理骨突部位很容易就发生褥疮,由此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护理长时间卧床休息且易发生褥疮的骨折病人成为我们护理中的重点。临床中预防褥疮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定期翻身,使用气垫床。但气垫床舒适度差,病人不愿意配合。自2010年我科开始使用水袋预防褥疮,舒适度高,灵活度大,取得了护理计划的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1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骨折需卧床休息的病人100例,按住院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24例,女26,其中下肢骨折43例,脊柱骨折3例,骨盆骨折4例,平均年龄45岁,平均卧床时间14天;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其中下肢骨折40例,脊柱骨折5例,骨盆骨折5例,平均年龄43岁,平均卧床时间13天。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 方法

2.1 分组方法: 将100例卧床病人按住院先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气垫床组)50例,实验组(水袋组)50例,都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时间都为两周。

2.2 对照组病人给予气垫床预防褥疮,给以常规护理措施。

2.3 实验组病人给予水袋预防褥疮。

方法一:将一次性乳胶手套装水大约至2/3满就行,水一定不能太多,易被压爆。水也不能太少,起不到支撑的作用。在手套颈部打上死结,一定要系紧避免水外渗。方法二:市面上也能买到水袋,将准备好的水袋分别由两个或者三个一起用毛巾或者中单包裹严密,做成大小不等的水袋垫子,将其放在骨突两侧。同时为了满足病人的舒适度,可以将准备好的水袋加热到成人体舒适的水温,放在骨突部位两侧,同时也应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天气情况和室内温度等来调整水袋的温度,如果水袋的温度太高很容易把病人烫伤,而太凉则起不到促进局部组织的血运循环的作用,并且还有可能将病人的褥疮加重的后果。

2.4 效果评价:按照褥疮评价标准进行观察两组病人褥疮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病人使用两种方法的舒适感体验,以0~10级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

2.5 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t检验,以P

3 结果

4 讨论

4.1 骨科卧床病人褥疮发生的原因及机理:长期卧床患者体力极度虚弱、气血亏虚,又因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导致气血运行失畅,加之护理不当,致位于体表骨隆突和床褥之间的皮肤组织,甚至肌肉,因持续受压,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腐脱而形成的溃疡。骨折卧床病人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褥疮本身不是原发疾病,大多是原发疾病未经良好的护理而造成的损伤,加重病情,延缓病程,严重者可一起败血症。褥疮好发于受压且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骼隆突处,以及皮肤皱褶处,同时与卧位有着密切关系。褥疮发生的原因与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局部潮湿或者排泄物刺激、全身营养不良或者水肿、感觉与运动障碍或者受限制病情、医疗护理措施的使用不当和护理过程中的不正规操作和翻身过程中用力过大造成皮肤破溃等等有关。都是造成卧床的骨科病人发生褥疮的原因。

4.2 基础护理:随时保持患者床单元清洁、干燥、平整,伤口渗液、渗血者应该及时跟换敷料。保持衣物干燥,保持气垫床气体的饱和,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应尽量使患者全身放松,减小心里压力,除患侧肢体制动外,指导患者如何在床上自动水平移动更换,增加肌力恢复,指导家属每隔1h~2h为病人做背部按摩30分钟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4.3 水袋及气垫床对预防褥疮的作用及护理:本次试验结果显示,水袋在预防骨科卧床病人发生褥疮的作用效果中与使用气垫床的效果比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水袋预防褥疮仍应注意加强观察护理。骨盆骨折、股骨干骨折、各种骨骼牵引、石膏托固定、夹板固定的病人只能处于平卧位,故骶尾部、足跟部、肩胛部等处,每两小时更换一次部位,将骨突出处悬空。在肢体与肢体之间的骨突也应高度重视,需要用水袋垫在其肢体的骨突部位两侧,以防褥疮的发生。大的水袋能代替软枕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应注意密切观察受压部位的血运情况外,还应注意水袋的质量,随时注意水袋有无渗漏现象或者其他的问题,防止水袋内的水流出影响病人的病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而气垫床对有些部位不能够提供更好的空隙空间,加上气垫床的材质是由防水性的材料制成,使用时特别是体虚或者肥胖患者长时间卧躺后容易出汗,由于气垫床的透气性较差而使汗液不能得到及时的排除,引起并发症的可能,同时也间接性的增加了护理时间和难度,使有的骨折病人的伤口、小关节或者石膏部位的皮肤组织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和护理。在预防骨科卧床病人褥疮的作用中与使用水袋组的实验组进行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的作用相似。但对照组病人对使用气垫床的舒适感体验与实验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5 小结

综合来讲褥疮的好发部位与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营养不良、感觉与运动障碍、医源性有关。水袋灵活性大,自制水袋小巧,使用起来灵活性大,随着而变化,适用于各种骨折长时间卧床病人的不同部位,使组织皮肤能得到更好的空隙,促进组织血液循环加快、减少局部组织持续长期受压造成的缺血、缺氧、坏死现象,改善了骨科卧床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皮肤长时间的受压,消耗大量的营养而引起软组织皮肤坏死溃烂,大大改善了护理的工作量和护理质量,适合于各种长时间卧床的骨折病人,患者感到舒适,愿意接受,患者易于配合等优点,适合各层次医院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明贤, 刘从凤, 尚星敏, 等. 汶川地震伤员并发症的压疮的治疗与护理[ J ] .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9, 32( 1) : 77 78

[2] 张长惠. 采用评分法针对危险因素预防褥疮[ J ] .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6, 15( 5) : 202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2篇

【摘要】:探讨护理在骨科病人中的应用,研究护理学在骨科临床上的不同特点,增强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通过良好的护理有效的缓解病人的各种不良情绪,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充分重视其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使病人的情绪调解到最佳状态,以利于病人早日康复。本文介绍了对骨科病人的护理内容,并重点阐述了心理护理。

【关键词】:骨科病人;心理护理;措施

1 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的时候,护理的理念也在改变。“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是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表现在骨科病房管理上,就是将人性化护理融入到医疗护理的全过程中,在对患者疾病护理的同时提供其所需的一切服务,包括生活、生理、心理、安全及精神等,即衣、食、住、行等各种服务,使病人有一种温馨感、亲近感和家庭感,以便早日康复。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服务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人的需求,逻辑终点是为人服务。骨科病人多数为突然遭受外界各种意外,而导致骨伤科疾病,生活多不能自理,剧烈的疼痛和关节肢体活动受限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稳定程度,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理应激。

2 骨科病人的护理内容

2.1 饮食护理

骨折后由于伤后气血失和,骨折组织的修复需要充足的营养,中医素来有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所以疾病的调护重在饮食的调护。在饮食调护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调护方式选择气味相宜的食物予以调养。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修复均依赖肾精滋养和肾阳推动。故以补肾精的食物为主,用枸杞核桃仁、肉桂等煮粥、炖鳖。气血虚加入适量黄精、黄芪、当归以调补气血。另外注意患者脾胃功能强弱,在不影响病情的基础上,尊重病人的饮食习惯及嗜好,灵活运用,以强筋壮骨,补养气血促进骨折愈合。

2.2 对发生便秘的骨折卧床患者的护理

2.2.1 骨折卧床患者发生便秘原因

卧床时间长。患者卧床时间长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多属于因结肠或直肠的生理功能障碍而引起。骨科卧床患者多为下肢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由于创伤和手术,卧床的时间长,活动受限,加上使用镇痛泵,使患者肠黏膜应激性减退,肠蠕动反射功能障碍等,导致张力减退性便秘。

排便方式的改变。排便方式的改变也是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常人排便时,结肠远端的直肠纵行肌收缩,使直肠变短,消除了结肠远端和直肠之间的角度,直肠内压力升高,肛内、外括约肌舒张,同时膈肌下降到深吸气位置以增加腹压,加上腹壁肌用力收缩,大便时采取蹲位也能造成腹腔的最大压力,并可利用重力排便。而床上排便只能依靠深吸气增加腹压,骨科的卧床患者多因急诊入院,未能做床上排便的训练,加上术后制动时间长,排便方式改变,使多数人不习惯床上排便,有意抑制正常便意,整个结肠的活动受到抑制,引起排便反射的刺激减弱或消失而导致便秘。

2.2.2 护理措施

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建立排便的习惯,对长期卧床患者应针对病人,采取早预见性护理。术后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肠鸣音是否正常。肠蠕动减弱者要暂禁饮食。护士要把预防便秘的问题作为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训练患者床上排便的方法,制定患者合理饮食、饮水计划。给予足量的维生素饮食,增加适量的水果和蔬菜。对急诊手术的患者也要及时告诉患者便秘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适当使用药物或其他治疗。对术后3天以上未解大便者要及时采取措施,如服用胃肠动力药或缓泻剂等,排便前1天睡前服用适量的缓泻剂,排便当日清晨空腹饮热茶大约300ml,以刺激肠蠕动,有助于排便,但也要克服长期使用泻剂或灌肠排便的习惯。

2.3 加强病区安全管理

病区阳台外面设防护栏,病区走廊内设置扶杆供年老体弱者扶助,地面不可太湿,卫生间有防滑警示。小儿、老年患者要有陪护、睡眠时加床栏防护。定时检查评价呼叫系统、地面、病床、床栏、轮椅、平车卫生间等环境设施、病人行走路线扶手的稳定性、拐杖、助行器、夜间照明等各个环节,发现并解决各种隐患问题。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风险预案并抽查。检查目标患者有无掌握预防意外跌倒、坠床的方法。对于行动不便者将物品放在患者易取放的位置;尽量保持卫生间、开水房、走廊等地面的干燥,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识,以防摔倒。骨科患者除治疗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外,对于四肢骨折或损伤的患者,行走不便或需借助拐杖行走,地面湿滑时易发生摔伤造成骨折再折,造成医疗纠纷。

2.4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贯穿于病人住院的全过程,能较好的解决病人的负性情绪心理问题,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骨科患者多为意外损伤所致,突然使其强迫性卧位,生理和心理上都难以接受,传统的护理有时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除了满足患者的治疗和生理需要外,加强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及时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全过程,尽快得到康复。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052-01

随着意外性骨折以及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的逐年增加,有效的骨科护理意义重大。

预见性护理即超前护理,是在治疗前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和综合评价,将病人病情分为重症、急症和普通三种类型,对不同的病症采取不同的护理和治疗方案如先护理急症,然后重症,最后护理普通骨折,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最需要护理的患者进行治疗。同时辅以心理护理,减轻病人住院不良情绪,缩短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00例,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为17~77岁,平均年龄为43.5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56例,颈椎病50例,脊柱骨折34,四肢骨折28例,骨盆骨折32例。两组患者在遗传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经患者及家属同意,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A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骨折护理。

实验组:实行预见性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入院护理

患者入住医院后,护士接诊,根据病情制定适宜的护理性措施:①对患者病情表现进行评估,观察面色是否苍白、烦躁不安、出汗等休克现象,如果有需要进行氧气输送或建立静脉通路,较为严重者建立两条静脉通路;②记录患者病情及治疗措施,以便制定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1.2.2术前护理

根据具体手术要求制定不同术前准备,如有些需术前禁食的告知患者禁食禁水,为手术做好准备。对于一些情绪不稳定、易焦虑的患者做相应的心理护理工作,耐心的与患者沟通,给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并且向其介绍治疗康复以及治疗效果好的患者,树立病人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患者积极参与手术。

1.2.3患者安全隐患评估

对于一些自己不能照顾自己的病人如幼小的儿童和年龄大的老人给予特殊看护,在其病床上加床栏,以防止其坠床和跌倒,并取得患者家人的积极配合不能私自将其取下。在患者床头张贴一些警示性标志如防坠床、防跌倒等,给患者讲解一些跌倒、坠床的案例,发一些手册,提供坠床案例以及正确的卧床文字及图片的描述,加强其警惕性心里。鼓励患者不要长时间卧床,适当的下床活动,以免发生性低血压,下床勿过快、过猛。

1.2.4并发症护理

术后主要从皮肤护理、预防肺部并发症、预防泌尿系统感染、预防静脉血栓这几个方面进行。

皮肤护理:骨科病患者大多长期卧床,易造成压疮。①接诊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应告知其正确的卧床、适宜的卧床时间,让患者做好一定的心里准备;②术后为患者记录翻身时间、卧床,并定期检查患者皮肤状况;③保持好室内环境,室内要整洁、通风透气,患者被褥要经常换洗、杀菌消毒;④如有需要,可使用悬浮床垫,减轻局部压迫,并适当为病人进行按摩;⑤给病人制定合理饮食结构,鼓励病人多锻炼、心态良好,树立战胜病魔的决心,早日康复[2]。

预防肺部并发症:对于有烟史的患者要让其禁烟,并指导患者做一些深呼吸、扩胸运动等有利于肺部健康的运动。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期进行室内消毒,减少病人引起肺部并发症的概率。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排尿及排便环境有所改变,所以可能会导致术后排尿排便困难。为预防术后排泄困难,术前三天鼓励患者练习床上排尿,定时排便,以减少术后置导尿管的几率。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促进消化,增强胃部蠕动,预防便秘的发生。

预防静脉血栓:骨折患者由于卧床时间较多,下床活动少,血流缓慢,这些都增加了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 看护医师应适时为患者进行腿部肌肉按摩,术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卧床[1]。

1.2.5术后及出院护理

术后护理:患者进行手术后,医师要检测其生命体征,如出现肢体麻木、水泡或者疼痛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患者回到床位,根据手术采取的麻醉方式选择实验的卧床。

出院护理:①根据患者情况,指导饮食结构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② 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电话指导;③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术后的康复中,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为病人营造良好的环境、制造合理的有利于病人康复的饮食方案;④及时通知患者进行复查[3]。

1.3评估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对预见性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1天,预见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3天,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具有差异显著性(P

3讨论

3.1预见性护理护理有积极的效果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预见性护理比常规护理能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2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实施预见性护理

突发性事故造成的骨折人员数量逐年增加,人们对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等问题也越来越重视。骨折患者需长期卧床,生活大多不能自理,加上对疾病知识知之甚少,易产生焦虑、烦躁、抵触等不良情绪。看护医师应耐心的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及时予以心理疏导和支持。从而减轻或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和配合治疗、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龄危重 护理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龄人口的增加使得老年病房中危重患者逐年增多,给护理质量提高带来一定的压力,使护理学科不断面临新的难点问题。高龄危重患者住院时间长,护理问题多,护理难度大,病情变化多,疾病转归差,随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我们在护理过程中总结出高龄危重患者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了高龄危重患者的死亡,缩短了病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 2006年7月30日~2008年6月30日,共收治高龄危重患者59例,男性57例,女性2例,年龄80~103岁,其中年龄80~89岁22例,90~94岁20例,95~103岁17例,平均年龄92.04岁。通过临床护理、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52例恢复良好,5例并发肺部感染,1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1例死于癌症晚期。

2 护理措施

2.1 临床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病程反复发作,有的对疾病失去信心,有的缺少亲人的关心,护士要理解患者的痛苦,关心体贴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加强沟通,对危重病人能进行语言沟通的,首先通过护理人员耐心,细致有目的性的指导,使病人从心理上接受,并积极配合。而对气管切开,不能进行语言交流的患者,则可借助一些工具,如书写板,有说明的图案板或用手势等来达到与病人沟通,以确定清楚病人的需要或让病人理解护理人员操作的要求,做好病人的思想疏导工作,防止情绪激动,以解除病人恐惧、自卑、孤独的不良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实施。

2.1.2 饮食护理 由于年老体衰免疫力低下,要注意饮食结构,加强营养,宜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营养丰富的低盐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不宜过饱,禁用易引起腹胀及刺激性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防便秘。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鼻饲液温度一般为37~40℃,过高会烫伤消化道粘膜,过低易导致腹泻,尤其是年老体弱的病人,每次鼻饲液的数量和间隔时间,应按营养师或医生的医嘱执行。

2.1.3 预防肺部感染 由于高龄危重患者长期卧床,易使痰液蓄积在两侧肺底,不但影响通气换气功能,而且助长细菌生长,导致肺部感染。因此对无力排痰者应每2~3小时翻身叩背1次,叩背时指关节微屈、手呈覆碗状,通过叩击震动患者背部,使气管及支气管内分泌物及痰液松动,易于咳出[1],减少并发症发生。

2.1.4 管道护理 各种管道护理是确保高质量服务的重要环节,是长期,连续性的工作,对减少感染,预防并发症起到关键作用;管道护理包括胃管护理,尿管护理,人工气道护理,呼吸机管道的消毒与护理,静脉管道的护理等。减少易感环节,患者均高龄体弱,长期卧床,且有多种慢性病,极易造成院内感染,应加强护理,减少易感环节。

2.1.5 加强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

2.1.5.1 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溃疡 每日餐后用1:5000呋喃西林液漱口或用沾有漱口液的棉球擦拭,保持口腔清洁。

2.1.5.2 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 老年人由于皮下毛细血管血流量降低,表皮再生缓慢等原因,使皮肤变得脆弱,弹性差,易损伤,加之高龄危重患者长期卧床,骶尾部的坐骨部承受压力易发生褥疮。因此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每2小时翻身,变换1次并环形按摩受压处,以减少局部受压,强迫者可使用气圈、气垫床。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衣被,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

2.1.6 临终护理 一般认为,患者在经过积极治疗后仍无生存希望,直至生命结束之前这段时间称“临终”阶段。此期的护理即为临终护理。临终护理的宗旨就是要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患者的尊严,给予患者家属精神上的支持,提供包括沮丧期在内的生理、心理关怀[2]。

2.1.7 加强安全护理,对意识丧失、谵妄、躁动的病人使用保护栏以防摔伤。

2.2 病情观察

由于高龄危重老年病人躯体疾病多,病情变化快,而病人反应迟钝,缺乏主诉,病情变化时不易被发现,这就需要护士的密切观察,因此,护士除具备老年病人护理知识外,还应掌握内外科知识及急救技能,熟悉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抢救。

2.2.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神态,做好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遵医嘱及时处理。如慢性肺心病患者出现球结膜充血水肿、白天睡觉、夜间失眠、认错亲人、神志恍惚要警惕早期肺脑。

2.2.2 对无心衰的心脏病患者要注意观察静脉、心率,如发现患者心率增快、颈静脉充血、下肢浮肿、恶心、尿少要警惕心衰的发生。对已有心衰的患者除观察心血管方面的改变外,还要注意观察有无呼吸节律的改变,有无鼻翼扇动,口唇、指甲端有无紫绀等。对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要观察大便的颜色、性状及量。

2.2.3 严格掌握输液速度 老年患者心脏储备功能不足,输液过快,易诱发肺水肿,并继发肺部感染。尤其是变换后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静脉补液滴速,保持液体匀速输入。

2.2.4 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病人头侧向一边,经常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参考文献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Roy适应理论;急症创伤病人;应激反应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0-1547-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Roy适应理论是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系统总是处于不断与环境互动的状态,并可因此而引起内在的和外部的变化,而人与这些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必须保持完整性,因而每个人都需要适应,而被认为是一个适应系统。

2003年9月~2006年8月我们采用Roy适应理论对骨科急症创伤病人,在入院时出现的一系列应激反应,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了病人适应能力,扩大适应范围,减少由于创伤应激反应对躯体造成的不利影响,使病人早日康复,归属社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共选取急症病人220例,年龄3.5~72岁,平均42岁,按致伤部位分:上肢损伤65例,下肢损伤92例,肢体断离20例,颈、胸、腰椎及骨盆损伤43例,其中工伤70例,车祸91例,摔伤(坠落伤)46例,其他13例。

1.2方法:将220例病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110例。实验组病人按Roy适应理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病人适应能力,扩大适应范围,对照组采用常规责任制护理。根据病人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心理状态,分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让病人参与护理计划措施的执行以及护理措施的修改和制订,提高病人的认知感,迅速转变角色,积极配合治疗,减轻应激反应对机体的损害。对两组病人主要从体温、食欲、行为、睡眠质量、情绪、免疫能力等方面来观察应激反应表现的不同,结果见表1。

2 结果

应用Roy适应理论对骨科急症创伤病人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后,病人应激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提高了病人的适应能力和适应范围。

3 应对措施

3.1 帮助病人在第一时间内(入院后2 h)适应由创伤造成的损伤:安排优秀护理人员接诊,人员要求:临床经验丰富,技术操作熟练,举止沉稳,认真细致,沟通能力强。

病人表现:剧烈疼痛、恐惧、焦虑、害怕,担心愈后工作、自尊感丧失,对环境及医务人员陌生,加之陪送人员急躁、吵闹,加重病人恐惧感,血压和体温、脉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增快。

应对措施:(1)协助医生快速止血、止痛、安置病人卧床休息,患肢妥善摆放,减轻损伤,安慰病人及陪送人员,向其解释不良情绪会加重心理负担。(2)测生命体征,向其解释血压增高或心率增快是机体应激反应的表现,勿需担心。做术前准备,询问病史,做疾病知识宣教,让其了解治疗经过、自身病情、愈后情况,使之获得信息上的支持,减轻顾虑。(3)安慰病人使其安心治疗,不要担心工作和日常生活上的事项,了解住院时间,协助病人角色转变及自我概念肯定,减轻心理应激反应,并告知病人的身体是一个适应的系统,我们会协助使其顺利适应病人角色,住院卧床生活。(4)根据病人个体情况如年龄、性别、职务、职业等,直呼病人姓名或称谓,满足被尊重需求。提供彩色图案软垫等,垫托患肢,减轻其对白色病房的不适感,并提供生活用品,体现医务人员对其细致入微的关心。(5)立即联系家属,提高病人情感免疫。在受创伤初期,迫切在第一时间内见到亲人(父母、配偶、子女)。小儿安排父母24小时陪同,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病人也要安排陪住人员。

3.2 协助病人适应手术后卧床生活启动自力救助和认知感

3.2.1 评估:将病人手术后的病情及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进行评估,让病人参与护理计划实施制订。

3.2.2 根据不同病种手术后护理常规、疾病知识指导、工作计划、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并发症的预防及大小便的护理等,按优先及时间顺序列出项目,一式二份,给病人一份,责任护士一份,随病历存放,责任护士每做完一项护理工作及病人自己按护理要求完成的情况,双方均在相应项目内记录,提高病人自力救助能力及认知感,掌握自己的病情。使病人不再盲目按护士的指导,被动配合,疾病知识的宣教内容掌握率100%。主动配合护理工作,进一步适应病人角色及长期卧床的生活。

3.2.3 对未执行和执行不到位的护理计划,护患共同分析原因,制订对策,提出改进措施,再实施以达到护理效果,便于今后工作的改进和经验的积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4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