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建筑概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引言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绿色建筑”这一概念,绿色建筑随之被众多的国家实践并推广;2003年,由于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需要,中国建立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价体系(GOB-AS);2006 年,建设部又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划分3个绿色等级,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件转发发改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随及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可见,绿色建筑是一个由上而下的实施过程,在国家层面上已经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在建筑相关专业开设绿色建筑课程也刻不容缓。
2课程现状及改革方向
笔者所在学校的建筑设计专业自2010年开设《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对接市场助理建筑师岗位所需技能――建筑节能设计及计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规划节能设计、建筑单体节能设计、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节能软件操作4部分。主要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建筑节能的观念,掌握建筑节能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将低能耗的理念贯穿整个建筑方案设计,熟练运用节能软件进行节能计算,并掌握建筑节能工程的验收要求等内容。
近年来,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打出了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建设的旗帜,推行力度由上至下步步强化,建筑各界纷纷反映可以用“应接不暇”来形容。根据友绿网(iGreen.ORG)的《中国建筑行业绿色职业发展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建筑行业在未来5年内将面临绿建筑“人才荒”,其原因主要是绿色建筑相关职位在中国建筑行业都属于新兴职位、各大企业对绿色建筑人才需求旺盛、国内各大高校几乎没有相应的对口专业以及缺乏专业人才的输送渠道等。面对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人才的需求,其专业课程也急待改革,更新知识、拓展技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具备绿色建筑知识技能的毕业生。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四节一环保),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其中,节能作为绿色建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建筑节能技术》便义不容辞地成为专业绿色建筑改革的先驱,经过教研组的讨论后并一致赞成将《建筑节能技术》更名为《绿色建筑技术》,在原有课程内容基础上,对绿色建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更新和拓展,期望能达到以点带面、逐步渗透到本专业其中设计课程中的效果。
3课程改革整体思路及框架
3.1岗位知识技能分析
通过对历届学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主要岗位为助理建筑师,那么符合市场需求的助理建筑师应该具备的绿色建筑相关的知识技能呢有哪些,带着这个思考,对目前市场上的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剖析,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表1的分析,得出《绿色建筑技术》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室内外声光热风环境模拟以及绿色建筑经济性分析等方面的内容。经过教研组的多次研讨,并充分结合该专业长期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特色,总结出了“专题授课+模拟实操+专用周课程设计”三大教学模块的课程框架。
3.2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绿色建筑技术》这门课程开设在建筑设计专业二年二期,共计60课时,周课时为4节,采用“专题授课+模拟实操+专用周课程设计”三大教学模块的课程框架,表1绿色建筑设计岗位知识技能分析
序号设计流程具体内容需具备的绿色建筑岗位知识技能点1方案设计阶段编制《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书》,对设计方案进行绿色优化:
①从项目具体的实际条件出发,罗列出可采取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②针对项目设定的绿色建筑星级设计标识级别,确定绿色建筑六大指标体系中的各项目标,明确对应的技术策略。
③对室内外环境进行计算机模拟,如声光热风环境,分析得出最优化结果,协助设计院优化设计方案。
④以上技术和方案优化都需要权衡考虑成本造价,并征求建设单位的意见。①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③室内外声光热风环境的计算机模拟
④绿色建筑经济性分析2初步设计阶段编制《绿色建筑初步设计报告》,优化方案设计后的初步设计报告:完成初步设计文本中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绿色建筑技术措施3施工图阶段编制《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深化初步设计后的技术落实:
①精确绿色建筑措施技术用量,并有效地落实于施工图,且符合标准规范。
②完成施工图中的《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及《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备案表》等相关工作。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其中专题授课与模拟实操模块交替进行,专用周课程设计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具体安排如下。
3.2.1模块1――专题授课
目前,绿色建筑知识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够深入和系统,首先得安排专题理论授课,课程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纲领,总共设置了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与运营管理6个专题,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吸收和掌握要领,针对每个专题都设置了重点小任务,供课后完成,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具体课程安排如表2所示。
3.2.2模块2――模拟实操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国学者便开始了建筑环境模拟技术研究,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涌现了大量的模拟软件,以辅助绿色建筑设计。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建筑环境(建筑内外的风、光、热、声环境)模拟分析软件主要有英国IES软件、生态大师Ecotect、北京绿建斯维尔建筑环境性能分析软件等。通过对本地各设计院调研(该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岗位为湖南省内各大小设计院),显示采用北京绿建斯维尔建筑环境性能分析软件辅助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院占湖南省内各大小型设计院总数的8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北京绿建斯维尔建筑环境性能分析软件为国内开发软件,界面通俗且简单易学,而英国IES软件、生态大师Ecotect等国外分析软件的英文界面较为晦涩,学习时间较长。经过教研组的多次研讨,并结合实际情况,一致同意对学生教授北京绿建斯维尔建筑环境性能分析软件。具体课程安排如表2所示。
3.2.3模块3――专用周课程设计
为了更好地巩固理论知识和模拟技能,在专题理论课程和软件实操课程完成后,在学期末设置一个绿色建筑专用周课程设计,以本学期完成的公共建筑设计课程作业为对象,进行绿色建筑优化设计。学生通过对自己作品的优化设计,从而学会将低能耗的绿色理念植入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中,并且整体掌握绿色建筑相关技术措施的应用,以及达到对模拟软件的强化训练的效果。具体课程安排如表2所示。
4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4.1师资团队
在原有《建筑节能技术》课程团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绿色建筑多专业综合性,积极吸纳暖通专业、擅长软件及企业经验丰富的老师加入。
4.2教材选取
初步选用《绿色建筑概论》(董靓和孙世钧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以及《绿色建筑分析软件实操手册》(由课程教学团队与软件公司共同编制完成)三本教材。
4.3硬软设施
多媒体教室、配备AUTO CAD和斯维尔绿色建筑分析软件的学生机房。
5结论
通过对基于建筑节能的绿色建筑课程改革,可总结出以下几点。
(1)不论从国家形势政策方面还是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在建筑设计专业开展绿色建筑类的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的。
(2)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应在学校阶段加强对数字技术的学习,除了掌握传统的AutoCAD、SketchUp以及PhotoShope等软件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环境分析软件,并在设计课程中加以运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方向;持续发展
最大限度的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可以为人类提供健康高效的生活空间,我们将它称之为绿色建筑。[1]随着现今全球能源的紧缺匮乏和环境的日益污染,绿色建筑的发展,成为了现今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现如今,各国的绿色建筑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要达到真正的绿色建筑,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要在建筑的设计里面注重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另一方面则需要政府职能的支持和市场机制的完善,更需要社会的力量。我国的绿色建筑起步比较晚,但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已经接近了高端技术研究领域的高水平。我国也正在全面引进先进的技术经验和产品,从而全面提高我国的绿色建筑水平。
1 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
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以及保护环境,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体现到各个领域:
1.1 在建筑经济学的领域之中,绿色建筑给人类带来了社会、环保和经济效益,也降低了建筑项目的风险。
1.2 绿色建筑在规划领域里面,充分利用场地的资源以及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使得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绿色建筑在设计领域中采用建筑集成的设计方法,遵守环境设计准则,综合考虑建筑的形状,朝向以及结构体系等因素,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2]
1.3 绿色建筑在施工领域中,通过具有环保意识的施工方法,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建筑过程中,绿色建筑能够明显减少对附近环境的干扰,减少在建筑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填埋数量。并且在建筑物建成以后,对室内空气质量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3]
1.4 绿色建筑在运行维护领域中,通过智能化系统的控制以及环境目标的合理设定,运用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保障环境品质,减少污染物得产生,从而提高运行效率。
所以,绿色建筑一高新的科技为主导,通过科学的设计,达到以人为本,节约、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科学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创造出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2 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应以可持续为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以简单理解为,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发展,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平衡,也是一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平衡发展。因此我们绿色建筑最需要遵循的便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只有想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进展,才能发展出新的绿色建筑,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目前我过的绿色建筑还存在一些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的发展瓶颈在于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之间的冲突,我们衡量某个绿色建筑技术是优是劣,关键要看这个技术对资源利用效率如何,而不应该仅仅的关注与对自然环境的的依赖度。[4]这是我国绿色建筑在目前的发展中,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绿色建筑的未来必须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步伐,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绿色建筑的发展中来,为人类提供一个舒适、健康、自然的的生活、工作环境。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绿色建筑的整体工程都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上进行,包括:建筑的设计、建造等,要努力实现能源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尽量扩大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在建筑绿色的同时,也要讲周围的环境给予相应的配合,例如:绿色建筑应该有想配套的绿色公共体系和周边社区的配套,尽量将绿色建筑融入周围的环境中。简而言之,即将环境、社会公平、自然等因素全部纳入绿色建筑发展的规划中,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
3 绿色建筑技术应向着能源节约方向迈进
“能源观”是目前普便被认可的一种绿色建筑发展观,能源观在我国的绿色建筑过程中,应用的也比较多,主要体现在了“节约”思想上,例如:节水、节能、节材等。目前我国应该主要将眼光集中在“节能”上。[3]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尚未形成完整的环保经济产业链,许多与绿色建筑相关的行业,水平都比较低,也缺乏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经验,使得绿色建筑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对绿色设计的完成度也受到了限制,这样也直接导致了绿色节能计划得不到实际的应用和执行。因此,我国目前应该尽快的提高绿色建筑相关产业的整体水平,依靠相关产业的发展来对技术的更新换代进行带动。
我国目前的建筑耗能在国际水平上来看,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降低建筑行业的能耗,合理顺利的利用新型绿色资源,是整个绿色建筑建造的基本。我们应该适当的转变能源观念,从绿色、环保出发,将传统的节约思想合理应用,逐渐向可再生资源的方向转化,让新的可再生资源和新技术代替原有的建造水平。理想的绿色建筑不仅不应该对环境造成伤害,还应该逐渐的改善环境。例如: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会尽量减少水的消耗量,并且对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建筑过程中不应该影响空气的质量,绿色建筑建成之后,还应该将有过滤空气,清新空气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主要遵循几点:①建立材料的循环利用系统;②与周围的社区环境、生态环境想融合;③尽量创立水循环利用和水资源节约系统;④尽量采用可循环利用或者可再生的资源。[3]
4 绿色建筑应该是以自然为中心的发展
随着我们技术的发展,人类渐渐的向着战胜自然的方向努力,但是结果却不是很理想。恩格斯的一句格言――“人类不能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每次胜利之后都是自然的保护”,让我们明白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在生活的过程中,总是在不同的对外排放污染物,这样最终受害的总是自己。因此随着一次次破坏自然带来的灾难,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应该遵循的发展方向――以自然为本。
因此我国绿色建筑的含义应该逐渐的扩大,让建筑行业的建筑理念逐渐的发生变化。在为人类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之外,也应该更多的将新的可持续发展技术放到首位,将生态效益放到首位。[4]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应该充分的开了建筑内部的具体情况,应该如何应用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变废为宝。例如:在某些发达国家,垃圾有相关的直接处理设备。要具备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将生活排放的污水经过净化处理之后,变为常规的生活用水。绿色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些问题,以绿色、可持续、重复利用为原则,引入相关的身背,减少生活污染的排放,直接或者间接的保护环境,为居住着提供一个绿色的生活环境。
5 总结
总的来说,我国绿色建筑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推广以及应用阶段,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化。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和高新产品是我国迅速达到与国际技术水平相接轨的途径之一。[5]我们在面临环境恶化以及资源匮乏的年代,积极的推广和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首选之路。我们要克服绿色发展的诸多瓶颈与障碍,理解它的深刻内涵,顺应它的发展趋势,为以后能够真正创造出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而奋斗,正在实现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刘振,迭勇,王少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陕西建筑,2008,10.
[2]刘玮.对绿色建筑中设计目标及设计方式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5:34.
[3]李百战.绿色建筑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趋势
0引言
随着人类文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土木工程材料的不断进步与改善。现代土木工程中,尽管传统的土、石等材料的主导地位已逐渐被新型材料所取代。目前,水泥混凝土、钢材、钢筋混凝土已是不可替代的结构材料;新型合金、陶瓷、玻璃、有机材料及其他人工合成材料各种复合材料等在土木工程折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位置。
1 土木工程材料现状及要求
与以往相比,当代土木工程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也已获得明显改善,随着现代陶瓷与玻璃的性能改进,其应用范围也有明显的变化。例如水泥和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及其他功能均有所改善。随着现代陶瓷与玻璃的性能改进,其应用范围与使用功能已经大大拓宽。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应用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现代施工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也使得材料在工程中的性能表现比以往好为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尽管目前土木工程材料在品种与性能上已有很大的进步,但与人们对于其性能要求的期望值还有较大差距。首先工程中的性能表现比以往好为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尽管目前土木工程材料在品种与性能上已有很大的进步,但与人们对于其性能要求的期望值还有较大差距。
1.1 从土木工程材料的来源来看
鉴于土木工程材料的用量巨大,尤其在应用方面,经过长期使用的不断累积,单一品种或数个品种的原材料来源已不能满足其持续不断的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历史发展到今天,以往大量采用的粘土砖瓦和木材等已经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论文参考网。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人们对于各种建筑物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建筑材料的性能也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以天然材料为主要材料的时代即将结束,取而代之的将是各种人工材料,这些人工材料将会向着再生化、利废化、节能化和绿色化等方向发展。
1.2 从土木工程对材料技术性能要求的方面来看
技术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各种物理性能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表现为未来建筑材料的发展具有多功能和高性能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材料向着轻质高强、多功能、良好的工艺性和优良耐久性的方向发展。
1.3 从土木工程材料应用的发展趋势来看
为满足现代土木工程结构性能和施工技术的要求,材料应用也向着工业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水泥混凝土等结构性能向着预制化和商品化的方向发展,材料向着半成品或成品的方向延伸,材料的加工、贮存、使用、运输及其他施工技术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强度逐渐下降。这不仅改变着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表现,也逐渐改变着人们对于土木工程使用的手段和观念。
2新型土木工程材料——绿色建材
土木工程材料行业对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产值、能耗、环保等方面都是国民经济中的大户,为了保证源源不断地为工程建设提供质量可靠的材料,避免新型材料的生产和发展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绿色建材”应运而生。目前正在开发的和已经开发的绿色建材和准绿色建材主要以下几种:
第一、利用废渣类物质为原料生产的建材,这类建材以废渣为原料生产砖、砌块、材板及胶凝材料,其优点是节能利废,但仍需依靠科技进步,继续研究和开发更为成熟的生产技术,使这类产品无论是成本上,还是性能方面真正能达到绿色建材标准。
第二、利用化学石膏生产的建材产品,用工业废石膏代替天然石膏,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可生产各种土木建筑材料产品。这些产品具有石膏的许多优良性能,开辟石膏建材的新来源,并且消除了化工废石膏对环境的危害,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利用废弃的有机物生产的建材产品,以废塑料、废橡胶及废沥青等可生产多种土木工程材料,如防水材料、保温材料、道路工程材料及其他室外工程材料。这些材料消除了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节约了石油等资源,符合在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四、利用各种代木材料,用其他废料制造的代木材料在生产使用中不会有害人的身体健康,利用高兴技术使其成本和能耗降低,将是未来绿色建材的主要发展方向。
第五、利用来源广泛的地方材料为原料,利用高科技生产的低成本健康建材,不同的地区都可能有来源丰富、不同种类的地方材料,根据这些地方的性质和特点,利用现代技术,可生产各种性能的健康材料。如某些人造石材、水性涂料、某些复合性材料也是绿色建材的发展方向。
3 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向
众多现象表明进入21世纪以后,在我国甚至是全世界范围内,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应具有以下的一些趋向:
研制高性能材料,例如研制轻质、高强、高耐久性、优异装饰性和多功能的材料,以及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材料的特性,采用复合技术,制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材料。
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尽量减少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等废弃物作为生产土木工程材料的资源,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论文参考网。
节约能源,采用低能耗、无环境污染的生产技术,优先开发、生产低能耗的材料以及能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的节能型材料。论文参考网。
材料生产中不得使用有损人体健康的添加剂和颜料,如甲醛、铅、镉、铬及其化合物等,同时要开发对人体有益的材料,如抗菌、灭菌、除臭、除霉、防火、调温、消磁、防辐射、抗静电等。
产品可循环在再生和回收利用,无污染废弃物,以防止二次污染。
总结:总而言之,土木工程材料往往标志一个时代的特点。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一起进行的,它和工程技术的进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工程中选材料时通过对环境的影响对后来人的影响来决定土木工程材料的好换,在未来,基于材料原有的性质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将是衡量建筑工程的一把尺子。
参考文献:
[1]《土木工程材料》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王福川著
[2]《土木工程材料》重庆大学出版社 彭小芹主编
[3]《土木工程材料》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陈志源、李启令主编
[4]《土木工程概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罗福午著
[5]《土木工程材料》天津大学出版社 阎西康、赵方冉、伉景富、韩龙军
关键词:住宅产业化;启示;示范项目
Abstract: the article collect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and field survey,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taking the first light steel low carbon demonstration construc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ale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puts forwar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of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three path choice mechanism, to promote our country's room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nation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Revelation; Demonstration projects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住宅产业化是以住宅产品为最终目标,采用工业化生产和一体化经营的方式,使各生产要素完美地组合起来,减少中间环节,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住宅发展模式。这种低能耗、低污染的生产模式是未来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我国最早提出住宅产业化是在1993年,1998年成立了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并先后在天津、海尔集团建立了住宅产业基地,2006年6月在北京成立了康居认证中心,对建筑类产品、材料试行认定制度,保证住宅预制构件的质量,为住宅产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年8月,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龙头的万科集团,在如何实现住宅产业化方面万科首先下水做试验,将建筑的主要结构构件,如柱、梁、板、外墙板等在工厂进行预制生产,并在东莞松山湖建立了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使之成为万科集团及国内住宅产业化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培训平台。在中西部的重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重庆市在借力低碳建筑推动住宅产业化实现保障房建设和经济适用房大面积推广方面迈进了一大步。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与英国未来建筑公司在政府可持续合作协议框架下合作建造的西部首个轻钢龙骨低碳住宅项目,率先在西部地区推动住宅产业化、实现低碳经济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在借鉴国外住宅产业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以分析我国房地地产规模化发展为前提,以重庆市首个轻钢结构低碳示范建筑项目为背景案例,进而提出我国房地产业实现住宅产业化的三条路径选择,即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构建、制定预制部品标准化通用化的政策措施以及绿色环保技术在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可持续保障,对住宅产业在我国的长足发展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
早在20世纪50年代,欧洲由于受“二战”的严重创伤,对住宅的需求非常大。为解决房慌问题,欧洲一些国家采用了工业化方式建造了大量住宅,形成了一批完整的、标准的、系列化的住宅体系并延续至今。60年代,装配式住宅的已遍及欧洲各国,并发展到了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
日本是世界上率先在工厂里生产住宅的国家,其住宅产业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从1966年到2000年经历了七个五年计划,每一阶段都提出了明确的基本设想和计划目标。
美国住宅建筑市场发育完善,住宅用构件和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及其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很高,几乎达到100%,各种施工机械、设备、仪器等租赁业非常发达,商品化程度达到40%。纵观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其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是住宅建筑构件和部品的标准化。通过制定标准化认定制度,将建筑构件和部品的规格化纳入工业化标准中去,部件尺寸和功能标准逐渐形成体系,只要厂家是按照标准生产出来的构配件,在装配建筑物时都是通用的,这样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也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各国在模数协调标准方面也逐渐向国际化标准水平靠拢
二是以轻钢结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住宅建筑体系的形成。轻钢结构建筑占发达国家建筑总面积的20%以上,其中多数为底层独立住宅。适用轻钢低层小规模住宅已系统化并已推广。轻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有更好的抗震、防腐、环保和节能效果,可减少构件断面,增加柱间跨度,能扩大使用面积的5%到10%左右,吊装施工较为简便,所需现场劳动量小,不需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期,可提高施工效率;
三是规模化生产与弹性定制需求相并存。规模化生产是住宅产业面对激烈竞争和市场细分的结果,而将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科技灵活快速地运用于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弹性定制,从而通过供应链的灵活和快速反应又达到了实现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目的,既环保又节约了社会资源满足了客户需求。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规模化程度
房地产市场化和规模化现状的发展进程是体现住宅产业化的重要依据。据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研究报告显示,大型房地产企业分布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区域,其中处于广东、上海、北京的企业数量均达到10%以上。“十二五”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未来若干年,重庆市对住宅的市场需求仍将维持高位增长,截至2011年3月,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2981家,比“十五”末增加了977家。其中一级资质和二级资质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17.2%,比“十五”末提高了2.2个百分点。开发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程度逐渐提高,品牌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市以“宜居重庆”为抓手,完成房地产投资1600亿元,同比增长30.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3.4%。2011年收中央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整,对房市的成交量有所影响,但是随着重庆市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大幅度拉开,与去年相比,2011年前三季度重庆市新建和存量商品房成交价格保持平稳且成交量绝对量略微下降。这体现了重庆市房地产业规模化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为快速高效、优质环保的产业化住宅建造方式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三、住宅产业化的路径选择
(一)构建轻钢结构住宅体系
相对于传统住宅而言,轻钢结构住宅是绿色建筑的最好蓝本,有利于实现住宅产业化发展。其工业化程度高、自重轻、施工周期短,投资回报快,符合环保要求,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取向,其建造施工所采用的新型环保轻质维护材料是体现其可持续发展特点的重要方面。重庆作为新兴直辖市,面临着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机遇,在住宅产业化的道路上,需凭借国家的优势政策、地理环境等优势以及对国家住宅产业化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重庆市在推进住宅产业化的举措中可追溯到2010年在大学城修建的首个轻钢低碳住宅示范项目。该示范项目是由英国设计公司设计并建造,结构体系采用冷弯薄壁型钢和框架结构。材料:型钢采用的是Q235B, HRB335和HRB400,基础垫层混凝土等级C15,基础和基础梁以及楼板楼梯的混凝土等级均采用C25.这两幢住宅全部由轻钢结构作为框架;围护结构由轻质环保板材,硬质和软质保温材料组成;经过对该示范工程的钢结构进行测算,用钢量仅为0.34KN/m2,建成后建筑物自重仅为71.20T(含装修),因此地基及基础的处理相对比较经济简洁;由于建筑材料大量采用成品及半成品,施工拼装速度非常快,大部由现场装配的房屋,整个示范楼从基础开工到装修完工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而且施工现场的干作业比传统施工的现场显得干净清洁,所采用的施工机械也较简单,施工工序管理较先进,更使施工现场垃圾少、噪音少,是环保绿色建筑的典范。通过测算分析,说明轻钢结构住宅的性能和经济性均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其他结构形式的住宅。在今后的批量生产中,还可通过选用适用的新型材料和本土化生产以降低造价,逐步实现低碳建筑的产业化发展。
目前,限制轻钢结构住宅大范围应用的主要瓶颈是造价问题。轻钢结构住宅建筑的主体结构造价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用钢量、围护墙体、楼板及屋面的造价和其他部分的造价,其中用钢量和墙体及楼板材料所占比重较大。目前我国轻钢结构住宅平均用钢量指标是55kg/m2,比国外要高10~25%新型墙材和楼板材料对轻钢结构住宅的造价影响比较大,约占30%以上,加拿大的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建造2000m2的6层住宅,总成本造价仅为596元/m2,说明我国发展轻钢住宅的利润空间还是很大的。目前一栋包含了精装修的轻钢住宅综合造价在2000~2200元/m2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单位面积的住宅性能轻钢结构优于混凝土和砖混结构住宅,同时节约了工期带来的财务成本支出、能源消耗,对后期维护的隐形成本支出大大减少了。因此,如果按单位面积售房,钢结构住宅的性能和经济性均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其他形式结构住宅。
(二)制定对构件,部品标准化和通用化的政策措施
通过对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的研究发现其住宅通用化、标准化已经达到了普及的程度,减少住宅设计当中的随意性也能简化施工手段提高效率。例如日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台工业化住宅性能认定制度,设立这项制度旨在指导在住宅工业化产业中起带头作用的预制部品装配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日本住宅建设事业的整体水平。这些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发展住宅产业化还要结合我国各区域性房产业的具体实际。
我国房产业市场化和规模化已初具规模,但目前对住宅部品标准化通用化的程度还比较低,没有对其做出统一的相关规定。因此政府要促进住宅产业化的法规制度建设,统一住宅产业化构件等的标准化和通用化水平,可采用部品的通用化目录体系,推动和监督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用有形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同时也能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推动住宅产业化的长足发展。
(三)推广采用绿色环保节能技术
环保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的广泛应用是实现住宅产业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绿色建筑是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建筑,它的聚焦点是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和健康舒适。对于绿色建筑而言,低碳是发展方向,绿色建筑低碳化是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住宅产业化的推进,住宅的外墙保温、节能门窗、冷暖控制、太阳能利用等节能和新能源利用成套技术以及住宅智能化技术等,应当通过试点工程在住宅建设中得以推广,对于一些有条件的房地产企业,通过政府扶持,率先运用智能环保高新技术,进一步发展住宅产业化。
以重庆中英低碳示范建筑项目为例,融合了变频地源热泵、雨水收集系统、新风空调系统、拔风烟囱、全新风热交换系统和太阳能热水器等被动节能技术及设备;建筑设计以最大化居住使用面积,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效果为目的;采用隔热窗户,自然采光和室内的舒适度需要大面积的窗户来提供,热量和冷量的流失则一定要靠隔热双层玻璃或low-e玻璃来减少。相信绿色环保节能技术的普及成为住宅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并会推进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协调。
四、结语
住宅产业化是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用制造业的精细质量管理模式来管理住宅建造的整个过程,以达到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减少资源浪费的目标。通过对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的历程分析,对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当然在有效落实住宅产业化发展措施的同时,也应该以各区域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前提,防止出现过度产业化现象。
参考文献:
1、李百战 绿色建筑概论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12月
2、王连华 住宅产业良性发展的策略探索 [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魏辛民 从产品化到产业化---中国住宅行业的破局之道 [J],城市开发,2011年第七期,39-40
4、蒋彦涛 白洪源 钢结构住宅技术体系研究及其产业化道路 [J],建筑技术,2011年6月,第42卷第6期
5、重庆市房地产开发网 我国住宅成品化发展模式研究 [EB/OL] 省略/newsinfo.aspx?id=7672&classid=7, 2011-2-22
6、郝文平 轻钢结构建筑方案经济型比较及评价 [J],钢结构,2002年第4期第17卷
7、王建廷 李迎迎 我国住宅产业化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0月,第27卷第19期
8、苏海松 高轩能 国内轻钢结构房屋体系及技术现状研究 [J],山西建筑 2010年9月第36卷第27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体系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2.087
0 引言
由于国内市场经济建设发展力度的加强,建筑项目工程在建设规模、建设施工速度等方面都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和提高,但现实情况也说明,在国内的建筑项目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存在很多技术应用不规范、施工技术能力较低、技术水平有待加强的情况,应当继续加强建筑工程质量,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其他有关企业争取更多的经营收益。
1 国内建筑项目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概论
从时间角度分析,我国建筑施工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建筑施工技术己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比如在桩基施工之中,各类混凝土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建筑施工之中,不仅改变了传统混凝土浇筑方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混凝土浇筑的模式。如沉管灌注桩技术的应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质量,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也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在预应力技术方面,无论是砖、混凝土还是型钢都得到了优化,在使用预应力处理效果比较好的建筑材料之后,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但是从整体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建筑施工技术与国外水平有着一定的差距,这种新技术与新设备并没有充分应用到我国建筑施工的应用之中,另外,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缺乏高素质人才,比如在绿色环保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中均存在不足,缺乏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
2 国内建筑项目工程的施工技术缺陷分析
从整体角度分析,虽然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己经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但是仍旧存在缺陷与不足,比如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国外在建筑施工技术中己经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比如设置施工技术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施工质量。但是我国现阶段建筑施工技术方面缺乏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尤其在施工技术选择方面。与此同时,在国家号召以及社会发展趋势下,绿色建筑、环保建筑、生态建筑等概念的兴趣,对我国建筑施工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在近些年得到了发展,为施工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在信息技术、科技进步的推动之下,建筑工程施工水准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国内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和缺陷,例如在新型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由于对创新技术没有经验积累,导致施工水平的降低。在某些建筑项目工程中,部分建设施工单位及其组织管理人员对施工技术管理缺乏科学意识,不遵守国家有关施工制度、施工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影响了建筑项目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3 建筑项目工程的施工技术优化改革
3.1 建筑项目工程的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建立
在国际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全球经济市场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手段已经非常成熟,信息技术的从一定层面上拓宽了公司企业的发展空间,变更了诸多领域和行业中公司企业的经营模式,并且有效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了生产质量水平。同样在建设行业中,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将优化建设施工管理策略,收集关于施工技术应用方面的资料和数据,对施工环节中的具体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施工原材料的规格、性能、种类、数目,施工设施设备的存放、保管、配置使用、出借程序、定期维护等工作都能够详细记录并集中反映在信息系统当中,便于实现对施工技术的统一管理,有利于理清施工进度和管理施工手段,并能够从信息系统资料分析中及时发现施工技术应用中的遗漏、疏忽,并及时进行引导纠正。
3.2 建筑项目工程的生态节能施工技术
生态节能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实现人类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继续加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之间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手段。现代工业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很多环境破坏和生态污染问题,人类社会需要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因此在建设施工采购过程中,应当注意选择具备能源节约、清洁环保属性和品质的原材料,并通过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正确发展节能材料的作用,确保建筑项目工程在整体施工质量上体现出绿色清洁、自然环保的科学理念。
3.3 建筑项目工程的施工技术改革与创新
只有走改革与创新的路子,才能加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建设能力,提高建筑项目工程的整体质量,帮助企业不断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管理,增强建设施工单位的综合技术实力。无论从国际领域、还是在国内的建设行业市场竞争中,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应用是提供建筑工程质量、增强企业经济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举例说明,新型设施设备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能够起到避免施工质量问题,提高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起到节约资源成本支出和创造经济收益的目的。又例如,地基加固技术、混凝土防裂施工技术的改革创新,能够降低不利的地质因素、气候温度因素对建筑项目的施工影响。
综上所述,施工技术是影响到建筑项目工程质量的核心要点,施工人员应当不断发展施工技术创新,避免施工建设中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问题,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由于现代化、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需要从施工技术科技革新、节能环保等角度进行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打破原有的施工技术管理形式,建立起以科技、信息为支撑的新型施工技术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董杰.浅析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现状[J].价值工程,2011(04).
[2]林中郁,韦立发.建筑施工技术的现况与发展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5).
[3]窦红,齐超.试论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3(06).