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厌学心理教育

青少年厌学心理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少年厌学心理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青少年厌学心理教育

青少年厌学心理教育范文第1篇

近年来,多方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儿童存在多方面的的心理问题,以十七岁为分界点,平均人数超过三千万。其中,有五成以上的青少年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情绪极端、忧郁等状态。且在三千万青少年儿童中,患有心理问题疾病的最小年龄为八岁。另外,据调查结果表明:因厌学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总人数高达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左右,根据厌学问题而衍生出的逃课、打架、作弊等现象极为突出。笔者也曾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网络问卷等调查方式进行调查搜集,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与处理,结果也多是焦虑、忧郁、情绪极端化等现象。因此,根据以上数据总结得出,我国青少年儿童问题比较突出,形势不容乐观。学校及社会只有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才能够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具体措施

(1)教师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基础的心理教育知识。首先,教师自身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够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前提,便是要求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心理教育知识,使之能够做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教育引导。(2)学校应打造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校打造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其一,便是要搞好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教师进行课堂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生与老师间只有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与老师间加强交流,能够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其二便是对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学校应定期定时增加更换体育器械,定期美化体育课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有兴趣学习。(3)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突出情感教育。教师们应在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加强对学生的重视和指导,应和学生多加沟通与交流,鼓励学生多问,增加其互动性,增进共同的情感基础。同时,适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好现代体育操场及多种多媒体设备,以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将课内的活动纳入到课外体育的时间范围内,让学生们在课外时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体育锻炼能力,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4)对症下药。体育教学的知识构架虽然相当庞大,但知识与知识之间往往存在许多共通之处。在进行体育课外活动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适合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并应顾及到学生与学生间在心理素质上所存在的差别,依教材内容与学生本身来制定教学进程。同时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训练,自己揣摩其中的不足之处,从而能够加强学生的自身组织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等。同时又在学生的心理方面上,创造了一个剖析自己、彼此交流、公平竞争、巩固知识的理想场所,可以使学生得到帮助和提高。总而言之,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是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的最佳途径。

3结语

青少年厌学心理教育范文第2篇

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不少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因此,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

1 影响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实施的客观原因

1.1育界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虽然新课程实施以来,这一现状有所改观,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教育工作者没有认识到学生具备良好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及适应能力对其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把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笼统地认为是学生的品德问题,没有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妥善地治疗来解决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扰。

1.2应试教育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进程:当前教育市场化倾向加剧,校际间竞争愈演愈烈, 升学率成为竞争获胜的法宝。在这个背景下,学校把升学指标分解到教师,教师再分解到学生来提高升学率。于是,无边无际的题海,没完没了的考试,胆颤心惊的排名,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只有少数学生在获得高分时才有那“开心一刻”,更多的学生在漫长的学习中得到的往往是失败消极的心理体验,他们整日惴惴不安,心事重重。加上学校集体活动少,学生之间缺少沟通,学生其他能力得不到表现。于是,厌学、孤独、焦虑、嫉妒等不良心理像野草一样滋生、蔓延。

1.3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在家庭教育方式中,溺爱娇惯、专制粗暴、放任自流等都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的原因。在家里,父母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衣食住行,而对子女的思想变化、心理状况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等少有关心,相互之间缺乏应有的理解和沟通。

1.4学校教育与社会氛围之间的不和谐带来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生活方式以及诚信缺失、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单纯依赖学校教育是不现实的,职能部门必需呼吁社会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1]

2.1让家庭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长期性的特点,家庭需要与学校积极配合,家长不只担负传统意义上的养育职责,更要担负起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2.1.1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

2.1.2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为孩子提供幸福和睦的成长环境。

2.1.3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做孩子的好朋友。

2.1.4采取正确的养育方式,培养孩子健全人格。

2.2让学校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2.1形成有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学校氛围。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和谐的师生关系、团结互助的学生群体、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2.2.2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2.3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心理教育与监控机制。目前,虽然许多中学已经建立起心理咨询室,但明显存在着心理教师专业化水平不够、大部分中学心理咨询老师由政教干事担任,心理教育目标德育化和缺乏系统性、心理咨询室使用率低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可以采取具体措施对心理教育与监控机制补充完善。

2.2.4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班主任应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向学生传授有关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感教育、意志锻炼、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心理卫生知识。

2.3让社会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大环境。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良风气不断出现,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舆论的不良导向等都给尚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心灵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大环境,是社会应尽的责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3.1国家要制定一系列保护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会危害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并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加强影视、报刊、网络等传播媒体和娱乐场所的管理和监督,给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

2.3.2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应尽快编撰专门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并列入课程表,专业教师上心理健康课,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2.3.3努力改善社会大环境,给予学生正面的社会激励与舆论导向,树立可供其学习的优秀榜样。呼吁全社会提高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2.3.4积极净化社区环境。学生居住的社区也是他们成长的重要环境,社区应努力以建立和谐型、学习型社区为目标,清理社区环境,净化社区风气,还未成年人一个洁净的成长空间。

青少年厌学心理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特点;对策

如今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良莠不齐,在我看来青少年也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要。

进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们似乎都会感觉到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变化,尤其是在升学以后,周围的环境变化,学习的压力和人际关系的改变会让青少年们产生一系列的情绪问题,进入青春期后有些青少年会感到孤独、寂寞,最后以至于闭门不出。

在这一时期内,青少年们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变化尤为突出:

一是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独立意识增强。

进入青春期以后,与身体迅速发育相比,心理发展还很滞后。这种矛盾给初中学生带来了苦恼,从而让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面临着冲击和矛盾。而自我意识的发展又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2.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业绩。3.十分关注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有些同学在进入青春期以后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其他同学出现明显的差别,学习的压力也让自身感到很苦恼,最后以至于闭门不出,这些都反映了同学们在青春期内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是情绪变化的特点。1、是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在这一时期内青少年遇到挫折和对抗很容易爆发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在父母面前。在青春期的时候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和父母产生争执,在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们可能因为生活和学习上的事情产生情绪波动,让他们感到孤独和消极。如果消极情绪转化为心境,则会使他们长期处在焦虑的情绪背景之中。所以在这一时期内,父母一定要体谅孩子们的情绪状态,体谅他们的困境,要慢慢引导他们渡过难关。2、是青春期的躁动。那么这一时期随着第二性征和的发展,出现性好奇和接近异性的愿望。如果在如异性的关系中某种行为受到指责和非议,青少年会经受压力,在家庭关系中也常因为此事发生矛盾和冲突。

三是人际关系的变化。1、与同伴的关系。小学时期的同伴关系是团伙现象,变现为多个儿童在一起交往和游戏。进入青春期以后交友范围则开始缩小,需要有一个能倾诉烦恼并且保守秘密的地方。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随着性意识的觉醒,开始对对方产生兴趣,但是一般都不将对对方的情感表露出来。2、与父母的关系。青春期的儿童通过反抗走向自主自立,进入初中以后对父母的反抗情绪增加,也不再以父母为榜样,看到父母的缺点也越来越多,与父母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张。3、与教师关系的变化。在小学儿童的心中,教师还占有权威的地位。但是到了初中阶段,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他们开始对老师评头论足,对自己不喜欢的老师所教授的科目也持有排斥的态度。

除此以外还有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暴力倾向、早恋等问题。那么针对以上变化和问题我认为可以采用如下对策进行干预:

1、要增强青少年的抗压能力。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和困难,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压力和困难时,我们就是要勇往直前,克服这些生活的难事,多锻炼自己的意志和精神品格。

2、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因势利导,悉心引导青少年的成长。在面对青少年的一些情绪和早恋问题时,家长一定耐心引导,不要给他们施加额外的压力,在处理一些家庭问题上要考虑他们现阶段的特点再进行适当和合乎他们身心发展的教育,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3、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也应当多注重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青少年们对自己现阶段的情况进行正确的认知,从而能让他们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也能更好的把握。

总之,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因此不仅是教育工作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要加强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视,使他们能真正成长起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刘志芳.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家―校整合教育[J].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5(01)

[2].个人成长与自我构念:一个团体心理教育课程对中国青少年自我构念的影响[D]. 复旦大学 2011

[3]叶秀秀,牛欣欣. 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原因及干预对策探析[J]. 现代交际. 2015(07)

青少年厌学心理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能力培养、德育

首先,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社会对物理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者不应只是信息的被动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时期,这个时候的学生身心智力均在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只是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要渗透德育,潜移默化使学生人格、素质得到培养和完整,引导学生身心智力健康发展。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还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灌输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使德育在教学中充分渗透。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在发育阶段,思维能力已经开始超出了只感知具体事物能力,表现出了抽象思维能力,即从具体运算逐渐过渡到形式运算。在整个青少年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处于绝对优势,学生开始能独立思考,并有逐渐有自己的思想,这个时候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好时机。但这个时候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化还未完成,处于发展阶段,初二年级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是思维发展的转折点,容易引起学生的成绩分化,影响学生道德思想的转变。因此,这个时期的教育是相当重要的,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对学生素质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育与教学的相渗透相结合是必然的。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青少年辩证思维发展的不完善容易影响他们看问题的态度方法,影响他们的思维全面性。这个时期青少年看问题存在片面性,只能局部的去思考问题,遇到事物只考虑表面现象,忽视了其内在本质。学生虽然开始有独立思考能力,但由于存在片面思维,并且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于是也呈现出了批判性,经常会不满意师长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喜欢自己探究,摸索现象的规律,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呈现出来,并且这个时期的学生喜欢和人争论,尽管存在盲目性,但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好时期。

学生在小学升入初中后,由于身心的发展与成熟,对学习态度也有很大转变,学生在这个阶段好奇心较强,对事物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是重要的,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但这个时期的学生因为容易产生叛逆心理,从而也就容易有厌学情绪,并且,中学生在初二阶段,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对学习的兴趣难以持久稳定,并且会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喜爱科目,忽视其他科目,从而导致产生偏科现象。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态度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到雪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有人将学习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远大的、与社会实际意义相联系的,如争当社会先进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类是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如想取得好成绩,考入好学校,有较浓学习兴趣等。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动机偏向于第二类,只有随着认识的深化第一种学习动机才会逐渐发展起来。

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态度的两个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兴趣、动机、态度的循环,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最后,新的时代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有新的要求,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也要求教师要顺应时代的步伐,素质教育是一种深刻的教育哲学理念,一种进步的教育价值取向,它体现了时展的特征,也顺应了世界文化的整体走势。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始终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探究,引导学生学习研究,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教学的核心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渗透德育的教学理念应当成为新时代教学的主流思想。教学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创新能力、提问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生思维,将德育渗透于教学当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愫、健全的人格、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新课程物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2]林崇德,李庆安.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J].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一期

[3]周晓军.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探究[J].载物理教学讨论第24卷2006年第七期(上半月)

[4]刘炳升、仲扣庄.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技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青少年厌学心理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因素;策略

在高中教育教学阶段,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1.客观因素

首先,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教育方式不当、家庭变迁以及出现意外事件等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对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行为异常。其次,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也很大。例如,校风学风不正、学业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整,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2.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本体因素。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和个性三种因素。具体说来,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根据教育部统计表明,“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此外,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问题、挫折适应问题等也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教师具备健康的心理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

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不但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心理健康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政治教师必须使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以良好的心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使自己能够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有效地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逐步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政治学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稳定的心理素质、崭新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

2.结合地情、校情、生情、科情开展教学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缺乏主动性,加上政治课不是主科,思想认识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偏差,认为政治课太抽象和过于空洞,从而对学好政治课缺乏兴趣,这就大大地增加了政治课的教学难度。本人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慢慢地改变以往的说理方式,转向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地学生的具体情况,本地学生虽然来自农村的居多,但本地农业资源较好,农民收入水平较高,有不少学生很有经济头脑。面对这种情况,我在高一经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讲到“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容时,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效益,学生反应相当强烈,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在讲到“市场交易原则”时,则和学生讨论如何才能把生意做好,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讲“诚信”的重要性。总之,只要结合地情、校情、生情、科情,努力探索,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最终真正学好、用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