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景点与旅游资源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环境保护与旅游业的关系分析
从基础定义的角度来看,旅游业为第三产业,主要指的是集旅游景点、旅游景区、饭店和旅行社等主体为一体的综合性行业的统称。旅游业、环境二者相互影响和作用,资源导向是旅游业最显著的特征,旅游资源依托于生态环境,如果无法保障生态环境的质量,必然也会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干扰。就旅游景点的历史发展状况来看,其运行效果、吸引力强弱及景点质量均与环境保护工作质量直接相关。所以要想实现旅游业的稳步发展,必须要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工作,改善环境质量,为旅游业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提高环境保护工作质量一方面可以促进景区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居住环境,另一方面还能够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1.自然生态层面下的旅游资源环境问题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旅游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首先,水资源污染现象严重,水资源短缺成为一项严峻的问题。国内当前缺乏科学的水资源开发方案,存在严重开发不当的状况,恶化了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一些含有水景的景区数量逐渐减少,使旅游生活用水的可利用量也明显降低。此外,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水资源污染现象,在旅游景区中很多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肆意排放,使大量旅游水资源被污染。
其次,部分旅游地区中存在水土流失的状况,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只关注利益的最大化,并没有注重对植被和地形地貌的保护,致使原有的地貌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土流失问题日益加剧。旅游景区的宾馆、水库、公路等周边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非常严峻,不仅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也给景区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然后,近年来旅游景区大气污染问题也逐渐被提升议程,同其它环境污染问题不同,大气污染可能会出现跨区域蔓延的状况,影响范围较大,对旅游业造成影响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大气污染主要体现在气候改变、酸雨及粉尘污染三个方面,人们排放的有毒气体对臭氧层造成极大的破坏,气候温度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海平面也逐渐升高,甚至一些海边旅游景点面临湮没的危险。大气污染物还会通过酸雨的形式对水资源、土地造成污染,长期还会导致景点建筑文物被严重腐蚀和损坏。这与气候和酸雨两大环境污染不同,粉尘污染的危害在于降低旅游资源的整体质量,使粉尘颗粒在空气中进行传播,对旅游者的观赏体验造成极大的干扰。
之后,作为旅游环境问题的一种特殊表现,生物旅游资源的降低也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虽然我国在生物旅游资源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然而因为人们缺乏正确的开发和保护理念,未将生物资源保护工作落实到实处,导致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生物旅游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很多珍贵生物的种类快速减少,濒临灭绝,观赏性较强的植物数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森林资源明显减少,我国当前的森林覆盖率比全国水平要低,人们肆意的砍伐和占用林地面积,净化空气的树木明显不足,影响了旅游质量。
2.人文社会层面下的旅游资源环境问题
旅游资源环境问题在人文社会方面也有着充分的体现,不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首先,旅游景区的很多文物破坏、污染状况非常严重。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多,景区的接客量越来越多,乱写、乱吐痰、乱扔垃圾、违规捕鱼、违规照相等游客不文明的旅游行为都危害了文物古迹。
其次,在一些充满神秘感和少数民族特色风情、文化的旅游景区中,游客并没有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亵渎了当地民俗文化,给当地景区民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些商业人员利用景区民俗文化来赚取利润,使民俗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发生了改变,均严重危害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最后,旅游景点的民族文化艺术逐渐消退,很多艺术文化朝着低俗的方向发展,无法体现出旅游景点的优秀传统文化。旅游景点在向游客销售礼品的过程中,过分重视礼物的外观和新奇性,礼品所蕴含和代表的优秀民族艺术文化根本得不到体现和展示,旅游市场中充斥着大量劣质的产品。
三、实现中国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应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力度,协调处理环境保护工作与旅游业的关系,通过良好和充足的环境资源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中国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如下:
1.基于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基础就是旅游资源的质量,而旅游资源的关键在于环境,只有确保景点环境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价值,提升旅游景观的效益。自然旅游资源是在长期的积累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所以实施旅游景点的保护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制定出健全、完善的自然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按照一定的流程循序渐进的开展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构建出高质量的旅游设施和旅游景点。
应将建设旅游设施与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两项工作整合起来,秉承科学性、计划性的原则和理念,全面贯彻和落实旅游业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制定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旅游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规划制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来开发旅游资源。还应尽量于自然保护区外实施旅游设施建设工作,最大限度的保护自然景观,理性的开发和规划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力度,保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避免出现盲目开发的状况,降低对生态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
2.基于旅游企业经营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在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企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旅游企业必须要认识到自身承担的职责,有效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以发展和动态的视角来开展旅游业务。承运、组织旅游活动的主体就是旅游企业,其在执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时,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一要开拓全新的环保型旅游业务,研发设计出农业、森林及生态等生产环保型的旅游产品,并对旅游目的地进行科学的挑选和设计,以免脆弱的生态地区再次遭受破坏和污染,在确保旅游景点具有较强恢复能力;二要对旅游时间、人数进行科学的管控和限制,对游客的消费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提升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使游客能够自主约束旅游和消费行为;三是增强导游的生态旅游理念和理论知识,将生态环保内容更加有效的传输给广大游客。
作为旅游接待设施的一大主体,旅游饭店在落实旅游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工作中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饭店要将“绿色、生态”作为经营的主要理念。具体对策如下:(1)对饭店生活废旧物品进行分类回收和利用,降低垃圾的排放量,并在旅游饭店内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的设施和清洁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2)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现象,通过有效的节水措施来实现水资源效益的最大化,缓解资源短缺的问题;(3)向游客提供可再生旅游产品,避免使用一次性、污染性较大的产品。
3.基于旅游消费行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游客的消费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保障消费行为的规范化和理性化,才能够有效的推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旅游消费行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如下:(1)明确当地旅游景点的风俗文化,将旅游目的调整为感受民俗文化艺术魅力,遵守当地风俗习惯,在观赏旅游景观的过程中,不要做有损文物的行为;(2)约束自身的旅游和消费行为,将垃圾存放到规定地点,并收集好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避免垃圾对景观环境造成破坏,争做文明旅游者。在收集和处理旅游垃圾的过程中,要按照不同的类型来处理垃圾,对具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进行进一步的使用,优化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感受;(3)游客要减少一次性消费产品的使用,例如: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碗筷等,这些一次性餐具在较长的时间内很难被降解掉,还会对土壤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使用一些可降解的绿色和环保型餐具。游客要主动参与到有益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贡献自身的力量,推动旅游业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均衡发展。
4.基于旅游管理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旅游管理机构和政府部门在实现中国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必须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的主导作用,针对不同地区旅游区的实际状况,制定出配套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并出台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制度。在健全的法规体制的保障下,要基于责任、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来规范和约束旅游资源开发者的行为,严厉的惩治破坏旅游景区环境的行为。
政府机构和旅游管理部门加大对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旅游企业、游客心中,从而使旅游业向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绿色生态化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旅游管理机构和政府部门还要构建一套可行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综合性的分析环境的适应性,创建出全新的生态型旅游区,对旅游区的污水处理、生物保护和地形地貌保护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开发旅游资源时,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适度性的原则,把握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工作的重难点,避免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关键词:宁夏;旅游区域合作;障碍
科研课题:北方民族大学课题(2003Y008)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西北地区由于经济、地域、旅游资源、旅游知名度等因素的影响,旅游发展受到了较大限制。在其他地区逐渐形成区域旅游品牌的压力下,打破行政区划,遵循旅游自身规律,进行旅游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推动宁夏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区域合作涉及较多的利益相关者,并受到自然、历史和旅游规律的影响,必然会面临一些障碍。只有正确认识阻碍宁夏旅游区域合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到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才能有效地推动宁夏旅游区域合作的进展。
一、利益相关者的意识障碍
宁夏旅游区域合作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是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因其自身的立场和利益不同,对区域合作有自己的观点,主要表现是对旅游区域合作的认识不同。
1、对旅游区域合作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旅游是依赖一定的资源特征和旅游规律的,区域合作是旅游规律的内在要求,不能因为行政区划而割裂本来应该相互联系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单一省区由于资源类型、资源分布、资源开发和旅游营销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尤其对宁夏而言,经济实力、旅游品牌和可进入性尚有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宁夏旅游业要面对华东旅游区、东北旅游区、西南旅游区等区域的竞争,就有必要进行旅游区域合作,打造富有特色的西北旅游区。通过与周边的青海、甘肃、内蒙、新疆和陕西等省区的合作,整合周边省区的旅游资源,培育有竞争力的区域旅游品牌,提高宁夏及周边地区的旅游价值和竞争力。
2、对旅游区域合作的可行性认识不足。仅仅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还不能必然推动区域合作的实施,还受到投资资金、智力支持、预期成果和收益分配等可行性因素的制约。宁夏及周边省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并不能很好地支持旅游区域合作;另一方面由于宁夏地处西北,缺乏旅游高级专业人才,在确定和实施旅游区域合作方案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智力和政策支撑。当各利益相关者认为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智力支持,较难取得预期成果时,将会降低他们推动合作的积极性。虽然存在这些不利因素,并不意味着旅游区域合作是不能开展的。因为旅游区域合作具有不同层次,区域合作也不是全面展开的,总是从小范围的初级合作向全面范围的高级合作发展。最初的合作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支持和智力支持,旅游区域合作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进行。
3、对旅游自身规律认识不足。旅游者对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的选择并不是以行政区划为依据,而是以核心旅游景点为依据的。旅游者选择旅游线路,首先寻找的是能对其产生吸引力的核心旅游资源,但是仅仅有这样的核心旅游资源是不够的,还要有能够对核心旅游资源产生增值作用的其他资源。然而,其他旅游资源未必与核心旅游资源在同一个行政区域,由于不同省区的旅游规划和旅游政策不同、对旅游景点的定位不同,致使这些旅游资源在开发特色上难以互补,还可能出现竞争,从而降低了旅游线路的吸引力。所以,以单一省区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各自发展旅游业,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与旅游行为规律相背离的。
4、区域合作的“多赢冲突”。以宁夏为中心的旅游区域合作不仅仅有利于宁夏旅游业,也会推动周边省区旅游业发展,从而形成多赢的局面。但是这种“多赢”也意味着周边省区有“搭便车”行为。既然是利益均沾,就要求多方共同付出,导致宁夏地方政府缺乏积极推动合作的动力。在如此心理的作用下,宁夏及周边省区在旅游合作过程中存在等待心理,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在不能解决投资和收益问题的情况下,很难做出积极而又主动的行为。由于存在“搭便车”行为,多赢利益变成了多赢冲突,成为阻碍宁夏旅游区域合作的重要原因。
二、旅游资源跨度和交通障碍
1、宁夏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跨度较广。旅游线路组合价值的价值主要在于各景点之间的相互补充,良好的组合会提高单个旅游景点的价值。由于西北各省区相对距离比较远,各旅游景点之间的跨度大,这使得旅游景点之间的组合价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另一方面宁夏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不是宁夏及周边地区,而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因为东部旅游资源与西部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增加了西部旅游对东部旅游者的吸引力,致使众多东部旅游者产生去西部旅游的动机。另外,东部经济发达,为旅游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有利于增加在宁夏的旅游消费。但是,东部旅游者到宁夏旅游距离遥远,花费时间多,成本高。西部较大的旅游跨度增加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东部旅游者的吸引力。
2、交通基础建设问题。宁夏及周边省区的交通不够发达,尚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的需要。铁路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都不足,存在交通拥挤、车次少、服务差、速度慢等问题。缺乏高质量的快速旅游列车,并且许多地方都不能直达。这使得铁路作为最便宜的旅游交通方式的优势不能发挥出来。
连接宁夏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最主要方式是汽车,因为汽车的灵活性能够满足旅游团队的需要。更好地完善景点间的公路和省区间高速公路建设,以推动宁夏旅游区域合作,提高旅游质量。如果说公路建设解决了旅游者到宁夏后的旅游问题,那么航线的建设就是解决旅游者如何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移动问题。目前,旅游者从旅游客源地到宁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宁夏的航线航班少、价格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宁夏旅游的可进入性和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三、旅游区域合作的投资问题
1、投资的主体问题。由于旅游区域合作涉及到基础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人力培训、旅游营销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是宁夏及周边省区并没有太多的资金来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以及其他商业资本都可以作为投资主体,但是要处理好投资和收益的关系。从项目的性质来讲,地方政府应担当基础建设和旅游营销等方面的投资主体。基础建设不仅仅有利于旅游业,而是整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旅游营销旨在塑造西部旅游区的形象,并扩大其影响和知名度,受益者是宁夏及周边省区的旅游业。正是因为基础建设和旅游营销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公共产品的性质,所以应该由政府作为投资的主体。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人力资源等应由旅游企业担当投资主体,因为这些项目受益者比较具体,由商业资本承担更加灵活。
2、投资和收益问题。宁夏旅游区域合作的开展,受益的不仅仅是宁夏,周边省区都是受益者,甚至宁夏不一定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宁夏作为投资主体的情况下,其他省区存在“搭便车”行为。投资和收益的权责关系应该明确,应该根据收益情况,积极协调基础建设和旅游营销的投资问题,确定各省区应该承担的投资度。为了调动旅游企业和旅游景点投资的积极性,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应该给予其相应的政策支持,明晰其对投资后产品的权利和义务。
四、旅游产品障碍
旅游产品,是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根本。宁夏旅游的区域合作能否成功,依赖于能否开发出有价值的旅游产品。但是旅游产品的开发涉及到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等多方面的因素。
1、旅游产品的相关性问题。宁夏及周边省区的旅游资源因为相似性而产生一定的竞争关系,致使在考虑宁夏及周边省区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也必须考虑各省区和各旅游企业的个别利益。在进行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各省区仍然要根据自己的区位特点、旅游定位、资源特征、开发历史等相关因素,开发有差异的旅游产品,减小替代性,增加互补性。一方面有利于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个别省区和旅游企业的利益。
2、旅游产品组合的价值问题。有价值的旅游线路设计和旅游产品组合,要在核心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考虑到多样性、舒适型、娱乐性和成本问题。如果过多考虑各省区和个别旅游企业的利益来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而不考虑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必然会降低旅游产品的旅游价值。对西北旅游而言,由于旅游资源跨度大,更需要慎重考虑旅游线路,慎重考虑旅游六要素的各个方面。所以,要根据旅游者的需要和各省区的旅游资源特点确定核心旅游资源以及能够提升其旅游价值的其他资源。
3、旅游产品的成本障碍。对于旅游产品的成本,应重点考虑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健康成本等三个要素,而不能仅仅考虑时间成本。由于宁夏旅游远离其目标市场,并且在宁夏旅游区域内部,各景点之间的跨度比较大,这导致旅游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在旅游交通上,更何况交通建设不足,致使旅游者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交通上,增加了旅游者的疲劳度。
五、地方政府的障碍
1、旅游行政壁垒。地方政府更关注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区的旅游企业会采取相应的支持和保护措施,赋予本地区的旅游企业更宽松的经营环境。宁夏及周边省区都希望在旅游线路设计中将本省区的旅游资源作为核心旅游资源,都希望在共同的对外营销中更多宣传本省区的旅游资源,都希望将优秀的人力资源留在本省区,因此在制定区域旅游合作政策的时候对本省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企业具有相应的倾向性,这将导致旅游区域合作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2、政府主导不足。旅游区域合作的主要推动者应该是地方政府,是旅游主管部门,而不是旅游企业。旅游企业只能从自身经营的需要与周边省区的旅游企业进行局部合作,这种合作是基于商业关系的,不能成为旅游区域合作的推动者。宁夏及周边省区要联合打造西北旅游的形象,扩大西北旅游的知名度,形成区域旅游品牌。但是旅游营销的受益者是多个省区,更需要由政府主导。没有地方政府的推动和主导,旅游区域合作只能在低层次进行。
3、政府旅游发展投资不足。旅游区域合作需要旅游交通、旅游产品、旅游基础建设、旅游营销等多方面进行合作。所有的合作项目都需要资金支持,但是地方政府用于旅游发展的资金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好的合作方案,实施也比较困难,难以达到预期成果。由于预期成果难以取得,旅游主管部门缺乏推动旅游区域合作的动力。
六、旅游区域合作模式障碍
在旅游合作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的利益和关系。如何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如何处理好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是成功进行旅游区域合作所必须考虑的。
1、旅游区域合作的战略问题。旅游区域合作涉及到旅游营销、旅游基础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企业合作、旅游资源共享等多种问题。这些问题所处的层次和主导者都是有区别的,应该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合作。
2、利益相关者的平衡问题。在旅游区域合作中涉及到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与当地旅游主管机构的关系、旅游主管机构与旅游企业的关系、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旅游企业与旅游者的关系等。这些关系都要体现在合作模式中,并在合作模式中得到解决。还要考虑合作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利益、资源保护和资源开发等问题。
一、文献综述
对于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取得了颇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国外研究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研究中,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的评估主要通过成本——收益方法,主要研究的重点是公共项目投资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之间关系协调度方面的研究(John Krutilla,1967),以及为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奠定了开创性的理论基础——舒适性资源的经济价值理论。随着世界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管理以及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资源价值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研究理论成果。Boowker(1999)等人的研究取得了卓越的工作,认为旅游资源设施的使用者需要提供更昂贵的成本,对国家公园项目和资源价值评估的政策也就变得更加合理了;进一步指出如果旅游资源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有必要对旅游资源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估。学者们纷纷地构建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相应的技术方法,主要以旅行费用法(TCM)、愿意调查价值评估方法(CVM)为主,还有一些其他的研究方法,如享乐定价法(HPM)、费用支出法(EM)、效益转移法(BTM)等。
(1)旅行费用法(TCM)。起源于Hotelling的思想,是由Clawson最早提出的,它通常是用来评价不确切的市场价值的旅游资源产品。旅行费用法是基于一个旅游景点的价格来计算景点所花费的旅行成本。在模型中,旅游景点与所行的路途上的距离所带来的成本不同,被看做准入价格,准入价格改变时,旅行者将会发生不同的行为对待变化,这种旅游服务可用于马歇尔需求曲线表示,从中估计其旅游资源价值,即引用消费者剩余来估计旅游资源的价值。
旅行费用法分为两种最基本的模型:地带旅行费用法和个体旅行费用法。地带旅行费用法主要将旅游景点的旅游者按照所处地的地域类型来划分,地理区域特征以及游客的收入、偏好、消费等用于需求函数。个体旅行费用模型主要运用最小二乘回归法来估算,受个人的旅行开支、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影响。现阶段研究技术方法更多的侧重于个体旅行费用模型,它能充分地考虑到旅游资源数据的内在性质,估计出来的结果一般更符合实际情况。
(2)愿意调查价值评估方法(CVM)。又称为条件评估法,该方法最初由Ciriacy—Wantrup提出,Davis将此方法应用于实践,他通过研究缅因州林地宿营、狩猎的娱乐价值为对象,调查狩猎者对鸥的收益价值进行评估;之后应用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两种非使用价值,这种方法被迅速流传。当旅行费用法不能很好地估算一些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那么愿意调查价值评估方法将会取代旅行费用法,逐渐地运用于旅游资源价值、美学效应和经济价值,也是比较成功的方法。愿意调查价值评估方法是衡量非商品经济价值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假设某种旅游资源产品发生变化的前提下,通过直接问卷调查旅游者对某种旅游资源产品愿意支付的成本,或者愿意接受的赔偿损失,不过这都是在旅游者带来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进行的。Venkatchala(2004)通过设计合理的准入费用机制,得出旅游资源环境效益改善增长的经济价值。
(3)费用支出法(EM)。从旅游消费者的层面来估计旅游支出的费用总和作为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它的前提同样是旅游者获得最大效用的基础上进行的。费用支出法一般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总支出法,即旅游者所有费用总支出的价值;二是部分费用,主要包括门票费用、餐饮费、住宿费、交通费等费用;三是区内花费,主要在不同的旅游区内所花费的费用。
费用支出法作为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优点就是评估过程比较容易简单,易操作;其缺点也是相当明显的:它的费用有可能不包括旅游费用的支出;此估计方法还远远不能评价旅游开发初期或者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价值,对旅游资源价值未来预测也是不确定的;仅能估算出旅游者费用的总和,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旅游资源的实际经济价值。
(4)享乐定价法(HPM)。它是基于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商品的属性给予消费者满足这一效用论观点而建立起来的价值评估模型。享乐定价法一般适用于居民住宅附近的公园、森林等旅游场所的价值。居民的住宅价格能说明对附近公园等旅游景点的支付费用,主要通过HPM中的因子调查法对旅游资源的实际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即旅游者对旅游资源的每个要素的评价能够反映旅游者对资源的态度,从而能较为系统地说明旅游资源价值的高低。同样该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该方法在使用时要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往往大量的数据收集是比较困难的。此外,享乐定价法在模型方程的选择中,其多重共线性及分离性还有一定的难度,估算也是比较繁琐的。生态旅游景区的准入费研究方面,Choong Kilee(2002)对韩国5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自然和人文公园的旅游资源价值进行了核算,研究结果得出:所列选的5个国家人文公园资源具有使用和可观赏的保存价值,超出了准入费总额和景区所花费的成本,同时认为,这5个国家公园估计的结果是不相同的,所有有必要根据每个公园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准入费,同样也高于资源的运营成本。Pieter等人(2002)对苏门答腊岛北部的勒塞尔国家公园的“保持景观”、“森林砍伐”、“选择利用”的三种不同的情况下,研究2000—2030年的旅游资源价值,研究结果说明,在三种不同的情况下,勒塞尔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保持”情景下,旅游资源价值最大。
(二)国内学者 国内学者们对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的研究比较迟。根据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并没有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一套理论,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源于国外的研究统计方法对旅游资源价值进行评估。比如李巍、李文军(2003)用改造的旅行费用法研究九寨沟的旅游资源价值。唐大易(2006)运用了CVM方法评估了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同样利用该方法的有贺征兵(2008)、刘敏等人(2008)。陶婷芳、田纪鹏(2009)的研究具有代表性,他们在选取上海“新三城镇”为样本,并且在实地调查的研究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构造逐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10个样本城镇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0个样本城镇的121处旅游资源可分为三个等级,各等级的数量比较均衡,但旅游资源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发现上海市西南地区是旅游资源发展的重点区,是成为上海市旅游业新增长点的有利条件。王尔大等人(2009)运用非线性的OLS、泊松分布和二项式分布等计量模型来研究大连的海星公园的需求函数,并估算出该公园的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得出结论,作为旅游资源考察对象,星海公园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大的经济价值,其每人每天的消费剩余达到119.86~138、91元;若考虑购买力水平,其结果与西方欧美发达国家的平均剩余大致相同,这笔不错的收入能够提高公园的产品质量,以及开发新的旅游项目。
二、旅游资源价值体系构成
旅游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形态,其价值取决于其效用的大小,效用的大小则取决于其稀缺性和是否存在可开发可增值的条件。从旅游资源的价值总构成来看,包含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
(一)旅游资源的利用价值 其利用价值指旅游者在某个景点消费旅游资源时,能够为旅游者带来最大的效用与功能,即旅游景点能为大量的旅游者通过以商品和服务的形式提供福利。旅游资源的利用价值按游客接触程度分为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旅游资源的直接利用价值包含旅游资源的美学欣赏、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内容,能为游客直接提供所需的效用价值;而间接利用价值是支撑直接利用价值的实现条件,即为旅游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旅游资源的非利用价值 它的非利用价值是指人们还没有进行开发的旅游资源,但是在未来时期还有很大潜在价值的旅游资源,可划分为存在价值、选择价值、以及馈赠价值。存在价值指由于旅游资源本身客观存在的,旅游者和管理者对旅游资源的道德价值的评价,以及体现出来的一种支付意愿;而旅游者支付意愿往往是以其存在的价值为基础的。随着现代社会的旅游者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旅游资源的存在价值将会在旅游经济的总价值作用中越来越占主导性地位。选择性价值是旅游者不仅为支付旅游资源的消费而获得直接利用价值,而且还能在未来选择对旅游资源的保留权,以便将来继续消费这种旅游资源,其根本实质就是旅游者对旅游资源的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的估计。馈赠价值指旅游者为了保护旅游资源而自觉意愿的支付成本,这种支付为了保护其后代子孙能够继续享受旅游资源的价值,反映的是价值的道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标准。
(三)旅游资源价值的特点 旅游资源价值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在于它的增值性。虽然旅游资源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覆盖的对象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在一定时间变化是不明显的,旅游资源供给可能存在刚性状态。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享受不断的提高,对旅游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使得现有的旅游资源变得短缺,导致旅游资源的价值就会增大。其次,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物质资源,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所需的 物质资源消耗会越来越大,如森林木材、矿产资源等;而旅游资源在利用开发时,一般不会导致旅游资源减少,反而有可能会增加,因为旅游资源具有消费的权利,这种消费权利是看不见的具体实物,是一种娱乐观光享受的权利。除了在开发旅游资源初期投入一定的设施,诸如修理道路以及旅游资源维护所需要支付的一定成本,但是在实际经营中不会导致旅游资源的减少。因此,旅游资源的管理者为了扩大其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旅游者进行消费,将会最大努力保护旅游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致使旅游资源多样化的发展。
旅游资源价值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潜在的价值很难估计。从宏观方面上看,旅游资源的种类是多、繁、杂等特点,覆盖的内容很多,如名胜大山大川风景区、高科技旅游、民族人文旅游、生态农业旅游、红色旅游、古代建筑物旅游等,这些潜在的价值衡量困难大,不易操作。另一方面,受国家的政策、人们的收入、消费水平以及偏好观念等影响,旅游者的需求波动不稳。从微观方面看,某一具体的旅游资源的环境状况、区位模式、美学欣赏价值、文化价值、经营方式往往都会对旅游者产生影响,也同样致旅游需求的不确定性,引发旅游资源价值估量的不确定性。
三、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体系构建
绝大部分的旅游资源在市场上交易是困难的,其经济价值也难以测定,但是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旅游资源经济价值可以通过旅游产品的成本指标和预期收益指标来估算其实际价值,所以运用成本——收益算法还是比较合理的。
(一)旅游资源的成本指标 它主要包括旅游开发建设成本、环境保护成本、管理成本以及资源稀缺成本等。首先,旅游资源的开发成本不仅包含其本身的开发,还包括利用旅游资源软件方面的建设,有助于一个旅游景点能够成为一个有发展的旅游空间和吸引力,如有旅游成本的规划设计、勘测成本、基础设施成本、土地成本等。第二,由于现代城市的重复建设带来了大量的污染所在,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倾向回归大自然,就必须旅游资源提供清新的空气、透明清澈的水、新鲜的花草树木,当旅游资源管理者能提供这些自然景区时,而游客在进行旅游活动时和旅游开发建设时,可能对美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就需要通过货币形式的补偿。也要清楚地看到,在旅游资源的活动中,要做到“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实行UPP(利用支付原则),使得生态环境价值得以补偿。第三,旅游资源管理成本是旅游经营者提高收益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包括管理人员的体力和脑力成本、旅游营销信息成本、培训成本等。第四,对于旅游资源的稀缺成本来说,可以表示资源再生前放弃的未来消费成本,取决于旅游资源开发过程所投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大小。最后,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维护中还会带来一定的税收成本,在旅游管理者取得一定的收益时,需要向政府缴纳一定的税收。
(二)旅游资源的收益指标 旅游资源的收益指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价值估计:一是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的收益估计;二是已开发的旅游资源价值估计,以及在未来时期的经济效益的价值估计。现有开发的旅游资源经济效益价值估计,主要包括年均收益、旅游者的接待数量、旅游者的人均消费量等指标。
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的预期收益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旅游人数的市场预测,可以用下面的模型来预测
本文在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估的基础上,来探究旅游资源的非经济价值的评估体系。旅游资源的非经济价值的评估主要从旅游资源本身的条件、地理环境条件、市场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评估。其一,旅游资源本身条件评估是旅游资源的非经济价值评估的核心地位。其二,旅游资源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在未来时期的收益大小,同样也关系到旅游资源项目开发的可行性。其三,旅游资源开发的项目必须要以一定的客源数量为导向,旅游者数量的减少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规模性的开发,也关系到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其四,要广泛综合地考察和论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条件,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可行性的科学依据。
四、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分析
本文选取洛阳市的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因为洛阳市作为河南省的重要城市,又是文化古都,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种多样,旅游业相对发达,具备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的特征。本文根据洛阳市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和地理位置的选择性,并参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试行)》,把洛阳市的旅游资源分为7大类,通过运用专家征询方法计算每个旅游资源类型的评价结果,为洛阳市重点发展哪类旅游资源提供了科学的标准。见表1:
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每一个旅游景点进行综合性评价,求出综合得分,再进行综合排序,并根据得分的顺序从大到小分别赋予值8、6、4、2、1,再通过层次分析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最后,根据以上的两个步骤,得出洛阳市具有开发旅游资源的条件,可以进行旅游功能的划分,再进行洛阳市旅游资源市场的评价,求出各指标的权重,以及洛阳市的几个功能区的得分分别为:东部游览区96、中心城市游览区92、南部游览区90、北部游览区84。见表2:
五、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政策建议
(1)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自然环境建设。积极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观念意识,把经济发展同环境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要把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坚决反对以牺牲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加快高速公路、城市地铁、机场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统一的便捷的交通网络平台,实现区域间旅游资源的连接。
(2)建立市场品牌信息共享。一是打破旅游资源的经济障碍,实现旅游要素的充分流动,加强旅游高端人才的教育与培训,打造统一的旅游文化品牌,因地制宜制定旅游资源的规划、投资,引导旅游信息平台的公开透明,提升其共享度。二是成立专门的旅游管理机构,大力倡导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参与国内外举行的旅游展览会等,开发与旅游相关的专项产品,加强区域旅游机构的合作等。三是旅游业是一个服务性的产业,是否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它的评价程度与满意度,这要求旅游管理人员向消费者提供及时的旅游管理信息,须加强旅游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因为电子商务具有跨时空的便利性、低成本、传播广泛等特性,很快地融入国际旅游业中,为旅游产业注入新的动力。
(3)加强旅游企业集团化的发展,可以降低旅游企业的内部交易费用,同时可以增加市场垄断力量的份额。我国旅游企业集团的发展经过了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些品牌企业,如青旅、国旅等,这些集团化有利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优化与整合,使得集团化资源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抵抗风险能力增强,也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增强旅游业的产业优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4)建立旅游企业的战略联盟,可实现旅游资源的一体化经营,形成设计、开发、服务等一体化相关产业,进而提升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体系的建设,使我国的旅游业真正具有上规模、成体系、出品牌的特征,实现良好的品牌共享格局。
参考文献:
[1]贾慧敏:《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旅游资源评价》,《科技和产业》2009年第3期。
[2]王孝德:《三峡黄金旅游带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模式研究》,西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3]黄国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三峡库区旅游资源评价》,《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11期。
[4]赵玉宗、张玉香:《城郊旅游开发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5]陶婷芳、田纪鹏:《特大城市换成游憩带理论与实证研究》,《财经研究》2009年第7期。
[6]王兆峰:《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经济管理》2009年第8期。
关键词 河洛文化 外宣资料 日译 网站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9.089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Japanese Translation of Heluo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Publicity Website
WANG Ruiyi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23)
Abstract Heluo culture is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attracting numerous tourists at home and abroad to visit.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foreign tourists, foreign propaganda work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he status of Heluo culture tourist resources website, is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Firstly, it analyzes the overview of Heluo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ourism resources. The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Heluo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propaganda website on translation status, Heluo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individual representative classic, for example, found problems such as website construction, website promotion content,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websites, finally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Heluo culture; publicity materials; Japanese translation; website
1 河洛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河洛文化系河洛地区的古今地域文化,其历史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以都城洛阳为中心培育起来的河洛文化,不仅是中原文化的中心,而且是当时中国主流文化的代表。河洛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品质高、数量多,底蕴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所在。遗留至今的地上文化遗产有洛阳龙门石窟、释原祖庭白马寺、关林、禅宗少林寺等。还有“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北国水乡重渡沟、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龙峪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伏牛山等自然风景名胜地,可以说河洛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圣地。
2 河洛文化旅游资源外宣网站日译现状
2.1 外宣网站的重要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媒体影响力日益扩大,借助互联网进行宣传成了对外宣传的一种快速有效而备受青睐的方法。网络因其快捷、高效等优势也逐渐成为外宣的重要的平台,旅游网站就是大部分游客出行前出行前获取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旅游网站对游客信息收集、出游决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宣网站建设更是吸引外国游客跨国前来旅游的关键环节。
2.2 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没有独立的日文网站和日语网页。经过对各代表性旅游景点的官方网站和各旅游网站的调查,发现大部分的网站没有独立的日文网站或专门的日语网页。例如在对河洛文化旅游资源中的代表性旅游景点的官方网站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在日本知名度很高的白马寺、关林庙、少林寺等知名景点官方网站竟没有日语网页和日文介绍。
除了各旅游景点的官方网站,国家旅游网、河南旅游门户网、河洛文化网、洛阳旅游网等与河洛文化旅游资源宣传相关的旅游网站也是如此。囊括最多内容的国家旅游网的首页语言选项只有中文的简体、繁体和英文选项,没有日文选项;河南旅游门户网虽然有语言选项,但是也只是英语选项打开有英文介绍,日语选项打开就显示错误,这表明该网站的日文宣传页建设根本没有完成,首页的日文选项形同虚设;河洛文化网的首页打开没有语言选项,只有中文的相关景点介绍,没有日语介绍;另外,洛阳旅游网的首页虽然有语言选项,但是出现了跟河南旅游门户网类似的问题,只有英文选项能打开,其他的语言选项如日语根本打不开。
第二,网站日文介绍不全面。除了一些没有独立日语网页的景点外,一些有日文介绍的旅游景点的日文介绍也是不如中文介绍那么全面。例如龙门石窟,中文介绍中有东山石窟、西山石窟、白园等景区内的详细观赏点的介绍,但是日文介绍中只有药方洞、禹王池和潜溪寺等几个洞窟的介绍,不如中文介绍全面;再如人间仙境白云山的旅游体验网上的日文选项打开只有一个页面,上面的日文介绍只有一页白云山的所在地、所获荣誉、景区内所有的观光点等概况介绍,但中文介绍不仅有全面的景区介绍还有更多的咨询选项。另外,鸡冠洞、老君山等旅游景区的网站日文介绍也是星星点点。
2.3 网站宣传内容存在的问题
第一、日文介绍语言性错误多。经过调查发现现有日文介绍的景区网页中,存在翻译不当、拼写错误、句子表达不通顺等语言上的错误。①例如:鸡冠洞旅游体验网上的日文介绍中写道“つとに清代に冒して景伽蔚丐蚯螭嵩Lねる人がいるが、洞内の新奇的なしく、怖くてった。”该句的翻译凌乱不当。另外还有一句是描述教授对鸡冠洞的评价“中国地|研究会会Lの朱学稳教授は景Q壮、北国大地洞府と言うことができるのせりふをつけた。”该句中的“言うことができる”完全可以简单的译为“言える”原句则显得过于繁琐。另外通观全文,还存在敬体和简体混用现象。除了鸡冠洞,其它景点的日文介绍也存在翻译不当、拼写不正确,表达不通顺等低级错误。
第二、内容信息更新不及时。河洛旅游景点的日宣网站普遍存在旅游信息更新不及时、内容陈旧空洞、消息严重滞后的问题。以龙门石窟为例,其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公元494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期间规模不断扩大,观赏性越来越强,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尤其是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来,世界知名度不断提升,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龙门石窟经过整修,门票价格也有所调整,然而这些新变化却没有在龙门石窟官方网站上的日文介绍中体现出来,而且旅游网站的日文网站介绍也还是一开始的原版介绍,信息更新不及时,无法让日本游客了解到景区的最新动态,这样可能会使日本游客对景区的新鲜感降低。
3 对策研究
3.1 建设独立的景区日文介绍网页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根据国家旅游局2012年10月的《2011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亚洲市场仍旧是入境旅游主要的客源市场,入境人数占入境外国人口数的61.7%,其中,日本仅次于韩国,为第二大入境客源国”。②对河洛文化旅游资源来说日本游客是入境外国游客中一个很大群体,建立专门针对日本游客的网站和独立的景区日文介绍网页很有必要。以目前的状况来看,洛阳景区在日宣网站这方面仍然欠缺,为了加快洛阳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提高洛阳的国际知名度,要加快日宣网站的建设,靠网络进一步拉近洛阳和日本的关系,通过旅游提高日本游客对洛阳的认可度。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日宣网站的重视度,尽快的建立独立的日宣网站和日文介绍网页。
3.2 完善旅游景区的官方网站,增加日语版的详细介绍
河洛地区有些知名景区的日文介绍网页大多是简单地一笔带过型,对景区没有详细的日语介绍,网站的日文信息匮乏,宣传效果不理想。一些旅游景点的日宣网站的网页设计杂乱无章,而且景区的日文介绍很单调,缺少图片和动态演示,也没有特色实用的服务项目。景区网站必须完善日宣网页,增加详细的日文介绍,学习中文网站的图文并茂的优点,适当地添加图片和景区风景动态演示,增加景区介绍渲染力,这样才能赢在起跑线上,给日本游客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3.3 提高网站的日宣资料精准度
高质量的外宣翻译资料不仅能帮助外国游客克服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的障碍,为他们提供详细的河洛旅游景点信息,还能满足游客对河洛文化的心理期待,③加深他们对河洛人文自然景观的了解和对洛阳博大浓厚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进而促进河洛旅游业和城市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游客们通过旅游网站足不出户便可以领略到旅游景区的风景,“旅游网站和景区的官方网站作为外国游客了解旅游地的第一手资料,其翻译的准确性和效果备受关注。”④提高网站的日宣资料的精准度是对景区和旅游网站的基本要求。日文旅游网站的景点介绍文本必须做到以日本游客为中心,认识到中日的文化差异,充分了解日本游客的思维方式、心理期待和接受能力,杜绝死板教条的对译,创制出感染力强、信息传递有效的日文宣传文本。⑤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核准日宣网站的日文介绍文本的准确度,提高日语翻译人员的日语水平,采取各种利于宣传河洛文化旅游资源、更为日本游客所接受的翻译方法,呈献给日本游客的景区介绍既要体现景区的美感,又不至于浮夸不实。⑥
4 结束语
日文旅游网站在互联网和全球化时代是重要而高效的日宣基地,是提高中国旅游形象和发展旅游经济的关键。对河洛文化旅游资源来说,日宣网站的建设更是提高其国际认可度和发扬光大的重要平台。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日文网站的建设,做好网站日宣工作,将河洛文化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积极地介绍给日本游客,使他们更深刻的了解河洛文化,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带动河洛文化的发扬和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以河洛文化旅游资源的日宣网站为重点研究对象,介绍了日宣网站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了当今旅游网站日宣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河洛文化旅游资源的日文宣传资料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10464036)和2015年河南科技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项目“洛阳文化旅游资源的日文宣传资料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096)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朱建祥,马文波.河南省重点景区标识语翻译问题翻译[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5):5-7.
② 国家旅游局.2011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Z].2012(10).
③ 黄瑞.旅游文化外宣网站中的文化因素英译策略研究――以洛阳市旅游官方网站(英文版)为例[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5.7.24(4):6.
④ 黄艳艳.读者语境与旅游外宣材料的英译[J].考试周刊,2009(34):39.
关键词:旅游资源;门票定价;价格歧视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2
一、景区门票定价的研究意义
近十多年,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随着旅游市场的多样化发展,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2012年2月15日国务院出台《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新兴文化产业作为重点领域加以扶持。吉林省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十分重视,享有“北国春城”美誉的长春市,既有得天独厚的松辽平原地理优势,又拥有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长春一汽、长影世纪城、长春电影制片厂、文化广场、地质宫博物馆、皇宫博物院等旅游资源,已成为“国家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与“文化产业培育重点”。
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活动的载体。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正外部性,旅游资源除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还能产生教育作用;第二,旅游景区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准公共物品,在我国,大部分土地属于国有,因此附属在土地上的旅游资源也属于国有,理应由所有民众共享;第三,旅游景区具有一定得地域性和垄断性;第四,旅游作为一种消费需求,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是一种非必需消费品。
旅游资源作为商品,具有价值,而价格又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获取收入,用于弥补旅游景区的成本开支,包括人工成本、维修费用及各项管理费用等;二是用价格调整需求,控制旅游人数,保护旅游资源;三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高价格传递给消费者一个高质量产品的信号。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景区门票定价策略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长春文化旅游景区门票定价存在的问题
本文就长春文化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制定问题予以阐述。通过实际调研,发现长春文化旅游景区在制定门票价格时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收费价格过高。以关东文化园为例,关东文化园是“十二五”规划期间吉林省投资亿元的产业园之一,其位于长春市绿园区城西镇跃进村,美丽关东、民俗关东、文化关东、休闲关东和盛世关东是关东文化园的五大主题。虽然关东文化园的特色毋庸置疑,但是其知名度却不高,鲜为人知,除了宣传不到位的因素,这和它的门票价位的设定也不无关系。关东文化园入园门票138元,考虑长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2012年,长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89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570元,吉林省目前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高达44.1%。因此,该价格是高于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承受能力的。
此外,长春景点门票价格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其价格浮动较大。比如南湖公园的游船项目,价格在40元至150元大幅度波动。并没有按照游船的供给和游客的需求进行合理定价,仅仅根据当天游客的多少随意调价。
较高的价格以及较为频繁的波动性都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从而减低了消费者的对旅游资源的消费意愿。如何进行合理的定价成为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一下针对长春本地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对景区门票定价的经验,再辅以经济学上的知识,来研究旅游景区门票定价策略。
三、旅游景区门票定价策略研究
(一)构成门票价格的基本因素
1.旅游资源等级类型
我国对旅游资源一般按两种形式划分等级类型。
一是按传统观念划分,可分为五个等级:世界遗产,包括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公园;地市级风景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公园;县(市区)级风景区、公园等五类。
二是按质量等级划分,根据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经营管理、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指标,把旅游景区划分为AAAAA级、AAAA级、AAA级、AA级、A级五个等级。以长春为例,长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A级景区一个(皇宫博物院),AAAA级景区四个(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长春世界雕塑公园、长影世纪城和莲花山滑雪场),AAA级景区两个(长春动植物公园和吉林省自然村旅游风景区),AA级景区五个(长春电影城、世界风景园、长春莲花山度假村和吉林大学博物馆)。制定价格时要考虑景区的等级类型。
在对于旅游资源的门票进行定价时,要充分考虑到景区的级别,过高和过低不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管理成本
旅游景区开发和管理成本由以下项目构成:人工成本,包括职工工资、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用管理成本,包括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修缮费、会议费、设备购置费和其他费用等;专项开发建设成本,包括公用设施建设、景区建设费用、公路建设费、综合费用、防火费用、资源保护费,以及自然景区的拆迁安置费;专项开发建设费,要按不同投资类型和财务制度的要求分摊后计入成本;其他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宣传促销费、财务费用、税金及附加等;消耗成本,由于景区资源具有脆弱性,因而必须将资源被利用和破坏的程度即消耗成本纳入景区开发成本,从而增加开发者的经济责任,刺激其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进行等量补偿,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旅游景区容量
旅游者的多少会给景区的生态环境及其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任何超负荷的经营都会造成景区质量的下降。价格可以调整供求关系,影响景区旅游者的人数,因此景区容量也成了景区价格制定的影响因素之一。为了平衡淡旺季旅游者人数,缓解旅游旺季景区的环境压力,旅游景区旺季价格要高于淡季。
4.旅游资源的社会效益
旅游商品中有一些属于宣传教育性质的设施,如博物馆、名人故居、城市标志建筑、历史遗迹、烈士陵园,等等。虽然这些设施的建立、护养也需要一大笔投资,但由于这类设施主要是知识的浓缩,道德的体现,或精神的物化,对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具有极大教育意义。凡是属于宣传教育性质的场所和设施,皆应不收费或象征性收费,至少对特定对象应免费。
5.最高限价原则
由于旅游资源的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每个公民都具有享有旅游资源的权利,因此旅游资源价格的确定要考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确定价格上限,西班牙、意大利、日本、泰国等国都在实行低门票价格战略,以意大利为例,以居民的月工资收入的1%确定门票价格上限。
(二)门票价格上涨探究
门票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旅游景点的收入少于各项支出,但是依靠涨价增加收入,要考虑旅游者对旅游资源的需求弹性,如果需求弹性大的话,涨价并不能增加景区的收入。解决收入少于支出这一问题,除了改善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减少支出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增加收入。借鉴法国卢浮宫的经验,卢浮宫的员工工资由财政拨款,并不占用门票收入。为筹集足够运营资金,在尊重文化的前提下,卢浮宫也利用自身资源从事商业开发,其途径主要有设立营业摊点、场地出租以及外部赞助等。赞助是卢浮宫获得资金的主要方式之一,提供赞助的公司涵盖时装、银行、保险等多个领域。如果没有国家拨款,卢浮宫则入不敷出,但是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冲着卢浮宫等景点来到巴黎,它们对巴黎总体经济的贡献不可估量。
此外,提高门票价格可能出于限制旅游者人数。美国主要通过限制门票数量、规定参观时间段等调节措施来限制游客数量。自由女神像、独立厅、华盛顿的国会山和华盛顿纪念碑就是用的这些办法。美国立法对门票调整有严格的规定,新价格确定后必须在公布一年后才能正式生效。而旅游景点游客数量往往具有季节性,并且需要及时调节,用价格方式并不灵活。
四、对旅游景点门票定价的建议
旅游景点提供的是景色观赏、娱乐设施体验等服务,景区可以降低入园门票的价格,然后分门别类的制定景区内部各个景点的价格。这样具有低支付意愿的游客也可入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支付意愿和偏好进而选择是否购买园内景点的门票。产品质量的差别在这里举出两例。产品质量的差别可以体现在淡季的门票价格低于旺季的,周一至周五的门票价格低于周末的。因为具有较高支付意愿的群体时间成本相对高于具有较低支付意愿的。这样,通过时间成本把这两类群体区分开来,实现旅游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产品质量的差别还可以体现在购买门票的方式上。比如低价票要提前预定、限量购买或者团购等。
另外,厂商可以对不同人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产品。但是对既定的团体,按相同的价格出售。假设厂商能区分两组人,并且能够按照不同的价格向他们出售商品。具有较高价格的市场一定具有较低的弹性。
因此,对个人可支配收入水平低、对价格变化反应敏感的消费者制定较低价格,而对个人可支配收入水平高、对价格反应不敏感的消费者制定较高的价格,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利润。来自外地的游客旅游以享受为主,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因此针对他们制定较高的价格;而长春本地和长春周边的农村地区需求价格弹性较高,对他们收取较低的价格。本地的老年人和学生也是两大需求弹性较高的消费群体,因此建议推出针对老年人和学生团体的打折票。
联系关东文化园的地理位置,文化园位于绿园区城西镇跃进村,面向长春市,同时依附于广大农村地区。因此门票价格的制定不能一刀切,可以根据旅游资源的季节性、以及旅游者的收入状况进行定价。例如在旅游淡季,可以通过适当降低门票价格来吸引更多的游客;此外,对于学生、老年人等支付能力较低的游客,也可以适当调整价格,从薄利多销的角度来经营。此外,景点可以考虑针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外地游客、本地游客,学生群体、老年群体、普通群体等,制定不同的门票价格。
对于景区门票价格波动性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实际调研,统计相应季节旅游者人数以及不同旅游者人群的比例为权重来制定价格,使不同季节的门票价格一目了然,避免了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消费者的不满。
参考文献:
[1]刘啸.关于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确定模式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5(3):83-86.
[2]曹宇飞.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机制的优化研究[J].旅游管理研究,2011(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