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资源最本质的特征

旅游资源最本质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资源最本质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旅游资源最本质的特征

旅游资源最本质的特征范文第1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投入到了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中,经过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和阅读我们可以看到,有关旅游环境或者旅游资源单方面的文章并不多,颇为让人担忧的是在对两者进行研究论文中,对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两个研究主体的界定却是模糊不清,有时甚至不予区分。无论是保护也好,开发也罢,笔者认为对虽然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做进一步的应用研究固然重要,但是对于这两个主体概念界定的严谨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能明确区分两者,便能更好的在研究中将二者划清界限,在理论付诸实践的时候也不会遇到难以界定的障碍。

一、根源:资源与环境

(一)何为资源

辞海对资源的解释是:资材的来源,一般是指天然的资源,“资”为财富,“材”为材料,顾名思义“资源”就是能够给人们带来财富和材料的事物。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对“资源”一词的整体定义,一般是作为环境保护的附带品,或者作为森林,河流,山川等细分类的主语来使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定义是:“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在经济学领域,《经济学解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将“资源"定义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投入”,这一定义很好地反映了"资源"一词的经济学内涵,资源从本质上讲就是生产要素的代名词。

对于资源的引用,在学术各界似乎并没有统一,李维华和韩红梅认为,人们对资源的理解曾经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最开始局限于自然资源的传统观念,到引申释义加入社会、经济资源,再到对知识资源的扩展阶段,最后形成了全面的大资源概念。所谓的大资源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可利用的一切有形或无形的、物质或非物质的、自然的或者社会的要素或者价值。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受着“输入-转换-输出”的三段论思想束缚,而资源也被理所当然的看做是“输入”部分,所以以往在定义资源的时候,他们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的。随着周德群先生“竞享元”概念的出现,这个限制才被打破,他提出,资源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而竞享元则是泛指资源所应对的广义(不仅仅是人类)的主体,它既可以是个人、集体、地区、国家甚至整个人类,也可以是植物、动物、生态等自然系统中的对象,可以是其它任何存在的事物。

综合而言,笔者认为,李维华和韩红梅最后对资源概念的描述也是十分贴切的:所谓资源,简单地说,就是主体用以实现其特定目的的凭借。这就是说,作为资源至少要具备两个特征:(1)它是依附于或相对于一定的主体而存言的,没有脱离主体而独立存在的资源。当我们谈到某一事物为资源时,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已知或假设的某个可以利用此资源的主体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的。(2)它要具有效用性,或者说是对于其主体要有一定的价值(无论是社会、经济、生态还是文化价值),能够被其所依附的主体用于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不管这个目的是现实的还是预期的。

此外,对照申玉铭和方创琳对“资源”的理解,我们在定义资源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到一个时空的概念,因为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内,“竞享元”对其“资源”的需求范围是不同的。至此为止,我们对“资源”一词的理解可以给予归纳总结了,结合以前各界学者们的观点,“资源”应该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相对于一定的主体而言的,是能够被主体应用而现实一定的目的客观存在。

(二)何为环境

环境是由“环”和“境”两个字构成,“环”有围绕、周围之意,若要成环则须有中心和半径,也就是一个主体周围的部分,而“境”则是有边界、区域之意,是一种范围的概念。“环境”一词从其自身来讲一般是指一个主体周围的地方,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被引申为主体周围的情况、影响和势力。环境一般是相对于某一事物来说的,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即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在中国的古代,“环境”也一般指周围的地方或者环绕所管辖的地区。而在英语中“environment”一词也取周围、围绕之意。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曾提到,它所指的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在目前的研究中们环境一般被定义为:主体所在的周围地方与有关事物,一般分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环境(environment)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也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当环境被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其对应的主体和所指的范围都有所不同,正如在法律中环境的主体一般为“人”,而在科学研究中,其主体却可能是一切的客观存在一样。

(三)资源与环境辨析

人们在对资源和环境的界定问题上产生困扰,往往是由于二者具有的一种关系,那就是资源和环境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许多的事物都具有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属性。

环境有价值的部分也属于资源,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提升,保护良好的环境也变成了在保护一种资源,这种资源就是学者们老生常谈的“环境资源”,这种观点被称为“环境的资源化”。与此相对的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资源的环境化”:一个主体的资源可能是另一个主体的环境,我们在开发利用这个主体的资源的时候,不能给另外的一些主体带来其生存环境恶化的影响。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界限,往往因为人们想同时实现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而得以模糊,虽然环境和资源在不同主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是对于同一主体却不容混淆,所以在描述两个词语时,明确其主体则显得必不可少。

尽管资源与环境在范围上有诸多的重合,但是它们对主体的作用却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资源强调的是“价值和效用”,而环境却强调的是“相关和影响”。环境具有整体性和联系性,它一方面为其主体提供各种资源,另一方面也承担着接受、分解、还原、转化主体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其他的有害影响的作用。对于主体来讲,环境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而资源却似乎只是具有有益的一面。把握这样的区别我们便不难以对二者进行区分。

二、旅游环境与旅游资源

依据上面对资源和环境的理解,我们可以在进一步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进行分析。

(一)旅游资源

近年来,由于旅游界对旅游资源概念的不断放大,导致了旅游资源的范围难以界定,甚至有些学者认为“旅游资源”的概念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为了道清旅游资源的本末,在这里必须引入两个相对较为成熟的旅游界的概念,那就是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

在国外的研究中,对于旅游吸引物的引用并不罕见。顾名思义,旅游吸引物便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它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吸引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旅游吸引物一般是指有形的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有形的事物,包括自然事物和人文事物;广义的旅游吸引物除对旅游者具有旅游吸引力的有形事物以外,还包括旅游服务、社会制度、民居生活方式等无形的因素。

旅游者进行旅游的初衷是由于旅游吸引物的存在,但是,我们不难想象,在旅游者的整个旅游过程中,他们所游览的或者体验的并不仅仅是旅游吸引物,还有诸如承载着旅游吸引物的环境,服务和其他配套的设施,而这些事物的组合便成了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包涵甚广,可以是一个大到一个景区,小到一个旅游纪念品都属于旅游产品的范围。在这里引入旅游产品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旅游资源。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资源,简单讲就是“资材”的来源,它需要一个主体来承载他的价值,那么旅游资源的主体又是什么呢?按照国标: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不难看出,旅游资源在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方面指的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已经”对旅游者产生了吸引,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资源可以理解为“旅游吸引物的来源”,或者说“可以成为旅游吸引物的资源”。正如资源本身一样,旅游资源也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潜在性是他与生俱来的特性之一,其对应的主体应该是旅游者,其价值也是一种潜在的价值。

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比较清楚的将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资源区分开来。旅游吸引物已经进入了旅游市场,并已经对游客产生了吸引,参与了整个旅游活动的过程;而旅游资源则是未被开发、未真正的参与旅游活动,而只是处于一种潜在的待开发状态。旅游资源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性,但是这种吸引是一种潜在的能力,它并没有直接与旅游者发生联系;而对于旅游者来说,真正现实存在的吸引作用是来自于旅游吸引物。所以,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资源是不同的概念。

孤立的旅游吸引物是难以构成旅游产品的,而且也无法光靠旅游吸引物自身来让游客完成旅游活动,所以就需要一列诸如服务和设施等类似的事物去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而这个系统便属于旅游产品,往往直接提供给旅游者的是包装好的各类旅游产品。

到此,我们便可以构架出一个逻辑系统:旅游产品是一个大的后期概念,是向旅游者在一次旅游过程中所提供的所有旅游吸引物、旅游媒介物、服务等构成的系统产品的总体;其中旅游吸引物是这个系统最核心也是最必须的部分,他属于旅游产品,并与各项其他配件完成组合来实现旅游者的旅游;而旅游资源则是旅游吸引物的来源,是旅游吸引物进入市场之前的状态,一旦进入了旅游市场,它就不再是旅游资源了,而是旅游吸引物,这个道理就像木材是造纸的资源,而一旦成为了纸以后他就不再是这个系统的资源了,而是一种产品,这也是资源的另一种特性--产品倾向性(这也是资源的价值所在)。

此外,对于旅游资源还有两点需要进行强调。第一,旅游吸引物是导致旅游者旅游的主要动因,换句话来说,没有旅游吸引物就不会有旅游,所以只有旅游吸引物的来源才是旅游资源,而能够加工成旅游产品其他部分的材料不能成为是旅游资源,比如说造成古建筑的普通木材、用来灌溉植物的水资源等等,这些都不应该包括在旅游资源的范围之内。第二,有些学者认为应将“旅游经营资源”和从事旅游业的人力、市场等旅游业生产因素也归为旅游资源的范围的想法也是不太妥当的。在国外很多文献中曾出现过“tourism resources”一词,这个词语在被翻译成中文之后便产生了歧义,即可以是“旅游资源”也可以是“旅游业资源”,笔者认为,“tourism resources”所指的应该是中文中的后者--“旅游业资源”,虽然这个翻译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但是这样一来,便解决了旅游资源的范围被无限扩大的困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旅游资源定义为: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各种类型的旅游者为主体,经过旅游业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成为旅游吸引物的客观存在。作为旅游资源应至少具备以下特征

以旅游者为主体,却面向的是旅游生产者。

对旅游者具有潜在的旅游吸引力。

在现在和将来经过开发和利用能够成为旅游吸引物。

它会随着人们的对旅游吸引物的认知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与对应的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相适应。

(二)旅游环境

旅游资源最本质的特征范文第2篇

一、西安旅游目的地形象与传播测量分析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法和非结构法结合的方法,使用中、英、日三个语言版本,调查对象75%为2011年7月至9月间到访西安的国内外游客,14%为通过电子邮件接受问卷访问的客源地居民,11%为西安本地市民。结构性问卷采用多属性法(Multi-attributeApproach),用含21项的5分制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形式设计。非结构性问卷参照艾特纳和瑞奇测定目的地形象整体和唯一性的3个问题[12]设计。问卷发放1600份,回收1340份,有效问卷1053份,有效率78.6%。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美誉度对结构性问卷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其目的在于浓缩数据,深入研究游客认知形象的内在结构并对比其各维度的评价。对因子的可信度即调查结果的稳定性进行了克伦巴赫α检验,所有因子的α值都超过0.7,说明测量可信度良好,见表1。旅游者对西安旅游形象评价最高的是“旅游资源”(4.900),进一步说明西安在旅游资源上的绝对优势,不过这其中绝大部分是指文物古迹资源。评价最低的是“旅游服务”(2.483),反映出西安旅游纪念品缺乏特色,无法满足旅游者购买欲望,也反映出西安旅游需要借助辅助手段才能实现深度体验,旅游者自主游览满足程度较低。“旅游传播”较低得分(2.490)反映出西安形象传播上明显不足。

2.知名度游客眼中西安最有代表性的前五位事物分别是,秦始皇陵兵马俑(66.54%)、大雁塔(42.96%)、城墙(39.23%)、钟鼓楼(20.96%)和小吃(12.69%)。红色资源、科教资源、自然资源被提及较少。代表人物以历史人物为主,大多集中在杨贵妃、李白、秦始皇等上。现代人物以张艺谋和贾平凹为最多,闫妮、田亮等也有较高知名度。赵季平、张锦秋、许巍等人物主要是本地市民提及。但很多外地游客提到药家鑫,对西安如何化解负面因素影响,并适当采取危机公关来维护积极形象提出了新命题。3.传播广泛度旅游者了解西安的途径最多的是电视(60.62%),其次是网络(55.14%),书籍、报刊、影视作品、口口相传等途径平分秋色。影视作品(31.16%)影响的作用远远超过了旅行社(20.05%)。旅游者知道西安旅游宣传口号的仅占到有效问卷592份的7.78%,正确做答的大多数是西安本地人,且对于宣传口号褒贬不一。

二、西安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与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形象定位没有深入体现西安文化内涵

旅游者对西安旅游资源比较认可,而对基础设施、地方文化体验、旅游服务、目的地整体环境等方面的评价欠佳,而旅游形象是目的地总体状况的反映,旅游者的评价显示出西安旅游形象展示不够全面。旅游者对西安旅游期望值和实际感受值之间有落差,很多人仅仅获得“到此一游”的满足。宣传口号大多是对现有资源的简单概括,很多旅游者对“华夏古都,山水之城”表示异议,认为现代西安的山水资源没有优势和独特性。原因在于西安制定形象规划时,对旅游者需求把握不准,对资源的文化思考深度不够,产品组合稍显简单,没有找到本质的一致性,一味的追求游客数量和对GDP的贡献,把一个本应该细细品味的城市放在了快速前行的滚滚车轮下,其结果是不足两天的留宿率,和走马观花后对资源的浪费。这使得西安旅游形象单调呆板,不能完全展现西安特色,无法对旅游者形成强大吸引力。

(二)形象设计系统没有真正发挥标识作用

《西安旅游发展规划(2006—2020)》中通过对地脉、文脉的分析,对西安旅游确定了“最具东方神韵的世界古都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定位,延续了长期以来的发展理念。但仍然存在没有突出西安特色的问题。以西安拥有的资源来界定,目标市场就是全世界。对目标市场而言,如果要选择“世界古都”,会首当其冲联想到罗马、开罗、雅典、北京。而对“具有东方神韵”的界定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所以这一定位有“放之四海而皆准”之嫌。其中设计的形象标志并未得到实际广泛使用,形象系统设计的效果并不明显。“好客山东”是国内旅游形象重塑的成功案例。山东曾先后推出“一山一水一圣人”“、齐鲁神韵,山水豪情”等旅游形象,2007年推出“文化圣地,度假天堂”,并设计“好客山东”五彩品牌形象标识,绚丽的英文符号色彩,动感的造型以及一枚清晰的“好客”朱文印章[13],给人五彩斑斓的遐想,把同样厚重的齐鲁文化用既有现代感却又渗透着浓浓中华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对山东自然与文化精华作了最好的诠释。

(三)旅游传播体系架构不全,形象营销效果不佳

1.宣传手法单一,媒介组合简单目前的形象广告传播媒介主要以电视为主,旅行社推广和其他促销活动为辅。相比较山东、湖北、江苏等地在主流媒体黄金时间旅游宣传情况,西安通过电视推广力度很小,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成本较低的网络广告作为新兴媒体运用不足,现有的旅游网页内容简单,与一些著名门户网站链接较少,无法影响到潜在旅游者注意。

2.优势运用不足,负面影响较大韩国、美国、日本通过影视剧、动画片侵入中国,影响中国文化,云南、四川、山西更是通过影视剧重新塑造出或积极向上的形象,对旅游业乃至区域经济产生巨大带动作用。西安具有影视剧制作的悠久历史,并且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导演、演员及影视工作者,通过这个渠道宣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西安大追捕》《关中匪事》《关中枪声》等一系列影视剧作品都使西安和野蛮、血腥、搏杀等字眼关联起来,近期在西安拍摄的电影《夺命心跳》又增添了悬疑、惊悚的色彩。由于影视剧传播范围的广泛和不可预计性,难免会给旅游者造成心理暗示,使很多人对西安充满质疑。

3.信息系统不畅,口碑效应欠佳有效的信息系统应该是双向畅通,目的地可以全方位展现形象特色,而旅游者的需求、诉求也可以直接达到。西安旅游传播的信息渠道不完善。宣传上针对散客旅游和专题旅游信息介绍较少。对口碑宣传重视不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较少关注“售后服务”,缺乏对旅游者的跟踪测评、信息反馈,也就不能及时准确把握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的评价。

三、西安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策略

(一)西安旅游目的地形象再定位

旅游目的地定位的关键是要找到最能区别于竞争地的独特品质。西安旅游文化的本质可以用“有容乃大”来概括。这个本质的诠释有两层涵义。第一,是将历史与现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当代自然融合;第二,是对于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时空和文化上足够的包容性是西安最独特之处,也是区别于同样具有地域包容性城市的特质。国内一些城市存在对弱势群体、外来人群的歧视和排斥,这是文化狭隘性的表现,优秀自信的文化是从来不拒绝外来文化和新文化形态。调查中西安市民的热情是旅游者普遍认同之处,也是对西安包容性文化的一个有力印证。在这样的形象定位下展示西安的旅游资源顺理成章,内在与外形相得益彰。旅游者不会再步履匆匆,他们需要留下来细细品味,不会把历史的厚重当成负担,而是探求文化的享受,这正是旅游传播的目标。在旅游宣传口号的使用上,现有的“中华五千年,寻根在西安”可以继续使用,还可以使用“有容乃大,中国西安”的宣传口号。2011年西安世园会的“送你一个长安”一语双关,更加贴近生活,让旅游者能够产生一种亲近感和探寻感,可以使用到西安旅游形象宣传上来。

(二)品牌深化战略

虽然西安目前被命名的世界遗产只有兵马俑一项,并不妨碍旅游者认同西安是文化遗产古都,遗产旅游品牌已经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知名度,需要继续进行品牌深化和精品化打造。笔者认为需要充实并提升产品文化内涵,通过“有容乃大”的引导,获得宽广的延伸空间,让旅游者在面对众多生动的遗产时,能够跳出遗产本身,去探求、解读,获得精神层面的享受,提高西安旅游美誉度和忠诚度。以兵马俑为载体的旅游纪念品产业是品牌深化的一个有效途径,“芭比娃娃”“泰迪熊”等玩偶产业的成功案例可以作为借鉴,糅合进西安历史故事、人物传奇,延长产业链,深化品牌知名度。同时,西安的科教文化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等都具有很大优势,要精心重塑和着力宣传这些特色旅游产品,让西安在遗产旅游品牌带动下,真正形成种类多样、结构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媒介组合传播策略

通过旅游地整合营销传播增强西安旅游传播的有效性,其本质是对旅游者认同的资源优势的整合,和对最认可的能体现目的地特色资源价值的整合。需要注重传播手段的综合增加值,通过内部要素评价和外部的宣传促销、公共关系等手段,制定媒介组合策略,来实现一致和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

1.新闻媒介传播新闻报道具有客观真实、可信度高、影响范围广泛的优点。它没有明确的受众和旅游信息,但对潜在旅游者影响却很大。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第一站就到了西安,新闻镜头无形中再次提高了西安的知名度。随后外国元首到访大多要到北京、上海、西安,这个线路也被民间称作“总统之旅”,其影响意义深远。美国Weatherproof制衣公司借助奥巴马访华的新闻图片进行营销是一个成功案例。西安需要借助电视这个传播率最高的媒体,将经济文化建设新进展、科学技术方面新突破等新闻在中央电视台、各主流媒体中大力报道,通过这种客观、可信度较高的传播方式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对西安进行宣传,让旅游者了解西安发展现状,产生无限向往。

2.事件营销传播事件营销集新闻效应、广告效应、公共关系、形象传播、客户关系于一体,是快速提升知名度与美誉度的营销手段。目的地管理者通过策划组织独特的、有利于旅游地形象传播的具体主题事件,争取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参与。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促进事件信息有效传播,并吸引部分体验意识强的游客加入到事件活动中来,从而促成旅游目的地形象在目标市场聚集较高的注意力、吸引力、影响力。澳大利亚昆士兰旅游局“世界上最好工作”活动用170万澳元的经费带来了超过1.1亿澳元的公关价值[14]。马尔代夫水下内阁会议,让“马尔代夫绝景游”火爆一时[15]。这些成功事件创意领先,善于利用媒体,提高公众参与度,以社会公益、社会道德规范为原则,在追求轰动效应的同时考虑社会接受程度。西安作为比较公认的文化名都,大事件发生的机会很多,需要把握新闻规律,制造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事件,使用好事件营销这个“利器”。笔者认为K165次列车在重大危急情况下保障旅客安全这样的事件是最好的资料,对西安的正面宣传具有重要作用,以后要善于挖掘事件的闪光点,凡是遇到类似的事件,宣传、旅游等部门要紧密合作,通过老百姓可以接受的方式,以多样的宣传手法进行推广,营造西安文明、大气的城市氛围,激发潜在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如果没有合适的事件,可以借鉴大堡礁的做法“创造事件”并适当放大,当然需要事先做好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预案,如果能将一次事件做成具有连贯性的旅游活动,其带动效果就更强了。

旅游资源最本质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森林文化 森林旅游 可持续发展 

森林旅游是利用森林所特有的环境、奇丽的景观和美学价值为社会提供服务,为人类提供享受,同时为林业部门提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旅游行为,因追求健康、释放压力、缓解疲劳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我国森林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最热门的新兴行业之一。但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森林旅游区的文化内涵贫乏、档次较低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森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发掘森林旅游中的森林文化,充实森林旅游的科普和文化内涵,进而提高森林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并引导其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1森林文化 

1.1我国传统的森林文化 

森林是人类的发源地,森林哺育了人类,千百年来,人类在与森林的接触中,产生了森林文化与森林旅游。森林文化诞生于人类在森林中进行的实践,是指人对森林(自然)的敬畏祟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森林各种恩惠表示感谢的朴素感情基础上的反映人与森林关系中的文化现象。 

森林与人类有着天然的依赖关系。先民们在草莽未开的森林中采“树木之实”或捕猎森林中的动物为食,或“构木为巢”以栖息,可以说森林是人类的摇篮。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人们并未忘记自己的发祥地之一——森林,而把森林美景、山水名胜作为游览赏视的对象。我国历朝历代都有许多旅游家、地理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来到森林跋山涉水、游览名胜,进行各种性质的森林旅游活动,其中有的专门以赏心悦目、探胜寻幽为目的,欣赏森林之美、追求山水之乐;有的在旅游途中路经森林,抒发所见所闻;有的遭受贬斥,不满现实,寄情于山水林木。他们陶醉于风景名胜,游山玩水、歌咏自然,或修身养性、著书立说,乐此不疲。他们在森林旅游过程中留下无数描绘美好自然风光的游记、山水诗词和音乐绘画,构成了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数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中,以森林和自然山水为主要对象的旅游活动及其所形成的一系列相关的文化现象,构成了我国传统森林文化的基本内容。 

1.2现代森林文化 

自现代工业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的文明得到迅猛的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进一步打破,人类掠夺式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排放废弃物,在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背离的道路上走了近300年。工业文明这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音,也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大自然也因此以其独特的方式警戒人类,如臭氧层空洞、厄尔尼诺现象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在悲剧性地淡化。但同时,人类也开始越来越理解自然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学者们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回归自然的欲望更加强烈,这种普遍的心理追求必然带来文化上的影响,成为文化的追求,人们在绿色的宁静中寻求心理的和谐与身体的健康。在现代人看来,森林作为人类生存环境中的重要一环,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林产品。森林的生态作用,森林对于人类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进一步为人类所重视,森林的生态意义决定了它的文化意义,而森林的文化意义是森林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2森林文化提升森林旅游的质量 

在森林旅游过程中,自然景观或雄伟壮观、或奇绝灵秀、或妩媚多姿、或浩渺迷濛,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这种自然美若和人类的文化历史融合在一起,其内涵就更加丰富多姿、绚丽夺目,景观更能名扬四海、令人神往。这就是所谓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或“山借人名”。纵观中国的名山大川,经过几千年文明的熏染,已经十分紧密地与人文积淀融为一体,谁也无法将它们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分离开。不用说中华五岳因帝王封禅而天下为尊、因文人墨客登临赋咏而神妙无比,也不用说四大佛山因精美的佛殿建筑和神秘的传说故事而灵光活现,即便是以景色奇绝著称的黄山、庐山、雁荡山、天目山、武夷山等天下名山也无不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诸多景观中,有的因古老的历史遗迹而让人膜拜,有的因蕴含着文化精髓和民族魂魄而给人启迪,有的因飞扬着宗教气息而名声远扬。也许有些山并不高,水也不深,但因与名人贤士或一些文化史实紧密相关而蜚声于世。正是异彩缤纷的人文内涵提升了自然景

观的审美品位。 

自然山水因人而名,因人而胜。古人早就窥见了其中的奥秘。“山水文章各有时运,山水藉文章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明代文学家尤侗在《天下名山记钞序》中说的这句话很符合辩证法,它不仅深刻地说明了山水与文章之间的关系,而且说明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关系。虽然古人不是以发展旅游事业看问题,但他们精辟的见解,对于今天开发旅游资源却很有启示。

森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不断认识森林,调整人与森林、自然相互关系的必然产物,是森林人格化的真实体现,是森林生态建设、文明社会建设和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森林旅游是人们从文化与文明的角度对森林的欣赏、审视经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核心目标是休闲游憩、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及可持续发展,森林旅游的过程也是森林文化交流的过程。正是由于森林文化始终贯穿在森林旅游过程中,从而促使森林旅游成为一种高品味、高层次的休闲活动。没有森林,就没有森林文化,也就没有森林旅游。森林旅游与森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森林文化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森林旅游是旅游者在天然或人工森林环境中从事的,集知识性、参与性、观赏性及社会责任感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它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优化森林生态环境为目的。因此,这旅游行为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的灵魂。独特的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资源最深层的内涵和最本质的特征,是森林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在森林旅游开发理念中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可持续的概念源于生态学中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经营战略,如将森林资源的一部分收获,另一部分留下进一步繁殖生长,使其新增加的部分足以弥补所收获的数量,即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理论引伸到旅游业,则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旅游,其核心内容是指平衡保护旅游环境、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与经济增长需要之间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讲,可持续旅游不是某一种单纯的旅游方式,而是一种重要的发展理念。它既是旅游的发展目标,又是指导旅游活动的工作准则,贯穿于旅游业的各个方面和旅游的各环节、全过程。 

森林旅游在为游客提供植物或生物资源特色外,还应当作为一种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感受的带有责任的旅游,传递与呈现森林生态的讯息与整体观念,展现森林与人类存在发展的关系,体现森林的价值。也就是说,森林旅游具有这样一种文化责任,即引导旅游者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使之为改善目前日益恶化的环境而努力。笔者认为森林文化具有这样一种人文关怀,即它关注的是人类生命摇篮与生命之源——森林的现在与未来,并为保护与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作最深层的关注,应当说对人类生存未来的关注的文化倾向性是森林文化的最高目标。 

森林文化在理念上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也发挥着诸多功能和作用。保护功能可以说是森林文化的特征功能。它强调人们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转变人类自我中心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环境教育功能是森林文化的另一重大功能。教育对象也不仅是游客,而是包括所有旅游受益者,如开发者、决策者、管理者等。对于广大旅游者来说,走进森林参观、体验和享受自然与文化资源,充分认识它们的价值,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这种教育效果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比拟的,而且,从数量上讲,游客的人数恐怕比在深奥的学术殿堂攻读生态学著作的人要多得多。因此,森林旅游是游客接受环境教育的好课堂,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好老师。尤其是对于越来越多地出生、成长于城镇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讲,森林旅游可以使他们获得关于植物、动物、生态、文化和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直观知识,特别是有助于使他们理解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出路在于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4参考文献 

[1] 徐高福,钱小娟,胡奕锋.浅议森林文化与森林公园建设[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61-163. 

[2] 文红,戴美琪.论中国森林旅游的历史文化特征[j].求索,2004(12):159-161. 

[3] 赵树利.简议森林旅游与生态文化[j].华夏文化,2004(4):6. 

[4] 文红.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文脉分析[j].民族论坛,2007(6):15-17. 

[5] 胡坚强,张佩成,梅

艳.论我国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2):194-197. 

[6] 王柳云.森林旅游文化简论[j].林业经济问题,2001(5):99-101. 

旅游资源最本质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旅游业 循环经济体系 构建 实施

循环经济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论述生态经济时提出的。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当前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同样,我国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大力推行和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具体就旅游业而言,循环经济的理论思想非常切合旅游的实践属性和发展要求,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我国旅游业、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1.旅游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ing)”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1,2]。旅游业的发展是建立在良好的旅游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的,我们应充分协调旅游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合理循环利用和保护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旅游循环经济就是运用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基本规律指导旅游业健康运转的一种经济活动,按“3R”原则要求人们在旅游生产和消费领域都能做到物尽其用,把旅游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危害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甚至不给环境造成危害。

2.我国旅游经济发展面临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由于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加之国民生态意识较薄弱,人口众多,生态道德尚未形成普遍的社会风尚,旅游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环境既是旅游景观赖以生存的基础,又是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如在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垃圾随处可见;在云南省,50多个高原湖泊如高原明珠璀璨夺目,湖泊周围都是风景优美的地方,但大量旅游者到来后,往日清澈的湖面上,飘着各种各样的固体垃圾和机动船穿梭往来留下的油污。此外,旅游业带来的对野生动物和植物的破坏、人文景观的破坏和造成的森林火灾等也十分严重。云南丽江古城历史悠久,是一座家家垂柳、户户流水的文化名城。现在,户户流水已经没有往日那般清澈,污物随处可见,游人多了,不少生活废水排入这些流水,已经出现富营养化的迹象。如果不认真加以保护,丽江就有可能失去原有美丽。值得注意的则是有些人为的破坏,并非有意的人为破坏,而是客观上的人为破坏。旅游活动的开展,大量游客的涌入,加快了名胜古迹自然风化和磨损的速度,导致古迹的损坏和衰败。旅游者的乱刻乱画更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我国著名的敦煌石窟,随着近年大量游客进入石窟,人们呼出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改变了石窟内的大气环境,加速了雕塑、壁画的变质。有些山地旅游景点,大量游客的践踏使土壤板结,影响树木生长;游人爬山登踏、挖掘土石,破坏了自然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稳定落叶和腐殖层,造成水土流失,使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对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并不完全是由旅游者造成的。还有一类人为破坏往往是当地人甚至是由旅游企业造成的,这类人为破坏比旅游者造成的问题更严重。

3.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

旅游循环经济是将旅游业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考虑,实现旅游经济数量的增长和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协调相一致;实现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要有一个基础性的体系框架作支撑,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旅游业的各个相关层面。在实践中,旅游循环经济存在三个层面:第一是企业层面,即旅游企业内部的微观循环;第二是区域层面,即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中观循环;第三是社会层面,即旅游经济子系统与其他社会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宏观循环[3]。

3.1企业层面

企业层面的微观循环指旅游企业内部部分或全部要素的循环利用,这些要素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物质和能源。一个独立的旅游企业很难具备全部的物质、资源都能闭环流动的条件,因此企业层面的微观循环主要关注的是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旅游产品生产和服务中旅游资源、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使部分要素得到循环利用,尽量回收使用废弃物,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

3.2区域层面

区域层面的循环是指物质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循环利用。在单个旅游企业内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无法消解的部分废弃物和副产品,需要从企业外区组织物料循环。同时,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和许多产业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如与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可能的耦合方式为观光农业、农家乐、观光休闲果园、森林公园、水库观光休闲、渔家乐、观光牧场、畜牧产品购物,与加工业、制造业的耦合表现形态为加工(制造)场所参观、购物等。在某一区域内,当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生耦合关系后,就可能出现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分解者企业,形成代谢和共生关系,通过建立众多的物质循环链和循环网等,基本可以实现整个体系向外系统的零排放,实现物质、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系统开发、持续利用。

3.3社会层面

建立循环社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旅游业是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涉及行业多、部门广,社会层面的宏观循环是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层面的宏观循环以基础设施体系的生态化为基础,以政策法规、科学技术、公众参与为保障,构建包括品旅游业在内的生态服务业、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的产业循环体系,构建高效率的流转系统,实现整个生产、销售和消费、使用及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再利用。与企业和区域层面循环不同的是,这一层面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旅游循环经济系统,出现了政策法规体系、科技研发体系、教育培训体系、认证评估体系、绿色消费体系、废弃物综合处理体系、产业循环体系,因此物质和能量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目前,社会层面的宏观循环的主要表现形态为生态旅游城市(县、区)等。

4.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具体实施措施

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走旅游循环经济之路,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全面认真地做好各项工作。

4.1实现旅游循环经济的法律举措

将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保障旅游循环经济的顺利运行,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绿色”法规体系[4]。该体系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绿色环境法规,包括绿色资源、绿色产权、绿色市场、绿色产业、绿色技术法规等;二是绿色规范法规,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贸易、绿色包装、绿色回收法规等。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旅游法规范旅游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相应的其他法律条文与一些部门性和地方性的规章制度来调整,其中与旅游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规范更少,应尽快建立、完善与旅游循环经济相关的法规体系。

4.2实现旅游循环经济的经济举措

政府应通过制定税收、投融资、奖励金等方面的政策引导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税收方面,政府对采用清洁生产、治理污染、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旅游企业,可根据规模制定合理的减免税、退税及其他税收优惠政策。投融资方面,保护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培育旅游人才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应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出台一系列鼓励旅游业投资的税收、价格、外汇和建设用地等优惠政策,优先安排对符合旅游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项目的贷款,鼓励旅游先进技术的投资。奖励金方面,政府对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领域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奖赏;对于优先使用清洁生产、回收利用、废物处理等先进技术的企业给予资金补助和低息或无息贷款等。排污收费方面,通过执行排污收费制度,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完善收费种类,使排污收费标准与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转费用相协调。

4.3实现旅游循环经济的规划举措

科学的旅游规划可以遏制对旅游资源各自为政的盲目开发,杜绝不顾长远效益的竭泽而渔的愚蠢行为,使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渐进有序、统一和可持续的状态下进行。应一律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一些很好的规划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比如同心圆规划模式:划定旅游区和风景名胜区的范围及其保护地带,按同心圆由里向外划分出不同功能的区带,即核心区、缓冲区和过渡区。核心区不受任何人为干扰、保持原始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是自然保护区的主体;缓冲区在一定程度上可受人为干扰,但仍基本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状态,缓冲带内可以允许少量的定居点,并能从事一定的但受严格限制的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活动,如物种人工繁殖等;过渡区是自然保护区与非自然保护区之间的过渡带。在过渡区内,可以从事一定的资源开发与生态旅游等活动。此外,自然生态环境的监测、垃圾和污水的处理、文物古迹的修复及保存、特殊及专项旅游资源的维护等措施和方法都要进行规划。

4.4实现旅游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举措

旅游循环经济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机制的引导下需要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首先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及各种文学艺术等多种宣传渠道,引导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加强舆论监督;深入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村镇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形成全民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其次是将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的科学原理及其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联系等基础知识列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教育,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最终增强全社会的循环经济法制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使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尊重科学、善用生态规律发展循环经济的好风尚。

4.5实现旅游循环经济的科技举措

基于对旅游循环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分析,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旅游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是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些循环经济技术主要是环境友好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具体包括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再循环技术等。

4.5.1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技术

减量化是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最重要和最本质的原则,它要求减少进入旅游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即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满足既定的生产或消费需求,在旅游经济活动的源头就做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及经营阶段,都要遵循减量化原则,对旅游开发中的土地、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等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等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为了实现资源需求的减量化,应积极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减少进入旅游生产与消费及旅游区开发建设过程的物质量,改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在旅游商品方面,应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原料,具体体现在商品的体积小型化和轻量化,采用当地可再生原料,采用基于当地文化传统的制造及包装工艺。例如云南大理白族扎染工艺的主要染料来自板蓝根,体现了绿色制造的原则;傣族的竹筒饭、竹筒酒用竹子做器皿,体现了绿色包装的原则。在旅游交通方面,设计人力交通方式,如自行车、三轮车、轿子等;设计畜力交通方式,如马匹、大象、毛驴、牛车等骑乘;使用以清洁能源如电太阳能驱动的车辆等。在能源管理方面,开发使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地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等,可大大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耗费。如云南等地旅游区采用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5],青藏铁路格拉段铁路太阳能辅助供电系统可为列车动力、照明灯提供电能,首都博物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量可满足馆内部分日常照明需求及安全设施的不间断用电需求[6]。青海西宁塔尔寺旅游区利用地热为5000m2的宾馆、10000m2的度假村及游泳池和理疗中心供热,节省了大量的费用[7],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南宫村采取梯级利用技术对地热水中的热资源、水资源及矿物资源合理利用,建成了南宫世界地热博览园、特种水产养殖中心、温泉垂钓中心、温泉水世界和温泉种植采摘基地。深圳东部华侨城利用风力发电提供电能,广东南澳风力发电场游览区是亚洲第一大海岛风电场,共安装来自国际最先进的自动风力机111台,蔚为壮观的风车阵耸立在南澳岛山巅,成为一处集观光、游览、科教于一体的高科技环保生态型旅游区。

4.5.2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再利用技术

再利用技术是指尽可能多次、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现有的产品和资源,目的是提高产品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其可以多次使用。例如在旅游区的规划开发阶段,再利用原则要求考虑到产品修复的简便性和易于升级换代,充分利用生态设计原则,增加景区旅游产品的使用时间。例如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广东省中山市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一个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粤东造船厂,不是被彻底拆掉和推平用于地产开发,而是利用现有榕树、厂房和机器设计成一个开放的市民休闲场所。再利用技术还要求物品要尽可能地变一次性使用为多次使用或调剂使用,缩小一次性用品的适用范围,减少用量,不要轻易丢弃,尽量利用废弃的原有材料服务新的功能,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如使用可充电电池、布制手提袋、灌装瓶等。

4.5.3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再循环技术

再循环技术主要应用于终端控制,目的是使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通过资源化的手段,将其再加工为可重新使用的原材料或产品,并使其重新返回到生产和消费领域。资源化通常包括原级资源化和次级资源化。原级资源化是指废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次级资源化是指废物资源化后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8]。循环经济提倡将废物原级资源化和次级资源化相结合,充分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例如游泳、洗浴污水可用于冲厕、冲地,污染较严重的水进行处理降低污染,经过处理后的水可作为中水回用。固体废物进行分类管理,确定哪些是可降解的,哪些是不可降解的,哪些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实施“分类―回收―处置―资源化”的方式。旅游区内的垃圾、落叶、残枝、杂草、人畜粪便、旅游饭店的生活垃圾、旅游餐饮企业的残余食品、剩饭菜等都可作为原料产生沼气,沼气可供照明,也可做燃料,还可用来取暖发电。沼气技术既处理了生活垃圾又节约了能源,降低了开支,而且原料丰富,技术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总之,走循环经济之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旅游循环经济制度建设是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应积极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促进旅游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协调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不同层面上将旅游开发、经营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形成旅游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建立、完善旅游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经济政策体系、规划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等,是保障旅游循环经济顺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杨敏,李庆雷,张晓辉,李琼.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2):48~50.

[2]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李庆雷,明庆忠.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J].社会科学家,2007,(5):130-132.

[4]王晓蓉,耿宝江.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探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96-98.

[5]侯海涛,陈日文,明庆忠.“6R”原则在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6):49-52.

[6]朱菲,李庆雷,明庆忠.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8):722-724.

旅游资源最本质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慢旅游 旅游目的地建设 历史街区 城市记忆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235-03

Abstract:As a new model of traveling, slow tourism has higher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the tourism destination in Qingdao and it proposes concrete paths and safeguard measure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s in the view of slow tourism.

Key Words:Slow Travel;Tourist Destination;Historic District;Memories of City

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带动了物质与信息的快速流动,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快餐”式的生活模式已经完全渗入到每一个都市人的心中,为了追求速度与效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但是这种快餐式的生活模式给社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于是慢城以及慢旅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慢旅游就是人们走马观花式旅游的一种重新审视,人们开始思考旅游的意义与价值,改变那种比较传统的旅游模式。

1 青岛市旅游目的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既有老城区别具韵味的欧陆风情,又有新城区大气磅礴的都市风貌;青岛是“山、海、城”完美结合的城市,山在海边,海在城边,城依山势,海映山色,一派“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醉人风光。每年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游览观光。但是在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下主要是从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几个方面论述其问题。

1.1 城市旅游一日游占主导,游客未能深入体验

现如今背包游、休闲度假游等自由行成为旅游者旅游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许多外在条件的限制这种旅游方式还不是大部分人的选择,更多的人为了减少风险,还是会选择报旅行社出来旅游。无论是自由行还是团体游普遍都存在一种问题,就是旅游的步伐很快,不能进行深入体验。慢城提倡的是这样一种行为方式:放慢脚步,敬畏自然,遵循传统,倾向与精神追求。而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最具特色的地方,也就是这个城市的品牌。青岛市历史文化街区较多,街区历史文化较丰富,但是开发时往往定位单一,缺乏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街区文化元素梳理不清,导致特色不明显,定位不清晰。如,旅游者在参观浏览整个街区后并不能留下深刻印象,不能区别于在别的城市浏览过的其他相似街区。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还导致街区历史越来越模糊,只有真正研究街区历史的文化学者或学生才能了解,教育普及面窄,对城市文脉的传承与保护有着负面的影响。

1.2 旅游信息平台建设的不完善

“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进而提高游客满意度,提高青岛市旅游品牌形象,提高青岛旅游产品的口碑,扩大对青岛市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促进青岛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是以提升游客体验、提高满意度为核心目标,该目标的实现可以有力促进青岛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一个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中,游客尤其是散客获取信息的便利程度是衡量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系统的重要指标。目前青岛市旅游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游客与平台交互式沟通尚未建好,一些游客的需求不能有效的满足。

1.3 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

旅游目的地建设是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旅游城镇建设、道路、通讯、环保等多方面的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青岛目前还没有健全的旅游集散中心,很多旅游发达城市和地区纷纷建立了旅游集散中心,游客可以方便在集散中心乘车到达区域内任何旅游景区;游客可以了解区域内各旅游景区的游览线路、门票价格、食宿条件、文化特色等相关信息。旅游目的地旅游环境治理是旅游目的地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青岛的旅游环境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旅游目的地建设需要大量的各类旅游专业人才,但这也是目前青岛市旅游景区和旅游主管部门普遍困扰的问题,各类高素质人才的匮乏严重影响了青岛市旅游的发展。

2 青岛市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新思路

2.1 挖掘文化内涵,梳理文化脉络

对慢游者而言,旅游不再是购买一些纪念品,拍几张照片,而是要带回来一些故事[1]。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说到底,旅游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旅游的过程中就要不断地感受与自身文化不一样的文化。青岛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宗教文化与工业文化。将其整合起来建设青岛的文化品牌标识。如,滨海休闲游,体验大海的广阔,沙滩的细腻;崂山道教文化游,体验本土宗教的博大精深;欧陆建筑风情游,体验近代青岛的历史沧桑;青岛啤酒博物馆游览,体验青岛啤酒扬名海内外的辉煌……这些不仅需要企业的积极开发与创新,也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

2.2 积极建设智慧旅游平台,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张凌云[2]等认为智慧旅游的本质是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在内的智能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以提升旅游服务,改善旅游体验,创新旅游管理,优化旅游资源利用为目标,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提高旅游行业管理水平,扩大旅游行业规模的现代化工程。智慧旅游基于“跳岛理论”将所有的信息放在一个更强大的信息平台上,形成有效的运营反馈机制,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2.3 快交通与慢交通有机的结合,满足游客自身需求

距离与时间一直是游客出游的两大基本要素,交通的方便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除非这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吸引力大于游客心中的时间机会成本,否则在相同的时间下,游客还是会选择交通比较方便的地区作为自己放松身心的场所。慢旅游就是要求游客能够慢下来体会生活,摒弃自己的日常生活节奏,尝试让自己慢下来[3]。其实是选择“快旅慢游”还是选择“慢旅慢游”,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到达旅游目的地的方式,完全可以根据游客自身的需求。如果游客希望整个旅程都能欣赏美丽的风光并且时间比较充足,那么就可以选择“慢旅慢游”,交通工具火车、汽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游客更倾向于在旅游目的地的享受,那么就可以选择飞机、高铁等比较快捷的交通手段。高铁时代的来临为“快旅慢游”提供了条件,成为沿途城市的旅游发展规划、旅游产品组合、旅游新引力新创造的关键。

2.4 结合慢旅游特征,根据市场需求设计旅游产品

体验性与参与性是慢旅游本质的特征,旅游目的地的活动设计的参与性比较重要[4]。建议有关主管部门整合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协调老城区旅游开发与遗产的关系,规划老城旅游网络,构建以老城为依托的大青岛旅游框架。开辟老城街道游线,巷漫步,体验纯朴民风与古城沧桑,通过视觉、触觉、味觉、听觉,领略建筑构筑之历史美,增长建筑知识,领略海域山丘的自然美,开阔胸怀。由于老城区范围大,遗产多,需要有效的旅游规划组织,设置串联遗产的旅游路线,给予适当标示。无论是历史街区、名人故居还是里院都值得游客流连徜徉,这背后许多的历史故事值得去挖掘。青岛历史街区适宜的空间尺度、浓厚的休闲氛围、非常适合慢旅游,需要游客步行或驻足来切身体会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3 青岛市旅游目的地建设保障措施

慢旅游的发展不仅包括游客可感知的外部体验,并且需要强大的后台作为支撑,整个系统正常运转要靠政府政策的支持、公共基础设施设备的完善以及专业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3.1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在慢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引导经营者、居民和游客参与慢旅游活动,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慢旅游的发展,在重视慢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强慢旅游生态城市的建设,以生态休闲城市建设标准为游客提供慢旅游活动得以开展提供保障。政府支持环境保护建设,鼓励环保科技,政府对于慢城理念的宣传,以及相关意识的普及教育,对政策的执行有事半功倍的效果。2008年奥帆赛、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2015年世界休闲体育大会等一系列的世界性节庆赛事的举办为青岛建成绿色城市,生态城市以及休闲城市奠定了基础。

3.2 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就是发挥旅游的目的地的综合优势,将旅游吸引物作为主要竞争力的现状转变为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竞争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旅游公共交通服务、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公共安全服务、旅游公共环境服务、旅游公共救助服务5个方面。 旅游公共交通服务主要包括专线大巴、公交车以及自行车等公共交通系统;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主要包括旅游交通指示系统、旅游信息知识系统、旅游信息咨询系统、旅游信息类公共读物以及旅游网站等旅游信息的与查询系统;旅游公共安全服务主要包括旅游卫生防疫、旅游食品安全、旅游公共秩序维护和旅游消防安全以及特种旅游项目安全等。旅游公共环境服务主要包括旅游区环境卫生管理、旅游区环境质量监测服务以及旅游公共卫生间建设管理等。旅游公共救助服务主要包括旅游安全救助、旅游服务质量救助以及旅游行程救助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虽然不是吸引游客来此的关键因素,但是其在游客的旅游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作保障,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游客的体验值。

3.3 优化旅游人力资源培养体系

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而旅游是一种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尤其缺乏高端管理人才。建立旅游职业培训时效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增强实务操作能力。鼓励旅游企业通过委托高等院校培训、赴国(境)外参加短期培训等方式,提高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的能力与水平;积极支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院校与市劳动就业保障部门、旅游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健全旅游专业的学历教育、在职培训、职业技能考证培训体系。支持从国内外公开招聘有管理经验、有较强旅游策划能力的经理人才。完善旅游人才资格认证管理办法,逐步形成旅游专业技术人才的科学管理、评估认证机制和专业人员聘用体系。通过专题培训、研修、考察、挂职等方式,大力培养熟悉旅游专业发展规律的党政人才。

参考文献

[1] Ralf Buckley. Tourism Under Climate Change:Will Slow Travel Supersede Short Breaks[J].A journal of the Human N,2011(2):328-331.

[2] 张凌云,黎j,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5):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