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

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

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范文第1篇

作者简介:何效祖(1966― ),男,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04级博士生,甘肃省旅游局旅游促进与国际联络处处长。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等。

摘 要 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自2003年5月推出以来,各级旅游部门都以此为依据开展工作,但各地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现该标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其中旅游资源分类存在的概念模糊、前后重复、类型缺项、细分不够等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修订意见,并对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初步构想。

关键词 旅游资源;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75(2006)―05―0062―06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是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和确定旅游开发项目重点的主要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以下简称“国标”)自2003年5月推出以来,各级旅游部门基本上都以此为依据开展工作。2003年版“国标”在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基础上,明确界定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体系、调查规范和评价方法等实用技术路线;为便于应用,对旅游资源类型的释义也作了简要说明。本“国标”总体上内容全面,技术规范,便于操作,是一部应用性较强的技术标准。但“国际”在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方法上明显存在不足,对个别旅游资源类型的释义也不够准确,各地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发现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参照部分欧美国家的相关u标准,结合国情与笔者近两年参加评审甘肃省各市县几十个旅游规划的工作经验,重点对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问题提出一些修订意见。

一、关于“旅游资源分类”问题

“国标”确定的旅游资源分类结构,分为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但个别地方仍存在概念模糊、层次不清、前后重复、类型缺项、细分不够等问题,下文列举分析。

1.概念模糊问题

“国标”虽然在《附录规范表》中,对旅游资源类型释义(以下简称《释义》)作了简要说明,比较清楚,但在《旅游资源分类表》中,对资源的主类、亚类和基本类型中个别名称存在提法不够准确或概念模糊、层次不清问题,容易引起歧义。

(1)AAE奇异自然现象:概念较大。直观上理解,自然现象不仅包括地表,也包括地下(如“BAB暗河河段”、“BD泉”等)的奇异景观和“D天象与气候奇异景观”等基本类型中的奇异自然现象,在分类应用中容易引起混淆和重复。《释义》中说明为:“发生在地表面一般还没有合理解释的自然界奇特现象”。因此,改为“AAE地表奇异自然现象”似乎更加准确。这样,像“怪坡”类即可归入此类,而天象、河流类则归人它类。

(2)ACI丹霞:概念不全。《释义》中说明为:“由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一种顶平、坡陡、麓缓的山体或石体”,概念不够准确。丹霞地貌有馒头状、麦垛式、宫殿式和奇峰峭壁式4个基本类型,且基岩有暗灰、红、土黄等多种过渡色,有些则未必有“顶平、坡陡、麓缓”的特点。建议完善释义说明,以避免分类时排除其他类型的丹霞景观。

(3)BBA观光游憩湖区:概念较大,包含了“FGA水库观光游憩区段”基本类型,界限不清,容易引起重复计数。前者释义为“湖泊水体的观光游览区域段落”;后者释义为“供观光、游乐、休憩的水库、池塘等人工集水区域”。为避免应用时出错,应将前者的《释义》界定为“天然湖泊水体”。

(4)DAC海市蜃楼现象多发地:概念模糊。《释义》中说明为:“海面和荒漠地区光折射易造成虚幻景象的地方”。事实上,海市蜃楼是只有在海岸地带才能见到的海面景观,荒漠地区常见的虚幻景象应称为“沙漠(戈壁)蜃景”更为准确,像嘉峪关至敦煌地段在夏季常见的只有蜃景,没有蜃楼,更没有海市。建议基本类型中增加“DAD沙漠(戈壁)蜃景”。

(5)E遗址遗迹:概念太大,层次不清。应改为“E人类活动遗址遗迹”,以区别于自然的遗址遗迹(如动物化石点),也与亚类、基本类型相呼应。同样,“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建议改为“历史人文活动遗址遗迹”,与“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相呼应;也与“FA综合人文旅游地”中的现代人文活动相区别。

(6)F建筑与设施:层次不清,涵盖不了所属的亚类和基本类型。如“FAC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有些在露天祭祀山神的,没有建筑设施;“FAK景物观赏点”有些可能在自然的制高点上,没有设施。建议改为“F建筑设施与现代人文旅游地”。“FA综合人文旅游地”的概念也太大,可能涵盖史前和历史的人文旅游地,建议改为“现代人文综合旅游地”,与“E”主类相区别。

(7)H人文活动:概念太大。应改为“H现代人文活动”,以区别于E、F、G三主类。其亚类和基本类型的内容也相应为现代的内容。

2.前后重复问题

主要为两者间有涵盖关系的基本类型,容易引起重复计数。典型的有:

(1)EAA人类活动遗址,《释义》为“史前人类聚居、活动场所”;EAD原始聚落,《释义》为“史前人类居住的房舍、洞窟、地穴及公共建筑”。事实上,前者概念较大,包括后者,二者也难以截然分开。原始聚落不管是原态的,还是复原的,都在史前人类聚居、活动场所。离开史前人类聚居、活动场所的复原聚落(如异地的博物馆),就不能称其为原始聚落。因此,二者应合并归类,称“EAA史前人类活动遗址与原始聚落”为宜。

(2)FAC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释义》为“进行宗教、祭祀、礼仪活动场所的地方”;FBB祭拜场馆,《释义》为“为礼拜神灵、祭祀故人所开展的各种宗教礼仪活动的馆室或场地”。有些祭拜场馆是单体活动场馆,有些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也单设祭拜场馆,但只是大景区的一部分。在资源调查中,很难截然分开。对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内又单设祭拜场馆的,如按照2个景点计算,显然不合理,容易造成同一景点的重复统计,应合并改为“FAC祭祀与宗教活动场所”;在“FB单体活动场馆”的基本类型中,删除FBB祭拜场馆项,凡是祭拜场馆,都归入“FAC祭祀与宗教活动场所”较为合理。

(3)FCE长城段落,《释义》为“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段落”;EBH烽燧,《释义》为“古代边防报警的构筑物”。事实上,古代长城的结构由烽燧、亭、障几部分构成,明代时即所谓“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因此,烽燧不管是独立的还是残存的,都应属于长城的范畴。因此,“长城段落”包括“烽燧”的概念,烽燧不应单设,否则会重复计数。资源调查时,消失的烽燧遗迹应归入“EBG长城遗迹”;残存的烽燧墩台则应归入“FCE长城段落”。即应取消“EBH烽燧”这一基本类型。

3.类型缺项问题

旅游资源分类表中,仍有不少缺项。虽然在“释义”中说明“如果发现本分类没有包括的基本类型时, 使用者可自行增加。增加的基本类型可归入相应亚类,置于最后,最多可增加2个。”但作为“国标”,应类型全面,编排科学,不宜由使用者随意增加,且有些基本类型仅限于增加2个,显然是不够的。主要的缺项有:

(1)“AA综合自然旅游地”中,应增加“AAA山丘谷地复合型旅游地”基本类型,这是最普遍也最具旅游价值的旅游地。其它编码应依次后推。

(2)“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ACO彩色丘陵”类型。彩色丘陵类似于丹霞地貌,但与丹霞地貌又有本质区别。丹霞地貌专家黄进教授认为,中国有大量的彩色丘陵,是地质地貌过程的重要形迹,极具旅游价值。甘肃张掖的彩色丘陵规模居全国之冠,归人“丹霞”显然是不合理的。

(3)“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ACP戈壁滩地”类型。“ACM沙丘地”《释义》为“由沙堆积而成的沙丘、沙山”,显然不包括戈壁滩地,而戈壁滩地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4)“BA河段”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BAD漂流探险河段”类型,属专项旅游的范畴。常规性观光而不具备探险性质的漂流河段,如武夷山九曲溪,则应归入“B从观光游憩河段”。

(5)“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EAE史前传说人物活动地”类型。

(6)“F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FCL非宗教类庙宇建筑”类型,亦可与“FCC楼阁”合并成“FCC非宗教类楼阁庙宇”。如各地普遍存在的文庙,即非书院、也非宗教庙宇和祭祀建筑者,当归入此类。

(7)“FG水工建筑”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FGG人造滑雪(滑冰)场”类型,这种类型的资源与天然的“BF冰雪地”有所不同。“Ⅲ冰雪地”是天然形成的,而“人造滑雪(滑冰)场”是人工辅助于机器制造的,应属于水工建筑类型,以与天然的冰雪地有所区别。此外,应增加“FGH水电站发电厂”类型。

(8)“HC民间习俗”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HCI古民族后裔聚落地”类型,因为多年来传承演变形成的现代民间习俗和有些一直保留了原始传统的古民族后裔,其习俗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旅游价值,细分会更加实用。如甘肃永昌的古罗马人后裔、泾川的金人完颜部落后裔、临潭的明代江淮汉人后裔等民俗,当属古民族后裔类型。

(9)“HD现代节庆”应改为“HD现代节会与专项活动”,使其范围更大。在其基本类型中应增加“HDE专题交易会”和“HDF专项旅游活动”,其具体内容可在《释义》中加以界定。

4.关于类型细分问题

“国标”对有些基本类型的划分比较笼统,有必要再细分。

(1)BDB地热与温泉:《释义》为“水温超过20℃或超过当地年平均气温的地下热水、热汽和出露泉”。地下热水、热汽和出露泉是3种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因其温度和呈现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旅游功能,地下热水多用于温泉浴,而热汽和出露泉多用于观赏,因此应细分为“BDB地下热水、BDC热汽、BDD出露泉”3个基本类型。甚至可以将出露泉再细分为热泉和温泉两个基本类型。

(2)FBC展示演示场馆:《释义》为“为各类展出演出活动开辟的馆室或场地”,应包括展出和演出两个方面。可细分为“FBC地域性综合博物馆、FBF专题博物馆、FBG专题展示馆、FBH地域文化演示馆、FBI大型歌舞剧院”等基本类型。

(3)GA地方旅游商品:应将“GAB农林畜产品与制品、GAC水产品与制品、GAD中草药材及制品”3个基本类型归类为“GAB地方农副产品与饮食”,在这一较大的概念中,只要具有本类型的产品,不同地域之间即便是产品不同,也具有同等重要的可比性。应删除“GAA菜品饮食”,其中只能现场品尝的饮食部分,应归入“HCG饮食习俗”;可以作为商品销售的饮食制品,当归入“GAB地方农副产品与饮食”。此外,应增加“GAA旅游用品”、“GAC旅游书店”、“GAD旅游纪念品”3个基本类型。如此划分更便于实际操作和不同地域间的比较。

鉴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有必要再次修订“国标”,使分类更加全面、科学、合理;细化《释义》说明,使《释义》具有旅游资源分类工作的“实施细则”功能。《释义》中,对有些比较模糊,容易引起错误归类或重复归类的资源,应加以说明界定。如具有农业观光性质的人工花卉基地,应归入“FAF建设工程与生产地”;水上娱乐设施应归入“FGA水库观光游憩区段”;综合性批发市场和大型商场应归入“FAG社会与商贸活动场所”,其他类则归入“FDH特色市场”等等。

二、关于“旅游资源评价”问题

1.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的局限性

“国标”根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进行评价,设立“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3个评价项目;“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等8项评价因子。每一评价因子按4个档次相应赋值。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从高级到低级分为五至一级和未获等级的旅游资源。这是一种传统的模糊权重评价方法,在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1)评价对象概念模糊

本标准是根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评价。“国标”的定义为:“旅游资源单体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据此可知,“单体”概念包括“基本类型”。但是,资源分类中对“基本类型”划分得很细,有些甚至只是一个独立的很小的而又可能会具有很大吸引力的“点”(如HAA人物),因其缺乏独立的综合服务功能,按照此评价方法,几乎得不上几分。更多的单体则是完整旅游景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亮点,没有独立、完善的旅游配套功能,“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几项评价因子的得分几乎为零。因此,按此方法评价的结果,各小的独立单体间没有可比性;综合性的基本类型和其中的小单体(如山丘型旅游地与山上的独峰)更没有可比性,也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

笔者认为,在旅游资源评价中,“旅游地”和“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太大,评价会过于笼统;基本类型的单体则大小不一,过于杂乱,难以比较。因此,评价的旅游资源范畴应界定为具有综合旅游功能的相对独立的景区。

(2)评价因子存在缺陷

“国标”指出,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是按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所共同拥有的因子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价值和程度评价。但本标准确定的8个评价因子不能涵盖所有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将出现许多资源难以“对号入座”问题。该评价方法更适合对观光游览性旅游资源的评价,基本上不适合对休闲度假性和专项活动性旅游资源的评价。如参照本标准评价休闲度假性旅游资源,则“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等几项赋值较高的评分会很低,总分自然不会高,这对优质度假旅游地显然是不公平的,评价结果也不 会科学。如用于大型旅游交易会这一专项旅游活动的旅游价值评价,则评分会更低。因此,评价标准应依据资源类型,补充完善评价因子,重新确定赋值。

同样,评价依据中仅列4个级差,缺项问题也较为突出。如“适游期或使用范围”因子的评价依据,最低一级为:“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赋值为1分。像季节性、阶段性的专项旅游活动类资源,旅游时间一般少于100天,游客也不可能达到40%,其评分自然为零,但这不符合实际情况。

(3)因子赋值不够科学

本评价方法是按照“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设定的“综合评价系统”,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设定了相同赋值的共有评价因子。但现实中的旅游资源存在巨大的类型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才引起游客的旅游动机。因此,不同类型或特点各有侧重的旅游资源,评价因子的赋值应有所不同。比如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在“资源要素价值”评价项目的各因子赋值,特别是在“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和“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两项中的赋值应有明显差异。如果按照相同赋值的因子评价,就某一类型旅游资源评价出的总分与实际价值会有很大出入,不同类型的综合评分结果出入会更大,也就更没有可比性。比如,应用这一标准,对九寨沟景区评价中,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的赋分会很低,而观赏游憩使用价值的赋分会很高;反之,对西安兵马俑的评价中,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的赋分会很高,而观赏游憩使用价值的赋分会很低,这样,总评出来的赋值很难说明那个景区有更高的旅游价值,二者之间也没有可比性。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的目的在于比较,但评价的结果却无法比较。

综上分析,本标准比较适合对人文与自然综合类观光游览性旅游资源的评价,而不太适合对自然或人文类型占绝对优势的旅游资源的评价,也不适合对休闲度假类和专项活动类旅游资源的评价。应对以上类型资源,分别按照同一类型资源的共有因子,再设定4个不同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旅游地的评价可以是综合性的评价和横向比较,而旅游资源评价比较科学的原则应是同一类型资源的横向比较和等级确定。

(4)评价过程流于主观

“国标”明确提出,“调查区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结束后,由调查组填写”;本标准是“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因此,标准显得过于宏观和笼统。虽然引入模糊权重评价方法,但也只能是概念性的定性评价,难以真正做到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科学化评估。就甘肃省的几十个市县的旅游规划来看,按“国标”进行的旅游资源评价普遍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标准》本身的缺陷使得调查、评价人员难以正确处理不同类型、不同规格资源的合理赋值和对《标准》中缺项资源的评价处理,加之对世界及全国旅游资源的了解不够,缺乏可用于对比评价的知识赋存,对资源的赋值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二是评价标准本身缺乏不同类型的实用技术标准,难以开展可用于参考的技术性评估。如对休闲度假地的赋值,基本没有考虑气候适宜性(风效指数)、海拔高度、负氧离子含量、山体坡度、水体性质等因素的定量评估,只是主观打分。三是由调查人员完成评估,旅游业者和相关专家几乎没有参与,而评估人员也往往只是主观打分,几乎没有考虑美感质量的定量评价、游客心理刺激――反应评价、旅游地生命周期等基本的评价参考因素。按照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分别设定评价标准,细化定量评价的标准,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

(5)结论表述不够直观

“国标”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的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值。依据赋值大小,将旅游资源依次划分为:五级旅游资源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一级以下为“未获等级旅游资源”。这种评价结论等级非常清晰,但对资源级别的描述性表述显得比较平淡,难以直观反映资源等级和市场吸引力的区域概念。建议做如下调整:五级旅游资源为“世界级旅游资源”;四级为“国家级旅游资源”;三级为“省级旅游资源”二级为“地市级旅游资源”;一级为“县区级旅游资源”;其他为“乡镇级旅游资源”。这样,在旅游开发定位和市场推广中,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都会一目了然。当然,对评价项目和因子的赋分也应按此要求,做相应的调整,以求结论和实际相符。

2.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方向构想

本“国标”对旅游资源的评价,说到底是对资源单体的评价,基本上反映不出一个完整旅游景区价值的大小。旅游资源的概念伸缩性太大,可以是旅游目的地,也可以是顺访地;可以是相对独立的景区,也可以是小的资源单体。旅游工作中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应是对旅游景区或旅游地这一更大范畴的评价。因此,在本“国标”基础上,还有许多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问题,亟待研究,应以国标形式予以规范。笔者认为,至少还应考虑设立以下国家标准:

(1)旅游景区评价标准:在地理区域和服务功能上相对独立的旅游景区,是许多资源单体的集合,对于确定旅游地的开发重点至关重要。但是旅游景区的价值不是资源单体价值的简单相加,应结合国情,就旅游景区划分出旅游活动类型,分别确定评价标准。国内外就部分类型的景区已有成功的评价标准,如适合休闲度假地气候适宜性的“温度―湿度指数和风寒指数”,对山地旅游活动的“地形适宜性技术评价”,海水浴场、海滩等景点的“旅游资源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自然风景区“风景质量分级评价”等等。我国对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尚没有统一的国家评定标准。

(2)旅游地评价标准:旅游地是包含若干个旅游景区的较大的区域,可以是目的地,也可以是顺访地;可以是市级或县级区域,也可以是乡镇级或较大的旅游景区群。对旅游地的综合性评估,旨在旅游地旅游资源的整体价值评估或旅游地开发价值评估,也可用于不同地域间的旅游地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价值比较,或规划与管理意义上的重要排序。对旅游地的评估,目前已有“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郭来喜等提出的“中国观赏性旅游地的综合性评价模型”等模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检查标准应是比较成熟的对城市旅游地的综合性评估方法。但我国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尚没有统一的国家评定标准,亟需研究出台。

完善旅游资源单体的评定标准,可用于旅游景区内各单体景点间的对比和重点排序;出台旅游景区的评定标准,可用于旅游地内各旅游景区的对比和重点排序;出台旅游地的评定标准,可用于旅游地域内各旅游地的对比和重点排序,也可用于同级旅游区间的对比和重点排序。这几个标准是层层递进关系,缺一不可。具体内容有待进一步专题研究。

三、结语

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范文第2篇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2、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3、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范文第3篇

一、体育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以非盈利目的离开家庭所在地,前往某一目的地参与或观摩相关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旅游。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既具有产业特征,也具有拉动关联产业发展潜力的作用,又具有集体育竞技与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特性。这是国际体育旅游部给予体育旅游的定义。其实体育旅游就其社会本质而言,都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体育旅游既是体育产业的一部分,也是旅游业的一部分,是一种以体育为主题的旅游形式。除了具有一般旅游产品的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即体育活动具有娱乐性、健身性、挑战性和多样性等多种特点,这是体育活动的魅力所在。它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游客在参加体育旅游的过程中,不仅会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而且在活动中体育会发挥出其强身健体的本质功能和其它诸如教育等功能,从而达到身心合一、全面发展的目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是与其它旅游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二、体育旅游的分类

根据黔南州独具特色的地质地形地貌、纵横交错的江河水体、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古遗址丰富和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和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条件,按旅游者参与的行为和参与的内容,可把适合在黔南州开展的体育旅游类型分为3类:

(一)休闲健身旅游

在黔南州许多地方为了吸引游客,建设了许多度假山庄、休闲山庄等积娱乐休闲和健身为一体的地方,许多旅游者为了躲避闹市的喧嚣,到这些地方去过周末或者避暑。这些地方还开发了一些轻松休闲的体育项目,比如钓鱼、游泳等。这类体育旅游项目能满足旅游者对大自然的好奇和希望回归大自然的愿望,最受中老年人喜爱。

(二)民俗体育旅游

黔南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许多地方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在本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时令节日,而其中所开展的许多活动中有大部分都是体育活动,比如芦笙节、赛马会、花灯节、斗牛节、龙舟节等这一系列民族体育活动的开展大大的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旅游。

(三)刺激体育旅游

黔南州独特的地质地貌和纵横交错的水体资源对探险旅游和那些追求刺激挑战自我的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堂。如登山、攀岩、野外生存、漂流、洞穴探险、徒步穿越原始森林等,这类体育旅游项目有一定的冒险性和挑战性,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挑战欲望,倍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三、黔南州开展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

(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体育旅游初步形成

黔南州是少数民族自治州,其中以苗族、水族、布依族、瑶族人口居多,各民族都有与自己民族独特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相应的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与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服装服饰、工艺特产、风味佳肴等共同构成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如水族一年一度的卯节,其中各种舞蹈都具有很强的民族风味。瑶族,它堪称中国最古老和最神秘的民族,为了揭开这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民族神秘的面纱,黔南州荔波县每年都要在瑶族的聚居地瑶山乡举行瑶族歌舞文化节以吸引省内外的游客前来参观了解。还有各个县市也想方设法的开展各个季节的旅游;黔南州平塘县“不夜天旅游节”,黔南州贵定县的“金海雪山”,黔南州独山县“花灯节”,黔南州都匀市的“冬季登山节”等的开展大大的激发了群众旅游的积极性。还有每年的端午节,各县市都要举行龙舟比赛,这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摩指导。这些民族体育项目与文化经贸活动容为一体互相促进,每年都要吸引数万各族群众和外国朋友前来观赏,为活跃地方经济,构建黔南和谐体育与旅游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观光型体育旅游资源发展较弱

观光型体育旅游资源是以观赏体育赛事、体育建筑、雕塑、绘画、摄影等为目的,以满足其自身的情感和美的需要的一种资源。体育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有多种表现形式,并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参与性。由于黔南州经济相对落后,市场投入与产出仍有一定的差距,导致观光型体育旅游资源在黔南州发展相当缓慢,据文史记载,建国以来黔南州举办过具有重大影响的体育赛事少之又少,虽然经常在都匀市、福泉县等地举办过一些中小型的单项比赛,但是影响不大,很难吸引大批的体育爱好者前来观摩。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体育场馆设施的逐渐完善,组织运作大型赛事的能力的提高,观赏性体育旅游在黔南州将呈现好的上升势头,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黔南州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一)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基本原则

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范文第4篇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国民的素质也有了质的飞跃。在闲暇的时间出外旅游的人数不断增长,为了感受大自然的景观和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使得旅游业越来越火爆。在旅游业中出现的生态旅游产业增长尤为突出,并受到政府的青睐。伴随着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传统的旅游模式与人类的发展态势不相协调,而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的概念提出较晚,至今不到30年的时间。对于生态旅游的发展起步很晚,在国外相对成熟,但在国内的发展仍然相当缓慢。主要在于政府的重视程度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所谓生态旅游,就是以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它的要点为: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生态旅游活动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又能保护环境。

二、洽川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洽川湿地的区位概况

洽川湿地地处黄河中游、秦、晋交界处,距离省会城市西安180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9°58′-110°24′,北纬34°58′-35°21′。风景区东西宽7.5km,南北长22km,1997年总体规划面积为165 km2。风景区东临黄河、西依黄峰林,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水源充足,物产丰富,素有“小江南”之美称。108国道和陕西省“十五”重点项目西禹高速公路纵贯县城,交通十分便利。洽川风景名胜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黄河湿地湖泊型风景名胜区。

(二)洽川湿地生态旅游资源

洽川湿地作为生态旅游的资源很多,在2004年被国家列为AAAA级别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区内面积广阔,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原始的黄河滩涂、神奇的华夏瀵泉、古朴的黄土峰林、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以及多种珍稀的动植物等,构成了洽川风景区独特的旅游资源。

1.水体景观。洽川风景区与黄河相连,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大型湖泊湿地。水体资源包括黄河、湖泊、瀵泉以及众多的荷塘等。黄河水夹带着大量的泥沙奔腾咆哮着流向下游;黄河岸边的湖泊则风平浪静,犹如镜面一样映出蓝天白云的倒影,映出岸边树木五彩缤纷的图案。洽川瀵泉无数,能叫上名字的有七眼瀵泉,分别为东鲤瀵、西鲤瀵、王村母瀵、王村子瀵、夏阳瀵、渤池瀵和熨斗瀵。七眼瀵泉的分布非常奇妙,与七星北斗的方位相吻合,俗称“天上有七星北斗,地下有七眼瀵泉”。在七瀵泉中最神奇的是东鲤瀵,又称处女泉,它是一个由一些大小泉眼组成的泉群,泉水浮力很大,即使人不会游泳,不识一点水性,也不用担心人会沉下去。处女泉的水温常年保持在300C度左右。

2.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野生植物以木本和草本植物为主,多分布于沟川地区。其中,常见植物有芦苇、碱蓬、水蓼、柳等天然植物,也有少量人工栽培的杨柳等树木。野生药用植物80多种,饲养植物65种,纤维类、肥料类、淀粉类、染料类、编织类植物数百种。野生动物多为兽类。山沟林区常见猫豹、狐狸、狍、獾等;田间常见松鼠等鼠类。区内有脊椎动物27目53科110属140多种,还有昆虫120余种。虾、螺、蚌、蛇、蛙、藻类及微生物数量繁多。洽川湿地有水禽4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鸟类有:丹顶鹤、黑鹳、白鹳、大鸨、天Z、灰鹳等10种。尤以大雁、野鸭类种群数量最多,约40余万只。常见留鸟有小白鹭、赤嘴潜鸭及雁等。常见候鸟也有相当数量,冬候鸟26种,夏候鸟11种,真可谓“鸟类天堂”[3]。

3.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其中游陕西段洽川湿地,对于孕育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的中心区域,洽川拥有悠久灿烂的黄河文化、诗经文化、古莘文化和帝喾、伊尹、太姒、大禹、达摩、子夏以及古有莘国等丰富的遗迹、遗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千古绝句也是出自洽川。

洽川湿地拥有的芦苇荡湿地、神奇瀵泉、珍禽鸟类、黄土峰林、大河风采、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等人文自然景观,在体现黄土峰林山地和湖泊湿地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传统的黄河文化、诗经文化、古莘文化等人文因素,构成了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

三、洽川湿地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洽川河流湿地风景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这对旅游风景区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风景区的生态环境经常遭到破坏。尽管人们的素质已经提高,但是受到传统的旅游影响,生态旅游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湿地的生态旅游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对生态旅游认识不足

生态旅游是指在旅游过程中不仅欣赏美丽的景色,更重要的是保护旅游,即强调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认识生态,而又不破坏生态,是有目的地前往风景区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使当地在保护自然资源时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以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传统旅游的目的在于消遣和娱乐,它的最大受益者是开发商和游客,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和当地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不利于旅游资源和当地环境的发展,甚至造成很大的破坏。例如,乱扔垃圾,随意刻画的现象仍随处可见。

(二)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

风景区的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调研和论证,开发新的旅游区,形成粗放式发展,造成许多不可再生资源的损害和浪费。同时,景区内人工化和商业化非常突出,导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协调。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旅店、餐馆盲目扩建,大修旅游设施,破坏了风景区的原始景观内涵。

(三)生态旅游规划意识不强

要发展生态旅游,以区别于传统旅游,首先要有生态旅游专业性较强的管理队伍。而洽川湿地的生态旅游开发管理,基本上沿用传统的旅游开发思路,这是受国内大的旅游环境限制。在广告宣传和旅游设施的宣传栏里,对生态旅游的介绍较少,甚至缺失。

四、洽川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洽川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加强游客生态旅游知识的教育

我国的国民素质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环保意识还有待于加强。不少的游客生态旅游概念缺失,存在花钱就是消遣和娱乐的观念,对保护生态环境视而不见。加强游客的生态旅游教育,首先在门票上印有生态旅游的宣传内容,借助漫画或卡通图片,宣传生态旅游的常识;其次,在景区的宣传栏、宣传画以及免费发放生态旅游的宣传手册,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另外,风景区内建立一定的法规制度,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约束,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加强了游客的生态旅游知识,保护环境,同时,也加速我国生态旅游市场的成熟。

(二)培养具有生态旅游专业知识的管理者

洽川湿地风景区的管理人员,主要来自当地的居民。他们很少了解生态旅游的知识。对在生态旅游区经营的企业管理人员加强培训,对生态旅游区的规范要求进行讲解。对景区的开发者和经营者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把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观念与当地的风俗结合起来进行宣传,也利于当地居民的接受。

(三)建立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

保护生态环境资源是旅游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开发湿地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当地来说是脱贫致富的好途径,然而鉴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在湿地开发中应始终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效益。在开发中做到有科学合理的开发。具体工作中坚持“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突出洽川湿地的区域特殊性和湿地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对黄河湿地资源实施全面保护,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4]。

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地关系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论的主要内容是: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与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和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

一、人地关系论的涵义

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以来,自然界的演化就已经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表现出对立统一的两面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改变了原生地理环境的面貌,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有的地区又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而有些地方则没有建立,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危胁到生态旅游的发展。传统旅游活动不仅会给旅游地带来环境方面的影响,也会给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带来影响。人地关系,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经历漫长的上下求索,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当代人越来越趋向一个观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一)旅游活动对地表和土壤的影响

随着各自然区域内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设施开发与日俱增,已使很多完整的生态地区被逐渐分割,形成岛屿化,使环境生态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工化改造。换句话说,地球上能完整地保持原始状态的生态地区正在逐渐消失。无论是陆地还是水域表面都可能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尤其是地表植物所赖以生存的土壤有机层往往受到最严重的冲击。土壤一旦受到冲击,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生物因子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土壤上植物的种类与生长,昆虫、动物也会随之迁徙或减少。

(二)旅游活动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旅游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旅游船只所排放的垃圾、油污的污染。比如,水上摩托车活动不仅对沙滩及海岸线产生侵蚀作用,而且其产生的涡流也会影响海域生态,如珊瑚礁内的浮游生物和鱼类,漏出的油污还会污染水体,甚至会散布化学物质威胁水体生物的健康。

(三)旅游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乍看之下,旅游业似乎不会对空气品质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天然环境的保护区开放旅游时,旅游活动确实会影响这些地区自然环境的品质。伴随着游人进入森林公园以及供游客乘坐的交通工具蜂拥而至,汽车排放的大量有毒尾气、扬起尘埃和众多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森林旅游区内的宾馆饭店等生活锅炉排放的废气,都对森林旅游区的空气造成严重污染。

(四)旅游活动对环境卫生和环境美学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环境卫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固体废弃物垃圾污染。游客造访旅游点时会产生所谓的“民生污染”,尤其是过夜型的旅游方式,所产生的民生污染会直接留在当地环境里,若处理不善将会严重影响当地的环境卫生,影响当地居民的健康与生活。其中固体废弃物垃圾问题最令人头痛。垃圾污染现已成为我国很多风景名胜区的一大祸害,是一个十分普遍而又棘手的问题。

旅游活动对环境美学的不良影响主要在于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和旅游业的不合理开发建设。很多游客有在古树、碑刻、石头等上刻字画画的不良习惯,刻字留念可以说是最常见的游客恶习,不仅会破坏景观,而且会影响一些植物的生长,降低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有些旅游者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不懂得古建筑的历史价值,也在上面乱刻乱画,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我国黄山风景区非常盛行同心锁,情侣买来同心锁锁在树木旁的铁链上,可怜的巨树身上围绕成串的金属,古木参天的天然意境也全然被破坏了。

二、协调人地关系是当今生态旅游的中心课题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内容

生态旅游是国际上正在蓬勃兴起的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旅游业,美国世界自然基金会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为:“以自然为基础,为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野生动植物等为特定目的,而到受干扰比较少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在中国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上,对生态旅游定义为:“倡导爱护环境的旅游,或提供相应设施及环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享受自然及文化地域。”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体现了人类希望实现保护自然环境,人、地和谐统一良性发展循环的迫切愿望,是人类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的产物,是人类回归大自然、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二)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人地关系在生态旅游中具体体现在旅游活动与旅游环境之间的关系,因而在此有必要讨论一下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是既对立又统一,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无法开展生态旅游,而对生态环境不加以保护和建设,生态旅游活动就难以维持,不加限制和管理的无序开发必将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成为掠夺性开发。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大量资金,而开展生态旅游又能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所需要的资金,所以二者又是互为依存的。

(三)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旅游概念自产生以来就与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生态旅游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人文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

三、人地关系论在生态旅游中的具体应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一)可持续发展源于环境保护

严重的环境问题已在全方位地威胁着整个地球、地球物种的生存。首先,自然资源正在遇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其次,环境污染的现象日趋严重。在欧洲,酸雨正在导致森林的死亡,破坏者湖泊水系和土壤,也损害着国家的艺术和建筑遗产。第三,石化燃料的过多消耗,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长,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这种“温室效应”足以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区域,使海平面提高而淹没沿海城市乃至摧毁沿海国家的国民经济体系。不仅如此,其他工业废气迫害着地球的臭氧层,使可能患癌症的人与动物数量急剧增加,海洋食物链也会被破坏。

(二)人地关系论在生态旅游中的具体应用

伴随着旅游业的空前繁荣,各地因过度开发而导致的消耗效应也开始出现并显示出其潜在的威胁。透过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光环,冷静地观察其背后,就不难发现,一方面,旅游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对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管理、对旅游环境的污染、对旅游氛围的破坏比比皆是,结果导致旅游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作用也在减弱,旅游的消极影响日益显现,并迅速损害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威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旅游与资源、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旅游业发展初期,特别是大众旅游盛行的时期,人们只注意到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而没有进行综合效益的评估,其后果是旅游业被列为优先发展项目快速发展。结果是严重损害了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威胁着旅游业发展的长期利益。

从旅游活动的自身特点来看,旅游业的发展必须重视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因受旅游区的特殊地理条件的限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在补救方法上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旅游的客源流在时空上相对集中,旅游对环境的消极作用具有明显的集聚和堆积特性,旅游污染的恶性循环极易形成。就我国旅游业开发的现状而言,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切任务。我国旅游业的开发历史较短,目前仍然表现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即将旅游业的发展简单化为数量型增长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缺乏必要的保护,从整体上讲仍属于粗放型发展模式。事实表明,这样的发展已经给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带来灾难性的破坏,旅游与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旅游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就会从根本上削弱甚至摧毁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为此,必须牢记旅游业的发展不是无节制的,应当坚持适度发展和循序发展的观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而有必要在旅游业中引入可持续发展,把协调人地关系应用到生态旅游中去。

参考文献

[1]谷明.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1卷

[2]袁书琪.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类型和评价体系[J].生态学杂志,2004.23(2)

[3]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6月

[4]赵善伦等.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M].山东省地图出版社,1995年8月

Appli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ism

Xie Ji-hong

(Xiamen Ocean Vocational College,Xiamen Fujian 361012)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theo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eory of tourism geography.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oda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ory of tourism system and landscape ecological system between material cycle, energy conversion and value of best fit provide good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ism is a tendency in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