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一生物教学心得

高一生物教学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一生物教学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一生物教学心得

高一生物教学心得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角色;学生学习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国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进行了彻底变革,同时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以往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自主选择权,教师是权威。教师讲什么,怎样讲,讲的深、广、多、少以及对学生的要求等,主动权都掌握在教师的手里,而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这时教师就应该由原来的教书匠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合作者、引导者和学生进步的促进者。教师必须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形成多元整合的教师角色,并能尽快适应它,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改革

进行普通高中生物新课改,一定要深刻理解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高中阶段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放在所有课程理念之首,强调高中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是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阶段要保证“不同的学生得到充分的、不同的发展”,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去学习生物学。

二、教师在学生学习生物课程中角色是多元性的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教师应如何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或者说,教师在新课程下应该担当怎样的角色呢?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几乎是单一的,那就是仅仅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探究,这就要求教师角色要从单一传授知识向多元化角色转变。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转变为师生互教互学。教师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即将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的和谐和健康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特征中最核心的特征。

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发现真理。”课堂上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在一定的问题作为前提确定参与的方向,然后激发强烈兴趣,形成主体参与的明确目标,使学生主动探究,在思考与实践中寻求答案。教师的作用就是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指导者,而非学习代替者,即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在高高的讲台上讲,学生在下俯首听,这是传统教学的写照。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交往、师生对话、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教师应放下架子走近学生、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这样才能更真实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差异,并补足差异,因材施教,更能了解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想法、学生的心声,才能与学生进行认知交流和情感交流,这样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4.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高一生物教学心得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生物作为高中理科的一个重要科目,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学科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高中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点较多,且结合着实验和实证操作,这对高中生来说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对我们从事生物教学的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极其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一、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高中阶段,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大家普遍注重语文、化学和英语三大主科的教学和学习,对于生物这样的“副科”并没有足够多的重视和认识,长此以往,造成了生物课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突出。

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在课堂上老师充当着绝对的主角,硬性的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强加给学生,学生的调动很不够,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课堂接收程度,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配备合理的师资力量,专业的生物教师少,一些学校绞尽脑汁,不愿意接纳生物专业教师,并且部分教师提供的知识并没有完全与社会接轨,因此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总是把非专业的“老”、“弱”教师安排去上生物课。

2.教科书结构和样式呆板、单调无法引人入胜。

目前实施课改之后,我们对教科书的选择虽然灵活了许多,但是和国外的相关科目教科书相比,我们的教科书仍然是以罗列知识点为主要目的,版式设计和插图等方面还是不够生动,适应高中生年龄特点和口味的内容不多。由于学生对于教材没兴趣,上面知识繁杂,太难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记住的东西,过了一会又忘记了,对于课本上知识的理解非常的肤浅,而且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欠缺,这样对于生物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生物课课时少,实验操作时间尤其缺乏。

目前高中的生物教学,一般是每周两课时,在这么少的课时内完成很多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容易造成知识消化不够,更没有时间去安排很多的生动有趣的生物试验。高中生本身有过多的负担,对于生物课程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他们每天只有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更能体现成绩得语文、化学和英语等学科上,这样很难提起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重视和兴趣,会造成恶性的循环,对于高中生物的发展很不利。

二、创新生物教学方法的途径

从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手段和内容都与时代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实施教育改革,以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并使之得到深化。具体来说,要对生物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确立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学生是生物课程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生物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生物。学生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乐趣,引导学生不断的去了解生物世界中奇妙的现象,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生物科学与周围事物和生活的联系,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科的重要性。

2.让生物教学更加密切的联系生活。

生物学科作为高中理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自始至终给学生的感觉是“书本感”十足,理论感十足,是冷冰冰的理科科目。课堂教学效果的完美理想是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自我感觉中学到有意义的知识,那么针对高中生物,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尽可能地完善教学效果,那么就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在轻松有趣的课堂讲解下学习生物,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生物教学中充分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脱下生物“书本感”十足的外衣,使生物充分和现实生活结合,使得生物成为一门实实在在的,有亲和力的高中科目。

如果能够自然而然地将每节生物课的中心问题融入到日常生活实际中,就会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科是实际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学科,使学生对生物学科倍感亲切。同时这种结合日常生活的教学方法也能增加课堂的趣味,使学生对生物学习更有兴趣,也增强了生物教学的效果。

3.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

生物作为理科科目,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具有直观性,科学性,实际操作性和趣味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验教学,使学生体验生物学科的真正魅力。就高中生物来说,其实验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两种:观察型实验和判定型实验。观察型实验较为简单,实验者可借助显微镜等生物实验工具,对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形态等进行观察。这种观察型实验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来观察叶绿体,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也巩固了相关知识点。至于所谓的“判定型实验”,即通过对实验对象进行实验分析,来解决“是不是或是什么”的问题.这类实验就是我们所说的“判定型实验”。如: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种所谓的“判定型实验”的目的是解决“是不是或是什么”的问题,这类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巩固了相关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基于以卜的实验重要性,任课教师必须特别注意生物实验的课堂教学。

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生物学习的主动性

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其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而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是建立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基础教育的主旨。

为了创造一种主动学习的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个话题,学生课下根据教师的话题,通过找资料看书等方式自己试着解决,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昨天的话题分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讨论问题。这种氛围的营造,有利于督促学生自己进行课后的预习工作.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作为一门高中理科科目,有着自己的学科特色,本文针对高中生物教学的现实问题,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高中生物的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了一些探讨,为了避免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陌生感和“书本感”,生物教师在课常教学中要充分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使生物教学更贴近生活。使生物课堂教学更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再次,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教师要充分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自我探索的理性科学精神。最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生物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张庆林.元认知发展与主体教育.西南师大出版社.

[2] 张庆林.高效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一生物教学心得范文第3篇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处在深化阶段,针对高中的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要能进行创新,从而符合实际教学发展的需求.生物的变异这一教学内容主要是阐明发生在性生殖中基因重组和突变等所形成的生物多样性原因,也是对转基因生物及转基因食品安全的重要关注,所以加强这一层面的理论研究就比较重要.

一、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生物的变异类型及教学目标

1.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生物的变异类型分析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中生物的变异主要分为两个类型,即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其中的可遗传变异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所造成的,其主要的来源就是基因突变和重组以及染色体的畸变;对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则是通过环境所引起的,而遗传的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从高中生物学的新课程标准生物的变异要求上来看体现出多样化,在教学的内容标准方面主要有对基因重组和意义进行举例说明,以及对其特征原因进行举例说明等,具体内容还要能够结合实际进行教学设计.

2.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中生物的变异教学目标

对于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当中的生物的变异教学目标也是多方面的,在能力目标方面主要是采取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从而来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变化,然后就是应用遗传以及变异的原理对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另外就是对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以及对其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进行培养,要能够通过对不同育种的方式评价加强学生的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对相关的技术资料的收集以及信息获取能力.

从知识性的教学目标方面来看主要是通过举例说明对生物变异类型等进行分析,而在技能性的教学目标方面,此次主要是对花生果实的大小变异实验进行的探究,并通过对相关育种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掌握测量花生果实大小的技能,以及通过曲线图和直方图等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技术,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进行培养.最后就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进行的培养,使其能够对转基因食品或者是转基因生物进行关注,从而树立科学价值观.

二、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生物的变异教学策略

第一,在对生物学中的遗传规律学习之后,学生对于表现型是基因和环境条件共有作用结果这一命题就能熟悉,同时也会了解生物的变异是生物体表现型发生的改变.在这一基础上再进行对教学的内容加以设计,引导学生对生物的变异种类以及来源的知识进行了解,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实施具体化的分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并要能够结合自身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实施策略.

通过下图就能够清晰的看到,对于基因的可遗传变异来说就要能够从其基础的概念以及内涵和外延这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例如对于基因的重组的概念来说,老师要能积极的引导学生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进行回忆,从而就能够得出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同性状基因的重组就是基因重组这一概念.所以这就可以看到,基因的重组内涵表述就是生物进行有性生殖中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对其概念外延不择食在其自身的适用范围方面,这就需要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引导学生对基因遗传[JP3]的染色体基础进行回忆,认识之后进行对基因重组意义进行讨论.[JP]

第二,从生物的变异在育种领域的应用教学方面,主要就包含着诱变育种以及杂交育种等几个重要的层面.在实际的讲解过程中,要能够通过对科学原理的实际运用,进行解决社会的问题,这样就能够有效体现科学与社会间的相互联系.而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要让学生对其它相关的育种问题提出,来让学生采取杂交育种的方法加以解决,这对学生的杂交育种知识的了解也要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高一生物教学心得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体会

一、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新课程《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同学,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素养等几个方面。这是作为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和导向,充分体现了教育理念从生物教学向生物教育的转变。

(1)高中生物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新理念使所有的学生都加入到课堂中来。“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过去,每一堂课只针对部分基础成绩好的学生,而不是面向所有的学生。《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因材施教,要适应不同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学生的需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咱们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充分贯彻这一新课程教学理念。在上课前,我都会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展示上一节课全部学习的成果,或者让学生讲一个生物兴趣小故事,让每一位同学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进来,意在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这样的机会获取更多的生物科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我尽量用鼓励性的语言,以及同学们的掌声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鞭策。

(2)高中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高中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个体才能得到发展。纯个体学习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学生发言、踊跃质疑、耐心聆听、积极探讨来完成。成功的合作学习不但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技能,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高中生物新课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新理念使单纯的传授知识型转向提高素养教育型。高中生物新课程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教学要求是符合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的。生物科学素养在解决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等诸多领域相关问题时将会发挥重要作用。强调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技能、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思维品质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的认识等领域的全面发展。生命科学作为21世纪的主导学科,是对社会影响最大的领域。目前研究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已成为生命科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因而生物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生物科学教育中,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生物科学技术应用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二、新课程教材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1)探究性学习与基础知识落实的矛盾。按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活动的开展。然而,一节课45分钟,要较好的完成探究教学,认真组织学生实施讨论、探究等活动,结果本节基础知识学生掌握情况远不如传统教学,学生课后往往还需花较多的时间再学习,才能达到现行的考试评价效果。

(2)新教材模块知识跨度大,学生感到学习有困难,尤其是普通中学的中下层学生。

(3)学生刚上生物课,就要学习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有机物知识,而这时他们的有机化学还没入门,要真正理解,是非常困难的,这必然使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而且有些内容不够紧凑,略显罗嗦。

(4)教材中有些概念没有严格注意其内涵与外延问题。如课本中的染色体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广义上的染色体概念;既包括丝状的染色质形态,又包括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形态。另一种狭义的染色体概念:仅指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课本中两种说法混用,给中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另外,课本中有些说法较模糊。如:“一般认为,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这种笼统模糊的说法,不可能给学生解释清楚,学生不知来龙去脉,只能死记硬背。

三、修改高中生物教材的几点建议

(1)应注意与高中化学的同步协调,避免出现过多学生没学过的名词。

(2)生物学中的很多知识,高中学生不可能一一通过实验来验证,但应该介绍一些生物实验的设计思想, 使学生获得研究自然界的方法。

(3)教材中应多举一些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增多阅读材料,介绍生物学发展状况,宣传中外生物学家的科研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新理念,并且要勇于自我反思,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创建真正有活力的高效生物课堂,这样才会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

高一生物教学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新型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159-02

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主体体现出不同的自主参与程度,处于不同的学习、活动状态,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本文现就高中生物新课改中的几种新型教学方式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生活式教学

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探究情境。从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把知识的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即生活材料知识化,知识问题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自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学习“从生物圈到细胞”时,通过展示江西鄱阳湖的生命画卷及简介,思考与讨论学生所知的各种现象与问题等。从而获得生命系统的结构与层次相关的知识。又如学习“内环境与稳态”时结合某人肝功能检查结果表,访谈医生,了解肝功能检查为什么需要检测这些成分或物质等。生活化教学主要从新课导入生活化、知识获得生活化、实验探究生活化(家庭式)、课外作业生活化等几方面进行。

二、主题式教学

主题式教学是指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教师的教材有时可以像联络教学的方式,横向编选和该主题相关的教学材料,有时更可直接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在教学中整合不同领域的内容和策略。

其教学设计是以主题为中轴,围绕教学主题而展开,在系统内诸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与协调运行,驱动师生达成教学主体心理结构的完善与自我实现的整体性设计。例如“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主题教学中以本班学生的近视眼、单双眼皮、指纹性状等设计调查内容、调查对象、调查方式、调查数据分析等;“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主题式教学中通过主题相关的各种资料(各种转基因生物的情况资料)、主题辩论、主题实施(正反举证)、主题延伸(其他食品安全问题)、主题现状等实施教学。

三、建构式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建构式教学有两种方式建构:显性的行为建构和隐性的认知过程建构。借助于支架式教学即根据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对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建立“支架式”概念框架,使学习者自己能沿着“支架”逐步攀升,从而完成对复杂概念意义建构的一种教学策略。例如“高中生物各章节概念图”的认知过程建构,即可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又如模型建构“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即为显性的行为建构过程(左下图)等。

四、活动式教学

活动式教学即以科学素养为核心,以学生认知规律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主体能力发展为目标,借助学生主动探索、变革、改造的主体实践活动的全程教学方式。根据活动式教学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宽广性的特点,其教学模式为尝试研讨阶段、引导探究阶段、自主深入探究阶段。如“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1.尝试研讨

教师通过简介各种加酶洗衣粉品牌及商标说明,并观看视频中不同妇女用不同品牌洗衣粉在清洗各种衣物的情境(布料是不同的,水量是不同的,洗衣粉种类与用量也是不同等),能否评价哪种品牌的洗涤效果好?

2.引导探究

教师组织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有序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教师进行巡视,提示并及时解答学生实验中的问题。

3.自主深入探究

根据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有想探讨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有想探讨同种加酶洗衣粉对不同污染物的洗涤效果的,也有想了解不同品牌的洗衣粉对不同污物的洗涤效果的……然后各小组设计本小组的实验方案并深入探究。

活动式教学最大地优点就是体验自己学习成功的愉悦,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生物科学素养。

五、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以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的典型流程有:“联系实际——导入”、“探索实践——新知”、“实践运用——体验”和“归纳知识——拓展”等四个环节。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设计,包括解说、指令、提问、评价与反馈、情境控制等。

参与式教学设计以学生行为,意识和思维的积极参与为目标指向,在框架式、实例式和随即进入式三种教学模式中,充分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观。

六、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重复科学家经历的情境,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的教学方式。其模式常为:创设情境、学生探究体验、指导与交流、整合反思与内化践行四个教学环节。如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分离定律的发现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促进感知。

孟德尔发现豌豆品种中选择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出现一种奇异现象:不论正交、反交,子一代都表现出相对性状中的一种性状。

2.提出问题促进学生参与,积极体验。

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呢?或者矮茎性状是隐而未现还是从此消失了呢?等问题。孟德尔带着疑惑,用子一代自交,结果子二代植株中又发现高茎与矮茎之比接近3:1。如何解释呢?

3.分析问题、启导深入,促成领悟。

学生模拟性状分离比的实验过程,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4.合作交流,加深理解。

学生交流图解演绎杂交实验与测交实验的过程。

5.反思与拓展

如果同时考虑两对相对性状,又会如何变化呢?……

七、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生物界及其规律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教给学生关于如何研究的基本知识。②教给学生做研究的具体方法,如关于如何提问、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如何做实验、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写结果与结论等。③运用样例启发、修正思路、及时点拨指导学生。

参考文献

1 尚庆梅.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探析[J].科学教育,2009(12)

2 袁顶国、全.论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外延与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